[海的聖地] 戰後的赤瓦二階建木造住宅:松尾二丁目
.
二階式木造建築,對那霸城市來說,扮演著著相當動要的角色。而這些建築,在身為來沖繩渡假的旅人們,必定經常見到,大概就是一棟灰綠色「#鎧下見」(一層層的木片接鄰)木材建築,屋頂覆有「#赤瓦」(傳統的紅色磚瓦),形式多為「#寄棟」、「#切妻」(就人字斜屋頂的變化)。二階式木造建築在二戰後被大量建蓋,以恢復85%被毀壞的房子,需穩急切地居住需求(福島駿介、安藤徹哉,1997)。
.
我們這些死觀光客,到那霸來就是要去亂逛啊,尤其是文青商店、咖啡店、跟老屋食堂等,就會在國際通旁的牧志、壺屋、松尾等區域的巷子裡,發現大量的老房屋,其中包含著RC鋼筋混凝土建築(Reinforced Concerte)、二階木造建築、木造平房,他們支撐起那霸的城市風情。尤其是二階木造建築,可以說是戰後那霸城市現代性發展的重要指標。
.
■ #沖繩的獨特昭和感
.
大部分的木造二階建築,在戰後提供居民方便使用的機能:一樓可以開設店鋪,二樓則可以當作日常住家。在當代許多依然作為店鋪使用,當然這區域本來就一直是那霸市的核心地帶,持續有發達的消費活動是很正常(伊波盛伸,1986)。建築研究者福島駿介他們的研究是1997年進行的,當初木造二階建築的主要居住人口大都60歲上下,隨著時代推延,無論是房子或人都變得更老,甚至消失。
喜愛那霸的壺屋、浮島通一帶,經過一些資料整理發現,原來這就是屬於「#沖繩的戰後」,屬於「#沖繩的昭和」啊。我常常會聽到台灣朋友的爭論,一派說「沖繩就是台灣啊,整個路上都是宜蘭、嘉義的感覺」,另一派則說「沖繩不像台灣啦,沖繩就是日本啊,一堆藥妝店可以買」。但是,#沖繩就是沖繩,琉球就是琉球,它有屬於自己的特異現代過程。原來我喜歡的不是昭和,喜歡的是現代性所展現出來的那些社會的大規模轉向。
.
■ #見證歷史過程的痕跡
.
那霸的木造二階住宅,顯現了二次大戰後,昭和20-30年的集體復興,在昭和40年後則急速轉向更加方便、牢固的RC建築(水泥建築)。二階建築也多半在市中心出現,亦反應出那霸在戰爭後的商業復返。這大概就跟關西大阪地區的長屋有類似的功能與意義。所以,當我們看到這些建築,進入這些空間,我們是正領略一個重要的歷史過程的痕跡。
.
#參考文獻
.
1. 福島駿介, & 安藤徹哉. (1997). 那覇市における木造二階建住宅の研究: 戦後の市街地形成における位置付け. 日本建築学会計画系論文集, 62(494), 91-96.
2. 伊波盛伸. (1986). 那覇市小売商業経営の実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