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尼泊爾沖到印度?這可不是什麼漂漂河,
而是 #印度犀 遭洪水淹死的屍體沖刷路徑😬
近年 #氣候變遷 加劇,破紀錄的降雨淹沒了國家公園的草原,許多動物也來不及逃生。大洪水與長期乾旱,也大大改變了印度犀的河流棲息地。
此外,新的外來種植物已經取代了牠們最喜歡的草料,讓印度犀不得不到國家公園以外的地方覓食,間接發生不少農民為防止作物破壞,而 #電或毒犀牛 的情形⋯⋯
===
🌍加入定期定額捐款,支持環境資訊傳播 https://goo.gl/phNqwG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rhinoceros unicornis」的推薦目錄:
- 關於rhinoceros unicornis 在 環境資訊中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hinoceros unicornis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rhinoceros unicornis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hinoceros unicornis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rhinoceros unicornis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rhinoceros unicornis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rhinoceros unicornis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Rhonda】
每年的9/22是世界犀牛日
所以今天就介紹一下我目前見過的犀牛中
印象最深刻的那頭
洛杉磯動物園的Rhonda
Rhonda是一頭印度犀牛(Rhinoceros unicornis)
種小名的unicorn就是獨角的意思
大獨角犀的名號就是因此而來
標誌性的甲冑與瘤狀突起也讓牠們有著鎧甲犀牛的別稱
可說是一般大眾對犀牛一辭的理解所具像化的存在
Rhonda今年已經超過48歲
是全世界年紀最大的犀牛
每天都在刷新此一物種的圈養壽命
與此同時
本世紀初蘇門答臘犀牛(Dicerorhinus sumatrensis)圈養計劃失敗後
她就成了洛杉磯這座大城中唯一的犀牛
擔負起讓當地孩童認識犀牛的重責大任
我到訪的那天
就看見一位爺爺領著小孫子走到展區前
輕聲細語的向他介紹這位數十年的老朋友
我希望這頭溫和的獨角獸能夠長存
因為她的存在不只是一隻犀牛那麼簡單
世界犀牛日的意義
在於加深民眾對於犀牛的認知
以此喚醒保育的意識
雖然有著同科動物中較佳的現況
印度犀牛仍然面臨著許多威脅
主要棲地的卡齊蘭加(Kaziranga)保護區
上個月受到洪水肆虐
自然環境的修復實數當務之急
並且因為工藝界與中藥材對於犀牛角的盲目追求
使得盜獵問題始終無法根絕
除非社會大眾能眾志一心的抵制犀牛產品
否則不僅僅是洛杉磯
我們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將是
眼前這隻
是否就是地球上的最後一隻犀牛
那樣悲哀的未來
rhinoceros unicornis 在 走近動物園 Approaching the zoo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犀牛】
最近事情有點多
沒什麼時間打長文
索性發些簡單的短文紓壓
看起來也比較輕鬆愉快
要在動物園內養好犀牛
最重要的配備就是泥坑
因為沒有汗腺的緣故
天氣炎熱時犀牛會以泥漿包裹自己藉此降溫
只要展場中設有泥坑
遊客常常能看到犀牛愜意得癱倒在泥坑中的模樣
台北動物園的白犀牛(Ceratotherium simum)展場在這點上就做得很好
而且雖然一般民眾對犀牛都有著暴躁的刻板印象
但其實動物園常將犀牛跟其他小動物進行混養
就算是最激進的黑犀牛(Diceros bicornis)
只要架幾根間隔適當的木樁
讓小動物能夠穿過而犀牛不能
就可以很大限度的避免衝突發生
在日本和德國
甚至有將黑犀牛跟獵豹混養的
至今也沒聽說什麼傷情
可見犀牛其實還能稱得上是個好鄰居
與一般人想得不一樣
並不是所有犀牛都以「角」當作攻擊的武器
比如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就是以犬齒做為最主要的武器
其犬齒的攻擊力之強甚至曾經在北京動物園的一場衝突中咬死黑犀牛(實在是太可惜了><)
而雄性的印度犀牛也會藉由輕咬雌性來催生彼此的情慾
因此每到交配季節就常常會在母犀牛身上看到許多小傷口
總感覺一開始打就停不下來哈哈哈
關於犀牛
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能跟大家分享
今後的發文形式可能都會是像這樣
各位若有想了解的物種也歡迎留言讓我知道^^
https://www.zoophoria.net/…/01/Best-Zoos-in-America-for-R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