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Old Street | directed by MoMo Tseng, Hsing Ying
8mm | BW | 5:20
生活在美好之處的歸屬感,就像沉浸在電影裡的歸屬感。
美好的一日雖會消逝,卻可以永遠的停在電影裡面。
這是《The Old Street 歸屬》想說的。
—————————————
使用膠捲 #八釐米 拍攝之新竹關西老街
劇情短片《The Old Street 歸屬》
受到歐洲非主流的獨立影展肯定
義文翻譯 by 貓肉先生 Mauro Sacchi - 貓肉先生
2020 Awarded by
獲得賽爾維亞新世代影展
最佳實驗紀錄短片獎
NGFF in Serbia
Best Experimental Documentary short
#NGFF
2020獲選烏克蘭 Nominated by
Кіномаршрут Cinemaway Film Festival /КУЛЬТУРНА СПАДЩИНА/CULTURE HERITAGE Program
文化遺產的電影影展項目
#cinemaway
2018
德國WomenCineMakers
線上雜誌訪問入選為
全球受訪的十一位女影人之一
#womencinemakers
石店子69有機書店
#super8
#8mm
#experimentalshort
#八釐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78的網紅Nio Bird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梅花參Clubs of three - We are the earth 單曲 喜歡他們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特別演出/Mauro Sacchi & 鄭郁蓉 導演/Birdy Nio 攝影/Aya 燈光/周準竹 舞台/游景棠 三妝/鍾佩樺 製片/林志年 Special Thanks/小邱 在...
sacchi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你聽過美國的好萊塢,或許也聽過印度寶萊塢。這些都是流行文化中電影工業很重要的生產地,也象徵了我們大眾娛樂文化的來源。但是你聽過非洲奈及利亞也有一個「奈萊塢」嗎?2006年的奈及利亞一週可以生產40-60部影片,雖然在亞洲的我們很少看到這些非洲電影,但是它們的數量以及對非洲流行文化以及地方娛樂產業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有趣的是,奈及利亞以及鄰近的迦納,電影的製作在90年代以後並不是傳統的由製片方找導演、編劇、演員來拍攝,最後剪輯成為電影後才到院線上映這樣的模式。90年代以後,奈及利亞與迦納的電影大多是由錄影帶電影構成,導演本身即為製片、編劇甚至是演員,以比較簡單的方式拍攝、剪輯後直接發行錄影帶,電影院院線上的電影就是直接播放這些錄影帶電影而成。一方面,簡單的製品與拍攝流程能夠讓製作電影與播放電影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從而增加從業人員的數量;另一方面,拍攝的內容與題材無需經過製片方對於市場以及主流保守價值觀的控制,而是可以由導演構思能夠直面市場與觀眾的題材。因此,非洲文化價值、巫術與文明、性別與宗教、魔鬼與救贖這類型的電影主題,就成為了市場上最受到歡迎的影片。可以說,在這個模式下,大眾文化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資方、製作方所製作的電影,反而成為了推動電影製作最大的動力,從而形塑了一個特別的,不同於美國與印度的電影流行文化。
—————————
2007年,旅居美國波士頓的義大利裔導演法蘭柯.薩奇(Franco Sacchi)在TED演說中,講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這則故事不僅著墨於小人物的謀生奮鬥,還將親情、愛情、生活、政治、社會、懸疑、巫術等豐富多樣的當地文化與日常敘事,從現實面轉化為視覺影像,成為眾多電影人的夢想,以及廣大市井小民的影視娛樂。同時,更撐起一個非洲大國的世界級影像產業架構。
在薩奇導演的眼裡,這是一個充滿希望、靭性與魔力的故事。
薩奇說,當時,他在報章財經版讀到一篇關於「奈萊塢」(西非洲奈及利亞電影工業)的故事,發現這是一個能讓出生於東南非洲尚比亞的他,終於有機會改變大眾對非洲刻板印象與認知的好時機。對於能夠述說非洲的電影故事,他感到非常興奮。
2005年,薩奇執導了一部關於奈及利亞電影產業的紀錄片《這是奈萊塢》(This Is Nollywood),獲得阿布賈(奈國首都)電影節的觀眾獎,並在全球多個電視頻道與影展中播出。2007年,他因這部紀錄片受邀進行TED演說,席間播放了6分鐘的精彩紀錄片剪接。
和薩奇一起掌鏡的良師益友,同時也是國家地理頻道資深攝影師和作者羅勃.卡普托(Robert Caputo)告訴薩奇,以他25年的非洲工作生涯,還沒看過這麼充滿希望又這麼好玩的故事。卡普托所說的希望與好玩,就是現今全球第二大電影產業「奈萊塢」,一個由下到上、從最基層到高端社會所形塑出來的自發性庶民崛起經濟。
2006年,奈及利亞影視產業一年拍攝2,000部影片,每週約產出40到50部,影視人員個個自信滿滿,不僅對自己職業生涯,對電影工作,或對未來前景,都充滿著熱情、希望與自信。
許多製片當年是從當銷售機器設備的小販開始的。他們一開始的問題是:該如何讓更多人來購買店裡販賣的錄放影機?若要人們購買機器,就需有其用途,機器用於播放影片,那民眾有影片看嗎?該先有影片?還是先有機器?或該讓更多人們擁有觀看影片的嗜好與習慣?
於是,一些影視器材商家開始自行籌拍影片。除了自導自演、找親友孩子當臨時演員、學習製片外,也將拍攝完成的影片直接放在店裡販售。這些市集裡的器材商搖身一變,開始成為電影產業人員。
再苦悶也要生活,再無奈也要有希望,再無助也要大笑,因為生活再怎樣,都得咬牙過下去。多數國家以為電影是拍給有錢有閒的人或者文青,或者為了美感教育、生命教育等理由來觀賞的,但「奈萊塢」電影的崛起,不過就是平民百姓為了討生活、過生活,在最苦時期,所創造出來的最大夢想與庶民經濟。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7/article/10921
sacchi 在 獨立評論在天下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子再苦,也要笑著走下去】#奈萊塢 的電影夢
文/陳之華
2005年,法蘭柯.薩奇(Franco Sacchi)執導了一部關於 #奈及利亞 電影產業的紀錄片《這是奈萊塢》(This Is Nollywood),獲得阿布賈(奈國首都)電影節的觀眾獎,並在全球多個電視頻道與影展中播出。
2007年,他因這部紀錄片受邀進行TED演說,席間播放了6分鐘的精彩紀錄片剪接。
《這是奈萊塢》不僅著墨於小人物的謀生奮鬥,還將親情、愛情、生活、政治、社會、懸疑、巫術等豐富多樣的當地文化與日常敘事,從現實面轉化為視覺影像,成為眾多電影人的夢想,以及廣大市井小民的影視娛樂。
同時,更撐起一個非洲大國的世界級影像產業架構......
https://bit.ly/34q7UKI
sacchi 在 Nio Birdy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梅花參Clubs of three - We are the earth 單曲
喜歡他們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
特別演出/Mauro Sacchi & 鄭郁蓉
導演/Birdy Nio
攝影/Aya
燈光/周準竹
舞台/游景棠
三妝/鍾佩樺
製片/林志年
Special Thanks/小邱
在這次新的音樂錄影帶中,特別找了新銳燈光設計周准竹以及舞台設計新秀游景棠合作,共同設計創作出令人驚豔的視覺美學。
Facebook專頁:http://www.facebook.com/co3tw
A&B出品
Birdy Production 製作
FB粉絲專業 / http://www.facebook.com/birdyproduction?ref=hl
E-mail/yamasida79214@hotmail.com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kpevfoN10w/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VBVcMTQAVwwZ-WI2wAhioXdYEL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