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keholderCapitalism 是甚麼?
今年 #世界經濟論壇 #WEF 的主題為stakeholder capitalism,這將成為未來世界經濟發展與 #公司治理 的主流思潮,台灣應該提前積極了解其內涵並檢視國內實踐情況,不僅可以應用到企業經營與公司治理,甚至,可以提升成為國家發展路線的新共識,讓大家摒棄成見、化解對立,共同戮力為台灣發展出一條特有的永續生存之道。
首先碰到的問題是,該如何翻譯這個在國內仍屬陌生的名詞呢?如果直接從字面翻譯,可能會翻成 【#利益關係者資本主義】 或是法律人慣用的 【#利害關係人資本主義】 。但還有更貼切易懂的用詞嗎?
Stakeholder capitalism認為企業存在的目的,是創造所有stakeholders(包括股東、員工、客戶、供應商、社區、環境)共享的、永續的(sustainable and co-sharing)價值,以彌補現存兩大主流 【 #股東資本主義 #ShareholderCapitalism】 以及 【#國家資本主義 #StateCapitalism】 在面對各種社會及環境挑戰時的不足。
借鏡 #共享經濟 概念,提出 #共享資本主義 這個名詞,”共享”兩字取自佛家 #同體共生 概念,因為大家都要生存、要生活,不能只顧及部分利害關係人的利益及意志。且一般對藍綠、中美、兩岸、勞資、生產者與消費者等看似衝突兩極的關係,也有 #和解共生 的倡議。但是講”共生資本主義”或許太高深抽象,難以體會。共享永續的 【#共享資本主義】 可能會是大家較能夠認同而願意為之合作努力的方向。
台灣年輕一代對環保、人權、公民意識、社會公義等觀念較上一代提升許多,應該非常欣賞 #共享資本主義 的概念,這有利於順時代,內化成台灣主流思潮。
更重要的是,近年來,相關法律包括 #環境保護法 #公平交易法 #消費者保護法 #勞動基準法 等帶有 #共享資本主義 特色的法律也備受重視。台灣一定要開始用心檢視法規環境是否符合 #共享資本主義 的指標,必要時透過立法修法加以調整修正,使其完備,這是超前部屬的法律與社會思維。
名詞是不是多到〈爆〉? 🧐
這是我與現在超過80歲的法律系老師 #徐小波 經常談話的內容。法律人有責任要從《符合時代思維》去修正法律。近期剛好一起拜訪一群由我 #台大機械系 學弟成立的新創公司,他們對未來產業、對地球環境充滿熱情。當然創業者不是只有夢想,也面臨的許多募資與經營的挑戰。
他們已經具體在實踐【#共享資本主義】,整個台灣都要快快跟上!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stakeholder capitalism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名人堂
發狂的地球,利益相關的全球未來
陳立恆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持續發燒,衝擊世界至鉅。(新華社)
二○二○庚子新年伊始,煙花紅包尚來不及迎春報喜,我們的生活突然深陷一片對新冠肺炎驚慌疑慮中;一時間,航班交通大亂、口罩酒精斷貨,在我看來,這波病毒不僅可能威脅你我生命健康,接下來還有對於經濟民生衝擊。
其實二○二○開年的兵荒馬亂又豈止是兩岸與亞洲,向東七千公里外的澳洲野火延燒數月,連首都坎培拉都進入了緊急狀態,而向西八千公里外的東非正在飽受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蝗災,任何看過現場片段的都會認同外媒用瘟疫(Plague)一詞來形容這場蝗災毫不誇張,當幾千億隻手指粗細的飛蟲鋪天蓋地而來,印尼大水、北美雪災等災害場景顯得何足掛齒。
誠然,野火與蝗災看似都不可能發生在台灣,可是身處這樣一個處處皆見蝴蝶效應的全球化時代,澳洲大陸上以億計數的傷亡動物與非洲之角內以千萬計的饑餓災民,在大部分人無法察覺的時間與角度,終將像某種新型病毒一樣,影響到我們的起居日常。再者,相信毋須你我費心推敲,也能發現無論肺炎、野火、蝗災,還是洪水大雪,無一不是直接或間接出自人類對於自然的試探與僭越,這不是什麼聖經神話裡的天譴,而是地球對人定勝天的盲目自信所發出嚴厲的警告。
能夠感受也願意承認地球正在發狂的,當然不只有我一個人,年初在瑞士舉辦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WEF),迎來了它的五十周年紀念,今年很重要的主題焦點之一就是圍繞在環境保護與氣候變化,除了一個還在自吹自擂的川普總統以外,我們不難發現來自世界一百多個國家三千多位與會的世界菁英們,絕大部分都真誠地擔憂著環境破壞與氣候暖化已經演變成為全球各國共同面對的經濟風險之一,因此溫室氣體排放控制以及自然環境永續保護也成了刻不容緩的世界工程,即使是斷然退出巴黎協定的川普總統也出乎意料地當場同意加入該論壇所倡議「一萬億棵樹計畫」(1t.org Project)。
然而,就算全體人類用一萬億棵樹做為和解禮物,現在恐怕也難平息大地之母的狂躁,所以除了這一萬億棵樹,WEF同時發布了升級版的達沃斯宣言(Davos Manifesto 2020),重申當年的達沃斯精神,也就是所謂的「相關利益者資本主義」(Stakeholder Capitalism),並將過去涉及的利益者範疇拉大到全球視野,且寄望於從國家、企業與機構等各個主體來凝聚力量,實現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全球未來,如此理想主義的崇高宣言能不能在半個世紀後功德圓滿,我相信在不同國家團體的利益糾葛中依然不容樂觀,但這不啻為人類面對現實、反省過去、深思未來的序曲之一。
周易序卦有云:「物畜然後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廿一世紀二○年代的人類文明已經來到了物畜頤養的階段;如今面對這樣一個暗潮洶湧的發狂地球,假若我們不盡快反省與調整人類發展的方向與步伐,難保不會陷入到有滅頂之危的「大過」之境,畢竟生活在這個地球上,無論哪片大陸、哪片海洋,誰不是其中一個利益相關者?(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