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護病房查房日誌20190921
每天在查房的時後,只要病人狀況OK,你就會聽到醫師說那就try T-piece吧.
那到底什麼是T-piece呢?其實是一種weaning 的方法. 你可以看到圖片上的阿北,就含者一根像吸管的管子再那邊吸氣,其實是要看病人自發性呼吸的情況.
以前一天會try好幾次的T-piece, 一開始2-5分鐘,之後每30分鐘慢慢的增加try的時間.最後拔管前的時間range很寬,從<1小時到24小時都有.
後來有RCT發現其實一天測一次和測很多次, 對於難以拔管的病人效果是一樣的.
此外,到底一次要半小時還是要2小時,也有研究指出其實30分鐘和兩小時對於拔管失敗和重新插管的比率在兩組是類似的. 所以其實30分鐘就可以來預測拔管了,
只不過在COPD的病人且使用呼吸器超過15天者,學者發現這群病人try T-piece failure的中位數時間是兩個小時,所以在這群病人上SBT應該要延長至少兩個小時.
大家分享一下自己醫院try T-piece的經驗吧!
「t-piece weaning」的推薦目錄:
t-piece weaning 在 加護病房查房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加護病房查房日誌20190921
每天在查房的時後,只要病人狀況OK,你就會聽到醫師說那就try T-piece吧.
那到底什麼是T-piece呢?其實是一種weaning 的方法. 你可以看到圖片上的阿北,就含者一根像吸管的管子再那邊吸氣,其實是要看病人自發性呼吸的情況.
以前一天會try好幾次的T-piece, 一開始2-5分鐘,之後每30分鐘慢慢的增加try的時間.最後拔管前的時間range很寬,從<1小時到24小時都有.
後來有RCT發現其實一天測一次和測很多次, 對於難以拔管的病人效果是一樣的.
此外,到底一次要半小時還是要2小時,也有研究指出其實30分鐘和兩小時對於拔管失敗和重新插管的比率在兩組是類似的. 所以其實30分鐘就可以來預測拔管了,
只不過在COPD的病人且使用呼吸器超過15天者,學者發現這群病人try T-piece failure的中位數時間是兩個小時,所以在這群病人上SBT應該要延長至少兩個小時.
大家分享一下自己醫院try T-piece的經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