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資深演員諾曼.洛伊德(Norman Lloyd)辭世,享嵩壽106歲。他的代表作包括《海角擒兇 Saboteur》(1942)、《舞台春秋 Limelight》(1952)等作,是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的劇場班底,與希區考克(Alfred Hitchcock)合作尤其密切。晚年以《春風化雨 Dead Poets Society》(1989)的演出為人所知,縱橫影壇與劇場超過80年,生前是美國最長壽的電影演員。
.
諾曼.洛伊德於1914年出生於紐澤西市,而後居住在紐約布魯克林,出身一個標準的猶太家庭。其母親對戲劇有濃厚興趣,遂經常帶他去學唱歌、跳舞,這啟發了他對表演的興趣。受到1930年代經濟大恐慌的影響,洛伊德對做生意不抱興趣,在父親反對下,他在紐約大學讀到大二時輟學,於1932年進入紐約市的公民劇團磨練,並在1935年初次在百老匯登台。
.
當奧森.威爾斯(Orson Welles)成立水星劇院時,洛伊德受邀成為特約演員,並出演了名聞遐邇的反法西斯巨作《凱撒 Caesar》,該劇的首演現場現在已經成為了一個傳奇。劇院當時演完《Shoemaker》,奧森.威爾斯詢問演員願不願意留下來預演《凱撒》,並邀請現場觀眾留下來欣賞。於是該劇就這麼在凌晨1點15分升幕演出,該場演出大受歡迎,劇中飾演詩人奇納的諾曼.洛伊德躬逢其盛。
.
這場傳奇演出後來在李察.林克雷特(Richard Linklater)的《星夢傳奇:奧森威爾斯與我 Me and Orson Welles》(2008)中獲得重現,由里奧.比爾(Leo Bill)飾演諾曼.洛伊德。但無論是該片的原作小說還是電影版,洛伊德都不屑一顧,批評與事實相去甚遠。
.
1939年夏天,奧森.威爾斯與雷電華公司合作,要將知名小說《黑暗之心 Heart of Darkness》(1899)搬上大銀幕,雖然已經做足前置作業,但因為預算等因素,遲遲未能開拍。他請求演員留下來支援他的另一部電影計畫,但洛伊德為了孩子奶粉錢,不願再繼續苦等,回到了紐約,因此錯過了演出《大國民 Citizen Kane》(1941)的機會。洛伊德認為這是他終身的遺憾,但他也說要不是因為這個選擇,自己也不會遇上希區考克。
.
日後洛伊德在《海角擒兇》中飾演了一名納粹間諜,戲份顯著,一場自由女神戲墜落的戲成為影史經典一幕。他自此開啟了與希區考克的長期合作關係,後來也出演了他的《意亂情迷 Spellbound》(1945)。在當時的全盛時期,洛伊德也曾主演尚.雷諾瓦(Jean Renoir)的《南方人 The Southerner》(1945)。眼看電影演員收入高過劇場太多,洛伊德決定在電影圈定下。
.
然而,在麥卡錫時代,洛伊德因為與左派電影工作者的密切關係,一度遭到封殺。這段時期除了參與卓别林(Charlie Chaplin)的《舞台春秋》之外,表演機會銳減。好友希區考克對他表達了絕對的支持,不顧電視台干涉,力邀洛伊德為《希區考克劇場 Alfred Hitchcock Presents》(1955-1965)擔任執行製作人。整個六、七〇年代,洛伊德的重心皆轉向電視製作,以製作人身分兩度提名艾美獎。
.
直到八〇年代,洛伊德才以電視劇集《波城杏話 St. Elsewhere》(1982-1988)的演出走紅,雖然他起先只打算客串幾集。後來他也曾在彼得.威爾(Peter Weir)執導的《春風化雨》中出演強勢的諾蘭校長,與羅賓.威廉斯(Robin Williams)有相當關鍵的對戲,令人印象深刻。九〇年代,他也曾出演《純真年代 The Age of Innocence》(1993)。
.
進入到21世紀,洛伊德零星出演的作品包括《偷穿高跟鞋 In Her Shoes》(2005),兩年後,一部以他的人生故事為主軸的紀錄片《Who Is Norman Lloyd?》(2007)在日舞影展首映。其電影生涯最後一部作品則是喜劇片《姐姐愛最大 Trainwreck》(2015),他在片中即興演出,卻對這個客串的決定有些懊悔,因為他認為這部作品的劇情太過淫穢。
.
由於諾曼.洛伊德活過了百歲,使之成為了三〇年代水星劇場與四〇年代好萊塢的最後見證者之一,他經常受到媒體訪問。因為再也沒有別人能像他一樣能對奧森.威爾斯、希區考克、布雷希特(Bertolt Brecht)、約翰.豪斯曼(John Houseman)與尚.雷諾瓦等影壇、劇場傳奇人物侃侃而談。同時,他也是卓别林的網球球友。洛伊德認為對網球終身的興趣是自己長壽的原因,他年過九十之後仍然照常上陣揮拍。
.
在百歲當年,諾曼.洛伊德接受了《紐約客》的採訪,他在受訪過程中盛讚奧森.威爾斯是美國戲劇界最偉大的人,無論是燈光、聲效或音樂與舞台技巧、風格與戲劇性的整體性展現,都能達到完美的呈現。但他卻也以耐人尋味地口吻說:「最終要看的還是故事的重量。回顧卓别林的《城市之光 City Lights》(1931)的結局,盲女觸摸流浪漢的手而認出了他⋯⋯奧森.威爾斯的戲有那樣的人性嗎?」
.
直到生命尾聲,諾曼.洛伊德仍然沒有輕言退休,曾買下蕭伯納(George Bernard Shaw)作品的翻拍版權,雖然找不到人為劇本執筆。他也依然會對時事發表看法,例如對同性婚姻與民主黨的支持。2020年,洛杉磯影評人協會授予他電影傳奇獎,表彰其終身貢獻。
.
2021年5月11日,諾曼.洛伊德於睡夢中在洛杉磯辭世。在他過世之後,現年103歲的瑪莎.亨特(Marsha Hunt)成為目前美國在世的電影演員中最年長者。
.
.
(圖為《海角擒兇》中的諾曼.洛伊德。)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6萬的網紅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超夯影集外傳登場!都快比本傳還好看啦! 🔥維瑟米爾帥到掉渣,劇情緊湊又充滿深意!必看的外傳! 🔥小傑洛特登場?希里的祖先?精靈王?獵魔士四人組?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狼之惡夢》Netflix上超夯的奇幻影集《獵魔士》的前傳/外傳。故事發生在影集和遊戲之前數百年。劇情主要環繞在系列男主角傑洛特Ge...
「the hunt 影評」的推薦目錄:
- 關於the hunt 影評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he hunt 影評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he hunt 影評 在 艾米希莉的啃書觀影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the hunt 影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he hunt 影評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the hunt 影評 在 HowtinFlix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the hunt 影評 在 [好雷]金馬初體驗-謊言的烙印與消失的子彈- 精華區movie 的評價
- 關於the hunt 影評 在 權威影評網站「爛番茄」滿分好評推薦!【惡獵家族】 AV The ... 的評價
- 關於the hunt 影評 在 觀後感‧ #獵逃生死戰#惡獵遊戲... - 莎包Mind Too Wild 電影誌 的評價
- 關於the hunt 影評 在 惡獵遊戲影評-在PTT/IG/網紅社群上服務品牌流行穿搭 的評價
the hunt 影評 在 葉郎:異聞筆記 / Dr. Strangenot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Zodiac 索命黃道帶的12個病態執念】#葉郎電影徵信社
《Zodiac 索命黃道帶》是導演 David Fincher 在犯罪片這個類型上從《Se7en 火線追緝令》過渡到 Netflix 影集《Mindhunter 破案神探》的一個重要轉折。
作為一個從未被偵破的真實犯罪事件,《索命黃道帶》因而不像《火線追緝令》有真兇揭露的結局,Fincher 將觀眾的注意力轉向記者和警察的犯罪調查運作經歷。為了確保觀眾絕對不會從電影細節中得到「誰就是真兇」的先入為主印象,Fincher 甚至刻意在重現黃道帶涉嫌的每一起兇案時讓不同的演員扮演兇手。
故事的重點從來無關真兇是誰,而是關於一種病態的執念。這種執念不僅存在於兇手身上,也存在於犯罪調查過程中、甚至電影拍攝過程中的每個人。甚至是銀幕前方那些熱衷真實犯罪故事的我們。
從執念到自我毀滅,只在一線之隔.......
執念1:18個月的偵查
 ̄ ̄ ̄ ̄ ̄ ̄ ̄ ̄ ̄ ̄
大部分電影籌拍過程,多半涉及了寫劇本、畫分鏡、找卡司和找資金之類的煩人事務。《索命黃道帶》的籌拍過程本身就是一場貨真價實的犯罪偵查。
雖然改編自 Robert Graysmith (即電影中 Jake Gyllenhaal 飾演的報社漫畫家)所寫的私人調查專書,但導演 David Fincher 仍然要求組了一個調查小組,不僅由他和編劇 James Vanderbilt、製片 Bradley J Fischer 三人一起親自訪談書中涉及到的每個還在世的當事人,甚至還聘僱私家偵探追查失聯關鍵證人的下落,並找來語言學家專家、筆跡鑑識專家、犯罪心理專家來分析書裡書外各種線索。
《索命黃道帶》的3年籌拍過程中,實際上有整整18個月是在花在導演本人扮演偵探親自調查案情上頭。
執念2:2800個犯罪 podcast 節目
 ̄ ̄ ̄ ̄ ̄ ̄ ̄ ̄ ̄ ̄ ̄ ̄ ̄ ̄ ̄
《索命黃道帶》上映以來,真實犯罪事件的衍生娛樂產品已經快速長成一個難以想像的巨大產業。
串流產業一方之霸 Netflix 根本就是以賣犯罪故事竄起,一路以來已經製作過《Makeing A Murderer 謀殺犯的形成》、《Tiger King 虎王》、《Don't F**k With Cats: Hunting an Internet Killer 別惹喵皇:肉搜網際殺手》、當然還有 David Fincher 的《破案神探》等罪犯節目。Netflix 這幾天還宣佈要跟《American Horror Story 美國恐怖故事》的超級製作人 Ryan Murphy 合作改編另一個著名的美國連續殺人魔 Jeffrey Dahmer 的故事成為電視影集。
另一個真實犯罪節目蔚為風行的領域是近年快速崛起的 podcast 市場,據統計全美 podcast 市場上有高達 2800 個真實犯罪節目。美國甚至已經有一個大型展會叫做 CrimeCon 犯罪展,每年吸引數千名對犯罪事件狂熱的人與會。
執念3:24棵橡樹
 ̄ ̄ ̄ ̄ ̄ ̄ ̄ ̄
除了透過調查還原案情之外,導演 David Fincher 還堅持一定要在兇案的真實現場取景,藉真正重現歷史。所以電影中除了發生在舊金山市市中心的一起兇案因為封街難度過高而不得不改採搭景之外,其餘每一場兇案都在黃道帶殺手行兇的精確地點拍攝。
1969年9月27日,離舊金山不遠的 Berryessa 湖邊有兩名大學生Bryan Hartnell 和 Cecelia Shepard 遭黃道帶殺手以利刃攻擊,後者傷重身亡。事發的地點是雨季時會變成湖中小島的一個湖邊半島(稍後被當地人暱稱做黃道帶島)。半島上頭原先長滿了橡樹,事實上兇手就是靠著樹的掩護慢慢靠近在湖邊野餐的兩名大學生。然而等到 David Fincher 到現場勘查時,上頭的樹早已不存在(無法確定是自然死亡還是被人為移除)。
於是 Fincher 執拗地用直升機運來24顆活生生的橡樹重新種在半島上,並另外種滿1600塊草皮,來完全恢復1969年兇案發生當天的原有地貌。
執念4:0犯罪動機
 ̄ ̄ ̄ ̄ ̄ ̄ ̄ ̄
犯罪學家 Scott A. Bonn 將黃道帶殺手歸類為比較少見的「Thrill Killers 快感殺手」,認為他追求的是獵殺和折磨被害者過程中產生的心理快感。
其中一個證據是殺手曾在挑釁信件中引用《The Most Dangerous Game 最危險的獵物》一書的句子。這部惡名昭彰的小說中以描繪的是把人當成獵物集中在一個小島上供人獵殺取樂的遊戲。今年初在美國引發爭議的電影《The Hunt 惡獵遊戲》正是改編自同一部小說。
快感殺手的犯案特徵是經常遍尋不著犯罪動機,兇手經常既和被害當者沒有任何恩怨,也欠缺性慾或憤怒等激發他殺人的因素。美國歷史上最早的快感殺手案例是1924年綁架謀殺14歲男童的兩名美國大學生 Nathan Leopold 和 Richard Loeb 。家境富裕的倆人毫無來由地計畫謀害男童,唯一的理由是尋求刺激,希望藉由成功犯案並跳過追緝來展現自己高人一等的犯罪智慧。
其中一名行兇者甚至還是死者的堂哥。
執念5:70個 take
 ̄ ̄ ̄ ̄ ̄ ̄ ̄ ̄
《索命黃道帶》是第一部完全用數位攝影機拍攝的好萊塢電影,也使偏執細節狂 David Fincher 得以完全不在乎底片成本地瘋狂追求更多細節。
115天的拍攝日程中,最高紀錄曾有一個鏡頭反覆重拍了70次之多。男主角 Jake Gyllenhaal 曾目睹導演看著機器,然後豪邁地宣布「來!把剛剛十個 take 的畫面通通刪掉」,讓幾個小時的拍攝通通放水流。
另外一名主角 Robert Downey Jr. 更加不適應數位拍攝。數位拍攝不像傳統底片攝影機需要很多時間準備才能重拍同一個鏡頭或是下一個鏡頭,所以演員原本的休息時間就被壓縮了。鏡頭跟鏡頭之間再也不能回休息室複習劇本,必須馬不停蹄地演出再演出。David Ficher 多年後在訪談中透露,當年片場經常發現裝著尿的玻璃罐藏在各個角落。正是 Robert Downey Jr. 大人藉以向導演抗議「老子連撒尿時間都沒有了」的藝術裝置。
執念6:私人追兇13年
 ̄ ̄ ̄ ̄ ̄ ̄ ̄ ̄ ̄ ̄
在一個兇案最終沒有被破解的故事當中,Jake Gyllenhaal 飾演的故事主人翁 Robert Graysmith 對調查真相的病態執念變成真正的故事重心。編劇 James Vanderbilt 在劇本中將作者本人放在舞台正中央,反而把調查兇案的警探和記者變成配角,藉以形成一個對兇案執念程度的光譜,以及墜入自毀和懸崖勒馬的兩個不同下場,藉以作為主角的借鏡。
據說原作者 Robert Graysmith 看過電影的劇本之後,第一個反應是:「天!我現在終於知道為什麼我太太會離開我了。」
投注整整13年的人生在調查一個跟他完全無關的故事上,他付出的代價是妻子帶著小孩離開他。Graysmith 在另一個訪問被問到人生如果可以重來他會怎麼選擇:「我想我會再做一次同樣的事。於是所有事很可能會都會再發生一次。因為它還是會將你緊緊勒住,它會完全征服你的生活。」
執念7:18封挑釁信
 ̄ ̄ ̄ ̄ ̄ ̄ ̄ ̄ ̄
黃道帶殺手以寄發挑釁信件給媒體甚至個人(比如 Robert Downey Jr. 飾演的記者 Paul Avery )而著稱。1969年到1974年的最後一封信之間,至少有18封信件被認定出自黃道帶殺手之手。這個行為模式也符合「Thrill Killers 快感殺手」想要博取公眾注意力的心理特徵。
值得注意的是1974年之前,黃道帶殺手其實已經銷聲匿跡了整整三年,而激發他重出江湖的動機居然是為了發表他個人對於《The Exorcist 大法師》的影評。
當年舊金山紀事報記者 Paul Avery 在大法師上映兩週後在報上撰寫了一篇關於每天都有觀眾在大廳嘔吐甚至昏倒的新聞。一直把 Avery 當成鬥智對象的黃道帶殺手很可能為了回應 Avery 的該篇報導,忍不住發出這封復出信來闡述自己對電影的感想:
「我看了《大法師》並覺得該片可說是我看過最好的諷刺喜劇(I saw + think "The Exorcist" was the best saterical comidy that I have ever seen.)」黃道帶殺手說。
執念8:1.3萬份報紙
 ̄ ̄ ̄ ̄ ̄ ̄ ̄ ̄ ̄
媒體記者一直都是連續殺人狂熱潮的原罪。我們永遠無法推知誰是史上第一個連續殺人狂,卻可以明確知道誰是第一個被大幅報導而廣為人知的連續殺人狂——那就是1888年7月開始在倫敦犯案的開膛手傑克。
開膛手傑克熱其實和英國對報紙課徵長達150年的各種知識稅制度息息相關。經過多年的知識稅抗爭,1853年到1861年之間英國報紙的廣告稅、印花稅和紙張稅陸續取消,致使二十多年後的開膛手傑克案正好和英國報業的爆炸性發展撞個滿懷。各種狂熱的追蹤報導和缺少事實根據的大膽臆測,甚至使某些人相信連續殺手狂是報社為了賣報紙捏造出來的。
1888年英國各家報紙報導開膛手傑克案的規格和方法後來幾乎成為全球媒體面對重大犯罪事件的標準SOP,並間接影響到近百年後黃道帶殺手的報導規格。整個20世紀美國報紙的數量一直穩定維持在1.3萬份~到1.5萬份之間,僱用數萬名記者每天撰寫新聞。這些針對真實犯罪鉅細靡遺甚至天馬行空的報導,正是我們對於重大犯罪事件的病態迷戀的真正源頭。
執念9:第2篇影評
 ̄ ̄ ̄ ̄ ̄ ̄ ̄ ̄
在《大法師》影評之後,報社仍收到不少署名為黃道帶的信,但多半被認定可能難以證明出自黃道帶之手,而可能是仿效者或是沒事找事的鬧事者所為。
可信度較高的是1974年5月的另一封同樣涉及了電影評論的信件。黃道帶殺手這一次的評論對象是《The Thin Red Line 紅色警戒》導演 Terrence Malick 1973年的犯罪電影《Badlands 窮山惡水》。不尋常的是黃道帶殺手在信中展現了一絲同理心,對於該片的行銷用語表達憂心。電影廣告的這句宣傳與「1959年多數人都在殺時間,但 Kit 和 Holly 則在殺人」,被黃道帶殺手指控有美化殺人兇手的嫌疑,並呼籲社會關注以要求撤除該片廣告。
如果這封信真的出自黃道帶殺手之手,那他可能已經不小心揭露了自己的心理狀態。
David Fincher 請來的犯罪心理學家 Sharon Pagaling-Hagan 認為這封信意味著黃道帶殺手的人格自我認知已經進入下一個階段:完成他的犯罪「成就」之後,開始重新融入社會的過程。他史無前例地在該信件中改屬名 「A Citizen 一個公民」也是這個推論的佐證。
執念10:66歲英年早逝
 ̄ ̄ ̄ ̄ ̄ ̄ ̄ ̄ ̄ ̄ ̄
《索命黃道帶》中最常被批評偏離事實的部分,不是關於兇案或是黃道帶殺手的描繪,而是關於 Robert Downey Jr. 飾演的記者 Paul Avery 的下場。
電影中的 Avery 因為過度沉溺案情而開始酗酒。記者事業也因此走下坡,從全國知名記者變成轉到小報工作,成為一個人獨居在拖車中的過氣記者。這段戲劇性的描繪或許是為了凸顯電影主題「病態執念」,也或許是讓曾長期沉溺毒品的 Robert Downey Jr. 的表演能有投射之處。
然而實際上Paul Avery 在黃道帶殺手後的人生仍然精采。他曾為了近距離報導越戰而搬到越南三年,在越南和香港等地活動。日後的記者生涯也還因為報導轟動全球的報業大亨孫女 Patty Hearst 的綁架案而名噪一時。稍後 Avery 則與著名的妓女人權運動者 Margo St. James 者結婚,但因為後者連續多年在法國工作,使 Avery 必須一個人留在舊金山面對孤獨和酒精的誘惑。
酒精、毒品或是對黃道帶案的上癮都沒有真正讓他走向自我毀滅的命運。魔鬼藏在另一個生活小道具裡。2000年 Paul Avery 因為另外一個病態執念——吸菸導致的肺氣腫病逝,享年 66 歲。
執念11:八成女粉絲
 ̄ ̄ ̄ ̄ ̄ ̄ ̄ ̄ ̄
當我們著迷於真實犯罪事件時,我們在迷的是什麼?
「廣泛的大眾之所以被這些故事吸引,是因為這些故事激發了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的一種基本卻強而有力的情緒:恐懼」犯罪學家 Scott Bonn 說。就像兒童著迷於怪物故事一樣,連續殺人狂就是成年人的怪物故事,讓他們在安全、受到控制的環境中不斷體驗到恐懼情緒的刺激。
另一位心理學專家 Emily Mendez 則說這種恐懼體驗有助益於另外一個求生的本能,讓我們在過程中發展出保護自己的策略。這就是為什麼真實犯罪節目的的觀眾中女性有壓倒性的數量優勢,因為在現實世界中他們比男性有更強烈的保護自己的需求。
根據統計真實犯罪類型 podcast 中有75%聽眾是女性。而在美國 CrimeCon 犯罪展活動中,更有八成參與者是女性。
執念12:554本書
 ̄ ̄ ̄ ̄ ̄ ̄ ̄ ̄
2007年《索命黃道帶》上映之後黃道帶案雖然被警方重啟,但沒有新線索,進度仍是一灘死水。最新技術的DNA比對甚至排除了電影中的第一嫌疑人Arthur Leigh Allen的可能性。
真相這塊大畫布上越保留空白,就越吸引更多人在上面著墨。在Amazon上搜尋黃道帶殺手的關鍵字,可以找到554筆出版資料,包含實體書、電子書和有聲書(許多都來自 podcast 市場上的真實犯罪節目)等各種各樣出版品。《索命黃道帶》作者 Robert Graysmith 的幾本書當然排在最前面。而緊跟在後的則是2014年出版的一本名為《The Most Dangerous Animal of All》的暢銷書。從小被父母遺棄的作者 Gary L. Stewart 在追查生父真實身份的過程中,找到了種種證據指向當年遺棄他的生父很可能就是黃道帶殺手本人。
今年初串流平台 Hulu 依據該書製作了一部真實犯罪調查的同名紀錄片節目。他們和 David Fincher 一樣重新訪談相關當事人、檢視書中條列的種種證據。和《索命黃道帶》不同的是,他們發現許多鐵證來自作者一廂情願的錯誤解讀。
這本暢銷書被紀錄片一一破解之後,作者 Gary L. Stewart 本人似乎沒有動搖他的信念。當年協助他完成該書的記者評論道:「他的終極願望就是找到自己的身份,而這些線索就是他身份的一部分。如果這些線索再度瓦解,他就再也無法確定自己是什麼了」。
當他沉迷於追求真實犯罪事件時,他其實是在找尋自己。
《索命黃道帶》myVideo線上看:
https://www.myvideo.net.tw/details/0/226055
——————————————
現在上myVideo租電影儲值100送200,每月再抽5G手機!
更多優惠資訊與活動內容:https://www.myvideo.net.tw/event/Goldenfilm/
the hunt 影評 在 艾米希莉的啃書觀影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Netflix本日片單:10/16 新片上架]
本日重點片絕非《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莫屬,不只眾星雲集,還開出爛番茄 94% 的好成績,且有望角逐奧斯卡獎。
西班牙迷你劇集《有人必須死》和以青少年校園生活為題材的《大軍團》則是相當值得注目的原創劇,前者講述保守世代下,打破禁忌早、規矩所造成的軒然大波,後者則是講述青少年面對成長、自我認同所經歷的喜悅與痛苦。
【原創電影】
《#芝加哥七人案:#驚世審判》(The Trial of the Chicago 7)
【原創影集】
《#大軍團》(Grand Army)第一季
《#有人必須死》(Someone Has to Die)
《#法國大革命之謎》(La Revelution)第一季
【非原創影劇】
《#星際爭霸戰:#發現號》(Star Trek: Discovery)第三季
《#綠箭俠》(The Arrow)第八季
《#獵殺紅色十月》(The Hunt for Red October)
【原創實境節目】
《#無預算美宅》(Dream Home Makeover)第一季
【親子劇】
《#狗狗學院》(Pup Academy)第二季
《#地表最後少年》(The Last Kids On Earth)第三卷
《Tayo’s Singalong Show》第二季
------------------------------------------
➡️有興趣也可以追蹤我的 Instagram:
https://reurl.cc/Wd1j8e
➡️部落格不定期會更新影評、書評、電影新聞、佳句相關文章:
https://reurl.cc/4RpEbK
the hunt 影評 在 那些電影教我的事 Lessons from Movies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超夯影集外傳登場!都快比本傳還好看啦!
🔥維瑟米爾帥到掉渣,劇情緊湊又充滿深意!必看的外傳!
🔥小傑洛特登場?希里的祖先?精靈王?獵魔士四人組?新影片一次告訴你!
《狼之惡夢》Netflix上超夯的奇幻影集《獵魔士》的前傳/外傳。故事發生在影集和遊戲之前數百年。劇情主要環繞在系列男主角傑洛特Geralt的導師 – 維瑟米爾Vesemir的生平,從他童年時開始說起,並且敘述了他是如何成為了獵魔士,經歷了系列中相當知名的慘案:狼學派獵魔士大本營『凱爾・莫罕Kaer Morhen大屠殺』,並如何與Geralt相遇。
這次的動畫雖然篇幅不長,但是或許因為是以動畫呈現,比影集更貼近大家熟悉的遊戲,幾場打鬥場面也是熱血十足,並且在劇情上下了很多功夫,交代了獵魔士和不同種族、尤其是人類之間衝突的前因後果,更扭轉了Vesemir在其他作品中睿智老者的形象。在外傳中Vesemir不只年輕帥氣身手了得,天不怕地不怕的個性以及深情的形象更是瞬間將我們圈粉,讓我們期待他在後續的作品中的身影,甚至許願能夠推出『狼之惡夢』的遊戲!
今天的節目我們首先會先介紹《獵魔士》的世界觀,接著會解析外傳的劇情,最後則會解析這次外傳與本傳之間的關聯!再繼續看下去之前請先訂閱頻道並且按下小鈴鐺,也歡迎到各大Podcast平台上搜尋『那些電影教我的事』,聽我們聊更多的好作品喔!
【Podcast 收聽資訊】
Apple Podcast:https://apple.co/3fZIWpl
KKBOX:https://bit.ly/3aJntQ8
Spotify:https://spoti.fi/2BGZ4Nx
Google Podcast:https://bit.ly/2BeuhrA
SoundOn:https://bit.ly/2CD0edl
Castbox:https://bit.ly/2CMjgy8
SoundCloud:https://bit.ly/2BhmAkh
《獵魔士 第一季解析》 ⇨ https://youtu.be/32zvMPfKW3s
#狼之惡夢
#TheWitcher
#獵魔士
the hunt 影評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剪輯: Bruce Lu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歡迎來到超粒方,一個主要探討影視作品的頻道,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種電影和影集的觀點解析,從熱門大片道經典老片到必看的冷門電影! 有時也會探究時事。還有迷因,非常,非常多的謎因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生命中的美好缺憾》喬許布恩執導X戰警最新衍生電影,並參與劇本共同編寫。
當五位擁有特殊能力的青少年被關入秘密機構,有一股超自然惡勢力正蠢蠢欲動,他們必須面對過去的罪惡,但內心的恐懼即將成真。神秘的背後似乎有巨大的陰謀正在成形,他們是否能勇敢對抗自身的力量,逃脫這一切枷鎖…
新作《變種人》將會是什麼樣的故事內容,導演布恩先前訪問也說道這部電影將參考《惡魔熊傳奇》(Demon Bear)故事章節為基礎,「它是一部非常黑暗,但同時又十分誘人,並有別《X戰警》故事風格的著作。故事反派可以將人類的負面情緒轉送到其他人身上的能力,使其身心俱疲並侵蝕靈魂。」
卡司找來以《權力遊戲》的「阿雅」讓人印象深刻的麥茜威廉斯(Maisie Williams)扮演「狼毒」(Wolfsbane)、安雅泰勒喬伊演出「秘客」(Magik)、男星查理希頓(Charlie Heaton)飾演「加農炮」(Cannonball)、《漢娜的遺言》的亨利札加(Henry Zaga)飾演「太陽黑子」(Sunspot)、布魯杭特(Blu Hunt)演出「月星」(Danielle Moonstar),以及艾莉絲布拉加(Alice Braga)擔任「醫師塞西利亞雷耶斯」(Dr. Cecilia Reyes)。
然而,2019年在迪士尼收購福斯後,傳言迪士尼試片後並不看好此片,但經迪士尼調整後與漫威MCU連結,將於2020年上映。
the hunt 影評 在 HowtinFlix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Donald Trump未睇就鬧的電影 sosad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howtindog
FB page: https://www.facebook.com/howtindogs/
#howtindog #左膠 #右膠
the hunt 影評 在 權威影評網站「爛番茄」滿分好評推薦!【惡獵家族】 AV The ... 的推薦與評價
權威 影評 網站「爛番茄」滿分好評推薦!【惡獵家族】 AV The Hunt 電影預告2/3(五) 榮譽殺人. 248 views · 7 months ago ...more ... ... <看更多>
the hunt 影評 在 觀後感‧ #獵逃生死戰#惡獵遊戲... - 莎包Mind Too Wild 電影誌 的推薦與評價
血腥味濃,而《獵逃生死戰/ The Hunt》也不例外。 電影中不缺噴血、爆頭場面,前半段 ... #TheHunt #影評 #filmcritics #電影影評 · No photo description available. ... <看更多>
the hunt 影評 在 [好雷]金馬初體驗-謊言的烙印與消失的子彈- 精華區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網誌圖文好讀版
https://tinyurl.com/d3mh5zv
(第一次在板上發表,傷眼請見諒)
第一次參與金馬影展,本來完全不知道有這回事,
以前也都隱隱約約有聽到同學在談論,可是都沒放在心上,
因為娛樂大眾的商業片、動作片、戰爭片等有趣和故事線清楚明瞭的,
我才會想上電影院觀賞,但是近幾年我反而漸漸的進入了晦暗不明、沉重意涵的片(騙)局
當中,
讓自己置入其中當個無助的旁觀者,腦中和臉上也出現憂愁感,
只能說少年不知愁更愁,就繼續體會下去吧。
一切都是少年萊特的煩惱(24算少年嗎?)。
扯太遠了!我有幸在金馬看片幸虧同學買套票,
發現自己看不完所以要我跟他分,然後我就緊急的看著金馬片單,
一點頭緒也沒有,只對了對自己的時間,
就挑了兩部電影來看,分別是「消失的子彈」和「謊言的烙印」,
這週兩天把他看完後才發現,連續兩天看電影也滿累的...。
--------------
《消失的子彈》
導演:羅志良 監製:爾冬升
劉青雲與謝霆鋒精彩配合的一部懸疑片,看完後的感想是,
劉青雲真的很厲害呀!他那冷面笑匠功力就算有謝霆鋒在場,
還是很好笑,懸疑加上偵探在加動作,
在看的當下一直有種熟悉感,回到家上Ptt查影評,
原來是Holmes阿...。
這部片我給了四顆星,我也不是那種很要求的影評人,
有被娛樂到就很滿足了,少給一顆星的理由是有個火車過花田的後製,
實在是做得太差了呀!!!為何花田會整片一起晃動...真是天呀。
--------------
《謊言的烙印》
2012 坎城影展最佳男演員、人道精神獎、高等技術獎
導演:Thomas Vinterberg 主角:Mads Mikkelsen
沉重的一部片,英文片名 The Hunt。
描述一位離婚分居、失去教職而正在幼稚園工作的男主角魯卡斯,
被一位愛慕他的小女孩說的謊言影響聲譽,主角說過自己沒做,
也不願辯解太多,希望息事寧人,
但人口流言令人可畏,馬上蔓延到全鎮皆無法原諒且敵視他,
就算小女孩曾改口,大人還是照著道德正方看法,
繼續「相信」主角曾對小女孩犯下性侵罪行,讓他就像誤闖獵人狩獵區的一頭公鹿,
被圍剿與攻擊。
整部片緊張得讓我心臟跳個不停,不停的想介入為主角辯解,
堅信他沒做這些事的兒子,也被全鎮歧視,
非常的令人憤慨,與台灣的一堆網路正義模式很像,
只是影片中是人們面對面生活的一個小鎮。
也真的是人言可畏,性有時是美好的有時是罪惡的,
同時是隱晦的,當它是罪惡走向時,
當事人似乎不管如何辯解都沒有用,沒有人願意正面談論,
導致整件事的迷霧更加重了,大家都身處在這團霧中,
團結的人們不願意牽起那雙大家認為罪惡的手,沒有聯繫管道,
到最後還是無可辯解的輸了。
謊言在大家身上燙下了烙印,就算不痛了、淡化了,
但還是存在於身上,那痛楚更是銘記在心。
讓我出場一句話也不想講,沉重斃了。
導演剪接流暢,敘事性十足緊張,
在劇情的鬆緊上,看得出謊言蔓延的無力阻止與快速,
丹麥的景色也迷人十足,而導演探討的人性,
我想是世界共通的吧,非常值得看的一部片,
我給他五顆星!
原來金馬影展是這麼回事,真期待明年的影展,
尤其這次宜蘭也在金馬的範圍中,真是讓人歡喜,
不過有好幾場想看的都在宜蘭平日播,沒得看真可惜,
唉台北!(國賓的音響高音好噪,害我耳朵有點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60.50.20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