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病人家長問我,這個霈恩萃 Proentry 是不是值得購買,是否真的可以調節過敏體質。 看了臉書廣告底下留言一堆人分享自己使用的心得,說調節過敏體質具誇張神效。 官方廣告上頭所謂名醫推薦所引用的榮登國際指標 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 2013 , May 28; 109(10) :1813-1820 這篇文章,一查發現只是老鼠的氣喘動物實驗,發現牛的乳清蛋白可以誘發老鼠身上的免疫調節性 T 細胞,僅此而已,之後就沒有任何人類相關的臨床研究報告。 我本於求知的精神,去官方臉書留言詢問是否有其他期刊文獻證據支持宣稱的療效,竟然被"封鎖",留言被刪除,讓我只能分享不能留言 !
以下是我的看法 :
1. 宣稱醫學中心推薦,但是不寫出哪一家醫學中心的誰誰誰推薦
2. 所謂的研究期刊只提一篇,還是登在 impact factor 只有 3.5分的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期刊的好壞,越高分越值得信賴,鼎鼎有名的 NEJM 是74.6分 ! , the Lancet 60.3分)
3. 推薦的醫師不是過敏免疫方面的權威醫師
4. 不讓任何提出質疑的文章出現在留言版面 ( 這一點提出更正,公司的業務代表3/9來診所拜訪,說明是公司的臉書小編誤以為是同業競爭的質疑文章,沒有詢問就將我封鎖,對此表達公司的歉意。 個人表達理解,特此更正說明)
業務代表說明,它的主要成分就是所謂的乙型轉化生長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 TGF-β),是一種具有多功能的調節性細胞激素(母奶中有豐富的含量)。 過去的研究發現在過敏疾病的實驗動物及過敏的人體內的 TGF-β 濃度較低,補充 TGF-β 可以改善實驗動物的過敏症狀,人類也有觀察到這樣的改善。 基於這樣的理論基礎,就有這樣的產品,希望透過補充TGF-β來改善小孩的過敏症狀。 但要注意的是就跟益生菌一樣,這算是健康食品,目的不是取代正規醫療,畢竟,單純補充TGF-β 要解決所有的過敏疾病,目前並沒有足夠長期的人體試驗證據來支持喔 !
如果口袋夠深的家長想給小孩試用,我的態度是不反對但是也不會主動建議。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impact factor」的推薦目錄: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impact factor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課後第五篇論文 #新思惟學員天天有發表
媽媽在孕前的 BMI 如果過高,與母乳哺育提早結束有關,是過去研究已經確認的事情。不過,如果媽媽孕前的 BMI 過低呢?這方面的資料尚少,所以陳麒年醫師團隊,預計回答這個問題。
[快訊] 陳麒年醫師團隊,關於媽媽孕前 BMI 與母乳哺育持續時間相關性之研究,獲 Nutrients 刊登!
#期刊介紹
Nutrients 是創刊於 2009 年的全電子版、open access 期刊,由瑞士 Multidisciplinary Digital Publishing Institute(MDPI)出版。此期刊主要收錄人類營養學相關文章,在 2019 年的 impact factor 為 4.546,在 Nutrition & Dietetics 領域為 Q1(17/89) 期刊。
🔔 近期校友傑出榮耀 #每天都有學員發表
[快訊] 張譽耀醫師團隊,以糞便測試預測潰瘍性大腸炎黏膜癒合狀況之研究,獲 PeerJ 刊登!
[快訊] 陳建翰醫師團隊,關於減重手術後,以評分系統預測半年後體重下降幅度之研究,獲 Scientific Reports 刊登!
[快訊] 梁宗榮醫師團隊,關於胃造口管在更換時錯位之個案報告,獲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 刊登!
[快訊] 劉文智醫師團隊,報告兩例嚴重膝蓋外傷併發感染並重建成功之個案,獲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Hong Kong) 刊登!
[快訊] 李紹榕醫師團隊,關於混合式手術醫師作為微創時代的心臟手術主力之致編者信,獲 The Annals of Thoracic Surgery 刊登!
2019 年新思惟研究課程之友,共 517 篇論文發表!
#論文破蛋80人
#38位為住院醫師或實見習醫師
🔔 2020 / 10 / 17(六)醫學論文與寫作工作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
前前後後跟著老師寫論文、跑統計、投稿,但有種不踏實的感覺嗎?
覺得實際上缺乏扎實的寫作方法論嗎?
對於投稿策略也沒有想太多,投稿常常被拒絕,寫論文越來越失去熱情,但又想成為一位獨立研究者,到底該怎麼做比較有效率?
✓ 不再害怕統計,讓你親手畫出數據圖,有。
✓ 入門稿件寫作與準備要訣,有。
✓ 投稿期刊選擇策略。多元文體與學術參與,有。
✓ 還是寫不出來?過來人時間安排建議,有!
內科 #陳一銘醫師,復健科 #吳爵宏醫師,放射科 #蔡依橙醫師,與你一樣的世代,超過 200 篇 SCI 發表經驗,給你最實用的建議。
🗣 課後學員傑出榮耀
.2020 年 7 月 PubMed(SCI),共有 62 篇!
.2020 年 6 月 PubMed(SCI),共有 61 篇!
.2019 年新思惟之友 SCI 論文發表,共 517 篇!
🗣 課後學員分享
跑出統計圖表,資深長輩也能充滿鬥志及成就感!
(長庚大學 王穎筠 研究生)
七年醫學訓練沒搞懂的事,新思惟一天傳授。
(台中榮民總醫院 教學部 紀柏亦 醫師)
論文就是與世界的學者深度對話
(基隆長庚 心臟科 陳韋翔 醫師)
PGY 就來參加,超前部署寫作能力。
(成大醫院 不分科 黃品宜 醫師)
讓學術上的進度,不再原地踏步。
(亞東醫院 陳柏安 醫師)
新思惟最受歡迎研究入門課程,論文苦手必上。
立即報名 ☛ https://mepa2014.innovarad.tw/ev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