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化的投資策略是試圖貼近、追蹤市場指數的一種投資策略。
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得知,如果投資某一種指數,我們就可以投資全球市場的某一部分,因為該指數就幾乎代表了一個市場。
–––––––––––––––––
沒那麼簡單的指數化
–––––––––––––––––
十分有趣的是,指數化投資有那麼簡單嗎?
多數人可能以為買指數便是指數化投資,但Vanguard一項研究指出,單純追蹤指數,取得市場平均報酬,沒那麼容易。
和預期的恰恰相反,整體指數型基金投資人的報酬「並沒有」貼近市場報酬,而是超出、落後市場報酬將近14%與8%。
指數型基金力求追蹤指數報酬,但持有指數型基金的投資人卻沒得到指數報酬。
Index fund investors haven’t necessarily tracked the market.
整體投資人似乎用指數型基金進行主動配置,例如投資人可以用指數型基金投資美國大、中、小型股市,但自行配置的方式卻可能無法複製整體美國股市的表現。
利用資產加權法(asset-weighted)來計算投資美國股市的指數型共同基金(index mutual funds)、ETF,再與市值加權的美國整體股市指數型基金(capitalization-weighted U.S. total stock market index
fund)進行五年滾動報酬(rolling five-year relative returns)比較。
前者(資產加權法的基金報酬)可以反映指數型基金投資人的整體報酬,是投資人的現實情況,後者則是指數化後理想的情況。
比較的結果是:指數型基金投資人並沒有完全得到指數報酬。
很奇怪吧?
理論上,採用被動投資(passive approach)方式的話,整體指數型基金投資人的報酬應該維持在水平線下方一點點的位置(還得扣除成本),而不是上上下下的起伏折線,但我們則看到類似主動投資的整體成績。
起伏的整體報酬隱含著投資人運用被動的指數化工具進行主動化的投資策略,建立了指數化的主動投資組合,而不是指數化的被動投資組合。
許多人用指數工具進行主動投資,用ETF進行各種華麗的投資策略,到頭來,ETF、指數型基金(Index funds)只不過是主動式管理投資組合演進過程中的一部分而已。
蓬勃發展的ETF市場,只不過是許多投機者買賣一張紙的遊戲。
許多ETF,只不過是頻繁投機買賣(Trading)的一部分而已,而Trading,終究是一場輸家遊戲(Loser's Game)。
https://www.pgfinnote.com/truths-about-indexing-defining-i…/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u.s. total market etf」的推薦目錄:
- 關於u.s. total market etf 在 蔡至誠。PG財經筆記Simple Is The Bes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u.s. total market etf 在 USA STOC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u.s. total market etf 在 USA STO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u.s. total market etf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u.s. total market etf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u.s. total market etf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u.s. total market etf 在 USA STOCK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iShares Core S&P Total U.S. Stock Market ETF費用從0.07%降低到0.03%
u.s. total market etf 在 USA STOCK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iShares的AGG是投資美國綜合債券的ETF,今天開始從原來的 iShares Barclays Aggregate Bond Fund 改名為iShares Core Total U.S. Bond Market ETF,追蹤指數不變,但費用率從0.20%降為與競爭對手Vanguard Total Bond Market ETF(BND)相同的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