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給予了生命意義」是許多西方哲學家都論述的命題,在東方也能看到對於死亡後的想像與信仰,決定了很多文化的實踐。那麼,當全世界的人都距離死亡更近了一些時,是否也就影響了更多人如何經營自己的生命?
這篇來自NY Times的文章,帶我們看到疫情如何改變了美國年輕世代對於生命的態度,,這也讓我們想想台灣是否也有類似的文化轉變?
----------------------------
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提高和就業市場的復甦,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他們的銀行帳戶由於一年的居家儲蓄和飛漲的資產價格變得豐厚,這也增加了他們的風險偏好。其中一些人只是換了工作,但另一些人完全放棄了職業生涯。
如果說這個運動有什麼口號的話,那就是「YOLO」(你只能活一次)。十年前,說唱歌手德雷克(Drake)讓這個首字母縮略詞流行起來,之後被一些樂於冒險的人使用。這個詞在Reddit上的股票交易員中間成為一種流行語,他們在押下不負責任、但有時會得到回報的賭注時使用這個詞。(今年的GameStop交易就是典型的YOLO。)更廣泛地說,它已經成為近幾個月來某類無聊的辦公室職員的典型態度。
需要說明的是:大流行尚未結束,成百上千萬美國人仍在為失去工作和親人而悲傷。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謹慎置之腦後。但對越來越多擁有財務緩衝能力和緊缺技能的人來說,過去一年的恐懼和焦慮正在讓位於職業方面新的無畏精神。
我是從今年開始聽到這些故事的,當時有幾個熟人宣布,他們將辭去高聲望、高收入的工作,去追求有風險、充滿激情的項目。從那以後,領英(LinkedIn)上的更新從涓涓細流變成了一股洪流。我發推說了這件事,幾十個故事湧入我的收件箱,基本上都圍繞著同一個主題:疫情改變了我的優先事項,我意識到我沒有必要這樣生活。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10423/welcome-to-the-yolo-economy/zh-hant/?fbclid=IwAR0rfkkWVtUXcA58hJObMqCpeF9FpZwTaU6_f7-fwcuChMFUlesOlAeLlRQ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首爾男4千租300尺買自由過一人生活 韓國生活獨自唱K飲酒食飯脫團體文化(果籽 Appledaily) 韓國重視團體文化,單獨在餐廳用餐被視為有社交障礙。近年年輕人厭倦這種傳統枷鎖,興起「擁抱孤獨」的獨飲 、獨食、獨居生活哲學。他們稱這一班人為YOLO族。 YOLO原本是來自美國的流行語You...
yolo 哲學 在 ELLE Taiwan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ELLEPodcast】不要等賺夠了錢再去過想要的生活!!!
#ELLE好聊癒 Podcast
🎧快到Apple Podcast訂閱我們>>https://apple.co/2NsD9PY
🎤其他收聽平台>>https://linktr.ee/ELLETaiwan
#ELLETaiwan #YOLO #活在當下 #哲學 #生活語錄 #生活 #生活金句 #金句 #人生哲學 熊仁謙.大鼻子哲人
yolo 哲學 在 ETtoday寵物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ETtoday寵物雲熱門回顧
阿公養孫哲學:電扇、暖氣、床都是貓的!(#阿嚕兄)
🥳偷偷分享少女秘密!:https://ppt.cc/fl3ONx
yolo 哲學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首爾男4千租300尺買自由過一人生活 韓國生活獨自唱K飲酒食飯脫團體文化(果籽 Appledaily)
韓國重視團體文化,單獨在餐廳用餐被視為有社交障礙。近年年輕人厭倦這種傳統枷鎖,興起「擁抱孤獨」的獨飲 、獨食、獨居生活哲學。他們稱這一班人為YOLO族。
YOLO原本是來自美國的流行語You Only Live Once,原意為「你只能活一次」,所以要「無悔今生」玩盡人生的意思,但來到韓國,YOLO演變成一個人也能愜意自在、活在當下的意思。除了因為重視私人空間,亦因為在其他城市居住的年輕人獨自跑去首爾工作,尋找工作機會。
果籽 :https://hk.adai.ly/appleseed
相關影片:
【住在工廈】工廈豪宅3000呎連客飯廳、睡房 設計師現身:只係家居feel嘅「工作室」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raFZXWKYEEo)
【大圍小店】$128碗麵被批「等執」 前四季酒店副主廚靠貴價料熬湯留住熟客 (果籽 Appledaily) (https://youtu.be/gzQz3Yr94hY)
【娛樂經典】18歲選港姐大熱倒灶輸俾謝寧 滿清貴族周海媚滿語名叫馬爾塔塔 20190515(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codVOZ04c7w)
【搣時潘獨家回應】SM事件後首度現身 日日被性騷擾壓力爆煲:我已經承受唔到 20200731(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5dFeQEJT7s0)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無懼打壓】 全城搶《蘋果》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MAIMBRO-gMQ)
【頭條動新聞】 Ep.2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LRkTiWHrTY)
#果籽 #YOLO #首爾 #韓國 #南韓 #獨居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