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ed貼片位置相反」的推薦目錄:
- 關於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雜談] AED - 看板EM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aed黏貼位置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aed黏貼位置的原因和症狀,YOUTUBE、PTT和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全民學急救】 #CPR示範影片#安妮初登場『 看完秒記四個字 的評價
- 關於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雜談] AED- 看板EMS 的評價
- 關於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AED貼片位置示範 - YouTube 的評價
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全民學急救】 #CPR示範影片#安妮初登場『 看完秒記四個字 的推薦與評價
我有個疑問在操作AED時口訣為開:開啟電源貼:貼上AED貼片插:插入貼 ... 將女性患者的上衣掀起,是為了使cpr的位置正確還是為了後續的aed的使用呢? ... <看更多>
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雜談] AED- 看板EMS 的推薦與評價
為什麼電擊貼片一定要貼在病患的右上左下呢?顛倒行嗎? FR2 機型一定必須依其極性位置貼放貼片,SurvivaLink 屬雙相位電流,其貼片並無限制,也因其 ... ... <看更多>
aed貼片位置相反 在 [雜談] AED - 看板EMS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之前的討論提到了 AED
大家也提到了許多的觀念跟想法
那就繼續把 AED 的觀念跟想法繼續跟大家分享
這是在之前好幾年前受訓時的筆記
距離現在已經有點時間了
所以部分 AED 的操作程序或許跟現在略有不同
在不同的地方小弟會註解作說明
很抱歉
昨天晚上 POST 出來的版本
小弟沒有把現今跟過去的操作流程區隔清楚
以致部分資料是有誤的
在此跟各位版友說聲抱歉
如果資料內小弟沒有更改修正到的
煩請各位學長學姊予以協助提醒小弟
以利大家能夠收到最精確的資訊
-------------- 正文開始的分隔線 --------------
1.AED 的電擊板有沒有電流方向性?有沒有正負極性?
某些有而某些沒有,以目前國內 EMS 普遍使用的的兩種廠牌機型來說,
FR2 有極性限制,而 SurvivaLink 沒有極性限制。
原因係 FR2 為單向電流而 SurvivaLink 為雙向電流。
補充說明:
感謝 sweetxx (小柑仔) 學姐提供的資料
就本人的專業部分
回應以上兩點
目前台灣所有有上市的 AED,全部都是雙相位的
就算已經停產很久的 PHILIPS FR1 也是雙相的喔
那麼為什麼大部分的廠牌與機型
都要特別要求要按照貼片的圖示位置來貼呢?
且為什麼(從前兩篇的文都有提到)電流是由心尖往鎖骨再往心尖呢?
因為
這是實驗的結果
治療效果最好的方向與比例(一塊較大一塊較小)
因此
貼反有沒有關係?
一樣可以電擊
只是電擊成功的機率比較低
其實就算是 Survivalink 牌,現在叫做 CardiacScience了
他的專業版 AED,型號叫做 Powerheart G3 pro
說明書上寫配合使用的貼片也是具有方向性的喔
但是 FirstSave 或 Powerheart G3 配的貼片則是沒有方向性的
理由是甚麼我就不知道啦
不過既然他的程式還有 P 坡倒置的功能的話,我想他還是有方向性的..
另外
為什麼要右上左下貼
這個就是電流通過心臟最大的面積啦
可以使作用的範圍最大囉
2.AED 的電流,單相位電擊跟雙相位電擊的差異性在哪?
簡單的說:
單向:一巴掌把人打醒。
雙向:左右同時開攻,兩巴掌把人打醒。
補充說明:
感謝 sweetxx (小柑仔) 學姐提供的資料
關於單相與雙相
之前有人在我的 blog 問過我
所以有寫了一篇簡易版的說明
(其實我以前還有做過說明單張,有圖解,但是是2004年做的有點過時了)
簡單說明如下
完整版請見
https://tw.myblog.yahoo.com/little-orange/article?mid=426&prev=727&l=f&fid=21
( https://0rz.tw/wXGfE 此網址為上列網址之縮網址)
最早的電擊器就是所謂的單向(相)電擊器
放電的方式是單一方向的電流,從A(Apex)的paddle放電傳到S(Sternum)的 paddle
就物理學來說是單相位的
單位時間內電流穿過心臟一次
從圖上可以看到波型與坐標軸間的面積就是能量
電擊成功的因素在於"穿過心肌的足夠又有效的電流"(註1)
為了達到這個足夠的電流
就必須用高能量與高電壓來放電(所以舊的 ACLS 電擊能量是200-300-360 joule)
而產生高能量則會產生一個峰值電流(peak current)
即上圖尖尖部分
越高越尖對心臟造成的傷害就越大
--------------------------------------------------------------------------------
因此
為了減低電擊對心臟預後的傷害
因此產生了雙向(相)電擊器
放電的電流是兩個方向的,從 Apex 流向 Sternum 再流向Apex,
電流來回共穿過心臟兩次
經研究雙向(相)電擊不需要像單相電擊那麼高的能量與電流就可以
達到同樣的效果,甚至效果更好預後更佳
但是又沒有達到到底要多少能量的定論
因此對雙向(相)電擊的能量
就依照各廠牌電擊器的建議能量來使用囉
醫院最常用的 PHILIPS 的小藍,建議能量是150(P牌建議) or
200(2005 ACLS 說直接調到最大那個能量)
如果是 ZOLL 的小白就是 120 啦
Medtronic 的小白則是 360
而如果是同步電擊請看電擊器的使用說明囉
3.為什麼電擊貼片一定要貼在病患的右上左下呢?顛倒行嗎?
FR2 機型一定必須依其極性位置貼放貼片,SurvivaLink 屬雙相位電流,其
貼片並無限制,也因其無貼放位置之限制,所以所得到的波形常會出現上下
顛倒,這就是為什麼 Rescuelink 作業軟體的工作列上會有一個波形倒置的
功能。
4.AED 兩次評估後都不建議電擊,你要先上車還是先 CPR 在上車?
個人的做法是:上車!搬運過程中持續找機會 CPR,太多次的經驗告訴我們,許多
患者都是在搬運及送醫過程中因持續 CPR ,使得原本不建議電擊的心律轉換成建
議電擊的心律。
(註:這邊的是在 2005 年前的 AED 操作程序)
目前的操作流程為:
非目擊倒下:
不管有無電擊,同時間另一人應移至病人胸部側邊以便能在電擊後馬上開始胸部按
壓,重新開始五週期或約二分鐘之一人 CPR
目擊倒下:
不管有無電擊,同時間另一人應馬上開始胸部按壓,重新開始五週期或約二分鐘之
一人 CPR
5.AED 是以電位來評斷,不建議電擊時,你還會重新評估頸動脈嗎?
那是絕對要的!沒有第二個答案!
(註:這邊的是在 2005 年前的 AED 操作程序)
目前的操作流程為:
非目擊倒下,且 AED 在判讀的同時,EMT 要同時檢查脈搏
6.AED 電擊一次後就不建議電擊,會有什麼原因發生?
那代表著除顫成功!電擊不是要把人電活,而是要去除顫動。
患者心肺功能停止可能出現建議除顫及不建議除顫的兩組心律:
建議除顫之心律:VF、VT
不建議除顫之心律:PEA、Asystole
AED 依心率、振幅、波長、斜率...等分析出 VF、VT,若經電擊後可能出現
Asystole、PEA、NSR(正常竇性節律),則不會再建議電擊。
7.AED 是對心臟亂跳的病人在用,電過之後就一定會正常跳動嗎?
絕大多數不會!絕大多數會變成 Asystole!
8.CPR 的心外按摩是不是會產生電位?
電位差的產生是因為心肌內鈉、鉀、鈣離子流動所產生,CPR 時胸壓或許有可能
造成這些離子流動,但電位差的產生並不是源自心臟主動或被動的收縮。或者我
們這麼說:電位差造成心臟收縮,而非心臟生縮造成電位差,這是因果關係,不
可以顛倒的!
9.你喜歡用 Philips FR2 還是 SurvivaLink FristSave?為什麼?
Always FR2...........真的很不想說............ SurvivaLink 在個人的評價
裡無異於玩具。
(註:這是教官的使用心得)
問了這些問題,有時間大家來思考看看
去顫一次之後就不建議電擊,你測量頸動脈還是摸不到!
你會重新測量嗎?還是直接就開始 CPR 準備送上車了?
就 BLS 層級而言,同時 CPR 並準備後送似乎是唯一的做法。
那你會不會希望說 CPR 一分鐘後又能再電一次?
那你有沒有想過,既然去顫後不建議電擊,是不是心臟不亂跳了?
那既然心臟不亂跳了,那為什麼要 CPR 呢?
除顫一次後不建議除顫,並不代表心臟已經恢復正常,也可能代表心臟已經停止
放電及收縮了,心臟不動了血行動力消失,要不要 CPR ?
(註:上面這邊的是在 2005 年前的 AED 操作程序)
目前流程:只電擊一次
-------------- 正文結束的分隔線 --------------
祝
出入平安
--
支持我一生的信念有三:
知識、情愛、和對人類的苦難無可抑扼的憐憫
※ 編輯: southernwood 來自: 61.62.243.227 (01/28 09:3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