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洋,俐媽收到你的明信片了!
真希望我的第二外語可以如同你駕馭西班牙文一樣的流利👍🏼
大家一起來複習之前德洋學長貢獻過的「外交替代役+薩爾瓦多🇸🇻+軍艦」大餐吧!
—————————————
👍🏼 洋哥+俐媽英文教室:
Central America (n.) 中美洲
Latin America (n.) 拉丁美洲
Latino (n.) 拉丁美洲人
Spanish (n.)(a.) 西班牙文/的
El Salvador (n.) 薩爾瓦多🇸🇻
diplomacy (n.) 外交
diplomatic tie (n.) 邦交
diplomat (n.) 外交官
military service (n.) 兵役
overseas (adv.) (adj.) 海外的
Alternative Military Service (n.) 替代役
vessel (n.) 軍艦 🚢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中華民國(台灣) 我們在邦交國用的名稱
Army (n.) 陸軍
Air force (n.) 空軍
Navy (n.) 海軍
TaiwanICDF Taiw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d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隸屬於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port/harbor (n.) 港口
dock/pier/quay/jetty (n.) 碼頭
national anthem (n.) 國歌
national flag (n.) 國旗
ambassador (n.) 大使
embassy (n.) 大使館
sailor (n.) 水手
Costa Rica (n.) 哥斯大黎加
International Navigation Code (n.) 國際信號旗
Attention/At Ease/Salute 立正 稍息 敬禮
Chinese Mandarin (n.) 中文 (普通話)
traditional/folkloric dance (n.) 傳統/民俗舞蹈
Tiquando (n.) 跆拳道
marching band (n.) 儀隊
interview (v.) (n.) 採訪 訪問
On-the-scene reporter/correspondent (n.) 記者
journalist (n.) 記者👩🏼💻
elf (n.) 精靈🧝🏼♀️
par avion = via air mail 航空信件;空寄(via prep. 透過)
——————————————
德洋,我們在不同時空一起加油!
#俐媽英文教室 #辣媽英文天后林俐carol #俐媽英文教室徵稿中 #salvador #postcardfromstudents
foreign correspondent中文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德洋,俐媽在2012年教的畢業生,高二高三每個禮拜的目標就是可以衝上英模榜單,最後學測英文考了15級分,上了政大外交系,畢業後在中美洲友邦薩爾瓦多當外交替代役。
在希望讓更多人了解中美洲友邦的生活之下,德洋開了一個Youtube頻道,介紹薩爾瓦多的生活,最新的一支影片是關於台灣敦睦艦隊抵達薩爾瓦多,其他裡面還有薩爾瓦多超市、麥當勞、三國交界國家公園等等。
德洋一路走來因為英文受惠良多,不只是在大學時期申請交換學生,還是現在申請外國碩士,在學習第三外語上也因為單字量夠,西班牙文在三年就達到母語級!
德洋也希望透過他的分享,讓想學西班牙文、了解異國生活的學生們可以有所收穫😉
———————————————————
德洋最新的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yiOV6h5vdnI
———————————————————
更棒的是,這次的主題英文餐,是德洋提供的呦!
👍🏼 「洋哥」英文教室:
Central America (n) 中美洲
Latin America (n) 拉丁美洲
Latino (n) 拉丁美洲人
Spanish (n) (a) 西班牙文/的
El Salvador (n) 薩爾瓦多
diplomacy (n) 外交
diplomatic tie (n) 邦交
diplomat (n) 外交官
military service (n) 兵役
overseas (adv.) (adj.) 海外的
Alternative Military Service (n) 替代役
vessel (n) 軍艦 🚢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中華民國(台灣) 我們在邦交國用的名稱
Army (n) 陸軍
Air force (n) 空軍
Navy (n) 海軍
TaiwanICDF Taiw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Fund 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 - 隸屬於外交部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port/harbor (n) 港口
dock/pier/quay/jetty (n) 碼頭
national anthem (n) 國歌
national flag (n) 國旗
ambassador (n) 大使
embassy (n) 大使館
sailor (n) 水手
Costa Rica (n) 哥斯大黎加
International Navigation Code (n) 國際信號旗
Attention/At Ease/Salute 立正 稍息 敬禮
Chinese Mandarin (n) 中文 (普通話)
traditional/folkloric dance (n) 傳統/民俗舞蹈
Tiquando (n.) 跆拳道
marching band (n.) 儀隊
interview (v.) (n.) 採訪 訪問
On-the-scene reporter/correspondent (n.) 記者
journalist (n.) 記者👩🏼💻
elf (n.) 精靈🧝🏼♀️
foreign correspondent中文 在 孟買春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和印度裔的新加坡朋友見面,聊到十多年前一起在南洋烈日下跑新聞,每天中午過街到小販中心吃海南雞飯魚圓麵,週末看電影舞台劇健行騎車,往事歷歷在目。她擠擠眼:記得嗎?當時就只有我知道妳和我老闆(菲爾)在交往。。。這下子,真是彷如昨日了!
這件事,有緣由的。
我和倫敦的女朋友計劃到斯洛伐克旅行,因此需要英國多次出入簽證。在英國使館申請時,帶了存款證明,來回機票,加上人事部證明我是個規規矩矩的良民,每年公司給我假期去旅行。
呈上證件之後辦理人員檢查完畢看我:為什麼要多次簽證?因為我要從倫敦到斯洛伐克,返回倫敦再回新加坡。為甚麼要去斯洛伐克?我按捺住心中的怒氣:我去旅行。妳到斯洛伐克的來回機票呢?
我咬了咬嘴唇,告訴自己不能提高聲調,不能發火,因為我要簽證,因為我兩個小時之內得回辦公室,不能耽擱。低聲下氣解釋:機票我住在倫敦的朋友安排,我沒有別的意圖,請快快收下我的申請,我要回去工作。
搭計程車回辦公室途中,心中的怒氣和委屈不能平息:為甚麼我們要遭受這種對待?到了辦公室下車,菲爾和一位美國同事站在大樓外談話,我和美國同事熟識,但與菲爾只是點頭之交。美國同事問我上哪兒去了,我一股腦連珠炮說出身為台灣人的委屈,該死的中國,還有該死的英國使館,憑甚麼管我幹嘛到斯洛伐克。
兩人十分畏懼立正站好聽莫名其妙的訓,待我一口無處發的怨氣完全吐出,菲爾問:妳什麼時候去倫敦,我最近也去。發現是同一天後他說:我不了解台灣的情況,但是我替我的政府向妳道歉。我們在機場喝一杯?
之後發生的事,就是歷史了。要說的不是無聊的羅曼史,是台灣護照。
開始交往之後,我們幾乎每隔一周就開車到馬來西亞一個小島上度週末。問題來了:離新加坡只有三個小時車程,但是要簽證。於是每兩個月,我必須親自到馬來西亞使館排兩個小時的隊申請兩個月的多次出入境簽證,隔天下午再花兩個小時領簽證。不知為何,旅行社不能代辦。
我怨恨這種狀況卻無可奈何,人家甚至不願意在我的護照上蓋章!
我不厭其煩,向每一個對台灣毫無瞭解的同事解釋說教洗腦,一直到所有周遭的朋友只要遇到任何台灣中國話題時,總是立刻表態: Joyce 我們完,完,全,全,跟妳站在同一邊,台灣是一個國家,不是中國的一省。
在路透社工作然後外派新加坡,我有一定程度的浪漫幻想,每天帶著護照證件信用卡,暗地希望可以忽然被派到外地採訪,我帶著筆電立刻上路,這才叫 foreign correspondent 啊!
一日下午老闆走到我的座位:買機票去馬尼拉,一個到菲律賓訪問的中國部長願意接受路透社電視專訪,但是他堅持要用中文,只有你可以。我興奮萬分,這是我的夢啊!
老闆接著說:讓秘書訂機票,妳現在回家拿幾件衣服,直接去機場。明天在馬尼拉熟悉一下電視運作採訪內容,準備背景資料,後天採訪。
我像是個洩了氣的氣球:我必須申請簽證。。。老闆皺了皺眉:那麼,明天去吧。我世界末日般答他:明天早上申請,後天下午才拿得到。這個我夢寐以求的救火隊新聞採訪,只維持了五分鐘。
公司外派我到新加坡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希望我申請新加坡護照,之後可以派駐中國,因為拿著台灣護照,我無法為路透社在中國工作,在外媒的記者必須是外國人,而台灣人在北京眼中是本國人。
搬到新加坡之後我仍然猶豫,遲遲沒有辦理,一直到我的駐外特派員夢碎,終於下定決心:我是台灣人,但是我也要實現我的記者夢,於是我開始申請新加坡護照。
同時我自己申請了東南亞各國的簽證,我不管用不用得著,但是我必須準備,快要過期就再申請。就這樣我靠著隨時準備妥當的簽證,實現我的駐外特派員夢,穿梭於馬來西亞,新加坡,越南,泰國,一直到拿到新加坡護照為止。
那是90年代的事了,現在台灣護照已經不麻煩,但是我不會忘記在申請各國簽證時感到的屈辱與憤怒,永生難忘。
有一段時間我十分不願意告訴別人我拿了新加坡護照,但是漸漸覺得,我不要為這事感到罪惡,我十分感謝新加坡提供了我一本全世界通行無阻的護照,但是我還是告訴每個人我是台灣人。
是我自己的選擇拿了新加坡護照,我自然得承受之後心裡的一些矛盾或是不自在,但是如果台灣被承認,我為甚麼要換護照?
當然我絕對可以選擇不換,只是我的工作不會那麼順利,我的旅行會比較麻煩一點,但我選擇換,因為還有種種私人原因。我可以接受台灣朋友半開玩笑捉弄我,說我叛國,因為我的確拿了新加坡護照,但是不會改變的是我是台灣人。
從台灣獨立建國改國號到民進黨承認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就在我覺得一切比較有希望之際,這個一國兩區的詞,讓我憤怒至今,搬出憲法兩岸條例,冠冕堂皇的政客,更讓我生氣。
如果在和胡錦濤握手之際說我們的立場是一個"中華民國"兩個區,雖是癡人說夢,不會讓我覺得喪權辱國。但這中華民國這四個字只能回了台灣關起門來對著我們說,憲法是這樣。
為甚麼隨著中國統戰起舞說"一國兩區"而不說"中華民國兩區"?
我經歷了90年初從台灣申請法國簽證時,必須附上一張公司證明,說萬一我逾期居留被遣返,我的公司會負責所有遣返費用。英國老闆同意簽字,但要我反簽一份文件,說明公司為我背書只是幫助我拿簽證,於遣返費用無關。這是何等的屈辱?
我不怪我的政府,我怪的是中國。
現在我有了新加坡護照,不再有簽證的困擾,而且現下台灣護照旅行也一樣方便,但看見一國兩區時憤怒的程度,不亞於看見法國領事館切結書的當時。
感受到的屈辱來自外國,我莫可奈何,因為台灣政府能做的的確有限。但是如果這種屈辱是來自我們政府對別人卑躬屈膝呢?這不是憲法或是兩岸條例就可以安撫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