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張圖真的覺得記者的科學教育真的不能等,如果你真的不懂,其實可以考慮去問專家,台灣唸生物化學的人那麼多,要找到一個懂粗蛋白的非常簡單。
為什麼講粗蛋白不講蛋白呢?
凱式定氮法恰巧是本人過去最常做的檢驗,我應該做過跟計算超過上百次,對這個非常瞭解。
凱式法做的是大概的蛋白質含量,所以稱為crude protein ,中文是粗蛋白。
哪原理是怎樣呢?
樣本的分解:
高溫設備跟催化劑下 蛋白質中的N形成銨鹽
蛋白質 + H2SO4 → (NH4)2SO4(aq) + CO2(g) + SO2(g) + H2O(g)
銨鹽的N分解形成氨氣
(NH4)2SO4(aq) + 2NaOH → Na2SO4(aq) + 2H2O(l) + 2NH3(g)
氨氣利用硼酸固定收集
H3BO3 + NH3 → NH4H2BO3
強酸反滴定硼酸銨
NH4H2BO3 + HCL → NH4CL + H2BO3+H+
得到含氮量
看看第二張本人手繪的氨基酸聚合化學式,蛋白質是由氨基酸聚合而成,每一個聚合的單體氨基酸之中有2個碳C(分子量12),一個氮(分子量14),一個氧O(分子量16)、一個官能基R分子量不固定,而理想狀況下,這個氮的分子量約佔這個氨基酸的總分子量的16%,所以檢驗出來的數值是含氮量,而乘以6.25倍就變成粗蛋白含量。
所以驗出來粗蛋白12.9%代表的是含氮量2.06%的轉換而已,而
粗蛋白不等於含肉量
粗蛋白不等於含肉量
粗蛋白不等於含肉量
記者最大的錯誤就是把這兩個等於,肉的成份裡面第一高一定是水份,肉中還有脂肪,再來才是蛋白質,水份、脂肪、蛋白質這三樣在肉中的比例約98-99%,不同部位則三種成份都不同,有的部分水份高,有的部分脂肪高,有的部分蛋白質高。
例如我們貼個五花肉,水份51%、粗脂肪32.9%、粗蛋白只有14.9%,百分百的純五花肉粗蛋白也只有14.9%,所以粗蛋白不等於含肉量。
這也是為什麼這些廠家覺得自己明明有用到三成的鮮肉,不解為什麼粗蛋白那麼低,因為他們也被粗蛋白等於含肉量給誤導了。
Search
nh3中文 在 氯化銀(AgCl) 和濃氨水(NH3) 的反應,用以下的方程式來表示 的推薦與評價
AgCl + 2NH3 ↹ Ag(NH3)2+ + Cl- 因為氨水並不是和AgCl 反應,而是和銀離子(Ag+) ... 中文(简体) · English (US) · Español · Português (Brasil) · Français (France).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