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刊出版 New release!!!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Issue 30:美援視覺性──農復會影像專題
U.S. Aid Visuality: The JCRR Issue
本期我們重返影響台灣戰後發展至關重要的美援年代,尋索過往在台灣影像歷史視野中遺落、但卻十分關鍵的美援時期台灣視覺歷程──「農復會」的影像檔案。
成立於1948年、以推行「三七五減租」和「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與農業政策聞名的農復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JCRR),被認為是奠定二十世紀「台灣經驗」基礎的重要推手。然而很少人留意,這一農經專業的美援機構,在1950至60年代拍攝了大量的照片、幻燈、電影,並生產各種圖像、圖表、圖冊與海報,在冷戰年代與美援宣傳機制緊密連結,深深參與了戰後「台灣(視覺)經驗」的構成,影響著我們的視覺文化發展。
冷戰與美援如何形塑台灣的影像與視覺感知?本期專題透過採集考察眾多第一手的農復會早期攝影檔案、底片、圖像、影片與文獻資料,揭載鮮為人知的美援年代視覺工作,追尋這一段逐漸隱沒的戰後台灣攝影與美援視覺性的重要經歷。
其中,李威儀考掘農復會的歷史線索與視覺文本,探查美援的攝影檔案製程、「農復會攝影組」的成員蹤跡,以及文化冷戰期間從圖像、攝影到電影中的美援視覺路徑;蔡明諺分析1951年由農復會、美國經合分署與美國新聞處共同創辦的《豐年》半月刊,從語言、歌謠與漫畫等多元的視覺表現中,重新閱讀這份戰後最具代表性的台灣農村刊物潛在的意識形態構成與政治角力;楊子樵回看多部早期農教與政策宣傳影片,析論農復會在戰後台灣發展中的言說機制與感官部署,並從陳耀圻參與農復會出資拍攝的紀錄片計畫所採取的影音策略,一探冷戰時期「前衛」紀錄影像的可能形式;黃同弘訪查農復會在1950年代為進行土地與森林調查所展開的航空攝影,解析早期台灣航攝史的源起與美援關聯,揭開多張難得一見的戰後台灣地景航照檔案。
此外,我們也尋訪生於日治時期、曾任農復會與《豐年》攝影師的楊基炘(1923-2005)的攝影檔案,首度開啟他封存逾半世紀、收藏農復會攝影底片與文件的軍用彈藥箱和相紙盒,呈現楊基炘於農復會工作期間的重要文獻,並收錄他拍攝於美援年代、從未公開的攝影遺作與文字,重新探看他稱為「時代膠囊」的視覺檔案,展現楊基炘攝影生涯更為多樣的面向,同時反思「美援攝影」複雜的歷史情愁。
本期專欄中,李立鈞延續科學攝影的探討,從十九世紀末天文攝影的觀測技術,思考可見與不可見在認識論上的交互辨證;謝佩君關注影像的遠端傳輸技術史,檢視當代數位視覺政權中的權力、知識與美學機制。「攝影書製作現場」系列則由以珂羅版印刷著稱的日本「便利堂」印刷職人帶領,分享古典印刷傳承的工藝秘技。
在本期呈現的大量影像檔案中,讀者將會發現關於美援攝影的經歷與台灣歷史中的各種視覺經驗,還有許多故事值得我們深入訪查。感謝讀者這十年來與《攝影之聲》同行,希望下個十年裡,我們繼續一起探索影像的世界。
_____________
● 本期揭載未曾曝光的美援攝影工作底片、檔案與文件!
購書 Order | https://vopbookshop.cashier.ecpay.com.tw/
_____________
In this issue of VOP, we revisit the era of U.S. aid, a period that was of utmost importance to Taiwan’s post-wa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xplore Taiwan’s much forgotten but crucial visual journey during this era ── the visual archives of the JCRR.
Established in 1948, the Chinese-American Joint Commission on Rural Reconstruction, or the JCRR, is widely know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land reform and agricultural policies, such as the “375 rent reduction” and “Land-to-the-tiller” programs. Hence, the Commission is considered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to laying the foundations of the “Taiwan Experience” in the 20th century. That said, very few are aware that this U.S. aid organization specializing in agricultural economics was also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American propaganda mechanism during the Cold War, and had in its possession countless photos, slides and movies, and produced various images, charts, pamphlets and posters. All these contributed to the formation of the post-war “Taiwan (Visual) Experience”, deeply influe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r visual culture.
How exactly did the Cold War and U.S. aid shape Taiwan’s image and visual perception? This issue’s special feature uncovers the little-known visual activities from the U.S. aid era by investigating the collection of JCRR’s first-hand photo files, negatives, images, films and documents, and traces this important journey of post-war Taiwan photography and U.S. aid visuality that has gradually faded from people’s minds.
Among them, Lee Wei-I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clues and visual texts of the JCRR, and explores the production of the U.S. aid photographic archives, following the traces of the members of the “JCRR Photography Unit” and the trails of U.S. aid visuals during the Cold War from images and photography to films. Tsai Ming-Yen analyzes the diverse visual manifestations, such as languages, ballads and comics, contained in the semimonthly publication Harvest, which was co-founded by the JCRR, the U.S. Economic Co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the U.S. Information Service in 1951, presenting a new take 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truggles that were hidden beneath the pages of this agricultural publication that could also be said to be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publication of the post-war era. Yang Zi-Qiao looks back at the early agricultural education and propaganda films, and analyzes the discourse and sensory deployment utilized by the JCRR in the development of a post-war Taiwan and the possibilities of the “avant garde” documentary films from the Cold War period through the audio-visual strategies gleaned from director Chen Yao-Chi’s documentary project that was funded by the JCRR. At the same time, Houng Tung-Hung checks out the aerial photography taken by the JCRR in the 1950s for land and forest surveys, and uncovers the origins of Taiwan’s aerial photography with U.S. aid, giving readers a rare glimpse at post-War Taiwan’s aerial landscape photographic archives.
In addition, we will explore the photographic archives of Yang Chih-Hsin (1923-2005), a former photographer who was born during the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worked for the JCRR and Harvest, unearthing negatives and documents kept away in the ammunition and photo-paper box that had stayed sealed for more than half a century. This feature presents important files of Yang during his time with JCRR, and photographs taken and written texts produced during the U.S. aid era but were never made public. We go through the visual archives enclosed in what he called a “time capsule”, shedding light on the diversity of his photography career, while reflecting on the complex historial sentiments towards “U.S. aid photography” at the same time.
Lee Li-Chun continues the discussion on scientific photography in his column, exploring the interactive dialectics between the seen and the unseen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technology of astrophotograph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Hsieh Pei-Chun focuses on the history of the technology behind remote transmission of visuals and examines the power, knowledge and aesthetics that underlies contemporary digital visual regime. Finally, this issue’s “Photobook Making Case Study” is led by the printing experts at Japan’s Benrido, a workshop that is renowned for its mastery of the collotype printing technique.
Through the large collection of photographic archives presented in this issue, readers will see that there remain many stories on the photography process in the U.S. aid era and various types of visual experiences in Taiwan’s history that are waiting to be unearthed. We thank our readers for staying with VOP for the past decade and we look forward to another ten years of exploring the world of images with you.
_____________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vopmagazine.com
_____________
#美援 #農復會 #冷戰 #台灣 #攝影
#USAID #JCRR #ColdWar
#Taiwan #photography
#攝影之聲 #影言社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reconstruction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VOP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Face aux monstres : la reconstruction | Mercredi 24 mars à 21 h 的評價
- 關於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1080P Full Movie】《青春逆袭/Youth Reconstruction》职教 ... 的評價
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陸秀慧 Desiree's Plane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Reconstruction 愛情拼圖 (Christoffer Boe,2003)
Country:Denmark
Score:7/10
坎城影展: 金攝影獎 、最佳劇情片!「機遇重組了戀人的命運,過往的記憶也隨機排列,若錯過關鍵的抉擇,那麼人生再也拼不回原來的模樣」透過電影中四位人物:小說家August、他美麗老婆Aimee、攝影師Alex、以及他女友Simone,建構了也解構了愛情的微妙關係。也許小說家敘述的是一則真人真事之隱名故事,也許攝影師拼貼的是愛人的模樣,也許攝影師只是小説家筆下的一個角色,從來都不存在。故事亂中有序地的將所有的元素錯置,錯過了關鍵的抉擇,人生、愛情、友情都再也無法回到原來的模樣。本片非傳統的述事方式,邏輯結構,乍看難以理解,無法拼湊出一個合理的形狀,如能打破既有思維,場景一樣,對話相似,人物重新洗牌,時間軸任意跳躍,企圖建構一個全然顛覆的故事!飾演Aimee和Simone的演員其實是一個人?!Alex一眼煞到Aimee,但實際上,這張臉和自己曾經愛上的那張臉是一樣的,導演想表達的莫不是人在感情中的盲目和無謂?一路找那顆最大最好的石頭,其實早在燈火闌珊處?從來只見新人笑,不見舊人哭!合理想像 Simone其實就是若干年後的Aimee,即使Alex真的與Aimee走了,時間也會把Aimee變成Simone,所有離經叛道都歸於柴米油鹽。而Aimee要的只是逃離孤寂、乏味、沒有激情的婚姻,與Alex交會多次,每次都像是第一次認識,她其實要的是一個能帶她走的人,是不是Alex,並不是重點。Auguest在採訪裏說,「女人離開愛情就活不下去,而男人想要的是與眾不同的愛情,男人是在選擇愛情。」然而他彷彿置身事外,憂心而無力地看著妻子的變心離去,卻無奈地繼續理順脈絡,寫著他的小說,『這一切都是電影,都是編造出來的,但仍叫人心痛』『結局總是如此,一點點神奇,一點點迷離,加上些許無奈,但手法要高明』 到底是誰選擇了誰?
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Eddie Tam 譚新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Lost Cause與Lost Empire 特朗普約翰遜站歷史錯誤一方
今天6月19日,美國稱為Juneteenth,是紀念黑奴在1865年終被全面解放的一天。這麼重要的紀念日,但竟然仍未列入全國法定假期。本來今天美國總統特朗普準備在Tulsa舉行疫情以來首場大型競選集會(白宮首席傳染病顧問Dr. Fauci反對無效),他對Juneteenth毫無認識,但被提醒後把集會改到明天。願意改期似乎是好事,但想清楚就知道未必是。如果集會主題之一是支持BLM,那麼在Juneteeth舉行非常適合,所以改期反而顯得此地無銀三百両。
近日在巨大政治壓力下,他簽署了所謂警察改革行政命令,將成立一個跟進警暴的資料庫,是否有效假以時日才知道。但他堅拒Defund(減少經費)警隊,重申Law and Order(法律與秩序)的重要性,反而建議增加維持治安預算案。其實我也非常同情警察的處境,當然警隊中也有個別種族主義者和慣性濫暴的「壞蘋果」,如犯了罪一視同仁,理當受罰。但相信大多數警察都是只想做好每天工作,然後每天安全回家的普通人。職責所在,他們必須執法維持治安,只有在迫不得已,才會使用武力。
不過,美國的情况特殊,暫且不討論社會和歷史背景,事實上黑人犯暴力罪行和坐牢比例都遠比白人高。黑人只佔美國人口13.4%,但囚犯人口中高達37%,比白人的32%還要高!黑人坐監的比例是白人的5倍,在某些州份,差距更高達10倍!
再加上民間實在擁有太多槍械,比例上超過一人一支,誇張地恐怖!美國警察平均每年殺死1100個懷疑罪犯,當然是不可接受的多,且毫不意外,約300個是黑人。但值得指出的是超過90%案件,疑犯是有攜帶武器(有否事後插贜是另一回事)。這些警察的殺人動機,有多少是出於種族主義?有多少是出於恐懼對方攜帶槍械?相信在大多數案件中,極難把兩個因素分開,找出真正答案。
黑人相對收入1978年至今毫無寸進
如要解決種族歧視問題,其實亦要同時解決槍械,和更重要的貧窮、社會及家庭問題。1960年代的civil rights movement(人權運動)有助提升黑人權益和收入,到了1978年,黑人平均收入升至白人的59%,但可惜就此停頓下來,至今毫無寸進。黑人平均財產更僅約1萬美元,比白人少九成!大部分黑人出生於單親家庭,爸爸不負責任,媽媽需同時兼顧工作家庭,結果經常兩樣都做得不好,不少都需靠社會福利來過日子。貧民區教育水平不夠好,學生競爭力相對較弱,更難改善生活,結果一代又一代被困於這個貧窮惡夢循環。
今次BLM運動非常認真,最少將持續至11月大選,甚至更長,亦將對今次總統和國會選舉有頗大影響。近日特朗普被Fox新聞的女黑人主播Harris Faulkner訪問,驚人地竟說他對黑人權益的貢獻比任何總統都要大,甚至超過林肯!連支持他的Faulkner都不禁要插一句「But we are free!」但特朗普變本加厲,說「you know」(即眾所周知),林肯的「功過」,是個有很多不同看法的問題!這說法與白種人優先甚至3K黨人無異,簡直是對黑人和林肯的最大侮辱!亦完全顯露特朗普的病態自大狂嚴重程度!
怎可能連林肯的功過都質疑?其實這是一套故意誤導歷史的醜陋邪惡歪論(似曾相識),The Lost Cause的基本腔調。美國內戰在1865年完結後,南部經歷一段十多年的「Reconstruction」重建年代,由北方打勝仗的Republicans掌權(林肯是第一任共和黨總統),不少黑人亦被提拔為各州官員。南部白人對這些北方「Carpetbaggers」,到富庶南部撈油水的北方人極度反感(也似曾相識),尤其認為北軍General Sherman火燒Atlanta太過霸道,所以輸了仗仍一直不服氣。
到了大概1877年,北方人開始退出南部,南部的白人優先主義開始死灰復燃。他們逐漸在南部各州通過了一系列Jim Crow Laws,重建歧視黑人的種族隔離政策,包括不准通婚,分隔教育、交通、餐廳,甚至公共廁所都要分開,一直維持至1960年代,才被人權運動所推翻。
白人優先主義者美化蓄奴史
同時他們開始編織一個羅曼蒂克的美麗謊言,解釋南北內戰的主因並非真的為了正義,為解放黑奴。「真正」原因是人口較多,但較貧窮的北部,妒忌內戰前「Antebellum」年代,屬全世界最富庶的美國南部(請看電影《亂世佳人》Gone with the Wind),所以「人多蝦人少」的「無恥」手段,欺壓搶掠代表正義和「chivalry」(維護女士尊嚴的騎士精神)的南部。他們更歪曲憲法,堅持「state rights」,每個州份應有獨立自主權,包括奴隸政策,甚至脫離聯邦(更似曾相識?)。
這些Lost Cause鼓吹者更虛偽地解釋他們善待黑奴,幾乎把他們當作家人。更無恥的說法是把這些黑人從原始非洲帶到文明的美國簡直是善舉,黑人應該感激他們這些白人主人才對(亦有點似曾相識)。這個說法當然是卑鄙無恥,黑人男女小孩,在非洲如動物般被捕捉,妻離子散,只在運送途中已犧牲三成以上無辜生命。到了美國後,世世代代為奴為婢,被人隨意虐待、勞役、販賣、強姦,甚至謀殺!
當然有些主人對部分黑奴的待遇會稍為好些,主要分為House slaves(家奴)和Field slaves(田奴)。「乖一點」,斯文一點,可能樣貌娟好一點的就留在屋內工作,粗魯一點,身形健碩的就當然留在田中幹活。
早在1852年,白人女作家Harriet Beecher Stowe已出版《Uncle Tom's Cabin》,描述黑奴的慘况,是推動解放黑奴的最重要著作。書中主角Uncle Tom本來是個逆來順受的家奴,但仍是個有骨氣的人,最後因不願意供出兩個出走黑奴的資料,而被毒打至死。書內亦有其他矮化黑人女性「mammy」和黑人小孩「pickaninny」的名詞。Quaker Oats剛宣布將把老牌Aunt Jemima班㦸粉改名,正因形象取材於「mammy」。約翰遜更曾以「pickaninny」形容歡迎他的黑人學童!
Uncle Tom現象比斯德哥爾摩症候群麻煩
本來Uncle Tom是個正面人物,但到了後來,廣泛被黑人認為過於懦弱,奉承白人的不良示範,所以已演變成一個極具侮辱性的名稱。近年的一個經典演繹可說是Tarantino翻拍《黑殺令》(Django Unchained)電影中,Samuel Jackson飾演的Stephen Warren家奴角色,不止護主,更歧視同胞(似曾相識)。Uncle Tom現象在今天仍存在,特朗普也有少數黑人支持者,自稱保守有良好職業,且受過所謂高等教育,但歧視住在貧民窟的同胞,幫助主流社會欺壓他們。有心理學家認為Uncle Tom現象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相似但更麻煩,因為受壓迫的時間遠比綁架長,超過百年,傷害更深。
近日The Lost Cause又成為熱門話題,因為BLM的冒起,同時近年的所謂民粹主義,包含不少種族主義,結果是愈來愈多類似2017年在Charlottesville因紀念內戰南部將領銅像而引起的衝突。現在BLM支持者要求拆除所有這類歌頌南部Lost Cause的銅像和紀念碑,Virginia已決定這樣做,但有些其他南部州份仍未決定。BLM支持者亦要求把十個以南方叛軍將領命名的軍事基地改名,國防部已答應考慮,但特朗普竟仍選擇站在歷史錯誤的那一邊,拒絕考慮改名。再說一次,把軍隊政治化是一件極危險的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General Milley和國防部長Esper都已先後承認當日陪同特朗普走到白宮附近的St. John's教堂拍照是個錯誤,暗示被利用了。更離奇的是特朗普竟沒有發tweet破口大罵,不敢?
大家可能有個錯覺,以為美國南部人士尤其種族主義者,一直都是支持共和黨的,但事實非也。林肯是共和黨人,所以南方人怎可能支持共和黨,事實是大部分南方人,從內戰後一直支持歷史更長、贊成state rights的民主黨。內戰後,共和黨控制了美國政壇約70年,直至羅斯福在1933年上台,採取左傾Keynesian政策救經濟,民主黨才開始得到工人階層和黑人支持,但南方白人仍無法背叛祖宗,仍支持民主黨;等至1980年列根參選,共和黨才吸引到他們的支持,因為價值觀較接近,民主黨反而被認為已變質成為只幫黑人的政黨。
根治美種族歧視 須修憲兼改革選舉
如何根治美國種族歧視是個大難題。解鈴還須繫鈴人,必須從修憲開始。千萬不要誤會歷史跟現代政治和社會沒有關係,從美國立國之初,參議院設計和選舉人票制度,都是北方州份跟經濟倚賴黑奴的南方州份妥協下的畸胎,賦予黑奴多,白人少州份超比例話語權,今天這些州份就是特朗普的鐵粉票倉。如不能修憲或利用Interstate Pact之類手法彌補缺陷,將極難選出合人口比例的黑人代表,通過全民保健計劃,和其他保障黑人權益的法案。如不改變選舉制度,即使特朗普不能連任,也難保未來不再選出另一個種族主義者,再次嚴重損害美國的偉大基礎和制度。
BLM運動已傳到世界各地,尤其美國黑奴制度發源地──英國。BLM更已演變為反帝國主義,連邱吉爾的銅像亦被塗鴉!約翰遜亦是個懷緬The Lost Empire的保皇黨,崇拜邱吉爾,曾寫過一本低質傳記。諷刺之處當然是他本人是被大英帝國打敗的奧斯曼帝國貴族後裔。
BLM演變為反帝國主義 邱吉爾亦遭殃
如英國人需要為黑奴制度懺悔,他們更應為在亞洲製造的傷害道歉和贖罪。英國人在18世紀初到達印度時,估計印度GDP佔全球23%,20世紀中離開時,跌至只約4%!1943年二戰邱吉爾當首相時,在Bengal曾因自私分配糧餉,只集中供應給英國軍隊和支持戰事的工廠,而導致300萬平民死亡的大饑荒。著名經濟學家Utsa Patnaik估計英國從印度盜取了驚人價值45萬億美元的財富。印度政客兼作家Shashi Tharoor,多次要求英國道歉和為200年的殖民時代作賠償,象徵式一年一鎊,和交還英女皇皇冠上的Koh-i-Noor鑽石!Tharoor曾說,英國之所以被稱為「日不落帝國」,是因為連上帝都不相信入黑後的英國大賊!
違法販賣鴉片和兩次不義鴉片戰爭為中國和香港帶來的傷害,至今我們仍然感覺到。最明顯亦是非常重要的例子,就是我去年討論過,香港居留權跟國籍的罕有混淆情况。(綠卡人士可在美國投票嗎?)
香港被英國搶掠回來,用作販賣鴉片的三不管entrepot(自由港)。說得好聽是華洋匯聚,難聽一點就是三教九流、龍蛇混雜。最高話事人是一班英國「毒梟」,其他的蘇格蘭銀行家、Parsi和Armenian商人等,都有一定影響力,但所有人都只是過客,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賺快錢。到了1997年,雖然香港回歸祖國,但奇怪地《基本法》仍容許各方過客,只要住滿7年(外傭除外),不論國籍,就有投票權!這即等如讓外國人保留特權,僱用外籍法官更當然有點喪權辱國的感覺。
如要改善香港政治和社會環境,弄清楚國籍和居留權的區別是首要任務。我再次建議非中國籍人士,包括擁有香港特區護照,但同時擁有BNO、美、加、澳等國護照,但不承認為中國籍人士者,仁慈點可保留居留權,甚至可享用各種福利,但絕不應有投票權!自由、簡單、明確、合情合理,亦符合中國法律精神(不准雙重國籍)和國際標準。
中環資產投資行政總裁
[譚新強 中環新譚]
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大象中醫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1080P Full Movie】《青春逆袭/Youth Reconstruction》职教 ... 的推薦與評價
电影 《青春逆袭》由西部 电影 集团出品,陕西省发改委、西安市教育局、陕西翰林教育研究院等单位联合摄制,作为西安市教育影视三部曲中的第二部,该片由 ... ... <看更多>
reconstruction電影 在 Face aux monstres : la reconstruction | Mercredi 24 mars à 21 h 的推薦與評價
8.1 萬views, 247 likes, 77 loves, 58 comments, 347 shares, Facebook Watch Videos from ICI TÉLÉ: Un an après la diffusion du documentaire Face aux...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