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馬提升生活品質的十個小改變|無痛改變卻能帶來更快樂的生活方式』
年輕的時候,想要自我提升就以為修行就是用盤腿盤得很好的靜坐或是去廟裡唸經,以為提升生心靈就要學一些神秘魔法之類的,上了這麼多身心靈的課、去了這麼多廟、求了那麼多法師,我才發現真正的修行就在每一天的生活當中。
一直以為正能量是要大師加持,其實答案在自己。
一般來說,我們都希望快樂、希望生活品質提升,但是好像做不到...
因為生活實在太忙了,畢竟培養一個新習慣實在很難維持幾天~
那麼,有沒有一種可能是無痛的改變,不用花太多時間,立馬提升生活品質呢?
我發現真的有誒!
前幾天聽到一個國外的Youtuber,Matt Davalla,分享他的十個小改變讓他受益良多,我也照著試試看,結果收穫良多。
立馬提升生活品質的十個小改變...
1. 一個小改變,改掉早起賴床習慣 (時間管理、工作效率)
2. 如果你是大忙人,一定要把私人事務到「今天」例行公事 (關係改善)
3. 收集讚美 (正能量、心靈雞湯、找回自己力量)
4.隨時隨地攜帶水壺 (健康、愛地球、瘦身)
5.不要帶問題入睡(關係處理)
6.吃健康的食物 (健康、瘦身)
7.不要帶垃圾食物進入家裡 (健康、瘦身)
8.手機在這個時候開靜音模式、翻過來放在桌上...(提升關係品質)
9.睡覺前寫"工作清單“+鬧鐘(保持動能、尤其自由工作者)
10. 靜止10分鐘 (身心靈)
10個日常小改變,不用太大力就能馬上擁有幸福感和快樂!
其他能夠找到奈兒的地方
IG: @nell.tseng
FB: https://bit.ly/32NSwpQ
#心靈雞湯#自我提升#正能量#心理学 #励志 #勵志 自我激勵 原子習慣 自我成長
「robbins管理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robbins管理學 在 Nell Tse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robbins管理學 在 我準備管理學考試的一點心得- 精華區Management 的評價
- 關於robbins管理學 在 管理學ROBBINS-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robbins管理學 在 管理學ROBBINS-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robbins管理學 在 管理學robbins pdf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robbins管理學 在 管理學robbins pdf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輕鬆健身去 的評價
- 關於robbins管理學 在 管理學/Robbins 14版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robbins管理學 在 [心得]108年國營企管職員上榜心得&筆記分享- 看板Gov_owned 的評價
- 關於robbins管理學 在 TAAZE|管理學(Robbins & Mary Coulter - YouTube 的評價
robbins管理學 在 管理學ROBBINS-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管理學ROBBINS 在PTT/DCARD討論網購與高評價商品,提供管理學ROBBINS優惠價格,找管理學ROBBINS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robbins管理學 在 管理學ROBBINS-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管理學ROBBINS 在PTT/DCARD討論網購與高評價商品,提供管理學ROBBINS優惠價格,找管理學ROBBINS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robbins管理學 在 我準備管理學考試的一點心得- 精華區Management 的推薦與評價
很多人以為管理學分數變異太大,不好掌握,因此容易放棄。不瞭解管理學的人,一定
對這科嗤之以鼻。筆者就曾聽一個理工背景的同學說:「我也要去考企研所,管理學那
種東西用背的就可以了。」筆者當下鼓勵她一定要去考,因為這樣各位學弟妹們馬上踩下
一位砲灰。
管理學包括內容的確廣,但也並非完全不能掌握。筆者將其簡單地分成四個部分來說明,
這四部分包括:理論、實務、經典、潮流。
【理論部分】
理論就是指一般管理學教科書中的主要內容,包括組織與管理概論、管理功能、企業功能
等等。這部分是管理學最基本的內容,學習的重點在於如何深入瞭解這些理論的邏輯跟依
據。一般推薦的讀本是 Robbins 的書,及許士軍老師的管理學。前者內容廣泛,是國內
許多企管系管理學的教材,而後者,則是用字嚴謹、字字珠璣的考研究所必讀書。
不過,還是回歸之前在討論經濟學那篇文章中的一句話:先以補習班的老師的教材為主要
架構。之後再以前述的書做為內容的補充。這樣補習才有意義,補習是為了更有效率的學
習。(但效果不一定是對的,請記住這句話。)
然而,筆者確不認為 Robbins 有那麼高的價值。Robbins的書中有幾大錯誤,過了好幾版
還是沒改,學弟妹們在讀的時候還是要記住,要批判,與作者對話,這樣你的思考才會縝
密、精緻。Robbins的書過去大家都看王秉鈞老師主譯的翻譯本,但去年由台科大教授
林孟彥主譯的最新版出來後,補習班老師多推薦後者,但後者還是有不少錯誤,還是不能
不留意。
至於許士軍老師的書,因為是30年前寫的書,因此在一些新的理論上未曾做一介紹,不過
大體上,這兩本書還是投考管理學公認的必讀本。理論是學習其他部分的關鍵,即使近年
來管理學的出題日益多元,很少死板地要求考生寫出理論內涵,但是這部分仍舊是學習管
理學的重點。
【實務部分】
這部分的學習比較好瞭解,就是多看,多吸收。不過還是要試著跟理論做一聯想。
為何要瞭解實務的部分,這簡單的道理請翻閱司徒老師《為管理定位》中的第一篇文章。
實務的資訊來自累積、經驗跟觀察。很多補習班會幫學生整理時事重點。這是有效率的作
法,但我比較鼓勵學弟妹們親自做,補習班那套「葵花寶典筆記法」並不是最佳的做法。
實務資訊的累積,多半是從閱讀中獲得,像天下、遠見、商周、EMBA、經濟日報、工商時
報、能力雜誌等等。我不鼓勵大家每本都看,貪多必敗。選擇一份做為時事累積的主要來
源便可。
一般的考試在論及實務時,多會說到目前企業有的實例或雜誌上的評論。原則上,這樣的
作法並無不可,但無法突顯自己與別人不同之處。舉例說:如果題目問到你最欣賞的國內
經理人或董事長是誰?你會怎麼答?
我舉八個人,這八個人應該涵蓋50%以上的考生答案:郭台銘、林百里、王永慶、張忠謀
、曹興誠、許文龍、施振榮、李焜耀。一千名考生,如果都答這幾個,理由也都差不多,
老師怎麼給分呢?
如果是筆者來答,我會答:蘇國垚、戴勝益。
我在說明原因時,我舉實際跟這兩位接觸過的經驗來說明,有這樣的經驗,老師當然會比
較欣賞,因為他知道自己過去有辦活動的經驗,曾經跟業界的人來往。就算老師沒想到這
點,好歹也會因為答案讓他耳目一新,而多花點時間閱卷。
實務的部分有越來越重要的趨勢,這可能是為了彌補國內MBA多沒工作經驗之憾。像中央
企研今年的管理學,便要求每題都需輔助實例說明。
【經典部分】
這部分比較難界定,而且跟之後討論的「潮流」可能會有些許的重複。經典就是指管理學
者提出的概念、思考方式,成為一種顯學。顯學被討論久了,變得更完整,而當原先提出
者準備長眠後,很可能就成了理論。
像Porter的五力分析、鑽石理論、價值鍊、三個一般性策略;Tom Peters的7S模型可謂為
經典。他們不像後面會提到的潮流,只是被提出來一下下,之後就變成巫醫的東西,為大
家所遺忘。這部分的學習可能有兩種方式,一是透過補習班老師或助教的整理,上課。
二來是藉由本身的閱讀。當然後者的效果會比較好,畢竟透過自身的閱讀原作去瞭解作者
的思考邏輯才是真正的學習。但是如果時間不允許,透過後者的方式也是無可厚非,不過
,很可能就是對該內容一知半解,或是同補習班中的每個人瞭解的都是那些
【潮流部分】
「潮流」就是在各大書店排行榜會出現的內容。包括什麼執行X、從A到X、成功不X。這些
在自己應考期間出現在各大排行榜的企管書籍是很難去掌握的。因為有些東西根本不值閱
讀一整本書。而有些內容卻又剛好為出題教授偏愛,而比重特高。
大碩跟大功的管理學老師在這部分都會指派助教做一書摘或親自整理。但還是會犯前面提
到問題─只求片斷瞭解,未能全盤掌握。閱讀吧!這是我唯一的建議,畢竟這部分有點一
翻兩瞪眼。如果你沒看過這些書,你會知道刺蝟原則是什麼?甚至有學校直接在選擇題問
你某某書的作者是誰?
面對這類的內容,大量的閱讀,廣泛地吸收是確保不會失分的方法。至於投資報酬,有點
看運氣。
管理學的內涵我簡單分成上述四部分,可能有些遺露,不過我相信這四部分應該就夠準備
了。接下來談談唸管理學的心態跟認知:
唸管理學不是靠背的。這句話每個人都會說,但包括我在內有時候也很難百分之百做到。
畢竟今天我們唸管理學是為了考試,而非純粹立足於興趣。
然而,我還是要鼓勵學弟妹們在唸管理學時必須假設自己是個MBA了。因為這樣,你在唸
書的時候,心態才會跟一般為考試而唸的人不一樣。今天老師是要由答題中挑出適合唸
MBA的人,而非從中找出會答題,特別是會用補習班教法解題者。因此,這裡可能出現一
個矛盾,就是補習班老師的東西要不要聽。我的答案時,該聽,要聽,但不該全然相信。
這可能跟我之前提到要相信補習班老師的言論有所衝突,讓我做一翻解:
前述提到要相信補習班老師主要是基於對理論部分的學習上,而在做答,思考時,千萬不
能「完全」跟補習班老師那套方式走。這樣會犯了同質性太高,且補習班老師那套可能為
教授所厭惡之錯,到時候分數要高就很難了。而且完全跟補習班老師的方法唸,只是在唸
死書、死唸書,這不是一個研究生該有的。研究所要探求的是未知的知識,或是將渾沌複
雜的事態做一分析、預測,如果只懂得熟讀已知的知識,而不懂得去思考,去批判,那該
如何做研究?
舉例來說,平衡計分卡(Balance Score Card)是近來滿熱門的,加上這個概念的提出者
Kaplan 即將來台灣演講,所以明年可能會是研究所考題的大熱門。補習班都會教你BSC
的四個評估構面,也會告訴你它是將願景、策略轉實際行動的工具。今天我出題的話,我
會問你:
1.平衡計分卡的平衡是指什麼的平衡?平衡之意從何而來?
2.平衡計分卡可以把策略轉化為行動,怎麼轉?
上述的內容的確需要自己花點時間去看原作或是兩位提出者在HBR的文章,不然根本很難
知曉,畢竟補習班的課程還是有相當的時間壓力,無法全部都教。就算提及,那也是老師
自己的邏輯整理而成的,並非自己消化過的。
管理學一定要靠自己頭腦去思考,這樣才會有其價值,而且書上寫的不一定都對。
真的要學著自己去跟作者對話,學著去找出他論點的缺失。像今年中山企研甲組的管理學
中,最後一題是問及組織績效跟組織衝突的關係,題目還提醒你可用Robbins的說明做一
陳述。Robbins認為組織衝突有一個最適水準,這個最適水準可以讓組織績效達到最大。
筆者在答這題時,將Robbins的這番論調痛批了整整兩頁答案紙。批判的內容主要是指陳
Robbins只重視衝突的量,而未曾思考衝突的本質及原因。之後又把Robbins提的出的圖形
做修改,那時是抱著最後一間,豁出去的心態去寫,最後的結果居然是頗受老師的讚許,
分數也給得不錯。
管理學至少記住一個原則,用自己的經驗、自己的邏輯、自己的語言去說明一個MBA該有
的視野與氣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53.8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