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品積咒經
此部《諸品積咒經》為傳統梵篋形式,以白紙黑墨於康熙十三年(1674)七月抄寫完畢。時康熙皇帝(1654-1722)年滿二十歲,而藏文跋文多處明述功德迴向,祈請皇帝帝祚遐永,子孫綿源不絕,群生滿願安樂,故應是當時內府為其祝壽所造之作。
函內共收密咒陀羅尼及短篇佛教經典共一百六十七部,屬藏傳佛教「陀羅尼集(gzungs ‘ dus / bsdus)」類別。在西藏歷史上,此類「陀羅尼集」曾由不同宗派的多位祖師先後編纂。據此函跋文記載,本寫本係依覺囊(Jonang)派著名祖師多羅那他(Tārānātha, 1575-1634)晚年所編版本抄寫而成,並收入其親撰之〈所願悉生(dkar chag dgos ‘dod kun ‘byung)〉內容目錄,特徵是將《文殊真實名經(Mañjuśrīnāmasaṃgīti)》冠為首部。《文殊真實名經》採用夏魯譯師(Zha lu lo tsA chos skyong bzang po, 1441-1527)所作之最晚藏文譯本,與一般藏文藏經版本不同。
全函以三層經布包裹,壘疊經葉兩側彩繪八吉祥圖飾,經葉上下各附兩塊外護經板及內護經板。上內護經板左右兩側彩繪釋迦牟尼佛(Śākyamuni)與金剛持(Vajradhara),中間為梵藏文字體之頂禮三寶語詞(意為:「頂禮佛、頂禮法、頂禮僧」),下內護經板則分別繪帝釋天(Śakra)與四大天王(Caturmahārājakayikas)。釋迦牟尼佛左下方繪手捧曼達盤(maṇḍala plate)及哈達(khata)之俗裝供養人,依其服飾與冠帽特徵辨識,應為清代帝王,亦即康熙皇帝向佛供養之像。院藏藏文經典護經板繪畫中,唯此函繪飾清帝供佛圖像,彌足珍貴。金剛持右下方繪頂戴格魯(Gelug)派僧帽的藏僧供養像,與左側帝王供養像互相輝映。經葉以藏文楷體黑墨書寫,首四頁面分別為四、五、六、七行,餘各頁均為八行,體例與康熙八年(1669)完抄之《龍藏經》相同。
***********************************************
諸品積咒經
清康熙十三年內府藏文墨寫本
故藏000025
「三寶佛圖像」的推薦目錄:
- 關於三寶佛圖像 在 國立故宮博物院 National Palace Museum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三寶佛圖像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三寶佛圖像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三寶佛圖像 在 [問題] 請益佛像照片、經書如何處理? - 看板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三寶佛圖像 在 三寶佛畫像-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三寶佛圖像 在 三寶佛畫像-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三寶佛圖像 在 佛具城- [供請佛像] 三寶佛即釋迦牟尼佛, 藥師佛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三寶佛圖像 在 [問題] 請益佛像照片、經書如何處理? - 看板Kaohsiung 的評價
- 關於三寶佛圖像 在 [分享] 楞嚴神咒介紹我學習金剛經的一段小故事- buddhism 的評價
三寶佛圖像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真人與神化|知史百家
安煥然
「在馬六甲的三寶山下,鄭和石像靜置於路旁一家汽水工廠內,為華僑緬懷鄭和所訂制。這個曾是萬人船隊的駐扎之地,如今雖已荒冢壘壘,卻見證了華人在此的歷史足跡。」
這是台灣《經典》雜誌編輯李菁菁在《海上史詩──鄭和下西洋》書中撰寫〈馬六甲的鄭和餘韵〉一文的引言。
鄭和是回教徒嗎?還是佛道信徒?若是回教徒,華人是否就不能膜拜他?鄭和有沒有住過三寶山?三寶井是鄭和掘的嗎……
《星洲日報》記者來電問詢這些事,我有點慌亂。要談的是歷史中的鄭和,還是華人理想中,神化了的形象?真人與神化之間,該如何議論?
李業霖說得好:(東南亞)華人眼中「鄭和已成了一個半神的人物」。「這是因為鄭和在下西洋的過程中,克服了許多困難,所以一般人認為他神通廣大,無所不能,而其影響層面的深廣,從幾個傳說得以窺見。」
鄭和下西洋可謂是明朝永樂、宣德年間的一大盛事。其船舶之大,隊伍之壯,為歷代之盛,但論及鄭和下西洋,必探知其本質為何。事實上,鄭和是奉明成祖之命而下西洋的。這時的明代中國同時實施著海禁令,禁抑民間海商的私自出洋。鄭和下西洋很大程度是當時明成祖所主導,一種政治色彩濃厚的官方組織大規模「走出去」的海洋活動。以禮治和平的方式,靠「德」與「威」的氣魄,鄭和下西洋招諭海外諸國前來中國,主動擴展了中華朝貢體制的內容。
鄭和船隊氣勢不凡,消滅舊港華人頭目陳祖義,扶持和護衛滿剌加,壓服鍚蘭王,縱橫於印度洋。如馬歡《瀛涯勝覽》所云:鄭和「率領豪俊,跨越海外,與諸番貨,其人物之豐偉,舟楫之雄壯,才藝之巧,蓋古所未有。」但鄭和也曾在爪哇,因訊息掌握不足,適逢東西王內戰相攻殺,卻貿然上岸東王治所,而被西王兵斬殺了170名鄭和隨部。
鄭和出身伊斯蘭教哈芝世家,曾在泉州伊斯蘭教聖賢墓行香,在清真寺祈禱以及奏請重建南京禮拜寺。但他為了完成航海的壯舉,安撫崇奉佛道的大部分船員,亦曾施財印造佛經,也曾祝禱航海女神天妃娘娘。
1911年在斯里蘭卡的迦里,發現了一塊石碑。這是當年鄭和所遣送過去的。有意思的是,這塊石碑刻有漢文、淡米爾文和波斯文3種文字,3種文字的內容不相同。碑面上的記年是永樂七年。漢文部分說的是要在佛寺供奉,以感謝航海的安全,並祈求未來一切無恙,並記有當時的供品和布施的清單。淡米爾文內容是說,中國天子為贊揚印度教的保護神維什努而立碑。波斯語的碑文卻說立碑是為了阿拉之神及伊斯蘭教的聖者。
對此,擅於評寫歷史人物的陳舜臣說:「一塊石碑中,以3種文字刻下它分別是為佛教、印度教、回教而立的。這不是一件令人感動的事嗎?鄭和本身雖是回教徒,但將近3萬名的艦隊官兵應該都是佛教徒,而錫蘭當地的居民則多半是印度教徒。如果再往西行,就進入回教圈。下西洋必須通過各種宗教圈,其統率的人不具宗教偏見,這非得有寬容的人格不可。」「鄭和的人格,無疑是由忍耐與達觀所形成。這使他得以遠離偏見。正因為永樂帝相信鄭和與任何國家的任何人都能順利交往,所以才會任命他為艦隊的總指揮。」
鄭和是偉大的航海家,為中國的海洋發展史寫下光輝的一頁,然而他又是一個從小就被去勢,失去男性機能的太監。在明太祖明訓嚴督宦官的祖訓下,弔詭的,有明一代卻是宦官極度亂政的朝代,深受士人蔑視。鄭和的地位與功績,曾一度被湮沒。大航海行動停止之後,當時的正直官僚劉大夏把官藏有關鄭和下西洋的記錄藏匿起來,甚或盡為燒毀。這是何其荒謬之事。
在本地華人眼中,鄭和是偉大航海家,也是一個賜惠、傳播高文化種子予斯土的聖賢;是開拓斯土的先驅,也成了斯土的保護神。鄭和是華族的驕傲,亦是華族的哀歌。三寶山的哭泣,鄭和像的孤寂,民族自尊心的擁護與受挫,如同華人史的悲命。
於此,我們談的,不再只是一個歷史人物。鄭和是一個圖像,一個感情豐富,如同極其複雜矛盾的馬來西亞華人的圖像。我們的喜和悲,憤怒與歡笑,往往就在這半人半神的圖像中時隱時現著。
歷史與神話之間,其實就是如此這般的有趣與荒謬。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三寶佛圖像 在 政變後的寧靜夏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印尼 婆羅浮屠 中爪哇
宏偉婆羅浮屠寺廟位於爪哇島,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紀念碑,古老的遺址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這座寺廟雄偉地坐落在山頂上,俯瞰鬱鬱蔥蔥的綠色田野和遙遠的山丘。
這座寺廟建於9世紀,在Syailendra王朝統治期間,其古普塔(Gupta)建築風格的設計反映了印度對該地區的影響,但結合了足夠多的土著風光和元素,使婆羅浮屠成為印度尼西亞特有的。
它覆蓋了123 x 123米的巨大區域。該紀念碑是一個設計奇蹟,裝飾有2,672個浮雕板和504個佛像。該廟宇的建築和石雕無與倫比。它是在不使用任何水泥或砂漿的情況下建造的!結構就像是一組巨大的互鎖的樂高積木,沒有任何膠合在一起。
即使經過十個世紀的忽視,聖殿仍然保持著堅挺的狀態。它於1815年重新發現,埋在火山灰下。在1970年代,印度尼西亞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努力,將婆羅浮屠恢復到了以前的威嚴。修復工作歷時八年,如今,婆羅浮屠已成為印度尼西亞和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寶藏之一。
婆羅浮屠寺廟位於爪哇島上,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紀念碑,古老的遺址被廣泛認為是世界七大奇觀之一,在這座寺廟雄偉地坐落在山頂上,俯瞰鬱鬱蔥蔥的綠色田野和遙遠的山丘。這座寺廟建於9世紀,在Syailendra王朝統治期間,其古普塔(Gupta)建築風格的設計反映了印度對該地區的影響,但結合了足夠多的土著風光和元素,使婆羅浮屠成為印度尼西亞特有的。
婆羅浮屠
它覆蓋了123 x 123米的巨大區域。該紀念碑是一個設計奇蹟,裝飾有2,672個浮雕板和504個佛像。該廟宇的建築和石雕無與倫比。它是在不使用任何水泥或砂漿的情況下建造的!結構就像是一組巨大的互鎖的樂高積木,沒有任何膠合在一起。
即使經過十個世紀的忽視,聖殿仍然保持著堅挺的狀態。它於1815年重新發現,埋在火山灰下。在1970年代,印度尼西亞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努力,將婆羅浮屠恢復到了以前的威嚴。修復工作歷時八年,如今,婆羅浮屠已成為印度尼西亞和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寶藏之一。
這座寺廟裝飾著淺浮雕石刻畫,代表了佛陀生平的圖像。評論員聲稱,這是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佛教浮雕合奏,其藝術價值無與倫比。
四處轉轉
遊覽此站點的最佳方法是步行。當您爬到這座宏偉的寺廟的頂部時,您會驚嘆於寺廟牆壁上顯示的錯綜複雜的石雕。如果您參觀這座巨大的寺廟而未了解其許多浮雕所體現的歷史和重要性,那麼您肯定會懷念偉大的經歷。
如何到達~
婆羅浮屠距離日惹只有一小時的車程。到達那裡最簡單的方法是參加旅行團或租車。 在前往婆羅浮屠的旅途中,馬格朗市涼爽的道路兩旁綠樹成蔭,享受清新涼爽的空氣。婆羅浮屠本身高高聳立在環繞其的Menoreh山脈的壯觀背景下。
進入廟宇很容易,大多數遊客選擇步行漫步。或者,您可以以合理的價格繪製推車(由馬拉)。 另外,在三寶壟(Semarang)下船的郵輪乘客可以乘坐一日遊,從Wonosobo到Borobudur。
日惹 婆羅浮屠,或Barabudur(印尼:坎迪婆羅浮屠,爪哇:ꦕꦤ꧀ꦣꦶꦧꦫꦧꦸꦣꦸꦂ,羅馬化: Candhi Barabudhur)是一個9世紀大乘 的佛教 的寺廟在馬格朗攝政,從鎮不遠Muntilan,在中爪哇,印度尼西亞。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寺廟。
寺廟由九個堆疊的平台組成,六個正方形和三個圓形,頂部是中央圓頂。裝飾有2,672 浮雕板和504 尊佛像。中央穹頂被72尊佛像所包圍,每個佛像都坐在一個穿孔的佛塔中。
這座寺廟的建造於9世紀的Sailendra王朝時期,沿襲爪哇 佛教建築,融合了印尼土著祖先崇拜和達到涅rv的佛教觀,這座寺廟展示了古普塔藝術的影響力,反映了印度對該地區的影響力,但當地的風光和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婆羅浮屠成為印度尼西亞特有的。
紀念碑是佛陀的聖地,也是佛陀的聖地。佛教朝聖。朝聖之旅始於紀念碑的底部,然後沿著紀念碑的路徑,通過象徵佛教宇宙論的三個層次上升到頂部:Kāmadhātu(慾望的世界),Rūpadhātu(形式的世界)和Arūpadhātu(世界)無形的)。紀念碑通過牆壁和欄杆上的1,460個敘事浮雕板引導朝聖者穿越廣泛的樓梯和走廊系統。婆羅浮屠擁有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佛教浮雕作品之一。
有證據表明,婆羅浮屠建於9世紀,隨後在14世紀爪哇的印度教王國衰落以及爪哇人 conversion 依伊斯蘭教之後被廢棄。
1814年,當時的爪哇英國統治者托馬斯·斯坦福德·萊佛士爵士(Sir Thomas Stamford Raffles爵士)激起了人們對它的存在的廣泛了解,印尼本地人告知了它的位置,自那時以來,婆羅浮屠已經通過多次修復得以保存。
印度尼西亞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1975年至1982年之間進行了最大的修復工程,隨後該紀念碑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
婆羅浮屠是最大的佛教寺廟在世界上,和行列蒲甘在緬甸和吳哥窟的柬埔寨東南亞偉大的考古遺址之一,婆羅浮屠在朝聖中仍然很受歡迎,印尼的佛教徒在紀念碑上慶祝衛塞節。婆羅浮屠是印度尼西亞訪問量最大的單一旅遊景點。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orobudur
https://www.indonesia.travel/…/j…/magelang-regency/borobudur
#中爪哇 #曰惹 #印尼古代文化
三寶佛圖像 在 三寶佛畫像-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免運【清涼地】殊勝™藥師佛畫像藏式藥師如來唐卡掛畫佛堂居家供奉三寶佛裝飾畫結緣價111111111 · 淘淘樂-開光佛教佛像結緣橫三世佛三寶佛脅侍菩薩侍者畫像相紙塑封掛畫圖/ ... ... <看更多>
三寶佛圖像 在 三寶佛畫像-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網拍商品-2021年11月 的推薦與評價
免運【清涼地】殊勝™藥師佛畫像藏式藥師如來唐卡掛畫佛堂居家供奉三寶佛裝飾畫結緣價111111111 · 淘淘樂-開光佛教佛像結緣橫三世佛三寶佛脅侍菩薩侍者畫像相紙塑封掛畫圖/ ... ... <看更多>
三寶佛圖像 在 [問題] 請益佛像照片、經書如何處理? - 看板Kaohsiung 的推薦與評價
家中有長輩留下來的經書、佛珠、佛祖照片(阿彌陀佛、地藏王)、彌勒佛像,目前已詢問
附近佛堂、鳳山龍山寺、天公廟、三山國王廟等,但都不收,請教各位是否知道有可代為
處理的地方呢?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7.192.18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Kaohsiung/M.1558423347.A.CDD.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