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大部分的博士論文都沒有出版成書的機會,
還有很多人讀了博士寫不出論文,
一直掛著博士候選人。
我很幸運,
能夠出版,
又是華文最具人文影響力的聯經出版社。
星期六晚上來讀長文,
讀書背後的故事。
---------------------------------------------
作為一個歷史學徒,大學的時候我深深受到民族主義史觀的影響。當時我熟讀了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數十遍,並且沉浸於他對於中國歷史的論述。我始終記得他在《國史大綱》前面所說的:「對本國歷史的溫情與敬意。」懷抱著浪漫且孺慕之情,愛好中華文化。然而,隨著知識的開展,我漸漸認識到同一個時代的學者顧頡剛和傅斯年。大二那年在臺大對面的書店買了整套的《古史辨》,並且開始讀傅斯年對於古代歷史的看法,他認為擴充歷史研究的方式就是要增加材料,並且擴張研究的方法。
大三的時候,開始讀了杜正勝院士的著作。從《周代城邦》、《編戶齊民》和《古代社會與國家》,對於中國古代史進行了有機且整體的歷史解釋,而且杜正勝院士強調要有臺灣觀點的中國古代史解釋。進了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之後,開始古代史的研究。由於不滿足於歷史系所開的課,沒有辦法理解考古和人類學的方法,於是同時雙修了人類所。
碩士開始,我到了中國進行田野,從山東、河南、陝西,最後選定了四川作為我研究的基地。當時臺大人類學系的陳伯楨教授(1973-2015)帶領我到四川,我們從成都、郫縣、綿陽,到都江堰,前前後後去了好幾次。他讓我了解親臨當地的感受,還有田野調查工作的重要性。碩士畢業後,我感到自己在知識層面上的薄弱,特別是理論上的貧乏,缺乏比較的視野。於是,我開始精進日文、英文和法文,選擇出國讀博士,希冀增進自己在理論上的認識。
感謝我的博士論文指導教授葉山(Robin D.S. Yates)老師,還有亨利.魯斯(Henry Luce)基金會的幫忙,我有了全額的獎學金。除了學費全免外,還有固定的生活費。在加拿大蒙特婁的麥基爾大學攻讀博士,指導老師希望我增加學問的視野,於是開始修習羅馬考古、殖民主義考古和相關的考古學理論。羅馬征服歐洲大部分的地區,發展出一套「殖民主義」;歐洲海外擴張時期,對於大量異民族的統治,發展出多樣化的「殖民主義」。透過比較的視野,我對於中國和世界的歷史有了更加宏觀的認識。
在本書中我認為秦與漢帝國對於周邊文化、族群和國家的征服、擴張、統治和殖民,在世界史上有特殊也有普遍性的一面。特殊性就是秦漢帝國有本身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從戰國中期以來所發展的法家思想,運用在實際的政治改革上,讓國家機器的運作更加順遂。普遍性就是他們都造成了「沒有歷史的人」。秦漢帝國的「殖民主義」不亞於羅馬和歐洲大航海時代的嚴厲與殘酷,而且從本書的例子來看,秦漢帝國的統治技術更加細緻且深入。如果我們用更廣闊的視野加以思考,邱吉爾曾說過:「英國歷史由凱撒征服開始。」英國的歷史由羅馬征服者殖民後開始;艾瑞克.吳爾芙(Eric R. Wolf)在《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當中給了我們重要的啟示,歐洲向外擴張和殖民的過程中,「沒有歷史的人」是非洲美洲和大洋洲的原住民。因為歐洲人「發現」他們,讓他們進入歷史。秦漢帝國擴張與征服的過程中,伴隨著大量「沒有歷史的人」。並不是這些人本來沒有歷史,而是歷史書寫、詮釋和流傳的權利,被征服與殖民的族群所掌握。
麥基爾大學有很好的人類學系傳統,過世的特里格教授(Bruce Trigger)是當代考古學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我雖然沒有機會修習他的課,但麥基爾大學的人類學系深受其影響。在讀博士班的時候,除了自己導師的課,也大量修習考古理論的課,讓我知道理論對於理解中國古代史的重要性。修完了兩年的課,在麥基爾大學要考資格考,當時我的博士指導委員是自己的導師、哥倫比亞大學的李峰教授,還有專長在民間宗教的丁荷生(Kenneth Dean)教授。博士資格考要準備超過兩百本以上的書籍應考,現在想想雖然有點辛苦,但也是在那樣的過程中,確認本書的理論還有材料上的堅實。
成為博士候選人之後,我開始走訪田野,曾經在四川的不同地點待過。感謝田野過程當中,每個單位都熱情接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四川省考古文物研究所、成都市考古文物研究所的同仁們,北京大學、四川大學和四川師範大學的老師和同學們都讓我在四川的田野有了豐富的收穫。撰寫博士論文的過程中,還獲得蔣經國學術交流基金會的補助,讓我有更加充裕的資源完成最後的部分。
二○一四年一月,剛完成田野工作回到學校不久,我的母親謝秀琴打電話通知我說父親胡得鏘(1949-2014)罹癌的消息。放下手邊的論文,回到臺灣照顧父親,從一月到七月,父親最後以六十四歲的壯年離世。父母從小就讓我追求自己的興趣,任性的在知識中遨遊,但父親過世前,還是希望我能完成學業。帶著父親對我的期許,還有自己對於「沒有歷史的人」的責任,在二○一七年十月我完成了學業。期間我的兒子也出生,給予了我新生命的力量。
博士論文的審查由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的蒲慕州教授,還有我們學校歷史系的方麗特(Griet Vankeerberghen)教授,其他還包含中國文學專家方秀潔(Grace Fong)教授、東亞系主任巴克萊(Philip Buckley)教授。在口試的過程中,都給我很好的意見,成為此書的基礎。拿到博士後,雖然在國外有其他工作的可能性,但我在臺灣還有不少的工作與責任,毅然決然地回臺。感謝中央研究院讓我剛回臺之際,在學風質樸的歷史語言研究所中做博士後研究,當時的指導老師黃銘崇老師也給我很多學問和工作上的建議。二○一九年二月,我開始在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服務,穩定的工作環境,讓我將本書的初稿完成。
本書得以出版問世,得非常感謝聯經出版公司的林載爵發行人。聯經是我知識啟蒙的重要泉源,能得到林發行人的首肯,簽下此書,是我莫大的榮幸。本書的編輯黃淑真,仔細的梳理文稿,並且洽詢版權圖片,都讓本書增色不少。現任的聯經總編輯涂豐恩博士是我臺大歷史所的學弟,也是「故事StoryStudio」的創辦人,過去我曾在網站擔任主編,我們對於歷史有很多相同的理念,很開心能在他擔任總編輯期間完成此書。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說了一個過去與我們認知的歷史不同的故事,建立在最新的考古材料和歷史文獻之上。回顧我的學習過程,從臺灣、中國到北美,我有幸得到最好的歷史、人類學和漢學的資源。在不同的學習傳統還有文化脈絡中,我嘗試還原中國古代歷史,同時也讓中國史有了世界史的比較視野。
辛丑年於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
--------------------------
《#秦漢帝國與沒有歷史的人:#殖民統治下的古代四川》
聯經:https://linkingunitas.com/L161397
博客來:https://linkingunitas.com/B161397
誠品:https://linkingunitas.com/E161397
金石堂:https://linkingunitas.com/K16139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面孔 讓文物重生!紡織考古專家王亞蓉再現古代華服的燦爛光華
王亞蓉是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的紡織考古專家,在她的手中,一件件極爲珍貴卻又瀕臨損毀的紡織品文物得以重生。王亞蓉是如何成爲紡織考古領域的權威人物的?在數十年的考古生涯中,她又經歷過哪些精彩的故事?#大家
北京時間周一到周五晚上9點15分,一起認識這些“中國面孔”!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在 繽紛多彩珊瑚玉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常見動物意象的象徵意義:
象徵是把動物當作人格化的象徵意義。如果某種動物的相貌兇殘,就會成為戰爭的象徵,如果看起來笨拙可愛,就可能成為兒童的象徵,至於這種動物是否真是兇殘或可愛,是無關緊要的。許多球隊都會根據動物的普遍特性而採用動物的名字,例如鯨、牛、獅子、熊、狼、鷹等。
熊-在西方,象徵有三:1.是男性心理的女性成分
2.象徵母親,或是潛意識中可以獲得的智慧
3.僅是潛意識的象徵
在中國,熊在人們心目中代表笨拙,但是有力量。性格是溫厚、天真的。
在中國文化中的寓意熊有冬眠春出的特性,比如漢字‘能’,本義訓熊,說的就是能量、能力、才能等。能字在金文中就被寫作一只熊的形狀。這足以說明,熊能夠隨季節而循環變化,成為體現生命與再生女神能量的動物意象。由於堅信熊具有這種自我復生能力,所以古人才視之為神力的化身,即超人能量的體現者。
熊是東亞大陸之神:
一直以來,龍被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微,華人更以「龍的傳人」自居,但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教授、中國神話學會會長葉舒憲卻語出驚人,提出文獻、出土文字、口傳與非遺、文物和圖像四項證據,打破一直以來根深柢固的認知,強調「熊」才是古代東亞大陸之神。
葉舒憲表示,現代對熊的概念,與古代有極大出入,在華夏神話中,占據中央主神位置的是隻「神熊」;楚王登上王位都叫「熊王」,司馬遷就記載二十多位熊王;河西走廊西邊的魏晉墓裡,「熊」更排排站;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北方古老民族之一的赫哲人,世代珍藏用魚皮縫製的熊圖騰。
伏羲號黃熊 黃帝有熊:
葉舒憲指出,熊圖騰崇拜在內蒙古赤峰地區有數千年的傳統,與河北、陜西、山西又有地緣關係,河北涿鹿縣是中華始祖黃帝與炎帝大戰之地,熊圖騰崇拜進入華夏文明並非不可能。他又舉上古帝王名號,像伏羲號黃熊,黃帝號有熊,可看出熊崇拜的脈絡。
此外,商代發現有坐熊,熊頭鳥身等玉器,西周也有大批玉器以熊為造型,甚至重要儀式禮器出現過雙熊首玉佩、熊龍璧等。
「中國圖騰文化博大精深,除了熊這類動物圖騰,還有植物圖騰、文字圖騰等多種。」葉舒憲說,中國的圖騰神話有著八千年歷史,比文字記載歷史要長,往上追溯材料不充分,但肯定還有,研究中國圖騰神話,意義在於對文化追本溯源。
熊圖騰 傳是夏朝信仰:
《北京青年報》也曾報導指出,熊是根正苗紅的華夏族圖騰,是黃帝所在部落的姓氏,還是傳說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的信仰。而比黃帝早一千多年的紅山文化的祭祀儀式,也出現熊的蹤影,被視為證據。
對此一說,學界的反映不一。有學者認為,熊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代表男性,象徵著勇氣和力量,加上熊有冬眠習性,給人死而復活的印象,古人將熊視為大自然力量重生而受崇拜;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慶柱則表示,熊圖騰在考古體系缺乏實證,熊應該只是個別部落的圖騰,不然,熊又是如何轉為龍的意象?不過,有學者提出熊龍說,指熊與龍是一體,但證據仍顯薄弱。
中國圖騰文化:
圖騰代表一種群體的標誌,可用於解釋神話、古典記載及民俗民風,也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社會組織標誌和象徵,具有識別和區分用途。圖騰文化,是由圖騰觀念衍生的種種文化現象,像圖騰標誌與中國文字起源,圖騰崇拜是原始的宗教形式等。不過,「圖騰」是外來語,由清代學者嚴復翻譯totem而來。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在 中国考古 的相關結果
中国考古网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办的学科门户网站,创办于2002年8月1日,有中国考古网(中文版)、中国考古网(英文版)、考古论坛、中国考古网新浪微博、中国 ... ... <看更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在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的相關結果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成立於1950年8月1日,是中國科學院建院伊始組建的研究所之一。197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由中國科學院分出獨立建院,考古研究所歸屬中國社會科學院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