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蘋果日報的七月一日,香港的報紙就長這樣,太陽升,東方紅。2021直接變1984。
同事陳虹瑾蔣怡婷寫的《當蘋果落下》,照片來自Thomas Kuo(顧爾德)臉書。
《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落地香港,不到1年,剛過26歲生日的香港《蘋果日報》也落地了。
6月17日起,《蘋果日報》(以下簡稱《蘋果》)在短短1週之內被迫關門。直至截稿,至少有7名《蘋果》員工被抓,除了管理層級,更有負責撰寫評論者,港警並警告,未來不排除逮捕更多蘋果人。
蘋果終究沒能撐到今年七一。中共歡慶建黨百年的同時,香港的新聞自由正在急速死亡。曾是新聞自由堡壘的香港,在無國界記者的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從2002年的全球第18名,摔到2021年第80名。
本刊訪談的15名前香港《蘋果》員工,在《蘋果》年資最長者達25年半,最短者僅5個月,他們之中,不乏在《國安法》正式生效之後,仍堅持到《蘋果》報到的記者。走過自由的黃金年代,香港新聞界最壞的時刻可能還沒到,有人卻說,最壞的年代,最需要記者。
6月23日,收到《蘋果日報》正式停運的消息時,Ruby(化名)在旺角的咖啡店裡看著手機的新聞標題,幾乎不可置信。手機不斷彈出同事傳來的訊息,「回公司、回公司」,她忍不住流下眼淚。
工作最終日 公司的死期
2018年,Ruby加入《蘋果》港聞組擔任記者。這是她畢業後的第1份全職媒體工作。最初,她寫人物專訪、城市裡大大小小的人情故事,但沒過多久就遇上了反修例運動與香港政治環境變動最劇烈的時刻。「我好像是專門寫抗爭新聞…由2019年開始,全部的東西都是和抗爭有關。」
前一天,她已交出在《蘋果》的最後一份稿件。她想轉換跑道,幾週前辭職,只是沒想到,原訂工作的最後一天,竟成公司的死期。
香港《國安法》於去年6月30日深夜正式生效,阿婷(化名)在7月進入蘋果工作。其實,當時她也拿到其他媒體的工作機會,會選擇蘋果,有2個原因:「我待過親建制的媒體,想試試香港最自由的媒體;還有,我想見證歷史。」入職不到1年,歷史突襲阿婷和她的同事,她嘆:「大家都知道這一天會來,但來的時候,每個人做100次準備都不夠…」
6月17日清晨,港警以「串謀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壹傳媒集團營運總裁周達權、香港《蘋果日報》副社長陳沛敏、總編輯羅偉光及蘋果動新聞平台總監張志偉等5名高層,隨後正式起訴張劍虹、羅偉光,並凍結《蘋果》3間相關公司共港幣1800萬元資產。其後,警方動員逾500名警力搜查壹傳媒大樓,並帶走44部電腦和大量新聞材料。6月21日,黎智英顧問Mark Simon透露,《蘋果》缺乏資金,可能在6月25日前會被迫關閉。
恐懼纏繞著蘋果辦公室。6月21日下午,陳沛敏表示,如果同事決定辭職,可以不用通知期,即時生效。負責國際、突發及英文版的主管相繼離職,動新聞和財經版亦停止運作。6月23日,警方拘捕筆名李平的蘋論主筆楊清奇,《蘋果日報》當天表示,基於「員工安全及人手考慮」,宣布將提早於當晚關閉,並在6月24日出版最後一份報紙。
法治框架中 紅線在哪兒
滂沱大雨中,Ruby搭計程車趕回將軍澳壹傳媒大樓,路上買了5份《蘋果日報》,想回辦公室後分派給同事。2天前,她和一群同事像去戶外教學一樣參觀公司的印刷廠。看著機器吐出一份一份滾燙的報紙,她說當時有種看電影《Spotlight(驚爆焦點)》時的感受。《Spotlight》講述的是《波士頓環球報》的記者們如何揭發天主教會在波士頓性侵兒童醜聞。「我覺得對於任何一個做傳媒的人來說,那個moment都是一件好浪漫的事情。這是一個大家同心合力的結晶。」
但過了這一晚,這些都要成為歷史。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表示,從以《國安法》起訴黎智英,到拘捕公司管理層、打壓《蘋果》,這些動作背後,港府想傳遞給香港新聞界訊息很簡單,「就是做報導、做評論、做新聞工作是會有後果的。」他指出,香港新聞界在《國安法》落地後的一年內經歷多次打擊,例如整肅香港電台、撤換有線電視與《Now新聞》高層,又例如記者蔡玉玲運用查車牌資料做報導,就被控「虛假陳述」並遭定罪。「整個氣氛都是對新聞業不友善,是不是記者知道太多事情,對整個(政府)管治會不好呢?」
《蘋果》熄燈後2天,香港政府公布新人事任命,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升任政務司司長、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出任保安局局長。以往,政務司司長這個香港政府的「第二把交椅」均由政務官擔任,李家超上任後,成為首名具保安局背景的政務司司長,香港負責制定政策的機構和實際執法的機關,現在都由有保安局背景的人出任。
6月23日,李家超在接受商業電台專訪時表示,《國安法》公布1年來,國家安全的嚴重風險已降低,但須防範資金以「基金」形式透過「媒體、藝術、戲劇」等「軟性」途徑進行思想方面的滲透,「宣揚港獨及危害國家安全的訊息」。對傳媒的整肅,可能尚未到頭。
陳朗昇觀察,香港的傳媒工作者一直站在法治的框架中思考紅線在哪裡?到底什麼樣的報導、評論會有問題?但從特首到警方,沒人說得出標準在哪裡。「不是法律,而是政治問題。」他說.......
·········《蘋果》前總新聞主任李家聰是《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的負責人,今年6月從《蘋果》離職,卻以特約方式持續參與節目製作,對外他都說:「離職原因很複雜。」《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是他去年八月底一手規劃的節目,彼時,香港2家主要電視台《Now新聞》及有線新聞台均有高層人事異動,立場親中的空降新團隊引發電視台大批記者離職,「網路上很多年輕人說,現在沒有一個可以看的電視台了,都給建制派說話了,《蘋果》可不可以開一個新聞播報?」
「我想了很久,很想做,我主管、最近被捕的(動新聞總監)張志偉就跟老闆提,他(黎智英)一口就說,『應該做,馬上做。』那是(去年)810大搜捕後,黎智英被抓進去調查,2天後放出來時,」李家聰在電話那頭笑道,「《蘋果》是很奇怪的公司,很自由,沒有規範,可以讓你不停做你想做的事情,黎智英是不能停下來的人,隨時有新想法,要做就做,企劃案都無需提。」於是他和團隊從零開始,訓練同事當主播,用現有機器建出「很山寨」的攝影棚,不到1年,《九點半蘋果新聞報道》每日直播都有1萬多人收看,最後一天直播甚至有3萬6千人在線觀看,單集點擊率已近40萬次,「香港話講,我們是『用蔗渣價錢做出燒鵝的味道』。」
彼時親民主派的香港新聞台節目正在消失,「像是47人案(47名泛民主派因「35+初選」被控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審訊,我們都會在法院門外做直播,別家媒體肯定不會放在重要位置,但我們用一整節15分鐘做,人家不敢做、怕做的,我們更應該站出來。」
國安法逼迫 當局眼中釘
港聞靜態組採訪主任蔡元貴工作到公司營運的最後一日。他1999年入職,至今已22年。他說《蘋果》政治立場向來鮮明,這些年受到不少壓力。「2019年之前,報紙和網路經營狀況很差,被一些廣告商杯葛嘛,就算政府不搞我們,可能也會很辛苦。」但他回憶,自他入職以來,《蘋果》的編採政策從沒因政治壓力而改變。「從1999年開始做,感受到外界政治壓力越來越緊縮。所以在《蘋果》好幸運,當很多人都不敢講話的時候,你還敢講。」
但今年4月開始,前所未有的壓力,逐漸逼到《蘋果》眼前。4月15日,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會依照《港區國安法》「加強宣傳、指導、監督和管理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等對國家安全事宜的處理」,時任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強調「假新聞和國家安全直接有關」,將採取調查,並影射批評《蘋果日報》。5月17日,香港警方根據《國家安全法》凍結黎智英持有的壹傳媒多數股份,及黎智英擁有的3家公司銀行帳戶內的資產。當天,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停止印製報紙。
報導不具名 是認輸了嗎
5月底,港聞組記者阿凱(化名)身邊已有4、5個同事離職,其中包含他的主管。當時,除了年資淺的同事,還有一批中高層主管離職。阿凱證實說,「當時真的有幾個中高層的人走,他們對外都說是個人理由,但其實也是透露《蘋果》可能會關,記者可能會被抓…」那幾個月,公司迎來更詭異的低氣壓,上層甚至開始盤點人力,問人員:「有沒有想要走?」傳言流竄,「有人說他們是逃兵,但我覺得,他們不是害怕而離開的,中高層的人總是會被找到,比較像是提醒同事,每個人都應有不同考量。」
「我想自己還可以留多久呢?我還有3、4個採訪沒有做完,我一定做完,所以傾向要再待一陣子。但下一步是什麼?要等到總編被抓時走嗎?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堅定說,要跟《蘋果》走到最後。」5月初,阿凱在越洋電話那頭說。
當時他的工作已比過去艱難得多。官方活動這兩年已很少邀請《蘋果》記者,《國安法》實施後,他的受訪者紛紛拒訪,「大學教授以前很樂意回覆採訪,現在敢說話的很少,『刊登在蘋果』會不會被視為支持《蘋果》?」報導紅線在哪?哪些是「敏感詞」?「現在很流行說勾結外國勢力,像採訪外交新聞、流亡人士,都要小心,不然就會被認為是宣傳港獨思維,我們要引用比較多官方內容,盡量平衡報導,也是保護自己。」
據悉,去年中《國安法》落地,港蘋記者從此幾乎不在報導中使用真名。今年4月,《蘋果》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這是很重要的改變,像黑警這樣的詞改掉,我覺得OK,但武漢肺炎並沒有情緒化,只是形容某個疾病從哪裡發生,感覺公司更保守了。我們不應該禁止、不能用哪個字眼,這是一個重要的訊號,編採做法變了,」6月底,當阿凱再次接受我們的採訪,他無奈提及那場會議。
蔡元貴也證實,港聞靜態組近期曾舉行內部編採會議,將報導中使用的「武漢肺炎」,一律改為「COVID-19」,涉及國外制裁的內容也都盡量避免報導。
幾乎每位受訪的港聞記者,都提到「武漢肺炎」一詞用法的轉換。不少人也提及,《國安法》去年通過後,稿頭幾乎不再放記者名字,有些記者對此安心,卻有人對公司做法感到憤怒。雙方妥協後的做法是:若記者堅持要掛名才掛名,其他報導一律隱去記者真名。
6月24日清早,香港書報攤湧現購買最後一期《蘋果日報》的排隊人潮。(達志影像)
這一年之中,阿婷曾訪談香港本土青年組織與其他敏感題目,類似稿件,她都堅持在稿頭掛上本名。「我主管再三問我:『真的要掛嗎?妳確定喔?』我說:『確定。』」為什麼如此堅持?「我想…表現一種:『我就不怕』的態度吧…」
港聞記者駱嘉輝(化名)說得直接:「光榮和安全,我不用思考,安全第一。」這整年,他做的重要報導都不具名。港聞記者阿海(化名)說:「可是,自己的獨家或重要故事,還是會想給自己credit啊。」阿海又說:「雖然我不知道自己何時會出事,但受訪者是具名受訪,我們不下byline(記者署名),對受訪者也不公平。」記者阿強(化名)曾經質疑公司的做法:「我為什麼不要具名?我覺得這樣好像是我們認輸了。有同事問公司,為何要後退一步?為何讓人家覺得你怕《國安法》呢?」我們問阿強,此刻回頭來看,如何看待公司1年前不讓你們掛名的決定呢?「我不知道…」他沉默了一會兒,答道:「也許他們(主管)的危機意識很高吧。」
雖然阿強的立場是「不向《國安法》低頭」,但他仍不諱言,這一年中,經歷過前所未有的自我審查。例如在報導裡,「港獨」字眼是萬萬不可出現了;就連報導《國安法》後街頭的零星民主行動,有人高舉或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到最後他連受訪者說的原句都不敢寫,自動替受訪者隱去「那8個字」,轉而改寫成隱晦的「光時」2字。駱嘉輝更曾在挑照片時,和同事討論半天:照片裡的人手持「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樣,那8字是否該打上馬賽克?
身陷恐懼中 憂被警抓走
「《蘋果》死掉,只是反映了整個行業快要死掉的問題。每個人的『最後』是不一樣的,我不一定能承受那種恐怖(挑戰底線),在香港,沒有記者認為自己是在做非法的事情,以前在香港做記者是挺好的,但現在要想,為了做對的事情,要付出什麼代價?讚美政府的文章沒有新聞價值啊,要批評它,找出問題才是我們的工作。」但恐懼不時鑽進阿凱腦中,「我有時候會想像這個畫面,早上6點鐘,警察上我家的門要抓我。我是不是該跟家人討論、做好心理準備?不能當沒有這一回事,但這很難跟家人討論,他們一定會叫你不要做啦。我心裡也一直有一個人在呼喊,『走啊!走啊!不可以留下來!』」
阿凱終究留到最後一天。6月17日,羅偉光等人被抓那天,他在外頭採訪,他用訊息告知我們,「我問了採訪主任,他說如常採訪,我就繼續做已約好的訪問。有同事說:『做好今日,才有明日。』」
同樣留到最後一天的港聞組記者S則說,早有心理準備了,只是沒料到會有500港警上門搜公司,她見長官被港警押出《蘋果》大樓,「那種感覺很差,不是害怕,而是憤怒。」6月17日,她回到公司時見電腦被抄走,抽屜被亂翻,唯一慶幸是,她把重要資料都處理掉了,「其他所有文件都被翻過了,去年公司被搜之後,我就只在抽屜放食物、零食。」但她顯然還是不甘心:「我們之前覺得,《蘋果》能熬過六四,是不是能熬過七一呢?」答案很明顯了,話筒那頭沉默許久,傳來一聲慘笑。
凶險超乎預期。6月17日中午,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在記者會上稱,《蘋果日報》有數十篇文章呼籲外國制裁,危害國家安全。他並稱:「行動是針對利用新聞工作為工具,做危害國家安全行為,一般新聞工作者與他們不一樣,不要和他們扯上關係,要和他們保持距離。」國家安全處高級警司李桂華甚至形容《蘋果》大樓是「犯罪現場」,媒體追問,一般人轉發《蘋果》文章、市民購買或訂閱《蘋果日報》是否違法?李桂華竟稱:「要視乎其企圖。」
6月19日,羅偉光等人出庭那天,李家聰去了法庭旁聽,「我在公眾席上一直在想,他們到底做了什麼的大錯事?現在要面對牢獄之苦?我不禁想,如果今天坐在裡面的是我呢?」那天羅偉光對來支持他的同事們比了個握緊拳頭的手勢,示意「要加油」,卻讓旁聽的同事們哭了出來。
全文連結
https://www.mirrormedia.mg/premium/20210628pol001
同時也有1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ValorGears,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 引言廢話 0:35 什麼是 NAS? 1:08 NAS 與其他儲存方式比較 3:26 NAS 與公共雲比較 4:19 NAS 很難用? 5:11 如何存取 NAS 裡面的檔案? 5:54 如何備份手機相片? 6:51 如何觀賞珍藏電影? 7:39 家用2-Bay NAS點揀好? ??幫手...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的推薦目錄:
- 關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ValorGear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區諾軒 Nok Hin A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新聞] 《時代革命》紀錄第一線視角珍貴史料街- 看板movie 的評價
- 關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時代革命 的評價
- 關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時代革命台灣專頁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贈送] 明晚七點時代革命電影票2張(已贈出) 的評價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分鐘閱讀
歷史不止一種寫法
我曾經寫過一句話:「歷史,除了人名和年代是真的之外,其他都是假的;小說,除了人名和年代是假的之外,其他都是真的。」這不是準確的研究判斷,而是一種極而言之的講法。因為正如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歷史都是由當代人按掌權者意圖而撰寫的。本朝人寫上一朝的歷史,多是貶多於褒;本朝人寫本朝歷史,就是褒多於貶。英國作家奧威爾的話說得更清楚:「誰能控制過去,就能控制將來;而誰能控制現在,就能控制過去。」所以我有那種極而言之的想法。
近日我讀到一本由十篇書評組成的書,分別介紹十本關於近代史的另類書寫。跳出由掌權者設定的框框,提出了不一樣的歷史景觀。這本書就是由任教於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的毛升博士所寫的《歷史不止一種寫法》。
中國近代史常被表述為一部血淚史,充斥著被列強欺凌的敗戰、國恥、苦難和悲痛,都是「痛史」。但有一本書就講述清季民國還有一種喜劇化的表達方式,把當時的社會、政治寫作「連串的笑話」,作者根據這些笑話寫成「笑史」。
近代史講到二戰時淪陷區的汪政權,總書寫為「水深火熱」,管治者都是賣國求榮的「漢奸」,但有一本書就敘述名城蘇州在淪陷區時期更加繁榮,更享有「天堂」盛名。
十本近代史的另類書寫,包括:以小人物書寫大歷史、以笑代淚重寫近代史、以邊疆定義中國、以底層角度審視現代化,等等。撕破歷史的假面,讓我們看到部分歷史真相。
《中國近代新笑史》
在毛升的《歷史不止一種寫法》這本書中,我選其中一篇文章介紹。這篇文章講述一本叫做《大不敬的年代:近代中國新笑史》(The Age of Irreverence: A New History of Laughter in China)的書。
《大不敬的年代》是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系副教授雷勤風(Christopher Rea)的著作,2018年台灣出版了中譯本。毛升以《走出「痛史」》為題作介紹。
晚清以來的中國充斥著敗戰、國恥、割據、苦難、悲痛,近代史常被表述為一部血淚史。那個時代的文學作品,也常以「痛苦」為底色。西方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的著作,也記錄了十九世紀以來中國所經歷的一連串創傷,強調歷史遺留的暴力如何宰制了現代文學的主題,更有把近代中國歷史比作積累多年的一堆殘骸。在這一主流的經驗下,是否還有另類但重要的體驗呢?加拿大教授雷勤風的研究指出,清季民國還有一種喜劇化的表述方式,即把歷史「當作一連串的笑話」。笑與淚是硬幣的兩面,正如晚清文人吳趼人既寫了一部《痛史》,亦寫了一部《新笑史》,「不見得因為有苦難所以不需要笑聲,有時苦難甚至正需要笑聲」。
英文學術界已經出版的中國幽默研究,討論的對象主要是老舍、魯迅、林語堂的作品,豐子愷的漫畫,以及侯寶林的相聲。雷勤風這本書用了更多關於中國笑話材料,附錄列出從1900年到1937年出版的中文幽默笑話文集就多達一百多本書。此外,還有漫畫、電影、傳記資料、學術著作、辭典、廣告等惹笑的出版品。
《大不敬的年代》通過呈現二十世紀前四十年中國人的笑,重構在現代化所造成的陣痛中,一些中國人如何用玩世不恭的方式,不僅熬過去,還能從中找到樂趣?
近代新笑史的起源是十九世紀晚期小報媒體的興起。義和團動亂之後,白話報紙大量出現,下層社會的啟蒙運動就開始於清末的1901年。為達啟蒙一般人之效,精英們放下身段,在報刊內容的通俗和嬉笑上下足功夫。吳趼人曾說,「竊謂文字一道,其所以入人者,壯詞不如諧語」,寓意好笑才能發揮最大作用。為將笑話從傳統上純粹只為娛樂提升為社會改良的工具,吳趼人提出「笑話小說」一詞,試圖利用小說,將笑話連接,以達改造時風的最佳成效。1905年科舉廢除,使得文人斷了學而優則仕的念頭,開始依賴小報媒體謀生,寫笑話是一種職業。《大不敬的年代》一書指出,從晚清到民國,一股笑話潮長盛不衰。晚清的譴責小說《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就是以笑話貫穿了整部小說的所謂「笑話小說」。民國報刊上充斥笑話,副刊、專欄中笑話既是賣點,亦為補白的好材料。如果說晚清的笑話主要是趣事軼聞,那麼民國的笑話則主要是文人編寫的、類型化的笑話書。
「遊戲」在1890年末成為印刷媒體的一個流行詞彙,同時也被其他大眾文化所借用。文人在印刷媒體玩「文字遊戲」,寫諷刺文章、笑話、謎語以及鬼故事。他們不再以道德模範自居,而是以賣遊戲文章為生,同時也麻醉自己。
晚清的遊戲文字催生了梁啓超的《新中國未來記》和李伯元的《新石頭記》。這兩個作品涉筆成趣,想像奇特,但論旨卻是嚴肅的政治話題。
辛亥革命前後,遊戲文字流傳到了各大報,打趣式的口吻成為當時時評的主要風格,揶揄是上海小報的重要特色,機智的笑罵文章也為各大報紙編輯所喜聞樂見。
接下來是石版印刷與攝影技術的發展,使報紙副刊出現了大量的漫畫。漫畫在有關政治議題的表達上更為直接、有力。
晚清以降,中國的政治文化論壇就充滿了尖刻的諷刺與惡毒的謾罵。
《大不敬的年代》一書指出,各種政治事件中,都是謾罵在主導輿論,如排滿運動中罵滿人、五卅運動中罵西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罵日人、1945年光復後討伐漢奸。文人之間的鬥嘴、詛咒也從來沒有停過。文人互罵,更在1920年到1930年出版的文學雜誌中成為常態。白話報刊的發達給了罵人以登報的機會,同時文人的筆戰更是銷量的保證。文人都以批評謾罵作為辯論問題的主要方式。一旦有人罵到自己頭上,則絕不嘴軟,一定要罵回去。雷勤風特別提到一本充滿粗言穢語的小說《何典》,指出受白話文運動影響後的文人,反對用典,以粗俗為美,反認為雅是中國產生不了好文學的禍首。
《何典》以「放屁放屁,真正豈有此理!」為廣告語,因其風格粗俗又具極高文學價值,在1920年代重版後,受到了文人積極的回應,並成為教人如何粗鄙地罵人的範本。
到了1920年代,「遊戲」一詞逐漸失去了喜劇性,報紙期刊也紛紛迎合小市民的口味,逐漸培養出了一股滑稽風。滑稽風創造了一個惡作劇的世界。笑話、遊戲、罵人、滑稽,發展到惡作劇,逐漸激起人們的厭惡、鄙視、焦慮甚至是慎防被戲弄的恐懼。不安情緒逐漸匯成一股輿論,催生出1930年代的幽默。
「幽默」是林語堂對英文「humor」一詞的翻譯,在他的努力下,逐漸成為一種新的喜劇形式,開始改變之前惹笑的各種粗鄙。林語堂通過《論語》雜誌,將這種講究「同情」、「有理」、「從容」的「幽默」加以推廣,並試圖說服中國人,幽默其實是生活的一部分。幽默文學影響了多位作家,影響力持續了至少十年,並引發文學界的討論:什麼是幽默?孔子幽默嗎?中國需要幽默嗎?需要怎樣的幽默?如何從幽默的角度,重新評價、發掘中國的傳統文化?「幽默」理念在當年的影響是如此深遠,以至於有人提出,對文學家來說,1933年不是「憲政年」,不是「國貨年」,而是「幽默年」。
《大不敬的年代》把中國近代史的「痛史」翻轉,書寫出笑史,寫得妙趣橫生。除了豐富的材料、細節、圖像,睿智的觀點,精心設計的章節,作者在寫作風格上也在努力復原當時的幽默感,如模仿民國小報的風格寫序言,大量使用中國笑話中常見的雙關語。本書原是英文著作,中譯本有些直接用了原中文。笑依賴語言,讀原文常比讀譯文好。因此作者雷勤風在中文版序言中說:「本書的中文版比英文版更好。」這句不是笑話。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大不敬的年代》
作者:雷勤風
由 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eid=182364&year=2021&list=1&lang=zh-CN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世道人生:愛上何桂藍(李怡)
好幾年前,看過HBO的電影《戀上海明威》(Hemingway & Gellhorn),講作家海明威與戰地記者瑪莎·蓋爾霍恩的愛情故事。在西班牙反法西斯內戰(1936-1939)中,全世界許多知識人都主動前往西班牙支援共和軍,在炮火連天的時刻,海明威、蓋爾霍恩和大群人在酒店大堂躲避,這時,轟炸聲中傳來一陣兒童哭聲,蓋爾霍恩立刻跑出酒店,不顧子彈橫飛循聲尋找,海明威叫她不住於是也追出去,她找到一個兩三歲的男孩在媽媽身邊哭泣,而媽媽在血泊中已喪生。蓋爾霍恩把孩子抱回酒店,海明威對她說,槍林彈雨你不應該跑出去;她說,不能夠讓孩子在媽媽的血泊身邊嚎哭。海明威神色凝重自言自語:這是我見到的世上最勇敢的女人。這一刻,他愛上了她。
早前,47人案在法庭申請保釋,有報道何桂藍在保釋申請陳辭中,說她可以接受任何具體的保釋條件,但不接受任何限制言論自由的保釋條件。她說這句話的後果是甚麼,相信她一定知道。網上有周小龍的回應:「何桂藍小姐,單憑你這句話,我已經愛上了你。」
時代真是不同了。1936年,最勇敢的女人是冒着槍林彈雨,去找尋一個哭泣中的小孩的女人;85年後,最勇敢的女人是不接受限制言論自由的保釋條件的女人。
現在是甚麼時代呢?我想了想,現在是「人人可以講,又人人不可以講」的時代。
人人可以講,意思是不需要專家,不需要評論家,任何人都可以告訴你社會多麼荒謬,都懂得批評那些掌權的大人先生女士們一本正經地講些自己都不相信的道理。比如就接種疫苗來說,專家說,本港要有約七成人打針,才能達致群體免疫,方可考慮放寬防疫措施。林鄭發文,說以現時的接種率, 恐怕要一段頗長時間才可以調整社交距離措施。眾所周知,目前只有科興疫苗提供,而政府專家委員會表示,科興整體有效率50.66%,若是變種病毒,則有效率只有約30%。即使全港人人接種,又如何可以達致群體免疫?
隨便舉這件事,就知道許多問題人人都看到。再就特首及政府團隊的民望連連插水來看,市上阿寶阿勝、不管黃絲藍絲,已經是人人都可以對時政提出大量批評意見了。只要具有普通常識,不須專家,也可以看出時政的荒謬。
但現實是「人人不可以講」,是指不能在媒體上講,哪怕只是社交媒體。國安法太多任憑解釋的模糊地帶,執法和司法太難以預期,越來越多看不見的紅線。禁忌從文字談話延伸到藝術,M+藝術館被指「侮辱國家尊嚴」、《理大圍城》紀錄片被官媒指「散播仇視國家情緒」,無法上映。近日自由亞洲電台訪問導演周冠希和獨立饒舌歌手JB,他們都提到因自由表達而受到打壓,感嘆禁語已是今日香港的現實,令創作人感悲哀。
許多語詞都不能說,「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願榮光歸於香港」不能說,連「香港加油」也不能說。若向中國大陸看齊,連自由、民主、法治、共產黨、小熊維尼、翠翠等都是禁忌,許多香港人或看不懂的諧音、怪字頻頻出現。「不可以說」只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而「人人要說」的話不僅存在,而且會因禁言而在人們心中更澎拜。
不止是香港和中國,甚而美國和西方,左膠肆虐之下,也有了許多人人想說又不能說的「政治正確」的忌諱。
我享受過在港英的法治保護下,對仍然禁言的海峽兩岸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並樂見台灣的變遷。香港資訊最自由、創作最活躍的時代,俱往矣!今天,維護言論自由的人最勇敢,我也愛上了何桂藍。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ValorGear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00 引言廢話
0:35 什麼是 NAS?
1:08 NAS 與其他儲存方式比較
3:26 NAS 與公共雲比較
4:19 NAS 很難用?
5:11 如何存取 NAS 裡面的檔案?
5:54 如何備份手機相片?
6:51 如何觀賞珍藏電影?
7:39 家用2-Bay NAS點揀好?
??幫手填問卷:http://sy.to/g0pyv
Synology NAS 線上體驗:http://sy.to/5qegz
DS220+ 產品介紹:http://sy.to/pl8gm
DS720+ 產品介紹:http://sy.to/1qeh4
RAID 計算器:http://sy.to/jit0c
Credit:
Background music from bensound.com
讚好 FB 專頁:https://fb.me/ValorGears
加入 FB 群組: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VGPC9uper/
全新 VG 網站:https://www.valorgears.com
==============救救小VanVan課金贊助熱線==============
成為Youtube 會員 :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9jW6WpsAPgh-9HqDTvkFzg/join
Patreon 月費贊助 : https://www.patreon.com/valorgears
Paypal 贊助 : https://www.paypal.me/VansonChan
轉數快 贊助 : 5576129
Pay Me 贊助 : https://bit.ly/39dCpEF
#Synology #NAS #教學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區諾軒 Nok Hin Au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唔好再等5月2號!5月2號係新登記,4月2號係轉界別,你本身有超區張票轉界別即係4月2號就截喇!
最後一個界別可以衝關,就係出版界。之前擺較少注意力,有朋友提我要介紹下,我盡力用現有資料同大家講,唔好意思!
我只介紹註冊報刊。總之,你有
1) 有限公司登記,轉業務係出版(printing)、
2) 填好報刊註冊處表格、BR副本/ 身分證副本
3) 註冊費(首次註冊費用$1140)
4) 報刊樣本(承印人的姓名及地址 應登載於該報刊的頭版或最後一版), 留意
郵寄方式 送交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
****搵區議員/區議員自己註冊份單張試下啦****
Blog: https://electionboost.blogspot.com/2020/03/blog-post_14.html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xportfrontier/
電影、報刊及物品管理辦事處
地址:香港灣仔告士打道5號稅務大樓39樓
辦公時間:星期一至五 上午8時45分至1時 及 下午2時至6時
電 話:報刊管理室:2594 5832 (馮燕婷女士)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MPWeekly明周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星期前隔岸洋溢的高漲情緒,你們還記得嗎?
民進黨蔡英文最終以逾 800 萬得票連任成功,打破了自1996年台灣總統直選以來最高得票記錄。香港人王先生,重得台灣戶藉後,第一次專程去投票,當日他剛好滿六十歲,吸一個印,意義比吃一座生日蛋糕更深遠。
26歲的Ben 是台灣人,在香港生活了超過七年。去年初夏至寒冬,見證反送中運動,投票意欲大增,專程坐飛機回家:「如果今天我有這個權利,但我沒有使用的話,我覺得很對不起冒很大風險抗爭的人。」
過程中,他們談香港、談選舉,更談身份。回家投票,哪個家又散落何方?獨在異鄉為異客,還是此心安處是吾家?無論60歲還是26歲,他們的一票,化成不一樣的聲音。
每一票,是輕浮的紙張,卻有種重量。
-----------------------------------------------------------------------------------------
明周娛樂 https://www.mpweekly.com/entertainment/
明周文化 https://www.mpweekly.com/culture/
想食明周 https://www.facebook.com/foodiempw/
INNER https://www.facebook.com/innermpw/
https://www.instagram.com/in__ner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時代革命 的推薦與評價
【簡.慢.活vlog#13】《時代革命》+《少年》電影觀後感(含劇透) ... 「開機!」警察脫去男士外衣,見有「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字句,立刻拍攝,大批警員到場。 ... <看更多>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時代革命台灣專頁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電影 《時代革命》榮獲第58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並登上金馬影展「觀眾票選榜」 ... 「我們不僅要看,要記著2019年那場時代革命,我們還應該支持香港人光復香港。」 ... <看更多>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電影 在 [新聞] 《時代革命》紀錄第一線視角珍貴史料街- 看板movie 的推薦與評價
《時代革命》紀錄第一線視角珍貴史料 街頭戰友昇華為「家人」
勇奪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暨金馬影展觀眾票選獎冠軍的電影《時代革命》,紀錄2019年香港
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第一線抗爭者,對這個抗爭活動的完整視角。年輕人以爭取民主
發起,喊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口號。最早喊出此口號的香港前政治人物梁天琦,
服刑4年後,經港府懲教署按法例扣減刑期後,於近日1月19日刑滿出獄。不過,梁天琦創
造出的這句口號曾經響徹街頭,如今在香港已成「禁語」。透過電影《時代革命》為世人
留下珍貴的紀錄影像,以及完整的抗爭歷程,這句口號對第一線抗爭者,與整個抗爭活動
所代表的真義將被完整呈現,本片將於2月25日在台上映。
《時代革命》由香港導演周冠威,歷時兩年秘密拍攝與製作完成,除了獲金馬獎肯定,海
外也傳來捷報,上週日於法國FIPADOC國際紀錄片節獲頒2022年度「最具影響力紀錄片大
獎」。導演表示此獎不單是對本片的藝術肯定,也是對這部香港人的作品,在世界各地得
到關注,去追隨公義和人權的一份鼓勵。他直呼:「我希望電影可以連結彼此,希望這部
電影,這次獲獎,讓世界各地不同的人知道我們的堅持。我們並不孤單!」
《時代革命》透過九個章節,引領觀眾慢慢走入抗爭核心。由於這場運動不存在特定的領
導者角色,參與抗爭的香港民眾幾乎都是透過通訊軟體自發串連而成,各自貢獻微小力量
,影片也呈現包括穿梭街頭擔任義務急救員的高中生、接送深夜無法返家年輕人的家長車
隊、通報警方位置的網路哨台站等。這群街頭戰友之間,擁有相同的信念與目標,使他們
從陌生人變成「手足」,甚至發展出如家人般的革命情感,萬人一心,主張捍衛香港的民
主自由。
在眾多自發性組織中,導演周冠威訪問跟拍到一組「爸媽團隊」。一對男女肩負起宛如「
爸媽」的職責,在家中收留數名抗爭者,提供遮風避雨的住處,並端上熱騰騰的飯菜,在
這段非常時期給予「孩子們」依靠的肩膀。爸媽在影片受訪時表示:「這種關係全是基於
這場抗爭,在他們身上感受到真正的愛。我們沒血緣,但是關係像一家人;我們姓氏不同
,但我們用心走在一起。」恰好抗爭期間有位「家人」生日,大夥在滿是抗爭者的廣場,
端出插著蠟燭的月餅慶生,壽星許願時高喊「光復香港!時代革命!」然而,這個願望時
至今日還未能實現…。
整起運動中,「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作為最響亮的口號,到了去年金馬影展放映《時
代革命》,仍有不少在台港人在影廳內吶喊這個口號。不過這八個字,現在已被香港政府
頒布法令列為「禁語」,持有印製相關字樣的物品都有可能觸法。最初在競選時喊出此口
號的政治人物梁天琦,也因旺角騷亂案入獄,服刑4年於上週出獄,他簡短在臉書發文「
將會離開鎂光燈的焦點」,而後關閉臉書專頁。儘管2019年發生的一切,在今日的香港看
似船過水無痕,但大眾仍可透過《時代革命》,見證這場波瀾壯闊的社會運動第一線人員
所面對的樣貌。導演認為這部作品,並非只是香港人爭取民主的紀錄,更是這個時代下,
全世界追求民主自由的人,如何抵擋威權的革命故事。
《時代革命》將於2月25日在台上映。全台上映戲院、購買團票及包場等最新消息,請密
切關注「時代革命 台灣專頁」官方臉書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RevolutionofOurTimesTW)與IG帳號(
https://www.instagram.com/root_twig)。
新聞網址:
https://reurl.cc/RjvEb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3.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vie/M.1643211243.A.72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