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光電所不僅是全台第一個光電研究教學單位,更在1986年成立台灣第一個光電博士班;2000年獲得教育部為期四年、總經費5億補助執行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奠定交大在基礎光學科技、尖端光電子材料元件、寬頻光通訊、光電系統、光資訊儲存的雄厚學術基礎。而後更向下紮根,於2004年成立全台第一個光電工程學系,形成完整的光電高等教育體系。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
光電工程學系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交大博士研發反射型變焦元件 體驗頭戴式AR、VR不再頭暈
更新時間: 2020/09/21 17:03
頭戴式顯示系統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為了讓虛擬影像具有立體感,常使用雙眼視差製造3D效果,導致眼球對焦深度不一致帶來的暈眩感。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博士生王毓仁研究將液晶變焦透鏡組合成反射型變焦元件,讓虛擬影像的空間深度可以調變,降低視覺輻輳調節衝突。此創新研究獲頒美國臉書實境實驗室(Facebook Reality Labs)液晶研究獎白金獎榮譽,為亞洲區唯一獲獎者。
王毓仁指出,一般頭戴式顯示系統為了讓投影出來的虛擬影像具有立體感,常使用雙眼視差製造3D效果,卻也導致眼球對焦深度與雙眼轉動角度不一致後帶來的暈眩感,此現象稱作視覺輻輳調節衝突,是目前AR、VR光學系統發展上的技術瓶頸之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研究將液晶變焦透鏡組合成反射型變焦元件,不但讓虛擬影像的空間深度可以調變,也重複利用了有限焦距調變範圍的液晶透鏡。
此外,AR、VR光學系統的另一個痛點是使用者有視力問題時,眼鏡與裝置無法同時使用,系統也無法針對不同使用者提供視力矯正的度數。因此,他開發大孔徑電控液晶透鏡,以提供近視眼與老花眼所需要之度數,在同一個AR裝置下一併解決視差暈眩感與視力問題兩個光學困難點。
指導教授林怡欣教授表示,王毓仁除獲頒臉書研究獎,今年他也與美國Google合作,發表全世界第一個平面但具有自由光學曲面波前的電控液晶元件,可修補球面像差與慧差;同時與Google合作提出電控液晶平行板解決VAC架構,被認為是目前體積最小、厚度最薄的解決方案。
交大表示,王毓仁博士論文主攻「任意波型與大孔徑之液晶透鏡」,研究成果包含用空間相位拼接之大孔徑電控變焦液晶眼鏡、自由光學曲面波型之液晶元件以及液晶輔助光學系統。其中獲得臉書實境實驗室青睞的,是王毓仁自2017年起針對擴增實境光學系統的一系列研究設計。
而臉書實境實驗室,主要發展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裝置,今年首度設立液晶研究獎,鼓勵液晶領域和跨學科領域的年輕學子探索AR、VR領域中液晶技術的可能性。申請作品中涵蓋新型液晶材料、AR、VR光學器件和顯示系統等新興研究,這次共挑選出來自美洲、歐洲、亞洲共6位傑出的博士生頒贈研究獎。由交大光電所林怡欣教授指導的王毓仁,獲頒白金獎與獎金10萬餘元,為亞洲區唯一代表。
附圖: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博士生王毓仁(左二)研究將液晶變焦透鏡組合成反射型變焦元件,讓虛擬影像的空間深度可以調變,降低視覺輻輳調節衝突。交大提供
交大團隊此創新研究獲頒美國臉書實境實驗室液晶研究獎白金獎榮譽,為亞洲區唯一獲獎者。交大提供
王毓仁指出,一般頭戴式顯示系統為了讓投影出來的虛擬影像具有立體感,常使用雙眼視差製造3D效果,卻也導致眼球對焦深度與雙眼轉動角度不一致後帶來的暈眩感。資料畫面
資料來源: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0921/IRUOV5GNEFG7ZEIX43A747V4SU/?fbclid=IwAR3uF0djvsl5F9IXgfLfrz91Q3vXMAKJO2xvV1NCKlIab91_6t-kXWXGeuY
光電工程學系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交大博士研發反射型變焦元件 體驗頭戴式AR、VR不再頭暈
更新時間: 2020/09/21 17:03
頭戴式顯示系統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AR)與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為了讓虛擬影像具有立體感,常使用雙眼視差製造3D效果,導致眼球對焦深度不一致帶來的暈眩感。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博士生王毓仁研究將液晶變焦透鏡組合成反射型變焦元件,讓虛擬影像的空間深度可以調變,降低視覺輻輳調節衝突。此創新研究獲頒美國臉書實境實驗室(Facebook Reality Labs)液晶研究獎白金獎榮譽,為亞洲區唯一獲獎者。
王毓仁指出,一般頭戴式顯示系統為了讓投影出來的虛擬影像具有立體感,常使用雙眼視差製造3D效果,卻也導致眼球對焦深度與雙眼轉動角度不一致後帶來的暈眩感,此現象稱作視覺輻輳調節衝突,是目前AR、VR光學系統發展上的技術瓶頸之一。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他研究將液晶變焦透鏡組合成反射型變焦元件,不但讓虛擬影像的空間深度可以調變,也重複利用了有限焦距調變範圍的液晶透鏡。
此外,AR、VR光學系統的另一個痛點是使用者有視力問題時,眼鏡與裝置無法同時使用,系統也無法針對不同使用者提供視力矯正的度數。因此,他開發大孔徑電控液晶透鏡,以提供近視眼與老花眼所需要之度數,在同一個AR裝置下一併解決視差暈眩感與視力問題兩個光學困難點。
指導教授林怡欣教授表示,王毓仁除獲頒臉書研究獎,今年他也與美國Google合作,發表全世界第一個平面但具有自由光學曲面波前的電控液晶元件,可修補球面像差與慧差;同時與Google合作提出電控液晶平行板解決VAC架構,被認為是目前體積最小、厚度最薄的解決方案。
交大表示,王毓仁博士論文主攻「任意波型與大孔徑之液晶透鏡」,研究成果包含用空間相位拼接之大孔徑電控變焦液晶眼鏡、自由光學曲面波型之液晶元件以及液晶輔助光學系統。其中獲得臉書實境實驗室青睞的,是王毓仁自2017年起針對擴增實境光學系統的一系列研究設計。
而臉書實境實驗室,主要發展擴增實境AR與虛擬實境VR裝置,今年首度設立液晶研究獎,鼓勵液晶領域和跨學科領域的年輕學子探索AR、VR領域中液晶技術的可能性。申請作品中涵蓋新型液晶材料、AR、VR光學器件和顯示系統等新興研究,這次共挑選出來自美洲、歐洲、亞洲共6位傑出的博士生頒贈研究獎。由交大光電所林怡欣教授指導的王毓仁,獲頒白金獎與獎金10萬餘元,為亞洲區唯一代表。
附圖: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博士生王毓仁(左二)研究將液晶變焦透鏡組合成反射型變焦元件,讓虛擬影像的空間深度可以調變,降低視覺輻輳調節衝突。交大提供
交大團隊此創新研究獲頒美國臉書實境實驗室液晶研究獎白金獎榮譽,為亞洲區唯一獲獎者。交大提供
王毓仁指出,一般頭戴式顯示系統為了讓投影出來的虛擬影像具有立體感,常使用雙眼視差製造3D效果,卻也導致眼球對焦深度與雙眼轉動角度不一致後帶來的暈眩感。資料畫面
資料來源:https://tw.appledaily.com/…/20…/IRUOV5GNEFG7ZEIX43A747V4SU/…
光電工程學系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國際知名的地震學家馬國鳳,和來自美國、日本、德國的地震學者合作,在引發921地震的車籠埔斷層挖井鑽探,推算出地震發生的周期,她預測921大地震可能在400年後,在相同的地點,再次發生。馬教授獻身地震研究二十多年,優異的表現曾贏得了十大傑出女青年、國科會和教育部多項傑出研究獎,今年也拿下了第四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雖然開心,但心裡想的還是剛剛發生在紐西蘭的大地震。
另外兩位來自交通大學光電工程學系的年輕副教授,也因為在奈米材料和半導體方面,有傑出的研究成果,獲得新秀獎的鼓勵。
對這些有家庭也有孩子必須照顧的媽媽研究員來說,要在專業領域有所成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也要有家人的支持,才有辦法在科學研究,繳出漂亮的成績單。
記者陳姝君張梓嘉台北報導。"
光電工程學系 在 光電類畢業只能顧機台?? -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看到有些人在PTT說光電出路不好就算是台大光電出去還是顧機台想請問光電出路真的有這麼差嗎顧機台的實質 ... 淡江大學機械與機電工程學系光機電整合組. ... <看更多>
光電工程學系 在 國立聯合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學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國立聯合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學會, Miaoli. 576 likes · 1 talking about this · 1 was here. 國立聯合大學光電工程學系學會NUUEO SA National United University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