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樹猶如此 ]
刊於AndThen.hk 的專欄。
關於社區救樹事件,看來很小但有可能非常重要。
我們愛樹,用把口,還是願意身體力行?
——————————————
般咸道救樹事件
那是至今依然歷歷在目的一場斬樹事件:2015年7月,般咸道聖士提反里一幅石牆的六棵細葉榕,其中一棵因暴雨塌下,旁邊另一棵亦受牽連,遭路政署移除。
倖存的四棵老樹,冷不防於兩星期後以保障公眾安全之名,漏夜全數鋸走——住在對面大廈的街坊一覺醒來,窗外是缺了四顆頭顱的樹,恐怖,更大反應是憤怒。
然後三年過去。2018年,事發地點不遠處,香港大學鄧志昂樓前,兩棵80年樹齡的石牆樹,同樣被路政署指有倒塌風險,匆匆地通宵砍下。
來到三年後的今天。般咸道與醫院道交界,另一棵石牆樹患上褐根病,按照慣例,難免先斬後奏——只是這一次,老樹也許可以避過一刀,有另一個結局。
去年尾,中西區區議員張啟昕(KY)發現,般咸道與高街交界的一棵石牆樹,被路政署掛上告示牌,表示已感染褐根病,「有潛在倒塌風險」。
KY抬頭察看,樹木枝葉依然茂密;加上此樹已列入古樹名木册,即珍貴或稀有品種,而樹齡達古樹級別,具文化、歷史或重要紀念意義,亦是份量儼如中西區地景的石牆樹;同時符合這兩個標準的老樹,全港僅剩32棵,斬一棵便失去一棵,不容輕率。
未幾,KY跟另一區議員伍凱欣向路政署跟進,向樹木專家及街坊收集意見,試圖救樹。
雙方經討論後,可以做的第一步,是修剪樹冠,先減輕樹身的受壓程度。
之後方案是收窄車路及行人路,劃出一段車路供行人使用,並於原本行人路上放置10個石墩,用繩拉緊大樹,早前已完成工程。
專家希望能先捱過暴風雨季,那就可以換取時間施藥,並改善土壤質素,想辦法把大樹醫好,至少不會繼續惡化。
其實褐根病並不罕見,由具侵略性的真菌引致,可經由受污染的泥土,或者地下水傳播,情況類似樹木患上癌症,暫時並無百分百把握可以治癒。
但KY依然覺得看到𥌓光:「路政署肯和議員見面溝通,聯絡不同專家集思廣益,特別由德國訂購專門固定樹身用的繩,這是第一次,算是很大的進步。」
相對過往一刀切貿然砍樹,這是香港首次運用這方法去拯救石牆樹,並破天荒在高密度民居範圍內試行;若然成功,將會成為先例,對日後保育石牆樹提供重要參考。
但,KY相信最大意義不是救樹,而是給所有人一個反思的機會:工程無可避免影響到附近道路使用者,包括人與車輛,簡單如跑步時需要繞道,而影響時間暫時未明。
「少少犧牲初時可能無問題,那半年後呢?」KY說每到樹木被斬後,人們總是紛紛出來表示憤怒,「斬樹前是不是可以一起做點甚麼?」
她的臉書貼出照片,附近街坊習慣在石牆樹下堆放雜物,甚至把垃圾塞進樹根位置;「政府部門護樹的誠意一向備受質疑,但如果連我們自己都不去愛惜,好難要求部門跟進。」
別在失去之後才懊悔。少了一棵樹,不只少了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美化社區的設施——同時少了一條生命,一位街坊。
她希望社區裡的人可以問問自己:願意為樹木付出幾多?
大樹無語。距離患病細葉榕大約20步距離,是另一棵石牆樹,已被斬去樹冠,留下樹根,緊抱石牆,至死不休。
——————————
丨knowhere丨
▪️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元創方B座H205
▪️Tuesday to Sunday 1-7pm
▪️https://instagram.com/youknowher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清暉園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建於清嘉慶年間。為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嶺南園林的代表。1989年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名錄,2013年3月被列入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清暉園原址原為黃氏花園。明朝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順德杏壇鎮人黃士俊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
古樹名木 在 CCTV 中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美麗中國 植樹節特輯:盤點那些古樹名木 歷經千百年風霜雨雪】古樹名木歷經千百年風霜,長壽、高大且粗壯,形體蒼鬱,樹幹斑駁,氣質高貴而厚重,體現著自然界特有的力量。一棵棵鬼斧神工般的古木,猶如一件件天然藝術品。請跟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全國各地的古樹名木吧!
古樹名木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港.旅】和你看香港最老榕樹:http://bit.ly/2MApCWC
在國外,#樹屋 是孩子們的秘密基地,美國甚至有所樹屋學院,教大家蓋一個夢想。高樓密集的香港,又有沒有向陽而生的堅挺樹屋?
元朗 #錦田 #水尾村樹屋 ,曾在「最喜愛的古樹名木」選舉中,榮膺樹王。它冠闊50米,吞噬了一座清代房屋。現在石屋片瓦無存,只留下部分青磚牆和麻石門框。
「這古樹起碼有三百歲了,見過一次,就會 #念念不忘。」人稱 #樹木博士 的詹志勇說,可能是某隻鳥兒吃了榕樹種子後,飛到屋頂圍頭排下糞便,生命力強盛的榕樹,就在那塊沙石中慢慢成長,一吋吋延伸它的根系。
老榕樹早年確診患褐根病(樹木癌症),康文署轄下的承建商,把樹木周邊的石屎地變為泥地,以讓樹木吸收更多養分。然而,工程並沒有諮詢樹藝師意見,亦無派監工到場,使古樹結構受損,步向枯萎。
「在香港做一棵樹,真是生不逢時,生不逢地!」#樹猶如此,何況活在現世代的香港人。
---
延伸閱讀:
城西石牆樹 封存時代的指紋
http://bit.ly/3jlhq8p
保育樹木 大樹是城市動物的生命
http://bit.ly/38ZyBJq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https://bit.ly/3oCfmuo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港旅 #香港旅行 #香港好去處 #周末好去處 #元朗 #元朗村屋 #城市 #市區 #漫步 #生態導賞 #生態 #保育 #文化遺產 #樹 #大樹 #香港樹木 #大自然 #風景 #生命力 #香港人 #詹志勇 #古樹名木冊 #明周專題 #我就是我
古樹名木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清暉園位於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大良街道,建於清嘉慶年間。為廣東四大名園之一,嶺南園林的代表。1989年被列入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名錄,2013年3月被列入列入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清暉園原址原為黃氏花園。明朝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順德杏壇鎮人黃士俊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大學士。為了光宗耀祖,於天啟元年,在城南門外的鳳山腳下修建了黃家祠和天章閣、靈阿之閣。清乾隆年間,黃家衰落,庭院荒廢。當地龍氏碧鑒海支系21世龍應時得中進士,將天章閣、靈阿之閣購進。該院歸龍家後,由龍應時傳與其子龍廷槐和龍廷梓,後來廷槐、廷梓分家,庭院的中間部分歸龍廷槐,而左右兩側為龍廷梓所得。龍廷梓將歸他的左、右兩部分庭院建成以居室為主的庭園,稱為「龍太常花園」和「楚薌園」,人們俗稱左、右花園,南側的龍太常花園在園主衰落後,賣給了曾秋樵,其子曾棟在此經營蠶種生意,掛上「廣大」的招牌,故又稱廣大園。龍廷槐字澳堂,於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考中進士,曾任翰林編修,記名御史。嘉慶五年(1800年)辭官南歸,居家建園。嘉慶十一年(1806年),其子龍元任請了江蘇武進進士,書法家李兆洛書寫了「清暉園」三字書余園的正門上方,以喻父母之恩如日光和煦照耀。園林經龍應時、龍廷槐、龍元任、龍景燦、龍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漸形成了格局完整而又富有特色的嶺南園林。清暉園占地約5.1畝(0.34公頃),分為三個景區:南園方池,為園中水景區,主建築物有澄漪亭、六角亭、碧溪草堂,以木製通花作裝飾的連廊與裝飾有嶺南佳果的濱水遊廊連接;中園有船廳、惜陰書屋、真硯齋,花亭、獅子山等園林小築,掩映在綠雲深處,周圍廳敞欄疏,徑暢台淨,濃蔭匝地,是園內景色最集中的遊覽區;北園以竹苑為代表,建築較為密集,樓屋櫛比,假山迎面,修篁夾道,巷院兼通,是園主們日常生活起居之所。清暉園的造園特色首先在於園林的實用性,為適合南方炎熱氣候,形成前疏後密,前低後高的獨特布局,但疏而不空,密而不塞,建築造型輕巧靈活,開敞通透。其園林空間組合是通過各種小空間來襯托突出庭院中的水庭大空間,造園的重點圍繞著水亭作文章,整個園林空間主次分明,結構清晰。其治園藝術,還表現在大量使用鏤空木雕花板、花罩、磚雕等裝飾工藝以及巧布玉堂春、紫藤、素馨花等古樹名木上。
古樹名木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請用片右下角調HD1080高清睇片。
http://www.abhk.org/zh/archives/665
富歷史價值的建築物遍佈香港大區小域,有時會隱藏在熙來攘往的市中心,為市民提供休憩、讓我們靜心細賞文化傳承,實在值得市民守護和保育。可惜的是這類都市中的清泉,已隨著香港永不停步的發展洪流一一被取代,很多都面臨推倒重建的命運。
磅巷、磅巷公廁及公共浴室和卜公花園便是其中的代表。
三個地點都位處太平山區內,在本港醫學及社區歷史中別具重要歷史價值。太平山區是一歷史悠久、建滿低層樓房的社區,最初為殖民地時期華人聚居的地方。在18世紀中至末期年間,區內匪賊橫行,直至鄰舍區內設立警營哨站,治安才得以恢復,小區因而命名「太平山」,區內滿佈窄小而高低不平的小山坡,樓房全部依山而建。磅巷原本是放置政府量磅的地方,也是收留流浪牛羊等動物之處。
1894年,香港爆發淋巴腺鼠疫,當時的太平山區因為人口稠密加上衛生條件惡劣而大受影響。整個民區內的房屋最終盡數清拆,其後以格形佈局重建,樓房中間圍繞的,正是香港首個為華人居民而設的公共花園:卜公花園。卜公花園是一寶貴的休憩用地,裡面種有數棵已登記於《古樹名木冊》的老樹。小區與普羅市民的生活緊緊相繫,見證了眾多貧苦大眾在疫症中身亡的血淚史。
磅巷的公共浴室建於1904年,是當時香港唯一一個同時提供男女淋浴設施的公共浴室。浴室毗鄰廣福義祠,該廟宇始建於1856年,不少市民在此供奉先人靈位。在1894年疫症爆發期間,義祠被徵用為收容所,用來安置垂危臨終的貧苦大眾。時至今日,公共浴室仍然發肩負著其最初的公用使命,雖然原有結構已被清拆後重建,但它仍是20世紀初香港公共衛生發展的實證,保留著珍貴的歷史遺跡價值。
磅巷的價值在於它是一條重要的行人通道,連接著太平山區與鄰近建築物,包括東華醫院、廣福義祠和卜公花園。小巷由太平山街起,一直延伸至醫院道,中段為普慶坊,全街以花崗岩石塊或水泥鋪面的石級和梯台組成,只供行人進出。街道中間設有鐵欄,巷中設有排水明渠用以排放雨水。
磅巷沿路可以看見不少有趣的古舊擋土石牆、圍牆和樹牆。這些結構是小城區長期發展的實證,反映了舊時代的建築技巧,也豐富了街景的風貌。磅巷是香港建築史上饒富價值的作品,如獲古跡評級,它將成為本港第四條得到歷史古跡地位的街道。小巷滿載歷史氣息,當中蘊藏太平山區原來由狹小街道、無數石級和梯台組成的證據。雖然不少舊有花崗石塊已由水泥和現代化圍欄取代,磅巷上的石級仍然保留著原來面貌。
磅巷、公共浴室和卜公花園,與香港醫學博物館、東華醫院和廣福義祠一同組成了太平山區不可分割的部份,如獲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將可保留整個低密度歷史鄰舍的特點、集體認知和空間特色。此外,這些地點亦警醒著我們,香港衛生醫療系統的發展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疫症肆虐才開展成形,令我們不忘政府與醫護人員在香港首次出現的疫症中如何攜手合作,保護香港市民的健康和生命。
古樹名木 在 古樹名木知多D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Your browser can't play this video. Learn more. Switch camera. ... <看更多>
古樹名木 在 古樹名木 的推薦與評價
【古樹名木知多啲】. 樹 全部都係樹~ 雖然好似棵棵睇落去都一樣咁,但其實有啲係有特別價值,佢地都會被評定為「古樹名木」。係香港呢個石屎森林🏙️,其實都有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