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疫情重點【全台升三級警戒,每天召開全國防疫會議!新增267例本土病例,台南首次出現確診者;多家醫院爆發疫情,已有3間院內感染;今日下午41萬劑AZ疫苗抵台,預計一週後配送;行政院推「簡訊實聯制」】
全台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延燒,今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由於全台已有過半縣市出現此波確診個案,宣布全台進入「三級警戒」,期間暫定自即日起(19日)至28日,全台民眾外出皆須全程配戴口罩;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超商、賣場、餐廳仍可營業,但必須落實實聯制、保持社交距離。
今日也新增275例確診個案,其中267例為本土案例、8例境外移入。本土個案中包含具萬華區活動史者87例、台北茶藝館73例、彰化水果盤商28例、獅子會2例、進香團1例、其他疫調中,還沒找出群聚相關的個案共76例(不明感染源49例、疫調中27例)。
好消息是,今日下午由COVAX平台配送的41.04萬劑AZ疫苗將到貨。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食藥署將需約一週的時間封緘、審核,由於疫情升溫,疫苗有供不應求的狀況,指揮中心將會控管部分劑量的疫苗,提供給一線醫護人員、中央防疫如集中檢疫所人員先接種,相關數量與細節仍待討論中。
■全台升為「三級警戒」,明起每天召開全國防疫會議
今日新增的267例本土案例,其中127例男性、140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到80多歲,發病日 / 採檢日介於4月30日到5月18日。居住地點分別為新北市129例(中和區26例最多)、台北市70例(萬華區31例最多)、彰化縣28例、桃園市16例、高雄市8例、台中市5例、基隆市4例、宜蘭縣3例、台南市及新竹市各2例,台南市更是首次出現此波疫情的縣市。
陳時中表示,今日宣布三級警戒的標準,與15日起雙北的限制相同。規定包含:
1.禁止室內5人以上、室外10人以上的聚會,但此人數不包含原有的家庭同住者。
2.其他營業場所,超商、賣場、餐廳仍可以開店,但必須落實實聯制、保持社交距離;大型活動要根據規定辦理,但禁止社團交接活動,宗教祭祀也一律停止。
3.三級警戒雖不影響正常上班上課,但國中小學校園禁止對外開放,陳時中並表示,鼓勵各企業異地辦公、遠距開會工作,上下班採彈性時間。
4.外出全程配戴口罩。根據《傳染病防治法》,沒有戴口罩,可罰新台幣3千元到1.5萬元,不遵守室內5人、室外10人規定、沒有停止宗教活動、社團交接、關閉特定場所,皆可罰6到30萬元。
如今全台皆為三級警戒,陳時中表示,明日起每天上午會召開全國防疫會議,將整合防疫資源、檢視各地方執行進度,以及駁斥假訊息。明天開始每天上午也會加開記者會澄清假訊息。他並強調,政府暫時沒有再升級到四級的打算。
■要求地方增設社區篩檢站,呼籲有接觸史、有症狀者再去採檢
陳時中表示,目前正要求地方整備能量設置篩檢站。對於各地確診者的足跡,也會透過資訊系統,將足跡整合後畫出熱點區域,就會考慮在該區域建置快篩站。但他也強調,並非沒有症狀者都可以抱著心安的心態去檢驗,「這樣是浪費資源,沒有症狀的人去採檢,還會增加染疫風險,呼籲有接觸史、有症狀者再去採檢。」
對於有症狀者去篩檢站排隊,可能造成他人染疫。陳時中說,已要求篩檢站要設立「綠色通道」,對於現在有症狀者、高接觸史者,應該要優先採檢。地方政府也必須在第一時間將患者送到集中檢疫所或醫療院所,指揮中心正訂定相關指引,若民眾不幸拿到確診報告,地方政府應如何即時聯絡、並在一定時間內安置病患。
針對醫療量能部分,陳時中說,各大醫院已暫停或延後不必要的手術、門診,醫院要降載到最低,也要求各醫院依照應變機制、清出專責病房,讓病人得到照顧。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表示,過去確診患者住院,Ct值必須達到34(數字愈高,病毒量愈低)才能解隔離。「但這個標準設定得很高,一般實證資料認為,Ct值超過28就沒有傳染疑慮,這次為了有效使用醫院病床,不希望將沒有傳染力的病人留置醫院,因此Ct值超過30的病人,就可以解隔離,但仍需自主健康管理一週。」
張上淳說,這兩天確診個案數增加得很快,目前可掌握的數字,在加護病房使用呼吸器的個案共有26例,有3例使用葉克膜。「昨日只有19位病患使用呼吸器,今天就增加7位,因為有不少高齡長者確診,病情容易變得嚴重。」
針對疫情較嚴峻的雙北,衛福部常務次長石崇良表示,目前雙北有14家醫院超過500張病床,急性病床有至少13,000床,醫療量能基本充足,目前也在擴充專責病房,但需要一些時間消化原來住院的病人。而和平醫院作為專責醫院也已完成清空。台北市專責病房已開設376床、新北市283床,後續會再持續擴充。
防疫旅館全台共17,789間房,目前使用10,501間,使用率59%,還有7,000多間房可以使用,現已要求地方政府持續擴充防疫旅館數量。
集中檢疫所全台則有4,500間,已使用2,500間,目前預計再增加2,000間,確保任何時間都有安置所可以緊急使用。
■台大醫院10位工務人員確診;北高2家醫院、北市某血液透析中心出現院內感染
近期全台各地有多家醫院傳出收治病人而後發現確診的狀況,或是醫護染疫。張上淳表示,有些醫護人員可能在社區被感染,也有民眾不知確診到醫院就醫,這些病人可能以其他疾病的病徵表現,醫院不見得能夠察覺,就沒有及時採檢出來,目前病人要入院前,都會希望先篩檢過再入院。
今天上午台大醫院也發布聲明稿表示,東址地下3樓平時負責修繕業務的工務室人員,在5月18日發燒採檢,傍晚確診,針對工務辦公室36人採檢,總共10人確診,目前疫調發現其中有確診者曾有萬華區足跡。
台大醫院發言人、副院長王亭貴表示,目前26名陰性的密切接觸者正在醫院隔離中,疫調也會持續進行、環境已清潔消毒,環境採檢10處發現在工務辦公室有3處殘留病毒。
王亭貴說,台大1,000多名住院病人才剛完成普篩,全數都陰性。這次將會針對全院約6~7,000名員工使用抗原快篩進行普篩,預計將在48小時內完成。大規模的採檢希望能確保院內維持乾淨的狀態,但也會影響醫療量能。王亭貴也表示,已即刻停止所有常規手術、新病人入院及進行門診降載,希望非緊急之病人延期就診,同時也請衛生局幫忙將急診非重症的確診患者轉院,將台大醫院的量能,都先保留給急重症的病患。
不過,王亭貴強調,院內感染是指民眾在住院期間得到感染,並不包括入院時即有的或已潛伏的感染。這次的工務人員確診,判定是在院外感染,傳染給其他工務人員,因此不算是院內感染。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疾病管制署副署長羅一鈞說,目前多家醫院可能有醫護、病人確診,但發生院內感染的醫院共3家,分別是板橋區亞東醫院、高雄仁惠醫院,以及今日台北市一間血液透析中心。
亞東醫院自17日爆發院內群聚感染後,亞東醫院證實,今日再新增3例確診,都是原確診個案的匡列者,3人分別是1名病人、1名病人家屬,以及1名看護,這些個案都在匡列掌握中,第二次採檢才陽性確診。
羅一鈞說,台北市一間血液透析中心,其中一名洗腎病患在12日身體虛弱、13日發燒,就醫採檢後陽性。該診所自行購買快篩給中心病患、員工採檢,結果驗出4人陽性。指揮中心已和衛生局一起到洗腎中心做匡列與管控,目前11名工作人員、67名病患都已居家隔離並會採檢。由於病患每週都需要血液透析,羅一鈞說,會先想辦法安排媒合醫療機構協助,若沒辦法,則會每兩天對這些隔離者進行PCR採檢,再由居家隔離中的醫護人員,帶病患回到清潔消毒完畢的血液透析診所。
陳時中呼籲,「我們會極力控制,也會透過很多方式避免院內感染擴大,提醒大家醫院是風險很高的區域, 除非特殊情況,不要一直前往醫院。」
■41.04萬劑AZ疫苗今午到貨,5月26日配送,將控管劑量給醫護與防疫人員
疫情升溫讓疫苗供不應求,多家醫院因為疫苗缺貨,而取消了原先預約自費、公費的疫苗接種。指揮中心發言人、疾病管制署副署長莊人祥說,截至5月18日,已累計接種24萬5008劑,庫存只剩下7萬多劑。
今日的好消息是,下午近4點時,由COVAX平台配送的41.04萬劑AZ疫苗將抵台,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也是自韓國廠寄出,等食藥署進行檢驗、封緘,預計需要一週時間,就可以提供使用。
不過,為了保護一線醫護、防疫人員的安全,陳時中表示,這批疫苗將會控管部分數量,提供給這些風險最高的人員接種,如載送病患的運送人員、醫護人員、集中檢疫所人員等。這兩天也會盡快討論控管的數量。疾病管制署署長周志浩補充,這一批疫苗的到期日為8月31日。
■北市昨日快篩陽性率5.1%,新北市再增3快篩站
台北市政府統計,昨天(18日)台北市4個快篩站,共篩檢1,213人,陽性率5.1%,今天早上到下午3點半開記者會時統計,陽性率是5.2%。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預計要下降到3%,社區感染才能算控制住,但隨時有可能再上升,因此還是要做好個人防護,降低活動。
新北市市長侯友宜今天宣布,新增3個社區篩檢站,分別是土城、永和、樂生,加上原本的板橋篩檢站,總計每日可篩檢1,000人,他也表示篩檢站會優先採檢高風險區活動或接觸史者。
高雄市政府也在上午召開記者會,市長陳其邁表示,過去31天台灣806例本土案例,R0值為5.5(即一名感染者可傳染給多少人),代表一個人可以傳染給5.5個人。根據過去各國的研究都可看到,公衛措施的介入,也就是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可以非常有效的阻斷傳染鏈。
因此他也在記者會中多次強調,將對未戴口罩的市民進行裁罰,若民眾不戴口罩倒垃圾,將拒收垃圾,「我也要求警政單位,針對人與人的連結行業加強查緝,如果查到,除了裁罰外也將即刻斷水斷電。」
台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日也在記者會中表示,鑽石公主號的R0值為5.7,此次萬華疫情R0值已達5.5,但若嚴格落實公衛防疫措施,模式推估結果認為,若能落實到9成以上,只需3天就能將每日確診數控制在兩位數。
針對口罩,今日有媒體提問指揮中心現場的手語翻譯員是否需要戴口罩?陳時中回應,現在也有一些透明口罩,若需要讀唇語可以使用。
然而,資深手譯員李振輝曾在受訪時表示,使用透明口罩會起霧而看不清楚嘴型跟表情,實務上手譯員完全無法使用。過去就曾有公部門向國外購買一萬個透明口罩,後來直接作廢。
■北市徵防疫旅館,號召退休、離職護理人員回前線
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目前確診者多為輕症或無症狀,只有20%需要在醫院治療,4%需要加護病房, 因此快篩陽性都會安排到集中檢所或防疫旅館,未來輕症、無症狀確診者也會比照辦理。台北市副市長黃珊珊補充,目前台北市共有安心檢疫所200多床,中央的陽明山檢疫所200多床,目前徵調的旅館200床,預計對外徵用到700床,目標是總體數量1,000~1,200床。
由於有許多北市民眾前往社區篩檢站,為了明確分流,快篩陽性患者,無症狀、輕症前往檢疫所外,中、重度患者則會以救護車載往專責病房;而快篩同時也會做病毒核酸檢驗,若陽性但無症狀、輕症,則停留或送往檢疫所;中、重度患者一樣送往醫院。
台北市觀傳局局長劉奕霆表示,目前台北市已經有兩間大型旅館願意轉為「收治快篩陽性患者的旅館」,有醫護團進駐,第一間已上線的旅館可提供約200多間房間,目前正和其他旅館洽談,希望能提升旅館量能。
台北市預計讓住進檢疫所中的輕症、無症狀確診者,10天後進行一次PCR核酸檢測,陰性或Ct值高於30就可以回家,Ct值小於30者,再住7天後即解隔。
柯文哲說,現在每天新增入住檢疫所或檢疫旅館者約100床,不能單靠旅館人員照顧,還必須要監測健康才安全, 因此要對退休或離職的醫護人員發出徵集令,「現在國家需要你們到防疫前線作戰」,服務範圍是在防疫旅館、檢疫所,詳細需求人數還不確定,但由於還需要訓練感染控制措施,報名到上線約需一週,希望有意願者先向台北市政府登記,「就像後備軍人,先訓練,有需要就送上前線。」
針對台大醫院傳出工務室有10人確診,暫時不收新進病人,也有不少醫院傳出院內有病患確診,柯文哲表示,現在陸續有醫院會院內感染,過去都是「清零計畫」(即分區淨空,清潔消毒),現在看起來不行,若醫院營運要改變,要報到台北市衛生局,不可以想停就停,這樣治療能量會出問題。
不過他也強調,台大醫院只是說不收新的病人,「我相信新冠肺炎或重症還是會收」,只是停下來看要怎麼調整,台大是全台最大醫院,不可能停止運作。
台北市政府昨天要求轄下醫院必須空出一定比例病房當作專責病房,或是支援醫護人力,柯文哲代替醫院對中央喊話,他指出,現在有很多醫院轉為專責防疫醫院,或專責病房,希望健保署針對專責防疫醫院、病房,跟大家商量健保費,醫院才有辦法做出決定,很多醫院是不曉得將來怎麼處理,所以才猶豫。
■行政院推「簡訊實聯制」;新增8例境外移入,自印度、菲律賓、日本入境
由於目前民眾要進到各大超商、餐廳等店家,都得要採實聯制。今日上午行政院召開記者會,政務委員唐鳳表示,今日已上線「簡訊實聯制」,民眾透過免付費簡訊,就可做到實聯制。
民眾在欲進入的店家門口掃QRcode,手機會出現店家代碼與收件人1922,民眾只要按下送出,就完成實聯制;民眾也可以打開Line App「疾管家」掃描QRcode,或打開簡訊功能,收件人輸入1922,內文打上店家代碼,發送簡訊即可。唐鳳表示,簡訊是由電信業者吸收費用,民眾也不會留下任何個資,所有資料保留28天,店家可在今日下午3點後申請。
另外,今日境外移入的確診個案也較前幾日稍多,一共8例,其中5例自印度入境、2例菲律賓、1例日本。這些個案都有登機前3日病毒核酸PCR陰性報告,在台期間也都沒有症狀,且都是在自主健康管理或檢疫期滿後採檢確診。
(文 / 陳潔、林慧貞、林雨佑;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柯皓翔、戴淨妍 ;攝影 /余志偉、鄭宇辰、陳曉威、黃品維)
#延伸閱讀
【守住醫院、才能守住更多人:雙北疫情外溢全台,社區聯防如何儘速補位】https://bit.ly/3uZVaWG
【清院不封院、防疫更細緻,從SARS到COVID-19,和平醫院為何仍是台灣疫情關鍵槓桿?】https://bit.ly/3uQGgC8
【從武漢到世界──COVID-19(武漢肺炎)疫情即時脈動】http://bit.ly/2HMR2T6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社區篩檢站 #集中檢疫所 #院內感染 #快篩 #停課 #遠距上課 #三級警戒 #AZ疫苗 #簡訊實聯制
「台中之鑽進度」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中之鑽進度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中之鑽進度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中之鑽進度 在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中之鑽進度 在 [新聞] 比台北101還多5成!台中銀173億總部曝光- 看板Stock 的評價
- 關於台中之鑽進度 在 台中城Taichung - 標高225公尺的台中之鑽(台中商銀新總行 ... 的評價
- 關於台中之鑽進度 在 台中銀總部進度 :: 台中建案查詢網 的評價
- 關於台中之鑽進度 在 63層玻璃帷幕、高度超越「台中之鑽」!興富發商辦初圖曝光 的評價
台中之鑽進度 在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Green Citizens' Action Allianc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對於三接外推方案之聲明】
※以下文長
針對桃園觀塘天然氣第三接收站與藻礁公投的爭議,5月3日行政院舉行記者會,提出「第三天然氣接收站外推方案」,將工業港再往外推455公尺至離岸1.2公里之處,不浚挖且取消原本的21公頃外海填區,縮短防波提,預計2025年6月供氣。
對於政府願意持續修正三接方案的態度,綠盟表示肯定,期許這將是各界開始尋找公投僵局出路的開始。本篇聲明之目的並不是簡單地表態藻礁公投「贊成」或「反對」,綠盟的立場始終都是盡可能詳盡地呈現藻礁與三接議題所牽涉的複雜能源轉型面向,希望大眾在投票日做出選擇時,都可以充分理解每一個方案背後的成本與影響。
🔸 有助減緩藻礁衝擊與能源轉型影響的方案都值得討論
綠盟在過去的聲明( https://pse.is/3eym9l )中也曾強調「能源議題不該被公投簡化、更不該變成政治對決」,雖然公投無法解決能源議題的多元與複雜性,然而這不代表公投一旦成案就注定得以零和對立的結局收場,反而雙方應該更為積極地溝通,充分地討論爭點與可能的解決方案。
因此即使公投已然成案,綠盟仍積極呼籲政府部門、民間團體、專家學者之間的對話,以期可以將各種替代方案的可行性、細節都再往前推進。雖然公投日當天的選票只有「贊成」與「反對」的選項,但在直到那天之前的政策討論、社會溝通並不應該僅局限於此,任何有助於減少對藻礁生態、能源轉型與減煤減碳期程衝擊的方案,都值得包括政府、民間團體及公民社會在內的所有人好好討論,而這當然也包括了行政院所提出的外推方案。
綠盟肯定政府願意朝著對藻礁影響更小的方向修改、調整自己的政策。在第三接收站與藻礁公投的議題上,綠盟向來主張天然氣是能源過渡時期必要的選項,但觀塘藻礁生態的保存也是重要的保育價值,2018年時我們也曾在環保署外抗議環評史上最黑暗的一天,強調政府應該負起責任,妥善評估各種替代方案、落實資訊公開以及與民間團體有更多的溝通對話,這些立場與主張,綠盟從未有所改變。
🔸 三接緩建不缺電,更與核電存續無關
台灣目前正處於能源轉型的重要十字路口,除了2025年非核家園之外,更重要的是加速減少燃煤發電,尤其是台中火力發電廠、高雄興達電廠都有燃煤機組除役或是停機備用的規劃,這不只有助於改善空氣污染、重金屬危害,對於台灣達到2050年淨零碳排來說也是非常關鍵的任務。在能源轉型、加速減碳的雙重挑戰下,短期內台灣需要透過提升天然氣占比來加速減煤,因此第三天然氣接收站的興建絕對有其必要性。
許多人擔心,藻礁公投一旦通過,三接需要擇地重建,台灣恐將面臨缺電危機。但綠盟必須強調,三接緩建確實會對電力供應造成ㄧ定程度的壓力,但並不等於缺電。根據未來的電力供需預估,裝置容量224萬瓩的大潭電廠8、9號機如果因為無氣可用而無法如期供電,對於電力備用容量率的影響約為6%,會使得2025年備用容量率落在11%到8%之間,低於法定的15%,但這並不等於缺電,過去綠盟曾經強調,台灣在2014年到2018年間的備用容量率也都低於15%,其中更有三年低於11%,除了2017年因為人為操作疏失所導致的815大停電之外,過去二十年來並未出現限電危機。簡言之,雖然三接緩建確實可能造成未來供電壓力提高,但這並非缺電,也可藉由更好的尖峰用電抑制政策來調適。
因此,在昨日的記者會上,經濟部長王美花不斷談到「三接必要性是核電除役後的電力缺口」,我們認為這樣的說法容易誤導,讓民眾誤以為天然氣與核電是可以互相取代的,似乎「核電不除役就可以不蓋三接」,但這絕對並非事實!過去民間團體早已不斷強調,2025年非核家園是老舊核電屆齡除役、核四未完工不發電的自然結果,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興建與否跟核電存續議題完全無關,其最重要的任務是加速減煤,而非彌補核電缺口。
🔸 三接緩建恐影響減煤進度,中火、興達首當其衝
我們認為「缺電」其實是整個三接爭議中相對沒有疑慮的議題,三接緩建最大的衝擊在於對於減煤期程的影響。換句話說,重點不在於「缺電」,而是「缺少用來減煤的電」。
根據評估2025年需要2620萬公噸的天然氣供應,而第三接收站的預計供應量為300萬公噸天然氣,假如第三接收站未能如預期在2023年至2025年供氣,估計在該年將會有140萬噸的天然氣缺口,約等於100億度的電力。根據經濟部的說法,則是直接扣掉大潭電廠8號機9號機的137億度電,不過也有專家認為8號機9號機既然建好,應仍可利用有限的氣源進行調度發電,不至於完全無發電貢獻。
不論是100億度電或是137億度電缺口,最大的影響都不是「缺電」,而是短缺了原本要用來取代燃煤發電的電力。2025年的能源轉型目標是將燃煤發電占比從現在的45%降至27%,假設到2025年的年用電成長都如去年ㄧ般為2%,則2025年時燃煤發電需較2020年減少440億度。主要的減煤貢獻將來自台中火力發電廠的四座燃煤機組轉為備用,以及高雄興達電廠的兩座機組除役、兩座轉備用,2020年時興達1-4號機毛發電量約114億度,中火1-4號機毛發電量約83億度電,這總共約197億度的燃煤發電量,將近是2025年減煤任務的一半。倘若2025年前三接無法順利供氣,最大的影響恐怕就是台中、高雄的煤轉氣時程。
🔸 台灣社會對展綠、節能的決心有多少?怎麼做?
很多人會問:三接緩建對減煤期程的影響是無法克服的嗎?是否能用綠能、節能取代?專家學者指出,因大潭8、9號機組無法發電或發電貢獻降低而帶來的100億度燃氣電力缺口,可以藉由例如提高2025年再生能源裝置容量目標以及加強節電來作為彌補。若臺灣2025年時太陽光電可由原定20GW目標,更全力衝刺至25GW,則可補上約50億度的缺口,此外,2017年至2020年間的「新節電運動」的節電成效達到46億度,若可將社會大眾對藻礁保育的關注,進一步引導到對電力消費外部成本的意識上,再輔以充足的節能預算資源時,進一步壓低電力需求年均成長率,則有機會藉由節能面補上另外50億度的缺口。
蔡英文總統日前因應國際情勢以及國內各界期待,終於宣示「2050年淨零碳排也是台灣的目標」,如果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面對未來幾年內可預期的電子業用電需求增加,不能僅強調「供電穩定」,而更需要思考如何進一步抑制尖峰用電、強化需量反應措施、加強高耗能產業的能效規範與氣候責任,以提高產業能源使用效率。
因此,除了本文提到的2025年光電目標、尖峰用電抑制、節電政策、產業低碳轉型等,包括「電價正常化」、「碳費」等管制工具也應該被整體性地納入台灣的能源轉型、淨零路徑的政策討論中。這些是不論三接爭議如何發展,原本就需要更大幅度地向上提升、用最大的力道去落實的無悔能源政策。假如表態支持藻礁公投的各方—包括國民黨與支持核電派—都能對此有所認識與決心,不分朝野全民一起致力於落實這些作為,除了有利於台灣達到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才可以讓我們較有餘裕可以去彌補、調度因為藻礁公投而帶來的各種影響。
🔸 直面能源轉型實際困境,召喚更強的社會共識與政策力道
當然我們也需要誠實面對當下的眾多挑戰,以及瞭解這些無悔政策本身所需要的巨大社會共識與政策力道,並非一蹴可及,甚至並非當前社會大眾理解與支持的方向。
例如2020年所預計達成的6.5GW光電裝置容量最終並未達標,僅完成約5.8GW的光電容量,這意味著要在2025年時將光電目標再往上提升5GW將是個更為艱鉅—但絕對必要—的挑戰。在地面型光電案場屢屢發生爭議與反對聲浪的情況下,2025年20GW的光電目標中的屋頂光電先由原本的3GW提高至6GW,再於2020年提高至8GW,地面型光電目標則由17GW調降至12GW。換句話說,要追求更為積極的光電目標,包括政府與社會在內都必須願意支持光電發展,且在屋頂型光電目標已三度提升、但地面型光電進度目前仍停滯在2GW的情況下,政府也應盡速建立地面型光電完善而有效的開發機制,才可能有機會在2025年達到甚至超過20GW的目標。
在抑制電力消費成長上,過去三年間中央挹注了高達70億經費來推動縣市共推節電計畫,然而今年之後這筆經費將暫時沒有著落,倘若沒有足夠且穩定的資源,地方的節能節電動能恐怕會遭遇巨大斷層,要延續、強化過去幾年的46億度節電成效也將十分困難。
另外,佔整體用電50%以上的製造部門用電在這幾年絲毫沒有減緩的趨勢,過去十年間的電力消費成長更是有75%來自製造業部門,在現在政府與整體社會氛圍皆高度期待護國神山半導體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情況下,藉由節電50億度來彌補三接緩建衝擊的任務也同樣需要高度的共識與政策力道。
在這此情況下,大家必須瞭解讓台灣邁向永續的能源轉型原本就荊棘滿路,在政策資源、社會動能與時間都有限的情況下,三接緩建的選項確實伴隨著不可忽視的成本。例如上述「光電創能50億度、節電50億度」的政策假若能落實,原本可以讓台灣從2025年能源轉型的基礎進一步挑戰2050淨零碳排,如今則有可能僅能勉強幫助我們確保2025年的減煤目標不至於延宕。
因此,在守護藻礁的目的之下,任何能夠為台灣能源轉型盡量爭取到多一點時間的作法,我們認為都是值得嘗試、值得討論的。
🔸 外推方案是政府、社會正面溝通的起點,而不是終點
在「守護藻礁」、「減煤減污」、「淨零碳排」的多重目標與多元價值之下,綠盟認為政府願意研擬與提出三接外推方案是較過去更為進步的作為,除了試圖進一步減緩工程的生態影響,也將對減煤時程的影響控制在2年半之內,這部分必須給予肯定。
當然針對外推方案,各界也還存在相當多的爭論,包括離岸1.5公里之外是否確實沒有藻礁生態、外推方案是否依然會有漂砂影響、突堤效應、觀塘風象狀況是否如何影響外推方案等,這都需要後續更為全面的資料釋出,包括政府目前掌握的鑽探資料,以及持續性的政策溝通對話。
同樣地,綠盟也呼籲政府仍需積極評估各種方案的可能性,任何「減少藻礁生態衝擊」、「減少能源轉型衝擊」的方案都應該被更細緻的討論,並且以「維持加速減煤目標」為前提,提早規劃因應假如「公投通過,三接緩建」後對能源轉型的衝擊,這些因應作為除了提高再生能源目標之外,也包括經濟部記者會上所提出的過渡時期因應對策,例如提升燃氣機組調度、強化節能與需量反應等等。
如此,不論8月底藻礁公投最終結果如何,才能確保可以將公投對於藻礁生態、能源轉型的影響降到最低。三接與藻礁爭議是「環境與環境之間的價值折衝」,雖然公投結果只有「通過」與「不通過」兩種可能,但藉由公投前的政策對話,我們依然有機會產出更好的替代方案、配套措施與因應對策,將上述兩種結果的影響都控制在最輕微的程度。
🔸 能源轉型是跨越世代的持久戰,爭執過後仍需重建共識,共同努力
最後綠盟要強調,經過這段時間的對焦與討論,我們深刻體會到政府與民間都極爲辛苦地思考各種方案,努力試圖在這個過程中將正面的環境價值向前推進,因為藻礁公投而來的壓力,推動政府研擬出減輕影響的方案不該被簡單地批為「摸頭」,這是議題推動的結果,也許不能讓所有人願意接受,但肯定政府外推方案不代表遺忘初衷,堅持不接受方案的團體也不應被標籤為頑冥不靈。今年8月底的公投是能源轉型的重要關鍵,核四重啟公投更是攸關我們能否阻止台灣走上過時、危險又昂貴的核能老路,但能源轉型是放眼2025年、2050年的持久戰,這一路上我們需要的不只是資源與時間,更需要夥伴與朋友。
符合永續價值的能源轉型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工程,需要台灣社會所有行動者的協力,這個過程並不簡單,不同的價值之間勢必有所摩擦與扞格,我們所必須做的就是在每一次的爭執、衝突與撕裂之後,努力重建信任與合作基礎,尋找新的共識與行動方案,再繼續一起努力。
台中之鑽進度 在 曾玟學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前幾天二〇四六 台灣的成員們,一起到桃園大潭電廠實地了解三接目前的狀況,部分2046夥伴因為各自的行程沒辦法前來,到場的有洪申翰 Sun-Han委員、賴品妤委員、戴瑋姍議員、張之豪議員、藍士博執行長及我。
「展綠、減煤、增氣、廢核」是台灣能源轉型四個重要的目標,其中第三接收站的更是直接涉及中南部的減煤。目前通霄電廠和大潭電廠的天然氣從台中接收站來,但未來若台中要新增燃氣機組的話,台中接收站的氣源就要留在台中。
那麼大潭電廠、通霄電廠的氣源就必須從北部來,若沒有三接,可能會導致大潭電廠新的8、9號機組沒有氣源,通霄電廠也辦法增設調節再生能源能的二期規劃機組,不僅影響中部減煤進程、增加電力調度的不確定性,更會讓能源轉型進度落後。
2015年馬英九政府決定要建設第三接收站,便是為了大潭天然氣電廠,即便是國民黨都知道燃氣的量需要增加。但是增加燃氣設施需要一定的風險管理,北部要有燃氣電廠,需要天然氣接收站,避免長途輸送氣源的風險。
而在國民黨原先的規劃中,認為已保護觀新藻礁,大潭生態比觀新差,所以想要把整個潮間帶都挖除填海。過去因為大潭藻礁的沙埋狀況,學者對大潭的關注的確比較少,但是因為2015年兩個大颱風把沙帶走,藻礁裸露出來之後開始生物多樣性開始產生,學者開始進入大潭藻礁進行調查,發現柴山多杯孔等生態事證,在環評過程打臉中油的說法。
當時爭議的核心是G1和G2區域,當時學者的生態證據都在這兩個區域,因此當時提出的迴避方案,就是閃避G1、G2。
過去一個討論是原本要開發的232公頃,為了迴避而縮減到23公頃,但我覺得這樣論述不太正確,因為很多人好像覺得為了開發還是破壞了23公頃,但事實上現在所謂23公頃的方案,根本不是新開發的,是原本就已經填好的(應該是2003年填的),是原本就已經沒有藻礁的地方。
白話一點來說現在的方案是完全迴避G1、G2,岸上也不再做新的開發,就在既有的地找地方建儲氣槽。但是離岸還是需要工業港,LNG船要收卸液態天然氣,必需利用棧橋來把氣送進儲槽。
那離岸的工業港,會不會有海下的生態被影響?我認為這才應該是真正的問題點所在,目前的方案是海岸和潮間帶都迴避,但海上的部份的確值得討論。
而目前的觀察是礁體在離岸越遠處就越薄,以中油的鑽探資料來看,超過1.5公里外便鑽探不到任何礁體,可以合理推論礁體的分布目前不超過這個範圍。
而LNG船的迴船池在離岸約1公里處,因為有一定的深度要求,所以需要向下浚挖之處還是會有一部分薄薄的礁體。還有工業港會不會影響洋流,讓部分礁體上的覆沙隨季節而露出,的確是有可能的,因此原本的方案我認為有值得討論的空間。
目前反對的聲音中,所提出的替代或解決方案主要有三個(還有新的可幫我補充):
第一、重啟核四補上電力缺口,先不說核四拼裝車的安全問題,在核廢料無法解決的前提之下,核四就不該被拿來當做解方,這是國民黨再一次冷飯熱炒。
第二、不要用這麼多電就不需要三接了,這種想法天真的過於脫離現實。
第三、移到台北港,而新北市議會已明確議決反對,再加上時程可能延宕超過十年及管線行經路線問題,這個選項也無法考慮。
也就是說這案最困難之處就在於,現在的方案有人民不滿意,但卻沒有人有辦法提出夠好的解決方案,導致僵持不下最後需演變成公投對決,但是,就如同申翰委員之前說的,這不是「開發 vs 環保」的對立,而是盡可能迴避生態、為了減煤增氣的一方與完全徹底地保護藻礁一方的「環保 vs 環保」的問題。
目前政府持續與環保團體進行溝通,試圖透過對話找到平衡點,非常希望之後能朝好的方向發展,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雙贏方案。
台中之鑽進度 在 台中城Taichung - 標高225公尺的台中之鑽(台中商銀新總行 ... 的推薦與評價
標高225公尺的台中之鑽(台中商銀新總行)目前進度在最近已經派駐工程機具進場施工囉 ☑️ 除了標高262公尺的水湳智慧營運中心動向不明之外,這座建築物在未來完成後將 ... ... <看更多>
台中之鑽進度 在 台中銀總部進度 :: 台中建案查詢網 的推薦與評價
台中建案查詢網,台中之鑽進度,台中之鑽完工,台中之鑽失火,台中銀行總部,台中銀行總部飯店,台中商銀企業總部照片,台中之鑽規劃,台中之鑽ptt. ... <看更多>
台中之鑽進度 在 [新聞] 比台北101還多5成!台中銀173億總部曝光- 看板Stock 的推薦與評價
1.原文連結:
https://house.ettoday.net/news/1496200
2.原文內容:
榮獲法國MIPIM「未來高層建築類首獎」的台中銀總部本(7)月初正式開挖,這棟斥資招
過百億元的全新總部,每坪建築成本竟高於全台最貴豪宅帝寶,讓這棟建築才剛動工就備
受外界矚目。
本刊上週三(17日)實地走訪工地發現,台中銀的新總部不但平均每坪建築成本超高,施
工難度更高,規劃地下10層樓的開挖深度,比台北101大樓還多出5成,漏水問題不易克服
,建築同業說:「我們也在看他們要怎麼解決這些難題。」
「這個工程非常難做!」現場工人搖搖頭對本刊說:「這棟新大樓地下要挖10層,比台北
101的地下5層還深,也是台灣地下樓層數最多的大樓。這裡的地質是礫石層,石頭非常多
、困難度更高,大家都抱怨從7月開挖到現在,工程進展不順利。」
鄰近的豪宅住戶也說:「地下十層光是停車就繞到頭暈了吧,搞不懂為什麼他們要挖到那
麼深,這邊水源豐沛,附近有些地基挖比較深的大樓,地下室漏水問題非常嚴重。」
根據台中之鑽的建築藍圖,預計開挖深度達34.6公尺,比起全台最高樓台北101大樓地下
深度23公尺,還要多出50%,將是目前台灣挖最深的地基,光地基的施工期就需時一年半
,如果再加上地上38樓建物,總工程期長達4年半,是由達欣工程和義力營造負責興建。
「施工期建築物蓋到地下10層,就連在國外也很少見,因為挖得越深水壓越大,未來要處
理漏水的技術也要更高。」一位不願具名的建築師說。
不只建築難度超高,高達112億元的造價,也令人咋舌。根據建築成本換算,每坪建築單
價高達32萬元。「台中之鑽比起帝寶(豪宅)的22萬元還要高出一大截,台中商銀為了蓋
新總部,總共砸173億元(含土地),相當銀行淨值的35%,實在誇張。」同業對於王貴
鋒砸重金的氣魄感到相當不可思議。對此,台中商銀表示,新總部大樓經過公司和外部的
專業評估,對財務不會有影響才會這麼做。
3.心得/評論:
存股好標的台中銀
台中銀173億總部曝光
從完成預覽圖看真的很氣派
但本業獲利普普
現在花大錢蓋總部
究竟是利多還是利空?
大家覺得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1.140.17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563892950.A.3A9.html
FJ大因為看到你推文才買這檔
不知未來你怎麼看?繼續抱著嗎?
※ 編輯: kiversonx17 (1.171.140.170 臺灣), 07/23/2019 23:31: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