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籲政府 #加強移工防疫措施!』
前天 #京元電子爆發群聚感染 引發竹科半導體業一片震驚,昨天快篩後,初步就有高達32位員工染疫,更讓人驚慌的是到現在都還不知道感染源,#苗栗縣政府 至今對資訊交代模糊,令更多人恐慌。在京元竹南廠染疫事件中,多數都是外籍移工,居住於派遣公司的宿舍,以交通車往來於園區、商場與宿舍之間。而竹南與新竹科學園區不過一個交流道的距離,新竹市一定要提前部署,以設想病毒是否已在新竹地區散播?的心情,嚴陣以待才行!
👉『勿讓外籍移工變成竹科防疫破口』
面對新竹科學園區 #護國神山 受到威脅,昨天一早,京元股票跌了3.5%,即時反應確診案已經使得不少投資人卻步。未來倘若因為疫情發展造成產線停工、產能受損的話,不只京元的股價,整個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上中下游都有可能因此受到波及,損失難計。為此,#林智堅市長 下午表示將全面清查新竹市移工宿舍的管理狀態,並且制定相關作業規範,讓風險降到最低。
竹科一直是台灣最高標準防疫的地方之一,規定嚴格且軍紀嚴明。這次移工的染疫破口,透露出一個警訊:疫情爆發至今,台灣對境內移工的防疫管理究竟做了多少?能掌握到什麼程度?移工會不會變成防疫政策的漏網之魚?威脅到護國神山的安全?
👉『工業區移工生活管理應該清查』
新竹縣新豐、湖口、芎林、苗栗縣頭份、竹南與銅鑼等,新竹市香山牛埔等地,海外移工儼然已是生產線上的主要勞動力,這些移工很多住在「外勞村」(宿舍),由人力仲介公司(移工顧問)負責管理,統一食宿,集體行動。外勞村的防疫做得如何?有沒有落實?外籍移工對台灣疫情了解多少?不同文化有不同生活習慣,是否會降低防疫效果?這些在這次群聚爆發前,坦白說很少人關心,更別說了解。(註:竹南科學園區、湖口工業區、芎林五華工業區、牛埔工業區等都聘有大量海外移工)
👉『雇主防疫意識夠不夠?』
外籍移工有自己的生活圈,放假期間也會集體到外縣市休閒逛街、或上教堂清真寺做禮拜。竹南的移工來新竹玩,是很普遍的事。移工間基於同鄉情誼,桃竹苗移工的移動網絡甚至會跨越到大台北,甚至是台中。無論台北車站,新竹火車站,還是台中東協廣場,假日時很容易見到操持不同語言的勞工享受假期。移工分為「產業外勞」(廠區)跟「家庭外勞」(看顧),也有的在長照機構內服務,類別不同但是人際社交圈互通。萬一疫情擴散,病毒隨著這些移工人際網路流竄到不同公司、工業區,甚至養老院與本國家庭內,那真是不堪設想。
👉『主關機關勞工處要趕緊動起來』
為了辛勤工作的外籍移工健康安全,也為了降低產業風險,苗栗縣、新竹市、新竹縣的勞工處應該儘速聯合各大廠商以及科管局,全面盤點 #產業移工 宿舍、管理規範、衛生環境、用餐動線、篩檢流程以及各項福利措施,並在 #各大公共場所製作多國語言標語,以確保政令傳遞的有效性;另外,也要呼籲無論是家庭還是長照機構的 #外籍看護雇主確實督促移工落實防疫政策,保障外勞跟家人的健康。
#防疫全國隊
#移工健康
#才能永續發展
歡迎加入臉書社團🤡 新竹同學慧 ,一起討論防疫大小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
「台北車站外勞」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北車站外勞 在 李妍慧 Yen Hui Le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車站外勞 在 吳建衡 Ed Wu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北車站外勞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北車站外勞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北車站外勞 在 [新聞] 台北車站遭外勞攻佔檢座PO照引熱議- 看板Railway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車站外勞 在 外籍勞工放假的時候聚集在台北車站大廳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車站外勞 在 [黑特] 台北車站是沒法律了嗎?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車站外勞 在 坐爆台北車站,野餐唱歌靜坐躺臥皆可#272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台北車站外勞 在 [問卦] 禁坐台北車站大廳外勞恐拒來台工作- Gossiping 的評價
台北車站外勞 在 吳建衡 Ed Wu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網友有時候會在臉書或是IG上問我,相較於其他國家,台灣人是不是顯得更有人情味?
.
因為長久以來,這一直是我們外宣單位、觀光單位、甚至是每個人常常掛在嘴巴上所引以為傲的。
.
我的答案是沒有。
.
曾經我以為日本人是大家所說的冷漠,但我曾經深夜為了找巴士在東京迷路,是一個、一個路過的年輕人、大嬸、上班族,共同七嘴八舌,才拼湊出我的目的地。
.
我曾經在阿富汗最偏遠的峽谷走廊,那裡的居民每個人都窮得亂七八糟,可是卻把每天最珍貴的收入:兩顆雞蛋,當作給我這個過客最大的歡迎禮。
.
我在外來觀光客最少的巴布亞紐幾內亞,當我要離開某一個待了四個晚上的村子,整個村子浩浩蕩蕩三十幾個人,陪我走了兩公里到村子外的巴士站,並且目送我離去。
.
我在泰國北邊的山區,騎機車進入沒有觀光客的村莊,碰到一位在彰化打工七年的泰勞,硬要我吃路邊的烤香腸,還有喝上一瓶“必魯”。
.
因為拍攝工作的關係,我接觸過一些在台灣的外勞,而透過一些台灣的新聞報導,我也知道某些工作環境跟待遇,真的對待這些外籍勞工非常不平等,根本沒有提供給他們一些身為“人”的基本需求。
.
可是奇妙的是,當我跟這些外籍勞工在一起,我從來沒有聽過他們抱怨過任何的事情,沒有抱怨過雇主,沒有抱怨過工作累,彷彿一切降臨在他們身上的遭遇、考驗,都是他們所應得的。
.
甚至連在足球場踢球,都要被當成是不正當的集會,被當成一群有問題的壞人。
.
他們一切逆來順受,這是我覺得最不可思議。
.
如果換作是我們台灣的年輕人,有多少人願意為了一個月兩萬、三萬的薪水,飄洋過海到他國,一次就是三年、五年、七年,就為了扶養另一邊家裏的長輩還有小孩。
.
至少我做不到。
.
如果你想了解,在如此富裕、充滿人情味的台灣,部分外籍勞工遭遇過什麼樣的不公平對待還有欺負。
.
或著想了解為什麼他們會成為逃跑外勞,推薦以下書籍:
.
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
https://reurl.cc/MdkgeW
.
血淚漁場:跨國直擊台灣遠洋漁業真相
https://reurl.cc/n052ae
.
跨國灰姑娘:當東南亞幫傭遇上台灣新富家庭
https://reurl.cc/Ld7g8e
.
奴工島:一名蘇州女生在台的東南亞移工觀察筆記
https://reurl.cc/5q2Nqq
.
【移工於校園場地踢足球,未來將面臨警方勸離?】
和美小鎮的臉書社團中,有鎮民貼文詢問:「帶著小孩到學校運動,被正在踢足球的移工的球傷到,該向誰索賠?」的問題。
校方隨後對於該事件回應:
「1.校園場地為開放空間,歡迎民眾利用於運動、遊戲、散步......
2.即日起,球場足球門會於週五放學後收起。
3.商請派出所員警協助巡查,遇有『外勞』聚集時予以勸離。」
球門屬學校資產,收與不收的決定權實屬校方。不過校方指出:校園場地為開放空間,歡迎民眾利用運動、遊戲。那為何校方又要商請派出所員警協助巡查,遇有移工聚集時予以勸離呢?是因為校方認為「移工」不屬「民眾」?還是校方為了學童的「安全」勸離移工?
台灣學童每日至少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學校裡,除了作為教育場所,同時也扮演著集會聚所、社區公共場域的角色,政府建設校園場所,形成校園與社區的連結,現今校方卻限制部分民眾的使用權,是相當不合理的。如果今天是金髮碧眼的白人在學校操場打棒球而導致小孩受傷,校方又會是如何處理呢?
「台灣外籍工作者發展協會」每年都會舉辦「台灣盃國際移工足球比賽」,理事長期望能夠透過競賽系列活動及移民工在台足運歷程紀實打破固有的藍白領階級分野,促進不同國籍工作者的交流和在地連結,並開創一個雙向交流的社會,減少台灣社會對移工的既有偏見。許多移工將台灣視為第二個家,在台灣舉辦許多活動期盼能夠更加融入台灣社會,但地方上的處理方式卻將移工視為足球踢了出去。國內時常傳出移工受虐、遭到勞動剝削的新聞,台灣在國際上卻有著「對外國人最友善的國家」的美名,這個美名,聽在移工們的耳裡,盡是諷刺。
從台北車站研擬禁止席地而坐事件,到現在移工足球事件的校方回應,顯見的是,台灣之於移工人權茁壯的那天,還有很長遠的路要走。
—
公視新聞網:https://reurl.cc/v1gqMo
—
如果您認同我們為彰化的努力,懇請捐款支持我們!
捐款資訊👉https://reurl.cc/ejjbj
台北車站外勞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跨國灰姑娘沒有水晶玻璃鞋、南瓜馬車,她們有的是席地而坐的同鄉情誼與一口一口的家鄉味。
「跨國灰姑娘」這本書的初版是2008年,資料的收集也早在1998年。但在這個紛紛擾擾、詭譎多變的2020首次翻開此書,卻一點也不過時、反而充滿了既視感。
芝加哥、台北、馬尼拉、印尼,這本書橫跨四個地域,作者的身份時而是來自「第三世界」的研究生、時而是融入外籍勞工的田野調查員,同時更深入仲介公司考察移工在訓練時的細,同時訪問了雇用移工的雇主,秉持著中立多元不偏坦的角度去剖析外籍移工在台灣的種種現象,再提出改善的方針。
如果你認為「大家工作都一樣辛苦,憑什麼空姐你去罷工」、「政府為何不大量取締非法移工,讓他們趴趴走成為疫情破口」、「台北車站是台灣門面,這麼多『外勞』席地而坐能看嗎?」看完這本書,我不敢說你會改觀,但或許可藉由書中的歸納敘述,去理解背後的因果。
*** 「外勞」的面孔既模糊卻又刻板
這本書開頭就逼著我思索,哪些人是我們心中的外勞?
我承認在過去,提及外勞,閉上眼絕不會浮現金髮碧眼的商務人士,而是那些膚色較深、來自東南亞的移工。他們的臉恐往往模糊,我甚至也粗魯地認為「菲傭和印傭的差別就是前者會說英文、小聰明但難管理,印傭較純樸、學習力較差,但相對較好用聽話。」殊不知,這些無知的刻板印象和說法很多都是仲介公司為求最大利益所塑造出來,哪個國籍仲介費高就把哪國移工講得好用一些。(什麼商業利益?)刻意塑造的說法。 他們遠渡重洋跨國來台前,早已被層層剝削、教化成我們想像中的樣子。
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到車站聚會的印尼移工特別多。因受宗教因素影響,印尼女性不被允許進入清真寺,因此她們不像菲律賓人可在教堂禮拜集會在無處可去又無餘裕到咖啡廳、餐廳消費的狀況下,當然只能群聚在各城市的車站。
看完這個章節,我不假思索地逼問自己家裡的「外勞兼外配」:「誒,為什麼你在台灣當外科醫師五年就能取得永久居留,同樣來自東南亞的移工,只能待三年就得強制離境,遇到爛雇主還不能更換?」
他默默地說,「這就規定啊!而且我算是技術人員吧~」
我雖懶得再爭辯,但其實很想追問:規定也是人制定,而且也不是鐵板一塊,誰說人家就沒技術,我就認為好的「外勞」有時候比好的外科醫師還難找啊!
p.s 自2016年修法後,外籍移工可在台十二年不需離境。(可展延至十四年)。
**** 為難女人的到底是女人還是躲在其後的父權體制
這本書也呼應了台灣至今仍常被提及的現象:每到母親節就會有很多人疾呼,全職媽媽的薪水被低估,即使是雙薪家庭,太太也負責了較多的家務。
過去我很單純的認為兩個人真的忙不過來,經濟許可不妨請個外勞,大家樂得輕鬆。
看完這本書我才發現,的確許多職業婦女以「外包」家庭勞務給外勞的方式,換取事業上的進展和免去「第二輪班」的蠟燭兩頭燒,但相對的,女性移工「替代」本地母職的酬勞,換取養育遠方家人的資本,卻仍擔負著「失職媽媽」的內疚,放棄照看自己孩子的機會。同樣都是犧牲自己的母職換取事業,這條女性專屬的產物鏈卻也像鎖鏈般牢牢把家務綁在女人身上。
那男人的角色又在哪❓
「我看我太太很辛苦又要上班又要顧小孩,所以我幫她請了一個外勞」
「我家外勞都是我太太在管,去問他」。
書中田野故事裡,先生事不關己的回話說明了一切。
說到底,女就算在外也要「主內」的觀念仍是根深蒂固,甚至是當家務外包後,因性別因素,男主人為避嫌、減少和外傭接觸,加上台灣薪資結構通常男多於女,這筆費用男生出得較多,導致爭辯的時候,男性往往一句「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就句點。但我認為這句話,其實也是建立在不公平基礎的假齊頭式平等。
弔詭的是,女主人和女傭除了互利共生、某種程度也是在競爭。比較容易被外包出去的常是打掃、洗衣、幫小孩換尿布、整理環境。為避免「母親」角色被弱化,幫家人煮一頓晚餐、念讀本給小孩聽這些原本「應該」媽媽做的事則通常會被保留。看到那段分析時,也讓我重新理解自己往年回娘家聚餐時的行為。我也會很「社會化」地夾起一口菜說「姑,這個是小菲煮的吧!我還是覺得妳做的比較好吃誒!」
因為我知道,廚房這個領域是已經退休二十年的她可以一展長才的地方,讓小菲分掉她的辛苦可以,但可不能剝奪掉她的成就感。但小菲在我家工作到底有沒有成就感呢?我好像完全忽略了這件事,現在故人已歸鄉,無從追問了。
**** 從外籍移工和雇主的互動學「管理」
除了從公共政策和兩性分工的角度去探討移工議題外,作者也深度訪問了雇主和僱傭對彼此的態度,做出交叉比較。
有些雇主覺得我是移工在台的監護人,食衣住行皆得由我掌控,也有人強調,阿姨是來我們家幫忙的,要予以尊重,不能把他們當下人看。從雇傭的角度來看,有些移工覺得我事情做好就躲遠遠的互不相欠,當然也有被惡意對待的外勞仍用盡心力想討好雇主。這樣上對下關係的排列組合,既融合了遙遠的種族差異,又混雜著如家人般的貼近,在我看來根本就是超高難度的公司管理學啊!
但愈讀,我也愈覺得雇主、僱傭好像傳統的婚配,唯有掀起蓋頭才知道對方長怎樣、合不合適、速不速配。而僱傭永遠是故事裡的小媳婦,沒有權力抗爭、只能祈禱對方善待自己,不要被任意「休妻」。當苗頭不對,也沒人幫忙,只能變成「落跑新娘」一途。
雖然大家都說婚姻就像經營公司,夫妻就像隊友同事。我倒是天真的認為,現代勞資雙方的關係應該也要越來越貼近自由戀愛下的婚姻,老闆和雇主在權力對等下,共同為事業打拼。當發現雙方理念不合要「離婚」時,能有合理的法條保障雙方利益,而不是像傳統嫁娶,弱勢那方總是有苦說不出,眼淚往肚裡吞。
在「跨國灰姑娘」這本書裡處處可見作者對母職的關切,同樣是平權的議題,比起內閣女性成員的比例,我揣測她和我一樣,對於現代母親承受的壓力焦慮,以及如何盡可能達到家務事兩性平權分工等更有興趣。也難怪她在十多年後延續這個議題,寫出「拼教養」這本大作。
這兩本書在很多面向給我更多的力量與勇氣。首先作者和我一樣不曾當過母親,過去我也會自我懷疑,這樣的我到底夠不夠格在「母職」這個議題為媽媽發聲、盡心力。 看了這兩本書,我更相信,也許正因為我不曾深陷這個角色,反而更可以用中立客觀的分析目前看到的困境與問題,不帶偏見地去反思自己的觀點,提出解決的策略。
再來她也提醒了我社會運動不能和醫療相比,那個成效和回饋往往是很慢且不立即的,不是一兩天,也不是懷胎九月就可瓜熟蒂落。作者在書中提及,1998年時報紙社論竟有人以「不做家事的女人,人人嫌」的標題投書評論請移工協助家庭勞務的現象。我看到的瞬間覺得跨張又震驚,如果現在報社登出這樣的言論,應該早就被抗議翻了!
仔細想想,又覺得很感動,原來這二十年來,社會改變得如此多,這中間多少人悶著頭努力付出才有今天。雖然至今網路仍會出現,為了鼓勵爸爸多做一點而提出男性在某些育兒能力優於女性等性別刻板的言論,兩性平權至今仍難逃討價還價的魔咒。但回頭看過去,又覺得性別平權的觀念一路都在前進、未來可努力的空間仍很大、阻礙也永遠不會小。所以,如果現在我什麼都不做,未來二十年的人會不會怨我笑我呢❓
#跨國灰姑娘
#藍教授是我的偶像
喜歡這本書或是對類似議題也很有感的的大家,期待你留言和我討論喔!
*留言有我最近剛看完的兩本,也歡迎大家分享心得
台北車站外勞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PNN Justin.tv頻道 http://zh-tw.justin.tv/pnnpts

台北車站外勞 在 外籍勞工放假的時候聚集在台北車站大廳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每個月一次,車站大廳外也會有大型的伊斯蘭宗教活動,會說印尼文的教長,會帶領這些印尼籍的穆斯林移工進行禮拜、講解經文,滿足這一群外籍勞工遠到國外工作,宗教上的需求 ... ... <看更多>
台北車站外勞 在 [黑特] 台北車站是沒法律了嗎? 的推薦與評價
感謝開示,原來台北車站只有公告沒有法律規定啊)台北車站真的已經沒救了政令宣導根本沒人遵守一堆外勞直接席地開吃連啤酒都出來了跟本辦桌等級阿台鐵是當作沒看到? ... <看更多>
台北車站外勞 在 [新聞] 台北車站遭外勞攻佔檢座PO照引熱議- 看板Railway 的推薦與評價
https://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ocal/20130811/240726/
台北車站遭外勞攻佔 檢座PO照引熱議
【綜合報導】
1名檢察官今天與家人經台北火車站時,發現大廳遭上百名外勞佔據,拍下照片PO網,照片
經網友轉載,有人質疑車站已被外勞攻陷,吃飯、睡覺、野餐擠滿車站,認為政府再不處
理,不僅有礙觀瞻,也會出亂子,但也有網友認為今天是印尼的開齋節(也是印尼的過年
),才會有外勞聚集在車站慶祝,希望民眾不要歧視外勞。
《蘋果》今天詢問該名檢察官,他承認照片是他拍攝,但從未加註歧視字眼,也沒有歧視
外勞的意思。
https://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local/20130811/240729/
黃朝貴:我是乘客心聲 沒有種族歧視
【辛啟松/台南報導】
台南高分檢檢察官黃朝貴今天中午在臉書貼了張「台北車站被外勞攻陷」的照片,引發網
質疑有岐視之嫌。但黃電話中澄清說:「我絕對沒有種族歧視,我只是以一名搭車乘客發
表心聲。」外勞聚集車站大廳,乘客們寸步難行,趕時間搭車還要繞行一大圈,外勞盤據
二樓用餐區,一待就是好幾小時,乘客沒地方用餐,店家不能做生意,誰能維護他們的權
益。
黃朝貴是今天上午帶著家小,搭乘高鐵上台北度假,當他走到車站大廳,看到大批外勞聚
集,拍下群眾照片,寫下「台北車站已被外勞攻陷,吃飯、睡覺,野餐,擠滿車站,政府
再不處理,不僅有礙觀瞻,也會出亂子。」這篇文章是只有好友才能看到的封閉性文章,
但在黃朝貴發表後不久,就被人複製轉貼出去。
「我只是論述看到狀況,絕無歧視外勞心態。」黃朝貴得知臉書圖文被轉貼,感到不可思
議。他說,台北車站是交通轉運處,不是群眾長期聚集休息的地方,外勞把大廳當作野餐
聚會,甚至是睡覺的場合,似乎不太妥當,也影響乘客通行。再加上大廳裡分屬不同國家
外勞,若有人喝酒後發生衝突,甚至出現國籍鬥毆,車站裡只有些許警力,乘客安全如何
維護,這些都是有待討論的議題及空間。
--
我的露天拍賣攤位,歡迎選購:https://mybid.ruten.com.tw/user/countryboy364/
我的WRETCH相簿,歡迎參觀:https://www.wretch.cc/album/countryboy
https://www.wretch.cc/album/countryboy2
我的facebook,歡迎逛逛:https://www.facebook.com/ahsing.che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59.16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