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閱讀日 #政府出版品 #走讀台灣
世界閱讀日這一天,很多人都會推薦一本「書」彼此串聯,推廣閱讀,以往我也是如此。今年比較特別,我想推的不是只有「一本書」,而是「政府出版品」。
若你想了解山林生態與深度旅遊,各國家公園都有出版品可以供你選購;若你想了解各地風土民俗,縣市文化局也有出版品,大至總統府,小至你家隔壁的區公所皆有出版品,可以讓你我更熟悉台灣這一塊土地的故事,一起走讀台灣。
《玉山芳華》收集了玉山國家公園境內常見的120多種植物,使民眾能藉由本書欣賞與認識玉山豐富的植物資源,並瞭解臺灣高海拔地區植物之特殊性,加強對本土植物之認知與保育,並認識玉山園區的生物多樣性,進而珍惜及啟發體驗山林與植物之美,以達環境教育及永續之目的。
《海之美》經由文化面向切入,說明台灣在海洋文化中的獨特的面貌,透過文物的展出,可以了解台灣與海洋的緊密關係。
《戀戀火金姑》被台灣人俗稱為火金姑的螢火蟲,已經逐漸成為許多人童年裡的美好記憶,但是在老梅村卻是依舊生生不息地繁衍著,而讓這片水中世界不受都市化影響的,是一位高齡88歲的黃天機老伯,他跟這些水生動植物間,展開著一段微妙而令人動容的故事。
《六堆常民人物誌》10部紀錄片,分別於高雄縣美濃鎮、屏東縣高樹鄉、長治鄉、麟洛鄉、竹田鄉、內埔鄉、萬巒鄉及新埤鄉等八個六堆客家鄉鎮拍攝,紀錄15段人生故事,從老中清、外籍配偶、來台老兵與女性等不同腳色的客家人,共同演繹出六堆客家人的生活態度與哲學。
《尋訪台江古早味》四百多年來在台江地區,仰賴自然環境而生的先民,在沿海地帶發展出順應自然時序,「有時有節」的營生方式,透過勞動與土地同工,養殖、曬鹽、旱作,生產漁農作物,其中蘊含著許多環境智慧。
台灣常見螢火蟲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留言區有部落格連結,有稍微更詳細的圖文介紹,沒空的看臉書就行。💡
之前忘記在哪一則貼文有人留言問我「繁體」有沒有跟類似簡體的「四五快讀」或是我新購入「迪士尼我會自己讀」一樣的 #中文分級閱讀/ #中文橋樑書?
其實我之前有在網路上隨便搜尋一下台灣這類型的書,在中國搜尋有關台灣書籍這類資料不容易,但以我找到的繁體書來說,還是覺得都「#字數太多及字體太小」,感覺大多都是設計給 #小學生,而且還是要三年級以上的字數長度,針對中大班的幼兒很少。我沒花很多時間尋找,目前在我找到有限的分享中,「稍微」符合我對提供給一年級以下孩子自行閱讀的書可能只有王文華創作的「無奇不有魔法學校」(螢火蟲出版社),但字數還是非常多(而且網路上根本很難看到書中面貌,建議大家還是跑一趟書店確認),要讓孩子全都自己讀不容易,除非學會注音, 可是對我來說會念注音不等於就認識字,注音與字之間有相關,但不等同。
我自己感覺有個重點差異是,在中國低幼是先識字再學拼音或同時進行,我自己本身也是偏向這種邏輯,因為識字感覺就像識圖,可以在幼兒時期靠本能超強學習能力就做到,而注音這種拼音系統,則需要月齡再大一點才有組織能力,就算早點教也不見得能學會,同時學會注音後也有可能仰賴注音念法,卻不見得能認字,所以無論是英文或中文,我都是走先認字路線,自然發音/拼音/注音我都覺得不用急著教,年紀到了一教就會,就算還沒學會注音之前,累積足夠識字的硬底工夫足以讓他應付當前的學習(以上為個人觀點)。
對比之下,台灣的大環境好像習慣「先教注音,才慢慢帶入識字」,如果在幼兒園或家裡有些識字卡,也是有點玩票性質,並沒有持續累積,字數不夠也沒有實際閱讀的經驗,所以沒有培養自行閱讀的能力,相關的配套書籍也不夠多,反過來說這也讓有心的家長沒有好的工具及教材著手,想做都沒辦法,我覺得是相當可惜的。
特別是這幾年在上海接觸各種豐富的學習教材,我深深感受到在台灣接觸許多學齡前書籍及學習資源反而是有限的,這裡的幼兒識字教材不是像「單一的故事集」那種所謂的繪本與純文字內容之前橋樑書,而是有系統地研究搜集常見字頻率,來設計一整套非常系統化的常見字閱讀、中文分級閱讀,讓孩子能夠漸進式認字,達到自行閱讀的能力。希望更多台灣的出版社能著重在這一塊,或有在做的能多做點行銷,讓大家都能知道,讓在家自學或共學的親子都能受益😊
由於我對台灣這類型的書籍所知不足,以上是個人粗淺觀察結果,也歡迎大家分享更多好的台灣中大班「低幼」繁體中文分級閱讀或橋樑書籍,造福版上的孩子與爸媽們❤️
台灣常見螢火蟲 在 陳薇仲 基隆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公民科學家尋找四維螢火蟲大成功】
公民科學家尋找四維螢火蟲大成功❣
大成功是指除了在經常出現螢火蟲蹤跡的建德國小、國中以及網球場之外,我們也成功地再慈佛寺步道找到屬於四維里的螢火蟲美麗小徑!
4月17日傍晚,我們和一群住在建德山莊、櫻花社區、安樂三期附近的可愛小朋友、熱情家長、關心生態的長輩和基隆鳥會的老師們一起進行了簡單的螢火蟲認識與第一次嘗試公民科學調查!
附近的鄰居朋友們都說經常在網球場旁(光害較少處)以及建德國中、國小看到螢火蟲蹤跡,慈佛寺周遭似乎沒有人目睹過,我本來很擔心螢火蟲沒有出現這些孩子們會很失望。
沒想到,非常幸運❤❤❤,即使在步道經常被路燈與人為干擾,還是出現了一隻美麗的螢火蟲來迎接我們,後來,經由老師的帶領與大夥的堅持,我們跟隨螢火蟲們來到他們的秘密基地,初步目測有四十隻以上的螢火蟲在小徑上靜靜地用溫柔的光相互交談,而且也讓大家能親近美麗的點點螢光✨✨:)
#成功找尋螢火蟲蹤跡後 更重要的事情是 #棲地的保育
帶領的老師們提到,螢火蟲在台灣的淺山非常常見,其中陸生的黑翅螢與紅胸黑翅螢是最常見的總類,但由於人類的干擾與不重視——「#光害 🔦 」與「#土壤化學藥劑 ☠」造成螢火蟲逐漸在大家的生活與記憶中消逝。
在走讀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適合螢火蟲棲息的地方——少風、潮濕、森林邊界,卻因為路燈光害造成螢火蟲無法持續繁衍,並和我們共同生活...。在這次的公民科學初體驗後,我們發現了四維里更多螢火蟲景點的資產,也麻煩大家能夠多多幫忙理解螢火蟲的需求,一起來保護螢火蟲棲地,思考減少光害——降低路燈照度、不使用散射光源、降低光源高度小範圍照射等,讓人類可以和螢火蟲共存,也讓住家的夜晚能夠有螢火蟲陪伴💪。
--
最後,因為目前正值螢火蟲繁殖的季節,提醒大家不論到哪裡賞螢,都要降低人類對螢火蟲棲地的干擾或影響:
一、降低聲音或保持安靜:聲量會干擾螢火蟲,甚至影響棲息及尋偶交配的行為。
二、不要用強光照射光源遠距照射:其實人眼很能適應黑暗,如果真的手電筒等光源看清楚腳邊的路,只要垂直照腳邊就可以!
三、不要捕捉螢火蟲:捕捉螢火蟲會影響牠們繁衍後代,也容易因為受驚嚇或被觸摸而死亡。
四、保持環境乾淨:螢火蟲對環境相當敏感,且需要乾淨的水源,人類的垃圾甚至化學污染會影響土壤和螢火蟲繁衍。
最後,也請參與的朋友和多多家人朋友分享螢火蟲的美好,也希望可以透過每個朋友的日常關注和關心的行動,一起來守護記憶中的點點螢光!
台灣常見螢火蟲 在 全台瘋追螢火蟲但你真的了解牠們嗎?| 台灣蘋果日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長期研究 螢火蟲 的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兼任助理教授吳加雄表示, 螢火蟲 成長過程,分為4個階段,以 常見 的黃緣螢種類來看,卵期約1個月、幼蟲期百天到1 ... ... <看更多>
台灣常見螢火蟲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螢火蟲 俗稱「火金菇」,台灣約有60多種, 台灣最常見的是黑翅螢、山窗螢、黃緣螢....等。 每至傍晚太陽下山後大量出現,約會出現40分鐘,之後到天亮前零星出現。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