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隔離期間的心理強化技術 #如何成為最有力的陪伴
#一位心理師與一位親友被確診隔離的夥伴對談
.
前陣子,看著 陳茻 陸續寫下關於他父母雙雙確診隔離,母親從防疫旅館住進醫院、從病情變化到復原,最終平安出院的種種經歷。一方面,祝福且欣慰他長輩平安;另一方面,也想從家屬的第一手經驗,了解隔離中還有什麼心理需求,可以如何強化心理照顧。於是,我們在線上聊了起來⋯⋯
.
心理師:
「從你的經驗中,你覺得還有什麼會有機會帶來一些幫助呢?家人的聯繫鐵定是,如果一些錄音,有辦法協助像你父母這樣的人嗎?」
.
茻:
「我其實也一直在想這個問題耶!這段日子,我就是傳我兒子的照片、影片。其實我覺得視訊最有用,我媽每天看到嬰兒就很有動力。
如果從這個方向去想,應該要有一些能帶來希望的、對未來生活的想像來支撐病患的精神健康。我們可以具體描繪那個圖像,讓他們『相信』自己會好起來,已經可以規劃之後的日子,而不是活在悔恨中⋯⋯」
.
心理師:
「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安靜能繫望』」。
.
茻:
「這個是什麼?」
.
心理師:
「(咦?)」
.
————————————————————
.
這個是什麼?
這個是 疾病管制署 - 1922防疫達人 「防疫大作戰」裡,司長宣導的壓力因應內容。
這個是衛福部「總柴提醒」的緩解心理壓力五大招。
這個是2007 年,歐美各國災難創傷專家,針對大型災害與創傷,歸納出的五項介入原則,並且發表於學術期刊中。
這個是蘇逸人博士翻譯,後來在「災後創痛的復原長路:大型災難初中期介入的基本原則與作法」(蘇逸人、游勝翔、周嘉瑛,2009)文章中,整理出的應用表格。
這個是龔怡文博士在某次團隊會議腦力激盪時,提出成為「安、靜、能、繫、望」的五字訣。
這個是許多臨床/諮商心理師、精神科醫師經常掛在嘴邊的宣導內容。
這個可能是國內心理健康目前流傳最成功的口訣。
.
然而,比起燒燙傷急救的「#沖脫泡蓋送」,這個「心理急救」五字訣可能仍是大眾較為陌生的字眼。
.
因為比起生理的健康,我們對於心理健康的關注,始終遠遠不足。且讓我們透過「確診隔離」的處境,談談這些原則如何得以成為一種「心理強化」技術。
.
————————————————————
.
茻:
「所以這五點,有一個固定的順序嗎?」
.
————————————————————
.
特別說明一下,「#安靜能繫望」其實是五項原則,不是五種做法,也不是五個步驟。不用照順序,也有很多彈性的做法。事實上,在確診隔離的處境,五個原則實際上可能會像是這個樣子:
.
🟧 #安 安全
.
安全是相對性的概念。即使身在隔離病房戴著氧氣罩,看似不安全,但我們仍可想辦法「提升」安全程度。例如:
◼️接收正確的疾病訊息;
◼️了解自己在什麼樣的狀況下,會接受什麼樣的治療協助;
◼️減少接觸引發焦慮不適的影像或訊息;
◼️當過於恐慌擔心時,張開眼睛、凝神聆聽、專注身體感覺,重新與當下的環境連結。
.
茻:
「看來心理層面的建設,也是安全建設的一環。我比較好奇的是,對於專業的醫療人員來說,這些資訊都是「早已知道的事」,或是他們必須直接面對讓人焦慮的種種衝擊,那他們又能做什麼呢?」
.
🔺給醫療團隊:
.
其實醫療團隊也很需要這些安全感喔!尤其對很多支援的人力來說,例如防護依就不一定是很熟悉的事。所以醫療人員也想要確定自己的需求有被聽見、確定自己有被保護與準備好、確定自己的生活有被良好支持,這都是重要的安全需求。
.
不過如果先把重點放在病人身上,我們可以想像:當醫療團隊過於忙碌,又加上全身防護,難以重複說明相關訊息時,使用懶人包單張或海報,也許是個不錯的方式。當病人清楚知道自己現在怎麼了、接下來會如何,即使真的要面臨死亡,也能帶來莫大的安心。
.
但請千萬千萬,不要給出虛假的保證。
.
————————————————————
.
🟧 #靜 鎮定平靜
.
平靜是為了減緩過度強烈的情緒波動,能夠避免後續更多的困擾。平靜不是壓抑情緒,而是讓我們獲得自我掌控。例如:
.
◼️知道這些壓力引起的焦慮反應是自然的;
◼️把每天遇到的問題劃為可控制的小單位;
◼️練習意象放鬆技巧;
◼️促進正向情緒,例如喜樂、幽默、興趣、滿足、與愛。
.
🔺給醫療團隊:
.
當處在呼吸困難中,呼吸的放鬆練習恐怕難以帶來成效;當行走都成為負擔,肌肉放鬆可能也過於沈重。這時候,意象類的放鬆技巧,例如「自我暗示放鬆訓練」可能較有幫助。同時,人們可以在想像與實際的經驗中,感受到正向的情緒,並且擴展個人的資源庫。例如陳茻的母親走到窗邊曬太陽,說那是日光浴,其實就是很好的例子。
.
特別提醒,不建議在這樣的狀況下,一直讓病人談論焦慮與憂鬱的困擾情緒。
.
茻:
「什麼樣的情況算是與病人談論焦慮與憂慮的情緒呢?」
.
過去有的做法認為,最好引導人們把不舒服的情緒盡量「說出來」,像是一種「宣洩」,並且相信這樣會有幫助。但是研究發現,在重大壓力下,刻意引導人們一直訴說負面情緒,反而增加後續產生心理問題的可能性,所以現在不建議一直刻意引導病人談。不過如果病人本身很想談,還是可以談喔!甚至最好是安排專業的心理諮商!」
.
————————————————————
.
🟧 #能 自我與集體效能
.
效能是當個人與團體知道自己「做得到」的時候,感受到的權能與尊嚴感。這可以讓我們重新得到控制感,甚至開始累積成就感。例如:
.
◼️知道自己擁有許多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新校準現況,設定當下可以達成的目標;
◼️主動判斷並解決問題;
◼️行有餘力,幫助他人。
.
🔺給醫療團隊:
.
也許很難想像,都已經確診隔離了,還能如何幫助他人?然而陳茻的母親就是最好的示範:為了保護醫療同仁,她每天主動消毒、整理自己的房間,就為了讓他們少穿脫消毒一次。這樣的利他與感恩心情,有太多研究提出,對於身心的恢復,能帶來確確實實的助益。
.
因此,千萬記得,不要把病人變「小」了。讓人們擁有一些自我的掌控,其實比無微不致的照顧來得更好。
.
茻:
「所以,其實重點不只是這些舉動實際上產生的幫助有多大,而是這些行為本身,在事情發生時就具備深刻的意義嗎?人透過實踐,實際去做點事情,是真的會讓身心感覺變好嗎?」
.
沒有錯,事情不在大小,「實踐」這件事情本身確實有極大心理健康意義。我們在具體的目標與完成的行動中,可以一次又一次確認自己是擁有能力與資源的。這就像是一種「參照經驗」,我們可以藉此更知道自己是誰!
.
————————————————————
.
🟧 #繫 聯繫
.
社會支持一直是心理健康中一個極重要的因素。哈佛大學超過80年的幸福(Happiness)研究,告訴我們「良好的關係讓我們維持快樂與健康」。只要能維持通訊,便有許多可以連結的方式,例如:
.
◼️找出所愛的人,並與他們聯繫;
◼️分享親密的情感;
◼️感覺被需要;
◼️確認自我的價值;
◼️獲得實際上的協助(像是餐點、治療)。
.
🔺給醫療團隊:
.
注意到了嗎?在情感方面,也許我們都還有更多可以學習的面向。除了教導病人與家屬表達彼此的關懷與愛意外,也可以讓病人知道他是被需要的、有價值的,這同樣是社會支持的重要面向。而除了情感外,社會聯繫還可能帶來具體、實際的協助,甚至獲得因應方式的教導等。畢竟身而為人,我們都是社會性的動物。
.
但特別注意,社會聯繫也可能有負面的。例如若有人輕視病人的需求、對復原不切實際的期待、表示不認同⋯⋯等。因此,需要謹慎選擇聯繫圈。
.
————————————————————
.
🟧 #望 希望
.
希望是「蓋洛普調查」主張最有力量的幸福信念。希望是一種思考未來的方式,包含主動性,更要付出努力。例如:
.
◼️標認、擴展、建立自己的能力;
◼️設定嚮往的未來目標;
◼️規劃前往目標的途徑;
◼️看見自己已經展現出的力量。
.
🔺給醫療團隊:
.
希望不是許願,而是了解目前的困境,但接納各種可能性,努力克服困難。同時,希望也經常來自前面的安全、平靜、效能、聯繫四個原則。當陳茻的母親透過視訊看著可愛的小嬰兒,想著以後要怎麼跟他玩、帶他去哪裡,落實到生活的細節,知道自己做得到,也就更能相信自己會好起來。
.
特別注意,可以讓人們看見自己「已經展現」的力量或從事件中的獲得,但不建議讓人們發現「尚未理解」的意義。
.
茻:
「『安靜能繫望』,聽起來很簡單,但簡單的東西最好用。」
.
是的,它不僅是重大災難與創傷後的心理急救原則,也可以是促進病人恢復的「心理強化」技術。看似簡單,但都是經過實徵研究的有效作法!
.
————
.
撰寫「安靜能繫望」時,我想到前陣子看到一段話,來自電影《#愛上觸不到的你》結尾:
.
「肢體接觸,出生後的第一種溝通方式,安全感,安心感,舒適感,都在指尖溫柔的愛撫下,或嘴唇輕輕觸碰柔軟的臉頰下,在快樂時聯繫著我們,面對恐懼當下使我們強壯,強烈情感帶來的興奮感,還有愛,被愛的人觸碰,就跟需要呼吸一樣重要。我從來不知道被觸碰有多麼重要,他的觸碰,直到我無法擁有它。所以,如果此時你正看著這段,可以的話,觸碰他,觸碰她。生命短暫,經不起任何一秒浪費。」
.
在Covid-19時代的隔離病房中,碰觸已成奢望。不只得維持社交距離,有時甚至還生死兩忘。然而現代的科技,讓我們即使實際上隔著病房、隔著面罩,仍能透過網路與通訊,敲開一點點縫隙。
.
台大醫院家醫部蔡兆勳主任,前陣子分享了一對老夫婦同時住院,當阿公進入呼吸窘迫後,團隊透過iPad,讓兩人透過視訊道別,見了最後一面。
.
我真心相信,網路與通訊,真的是不亞於維生系統的重要生存依據。若各種維生系統包括藥物、氧氣維護我們的「身」,那麼網路與通訊,便在此刻維持我們的「心」。
.
是否,我們能讓所有住進醫院的重症病人,都能擁有一台可供視訊的設備,無論是手機或是平板呢?
.
若今生無法再碰觸彼此,請至少讓我們得以好好道愛與道別。
.
有你(妳)的陪伴,即使死亡將至,也可不再恐懼孤單。
.
#安靜能繫望 #心理急救 #心理強化
.
👉本文由黃天豪臨床心理師撰寫,原發表於個人臉書,經同意授權引用;圖片由心理師想跟你說丁郁芙臨床心理師設計。相關連結分享於留言區,也歡迎大家參考!
「喜樂心理諮商所」的推薦目錄:
- 關於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林世莉啟宗心理諮商所所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問卦] 心理諮商師是不是都是垃圾?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喜樂心理諮商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問題] 蘆洲三重有無推薦心理諮詢診所- 看板BigSanchung 的評價
- 關於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問題] 蘆洲三重有無推薦心理諮詢診所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問題] 蘆洲三重有無推薦心理諮詢診所- 看板BigSanchung 的評價
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願意面對不舒服情緒的人,反而能體驗更豐富的人生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閱讀筆記:
https://readingoutpost.com/why-do-i-do-that/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逃避?》作者對這本書有一個期許,他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心理治療師。我認為可以把「治療」這個詞改成「傾聽」,換個說法就是「心理傾聽師」,當你懂得如何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將視角抽離、觀察自己,某種程度上你就成了自己的傾聽者。
就像最近另一本同為心理治療師寫的暢銷書《也許你該找人聊聊》也提到類似的概念:「心理諮商提供的不是解決方案,而是用同理心的角度傾聽,引導對方發現內心的聲音,從旁支持讓對方自己想出解決對策。」
目前最常見、也是我持續在練習的就是用「正念冥想」,觀察自己當下感受到的情緒。體驗它,傾聽它,但不要讓情緒完全主導自己的決定。不要太相信自己的情緒,因為很多時候它們只是你防衛心態的展現。
擴大對自身感覺與頭腦認知的意識,與控制我們的「心念」保持距離。我們可以不時從自己的想法裡抽離出來,就像站在河流的對岸,看著想法一個接一個地從大腦中流過。學習傾聽自己的內心,與痛苦和喜樂共處,放手體驗但不隨之起舞。
痛苦本身所帶來的問題,遠比不上我們為了抗拒痛苦而造成的問題還多。
追蹤IG 👉https://www.instagram.com/readingoutpost/
#語錄 #名言 #格言 #閱讀 #勵志語錄 #語錄分享 #語錄系列 #名言佳句 #閱讀筆記
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林世莉啟宗心理諮商所所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生所愛
將你深深 藏在 我心
八月本是歡慶喜樂的歲月
但自從大頭走了,大頭爸爸走
我摯愛的爸爸 也放下我們
追隨他的愛妻 我生命源頭 媽媽
八月 曾是我最害怕外出的日子
怕看到一家團圓溫馨甜蜜的畫面
酸酸的 冷冷的 苦苦的
但卻是祝福的 感動的
因為我知道
一家人可以相聚是幸福
替他們高興
而我更知道
我還孩子、手足、朋友—-
我還有愛
我還有 我自己
憶起嘉義公園那一幕
爸爸過世前3個月的清晨7:00多
或許是爸這一生對我唯一的要求
「女兒不要北上,留在嘉義陪爸爸好嗎?」
只因責任、只因盡職、只因角色
只因選擇 淡定 回應 爸爸
這次不行,轉身快步離去
趕著高鐵回台北9:00大學授課
卻無法忘懷 爸爸失望的眼眸
轉身已淚流滿面
因為選擇 我轉身
心中有一個缺口
八載相牽一世情
華岡共締三生緣
花開雖會花謝 但花兒會再開
說再見 卻是這麼難 紅塵兩世
這一生願意付出所有 甚至他生命
來守護我疼我 愛我 孩子的爸爸
因為愛 守護在醫院的每一個夜晚
因為愛 忐忑不安手術房外十次的等候
因為愛 最後 選擇 放手
誰說人世間沒有真愛
感謝啟宗 這一生這麼愛我
讓我知道 不是只有嘴巴說說的
愛你不變 花言巧語
讓我曾經是擁有滿滿的被愛
最幸福的女人
讓我知道人生 真的有位男人
願意用他的生命來疼惜我 照顧我
永遠是他 一生所愛 的 女人
有多少愛戀 只能遙遙相望
有多少思念 只能深深相憶
如果你跟我一樣
失去 一生所愛
在這特別的日子裡
我們依然可選擇敘說我們的失落
我們依然可選擇流露我們的思念
因爲曾經 擁有 豐厚我們生命
我珍惜感恩
我渴望傳遞
所以成立啟宗心理諮商所
繼續活出三位爸爸們的美好特質
人生還有愛
未來的人生 還有很多美好
擁抱思念
選擇轉身
陪伴諮商
正處於矛盾猶豫 孤寂中的人
將愛播撒在社會需要的角落
終生 無悔
選擇
一生所愛 用心去愛
今天是父親節
祝福所有爸爸 幸福快樂滿滿
#父親節
#林世莉心理師
#啟宗心理諮商所
#一生所愛
#假如愛有天意
#選擇
#為自己打造幸福的愛
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喜樂心理諮商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喜樂心理諮商所 於7/10, 7/17舉辦了兩場單次性的「疫起聊聊天」線上情緒支持團體,主要是想讓參與的成員可以說說從五月中三級警戒以來的一些心情、經歷及度過困難的方式 ... ... <看更多>
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問題] 蘆洲三重有無推薦心理諮詢診所- 看板BigSanchung 的推薦與評價
[問題] 蘆洲三重有無推薦心理諮詢診所 ... 推薦三重的喜樂心理諮商所,環境溫馨諮商師專業 ... 蘆洲衛生所也有,先打電話去,排隊預約,等通知. ... <看更多>
喜樂心理諮商所 在 [問卦] 心理諮商師是不是都是垃圾?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剛google了一下 "心理諮商 費用",第一個查到的費用是 單一成人 2000元/50分
心理諮商師的腳色不過是像一個聽你訴苦的朋友,給你安慰,給你開導
你有心事找朋友訴苦,若朋友說收你 2000元/50分,
或不要說2000,200就好,這個朋友你會絕交吧
再來,這些心理諮商師真的能解決什麼問題嗎?
那怎麼不去 救救林亦含、救救yaka、救救自殺的心理醫師陳國華
本身也不是什麼善良的人 (善良的人不會想賺這種錢的)
講一些虛情假意的屁話,也不能解決什麼,
只是讓對方當下有個面對面傾訴的對象而已,因為有些事我們可能不想跟家人、朋友講
2000元/50分,對一般人來說實在是不小的負擔,
都有情緒問題了,多餘能拿去玩樂的錢還被你們賺走,
我看反而是讓他的生活少了更多娛樂,更加重心理問題
這些垃圾死後會下地獄吧!
---
被m起來噓了,上面的話的確蠻極端的,說話太極端的下場大概就是這樣
不過我是不覺得我講的一點道理都沒有,或許不能說全部的都是這樣,用字也不要過激。
打了也不改了,也不回應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61.2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563083983.A.368.html
不會想賺這個錢,是說有幾個諮商師是抱有這樣的熱情的。
到底有沒有在某個點,反而害到他
就像女人跟你抱怨常常只是要討拍,你跟她理性分析事情有意義嗎?
這樣跟學生講講人生大道理,每個都奮發向上,考試考100了,事實上行嗎?
再舉個例,一個老爸因為兒子是同性戀而心理過不去,諮商師如何開導他,若諮商師本身
又認同多元成家呢?
還有很多例子,比如婆媳問題。舉這些例子是要說明,太多心理問題,尤其牽涉到價值觀
,別人根本無法解決。
我可以再舉幾個例子,
手機店員照理說要推薦符合顧客需求價位最合適的手機,但事實上他們只會推薦他們可以抽最多佣金的。理財專員也是一一樣。
高中私校常會能力分班,教材考試往往都是針對前段設計,因為只有前段可以幫學校打廣告,後段學生跟不上怎麼辦?管他的,有交錢就好,反正後段就算進步了,成績也不足以幫學校打廣告。
※ 編輯: slimlight (223.139.61.255 臺灣), 07/14/2019 16:13:58
我說了我不是釣魚,網路上大家嘴炮一下,偏激一點也還好,我不會告人
以下節錄一位回文的版友 muoepoiy 的不好諮商經驗 (她說要看人,所以也是有好的)
---
自己去外面找的諮商師 大概找過三個吧,都讓我覺得 白白花了一大筆錢
跟我講一些我認為沒有幫助的話
例如「你現在是黎明前的黑夜,最黑的時候,之後就會好的」
「你說你害怕被拒絕所以不敢跟人交流,那你接觸一百個人,一百個人都討厭你嗎?沒有
嘛!那幹嘛害怕呢?」
「如果你自殺了,那以前所做的,20幾年的投資,都得不到回報了欸」
然後叫我跟一塊布講話,想像布是未來變好的我,跟它聊天,這些我真的只覺得莫名奇妙
---
請問一下這叫專業?我好像沒有看到
考試、證照、書本理論以及上面的對話對情緒問題能有多少效果?
能有一點治標效果的只在於某個人跟你的磁場很合,能讓你安心罷了
我以前有兩位同學,一個是怪咖A,是不理人的,
但他跟某個同學B卻很好,只跟B講話,時常幫B的忙(B有些事情常需要人幫忙)
實際跟B講過話後發現,跟B講話真的是非常舒服,
面對B,你好像什麼秘密、心裡話都可以安心講,難怪只有B可以把A治的服服貼貼的
大家不太會主動去和A接觸,他不理人,只有B會主動去接觸
而我覺得B只是在利用A,或說A和B是各取所需
B和我不是多好,沒太多共鳴是一個原因,我不會幫B什麼忙也是一個原因,
B是不是有點像一個專業諮商心理師的腳色呢?
A能講話的對象只有B,B對A實在是一個重要的心靈慰藉
但B這種人我非常不欣賞,B你真的多喜歡A,真的當A是好朋友嗎?
對於B這種人,我是百分百的提防
所以我並不是覺得心理諮商都沒效,
而是覺得心存善念的諮商師恐怕不多,
病人的心事會是他們茶餘飯後的消遣話題嗎?恐怕人性沒有那麼美好
以及高昂的收費也實在有點問題
再節錄一段 muoepoiy 的經驗,這次是經驗較好的學校諮商
---
由於我有社交方面的障礙,而且心情不好的時候都不說話
所以諮商時常常有空白 諮商師看我 我看著地板,一句話都不說的時候
不過諮商師人很好,都不會強迫我開口 也不會自顧自的一直講話
給我的感覺算是不錯的,雖然我也差不多忘記跟他談過什麼了,只記得一些些
可是我覺得 有個人聽我說話 我可以自由的說話 不會攻擊我
光是這點就讓我幫助很大了
---
這次對 muoepoiy 有幫助,但我再次請問,所謂高門檻的專業點在哪?
恐怕那個學校諮商師只是不知道要說什麼,也不想說什麼,就陪著對方打發時間罷了
以上有諮商心理師現能身說法,引經據典,跟我敘述一下上面4個案例的專業在哪嗎?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