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剛過晚上十二點,我都會點開臉書的“我的這一天”功能
可以看看過去幾年,我到底做了什麼事
每年6月底到8月初,就會出現六年前八仙塵爆的每一篇日記
然後就會看我寫了些什麼
然後把所有留言都看一篇
記得大家給我的鼓勵
今晚看到的這篇
是描述護理師們的辛苦
雖然離開醫院已經幾年了
至今非常感謝行醫路上,所有護理師們給我的幫忙和協助,看著我長大成人
最近疫情爆發以來,各醫院的護理師,仍然非常辛苦
沒有他們,醫療根本沒辦法運轉
藉由此文
再次感謝所有辛苦的護理師們
謝謝你們大家
=================
八仙事件, Day 38 2015.08.04
今天想來淺談護理師的工作內容
或許我是以一個同事的角度來看她們的工作
記錄有錯或是不夠詳實, 也請護理師們看到了不要生氣
大家多少都知道八仙事件之前或是之後, 護理師們的工作都很忙碌
也知道她們忙到沒空喝水吃飯上廁所
事實上也真的是如此
在事件發生後最忙碌的那陣子
人仰馬翻
甚至到最近病患們比較穩定, 到了普通病房
最忙碌的人也都是她們
加護病房內
白班同事七點就上班了, 點完班, 開早會
個別交班
查詢凌晨抽血的結果, 查詢幾天前做的細菌培養結果
匯整病人前一天的各項記錄
早上要應付一堆人查房
院長來一次, 副院長來一次, 外科主任一次, 整外醫師一次
(到底有多少人要來????到底要查幾次房????)
再來開始處理每天第一輪的醫囑
根據前一天的抽血結果
輸血, 補充各式的電解質
給藥沒有那麼簡單
光是抗生素可能就會用好多種
每種要泡的點滴不同, 給的速度也不同
有些需要慢慢打超過一個小時, 有些藥不能混打
隨時又有可能會因為細菌培養結果更換抗生素
為了要及時給藥, 還要不斷跟藥局溝通
還有其他的胃藥止痛藥點滴輸液....
想著想著我都發昏了
接著病人開始換藥了
換藥的部份是由換傷口的團隊來做
不過主護還是要在旁邊協助並且記錄傷口情形
每個病人換藥都要準備一堆東西
紗布藥膏水各式器械包布
有人抬腳抬手, 有人準備藥膏敷料
有人清洗傷口
抬腳超級累的....沒多久就會腰酸背痛
還要安撫病人的情緒
而且不止有一床要換....... 一天還需要換兩次傷口
每個病人的傷口情況又都不一樣??!!
有清完創的, 有植完皮的, 有腐肉的, 有乾淨的傷口
每一種傷口換藥的方式都不同
換藥團隊的同事也都有自己的小抄, 記錄每一個傷口的情形
(我自己都偶爾會搞混病人的傷口情形)
每小時記錄血壓心跳血氧, 每小時記錄尿量多少
病人餓了要找東西餵他們, 病人渴了要倒水餵他們
病人鼻孔癢頭皮癢屁股癢也要幫他們抓一抓
不定時換尿布擦屁股
每一兩天幫病人擦澡清潔
會客時間,在家屬跟病人用視訊講完話之後
就開始轟炸主護了
有沒有發燒, 有沒有不舒服, 怎麼都還沒處理....
今天病人的情況如何
(不是醫師都有解釋嗎?? 有些東西說了你們也不會明白啊??)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辦法上班的時候做這麼多又複雜的事情
但是我好像真的沒辦法......開刀看起來變得好簡單
相比起來, 我過的好輕鬆
有醫囑要處理就告訴專科護理師(專師)
她們會匯整完再幫忙開立醫囑, 然後就會有人執行
病人有任何狀況, 照顧的主護會告訴專師
專師做了初步的檢查和判斷之後, 再跟我們回報
一樣....我們想一想之後, 出一張嘴就可以了.....
初期病人狀況不穩定的時候, 白班同事甚至可以搞到晚上八九點才下班
因為白天太忙, 護理記錄都寫不完
有些人變瘦了, 因為都沒空吃東西, 而且上班好忙
有些人變胖了....因為沒空運動, 下了班壓力大吃一堆宵夜, 飲食不正常
因壓力大而崩潰流淚的同事不止一兩位
開刀房內, 病人剛推進去, 麻醉科護理師開始負責接上所有機器的導線
巡迴以及刷手護理師開始準備手術台上需要用的所有東西
一瓶又一瓶的温水, 一包一包的紗布和包布
清創及植皮手術需要的醫材實在是太多了
再加上病人初期比較不穩定, 往往都是兩三個醫師同時在手術台上
像討債的人一樣向巡迴及刷手護理師要東西
手術刀, 紗布, 鑷子, 剪刀, 止血紗布, 包布.... 光一個人要就已經有點忙碌了
兩三個醫師同時要, 而且要的東西又不太一樣的時候
她們就像在拍電影一樣, 只是除了演員之外, 所有的事情都要做
而且她們也是參與在其中的重要演員
病人情況開始好轉之後
加護病房的護理師開始輕鬆一點
接下來輪到普通病房接棒
除了燒傷病人之外, 她們還有原本的神經外科以及整形外科病人要顧
開完會之後, 又開始跟查房, 給藥, 處理各病人的不舒服
換藥團隊到了時間一樣開始準備東西
一床一床的換藥
病人到病房之後, 家屬又都在身邊
只應付病人就很沒空了, 有些家屬更難對付!!!!
還有許多我沒能觀察到的上班內容
未能補齊, 希望各位護理師們見諒
無論是我們新店慈濟醫院, 或是全台灣的護理師們
還好有強大的各位, 病人才能有這麼妥善的照顧
如果只有我們醫師而已, 病人們的下場可能就沒這麼好了
藉由這短短的文, 向各位辛苦的護理師們致敬
妳們辛苦了, 謝謝妳們大家
王樹偉 敬上
外科病房護理師工作內容 在 Initium Media 端傳媒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今台宣布三級警戒再延至7月12日,一個多月以來,醫療現場的艱困遠超想像……】全文:https://bit.ly/3zZM67o
護理師陳欣宜提到,急診工作混亂也嚴重影響專責病房,甚至在人力不足之下開始向各科「#拉伕」。資訊交接雜亂外,未受過COVID-19的相關教育訓練的他科醫師,因不熟悉急診運作,也讓工作流程都充滿 #低效率失誤與風險。
消化外科病房護理師王俊漢回憶,去年曾接受三天「專責病房」訓練,後整整一年都沒有再碰專責病房的勤務。他說自己不熟悉「插管」工作,甚至是在急診上班後,一邊工作,「一邊回想去年受訓時是如何穿脫三級防護裝備的」。
即便是按照標準流程穿戴三級個人防護裝備的醫護,在幫重症COVID-19病患插管時,染疫風險仍高。6月8日,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便傳出急診室醫護人員在插管過程中,遭到確診病患嘔吐物感染,當時累計了8名醫護染疫。
瞭解台灣疫情40天的漏洞:https://bit.ly/3zZM67o
#相關閱讀:
【台灣第五週疫情速報】https://bit.ly/3gIRFOM
💪在媒體生存環境愈加惡劣的當下,我們更需要你 #付費支持我們,助力我們產出更多優質深度內容
#加入會員:http://bit.ly/2wVfM6g
#學生方案:https://bit.ly/3bUODnu
#端傳媒 #台灣 #台灣防疫 #台灣疫情
外科病房護理師工作內容 在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當手下壓的是親人或老師呢?急救的手特別沈重.....》
#蝴蝶花
三月末,春天吹醒了許多花花草草。我抱著王醫師最喜歡的蝴蝶花,走在通向王醫師墓碑的路上,路邊長滿了燦爛的蝴蝶花,花叢中挺直的花蕾依偎在盛開的蝴蝶花下。站在墓碑前我沒有悲傷。而是懷著感恩與幸福的心情而來。致敬這個偉大而無私的前輩。
#熱了冷了熱了冷了的咖啡
我還是一個醫學生時就和王醫師認識,她既是我的指導老師又像家人一樣的前輩,她一顰一笑在分秒中播灑溫馨,總是在適時給我一份關心及一聲問候。那年我從醫學院畢業,成為了住院醫師,我最想聽到的是王醫師的加油鼓勵,即便我知道她很忙。
晨會結束後,我放了杯美式咖啡在她辦公桌上,急診來了一個出車禍的病人,她丟下我買的咖啡,匆匆跑去進行手術。我趁打病歷的空檔把咖啡熱了一遍又一遍,深怕咖啡涼了不好喝。接近傍晚時手術室的門終於打開,一個個醫生護士走了出來,王醫師走在隊伍的最後,拖疲憊的身體,透過護目鏡,我看到了她滿眼的紅血絲。她走了一會兒便閉上眼睛揉了揉,我早就忘記了我在等待什麼鼓勵的話了,只是想扶著王醫師回家休息。在醫院門口遇到她先生,說晚上可以和王醫師一起聚餐,就這樣,我懷著期待和興奮回病房,繼續手上的工作。
#擔架上的戰鬥
下班後,打算買一個蛋糕送給王醫師,亦是老師,感謝她這幾年對我的指導和幫助。當我走到醫院門口,一輛急救車加速駛向醫院,鳴笛聲很震耳,救護車裡的人很焦急的拉下擔架,救護車裡的輕傷人哭叫著,單架都是大片的血跡,門外又有一輛救護車疾馳而來,急診大廳裡的醫生和護理人員匆忙跑出來,我也過去協助。救護員正在擔架上執行心肺復甦,急診醫師接過檢傷單說:病人王XX,性別女,42歲,車禍,腹部腿部出血嚴重,疑似多處骨折,心率下降迅速,需要快速止血,注射強心劑,繼續進行心肺復甦。我聽在場護理師皆一直喊著:王醫師!王醫師!我這時心裡一驚,擠進裡面,發現躺在床上的人不是別人,正是平常帶著我待我如家人和學生的王醫師。我不敢相信,一個小時前她還在手術室外跟我說明天要交病例報告,30分鐘前還在醫院門口說晚上聚餐的地點,現在竟然躺在這裡變成了昏迷不醒的病人。在場所有醫護人員的淚水沒有辦法忍住,我們知道治療就是殘忍的戰鬥,鮮血從鼻腔裡嘴巴里湧出,血腥味直接穿過口罩,我們每個人緊張到全身冒汗,嚴實的護目鏡和很厚手套隔離衣都不能讓我們放鬆警惕,我們一片靜默不作聲,手上的工作卻沒有一絲絲懈怠,每一個人都知道,只要延誤一分鐘我們便會失去一位如此優秀的外科醫師,不僅是一位醫師,更是一位好朋友、好老師、好前輩。
一向謙恭有禮的王醫師。在這次車禍中為了避讓一位闖紅燈的路人而被卡車撞出很遠,飛起來又摔在地上。大家聽著所有抽血及影像檢驗報告,汗水和淚水早已浸透了口罩,我們保持安靜,彷彿在聽心臟跳動的聲音。在心跳呈現心室顫動時,「讓開一下!」一位醫師嚴肅的說,拿著心臟電擊器一次一次又一次的嘗試,但漸漸地心電圖變成一直線。
心跳,不僅是王醫師的生命也是我們的希望,我們可是不敢相信,也不願相信王醫師就這樣離開了我們,我們沒有停止壓胸,我們假裝可以救醒她。
#走廊裡的哭喊
突然間,傳來一個沉悶的聲音:「請停下了,拜託,我明白她的處境,不想讓她太痛苦」我們朝著聲音的方向望去,是王醫師的先生。 他同為急診醫師,今天正在外縣市演講,當他接到醫院的通知之後,馬上像發了瘋地趕來,檔案灑落了一地,他跑到王醫師旁邊,握著王醫師的手哭泣著說:「我太太曾交代過,如果有一天我們其中的一位出了意外,救不回來了,就不要再勉強,她不想不健全的活著,那樣她不能做她最熱愛的工作,她怕拖累家庭、拖累醫療資源。」
護理在旁邊看著監視器銀幕說:「心率依舊是0。」
王醫師的先生讓我們停下一切急救動作,「我知道你們已經盡力了,就讓她在最後多陪伴我一下吧!」我們留下王醫師與她的先生,王醫師的先生強撐著微笑,揮揮手示意,我們離開,我們也只好離開,當我們走到了樓梯口,聽到走廊裡傳來了悲傷的哭喊。我們沒有打擾他們,這可能是我們留給死者與家屬的最後的治療了.....
#蝴蝶花開
王醫師的葬禮刻意安排在工作日的早上,王醫師的先生不希望大家請假參加,他說:「王醫師在天堂看到我們在自己崗位上辛勤的奮鬥,她一定很開心的。」葬禮結束後一禮拜,醫院所有同事仍在悲傷中,王醫生的先生對大家說:「笑一個吧!生活總是需要樂觀的。」
王醫師曾在我大學五年級時教我如何看待死亡,她分享一篇文章的內容:『葬禮是為活著的人準備的,他們需要一個宣洩情感的場所,但是宣洩過後要更加努力的去生活去工作。』
那天,時常下雨的天空,迎來了這季節少有的晴天。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天氣,有時陰雲密佈有時晴空萬里,作為醫生,又何嘗不是在給別人驅散陰雨的時候,讓他人和自己迎來一份陽光呢?
醫院旁的蝴蝶花開花了,花開四季,更開於人們之間.......
#Dr李薇復健與生活頻道
外科病房護理師工作內容 在 長安醫院- 我們在找#內科加護病房護理師#工作內容1.病患 ... 的推薦與評價
✎專長:一般內科疾病、慢性咳嗽、呼吸道疾病、肺阻塞、氣喘、肺腫瘤診斷、肺癌治療、睡眠呼吸中止、重症照護 還請鄉親們多多支持唷 ☑肺癌篩檢介紹➤ ... ... <看更多>
外科病房護理師工作內容 在 護理板 的推薦與評價
嗨嗨,想詢問各位學長姐,有在聖馬工作的嗎,薪資福利大概多少,外科病房氣氛如何? ... 大概工作內容是什麼?再拜託學長姊能分享一些在維* 的狀況了. 心情. 0. 0. 收藏. S. ... <看更多>
外科病房護理師工作內容 在 [新聞] 護師鍍金1/臨床滿5年護理師執照鍍金轉-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
護師鍍金1/臨床滿5年護理師執照鍍金 轉職年薪破百萬
聯合報 記者陳雨鑫/台北即時報導
護理師荒持續延燒,截至8月為止,全台靠著18.6萬名護理師支撐台灣的醫療體系;政府祭
出「夜班加給」,並倡議未來推動「三班護病比」,仍難以力挽狂瀾。根據衛福部統計,每
年流失的5千名護理師中,離職最大的原因正是三班制,生活作息全亂,工作不到10年,全
身病痛。近年長照2.0積極推動,不只吸走機構照服員,也吸走一部分臨床護理人力。
「考取護理師執照之後,選擇非常多」衛福部照護司司長蔡淑鳳不諱言表示,高齡化社會照
顧需求愈來愈高,從護校依畢業,即使沒進入到臨床,考到護理師執照,在很多行業都具有
加分效果,像空服員、藥廠或醫材領域、保母等,不過根據統計,從護校畢業的護理人員,
仍有八成五到九成會進入到臨床工作,只是護理師在臨床工作10年左右,通常會因為「工作
難以兼顧生活」而離職。
根據統計,每年約有4500名到5000名回流到臨床,但卻有4500到5500名護理人員離職,回流
到臨床,最大宗的人流是,自護校畢業未直接執業,而是選擇繼續唸二技,這群唸二技畢業
後進入臨床的護理師;流失最大宗的護理人員,通常是在第一線工作近10年,調查因「工作
生活無法平衡」選擇離開,他們大多是30到35歲,最具體力且有經驗的護理人員。
蔡淑鳳說,工作生活無法平衡的背後,就是「護理師生孩子」回歸家庭去了,他們沒辦法輪
三班,而高齡化社會之下,照顧需求愈來愈高,不少離職護理人員,會選擇進入診所、長照
、機構,有些會進入到特別護士的領域,如果語言能力不錯,也可能往國外發展。
一位轉任擔任居家保母林姓護理師,過去在醫學中心的兒科加護病房待超過十年,當初希望
進修,醫院沒辦法給假,毅然決然離職,原本僅想專心唸書,但朋友小孩早產,聽到自己是
兒科專業,委託照顧回到家僅36周的嬰兒,意外踏上居家保母之路,結果年薪不只比兒科加
護病房高,直接破百萬,還能唸書,不用輪三班。
同樣也是從外科加護病房離開的楊依靜,在醫學中心前後待了20年,因過勞身體狀況屢亮紅
燈,離職後,自行創業,開設特別護士團隊,鎖定VVIP客群,工時短、時薪高。楊依靜說,
在醫院內大多只能靠成就感支撐,跟她同期,繼續留在臨床的比例愈來愈少「真的太累」。
離開臨床,多數人會選擇進入到「居家護理所」,照顧三管患者,從北部醫學中心退休的黃
姓護理人員,離開臨床後也前進居家護理所,當居家護理師,她說,通常只要有五到六年的
臨床經驗,外頭搶著要,特別是居護人員需求量愈來愈高,如果有做長照的居家服務,起薪
不會低於臨床,甚至比一些地區醫院的薪資高,不少年輕人受不了臨床,也會走進長照。
一位考上美國RN執照的護理人員說,她待在醫學中心五年,年薪約70萬,有些地區醫院待5
年以上,年薪僅有50多萬,還得輪三班,她是看不慣台灣患者總是對護理師頤指氣使,把護
理師當奴隸,才憤而離職,現在尚未到美國執業,但未來的年薪至少是150萬台幣起跳。
蔡淑鳳表示,從調查顯示,台灣的護理師對第一線仍充滿熱情,但三班制等勞動條件,是離
職的最大原因,除了加薪以外,也將積極改善勞動條件。
https://udn.com/news/story/7314/7496364
去診所、當保母、VVIP居家護理師、美國執業,
護理師更好的出路多著,誰要在醫院照顧低端健保免費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6.112.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Gossiping/M.1696997302.A.3C9.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