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熱劃時代革命-液冷散熱】
時間:2021/8/1
發文:NO.1287篇
大家好,我是 LEO
.
❖晶片效能越強-解熱難度越高
隨著半導體晶片發展-體積越來越小,電晶體密度越來越高,逐漸朝向高性能,超薄,微型化發展,電子元件散熱的空間越來越小,單位面積內所產生的熱能卻越來越高,無論是手機、電腦發熱發熱密度皆呈現指數級增長,此外,加密貨幣挖礦場,大型伺服器與資料中心,高階CPU、GPU產生的熱能更為驚人,如果熱能不能快速有效散出,輕則影響效能,嚴重會導致電腦或手機產生「電子遷移效應」,導致當機無法工作。
.
❖台積電未雨綢繆超前部署
今年7月台積電在超大型積體電路 (VLSI) 研討會,展示晶片水冷研究結果,採用水通道直接引導到晶片,藉此提高晶片散熱效率。聽起來覺得不可思議,為什麼突然做這項研究?傳統晶片散熱-在晶片上塗導熱矽脂,將熱量傳到散熱器底部,導熱管、水冷管再將熱量導到鰭片,最後風扇將鰭片的熱量吹走,完成散熱。
.
但是,若未來晶片採用 3D 堆疊技術,最新的SoIC先進封裝可以任意組合各種不同製程的晶片,除了記憶體甚至還能直接將感測器一起封裝在同一顆晶片裡面,線路的密度將是2.5D的1000倍,散熱就會遇到大瓶頸。
.
3D堆疊晶片設計更複雜,更小的微縮製程,把晶片一層一層的堆疊起來,中間部分難以有效散熱,所以台積電的研究人員認為,解決方法就是讓水在夾層電路間流動,讓水直接從晶片內帶走熱量,這是最有效的方案,這裡指的水並非一般純水,而是不會導電的介電液,實際上操作起來非常複雜且昂貴,目前處於研究階段,這顯示出解決晶片散熱問題,將是半導體產業未來重要發展趨勢之一。
.
❖晶片改朝換代推動-伺服器新設計
我們從上面描述可以知道新晶片設計只會更小,更複雜,更熱,而伺服器產業面臨的問題會更大,試想大型資料處理中心,裡面有多少伺服器?多少高階CPU、GPU都是24小時不斷電持續運作,龐大的熱能如何處理?當處理器的瓦數越來越高,一般來說,處理器的熱設計功耗超過240W就很難用風扇(氣冷)來解決,偏偏霸主Intel或是AMD新一代處理器動輒超過270甚至280W,現在馬上面臨到需要液冷散熱來帶走熱量。
.
❖跟著產業霸主的方向走準沒錯
Intel在伺服器市場,主流解決方案以x86架構為主,全球 CPU市占率約 92%左右。未來Intel 仍將保持產業龍頭的地位,圍繞它的 CPU平台的升級仍是影響伺服器硬體產業鏈周期性變化的關鍵因素。
.
2021 年第一季開始Intel最新的 Whitley Ice Lake 的處理器已向資料中心業者小量出貨,第二季開始放量,到第四季預估將占總出貨量的 40%,滲透率將大幅且快速提升,下一步,Intel英特爾預計 2022 年初量產支援 PCIe Gen5 的 Eagle Stream 平台,將會加速升級資料傳輸速度。
.
❖英特爾正式將水冷散熱放進白皮書
有趣的事情來了,產業龍頭也意識到新平台-散熱問題非常棘手,2020年Whitley平台是intel「首度」將水冷頭(注意:非浸沒式)納入技術白皮書,更誇張的事情是未來的新平台 Eagle Stream第一顆CPU Sapphire Rapids至少 300W以上,甚至將來很多GPU會達到500瓦甚至700W以上,水冷散熱方案成為唯一解方,冷卻液監控主機(CDU)與水冷頭(覆蓋在處理器上方的水冷散熱片)全世界只有三家廠商通過Intel認證,台灣的廣運(6125)是唯一兩項全拿的合格供應商。
.
❖節能減碳-省電又可以賺積分
歐盟在7月剛通過55套案,其中碳邊境調整機制,又稱碳關稅,預計自2023年起試行,2026年正式實施,先從鋼鐵、電力等產業先行,但是用電大戶的資料中心無法置身事外,跟大家分享一個數字會比較有概念,2017年中國數據中心總耗電量為1200-1300億KW,超過三峽大壩與葛洲壩電廠2017年全年發電量總和(分別為976億KW、190億KW),占中國總發電量的2%,到了2025年資料中心耗電將高達 3842億KW,占全中國總發電量的 6%,這隻吃電怪獸肯定會被盯上,高排碳業者會被課較高關稅(碳關稅),將進一步帶動資料中心業者積極導入液冷散熱達到「省電」與「節能減碳」的效果,甚至有望仿效電動車Tesla透過碳積分來挹注獲利,可望大幅提高液冷散熱滲透率。
.
❖水冷散熱技術門檻高-不簡單
2021年3月26日雲端資料中心伺服器開發商---緯穎科技宣佈,參與資料中心液冷廠商LiquidStack的A輪融資,並取得一席董事席位,其實早在2019年緯穎就與3M合作開發液冷方案,但是3M的電子氟化液是非導電-介電液是一種專利配方,掌握在3M手中,未來耗材都需向3M購買補充,入股LiquidStack可望取得自主技術。
.
大家知道這種-不導電的「介電液」有多貴嗎?1公斤要價100美元,一個180KW的機櫃光是介電液裝滿就要價1000萬,重點是這個介電液每年都會耗損,需要定時補充,這樣就知道賣水的概念有恐怖、有多賺了吧,得介電液者得天下。
就算目前短期重點放在一般的「冷卻水」,得到英特爾認證的兩款冷卻水,一個櫃的成本大約7~8萬元,廣運集團研發成功的介電液打七折賣,一公斤70美元就相當有競爭力,而冷卻水一個櫃更只需要8000元,重點是水要通過認證,水在管線裡面跑如何恆久不變質?裡面還必須添加抗凍劑、苔癬抑制劑等特殊配方,是不是很多眉角!這些都是LEO深入研究去挖出來的。
.
❖廣運(6125)上中下游整套系統全部整合
目前有三大產品線,水冷背門(20~25萬)/櫃,水冷頭(100~150萬)/櫃-目前英特爾首度放入新平台技術白皮書,已通過Intel認證,浸沒式機櫃(1000萬)/櫃,此外還有最重要的冷卻液監控主機(CDU)它是水冷散熱技術的根源,還有各種耗材、管線、冷卻水、介電液都是未來的發展重點。
.
傳統散熱模組雖然便宜,一個42U的機櫃,風扇加散熱模組成本頂多台幣8~10萬,但將來水冷變成剛性需求,水冷頭機櫃,水對氣120~150萬/櫃,水對水90~120萬/櫃,全球的資料中心大約有 500萬櫃,每年新增30萬櫃左右,大家可以算看看,這產值增速有多恐怖。
.
目前全世界只有2家公司有能力量產伺服器等級水冷頭機櫃,雙鴻、超眾這些傳統大廠要跨入最難的CDU(水冷監控主機)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參數與經驗值,而廣運的陳總已經深耕30年的散熱產業經驗,水冷頭機櫃的五大關鍵零件--廣運擁有四項(CDU、水冷頭、分岐管、制冷背門)盲插或快接頭,這個產業很新,很多法人也還沒那麼了解,有很多眉角,很多技術秘密,篇幅有限今天LEO就先介紹的這邊。
.
如果大家想知道更多關於這個新的「水冷散熱產業」訊息,請鎖定 LEO股民當家團隊的頻道喔,⧉傳送門在下方↓
.
❖Line群組傳送門⤵
https://lihi1.com/jjjwf
❖TG 頻道傳送門⤵
https://t.me/stock17168
天佑台灣,疫情早日結束❤️
如何把手機資料傳到電腦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閒聊:小一生(的家長)在家自學的感想?😂
一早上就⋯⋯被老師提醒忘了交翔昨天的作業(仆街)
因為翔還是低年級,學校的上課方式是老師上傳教學影片,按照自己的時段播給孩子看,把作業拍照上傳到班級群組(也有些科目老師有自己收作業的平台),沒有線上即時已經很慶幸了,但是⋯⋯我還是會忘記交作業⋯😓
然後也覺得這樣的教學方式有點不知道如何適應,應該說我原本是那種,就從小學開始,「你就該自己學負責啦!作業跟考試跟整理書包都是你自己的事」的那種想法,原本翔也都能自動自發。
但現在這種情況其實變成是,今天有什麼課、有哪些作業要交、在哪個平台(教室)上課、需要什麼材料(美術課或其他科的作業本),是老師跟家長之間的聯繫。
(沒辦法,總不能給翔一支手機讓他自己加入老師的line群組和上課平台吧?他才一年級,連國字都還不能全部認識,這年紀要讓他上網衝浪嗎😅)
就這樣,原本的「小孩該學著自己做的事」,變成「家長的事」,原本我的「讓小孩學習自己負責」的立場,現階段好像有點無法貫徹⋯⋯⋯
很多人說「現在知道老師厲害了吧!可以管好三四十個學生、家長只顧一兩個或三個四個就叫苦連天」,但是———孩子在面對父母和面對老師的態度,本來就是不一樣的。
家裡和學校也是不同環境,在學校看到其他同學乖乖上課交作業回答問題,也會「有為者亦若是」產生自己也要配合規範的意識,但現在這樣的同儕之間的互相學習影響都沒有了。
原本孩子該學習「自己跟老師說」的事情,師生之間的交流,也變成老師跟家長之間的交流了。
我講這些不是在抱怨,因為現階段能做到的學習就是這樣,主要是我在想,一直沒有辦法去上學,好像真的會對「這個階段」的小孩的團體生活的學習,有很大的影響。
爸媽不是老師,也不是同學,所以很多他應該在師生和同儕互動中學習的東西,現在都停擺了⋯⋯
比起功課的落後我還比較在意這件事情,也有點不知所措只能走一步算一步的感覺,畢竟校方老師家長孩子各方面都盡力了,我感覺我們正在面對教育體制上一個很大的轉折⋯⋯
如果這種情況長時間延續下去的話啦。當然樂觀來看或許像國外那樣一年半載終究能回學校去,那也只是停頓了一年半載就還好吧。
***
啊不過還是要說這是我自己遇到的狀況啦,如果是小孩稍微大一點,甚至已經大到都自己使用電腦手機平板跟老師和同學直播上課,我剛才講的那種「失去同儕交流」和「不是自己負責」的問題應該就沒有了。
主要還是剛好翔在這個階段吧!是我還不可能給他手機自由上網的年紀,他也還無法自己跟老師確認每天的課程、自己找資料寫作業上傳的年紀⋯⋯
總之,我本來認為孩子從小就要學自己負責,而學習的方式就是「讓他自己負責」,但現階段無法執行,然後,也很自然的,現在是我要代替負責,就很尷尬,不是忘了這個就是忘了那個⋯⋯
每天早上看到家長很有活力的回傳作業,我就覺得心虛⋯⋯我光是準備好他們三餐跟家務,還有我自己原本接到的一點點工作(那是我的一點點薪水跟成就感來源啊嗚嗚)就已經焦頭爛額⋯⋯
老師眼中常常忘記交作業的學生變成是我啦!😭
覺得對忙碌的老師不好意思(還要另外私訊我「媽媽昨天還有一份作業喔)但是也覺得嗚嗚嗚⋯⋯為什麼這麼忙了還要重讀一次小學⋯⋯
啊我還沒說檢查作業呢!除了檢查有沒有寫完、繳交上傳以外,對錯也會因此變成家長的工作,比方說原本可能是在老師面前唸出英文單字,由老師糾正發音這樣的事情,體育課由老師糾正動作,這類⋯⋯現在都變成家長的工作啦!!
以上,共體時艱之餘,也是在想如果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今年低年級的孩子,和過去低年級的孩子,可能會很不一樣吧。
也不能說都是壞事,一體兩面,再說人在不同環境會有不同學習,總之寫不完了先聊到這裡吧!
#我去上傳昨天的作業了嗚嗚嗚⋯⋯
#老師對不起!🧎♀️
是說如果翔是給祖父母帶,這段時間他可能已經失學了⋯那些不同的教學平台、要註冊、下載app登入,各科不同的繳交作業的方式(有錄音上傳、拍照上傳、有傳line)我這個年紀的人都覺得研究的很累,(也有自己的事要做啊)祖父母會直接放棄吧!然後就會變成漫長的暑假⋯⋯
所以雙薪家庭家裡沒有人能負責孩子在家上學的事情。我想也有很多擔心吧。不是說要學得多好、怕輸在起跑點這類事情,而是說學習至少不要中斷,卻可能因為數位落差而中斷的事情⋯⋯
#我還有幼兒教育的工作呢嗚嗚嗚
#閒聊可以分享
如何把手機資料傳到電腦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結束北漂返鄉接家業,一間肉圓小店要如何用AI經營?
2020.10.21 by 紀長興
傳統餐飲業的數位轉型,絕非生硬導入自動化系統,找出契合時下消費趨勢的突破點,以科技提供讓顧客感受到切中需求的優質服務,才是小吃店在AI時代的生存之道。
我的朋友德希從大學畢業後就留在台北上班,身為獨子的他,近日決定回中部家鄉,繼承家裡的肉圓店,是一間位在傳統市場裡的店舖。
「AI的發展是世界趨勢,雖然已經喊得震天響,但目前市面上仍沒看見任何殺手級的應用,這表示所有人都距離起跑點還不遠,若不把握時間先布局,等到以後真的有領先者出現了才要開始導入,落後族群只會更難追上。領先者跑在領先的前端壟斷資源與主導市場、建立護城河機制、不斷持續壯大,而後進者除非能快速縮短距離,否則將陷入被迫大量投入,卻只能低度回收、甚至是無法回收的困境......」
商管科系畢業的德希顯得既興奮又惶恐,對於回來接掌家裡的生意,他的確曾有過一番掙扎,不過既然已經下定決心,當然勢必要有一番作為。
我們坐在店裡閒聊,德希的父親端上來一碗肉圓、乾麵跟貢丸湯,並且很熱絡地與我寒暄,他說記得我小時候來他們家玩的事情。看著德希的父親滿頭白髮,佝僂的身形與我兒時對他的印象已經不太能重疊,我似乎可以理解德希放棄北部的生活,回來老家的心情了。
中小企業對於AI的認知
餐飲服務與零售是大眾最常接觸到的服務業型態,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統計,這類型的服務業在台灣約有87萬5千家,其中98%是中小型業者,而透過中國生產力中心(myMKC.com)對業者的訪談,這些業者在面對未來的數位情境有以下特徵:
認為AI、IOT這些新科技離自己還很遙遠,企業暫時用不到。
知道未來新科技會成為潮流,卻不知如何參與。
沒錢、沒資源,不敢做太高風險的投資。
換言之,中小企業普遍對AI的認知是,這是一門高深技術,難以導入,建置成本又非常昂貴,而且其實不清楚該拿AI來做什麼,又或者是不知道AI可以帶來什麼好處。另外,時間並不緊迫,反正沒有AI也可以照常運作。
事實上,隨著租金與工資的成本上漲,還有人口老化導致勞動力萎縮,長遠來看,對勞力密集產業只會愈來愈不利,尤其餐飲業屬於高度勞力密集的工作型態,更是首當其衝。
因此,在北部大企業上班多年的德希,他很明瞭當今科技早已不同以往,即使是規模不大的家庭式餐飲店面,也應抓緊時機,與時俱進,藉由「數位轉型」的改造,升級與優化原來的傳統經營方式。
對於勞力密集的餐飲業來說,導入AI自動化已是勢在必行的未來趨勢。
數位轉型≠翻天覆地的浩大工程
「對於在這家小吃店導入AI,你的想法是什麼?把店面重新裝潢,讓機器人幫客人點餐?還是讓機器人煮麵?」我笑著問德希。
「即使重新裝潢,我也還是希望能保有像現在這樣富有人情味的店面樣貌,我也想要盡量維持跟客人親切的互動。具體來說,我並不清楚該改變什麼,我只是覺得必須要做點關於數位轉型的改善,否則就會落後時代潮流。」德希有些憂心忡忡。
其實除非是想要擴大規模營業,或展開連鎖店的擴張,否則我認為是不需要把事情想得太過複雜跟困難,對於被動應對的策略,在此提出以下2點分析:
(1)不需要導入智慧商店
現在市場上流行導入智慧商店的解決方案,主要就是人流統計、來客分析、幫助業者如何進行商品的陳列擺放,可以更吸引目標消費者的目光,以及透過消費族群的預估來決定商品進貨數量、進而達成樽節庫存成本。
以上主要是針對零售業,若就德希家裡的肉圓店來看,會進來光顧的消費者就是已經想要吃才會進來的,理論上不會沒事走進來逛一逛就離開;至於像是肉圓要準備多少數量的這類備料問題,經營者營運一段時間,大致上心裡就會有個底,畢竟肉圓都是自己手工生產的;而來客流量統計的狀況亦同,主要就是集中在用餐時段。
(2)引入機器人的原則
因為想保存店面現有的風貌,所以如果放置一個點餐機器人,不僅會很突兀,風格也十分衝突,反而會降低消費者光顧的意願跟好感度,建議這部分還是以改善點餐流程與店內的擺設動線為優先。
至於是否使用機器人做餐,主要還是先評估勞動力成本,在可允許條件下,盡量維持人工煮餐為佳,畢竟會來這種店消費的顧客所期待能吃到的食物,應該不會是像速食店那種用自動化設備生產出來的餐點。
AI並不是只有機器人而已
一般人提到AI,直覺會聯想到強大的電腦,可以自動駕駛汽車、運作無人商店或是執行影像辨識,其實更廣泛的AI還包括大數據與網路雲端,數位轉型更著重的,是善用這些應用所提供的服務。以此基礎,在積極作為的策略上,有以下4點建議:
(1)升級店內的監視器
改裝具有熱成像技術的攝影機,除了仍具有原先的治安功能之外,並新增溫度監控功能,預防廚房過高溫度可能導致爆炸火災,對於工安環境提供更好的防護。
(2)加入外送平台
現在的生活型態改變,許多人不喜歡出門覓食、年輕人不喜歡打電話,取而代之的是以App進行消費購物。加入外送平台的主要好處就是把自己放在一個眾所周知的通路上,藉由平台增加曝光率、增加客源。
要注意的是,利用外送平台送餐,店家需要支付一筆外送成本,這部分需要詳加斟酌,或是參考後來興起的月包制外送服務,就是店家與特定廠商簽約,每個月支付固定金額,但可以無限次數配送,等於是一種吃到飽的概念。
(3)支援行動支付
同樣是因應科技帶來的生活型態轉變,現代人出門可以不帶皮包,但是絕對不能不帶手機,而且行動支付能夠大幅減少付現找零的麻煩,增進消費體驗的便利性,提高消費者來店消費意願。
行動支付也需要與後端平台進行手續費拆帳,大約是2%~3%以內,然而普及使用行動支付不只是未來的消費趨勢,也是政府當前大力推廣的金融政策,就長期來看,是相當值得投資的舉措。
(4)經營社群媒體
不管是經營臉書粉專,還是拍攝與顧客互動的短片並上傳到社群媒體平台上,都是數位轉型的過程中可以盡量去嘗試的行銷手法,藉由網路無遠弗屆的力量,讓這家店可以更容易的被搜尋到、以及更低成本的被更多人所認識、更簡易並清楚的看見你所做的美食。
回歸「最好的服務」
我們都會很懷念像是古早味豆花、童年時代的零嘴等等這一類已經消逝的小吃,時代的巨輪不停往前滾動,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卻始終對於回憶中的事物懷抱著無法言喻的情感。在保存這家店的特色與引進數位科技的改變之間,我能夠理解德希內心的徬徨以及猶疑徘徊。
不論科技再發達,就算是一日千里的AI,最終極的目標都是為了服務人類,AI不僅僅只是取代人力的自動化機器人,早已充斥在我們日常生活裡的各種數據和雲端服務也全是AI,這些服務可以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效率、節省更多時間、甚至挖出更多商機、賺到更多錢。
不管是真人還是AI,其實最好的服務都是必須讓顧客覺得,「你怎麼能夠這麼了解我」,以這樣的信念做為經營的出發點,就能成功找到轉型改變的平衡點。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59724/snack-bar-digital-transformation-?fbclid=IwAR1n-M905fa3XzNWSUJZpZOJWgRiXwxy4annXkx8eTlFBHEruZ8d8oWvNSA
如何把手機資料傳到電腦 在 請問如何把電腦內的照片傳到手機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如何把電腦內的照片傳到手機- 請問如何把電腦內的照片傳到IPHONE8? ... 先在電腦建立一個資料夾,把電腦的照片都丟進那個資料夾再透過itunes同步 ... ... <看更多>
如何把手機資料傳到電腦 在 [請益] 連Wifi就能〔電腦-手機〕互傳檔案的軟體- 看板Android 的推薦與評價
最早以前是用豌豆夾
但大陸軟體真的不放心
想找個能方便管理手機的軟件
可以直接把手機裡的相片移到電腦
電腦有下載了檔案也方便直接丟到手機
求推薦這樣的軟體~感激不盡!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0.143.1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ndroid/M.1616029800.A.C5B.html
謝謝大家分享 立馬來試試
※ 編輯: I23 (111.240.143.10 臺灣), 03/18/2021 17:28:41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