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我小時候,有一段時間我老娘每天要我被一首唐詩或是一段論語,她的用意是:「這會讓你以後國文成績便比較好喔。」
先說這樣做的成果,算是......還不差。因為硬啃下來一些古籍詩句,所以當不少同學對於新出現的文言文傻眼時,我倒是顯得很淡定,然後難得能裝逼一回的說:「喔,沒有啦,我小二就讀過這首詩了。」(然後其實這沒有比較酷,反而更加深我同學:「這傢伙是個怪人」的印象。)
但這當中的過程,我至今回想起來還是只有一句話可說:「真他喵的折磨人!」
文言文哪,要一個小二生去讀,而且我老娘是完全不講解其中意思(因為大部分的內容她其實也不懂),就押著我胡塞硬啃,這導致我看到孔子的「子曰」就是一肚子怨火燃燒,然後對白居易更是想要殺人誅心(這傢伙寫詩有夠囉嗦,最著名代表就是長恨歌了,我通常都把最後最後一句的「此恨綿綿無絕期」解讀成我對白居易的心境,也話說,白居易的故事大家可以參考謝金魚的《崩壞國文》,裡面有非常生動的描述,同時也證明......連謝金魚都認為他是個囉嗦的煩人精,同時代能勝過他的,大概只有強調「人是人他媽生、妖是妖他媽生」的唐僧了)。
當然,我曾經在以往的文章談到這件事,就結果而言,我不覺得老娘的作為有錯,最起碼如果我現在還有那麼一點點文藝氣質,那都是多虧老娘的教育(這種感覺,有點像神鵰俠侶中的少年楊過,一開始對於黃蓉只教他詩詞歌賦感到杜蘭,但長大後卻不時慶幸自己不置於成為文盲),但回想起來,如果要增加這學習中的樂趣跟深度,我覺得有一環是不能少的,那就是:作者本身的故事,以及他所身處的時代背景。
其實直到現在,很多人會上網寫討拍文,不知道其中緣由的會感到做作,但如果真知道其中難處(而且當事人也真有難處),比較容易產生同理心及理解。所以如果我們不了解作者寫文的心境,或是不了解他產生心境的原因,那無論是再棒的佳文,都無法真正跟我們這些後人產生連結。
這裡就舉一個實例:唐朝的劉禹錫。
如果對唐詩有點印象的朋友,相信對劉禹錫的名字不陌生,而他的《陋室銘》更是我國中時的國文教材內容,當時我們學校還要求要進行全校性的抽背,讓不少人對劉禹錫老兄的身體及祖宗進行親密熱切的問候。
很多人會說蘇東坡是宋詞的豪放派、李白是唐詩的豪放派,好像他們有寬闊的胸襟面對人生不容易,但如果進一步認識劉禹錫的人生軌跡,大家可能會覺得:李白、蘇東坡都弱爆了!劉禹錫在面對人生的心境上才是徹頭徹尾的硬漢!
話說劉禹錫是中唐人士,當時中央政府有宦官掌權,地方上則有軍閥割據,不少文人大臣對於此種光景都有心改革,而壯年時的劉禹錫也是積極的改革派,但無奈這場改革之後被宦官迅速壓制,幫韓劉禹錫在內的改革派核心人物被貶官到各個偏遠地區,史稱「二王八司馬事件」(這句意思是兩個姓王的,加上另外8位被貶為司馬的改革派大將,斷句可別弄錯了)。
同屬貶官行列中,另一位有名的文人─柳宗元,一開始對於自己的貶官簡直是心態崩壞並且哭爹喊娘,而且這位老兄後來為了重返政壇核心還對曾經為敵的宦官集團表示好意。(相關資訊可以參考謝金魚《崩壞國文》......編輯:「喂!這不是這次辦活動的重點書籍啦!你可不可以認真一點講主題呀!」)
劉禹錫可不來這套,當身旁的人可憐他或是瞧不起他的時候,他老兄就是直接懟回去:「我老劉好得很!我爽、我狂、我驕傲!那些瞧不起我的,我才他喵的瞧不起!」
這樣心境下的文章產物,一個是前面提到的《陋室銘》,那其實是老劉聽到有人譏諷他官小錢少房子破,立馬寫文表示:「我房子破,但人品一流,那些瞧不上我房子的才是能力心性不入流!」
另一個案例,是後來新皇帝上位,包含劉禹錫在內的貶謫官員被召回中央,如果表現的好,劉禹錫有機會轉入蓄意改革的新任中央政府,結果劉禹錫有次觀光,無意寫了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觀裏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後栽。」
本來這首詩就只是純粹的觀光文,但偏偏有人解讀:「什麼『盡是劉郎去後栽』?這分明是老傢伙在賣老擺姿態!」
結果老劉就被貶官到更遠的地方了,但老劉生命力超強,經過好幾年,皇帝又掛了(皇帝絕對是最消耗生命力的工作之一),結果老劉回到中央候命時,他竟然寫下: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看到以上詩句,我腦中出現劉禹錫好像在說:「我被貶官啦!我又回來啦!我又被貶官啦!我又回來啦!貶我呀笨蛋!」
我想如果同時帶有同樣命硬的人,還有可能說:「御史!有讓人這樣貶完又貶?貶完又貶?貶完又貶的嗎?」
如何?這樣的劉禹錫故事有沒有讓看倌你對他的作品多了些興趣?
對我來說,這些作者的人生際遇會放大他們所寫成作品的感染力,而且即便若干年後我已經忘記詳細的字句,他們的人物性格卻依然會讓我在某些時刻感到共鳴。
那麼就進入今天主題:抽書啦!
《文青這種生物,自古就有》收錄了17位名人的故事及他們有名的作品,我個人覺得這很適合成為國文課的補充教材,而且他也相當好讀,我大概只花兩天就看完了,對於想要快速吸收新知的人來說是個好選擇。
如果想獲得獎品,請完成以下動作:
1.
對本文按讚及公開分享
2.
請在底下留言「我想搞清楚文青這種生物」,然後跟我分享一個你對他人生故事感興趣的名人(不限於文學家喔,畢竟作者把馮玉祥這老粗都列入作品中了,你就知道文青其實是沒有侷限的)
就有機會獲得本次獎品!
我們將在一周後抽出3位幸運的朋友,心動的人就別等待,趕緊來參加吧。
購書可往這裡走: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079908
#文青這種生物自古就有
#究竟出版社
#說到文青_我想到一首好詩
#慘慘慘_人生就是慘_吃完又要拉_拉完又要撒_撒完還想吃_人生就是吃拉撒
「寫詩的格式」的推薦目錄:
- 關於寫詩的格式 在 金老ㄕ的教學日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寫詩的格式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寫詩的格式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寫詩的格式 在 寫詩的格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寫詩的格式 在 寫詩的格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評價
- 關於寫詩的格式 在 又或用什麼都有的《搜韻》。 格律詩又稱近體詩,八句叫律詩 的評價
- 關於寫詩的格式 在 YouTube作文技巧|2021童詩怎麼寫?|童詩速成三步驟|作文 ... 的評價
- 關於寫詩的格式 在 寫詩入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寫詩的格式 在 寫詩入門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諸葛亮 的評價
- 關於寫詩的格式 在 如何寫出與眾不同的藏頭詩? | PTT新聞 的評價
寫詩的格式 在 活水來冊房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小六的女兒,最近的國語課教到唐詩,老師派了一個作業,請學生寫一首五言絕句來,最好能和最近的排球比賽結合,成為隊呼。
女兒在幾年前密集讀詩時(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將來有空會另外發文章為各位講解的),就曾做過兩首詩,當然是沒有符合平仄的,阿公阿媽見之認為已經頗有詩意,更動幾字便合平仄。女兒便將舊作兩首抄錄於學習單上,不過還是下筆不能自休,手癢又添一首與排球賽相關的打油詩,首句曰「冬季排球賽,眾人爭高低......」
我看了不禁莞爾,「冬季排球賽」這一句已經符合格律「仄仄平平仄」了(第一字可不論平仄),乾脆我們把詩完成如何?
若以「仄仄平平仄」為首句,整首詩的格律當為: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其中第二句與第四句的最末字必須押韻。
於是拿出架上的《詩學含英》工具書,翻開詩韻,第一篇是「一東」韻,我講解這工具書的用法,就是它已經把同韻的字集合在一起,並且造詞供人參考。說到這裡,我又解釋,這首要歌詠排球賽的詩,用「一東」韻是現成很好的,因為「ㄨㄥ」的聲音響亮,很能表現威武、力量。「雄」、「攻」、「衷」、「崇」......都可以想想看能造什麼詞,放在第二和第四句句末。
最後我們選了「稱雄」當結尾。女兒則苦惱她的班級「606」要放在哪裡,因為「六零六」三字的格律是「仄平仄」,犯了「夾孤平」的忌諱(一個平聲被兩個仄聲夾在中間),放哪裡都不行。我說那就簡稱「六六」好了,那麼最後一句就有了「六六◯稱雄」。我提示如果把全班當成是一個個體,那麼這個自稱應該是什麼?於是推敲出末句「六六我稱雄」。
接下來是第二句,本來就有「眾人」兩字勉強符合格律,要與「雄」字押韻的字,則選定「攻」字做結尾,再找工具書,「攻」字的語詞有火攻、力攻......最後我們選擇了「進攻」。接著就簡單了,「眾人◯進攻」,想個副詞吧,我提醒了一下,「打排球大家都下場比賽,一起進攻......」女兒便說「齊進攻」。
好了,現在已經填了「冬季排球賽,眾人齊進攻,◯◯◯◯◯,六六我稱雄」,只剩第三句。第三句不必押韻,只要把符合平仄的字填進去就完成了。
我們分析一下詩的起承轉合,「冬季排球賽」是「起」,點出這個賽事,有了賽事當然大家便投入比賽,就有了「承」的「眾人齊進攻」,接下來要有一個「轉」,也就是發生了什麼事,大家一回神,哇,「六六我稱雄」,606已經贏了。
這時女兒說她無論如何想用「但見」、「卻見」當轉折,看了一下格律,「但」放在第一字可以,但這個「見」是仄聲字,無論如何是塞不進去的,想了類似的「望」、「看」也是仄聲字,用「觀」又頗奇怪,只好退而求其次用別的動詞,我說「咱們用聽的怎樣?」女兒說:「聽?聞?」好的,我們有轉折詞「但聞」了。在比賽場會聽見什麼,然後大家往發出聲音的地方一看,發現606已經贏了呢?歡呼聲?吶喊聲?加油聲?尖叫聲?還是決定勝負的......哨聲?
「但聞◯哨◯」。
哨子的聲音要傳出來,有哪些動詞可用?「哨音」、「哨聲」、「哨鳴」不合平仄,至於「哨叫」?......呃,我們還是再翻《詩學含英》,找找有沒有描寫哨子的詞彙吧。沒有專講哨子?那就找找樂器的,笛、簫等吹奏樂也類似。從裡面的詞句中,我們找到了「響」字合用。
什麼哨響?要華麗一點,還可以想個什麼形容詞例如金哨短哨之類,女兒已經搶先說了「吹哨」,我不算極滿意,畢竟「吹」和「響」都是動詞,意思有點相近;不過就格律來說當然沒問題,那麼全詩就寫完了。
「冬季排球賽,眾人齊進攻,但聞吹哨響,六六我稱雄。」就算是小六學生,給予講解平仄押韻格式,指導工具書用法,一樣能寫詩。
家父在三十年前,曾經在海邊偏鄉國小代課一日,一個早上把全班教會寫詩;不是四句聯,是符合平仄押韻的詩。就算是古人的打油詩,也要符合格律的;某地方首長印行的詩袋,上頭那種東西不能叫詩。
其實傳統詩沒有那麼困難,雖然有格律限制,但「戴著腳鐐跳舞」,往往能激發出無窮創意,更能隨字音本身的韻律吟詠,亦念亦唱亦近朗嘯。臺灣昔時傳統文人,經常以詩會友,互相唱和,就是傳統詩藝術性與實用性的交融。
家父的詩學啟蒙老師宿儒黃傳心先生,素來與三秀園 主人張禎祥交好,在詩集裡屢次能見到兩人互相唱和的作品。三秀園傳下幾代至今,雖為臺灣五大名園之一,但行事一向低調,鮮為人知。日前家父至三秀園遊園,看到處處皆有黃傳心的詩作鐫刻在柱上,不禁感慨兩人之友誼,更震撼於臺灣傳統園林之美,亦復醉心於詩文之怡情與觀賞作用。
三秀園在本月21、22日舉辦「三秀園雅集-庚子小雪『重過月明橋』音樂會」,將秘藏百餘年的四公頃園林公諸於世,邀請大家來作客。11/21(六)有書法比賽、三秀園家族歷史展與音樂會,可免費入園參觀。11/22(日)的活動雖要入場費一人200元,但保證物超所值!除了可以參觀園林,還有市集、詩歌表演,以及!
以及家父黃哲永的古籍蒐藏展!
三秀園的前主人張禎祥先生,與家父的啟蒙老師黃傳心先生是換帖兄弟,家父感於師尊輩詩人的交誼,在文風薈萃的三秀園,將展出傳統詩人的相關作品,重現前代文人的養成、閱讀樣貌。橫向的,我們可以從家父的講解中得知張黃二位先賢如何互締翰墨之緣;縱向的,我們可以縱觀三秀園的家族歷史,以及古典詩詞如何一脈相傳,至今未絕。
傳統詩其實離我們不遠,它可以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來三秀園親自走走、聽聽、看看,你也可以感受得到。
三秀園 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SamSiuGarden/
三秀園近期活動
https://www.facebook.com/pg/SamSiuGarden/events/
寫詩的格式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何寫好短篇小說?】
這次分享的是,中國作家老舍給新人的寫作建議。
內容主要談到,如何寫好「短篇小說」,並分別談到如何集中刻劃主要角色、如何寫好情節等等。
一起來看看他的經驗談吧~
-
如何寫好短篇小說?/ 老舍
短篇小說很容易同通訊報導混淆。寫短篇小說時,就像畫畫一樣,要色彩鮮明,要刻畫出人物形象。所謂刻劃,並非指花紅柳綠地作冗長的描寫,而是說,要三言兩語勾畫出人物的性格,樹立起鮮明的人物形象來。
一般的說,作品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人物太多,故事性不強。《林海雪原》之所以吸引人,就是故事性極強烈。當然,短篇小說不可能有許多故事情節,因此,必須選擇了又選擇,選出最激動人心的事件,把精華寫出來。寫人更要這樣,作者可以虛構、想像,把很多人物事件集中寫到一兩個人物身上,塑造典型的人物。短篇中的人物一定要集中,集中力量寫好一兩個主要人物,以一當十,其他人物是圍繞主人公的配角,適當描畫幾筆就行了。無論人物和事件都要集中,因為短篇短,容量小。
有些作品為什麼見物不見人呢?這原因在於作者。不少作者常常有一肚子故事,他急於把這些動人的故事寫出來,直到動筆的時候,才想到與事件有關的人物,於是,人物只好隨著事件走,而人物形象往往模糊、不完整、不夠鮮明。世界上的著名的作品大都是這樣:反映了這個時代人物的面貌,不是寫事件的過程,不是按事件的發展來寫人,而是讓事件為人物服務。還有一些名著,情節很多,讀過後往往記不得,記不全,但是,人物卻都被記住,所以成為名著。
我們寫作時,首先要想到人物,然後再安排故事,想想讓主人公代表什麼,反映什麼,用誰來陪襯,以便突出這個人物。這裡,首先遇到的問題:是寫人呢?還是寫事?我覺得,應該是表現足以代表時代精神的人物,而不是為了別的。一定要根據人物的需要來安排事件,事隨著人走;不要叫事件控制著人物。譬如,關於洋車夫的生活,我很熟悉,因為我小時候很窮,接觸過不少車夫,知道不少車夫的故事,但那時我並沒有寫《駱駝祥子》的意圖。有一天,一個朋友和我聊天,說有一個車夫買了三次車,丟了三次車,以至悲慘地死去。這給我不少啟發,使我聯想起我所見到的車夫,於是,我決定寫舊社會裡一個車夫的命運和遭遇,把事件打亂,根據人物發展的需要來寫,寫成了《駱駝祥子》。
寫作時一定要多想人物,常想人物。選定一個特點去描畫人物,如說話結巴,這是膚淺的表現方法,主要的是應賦予人物性格特徵。先想他會幹出什麼來,怎麼個幹法,有什麼樣膽識,而後用突出的事件來表現人物,展示人物性格。要始終看定一兩個主要人物,不要使他們寫著寫著走了樣子。貪多,往往會叫人物走樣子的。《三國演義》看上去情節很多,但事事都從人物出發。諸葛亮死了還嚇了司馬懿一大跳,這當然是作者有意安排上去的,目的就是為了豐富諸葛亮這個人物。《紅日》中大多數人物寫的好。但有些人就沒有寫好,這原因是人物太多了,有些人物作者不夠熟悉,掌握不住。《林海雪原》裡的白茹也沒寫得十分好,這恐怕是曲波同志對女同志還瞭解得不多的緣故。因此不必要的、不熟悉的就不寫,不足以表現人物性格的不寫。貪圖表現自己知識豐富,力求故事多,那就容易壞事。
寫小說和寫戲一樣,要善於支配人物,支配環境(寫出典型環境、典型人物),如要表現炊事員,光把他放在廚房裡燒鍋煮飯,就不易出戲,很難寫出吸引人的場面;如果寫部隊在大沙漠裡鋪軌,或者在激戰中同志們正需要喝水吃飯、非常困難的時候,把炊事員安排進去,作用就大了。
無論什麼文學形式,一寫事情的或運動的過程就不易寫好,如有個作品寫高射炮兵作戰,又是講炮的性能、炮的口徑,又是紅綠信號燈如何調炮……就很難使人家愛看。文學作品主要是寫人,寫人的思想活動,遇到什麼困難,怎樣克服,怎樣鬥爭……寫寫技術也可以,但不能貪多,因為這不是文學主要的任務。學技術,那有技術教科書嘛!
刻畫人物要注意從多方面來寫人物性格。如寫地主,不要光寫他兇殘的一面,把他寫得像個野獸,也要寫他偽善的一面。寫他的生活、嗜好、習慣、對不同的人不同的態度……多方面寫人物的性格,不要小胡同裡趕豬——直來直去。
當你寫到戲劇性強的地方,最好不要寫他的心理活動,而叫他用行動說話,來表現他的精神面貌。如果在這時候加上心理描寫,故事的緊張就馬上弛緩下來。《水滸》上的魯智深、石秀、李逵、武松等人物的形象,往往用行動說話來表現他們的性格和精神面貌,這個寫法是很高明的。《水滸》上武松打虎的一段,寫武松見虎時心裡是怕的,但王少堂先生說評書又作了一番加工:武松看見了老虎,便說:「啊!我不打死它,它會傷人喲!好!打!」這樣一說,把武松這個英雄人物的性格表現得更有聲色了。這種藝術的誇張,是有助於塑造英雄人物的形象的!我們寫新英雄人物,要大膽些,對英雄人物的行動,為什麼不可以作適當的藝術誇張呢?
為了寫好人物,可以把五十萬字的材料只寫二十萬字;心要狠一些。過去日本鬼子燒了商務印書館的圖書館,把我一部十萬多字的小說原稿也燒掉了。後來,我把這十萬字的材料寫成了一個中篇《月牙兒》。當然,這是其中的精華。這好比割肉一樣,肉皮肉膘全不要,光要肉核(最好的肉)。魯迅的作品,文字十分精煉,人物都非常成功,而有些作家就不然,寫到事往往就無節制地大寫特寫,把人蓋住了。最近,我看到一幅描繪密雲水庫上的人們幹勁衝天的畫,畫中把山畫得很高很大很雄偉,人呢?卻小得很,這怎能表現出人們的幹勁呢?看都看不到啊!事件的詳細描寫總在其次;人,才是主要的。因為有永存價值的是人,而不是事。
語言的運用對文學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作品文字色彩不濃,首先是邏輯性的問題。我寫作中有一個竅門,一個東西寫完了,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給別人聽(聽不聽在他),看念得順不順?準確不?彆扭不?邏輯性強不?……看看句子是否有不夠妥當之處。我們不能為了文字簡練而簡略。簡練不是簡略、意思含糊,而是看邏輯性強不強,準確不準確。只有邏輯性強而又簡單的語言才是真正的簡練。
運用文字,首先是準確,然後才是出奇。文字修辭、比喻、聯想假如並不出奇,用了反而使人感到庸俗。講究修辭並不是濫用形容詞,而是要求語言準確而生動。文字鮮明不鮮明,不在於用一些有顏色的字句。一千字的文章,我往往寫三天,第一天可能就寫成,第二天、第三天加工修改,把那些陳詞濫調和廢話都刪掉。這樣做是否會使色彩不鮮明呢?不,可能更鮮明些。文字不怕樸實,樸實也會生動,也會有色彩。齊白石先生畫的小雞,雖只那麼幾筆,但墨分五彩,能使人看出來許多顏色。寫作對堆砌形容詞不好。語言的創造,是用普通的文字巧妙地安排起來的,不要硬造字句,如「他們在思謀……」,「思謀」不常用,不如用「思索」倒好些,既現成也易懂。寧可寫得老實些,也別生造。
文學是語言的藝術,我們是語言的運用者,要想辦法把「話」說好,不光是要注意「說什麼」,而且要注意「怎麼說」。注意「怎麼說」才能表現出自己的語言風格。各人的「說法」不同,各人的風格也就不一樣。「怎麼說」是思考的結果,侯寶林的相聲之所以逗人笑,並不只因他的嘴有功夫,而是因為他的想法合乎笑的規律。寫東西一定要善於運用文字,苦苦思索,要讓人家看見你的思想風貌。
用什麼語言好呢?過去我很喜歡用方言,《龍鬚溝》裡就有許多北京方言。在北京演出還好,觀眾能懂,但到了廣州就不行了,廣州沒有這種方言。連翻譯也沒法翻譯。這次寫《女店員》我就注意用普遍話。推廣普遍話,文學工作者都有責任。用一些富有表現力的方言,加強鄉土氣息,不是不可以,但不要貪多;沒多少意義的,不易看懂的方言,乾脆去掉為是。
小說中人物對話很重要。對話是人物性格的索隱,也就是什麼樣的人說什麼樣的話。一個人物的性格掌握住了,再看他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就可以琢磨出他將會說什麼與怎麼說。寫對話的目的是為了使人物性格更鮮明,而不只是為了交代情節。《紅樓夢》的對話寫得很好,通過對話可以使人看見活生生的人物。
關於文字表現技巧,不要光從一方面來練習,一棵樹吊死人,要多方面練習。一篇小說寫完後,可試著再把它寫成話劇(當然不一定發表),這會有好處的。話劇主要是以對話來表達故事情節,展示人物性格,每句話都要求很精煉,很有作用。我們也應當學學寫詩,舊體詩也可以學學,不摸摸舊體詩,就沒法摸到中國語言的特點和奧妙。這當然不是要大家去寫舊體詩詞,而是說要學習我們民族語言的特色,學會表現、運用語言的本領,使作品中的文字千錘百煉。這是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寫東西一定要求精煉,含蓄。俗語說:「寧吃鮮桃一口,不吃爛杏一筐」,這話是很值得深思的。不要使人家讀了作品以後,有「吃膩了」的感覺,要給人留出回味的餘地,讓人看了覺得:這兩口還不錯呀!我們現在有不少作品不太含蓄,直來直去,什麼都說盡了,沒有餘味可嚼。過去我接觸過很多拳師,也曾跟他們學過兩手,材料很多。可是不能把這些都寫上。我就撿最精彩的一段來寫:有一個老先生槍法很好,最拿手的是「斷魂槍」,這是幾輩祖傳的。外地有個老人學的槍法不少,就不會他這一套,於是千里迢迢來求教槍法,可是他不教,說了很多好話,還是不行。老人就走了,他見那老人走後,就把門鎖起來,把自己關在院內,一個人練他那套槍法。寫到這裡,我只寫了兩個字:「不傳」,就結束了。還有很多東西沒說,讓讀者去想。想什麼呢?就讓他們想想小說的「底」——許多好技術,就因個人的保守,而失傳了。
小說的「底」,在寫之前你就要找到。有些作者還沒想好了「底」就寫,往往寫到一半就寫不下去,結果只好放棄了。光想開頭,不想結尾,不知道「底」落在哪裡,是很難寫好的。「底」往往在結尾時才表現出來,「底」也可以說是你寫這小說的目的。如果你一上來把什麼都講了,那就是漏了「底」。比如,前面所說的學槍法的故事,就是叫你想想由於這類的「不傳」,我們祖國從古到今有多少寶貴的遺產都被埋葬掉啦!寫相聲最怕沒有「底」,沒有「底」就下不了臺,有了「底」,就知道前面怎麼安排了。
小說所要表達的東西是多種多樣的。由於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當前著重于寫建設,這是正確的。當然,也可以寫其他方面的生活。在寫作時,若只憑有過這麼回事,湊合著寫下來,就不容易寫好;光知道一個故事,而不知道與這故事有關的社會生活,也很難寫好。
小說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有書信體,日記體,還有……資本主義國家有些作品,思想性並不強,可是寫得那麼抒情,那麼有色彩,能給人以藝術上的欣賞。這種作品雖然沒有什麼教育意義,我們不一定去學,但多看一看,也有好處。現在我們講百花齊放,我看放得不夠的原因之一,就是知道得不多,特別是世界名著和我國的優秀傳統知道得不多。
生活知識也是一樣,越博越好,瞭解得越深越透徹越好。因此,對生活要多體驗、多觀察,培養多方面的興趣,盡可能去多接觸一些事物。就是花木鳥獸、油鹽醬醋也都應注意一下,什麼時候用著它很難預料,但知道多了,用起來就很方便。在生活中看到的,隨時記下來,看一點,記一點,日積月累,日後大有用處。
在表現形式上不要落舊套,要大膽創造,因為生活是千變萬化的,不能按老套子來寫。任何一種文學藝術形式一旦一成不變,便會衰落下去。因此,我們要想各種各樣的法子衝破舊的套子,這就要敢想、敢說、敢幹。「五四」時期打破了舊體詩、文言文的格式,這是個了不起的文化革命!文學藝術,要不斷革新,一定要創造出新東西,新的樣式。如果大家都寫得一樣,那還互相交流什麼?正因為各有不同,才互相觀摩,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新創造的東西,可能有些人看著不大習慣,但大家可以辯論呀!希望大家在文學形式上能有所突破,有新的創造!
寫詩的格式 在 寫詩的格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寫詩的格式」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PDF] 写诗与写PAPER - NTU写了也没人看:大家习惯性地在“刷”手机。 Page 7. 1.2 那还能写. 诗吗? • 谁还 . ... <看更多>
寫詩的格式 在 又或用什麼都有的《搜韻》。 格律詩又稱近體詩,八句叫律詩 的推薦與評價
而一般來說,只有士大夫才寫詩,這是他們地位的象徵,甚至是專利。... ... 格律詩只有一個基本格式: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押韻) 仄仄平平 ... ... <看更多>
寫詩的格式 在 寫詩的格式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的推薦與評價
關於「寫詩的格式」標籤,搜尋引擎有相關的訊息討論:. [PDF] 写诗与写PAPER - NTU写了也没人看:大家习惯性地在“刷”手机。 Page 7. 1.2 那还能写. 诗吗? • 谁还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