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厭食症少女的真實告白 #厭食是她們對抗悲傷的方式
#她們認為如果控制了體重就控制人生
『我根本不是想追求完美的軀體。但是能控制體重慢慢下降,感覺到身體愈來愈纖細、知道這是你自己辦到的,讓我感覺自己很有力量。』
過度節食,減肥,#認為聞到食物就會變胖。即使已經瘦到變紙片人...仍覺得永遠都不夠瘦,甚至「享受」厭食到危及生命。其成因讓醫療專家們,百思不得其解..真的是因追求瘦的美?或是其他原因呢?本片將探索厭食症之謎,及其治療方法!
【親愛的厭食症】 #厭食症 #憂鬱症 #暴食 #飲食失調
●5/8周五22:00┃公視主題之夜┃公視13頻道
●與談來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冠宇&厭食症者家屬/經濟學者 周添城
●網路直播┃https://youtu.be/ED4QXd5xAco
#厭食症是她們對抗深層悲傷的一種方式?
#這個社會告訴你瘦才是美?
#媒體充斥著紙片人的形象
有人說,每個厭食症患者,都抑制了暴食的念頭;
有人則認為,是患者對抗悲傷的方式,
和深陷於自戀社會的痛苦...
#對人的本質與成長感到焦慮
#不是食物的問題而是情感
厭食症還涉及了情感面向——食物是情感物質,在一開始食物是建立母子關係的基礎,傳達需求是領略世界的第一步。飲食失調,意味著未被表達與滿足的情感需求。
#解開厭食症之謎 #缺乏自信 #肥胖 #體重 #減肥
#精神障礙 #自戀的社會 #厭食症治療 #復原的能力
#自我認知扭曲 #缺乏安全感
#心裡的傷不是你的錯
#暴食小編推🙏🙏🙏
🎥了解更多▸▸ http://goo.gl/Vn3zyi
🎥公視+線上看▸▸ https://www.ptsplus.tv/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凌晨7:30
■ 公視三台|首播周日14:30;重播周一凌晨01:00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XMEN330 身心靈學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 3R Reprogram Level 1 極性釋放 課程連結 http://www.empower330.com/store/p50/%E8%A6%96%E9%A0%BB%E8%AA%B2%E7%A8%8B_3R_-_REPROGRAM_-_Lv1_%E9%87%8B%E6%94%BE%...
對人的本質與成長感到焦慮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厭食症是她們對抗深層悲傷的一種方式?
#厭食症少女的真實告白 #永遠都不夠瘦
你是否也曾經歷,減肥減到天昏地暗,月經沒來,自尊低落,認為自己連呼吸也會發胖😰 有人說,每個厭食症患者,都抑制了暴食的念頭;有人則認為,是患者對抗悲傷的方式..為何即使瘦骨嶙峋,他們仍拒絕進食?甚至「享受」厭食到危及生命?本片將探索厭食症之謎,及其治療方法!
【親愛的厭食症】 #厭食症 #憂鬱症 #暴食 #飲食失調
●5/8周五22:00┃公視主題之夜┃公視13頻道
●與談來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冠宇&厭食症者家屬/經濟學者 周添城
●網路直播┃https://youtu.be/ED4QXd5xAco
#她們認為如果
#控制了體重就能控制人生
/
我根本不是想追求完美的軀體。
感覺到身體愈來愈纖細、
知道這是自己辦到的,
讓我感覺自己很有力量。
/
#對人的本質與成長感到焦慮
厭食症還涉及了情感面向——食物是情感物質,在一開始食物是建立母子關係的基礎,傳達需求是領略世界的第一步。飲食失調,意味著未被表達與滿足的情感需求。
#解開厭食症之謎 #缺乏自信 #肥胖 #體重 #減肥
#精神障礙 #自戀的社會 #厭食症治療 #復原的能力
#自我認知扭曲 #缺乏安全感
#心裡的傷不是你的錯
#暴食小編推🙏🙏🙏
🎥了解更多▸▸ http://goo.gl/Vn3zyi
🎥公視+線上看▸▸ https://www.ptsplus.tv/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凌晨7:30
■ 公視三台|首播周日14:30;重播周一凌晨01:00
對人的本質與成長感到焦慮 在 紀錄觀點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厭食症是她們對抗深層悲傷的一種方式?
#厭食症少女的真實告白
你是否也曾經歷,減肥減到天昏地暗,月經沒來,自尊低落,認為自己連呼吸也會發胖😰 有人說,每個厭食症患者,都抑制了暴食的念頭;有人則認為,是患者對抗悲傷的方式..即使瘦骨嶙峋,他們仍拒絕進食,甚至「享受」厭食到危及生命,真的是因追求瘦的美嗎?或是其它原因?本片將探索厭食症之謎,及其治療方法!
【親愛的厭食症】 #厭食症 #憂鬱症 #暴食 #飲食失調
●2/22周五22:00┃公視主題之夜┃公視13頻道
●與談來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心身醫學科主治醫師 陳冠宇&厭食症者家屬/經濟學者 周添城
●網路直播┃https://youtu.be/_isseGKrquc
#真的可以接受自己嗎
#可以停止追求完美嗎
#她們認為如果控制了體重就控制人生
/
我根本不是想追求完美的軀體。
感覺到身體愈來愈纖細、
知道這是自己辦到的,
讓我感覺自己很有力量。
/
#缺乏安全感
#對人的本質與成長感到焦慮
#不是食物的問題而是情感
厭食症還涉及了情感面向——食物是情感物質,在一開始食物是建立母子關係的基礎,傳達需求是領略世界的第一步。
飲食失調,意味著未被表達與滿足的情感需求——少女因為過瘦,讓人擔心她的病況會危及生命,其實她是退一步想得到父母關心,就像個小小孩一樣,她希望改變雙方互動的方式。
#解開厭食症之謎 #缺乏自信 #肥胖 #體重 #減肥
#精神障礙 #自戀的社會 #厭食症治療 #復原的能力
#自我認知扭曲 #身體與藝術治療
#長期不進食會造成月經停滯
#心裡的傷不是你的錯
#暴食小編推🙏🙏🙏
★ 了解更多 👉http://goo.gl/Vn3zyi
■ 公視主題之夜|首播週五22:00;重播週六凌晨 7:30
■ 公視三台|首播周日13:00;重播周一凌晨1:00
對人的本質與成長感到焦慮 在 XMEN330 身心靈學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線上課程 3R Reprogram Level 1 極性釋放
課程連結
http://www.empower330.com/store/p50/%E8%A6%96%E9%A0%BB%E8%AA%B2%E7%A8%8B_3R_-_REPROGRAM_-_Lv1_%E9%87%8B%E6%94%BE%E6%A5%B5%E6%80%A7.html
第一句說話「為什麼我的生活是這樣的?」
你的生活和你想的一樣嗎?如果沒有!為什麼不是這樣呢?
你有像秘密這本書一樣想正面嗎?那你現在已經得到你想要的嗎?
你是否經常聽到負面想法,讓你痛苦、批評的或擾亂你嗎?
你感覺到很差很負面但發現不到明顯的原因
你是否在一件事和另一件事之間搖擺不定,讓你的頭腦很困擾?
你有為個無休止的內在衝突發癲嗎?
你有沒有感到一塌糊塗?你此刻的感受和思想和下一刻完全不同。
你有沒有困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感到不確定或沒有動力
即使你的生活很順利仍然會感到壓力和焦慮?
你覺得很難停止擔心呀
怎樣令我的生活變得更好?
生活就是不斷學習,你有一個體驗,在當中你會學到一些東西,你決定這些東西對你來說是真實的,這個真相儲存在你的氣場,就像一系列的「信念陳述」,像電腦程式一樣,以震動或感覺記錄。
你隨身攜帶著這些個人真理,你自己的程式傳送。
你帶著這些震動在這個物質世界上體驗,不幸的是你潛意識的「真相陳述」,是錯誤的、過時的、負面的、不確定的、否定的、甚至是自我毀滅的,然後你在生活中吸引不愉快的體驗來反映了隱藏的負面真相。
舉個例子,你秘密地相信了「你的創造是不值得」的,所以這就會反映給你,你吸引的人都是不欣賞你創造的價值。
因為這些信念是潛意識的,而不是讓你思考甚至知道,你可能永遠無法發現,觸及及或改變他們,直到現在。
極性釋放大大地增加了你的自由,允許你擴展你的自我表達的選擇權。當你使用這個技術釋放你的直線判斷是,其他人就不再容易可以打擾你。
極性釋放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可以讓你立即緩解別人的壓力和煩惱 - 通過引導你釋放自己的判斷,立即減輕你的感受。
你可以學會自己使用。你很快發現你的負面限制信念模式,很輕易就可以永久釋放,給你的生活帶來即時和巨大的改變。
轉變是永久的
你將體驗即時的轉變。Reprogram讓你感覺不一樣,你會在過程中以你自己的方式認識學習一個「真相」。讓你的生活永久變好。
加上一個簡單的「信念變化過程」,信念迅速改變,reprogram是一個強大的轉化技術,改變消極和創造個人的和平幸福成功。
什麼是極性?
“一切都是雙重的。一切都有極點:一切都有其對立面;喜歡和不喜歡是一樣的;對立面性質相同,但程度不同;極端相遇;所有的真相都只是半真半假。所有的矛盾都可能會和解。“-Kybalion
一切都有兩面。“對立面”實際上是同一事物的兩個極端,它們之間有許多不同程度的差異。這是一個連續統一體,如下圖所示。“黑暗”離開了,“白色”開始了?這是一個滑動的比例。
這兩個對立面可能會和解,因為它們本質上是一致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沒有絕對的愛或絕對的仇恨。有一個愛與恨的程度與中間點,“喜歡和不喜歡”難以分辨。
同樣的原則適用於靈魂和物質,勇氣和恐懼,冷熱等。
當熱的東西變冷時振動會降低時,恐懼的人可以通過提高心理振動充滿勇氣(在恐懼與勇氣尺度)。但恐懼不能轉化為愛或熱,因為它們存在於不同的尺度上。
這如何適用於我們的生活?
物質世界中的所有東西都包含著它們內部的極性原理。極性會阻礙你的個人展現,受困於一些童年或成長的事件當中讓你不能被釋放或走出來,知道這一點,我們可以改變自己,並通過指導我們的能量沿著連續性來處理自己的內在。
我們可以自覺或不自覺地做到這一點。當我們學習和體驗新事物,或以新的方式體驗相同的事物時,我們不以兩極為重點,簡單的隨意提高或降低振動。您可以通過將極性釋放為你的人生作業編程,並將童年或成長當中的事件泡泡釋放。
你可以選擇在這一刻感受到你想要的。你不需要根據任何人創建的內容來創建你的經驗。你可以釋放極性,由這刻分離。處於你自己的現實當中,做回屬於自己的事情。讓你有機會在振動速度上有所提升,這樣他們也可以清楚每個問題。只要你知道你專注於自己的合一,離開兩極化。
最後
我們大多數人認為衝突是不好的,或者不惜一切代價來避免。但是,事實上衝突也只是一個極點,被稱為摩擦或衝突解決。我們在這里以各種形式體驗衝突與和平,將之釋放。
極點都是我們人類經驗的一部分,這是獨一無二的,因為我們可以在地球(情感星球)上擁有最高的高度和最低的低點。
購買後將收到影片及課堂講義下載。
對人的本質與成長感到焦慮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翁千筑專訪
靜止的溫柔與憂愁
著迷於人們淡然所思的表情與氛圍,翁千筑以木雕刻劃人像,試圖傳達生命經驗中的憂愁與溫柔,期許作品中的生命力讓觀者投射所感。
▶成長過程◀
成長於嘉義布袋的翁千筑,與我們聊起自己的成長過程,每位家人對她走藝術創作這條路都有所影響。對文化歷史很有興趣的父親,節儉卻不吝於為家中添購書目,許多美好的童年回憶就是伴她成長的漢聲繪本。在幼稚園任教的母親,讓她幼時開始接觸摺紙、3D手作紙模型,啟發在立體類創作的興趣。除了父母親,身為老么的翁千筑有兩位優秀的姊姊,她微笑說家有三姊妹,十分熱鬧也發生許多趣事,從小擅於畫畫的二姊可說是繪畫的啟蒙者,說到大學考取台藝大雕塑系,翁千筑笑說進入台藝大是一圓與姐姐同校的夢想!
▶求學與踏入創作◀
木雕創作削、切這樣(減)的過程,對翁千筑來說如同挖鑿內心深處,在創作時釋放自己情感,這也是為何翁千筑如此喜愛木頭的原因。她從小性格就很鮮明:我喜歡整理東西、收納整齊,也善於保存物品,應該是有點整理癖吧!在她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疾不徐的步調,與有些內斂拘謹的氣質。在台藝大求學期間,只要創作上遇到技法上的瓶頸,翁千筑便會默默投注更多時間來克服問題,也因此經常在早上五、六點遇到來工作室看學生作品的老師。翁千筑認為老師們願意在課後私人時間來關心學生創作很令人感動,也感受到系上師生間緊密的關係。木雕創作的啟蒙恩師為賴永興老師,另外一位楊北辰老師則是思想上的啟蒙老師,畢業展時楊老師一句話:妳的作品有一種氣質。成為翁千筑持續創作的原因。大學畢業後為顧及生計歷經了五、六種工作,其中有台北故事館的導覽員與咖啡廳店員等,也因為擔任導覽員這份工作,有了機會訓練面對大眾的膽量與口條。
▶以人為創作◀
從很小開始翁千筑便對(人的表情)產生興趣,尤其著迷中性獨特的氣質,作品中的人物多半來自翁千筑的想像,再參考自己的樣貌刻劃而成,藉由記住生活中片斷的畫面或感受,表現記憶中的情緒。
人物木雕創作者中,翁千筑很欣賞日本的舟越桂和義大利Bruno Walpoth,他們的作品都有著平淡的表情,卻極具情感穿透力,能深深打動她。兩位木雕家的作品呈現也是她想追求的美與目標。Bruno Walpoth曾說他對自己所有的作品都不是最滿意,因此對於作品總是不太自信。翁千筑覺得自己的作品總是不滿意、覺得可以更好,一件作品的形成要經過思考與多次的修改與調整,因此她期許能將沒有自信的部分轉化為前進的動力,讓創作達到更高的境界。
▶溫柔與憂愁◀
此次展出主題(靜止的溫柔與憂愁)象徵著正面與負面情緒,兩者存於她的性格當中,也在作品中交雜並存著(憂愁)來自於她的性格特質,經歷親人的病逝,以及生活不穩定所帶來的焦慮、憂愁與壓抑的狀態…,在翁千筑看似平靜的表情下,內在部份卻是情感濃烈、亟欲宣洩,卻又難以釋放。她將這些情緒置入作品當中。除了憂愁,(溫柔)也是她本質的一部份,那淡淡的溫柔是什麼樣呢?翁千筑舉例攝影師Jenny Lewis在母親與新生兒的系列作品中,母親溫柔而淺淺的微笑,就像是她欲表達的溫柔氛圍。
▶將生命經驗融入作品中◀
翁千筑所刻劃的人物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達出在生命中各種困頓、焦慮抑或欣喜的心理狀態,希望作品能呈現某種情緒與氛圍,緩慢滲透而出,引領觀者進入我想表達的靜與美。相似的沉靜感,藉人物臉部些微的表情差異和肢體動作,營造出不同的氛圍。
藉由下面介紹本次展出的三件作品,希望能讓讀者與觀者更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氛圍,(夕陽下等待)刻劃年輕女子拉長著頸與思索的表情,似乎獨坐久候多時,源自於翁千筑看見至親坐在椅上、思念已逝老伴,那看向窗外、望其歸來的樣貌,將等待思念對方的氛圍轉換為不同形體的木雕呈現出來。(入懷)刻劃兩位相似的人們輕擁彼此,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默契不言而喻、樣貌有許多契合之處,這件作品在表達遇到氣味相投、聊得來的知己時,感到輕柔放鬆的甜蜜、欣喜之感。(融不進的圈)則是翁千筑以自己的樣貌作刻劃,前傾的姿態像是想要接近,卻微駝著背、避開視線交集。人物的表情與姿態象徵創作者逃避於人群,卻想與他人建立關係的矛盾感,消失的嘴巴代表其不善言語,在團體中常感覺到格格不入的邊緣感,孤獨而壓抑的心理狀態。
電影導演李安曾說:我是個脆弱的人,但我真誠地面對自己的脆弱,才有動人的作品。對翁千筑來說,創作像是揭露自己內在的過程,當中有些矛盾、猶豫與膽怯,對她來每件創作都像是一種自我挑戰與突破。
翁千筑 – 以木雕將記憶中的情緒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刻劃出來,靜靜傳達那憂愁與溫柔並濟的氛圍。
翁千筑簡歷:
2012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畢業
2014~至今 /進駐於435藝術家工作室, 435藝文特區, 新北
獲獎經歷:
2016 / 第34屆桃源美展雕塑類 入選,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桃園
2014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入選,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3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佳作,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1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師生美展 木雕類 優選獎, 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對人的本質與成長感到焦慮 在 心理學:人的痛苦來自人際關系(我們如何面對焦慮和恐懼) 的推薦與評價
心理學:人的痛苦來自人際關系(我們如何面對 焦慮 和恐懼) | 暢銷書評《我們內心的衝突》(聽書,個人 成長,人生智慧,有聲書抑鬱,情緒,心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