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禮拜五(8/28)晚間七點半,由無影無蹤與 梅花鹿影業股份有限公司 合作的「梅花鹿影展」將選映兩部精彩可期的台灣短片,分別是曾獲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短片殊榮的蔡恕爾最新力作《吉日出遊》,以及由游珈瑄自編、自導、自演,榮獲台北電影獎三項提名的《家庭式》。
.
屆時會由我擔任該場的主持人,兩位導演都將會來到現場與觀眾分享創作歷程,保證有超豐富的座談時間,歡迎影迷朋友呼朋引伴來。地點就位在民生社區,現場附有飲料,千萬不要錯過。
.
報名表:
https://docs.google.com/forms/d/121xyDFkjtZYhIx6uycrAI2CPz8XaFWzigOcfQMO-TVg/edit?fbclid=IwAR3ozgvEWha-4DLMLENsAh1F9qaHX2ygCZEznaA3eEf1gWc_GyZAjhtq4M0
.
活動頁面: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29362005025330/
.
.
本活動檢疫要求:
(1)入場時請填寫健康聲明切結書。
(2)請自備配戴口罩,並提前報到實施相關防疫措施(配合量測體溫及手部消毒)。
.
.
影片介紹:
《吉日出遊 My Little Trip》(2019)
導演:蔡恕爾
編劇:蔡恕爾
主演:陳柏勳、劉明勳、黃采儀
簡介:
小學生林韋凱的爸爸與媽媽儼然是兩個世界的人,政治立場的互斥,使得他們整日爭端不休。他只想在一個晴朗的日子與相親相愛的父母出遊,但生活的小小盼望,對他而言卻像是夢想一般遙遠。
本片是曾以《運轉法則》榮獲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短片的新銳導演蔡恕爾(原名蔡俊彬)最新力作。導演以本作指出選舉狂熱如何吞噬人與人的情感,詭譎的配樂運用,使得觀者宛如在觀賞一個邪教祭典,暗示選舉就像是一個確保人民永保青春與活力的恐怖祭典。
.
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OeGHP2QEyI
.
.
《家庭式 No Flowers or Seasons》(2019)
導演:游珈瑄
編劇:游珈瑄
主演:游珈瑄、陳又瑄、郭美華
參展、獲獎紀錄:
☆20, 克萊蒙費宏短片國際影展
☆20, 台北電影節最佳短片、女主角、新演員入圍
☆20, 西寧FIRST青年電影展
簡介:
少女亞云生活在一個地下賭場中,她不在乎瀰漫的菸味與賭客們的吆喝,只想著如何藉著跑腿存到畢業旅行的旅費。佳嘉得知了亞云的煩惱,她提出了一個令人猶豫的「合作條件」⋯⋯
故事靈感出自於《報導者》的專題報導《廢墟裡的少年》。《家庭式》是2020年在國際間獲得最高關注度的台灣短片,游珈瑄身兼導演、女主角多職,展現了她的全方位才華。故事深刻地描寫了角色在尊嚴與道德觀逐漸喪失的層次轉變,映照出台灣高風險家庭孩子們的處境。
.
預告片: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CHko36lUQU
.
.
(圖為《家庭式》劇照。)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報導者 The Reporter,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雲彩少年學園是合作式中途班類型的教育機構。他們協助國中的中輟生、中離生,以音樂和愛,激發學生學習精神,也學會生活。這裡的孩子,在學園通過學科測試後,就能拿到國中畢業證書。 *字幕勘誤:影片3分57秒處,少年說的是 "法仔鼓(小法陣頭敲的鼓)",非 "花拉鼓 (花鼓陣)" #廢墟裡的少年 #非行...
「廢墟裡的少年」的推薦目錄: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心得] 讀《廢墟少年》—被拋擲的生命- 看板book 的評價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廢墟裡的少年令人鼻酸的故事一步一腳印20171126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廢墟裡的少年】土豆的故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報導者The Reporter's pos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廢墟裡的少年 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報導者 ... 的評價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廢墟裡的少年 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廢墟裡的少年兩萬名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 - 時事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廢墟裡的少年 在 遭遇多數人一輩子也未曾面對的幽暗。他們多來自「高風險家庭 ... 的評價
廢墟裡的少年 在 神老師&神媽咪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很多年前帶了一個轉學生,在他讀了半年多再轉走之前,我幾乎沒有聽過他的聲音。
他常常遲到,我每天去他樓下按電鈴叫他起床,孩子算乖,起床後就會跟哥哥一起乖乖地來上學。
我很想了解一下他的家庭,問什麼都只是搖頭點頭,所以跟著他回家一趟,進到他的家裡眼淚真的快要掉下來,已經搬進那房子幾個月,可是家徒四壁,房子空空如也,一踏進屋子裡,那臭味真是讓人難受。
因為沒有衣櫥,兩間房間的其中一張大床上,堆滿了衣服,我問他:「誰洗衣服?有洗衣服嗎?」他說本來是他負責洗衣服,可是沒有洗衣精了他沒辦法洗,他們就是把髒衣服丟在衣服堆上,從下面抽衣服出來穿....
走到廚房,桌上、地上到處都是垃圾,好多泡麵碗就丟在客廳桌上,水槽旁有一個很髒的電鍋,裡面放著之前蒸過的飯菜,全都焦黃發臭,垃圾就一包一包堆在廚房地板...
他說另一個雙人床,他和爸爸還有哥哥晚上一起睡覺,爸爸打零工每天很早就要出門,晚上很晚才回來,他們兩個國小的孩子在沒有大人的照顧下,自己起床、去上學、自己準備晚餐、自己長大...有時候回家會發現爸爸有留一些錢給他們買晚餐,有時爸爸可能忘記了,他們就沒吃或是泡麵吃。問他幾天沒看過爸爸?他說:「忘記了,爸爸應該都有回來,只是深夜回來很早就又出門了。」
我教他們吃完的東西要用垃圾袋裝起來,晚上垃圾車來就該清掉;電鍋的插頭沒有用的時候就得拔掉,不能讓它一直空燒;問他們願不願意包營養午餐回家當晚餐?回家後可以用電鍋蒸一下,就不用擔心晚上餓肚子。隔天拿了洗衣精給孩子,要他如果用完了再告訴我,我會去買給他。
他的個性溫和從來不跟別人起衝突,應該說跟同學沒有什麼交集。為了讓他融入同學之中,我硬是要他參加球隊,果然在球隊成了主將,出賽名單都有他的名字,我和教練用球隊當誘因,鼓勵他要準時到學校練球慢慢的他跟同學們熟了起來,下課時跟男生們玩得很開心。
在學校真的看不出來他的生活這麼辛苦,表情冷漠又寡言,因為他的衣服髒污、頻繁遲到,才讓我踏進他的家裡發現他和哥哥真的很需要幫忙。大概是早就習慣這樣的生活環境,他不懂得求救,可能也不知道這樣該求救。
我們才通報高風險家庭,社工剛開案準備進入家庭去協助,他們就又搬家轉學了,這不知道是他們國小讀的第幾個學校,跟著打零工的爸爸到處流浪,哪裡有工作就哪裡去,我才知道他的沉默和冷漠,是讓自己活下去的方法,如果很快就要離開同學,又何必付出感情?
對物質貧乏、環境極差、頻繁更換住處和學校....早已習以為常。
現在想起來,他應該沒有吃早餐,學校的營養午餐應該是他最豐盛的一餐。那時我很年輕,沒有太多的資源和經驗能夠幫助那孩子,學校大部分的補助都需要證明文件,常常申請就得等上幾個月,像這樣連在家裡都看不到大人,沒能拿到證明卻又家貧的孩子,真的讓老師不知該如何幫助他。
在那個一個班有35個孩子的年代,如果當時我的敏銳度高一點,如果我有仔細觀察他的表情和衣著,是不是可以給他多一點的幫助和關愛?
看到報導者的一系列報導,想起我已經記不起名字的孩子....影片中的孩子說了一段話讓我很難過,那孩子說:「老師看不起我,要其他孩子不要跟我靠近....」如果光憑外表髒污和成績低落去評判一個孩子,覺得他冷漠孤傲的表情是叛逆,就去批判那孩子不努力、不上進、不愛乾淨...我們就會漏掉孩子微弱的求救訊號。
有時候不是他們不願意努力,而是身上背著好多好多沉重的負擔。他除了面對自己極度缺乏的家庭環境外,還得對抗不友善的校園環境、人際關係的傷害、還有不被了解心裡滿滿的苦。如果我們都能努力hold住那些還能夠在學校的辛苦孩子,會不會有更多的孩子可以靠教育翻轉人生?
感謝有媒體願意深入去探討這樣的議題,讓更多人看到這些孩子的無助,讓我們都對身邊這樣的孩子多一點的關懷,也給為這些孩子努力的所有人一些掌聲和力量。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活下去,都是一場搏鬥】http://bit.ly/2zrLAA8
相關影片:
廢墟裡的少年-少年土豆噴農藥的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6hIhWGyVnE
廢墟裡的少年-雲彩少年學園的畢業典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LqIFauEWzw
#歡迎轉發文章讓更多人看見廢墟少年的辛苦
廢墟裡的少年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報導者攝影展】一張照片,背後透露著說不盡的故事。
華文朗讀節 X 報導者,在華山1914文創園區,用照片說發生在台灣的3個故事。
今天下午已經陸續有許多人走進「凝視・1095──《報導者》公共影像展」展場,這個週末歡迎你也一起來,凝視、關心、理解,並且嘗試改變社會。
活動│ 凝視・1095──《報導者》公共影像展@華文朗讀節
時間│12/13~ 12/16
地點│ 華文朗讀節 Wordwave Festival (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 東2館四連棟)
#同婚上路愛最大、#廢墟裡的少年、#轉機台灣的移工 #故事的力量
廢墟裡的少年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雲彩少年學園是合作式中途班類型的教育機構。他們協助國中的中輟生、中離生,以音樂和愛,激發學生學習精神,也學會生活。這裡的孩子,在學園通過學科測試後,就能拿到國中畢業證書。
*字幕勘誤:影片3分57秒處,少年說的是 "法仔鼓(小法陣頭敲的鼓)",非 "花拉鼓 (花鼓陣)"
#廢墟裡的少年 #非行少年 #報導者
廢墟裡的少年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是一個少年土豆噴農藥的故事。15歲那年,土豆的父親、阿嬤相繼過世,他只得輟學,想辦法到處打工,試著活下去。這樣欠缺家庭溫暖與學校社會網絡資源的少年們,為數不少,都隱身在我們之中。每一天,他們都在與命運搏鬥。
●完整專題 http://bit.ly/2zmPT2u
#廢墟裡的少年 #非行少年 #報導者
廢墟裡的少年 在 廢墟裡的少年令人鼻酸的故事一步一腳印20171126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55台TVBS新聞台》【一步一腳印】主持人:詹怡宜每週日22:00首播官網也能收看: http://new-taiwan.tvbs.com.tw/【中國進行式】主持人:莊開文每 ... ... <看更多>
廢墟裡的少年 在 【廢墟裡的少年】土豆的故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一個 少年 土豆噴農藥的故事。15歲那年,土豆的父親、阿嬤相繼過世,他只得輟學,想辦法到處打工,試著活下去。這樣欠缺家庭溫暖與學校社會網絡資源 ... ... <看更多>
廢墟裡的少年 在 [心得] 讀《廢墟少年》—被拋擲的生命- 看板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致謝 MPlus|云閱讀 刊登本文:https://www.mplus.com.tw/article/3827
若我們探討著存在主義看到沙特說我們被拋擲進這個世界,面臨這種荒謬我們不得不的自由時,或許可以感到人的能動性。但是這些少年的世界與我們有所不同,我們沒辦法在這裡看到任何的希望,他們就如同報導者所下的書名一般,他們並不是住在廢墟,而是人生就是廢墟,他們不得不寄居於其中。自由所伴隨的責任也必然地生命跟著他們,或許是自己或是家庭成員,或許是家暴、吸毒、賣淫、輟學,這些都是他們避無可避的人生。我們看完可以闔上這本書,寫點什麼,轉貼出去,然後回歸生活;他們被寫下之後也是回歸生活,不,是回歸生存。
報導者的這本書除了彰顯出他們與其他媒體業有所不同的報導取向之外,也真切地是一個「報導」,把事情如實地呈現,同時這個報導也確實告知了我們這個社會沒有告訴我們的事情。主流的媒體只不過一再地重複腥羶色的話題,一家報完另一家跟上,要有流量才有收入,而為了流量當然必須夠吸睛,真正的獨家並不是內容多有價值,或是說確實是有價值,但是是有商業價值,但是商業只不過是社會中的其中一個標準。但這些被推擠到邊緣之外的人生因為沒有任何人關心,就成為了公眾矚目之外的非焦點,慶幸地是仍然有媒體願意揭露這些事情,甚至集結成冊。若說書必須
要讓我們有新知,那這本書百分之百是成功的,在結尾中是這麼說的,「將少年的世界與周遭更大的世界連結起來,才是拉他們離開泥沼的關鍵。...走出廢墟,需要的不只是個人的意志,更需要社會的看見、協力與信賴。」而這本書我想就是把廢墟與正常世界連結,也透過對社群發出的邀請函,讓整體能夠協助這些被拋擲的生命。
這些少年、少女不只在前述哲學意義上被拋擲,在現實上也被拋擲,家庭不要、學校不要、機構不要,他們沒有地方歸屬,他們直接被這個世界告訴:「你不屬於這裡。」那他們剩下的選擇是什麼?生命之外,是唯一解。
7歲可能是還在做夢未來要上太空的年紀,13歲可能規劃是將來要去哪個國家的時期,17歲可能是想像要參加什麼大學社團的後青春,但廢墟少年們不是。他們是要怎麼逃離毆打、怎麼賺錢、怎麼找到下一餐、怎麼有地方住。例如其中一個少年土豆,噴農藥噴到中毒還是必須邊做邊吐,更悲哀的是他並不是不知道這對身體的影響,但也只能過一天算一天,畢竟眼前的食衣住行必須要先被滿足,他們沒有未來, 只有現在,現在活下去,是最重要的事情。
看到這樣的問題—無關冷血與否—並不能直接把責任推給所有的「主體」說這些你自己的人生,自己的責任。因為問題就在於在成為「主體」之前,這些人的處境與其他成為主體之人有相當的落差,他們沒有經濟基礎,沒有辦法受到教育,沒有辦法受到關懷,更沒有國家社會來協助,這是整體結構的問題。勞基法對於童工有所保障,但是廢墟少年連童工的年齡都沒到就必須要半夜上班、超時上班,甚至連基本薪資都沒有、更不用說福利政策的勞健保,反而雇主還會覺得我用你是給你機會,這是何等扭曲;政府對少年矯正機關的經費有七億多,但對於中輟教育卻只有兩億、少
年職訓甚至只有四千萬,「預防勝於治療」只是說說,事情發生了再說是所有人睜眼閉眼的鴕鳥心態;教師與體制的共謀,對於問題學生翹課的默許,因為升學主義的緣故必須要拿出成績,才能招生,才能賺錢,所以問題學生被丟到課堂之外,在操場、賭場、歡場遊蕩,這些都是社會排除,但這麼做的官僚還覺得自己做了對的事。
「由於校長的考績取決於教育局處長,中輟率又是評鑑學校的重要指標之一,於是教學現場有不少「作弊」的方法:像是老師跟學生打商量,3天中輟期限前一小時回學校報到;請家長簽病假單 等。...」
確實國家有設置安置機構,但是機構不健全、人力嚴重匱缺、制度不完善,導致不僅社工本身的經濟條件差,安置機構條件也差,根本沒人願意去接這爛攤,真的投入的也必須自己花費更多時間與金錢,但卻是出自於自身的信念。然而信念能維持體制嗎?終究還是必須要有體制,例如增加社會的從業誘因,減少社工與問題少年的比例,這些問題或許不是沒被看見,而是被視而不見,讓循環持續,真正必須要為兒少犯罪負責的或許不是他們自己,因為他們沒有被教導自由與責任,社會化最重要的教育過程他們被忽略,那麼我們再把他們禁錮到監牢也只不過是治標不治本,因為
下一個接著還要來。毒販、竊盜、詐欺,這些是制度性產出的產品,而不是偏離(deviation),反而是常態,可預期的常態。
我們的教育忽視了主體形塑最重要的思考,所以不太管學生想要什麼,甚至連需要什麼都不重要。我們的教育只在乎哪些註解要背,哪些考題會考,就像去問學生他們都不會回答想要念什麼系,都只會回答想要念什麼學校,但每個系所才是導向未來自己一輩子從事事務的途徑,學校只是被觀看時的其中一個要點,顯然地我們的教育已經偏離了。
更為悲慘的是,對於廢墟少年們來說,安置機構可能是他們的避風港,或說,應該要是他們的避風港,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卻是下一個修羅場。裡頭的規則是叢林式的,強凌弱,也沒有法治觀,主任就是最終權威來源,他就是規則。管理者即便不親自管理,也會透過階級次序的上位者教訓下位者,當然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有權利,甚至關於兒童權利還有國際公約,但那些都只是規範,現實總是有落差。尤其這裡與監獄並沒有太大的差異,更嚴重的是在青春期荷爾蒙蓬發的青少年女們卻被告知「性」是禁忌,不能看色情刊物、男女不能交往,理由呢?方便管理。秩序是必須
透過犧牲自由來換取的,這兩者之間的抗衡小到安置機構,大到整個國家都可以看見。在這樣的壓抑下,發生性侵害並不是罕見的事,但事件的發生也如同整個體制的統治者一般:要求遺忘。然後再分別轉出,繼續隱匿,責任者就在輪轉中消失,責任也在旋轉中消弭。這當然有現實的考量,機構如果通報就會減損機構的形象,減少募款的吸引力。而這確實是個惡性循環是因為公立機構有著充分的政府補助,但卻不願去承接處在更不良處境的少年少女,而私立機構為了維持生存,就像二戰時的猶太人委員會以為以為自己在做對的事選出那些要被處決的猶太人一般,淘汰成員。
、
當然要說出現實就是這樣,無可厚非,是非常簡單的一種作法。那麼當我被激怒我拿刀捅死人也可以說,現實就是我被刺激到所以殺了他,無可厚非。我們若要把任何事件抽取出脈絡來觀察,那麼我們就能得出所有我們想要的結論,斷章取義就是如此的成語。機構教育這些少年並不是如同我們所想要的「愛」的教育,而是讓你感到愧歉的教育。「把你救出來了,這些你還不懂得珍惜嗎?」機構確實有著比原生家庭還好的資源—或說也沒比那樣原生家庭更糟的了:酗酒、吸毒、坐牢—但資源並不是共享,在機構中這些都不是權利,而是恩賜、福利,想要在這裡生存就要看大人
臉色,不是孩子開心管理員也開心,是要管理員開心孩子才能開心。例如要孩子學才藝,並不是要他們發展自我,而是在金主前來時能表演增加募款,即便更重要如同考試的事情擺在眼前,還是要逢場作秀表演表演。這樣內化的價值是什麼?「我,永遠在機構之後。」這個國家把這些少年拉住並不是為了拯救,而是收編,這可不令人更加感到恐懼嗎?更可怕的是,這些內化的價值觀會在孩童離開院所後繼續發酵。而我們並沒有讓他們離開廢墟,只是在他們生活的背景放上一層藍綠色布幕,透過動畫欺騙這些人:「你們的生活改善了!」
而報導者在這本書中的內容更讓我感到認同的就是他們並不訴諸於國家要用更廣大的福利政策來改善這些問題,因為國家福利政策的擴張也是國家權力的擴張,對於嚮往自由的人群來說這也是一種帶著笑容的壓迫。反而,他們文字所訴諸的是整個社群(Community),拉近與廢墟少年的距離就如同報導中的社工一樣,放下主流價值,同理他們生存所必須的舉動(吸菸、玩遊戲、吸毒、賣淫),而並不責怪,而是透過溝通讓他們知道這些事情的利弊,培養他們判斷的能力與行動的能力。這所導向的是良好的公民共識以及其中的社會關係連結的建立,如同報導者所說:
「我們得拋開中產教育裡過度強調公平起點的思維,相信每個孩子起點不同,需要也不同;相信教育不是學校或家庭單方面的責任,而是社群的共養。
那在他們在墜落之際,我們才有機會,接住每一個在懸崖邊的少年。」
如此,我們才能在另一頭接住,那些被拋擲的生命。
--
エル・プサイ・コングル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21.2.11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625564665.A.000.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