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可以療癒自己嗎?】于玥面對寵物離世的經驗
心理師可以療癒自己嗎?
一位長期來諮詢的個案這樣問我,這個問題也讓我思索了一下。
事實是,心理師也是人,遇見讓自己感到創傷、低潮或是情緒卡關的時候,也很需要有人在旁邊陪伴,不論是信任的同儕、伴侶或是家人等等。心理師也是會用自己過去所學的一些技巧幫助自己,但當談到療癒自己這個部份,自然就是當局者迷,當自己在情緒裡頭是很難抽出來的,需要給自己一些時間。(若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同是心理師寫的小說:也許你該找人聊聊,透過這本書可以理解心理師也是需要找心理師談談的)
#也許你該找人聊聊
不過,我認真思考,對我來說,甚麼是療癒?既然稱為療癒,那就意味著有創傷。而最近的創傷經驗是甚麼?我又是怎麼走出來的?在書寫的過程,我想起了我養的第一隻貓,小耶。
我認為哀悼是一件很私密的事情,療癒傷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方式與狀態,我們又要如何去說誰對誰錯呢?事實是,我們沒有辦法去說誰對誰錯,正在面對哀慟的時候,它是很個人的情緒也會是很不一樣的歷程。尤其當我們無法理解當事人與離世的那個人關係有多麼錯綜複雜,多少思念或是怨懟時,我們更不能輕易地貼一個標籤說,你該如何哀悼誰誰誰。
#歐文亞隆 #死亡與生命手記
即使是知名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終生都在討論生存與死亡焦慮,並且積極地協助個案面對失落哀傷,但他面對另一半的離世時,仍需要面臨內心的風暴,不論是混亂、絕望、悲傷等等,這樣的情緒來來回回好一陣子,就連有時候他也不太清楚他當下的情緒狀態是怎麼樣。(若有興趣了解的朋友,可參考亞隆夫婦所合著,共同面對瑪莉蓮亞隆罹癌最後選擇安寧的過程:「死亡與生命手記」)
我也在思考著要怎麼說比較好,如果天氣好的時候,把自己攤開來曬一曬,當天氣不好的時候,把自己躲在洞穴裡不出門。什麼樣方式才是好的,我想因人而異;但我要如何用一個專業的口吻說:喔!怎麼樣哀悼才是正確的?
不, 這不是我的本意。
而是給這份哀傷一份允許,讓她在心裡不要去批判也不要急著去處理,而是理解有個人在你心底,它空了就是空了,不可能替代的位置;承認她的影響力,承認她也是寶貝。
即使離世了,她終究活在心中。
那天我去日本時,夢見小耶來到我腳邊,像是以前一樣。我在夢中不可置信,用腳確認是她,她是一隻長毛貓。我用腳底的觸感不斷確認,確認她肥嫩的肉感、身材,我的身體記憶告訴我,陪伴著我十年歲月的貓來看我了。
那是她離世之後,第一次讓我夢到這麼鮮明的她,我相信她真的來了。
十年,是啊,我很虧欠她, 其實她也沒有做錯什麼,在一開始念大學的時候,我一方面忙著小孟塔羅牌的工作,一方面忙著大學學業,我讓自己忙得日夜顛倒,幾乎沒什麼時間好好陪伴她。
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縱然她已經離世了,但她在我心中能有很多美好的回憶。這樣的回憶一想起都會讓我莞爾一笑,當時我在小孟塔羅牌,由於總很晚下班。到家都已經半夜了,當時仍在忙論文的室友總看著小耶聽到我的鑰匙聲,然後衝到門口等著迎接我,還有我帶著她回高雄過了一個暑假,她回到台中宿舍時還記得我跟她的房間在哪裡。證明了貓也是有記性的。
她陪著我的時光總是美好的,也很感謝她在我根本不懂養貓的時候來到我面前,成為我人生中最低潮的陪伴。
我想或許就是這樣吧,她的存在確實在我心裡頭深深扎根,很多人看見她的大眼睛總笑說小耶跟我很像,根本就是我親生的。她們沒有說出口的是,連手短腳短身子短這個部分也像極了我。
如何去察覺到生命的極限?
當真正養了貓,意識到必須要為她們的生命負責時,實在是很難避免可能的生老病死。我以為我一直在準備,其實是不夠敢使自己愛得太深入,或許是太需要她的愛,一旦她離開,我才不至於如此痛苦掙扎。
然而,我錯了。
當她離世時,我悲傷得不能自己,常想著如果當初花更多時間陪伴她就好。
理智上知道,她不希望我過得不好,不希望我感到虧欠,所以送來了小西跟土豆來讓我分心。
遺憾的是,療癒這條路從來不會是容易的,但我知道我已經盡力了,盡力讓自己復原與活在當下、照顧好自己,畢竟我還有房貸跟其她貓。
不過,最重要的是,故事仍會繼續,從來不會因為她的離世,從此就停止下來,這只是一個篇章的結束。
她教會了我生命的極致、陪伴的重要性,以及體會到我父母當時為了賺錢養家而必須減少陪伴小孩時間的無奈感,還有在伴侶關係教養小孩或是寵物時的不一致與衝突。
如今,我把我們的故事寫下來,透過書寫我想讓更多人看見。重視寵物的飼主們,害怕有一天會遭到必須跟毛小孩說再見的那天,面對哀傷的過程確實是不容易的。即使小耶已經離世了將近四年,我才能夠坐下來好好梳理這篇文章。我不知道這篇文章可以讓誰看見。老實說,我也不太確定這到底有沒有意義,但希望能夠讓閱讀者獲得一些安慰。
#自由書寫 #寵物失落 #悲傷輔導 #心理諮商
歡迎贊助『我已經夠好了』直播讀書會:https://p.ecpay.com.tw/17565B9
「莉莉絲」星盤中的黑暗母親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1c60f18ceebb2ec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張善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政實驗室 X 張善政 EP05:相信奇蹟,打破預言—永遠的孫運璿 一個人的一生,可以創造多少奇蹟? 孫運璿的故事,對我們來說,精(艱)彩(辛)的近乎不可思議。 求學時期,隻身赴哈爾濱工大,一句俄語都不會,最終以第一名畢業。 畢業同年,為躲過日軍東北封鎖,機智喬裝商人,驚險回國。回國後,服務於...
復原力論文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生物有許多不可或缺的必要基因,例如:小小的酵母菌體內就有一千多個,如果某個必要基因消失,生物一定會死亡嗎?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張典顯研究員發現,如果人為刪除酵母菌的必要基因 PRP28 ,酵母菌依然能勉強存活,甚至經過300代演化後,還能恢復原本活力!論文成果於 2018 年 10 月登上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生態學與演化》(Nature Ecology and Evolution)。
#防疫期間遠端工作
請多加利用客服信箱與我們聯繫:cservice@natgeomedia.com
復原力論文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三級警戒未來何時解?從研究找依據!】
疫情進入三級警戒至今,本週似有趨穩趨勢,但還難稱真正緩和。不過隨著高強度防疫持續,生計受影響的行業越來越多,也讓人擔心民眾出現「防疫疲乏」的現象,雖然目前還沒到鬆懈的時候,但未來我們有沒有一個「警戒降級」的明確標準,用科學化的方式,及最保險的部署,逐步回復原本的生活?
#修改疫情警戒標準增列查核條件 #訂出解除三級之明確安全標準
根據先前2021/1/21發布的疫情警戒標準,各級警戒的升降依據是病例數與傳播鏈,譬如:『出現感染源不明之本土病例(二級)』、『單周出現3件以上社區群聚事件或1天確診10名以上感染不明的本土病例(三級)』,藉此標準去規定防疫的層級。
和一月時相比,不論國際上或國內,都已經開始進行疫苗施打,而雙北大流行之後,也有更多的數據來反映本土流行的樣態。團隊和我在近期討論過程中,也都會從國際上的實證研究,來參考如何讓大家在安全狀況下解封。我們大致上提出三個建議:
1. 根據實證證據,納入疫苗接種率考量
2. 確保流行熱區疫調、匡列、檢驗作為足夠
3. 各項限制分別逐步開放
我們先來討論疫苗接種率,根據《自然醫學》(Nature Medicine)6月10日刊登的論文[1]指出,在177個以色列社區中,疫苗施打率每增加20%,未施打疫苗族群的陽性檢驗率就會下降一半,這篇研究由於使用以色列四大健保之一的資料,涵蓋百萬人以上,因此有相當的證據力,可以讓我們看出,疫苗接種率在還沒達到理論上的「群體免疫閾值」以前,和保護力就有一定的正向關係。打疫苗不僅保護自己,並可間接保護沒打疫苗的他人。
這篇研究的附件中,更動各種參數,保護力都相對穩定。但要注意若僅算「高齡族群(>66歲)施打率」,則對未打疫苗族群的保護力就很弱,這可能是因為高齡族群本身活動力就低,較不會「主動產生」傳播鏈。
當然,根據由美國、南韓、德國三國數據的實際分析,疫苗先打高齡者,可以拯救最多生命[2],英國研究也顯示,先打60歲以上高齡族群,可以讓武漢肺炎造成的死亡降低96%、住院降低80%、加護病房入住也降低65%[3]。顯示台灣先打高齡族群的政策當然正確。
但要疫苗要涵蓋到一定比率中壯年人口(若把55~65歲加進來就有效),才能有效抑制輕症與無症狀傳播。也就是說,在解封過程中,需考量中壯年人口施打疫苗比率來「漸進放寬」管制措施。
但在疫苗接種以外,同一篇文章作者也提到,以色列的封鎖等NPI政策,與疫苗是相輔相成,此因素無法被獨立排除。我們也看到,能夠妥善進行疫調、擴大往外匡列、搭配對高風險群大量篩檢的地方,在圍堵疫情上表現都不錯。例如指揮中心進駐苗栗後,成功控制大量移工感染疫情,近幾日確診個案都早已被隔離,這才能確保社區的安全。而社區的安全性,也可以用抗原快篩陽性率、抗體陽性率、背景病毒量幾種方式去推估,已確保疫情已被侷限住。
最後,解封過程中,一定要小心謹慎,現行三級警戒不少限制,譬如停課、展覽館、社團交接、公祭、群聚人數限制、餐廳需外帶......等等規定,也應該研擬「風險區分」來分開開放。
根據英國研究,第一次封鎖令的對國民行為的影響,以及減少死亡的效應,遠高於第二次封鎖令,很可能有「防疫疲勞」的現象[4]。顯示解了又封,國民遵守的程度就沒這麼好。因此,我希望把「關鍵人口疫苗接種率」(例如65歲以上50%)、「青壯人口(18~65歲)疫苗接種率」(例如20%)、縣市疫調匡列與篩檢能量(能否確實掌握多層對象,外圈的篩檢陽性率)都納入「解封標準」,訂定更嚴格、更安心、更透明的標準,讓社會大眾了解,穩定民心,並得以達到社會共識。
在這次解封以後,今年都不用再倒退,才能讓經濟振興、產業輔導轉型等後續政策順利推展,這有賴與大眾的溝通和討論,重建國人信心,而不只是頒布命令而已。
期待台灣經此一役,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公衛國家!
1.Milman, O., Yelin, I., Aharony, N., Katz, R., Herzel, E., Ben-Tov, A., ... & Kishony, R. (2021). Community-level evidence for SARS-CoV-2 vaccine protection of unvaccinated individuals. Nature Medicine, 1-3.
2.Goldstein, J. R., Cassidy, T., & Wachter, K. W. (2021). Vaccinating the oldest against COVID-19 saves both the most lives and most years of lif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8(11).
3.Cook, T. M., & Roberts, J. V. (2021). Impact of vaccination by priority group on UK deaths, hospital admissions and intensive care admissions from COVID‐19. Anaesthesia, 76(5), 608-616.
4.Davies, N. G., Barnard, R. C., Jarvis, C. I., Russell, T. W., Semple, M. G., Jit, M., & Edmunds, W. J. (2021). Association of tiered restrictions and a second lockdown with COVID-19 deaths and hospital admissions in England: a modelling study.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21(4), 482-492.
復原力論文 在 張善政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政實驗室 X 張善政 EP05:相信奇蹟,打破預言—永遠的孫運璿
一個人的一生,可以創造多少奇蹟?
孫運璿的故事,對我們來說,精(艱)彩(辛)的近乎不可思議。
求學時期,隻身赴哈爾濱工大,一句俄語都不會,最終以第一名畢業。
畢業同年,為躲過日軍東北封鎖,機智喬裝商人,驚險回國。回國後,服務於隴海鐵路,因為一篇配電論文被力邀興建電廠。
1939年日軍進攻長沙。孫運璿自己組織騾隊,驚險越過秦嶺與大巴山,將連雲港電廠鍋爐,從陝西遷移到四川。
台灣光復,孫運璿擔任台電機電處長,負責修復台灣電力系統,帶領三、四百名就學於台南高等工業學校、台北高等工業學校的學生,在五個月內復原了台灣80%的供電系統。
後來,完成烏來水力發電所、台灣東西部配電聯絡線、立霧發電所。
乃至後來的十大建設、工研院、科學園區…..。
只有相信奇蹟的人,才能屢屢打破悲觀的預言,看見不凡的風景,就點開影片,聽我娓娓道來這一段,胼手胝足不畏風雨所創造出的不凡奇蹟吧。
善政的FB
https://www.facebook.com/SanCheng624/
善政的Line@
https://line.me/R/ti/p/%40who9307k
善政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sancheng624/
復原力論文 在 復興崗上-政治作戰學院- 基層軍官在部隊中擔任領導幹部 的推薦與評價
國防大學政戰學院心理及社會工作學系社會工作碩士109年班畢業學員陳劭濬上尉,去年由邱保龍老師指導之研究論文—「家長式領導、部屬未來時間觀與復原力相關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