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服飾大百科
孔府舊藏明代服飾目前主要保存在山東博物館和孔子博物館,其中藏於山東博物館的明代服飾是20世紀50年代從曲阜孔府調撥而來,孔子博物館收藏的明代服飾早先是由曲阜孔府文物檔案館保存。
朝服作為等級地位較高的一類冠服,一般應用於比較隆重的禮儀場合。目前唯一一套比較完整的明代朝服實物保存於山東博物館,孔子博物館則收藏了一件朝服上衣和一件白紗中單。
精彩全文,歡迎點開知史網。
https://mychistory.com/b001/b0013/kg0007
#知史 #中國歷史 #考古新發現 #明代朝服 #山東博物館 #孔子博物館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境內。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後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 1 券城與南北關: 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
明代服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如果說《紅樓夢》林黛玉弱不禁風懷春少女從清朝到今天一直是被研究的對象,再早的明朝戲曲《牡丹亭》中的幽靈系女孩杜麗娘也不遑多讓。
你或者未必聽過「花謝花飛飛滿天,紅消香斷有誰憐」,但總會聽過「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兩句的前設更是家傳戶曉—「原來是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這些句子林黛玉都很熟悉。沒有好好閱讀杜甫,卻為《西廂記》《牡丹亭》心神蕩漾。
從明朝到今天一直膾炙人口的牡丹亭故事,講述官宦小姐杜麗娘在睡夢中遇到男神柳夢梅,一覺醒來鬱鬱寡歡最後一命嗚呼。悲痛的父母把愛女埋葬在梅花樹下,終於有日愛感動天,男神上京赴考路過墳前與女鬼相遇,兩人難分難捨,最後杜麗娘復活,有情人終成眷屬。
作者湯顯祖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
雖然感人的愛情故事通常都很老土,但是賈寶玉林黛玉、羅密歐茱麗葉、杜麗娘柳夢梅等這些幾百年來的情侶,我們未出生的時候他們已經是名人;我們過身了,他們都會繼續千秋萬代存活在文學歷史。
今次為大家送上的是仿戲曲漢服造型體驗,我身上穿着的是明制立領大襟花鳥長衫,配以直領對襟蝴蝶繡花比甲及漸變色馬面裙,整體造型參考昆曲《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形象。
造型師說現代戲曲造型由明代服飾發展而來,在清代「剃髮易服」的政令下,唯優伶(戲子)和僧道袍服得以保留前朝衣冠。就戲曲表演一般來說,小姐夫人穿長衫、丫鬟奴婢穿短衣,以作身份區分。
雖然只是漢服體驗活動,但是化妝以及髮型毫不馬虎。仿戲曲造型使用頭飾大概會有20件以上,這次頭飾共27件。假髮並不是完整一個戴在頭上,而是用多件配件組合而成。額上每一個圓形都逐一以人手排列,27件頭飾再加上多件頭髮部品,頭部負重量直逼京都的舞妓、藝妓體驗時的假髮。
雖然造型指導曾經苦心教授拋水袖之法,原諒我天資魯鈍,練習結果實在難登大雅之堂;感謝女攝影師Aki Cheng,和陽光玩遊戲的結果很完滿,無論是後期製作還是捕捉的角度,把活在現代香港的女性拍成古代中國筆記小說、戲曲少女。
果然大家都是很專業的!
如果你對中國歷史上的各朝代的漢服有興趣,希望穿上喜愛朝代的服裝,都可以透過Instagram聯絡這次合作的造型師以及攝影師報價:
@riyuebinggan @akilokyicheng62
*部份攝影套餐價格及服務請參閱留言位置
明代服飾 在 Dd tai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居庸關在距北京市區50餘公里外的昌平境內。相傳秦始皇修築長城時,將囚犯、士卒和強征來的民夫徙居於此,後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關。
1 券城與南北關: 南關甕城呈馬蹄形,南關主城門南北走,向上有重簷歇山城樓一座,自地面計算高31.8米,甕城西側有甕城城門通往關城向南的大道,在弧形甕城城臺上設有炮臺,陳列著明代古燈,外牆有垛口,內側牆低矮無垛口。作戰時可將敵人誘入甕城,主城關閉阻其入城,再放甕城閘門,敵人就被困在甕城裡,只能束手就擒,有“甕中捉鼈”之意,因此得名甕城,在甕城之中建有一座福佑關城的關王廟。北關與南關作用相同,呈長方形的甕城上設有炮臺,甕城城門朝向北側,北甕城中建有北方鎮守大神真武廟,廟內供有十二生肖神,水火。
2 古炮:在居庸關南券城和北券城城牆之上,分別陳列5門古炮。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米,炮口口徑8釐米。“竹節鐵炮”3門,長1.7米,炮口口徑15釐米;北券城陳列“大將軍鐵炮”2門,長1.77米和1.79米,炮口口徑7釐米。“竹節鐵炮”3門;長為1.08米、1.5米、1.7米,炮口口徑為14釐米和8釐米。明代是我國古代大炮製鑄和使用最興盛時期。元朝末年,朱元璋起義,和州人焦立向他呈獻十支新式武器“火銃”。用火藥發射鐵彈丸,當時稱為“火龍槍”。明朝建立以後,專門設有兵仗軍器局,研製鑄造大炮。大炮被稱為“神威大將軍”。在軍隊中,設有使用大炮的軍機營。京城衛戎,長城關口要衝,配備神機營。明成祖時,下令在長城沿線安置大炮。還“佛郎機”“神槍”“鐵銃”等。《明史.兵志》記載,到了明代中葉,大炮的鑄造工業逐于精良,製造出的“紅夷大炮”長可二丈有餘,重三千斤。發之洞裂石城,聲震數十裡。這種炮,有照門和準星用於瞄準,射程可達500多米。在修復居庸關北關城時,發掘出土石炮彈23枚,最大直徑為15釐米,鐵炮彈6枚,最大直徑5 釐米。
3 雲台石刻:堪稱一絕,券門內兩側右壁及頂部遍刻佛像,佛像造型生動,雕刻技藝高超,六種文字的石刻經文、咒語為歷史研究提供了難能可貴的資料。據專家考證,石刻造像具有典型的藏傳佛教薩迦教派的特徵。進入券門兩壁刻四大天王像。天王身軀高大,怒目圓睜,並有厲鬼在其左右,是護持佛法,鎮守國家四方的尊神。據說明朝正德年間,武宗皇帝朱厚燳微服出遊,夜間騎馬偷偷混出居庸關時,他的坐騎見到四大天王像,嚇得不敢前行。無奈之下武宗下令用煙火把像熏黑了,才得以出關。券門兩壁四天王的空間處,有用梵、藏、八思巴、畏兀兒、西夏、漢等六種文字鐫刻的《如來心經》經文、咒語、造塔功德記等,西夏文是紀錄我國古代黨項族語言的文字,創制於西元1036—1038年間,當時約有六千多字流行。八思巴文是元世祖忽然必烈命其帝師八思巴創立的蒙古新字。它脫胎於藏文,採用拼音的方式書寫,並於西元1269年頒詔推行。以上兩種文字流傳時間很短便廢棄不用,而保存下來的石刻文字對破譯古代文字,以及研究西夏、蒙古歷史都提供了非常珍貴的實物資料。券門頂部刻有五個曼荼羅,即五組圓形圖案式佛像,佛界稱其為壇場。壇場的設立有保護眾佛修煉鐵,防止魔眾侵犯的意思。五曼荼羅的主尊佛像,由北往南依次為: 釋迦牟尼佛(如來佛)、阿彌陀佛(菩薩形)、阿佛(菩薩形)、金剛手菩薩、普明菩薩。其中除釋迦牟尼為佛祖之外,其他四菩薩在此顯現,則有四方教主的意思。五曼荼羅連同其他佛像,共197尊。券頂兩側的斜面上,刻有十方佛,在每方佛的周圍還分別刻有小佛102座,共計小佛1020座,取共千佛之意。這些小佛,是明朝正統年間,修建泰安寺(1443—1449年)時,由鎮守永寧(今延慶縣境)的太監谷春主持補刻的。連同十方佛下的菩薩、比丘,券項兩側部共有刻像1060尊。券門的南北券面上,雕刻著造型獨特、別具一格的一組造像,其中有大鵬、鯨魚、龍子、童男、獸王、象王等等,佛界稱其為“六拿具”。大鵬寓意慈悲鯨魚為保護之相,龍子表示救護之意,童男騎在獸王上自然是寓意福資在天,而象王則有溫馴善師的含意,券面最下端的石刻紋飾為交杵,又稱羯魔杵、金剛杵。原本為古印度的一種兵器,在此為斷煩惱、伏惡魔,護持佛法的法器。鑒於雲台刻石造像的歷史與文物價值,1961年,經國務院批准,雲台刻石造像被列為第一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
4 真武廟(1996年修復):明洪熙元年(1425年)建。真武廟所祀主神為真武大帝。真武即玄武,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北方之神,道教所奉的神。相傳古淨樂國王的太子,生而神猛,越東海來遊,遇天神授寶劍,入湖北武當山修煉,經42年而功成,白日飛升,威鎮北方,號玄武君,宋代皇帝因避其祖趙玄朗名諱,改玄武為“真武”。宋真宗時尊為“鎮天真武靈應聖帝君”,簡稱“真武帝君”。元朝時加封真武為“元聖仁威玄天上帝”,成為北方最高神。明代對真武信仰達到鼎盛。朱棣稱帝后,特加封真武為“北極鎮天真武玄天上帝”,並將其所謂修煉之地──武當山賜名“大嶽太和山”。相傳,洪武初大將軍徐達北征“屢有真武靈助之”,因而在關內修建此廟。修復的廟內有道教真武神八大元帥、六丁六甲神將、水火二將和青龍、白虎等神像。
5 城隍廟:這組廟宇規模較大。城隍是道教所傳守護城池的神。中國古代稱有水的城塹為“池”,無水的城塹為“隍”。據說三千多年前的周代,除夕要祭祀八種神,其中就有城神、隍神。以後兩神合二為一,就成為城池之神了。道教認為城隍是剪惡除凶、護城安民之神,能應人之求,旱時降雨,澇時轉晴,以保五穀豐登,百姓安泰。最早是三國東吳時,在安徽蕪湖建城隍神廟,以供拜祭。到了唐代,祭祀城隍逐漸普遍,人們把一些在地方有功的開明人士死後奉為城隍神,希望他能繼續福佑鄉土,保護百姓。宋代祭祀城隍更是遍行各鄉。到了明朝,明太祖元璋即位不久,就下令在都城南京修建規模宏大的城隍廟,並頒佈城隍神的封號爵級,敕封京城城隍為帝,開封臨濠等地的城隍為王;府級城隍為威靈公,官居二品,州級城隍為顯佑伯,官居四品,並按照級別,配製服飾。另外,城隍還管領亡魂。朱元璋還為城隍組織了一套機構,設有判官和衙役,道教乘機聲稱“城隍老爺”有權拘捕活人到陰間,死人的陰魂也都首先到城隍廟去接受審問。新官上任必須齋戒沐浴去祭祀城隍廟後,方得進衙理事,每月初一、十五還得前往祭拜。
朱元璋如此重視城隍神是有他的目的的。朱元璋曾對大學士宋濂透露過心裡話:“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則不敢妄為”。說穿了,大肆鼓吹神鬼的威力,不過是震懾臣民,目的是鞏固封建統治。居庸關的城隍廟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7年)。清代乾隆三十年(1765年)重修。在這裡建置城隍廟除為了護佑關城外,還有約束軍民的用意。這次修復是1996年,廟內塑有城隍、閻王、山神、地神等神像。
6 水門:居庸關地形險要兩側高山,中間一水,水道,南北方向貫穿關城。長城與河道交叉之處,建有雙孔圓拱水門,水門上有閘樓,內設水閘,借此控制門內外水量。洪水季節打開閘口,瀉洪,枯水季節,儲備河水供關城使用。水門橋墩為南北尖狀,以利於減少洪水對水門的作用力,起到了防止毀壞,延長使用時間的作用。
明代服飾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粵北風采樓位於韶關市區,西望武水,東臨湞江,是明代宏治年間韶州知府錢鏞為紀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屢經重修。余靖在西元1000年生於韶州府城,二十四歲一舉高中進士,初授官為贛縣尉,迅升為江西南昌知縣。三十四歲入朝延官任秘書丞。四十三歲升為右正言(諫官),後又出使遼國,使當時宋、遼西夏三足鼎立的局面得以和解,為鞏固宋代天下立下了不可磨滅的豐功偉績。余靖是嶺南繼張九齡後又一顯赫朝延重官,與張九齡一樣剛正不阿,廉潔自重。與范仲淹、歐陽修、尹沂被尊為宋朝“四賢”,與歐陽修、王素、蔡襄被稱為“四諫”,後來官於工部尚書。西元1065年病逝於江寧(今南京)。余靖有“必有謀猷俾帝右,更加豐采動朝端”之譽,故紀念取名風采樓。與北京天安門、故宮為同時代同風格的建築物,樓高約22米,樓體重簷碧瓦,頂為三重飛簷翹角,正中有華飾小圓頂。整座建築物雄偉獨特,氣勢軒昂,是韶關市的標記建築,現為韶關市博物館,樓上有餘靖的生平介紹。明代學者陳白沙所書“風采樓”墨蹟柔韌蒼勁、瀟灑俊逸,鐫刻成石匾高掛門樓。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磚林結構,於1932年以水泥鋼筋結構重建,保持原有建築的一些特色,樓底可通行各種車輛,北門建有鐵柵小門,循迴環形樓梯而上便是一層主樓。2003年,中國郵政發行了《中國•韶關風采樓》郵資信封,上有韶關市標誌性建築——“風采樓”的圖案,至今仍有不少商家以“風采”作為字型大小、商標。韶關市區中心最繁華的商業步行街全長約800米。經營服飾、五金家電、金銀珠寶、美食、土特產品、藥材等,商品琳瑯滿目,應有盡有。其中冬菇街經營各種粵北名優土特產品。每當華燈初上,這里便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風度路步行街也成為外地來韶游客購物的首選。歷經千年蒼海桑田,“九齡風度”不減當年,張九齡作為開元盛世的名相,被後世稱為“自古南天第一人”。他一生三度入朝,三年為相,供職朝廷二十余年,德才兼備,為官清廉,不僅是一位銳意革新的政治家,又是一位風骨清竣的詩人,唐詩三百首的開篇之作便是張九齡的名篇,他在《望月懷遠》一詩中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傳頌至今,千載不衰。
明代服飾 在 310 明代服飾ideas in 2021 的推薦與評價
明代服飾. 311 张Pin 图. 15 周. C. Tan Choon Hiang. 的收藏合辑. Traditional Archery, Traditional Chinese, Traditional Outfits, Chinese Scroll,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