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職涯規劃 #文長慎入
前幾天不小心亂入一個Clubhouse聽了這個主題(我其實不太用Clubhouse, 是剛好有朋友想聽這個Room才進去的)
我其實沒有從頭聽到尾,我是中間才進去的。裡面大部分都是在台灣科技業的工程師,也有幾個在國外工作的人,也有一些是PM而非工程師,所以雖然都是台灣人也是有一些diversity。
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意願發言的人,和大家分享對於這個主題的感想,還有他們工作上的心路歷程。有幾個人在產業有十幾二十年經驗,也有討論到中年失業之類的風險。
總之,聽完以後有一些心得,想跟大家分享,也很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
首先,以下是我聽到的部分的幾個小結:
1. 有一部分的人對於科技業抱持著還滿悲觀的想法。覺得進去科技業就是賣肝的人,沒有自己的人生,沒有希望的活者,財富自由才是唯一正解。(也可能剛好是我進去的時機不對)
2. 台灣的科技業工時很長,老闆說在意員工都是騙人的,懂的做人才能生存。
3. 有熱情也沒什麼用,到頭來還是生存才是重點,為了自己著想才是正解,不用為了所謂的熱情賣力工作,到頭來是一場空。
中間也有一些讓人聽了不是很舒服的內容,大致上就是有提到,女生長得漂亮可以在公司做的比較順之類的事情,這種話似乎在PTT或台灣科技業還滿常出現的,所以就不對此作出評論。當然身為女性工程師,這部分我是滿反對的,畢竟那樣好像是否定我們的工作能力,而且在歐美國家,這就是一種性別歧視,不過反正就這樣了,沒有必要多做討論。
回到正題,我聽完的感想是:
1. 我覺得普遍是職涯規劃以及產業極限的問題。大部分的人談科技業,在台灣多半是半導體產業,也有硬體跟傳產,所以工作的領域還滿侷限的,加上半導體產業普遍工時長,讓很多人做到最後身體出問題,也對工作沒有熱情,覺得自己只是賺錢工具。
2. 對於工作與科技的熱情,本身就不存在。在台灣唸書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之所以會念理工科, 並不是因為從小夢想成為工程師或者偉大的科學家,而是分數夠了,大家都念這個,這個比較好找工作而選擇這個科系。實際上很多人,可能根本不想當工程師,可能想去開F1賽車,想成為美容師,想成為藝術家等等,然而,受到家庭與大環境影響,會覺得自己就是要念大學,找一份穩定工作,才是所謂的成功。
3. 台灣的教育體系中,並沒有很多實際體驗工作的機會,在大學之前甚至沒有任何可以去企業體驗的機會,連參訪可能都沒有。大學可能實習機會也有限,大部分的人可能是研究所才比較有跟企業合作,甚至是研究所畢業以後才真正體驗到工作是什麼樣的。所以會遇到很多,期望落空的狀況。然後社會普遍又喜歡攻擊新鮮人,告訴新鮮人要努力工作,當工作一段時間以後,熱情自然會被壓力以及周遭環境,跟現實生活所消磨殆盡。
所以,到底科技業可以做多久?
我的想法是,如果賣肝的話,真的沒辦法持久,我自己最近加班了幾個禮拜就覺得滿崩潰的,尤其是工作的內容需要高專注力的,需要消耗很多腦力,其實就滿累的。
熱情也的確會被消磨殆盡,即使可以跟大神們一起工作,可以學到很多東西,身體還是誠實的,當身體沒辦法長期支撐時,精神也會耗盡,無法專注思考跟學習,變得工作效能變差。
然而,至少我在現在的環境,是可以放心請病假,或者像團隊提出需要改善我們的工作狀況等等。可是在台灣很多公司,這樣只會被視為爛草莓,尤其是剛進公司的菜鳥,自然就只能繼續撐下去,撐到老鳥的時候,身體可能也各種病痛了,曾經的熱情什麼自然無法找回,可能只想快點退休。
#如果不用賣肝可是薪水少呢?
其實在英國,剛畢業的軟體工程師,薪水範圍是非常廣的,有很低也有很高,低的話可能比你去Booking.com當客服還少,高的話可能比大部分的資深工程師還多。
我自己也待過錢少但很閒的地方,完全沒有任何發展空間,就是日復一復,每天沒什麼目標也沒什麼事情做,同事甚至無聊到一直在逛網拍,但反正老又大的公司,錢少事少,做越久的話才越有機會往上爬,加錢(但可能是要做個二十年之類)。
我自己也待過新創,錢少,事情沒有很多,但是每天都可以做一些比較有趣的事情,就是公司沒有賺錢,甚至可能每天要擔心它倒閉,一開始可以學到很多東西,但因為公司都是年輕人,大家經驗都不足,可能就是最後都是大家一起互相學習,今天要用什麼東西今天學一學就馬上做,馬上上戰場。
最後變成,自己根本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嘛,只能期待公司突然被大公司買走,或者就繼續混混噩噩,整天覺得自己好像在學東西,可是其實有點已經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有點像是無頭蒼蠅那樣,整個公司都這樣,也沒什麼成長空間。整天就是有點像是,對公司有那麼一點點希望,因為公司整天都在說,我們正在成長,我們募款到多少錢,但事實是,公司根本沒在賺錢,都在靠Funding之類的,一直誇下海口說一堆大話。(很多新創都這樣)
當然這種情況,也不可能是個長期的歸宿,所以還是要時常戰戰兢兢,思考自己要怎麼找到下一個工作,要找個穩定的工作。
那到底有沒有可以一直做下去的方法呢?
接著會出現以下的問題:
*哪裡才可以繼續一直做下去?
*年紀越來越大,怎麼讓自己有價值?
*公司為什麼不栽培年輕人,反正都要花那個錢啊?
*科技推陳出新,自己越來越學不動,怎麼辦?
*身體越來越差,無法加班會不會沒有競爭力?
*想花時間陪家人陪小孩成長,哪來的時間?
*熱情真的可以當飯吃嗎?老闆又不在意?
*工作除了專業,還要懂的職場政治,心灰意冷怎辦?
*薪資有天花板,可是物價房價沒有天花板怎辦?
*人生好難,為什麼有這麼多問題?為什麼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
其實這些問題也不是在台灣工作才會有,在英國工作,也會遇到很多類似的問題,女性工程師也遇到很多,例如放了產假可能失去升遷機會的問題,或者沒時間陪家人等等。
那為什麼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工程師們(我目前只知道軟體界)還是可以做到五六十歲,還是繼續有那樣的熱情呢?甚至還可以出書,拍影片,寫部落格,發推特,還有很多演講。
就我的觀察是,有的人就是自己出來創業,自己開公司,所以比較自由,也不會有很多前述問題。他們創業也幾乎是因為自己在業界小有名氣,出來創一些顧問公司,或者接案。
那問題來了,在業界要怎麼小有名氣?
光是要在某個圈子有名氣,就要不段參加各種meet up, 讀書會,甚至要一直寫部落格,寫技術文章,貢獻開源。這些都是時間,平常工作都已經非常忙碌,怎麼會有時間?
沒錯,就我的觀察,這些人都是每天下班後,假日也都花時間在這些地方上,他們可能很多是犧牲跟家人的相處,可能婚姻不順遂,或者比較晚才結婚生小孩。當然因為在歐洲,跟家人的相處是非常重要的,這邊也有保障一些parental leaves這樣的假,所以大家也比較有時間給家庭生活。
也有一些工程師,是透過拍影片,像是Youtube之類的平台,製作教學影片,或者講一些自己工作的內容,讓自己有知名度。
其餘的話,就是你做到比較資深的話,你在公司可能已經是manager level, 或者principal engineer, tech lead, 那他們雖然會很忙,他們也比較多是責任制的,所以在一些公司,只要團隊很罩,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大問題。例如團隊們都是self management, 他們可以信任自己的團隊,不需要一直監督花時間,也不需要一直跟上級報告,因為上級也信任他們。那這種狀況就是要整個公司都非常的進步,也有良好的工作環境跟文化。例如在Google這樣的地方,就比較有機會這樣。
那如果不是在Google這樣的環境,又沒有什麼大公司可以去,怎麼辦?另一個辦法就是做Contractor, 他們就是一次是三到六個月或者一年的合約,這個在英國非常常見。甚至多約聘是在其他國家的,所以時間什麼也比較自由。
在台灣可能就比較困難,而且約聘也沒有保障。就像在台灣要接案,很多法規也沒有保障,可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否則就是要用國際性的街案平台,但又可能有語言障礙,就是要先加強自己英文,另外還有跨國工資的問題,在其他國家像印度可能會開比較低的薪水,雇主就比較偏好選那些比較便宜的工程師。
這時候,就會有人說,那不能追求財富自由嗎?
#財富自由,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首先你要怎麼財富自由?投資?這個部分你需要有龐大的資本額,另外也有相當大的風險。除非你對於投資有相對程度的瞭解,也有足夠資本額,不然進入門檻還是相對高。
另外很多薪水可能不高,又有房貸車貸的人,更不太可能把錢都拿去投資。有錢可能也要拿來貢獻家庭,偶爾自己小確幸。
那如果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難道科技業真的無法做下去?那要靠什麼生活?
在Clubhouse那個room有人提到自己的朋友,辭職去開早餐店,賺的錢也不比當工程師少。的確,轉職是個解,但轉職很多人也害怕,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創業也都是風險,賣早餐ˇ早餐有人買。
我自己的感覺是,如果真的想要繼續做工程師,而且讓這個工作可以sustainable的話,就要有良好的規劃,例如發現自己在現在的公司學不到東西的話,要怎樣讓自己可以學到東西?跳槽或者跳部門?
在Clubhouse也有人提到,如果一直換工作,也害怕被僱主們列入黑名單,台灣這麼小,怕被人覺得沒有定性。
這個也是很能理解的,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想去Google, Facebook就去,大部分的老牌公司也是會在意這些傳統,要待幾年才是好人才之類的。
那就只能說,要嘛給自己定一個期限,在這間公司可能最多待個五年,然後在這五年內,希望達到什麼目標,如果達不到的話,備案是什麼,同時間,找幾間自己覺得很想跳槽的公司,看這些公司是不是會在意那些傳統,如果不在意的話,就往那些公司要求的工作技能發展,然後想辦法跳過去。
如果覺得跳過去門檻太高怎辦?想辦法在工程師的社團建立人脈,或者LinkedIn之類的地方,想辦法找到去那些公司工作的人,問他們,怎麼去,有沒有辦法去?我真心相信,這個業界,很多人都是好人的,我自己在LinkedIn上面也遇到很多人來問我我們公司的事情,或者職涯規劃,我還幫人code review過。
總而言之,就像我之前說過的,自己的人生是自己選擇的,工程師這條路,並不是很容易,但如果自己想要繼續走下去,就要想辦法找到出路。
雖然可能中間會遇到很多心累的事情,也不是所有事情都可以靠“熱情”解決,更不是像外面想像的,大家都是科技新貴。可以在辦公室吹冷氣,甚至在家工作,在咖啡廳工作。
只能說,人生很難,但還是要繼續過。既然都要過,那還不如想辦法讓自己過得比較輕鬆一點點。
當然科技業裡面,除了工程師以外,還有很多其他職缺,由於我目前還沒有做過其他相關職缺,像是PM, BA, UI/UX之類的也有他們的難處,等我有比較多資訊心得再來跟想。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3Q陳柏惟,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
「期望薪資ptt」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小吃貨的英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請益] 期望薪資如何開才合理-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討論] 大家都怎麼說明期望薪資?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討論] 面試時不能提期望待遇? - Salary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Re: [閒聊] 面試關於期望薪資被洗臉- sala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待遇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待遇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104薪資級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104薪資級距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 求職招募就業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面試談薪水ptt [討論] 期望薪資? - 看板Tech | 藥師家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閒聊] 面試關於期望薪資被洗臉- 看板Salary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新鮮人期望薪資ptt】Re:[請益]面試時的期望薪資... +1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待遇ptt - Bujin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請益] 期望薪資如何開才合理- Tech_Job | PTT Web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待遇ptt :: 美體產業公開資訊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討論] 期望薪資是月薪的話要算上分紅嗎? - 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待遇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待遇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媽媽最愛你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待遇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待遇ptt在PTT/Dcard完整相關資訊 - 小文青生活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面試薪水ptt」情報資訊整理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問題] 期望薪資欄的數字- ptt 網頁版Salary 看板 - 遊戲基地資訊站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待遇ptt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新鮮人的期望待遇 - 科技業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請益] 期望薪資如何開才合理 - PTT推薦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問題] 請問大家面試時如何填寫期望薪資? - PTT看板salary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請益] 收到offer後談薪 - PTT 問答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Salary 看板- Re: [問題] 面試時填寫的期望薪資 - My PTT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Re: [請益] 面試時人資會卡薪水(期望待遇)? - 看板Tech_Job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問題] 面試問上一份工作待遇 - Mo PTT 鄉公所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請益] 期望薪資如何開才合理 - PTT評價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討論] 面試時不能提期望待遇? - Salary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希望待遇ptt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宜鼎面試ptt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討論] 大家都怎麼說明期望薪資? - PTT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薪資ptt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期望薪資ptt [問題] - Tuguht 的評價
- 關於期望薪資ptt 在 [問題] 關於小朋友的幼稚園的選擇問題? - 看板Tainan - PTT台灣 ... 的評價
期望薪資ptt 在 Yahoo!奇摩新聞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網友指出,自己不太喜歡與人互動,因此好奇發問
#社交 #收入 #Ptt #YWIN
期望薪資ptt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期望薪資ptt 在 3Q陳柏惟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自從紓困案開始慢慢釋出後,我的服務處排隊要諮詢紓困的電話、人龍,可能比前陣子排口罩還要多,大家都很關心。對於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紓困振興預算案,各部會有很多的紓困方案,但同時也收到民眾反映、向辦公室陳情,「太多太複雜、資訊不流通、不夠快、不夠明確、電話忙線,或是地方說還沒有正式明確的規定」等。
我認為除了中央和地方兩邊的訊息要對得上、資料要一致之外,我們還需要便捷、有效率、足夠親切的線上資源來協助民眾。
【單一窗口】
盡量讓民眾一個窗口就能解決所有疑惑,朝整合跨部會的單一諮詢窗口。
【增加網站便利性】
衛福部 1957 福利諮詢的網頁,有提供包括社會保險、勞工相關、各類福利等等多項資訊,但目前並沒有放上這波紓困的資料,這樣其實滿可惜的。
【提供最佳方案建議】
我們看到政府很多部會網站都建置了「防疫、紓困、振興」專區,提供懶人包、Q&A、圖卡等,就是希望讓民眾可以快速從網路上找到自己需要的訊息,這部分當然要肯定政府的努力。但我們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希望可以找到符合自身需求的「最佳方案」。是不是可以嘗試建置「微型的一條龍服務」,幫民眾整合他們需要的方案、提供解答,就像電信門市幫你算最優惠的方案一樣,協助民眾判斷跨部會、多方案的申請,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
疫情除了經濟需要紓困,我們的心靈也需要紓困。
台灣經歷過很多災難,也有很多救災經驗,不過這次的武漢肺炎與過去的災難型態有點不一樣。地震、森林大火,我們稱為「天災」,恐攻、重大刑案等,我們稱做「人為災難」。
而有種災難叫做「 生物災難 」(biological disaster)。
生物災難特性是持續的時間長、影響久,也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與結束,好像看不到終點,因此越來越焦慮。當我們在救援時,災難也還在持續發生,災難會給社會巨大的損失、破壞原本的運作,對人的身心靈產生重大負面影響。且生物災難是慢性的,涵蓋的層面更大,而台灣過去的確只有面對 SARS 的經驗。
【心理急救】
經歷過921、八八風災的臺灣,都曾讓「災難精神醫學」這個議題被拿出來討論。但無論921或是重大風災,都與這次我們所面對「不知何時才會結束」、「一邊救災一邊發生災害」的武漢肺炎,就是我們所謂的「生物災難」不一樣,生物災難沒有明確的結束時間點。
所以我們對於一般災難的治療模式,已累積了相當的經驗,但用在目前的狀況,可能就不一定適合。就我們目前治療的模式,有參考也有要調整的地方。WHO 和美國精神醫學會都強調「心理急救」(Psychological First Aid)的概念,其原則是準備、觀察、傾聽、聯繫。
助人者在受到訓練後,就得對(災害)受難者提供實質的幫助,而不是直接的治療。這個協助是什麼?不外乎有資訊給予(現在狀況如何?我們安全嗎?你的家屬的狀況?)、陪伴支持(傾聽需求或鼓勵)、資源連結(針對需求提供實質協助,例如:金錢紓困、生活需求),重點在於:藉由即時的伸出援手來緩解焦慮。
【脆弱群體辨識】
我們要辨識在災難下,暴露程度不同的「受災族群」,包括患者、被隔離者、防疫人員、其親友與接觸訊息疲轟炸者。另外,本身有精神疾病、曾經有創傷、受虐等經驗、自己或家人有成癮問題、社經地位不利等族群,更容易受到影響。因此,助人者如何具備「敏感度」,將資源的分配,優先投放給這些群體,並給予特別的關懷,這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應該先聚焦的地方。
舉例來說,對這次執行敦睦艦隊任務的海軍官兵、或是第一線醫事人員、空服人員,一些遭受創傷性打擊的案例,需要給予主動的關懷、有效鼓勵和支持。特別需要注意,他們有可能被獵巫、排擠或被歧視。
越戰催生了美國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希望政府可以派遣專業人力處理,結合衛福部和民間的資源,主動提供各類復原所需的支持,包括個人諮商、支持性團體等,應該要開始準備。比如可使用社區的組織與能量,像是社區的頭人、社區的活動、講座座談會,減少社會的驚惶,和群體間的排擠拉扯。想辦法讓每一個人能夠主動關心、聯繫、提供資源,甚至生意方面的支持。希望短期之內提供心理急救;中期則使其能不受歧視地回到崗位上與恢復正常生活。當社區發現有確診病患或疑似案例,大家總不免開始標記甚至是污名畫當事人,造成人與人之間的疏離,也讓對於當事人是二度傷害。因此希望我們可以有所作為,來建立韌性的社區。
【假消息傷害心理健康】
另外, 就NCC所提供的數據,截至 4 月 20 日的統計資料,「於指揮中心通知廣電媒體澄清錯假訊息並說明改正作法,協助轉請廣電媒體回應、加強自律」這項業務總次數目前是「1 次」,看起來台灣都沒有什麼假訊息,但真的是這樣嗎?
目前訊息的傳播不僅只有有電視媒體,「自媒體」是另一大宗。比如: LINE、臉書、youtube、Google、PTT 等社群平台,未來期望對於自媒體、傳統的媒體都盡可能減少假訊息的傳遞狀況。目前社會人心惶惶,我希望假訊息,不要成為社區心理健康的「防疫破口」!
【自主健康管理的醫療工作者給薪疑義】
日前接獲陳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在 2 月 26 日發函,主旨寫道「符合自主健康管理條件之工作人員,暫勿前往機關上班」,這些人員包括:「申請赴港澳獲准者」、「通報個案但已檢驗陰性且符合解隔離條件者」、「社區監測通報採檢個案」、「自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第一級及第二級國家返國者」。但是,因為在這期間出國,而返國後需要隔離採檢,尊重這份公文沒有去機構上班的人,雇主認定不屬於他們的責任,因此不給付薪資。但在 3 月 19 日,衛福部說 26 日公文中的「暫勿」文字,只是「建議」,因此人員在管理期間適用的假別和薪資,應該由院所自訂請假規範。
在這段期間因為遵守 2 月 26 日指揮中心公文的「暫勿」規定而沒有去上班的醫療工作人員,因為 3 月 19 日的公文認定為「建議」,這些受影響的醫療工作人員,他們的假別算是事假、病假、還是防疫隔離假?導致他在這段期間因自主健康管理所請的假,有的並沒有被給付薪資。一樣是配合政府政策,正常工作的醫事人員,可以有機會得到相關的獎勵,但自主健康管理,依規定沒有入院上班的人員,卻被變相扣薪,我主張應該讓這類醫事人員能回復權益,讓乖乖遵守規定的醫療人員不要被變相懲罰。蘇貞昌院長也對此表示肯定,團隊也會持續關注。
在此謝謝為疫情拼命努力的所有單位人員,也向受疫情影響的民眾們,說聲辛苦了。或許沒辦法一次到位,但我們會持續努力、持續發聲,持續修正與服務,一起迎接更好的明天。
#3Q陳柏惟 #中二立委 #台灣基進
===============================
◆ 訂閱3Q的Youtube → https://www.youtube.com/c/3QChen
◆ 追蹤3Q的FB → https://www.facebook.com/3Q.PehUi/
◆ 追蹤3Q的IG → wondachen
◆ 追蹤3Q的噗浪 → wondachen
◆ 追蹤3Q的推特 → https://twitter.com/wondafrog
===============================
◆ 台灣基進官網 → https://statebuilding.tw/
◆ 訂閱台灣基進官方Youtube → https://pros.is/L8GNN
◆ 追蹤台灣基進官方臉書 → https://www.facebook.com/Statebuilding.tw/
◆ 捐款支持台灣基進 → https://statebuilding.tw/#support
期望薪資ptt 在 [討論] 大家都怎麼說明期望薪資? 的推薦與評價
請問各位期望薪資都用年薪講還是用月薪講?我自己是都用年薪而且都是強調保障薪資例如保12或保14會達到期待年薪分享一下最近談薪資的狀況與用人主管談 ... ... <看更多>
期望薪資ptt 在 [討論] 面試時不能提期望待遇? - Salary - PTT生活政治八卦 的推薦與評價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你要很了解你在市場上的售價用客觀方式評估自己實力,確定自己的期望薪資符合市場標準可是寫期望薪資這個策略好像也不適用高階工作因為高階外商給 ... ... <看更多>
期望薪資ptt 在 [請益] 期望薪資如何開才合理- 看板Tech_Job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最近收到一個電子業小外商的面試,目前面到最後一關需要填期望薪資了
先說我的背景,今年剛畢業國立文組學士,目前在半導體做BOM管理,面試工作是工業工程專員
本來這個工作是要找有經驗的人,但因為他們找不到有經驗又英文好的人,因此改方向找英文好又可以培養的新鮮人進去訓練專業
該公司在104上PO的徵才廣告是三年經驗40k起跳,但因為我完全沒經驗也非本科,因此很猶豫不知道該怎麼開
目前已知一定可以35k,但就不確定開到38k會不會太獅子大開口
有詢問過,公司會以經驗和內部薪資水準核薪,但自我評估跟行情差異太大也有可能就不錄取(曾經發生過),因為是蠻想去的公司,希望各位大大可以幫我看看以我的條件這樣會不會太過分,先謝謝大家幫忙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248.20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638945745.A.42F.html
※ 編輯: yukino811 (101.9.248.209 臺灣), 12/08/2021 14:47:33
※ 編輯: yukino811 (101.9.248.209 臺灣), 12/08/2021 15:05:18
※ 編輯: yukino811 (101.9.248.209 臺灣), 12/08/2021 15:06:06
※ 編輯: yukino811 (101.9.248.209 臺灣), 12/08/2021 15:07:06
※ 編輯: yukino811 (101.9.248.209 臺灣), 12/08/2021 15:08:10
※ 編輯: yukino811 (101.9.248.209 臺灣), 12/08/2021 15:08:55
※ 編輯: yukino811 (101.9.248.209 臺灣), 12/08/2021 18:02:57
※ 編輯: yukino811 (101.9.248.209 臺灣), 12/08/2021 20:08:26
※ 編輯: yukino811 (101.9.248.209 臺灣), 12/08/2021 20:09:11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