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
為何我拍照都歪歪斜斜的
ㄟ~你知道旁邊很不美嗎
牆角/風扇/雜物/張貼
都會影響作品本身的美感
何況還有燈泡反光等問題
寧可避開那些不該入鏡的
或是反射出更值得入鏡的
仔細看你可能會看到巧思
有時會把紀錄當創作在拍
一個周日/我們跑好多攤
樂高/木雕/玩具/披薩
市集/觀念藝術/多媒體
複合媒材與青春多元創作
各類商品有文化創意思想
空間規劃確實有國際水平
疫情沒法去日本?SO?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侯彥仰-樂高創作展【Lego Let's go】
等到風景都看透-翁頌詠木雕創作展
1982小時候
麗芳老樓
也趣藝廊 AKI Gallery
嵎隅—郭志宏個展 Recollection of Memories—Chih Hung KUO Solo Exhibitio
孖空間 Zi space
日常糾結 Pop-Up Art Shop
呂英菖
Yuan Ru Gallery 宛儒畫廊
#移動的願望
滾動,流動,攀爬-蕭禹琦個展
良日 激動所
嘎啦嘎啦市集(這天忘了拍照)
披薩有張臉 Pizza Has a Face
#一起去佼遊
#黃子佼路線
#藝起去佼遊
黃子佼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黃紗榮木雕創作展 專訪: 黃紗榮 本次木雕創作展覽包含平面與立體兩種,透過不同雕刻巧思來呈現一體成型式作品。 平面式雕刻以浮雕與鏤空雕為主,浮雕藉由作品主題之間的遠近視覺差異架構出整體風貌,古蹟系列作品中〈門〉與〈八卦〉,從創作題材外圍到中心主體與背景底圖間,樟...
「木雕創作展」的推薦目錄:
- 關於木雕創作展 在 黃子佼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木雕創作展 在 徐耀昌加油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木雕創作展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木雕創作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木雕創作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木雕創作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木雕創作展 在 勝事空自知-黃媽慶木雕創作展展場紀錄片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木雕創作展 在 木雕創作展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木雕創作展 在 木雕創作展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木雕創作展 在 木雕大師黃媽慶創作展傳承幸福的力量 - Facebook 的評價
木雕創作展 在 徐耀昌加油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曾榮獲第9屆裕隆木雕金質獎、苗栗三義國際木雕大賽首獎的黃瑞元,苗栗銅鑼人,曾進駐台灣工藝之家創作,目前在三義創作,他以人生低潮蓄積出來的能量,發展出旋風系列木雕個人創作風格聞世,以木雕創作展現他超越苦難的「真實詩學」。
木雕創作展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2017-10-04影音檔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展出日期:2017/09/02-2017/10/29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本集主題:黃靜萱木雕創作展
專訪: 黃靜萱
她,安靜,卻有一顆赤子之心。
創作者黃靜萱,作品人物就好像是她的分身,透過一刀一刀刻鑿木頭開啟了與作品的對話,每件作品中的人物豐富的表情傳遞著喜、怒、哀、樂。
青山滌心靈
童年,爸爸總會騎車帶著她到山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當時年紀還小,總覺得戶外一點都不有趣,處處綠意盎然卻讓雙眼不知在哪停留。但是,隨著年紀增長,山對現在的她而言,不論是山腳或山腰,乃至山頂,心境因海拔高度的提升而放鬆自在,寬曠無盡的遠望,使她心緒暫時獲得解放。
物盡其用的獨特創作
多數創作者會選擇平面創作,她卻選擇了立體創作。她偶爾會在紙上畫草稿,但她更愛木頭給予的觸感。在木雕創作路上,黃靜萱會嘗試不同方式創作,木頭是基底,她嘗試使用木屑、樹皮這些被丟棄的等素材來呈現。此次展出的作品,有部分選擇以樹皮來創作,許多創作者幾乎都是把樹皮捨棄不用。黃靜萱在運用樹皮製作作品前,必定把它們仔細處理乾淨,因為樹皮裡多少會有蟲住在裡面,為了不讓作品受蟲的影響,清理樹皮這道手續是不可少的。因為比起沒有樹皮的木頭來說,樹皮表面的紋路肌理,能讓人貼近大自然的原貌,因此她決定讓「它」成為作品的一個特色之一。
創作之心不滅
六年學習木雕創作的日子,吉田敦老師對黃靜萱來說無非是最重要的貴人,
對於創作,老師總是給予相當大的空間讓學生去發展,一點都不干擾他們對創作的思想與表現方式,希望學生能去找尋自己的風格,教學上僅會在造型、技術給與相當多的建議及實際的示範,有時圖文並茂簡單易懂,實際示範完全盡心不含糊敷衍,久之也因此影響到黃靜萱對自己的創作,抱持同儕間互相合作,創作態度更負責與堅持的精神,即使再忙,環境空間再貧乏都要不怠慢鬆懈的堅持創作。
畢業後黃靜萱來到三義的工作室持續創作,除了本身的工作室創作之外,她也參加三義木雕薪傳營,不斷的增進自我,讓她的作品更趨成熟,也讓她克服許多技術上的疑問。
大自然是她的心靈導師
黃靜萱的作品裡,有許多大自然的元素,「山」往高處移動雖可以讓眼界、思想放的更遠,但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寒冷與無奈,回到平地雖視覺變得較狹隘難受,但卻又溫暖;在我所創作的山中,是象徵著如父親般堅實又能小小逃避,讓心能重新出發的存在。 「雲」如同在看漫畫時,腳色在腦中思考的話語會出現在雲框中,也如同在我的創作上,那些未脫口的思緒,禁錮在雲中,也環繞山拖制創作中人物的行動。 「樹皮」即是樹木的最外層,也同於比擬我心中的邊疆角落,將不被自身所接納的事物都推至於此。
木雕是一種減法雕塑,在有計劃地使用各類刀具削減下,心中所預想的成品模樣也漸漸清晰可見。這過程,當刀子一刀一刀落下,就像是把她自身的負面情緒帶離, 一件作品的完整,必然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漫長的創作也是她療癒自身的另一種方式,像是一場經過衝突、不適,最後達到和解的儀式。
巧手創造多樣人物
〈頓時居所〉系列中有一不斷出現的虛構角色,被她統稱為王子。王子是擬人化的生物,從正面看時,具有半飛鼠半禽類的特徵,從背面看,則具有恐龍般的背脊與尾巴;紮著長長的辮子,面容無畏中又隱含一絲的膽怯。〈頓時居所〉作品中敘述著,長期對自身感到厭惡排斥的我,樹皮中的小王子也如同是自身的化身,總感到有無形的壓力一直伴隨著他,令他感到疲憊,所以他只能不斷的移動,企圖找到一個不會令他感到不適的境地能夠久居,時至至今他要來然還在尋找著。〈雲裡霧裡哪裡〉系列思緒的釋放與整理的過程,跟隨著我心境改變,造型上也一直有有些微的變化。
藝術創作無形中引領了黃靜萱改變、相信、了解,開始創作後,她與人的連結變得更頻繁緊密,自我創作過程中,不斷的與自身對話,與現實暫時抽離,讓她意識到許多過去沒思考到的地方,這些衝擊或許帶給她多少的失落或悲傷,但是她知道,換個地方繼續探險,離開熟悉的環境,學習接觸新的經驗,才能有新的故事能與人分享,並填補這些失落。
黃靜萱簡歷:
2016畢業於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班造形藝術組
2012畢業於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
木雕創作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黃紗榮木雕創作展
專訪: 黃紗榮
本次木雕創作展覽包含平面與立體兩種,透過不同雕刻巧思來呈現一體成型式作品。
平面式雕刻以浮雕與鏤空雕為主,浮雕藉由作品主題之間的遠近視覺差異架構出整體風貌,古蹟系列作品中〈門〉與〈八卦〉,從創作題材外圍到中心主體與背景底圖間,樟木紋路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花紋與深淺色差,產生遠近視覺效果,並襯托出主角與背景之間的差異,使平面作品在不受框架拘束下蘊含立體精神。《百合綻放》系列作品中,將百合花從平面限制中躍出原始框材。鏤空雕則如《花開富貴》系列,運用類似留白的藝術手法,將作品中的部分背景去除,令觀賞者有屬於自己的藝術想像空間。
立體式雕刻則結合木頭素材,從強韌的牛樟或檜木中雕刻出作品樣貌,採用一體成型的架構方式,在作品構思表現上與木材橫直絲紋間取得協調,如〈看破〉與〈共鳴〉,既能表現創作精神又能維持作品強度。〈包容〉則從枝葉伸展到花葉主體的呈現,豐富運用立體空間所展現出來的藝術性,而〈嘉多利亞〉系列則是結合枯木與花,藉由枯木所展現的不朽,來襯托出花朵盛開與枝葉伸展中所蘊含的豐富生機。
黃紗榮老師簡歷:
1955 出生於彰化縣福興鄉
1969 小學畢業後師承阿吉師學習公媽龕雕刻
1970 從事日本欄間雕刻(曾到台北與花蓮進行木雕工作)
1980 於日商「狐野貿易株式會社」設計產品,歷任品管課長與木業場代理廠長
1995 開設「梓軒木匾雕刻社」(現又名「黃紗榮木彫坊」),開始從事木雕藝術創作
木雕創作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黃靜萱木雕創作展
專訪: 黃靜萱
她,安靜,卻有一顆赤子之心。
創作者黃靜萱,作品人物就好像是她的分身,透過一刀一刀刻鑿木頭開啟了與作品的對話,每件作品中的人物豐富的表情傳遞著喜、怒、哀、樂。
青山滌心靈
童年,爸爸總會騎車帶著她到山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當時年紀還小,總覺得戶外一點都不有趣,處處綠意盎然卻讓雙眼不知在哪停留。但是,隨著年紀增長,山對現在的她而言,不論是山腳或山腰,乃至山頂,心境因海拔高度的提升而放鬆自在,寬曠無盡的遠望,使她心緒暫時獲得解放。
物盡其用的獨特創作
多數創作者會選擇平面創作,她卻選擇了立體創作。她偶爾會在紙上畫草稿,但她更愛木頭給予的觸感。在木雕創作路上,黃靜萱會嘗試不同方式創作,木頭是基底,她嘗試使用木屑、樹皮這些被丟棄的等素材來呈現。此次展出的作品,有部分選擇以樹皮來創作,許多創作者幾乎都是把樹皮捨棄不用。黃靜萱在運用樹皮製作作品前,必定把它們仔細處理乾淨,因為樹皮裡多少會有蟲住在裡面,為了不讓作品受蟲的影響,清理樹皮這道手續是不可少的。因為比起沒有樹皮的木頭來說,樹皮表面的紋路肌理,能讓人貼近大自然的原貌,因此她決定讓「它」成為作品的一個特色之一。
創作之心不滅
六年學習木雕創作的日子,吉田敦老師對黃靜萱來說無非是最重要的貴人,
對於創作,老師總是給予相當大的空間讓學生去發展,一點都不干擾他們對創作的思想與表現方式,希望學生能去找尋自己的風格,教學上僅會在造型、技術給與相當多的建議及實際的示範,有時圖文並茂簡單易懂,實際示範完全盡心不含糊敷衍,久之也因此影響到黃靜萱對自己的創作,抱持同儕間互相合作,創作態度更負責與堅持的精神,即使再忙,環境空間再貧乏都要不怠慢鬆懈的堅持創作。
畢業後黃靜萱來到三義的工作室持續創作,除了本身的工作室創作之外,她也參加三義木雕薪傳營,不斷的增進自我,讓她的作品更趨成熟,也讓她克服許多技術上的疑問。
大自然是她的心靈導師
黃靜萱的作品裡,有許多大自然的元素,「山」往高處移動雖可以讓眼界、思想放的更遠,但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寒冷與無奈,回到平地雖視覺變得較狹隘難受,但卻又溫暖;在我所創作的山中,是象徵著如父親般堅實又能小小逃避,讓心能重新出發的存在。 「雲」如同在看漫畫時,腳色在腦中思考的話語會出現在雲框中,也如同在我的創作上,那些未脫口的思緒,禁錮在雲中,也環繞山拖制創作中人物的行動。 「樹皮」即是樹木的最外層,也同於比擬我心中的邊疆角落,將不被自身所接納的事物都推至於此。
木雕是一種減法雕塑,在有計劃地使用各類刀具削減下,心中所預想的成品模樣也漸漸清晰可見。這過程,當刀子一刀一刀落下,就像是把她自身的負面情緒帶離, 一件作品的完整,必然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漫長的創作也是她療癒自身的另一種方式,像是一場經過衝突、不適,最後達到和解的儀式。
巧手創造多樣人物
〈頓時居所〉系列中有一不斷出現的虛構角色,被她統稱為王子。王子是擬人化的生物,從正面看時,具有半飛鼠半禽類的特徵,從背面看,則具有恐龍般的背脊與尾巴;紮著長長的辮子,面容無畏中又隱含一絲的膽怯。〈頓時居所〉作品中敘述著,長期對自身感到厭惡排斥的我,樹皮中的小王子也如同是自身的化身,總感到有無形的壓力一直伴隨著他,令他感到疲憊,所以他只能不斷的移動,企圖找到一個不會令他感到不適的境地能夠久居,時至至今他要來然還在尋找著。〈雲裡霧裡哪裡〉系列思緒的釋放與整理的過程,跟隨著我心境改變,造型上也一直有有些微的變化。
藝術創作無形中引領了黃靜萱改變、相信、了解,開始創作後,她與人的連結變得更頻繁緊密,自我創作過程中,不斷的與自身對話,與現實暫時抽離,讓她意識到許多過去沒思考到的地方,這些衝擊或許帶給她多少的失落或悲傷,但是她知道,換個地方繼續探險,離開熟悉的環境,學習接觸新的經驗,才能有新的故事能與人分享,並填補這些失落。
黃靜萱簡歷:
2016畢業於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班造形藝術組
2012畢業於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展出日期:2017/09/02-2017/10/29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木雕創作展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木雕創作展 #翁千筑專訪
靜止的溫柔與憂愁
著迷於人們淡然所思的表情與氛圍,翁千筑以木雕刻劃人像,試圖傳達生命經驗中的憂愁與溫柔,期許作品中的生命力讓觀者投射所感。
▶成長過程◀
成長於嘉義布袋的翁千筑,與我們聊起自己的成長過程,每位家人對她走藝術創作這條路都有所影響。對文化歷史很有興趣的父親,節儉卻不吝於為家中添購書目,許多美好的童年回憶就是伴她成長的漢聲繪本。在幼稚園任教的母親,讓她幼時開始接觸摺紙、3D手作紙模型,啟發在立體類創作的興趣。除了父母親,身為老么的翁千筑有兩位優秀的姊姊,她微笑說家有三姊妹,十分熱鬧也發生許多趣事,從小擅於畫畫的二姊可說是繪畫的啟蒙者,說到大學考取台藝大雕塑系,翁千筑笑說進入台藝大是一圓與姐姐同校的夢想!
▶求學與踏入創作◀
木雕創作削、切這樣(減)的過程,對翁千筑來說如同挖鑿內心深處,在創作時釋放自己情感,這也是為何翁千筑如此喜愛木頭的原因。她從小性格就很鮮明:我喜歡整理東西、收納整齊,也善於保存物品,應該是有點整理癖吧!在她的創作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不疾不徐的步調,與有些內斂拘謹的氣質。在台藝大求學期間,只要創作上遇到技法上的瓶頸,翁千筑便會默默投注更多時間來克服問題,也因此經常在早上五、六點遇到來工作室看學生作品的老師。翁千筑認為老師們願意在課後私人時間來關心學生創作很令人感動,也感受到系上師生間緊密的關係。木雕創作的啟蒙恩師為賴永興老師,另外一位楊北辰老師則是思想上的啟蒙老師,畢業展時楊老師一句話:妳的作品有一種氣質。成為翁千筑持續創作的原因。大學畢業後為顧及生計歷經了五、六種工作,其中有台北故事館的導覽員與咖啡廳店員等,也因為擔任導覽員這份工作,有了機會訓練面對大眾的膽量與口條。
▶以人為創作◀
從很小開始翁千筑便對(人的表情)產生興趣,尤其著迷中性獨特的氣質,作品中的人物多半來自翁千筑的想像,再參考自己的樣貌刻劃而成,藉由記住生活中片斷的畫面或感受,表現記憶中的情緒。
人物木雕創作者中,翁千筑很欣賞日本的舟越桂和義大利Bruno Walpoth,他們的作品都有著平淡的表情,卻極具情感穿透力,能深深打動她。兩位木雕家的作品呈現也是她想追求的美與目標。Bruno Walpoth曾說他對自己所有的作品都不是最滿意,因此對於作品總是不太自信。翁千筑覺得自己的作品總是不滿意、覺得可以更好,一件作品的形成要經過思考與多次的修改與調整,因此她期許能將沒有自信的部分轉化為前進的動力,讓創作達到更高的境界。
▶溫柔與憂愁◀
此次展出主題(靜止的溫柔與憂愁)象徵著正面與負面情緒,兩者存於她的性格當中,也在作品中交雜並存著(憂愁)來自於她的性格特質,經歷親人的病逝,以及生活不穩定所帶來的焦慮、憂愁與壓抑的狀態…,在翁千筑看似平靜的表情下,內在部份卻是情感濃烈、亟欲宣洩,卻又難以釋放。她將這些情緒置入作品當中。除了憂愁,(溫柔)也是她本質的一部份,那淡淡的溫柔是什麼樣呢?翁千筑舉例攝影師Jenny Lewis在母親與新生兒的系列作品中,母親溫柔而淺淺的微笑,就像是她欲表達的溫柔氛圍。
▶將生命經驗融入作品中◀
翁千筑所刻劃的人物以簡單的肢體動作,表達出在生命中各種困頓、焦慮抑或欣喜的心理狀態,希望作品能呈現某種情緒與氛圍,緩慢滲透而出,引領觀者進入我想表達的靜與美。相似的沉靜感,藉人物臉部些微的表情差異和肢體動作,營造出不同的氛圍。
藉由下面介紹本次展出的三件作品,希望能讓讀者與觀者更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與氛圍,(夕陽下等待)刻劃年輕女子拉長著頸與思索的表情,似乎獨坐久候多時,源自於翁千筑看見至親坐在椅上、思念已逝老伴,那看向窗外、望其歸來的樣貌,將等待思念對方的氛圍轉換為不同形體的木雕呈現出來。(入懷)刻劃兩位相似的人們輕擁彼此,臉上掛著淡淡的微笑,默契不言而喻、樣貌有許多契合之處,這件作品在表達遇到氣味相投、聊得來的知己時,感到輕柔放鬆的甜蜜、欣喜之感。(融不進的圈)則是翁千筑以自己的樣貌作刻劃,前傾的姿態像是想要接近,卻微駝著背、避開視線交集。人物的表情與姿態象徵創作者逃避於人群,卻想與他人建立關係的矛盾感,消失的嘴巴代表其不善言語,在團體中常感覺到格格不入的邊緣感,孤獨而壓抑的心理狀態。
電影導演李安曾說:我是個脆弱的人,但我真誠地面對自己的脆弱,才有動人的作品。對翁千筑來說,創作像是揭露自己內在的過程,當中有些矛盾、猶豫與膽怯,對她來每件創作都像是一種自我挑戰與突破。
翁千筑 – 以木雕將記憶中的情緒用簡單的肢體動作刻劃出來,靜靜傳達那憂愁與溫柔並濟的氛圍。
翁千筑簡歷:
2012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畢業
2014~至今 /進駐於435藝術家工作室, 435藝文特區, 新北
獲獎經歷:
2016 / 第34屆桃源美展雕塑類 入選, 桃園市政府文化局, 桃園
2014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入選,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3 / 臺灣國際木雕競賽 佳作, 三義木雕博物館, 苗栗
2011 /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 師生美展 木雕類 優選獎, 新北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木雕創作展 在 木雕大師黃媽慶創作展傳承幸福的力量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鹿港知名木雕大師黃媽慶目前正在鶴棲別墅舉辦黃媽慶 木雕創作展 ,現場展示近30件作品,主題大多與生活相關,呈現出自然與寫實的風格,歡迎有興趣的鄉親 ... ... <看更多>
木雕創作展 在 勝事空自知-黃媽慶木雕創作展展場紀錄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勝事空自知」是黃媽慶藝師在 木雕創作 一路走來的心境,出生於鹿港,在中年毅然放棄代工專職 創作 的他,其作品力求保持原木的樸實本質,題材取自於日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