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和寫信
書展來了,忽然多了許多閱讀、或者談論閱讀人和資訊,以及講閱讀,是那麼重要,和多麼好。
在一個端莊的時代,閱讀和寫信,是人生中一對如花般的姊妹。年輕的男女相識,由借一本書開始,因為共同喜歡一本書而愛上。然後,當這對情人暫時分隔,用寫信來寄訴相思。
書本用油墨印在卷冊裏,而信,也用墨水寫在紙張上。讀一本書,要講心得。寫一封信,也是表錄一片心跡。閱讀和寫信,往往都要倚着一盞燈。開着燈的時候你不寐,不寐的時候有一枕濃稠的長夜,而夜空裏,有一條銀河閃燦着的星星。那許多顆星星,這一顆是寫「理想國」的柏拉圖,那一閃是「哈姆雷特」的莎士比亞。李白杜甫,是參和商。當閱讀至禪定處,猛一抬頭,夜空裏的星海為你帶來智慧的頓悟,如同深宵寫信給一個人的時候,為了構想一個思念她的句子,你看着窗外,見到一顆流星,忽然熱淚盈眶。
所以,當人與書本為伴時,也以寫信為傾訴。那時候一沒有 Google,二沒有 WhatsApp。當網絡和短訊,這對功利的孿生子,取代了閱讀和寫信那一對深婉的姊妹花,這個世界不一樣了:喧嘩取代了寧靜,仇怨取代了情感;有太多的 Sound-bite,沒有了值得記誦的 Quotation;而在夜間,到處都有強烈眩目的周大福謝瑞麟周生生的珠寶櫥窗的光害,到處都有氾濫的「資訊」,但沒有了知識,你在一個無限膨脹的大城市,在屏風般的大廈隔絕之中,抬頭已經看不見星光。
當你停止閱讀,寫信也不再。忽然你驚覺,人生如流水,消逝了的美好,實在太多:閃亮的鋼筆、藍黑色的墨水、鄰居小女孩跳躍走下樓梯時飛揚的花裙子、外祖母的踏板縫紉機、丁香花清晨的露水、爬上牀來的小貓牠濕潤的小鼻尖。原來讀一卷書,展閱一封信,曾經令你天長地久地感動過,曾經令你感懷人世間的地老天荒。
正如當我重新打開一卷波特萊爾,看見一葉書籤,在時間的暗角,我赫然發現那時的自己,在字句和段落的迴廊,我一直追蹤下去,找到那一句我曾不自量地在一封可笑的信中引用的炙熱的詩句。許多年前,在圖書館文學的書架叢中,我取下一本書,在鄭愁予和葉珊的卷冊空隙的地方,我們乍遇,四目相投,我是那麼震撼着,因為在星光之中,我看見了你。
Feature
只對這種書上癮
喝酒、吸煙、嗑藥、打遊戲機、色情,都會令人上癮,做這些事會刺激大腦分泌某種化學物,也就是說,我們的大腦會自己製造「精神鴉片」。
既然大腦是這樣一個神奇的東西,促使分泌這些足以令人愉快、甚至亢奮的化學物,其實並不止於物質,正如大偵探福爾摩斯,也是一個癮君子,對他而言,謎案的藥力比毒品更強。
在各種成癮物質之中,也不可小覷書本的力量,或者可以說,讀書成癮,是唯一害處較小的一種癮。請注意,我不認為這是一種完全利大於弊的癮,因為沉迷閱讀,會令人少了很多機會去健身、享樂,甚至會跟現實世界脫節,變成徹頭徹尾的書呆子,一點也划不來。
但是,就跟一切引人上癮的東西一樣,只要適量,不但樂趣無窮,或許也是唯一好處大大的。讀書本來是一件很苦的事,首先是因為孤獨,因為根本沒有去玩的機會。童年是看書最好的時光,記性好,時間多,沒有任何日常瑣務之困,也沒有人情要去應酬,而且沒有消費力,一個十歲小孩可以輕而易舉把名著小說看完——小說就是講故事,所以對於一個十歲的小孩,應該不成問題。
但就是從此開始,閱讀會變成一個小孩的精神伴侶。小孩跟成人一樣,本質上也是孤獨的,在家中甚至根本沒有想要說話的對象,他們跟父母的距離太遠,跟兄弟姐妹又有沒完沒了的爭執,同學玩伴或許有很多,但相見有時,別離也有時,只有櫃子裡的書,永遠不離不棄。就像紅樓夢中,大觀園裡的好姐妹好兄弟,雖然住在一起,志趣品味又相近,但是到了最後,誰會陪在身邊呢?這就有了黛玉焚稿的狗血故事,讀書、寫稿,永遠都是一個人。
讀書會上癮,就是這種隱形忠誠陪伴的效應所致,正如一對老夫老妻,晚上臨睡之前,也人手一冊書,但這並不是說他們已經不再相愛,而是在最私密的心靈世界,或許不需要跟人分享。電影「單身男人」之中有特別動人的一幕,這對戀人各據沙發的一頭,各自捧著一本書,佐治垂著眼鏡,他的年輕戀人阿占突然停下來問他,你在看甚麼?佐治抬了抬書,原來是卡夫卡的「變形記」,阿占立即笑話他是老古董,他自己看的是當時的流行小說,卡波提的「珠光寶氣」,但在他們的調笑之間,看書的滿足畢竟比不上跟愛人窩在沙發上抵足而臥的感覺。其中還有一個細節值得留意,佐治看卡夫卡是為了備課,阿占讀卡波提是出於趕時髦,讀書不是甚麼大不了的事,再偉大的作品,也只能給生活稍作添加,而不是生活本身,電影裡這一對可沒有以書代人。飽讀閒書,滿腹經綸,最好可以因此把生活過得更好,愛得更深邃投入。如果不可以,也就是讓自己更有智慧,不至於受困成愁。
找到一個愛讀書的男人,固然幸運,首先,他溫文知禮,博聞強記的比率較高,智商也應該有保證。但也別高興得太早,如果他讀許多書,卻不通人情,書呆子一個,那還不如「嫁作商人婦」,整天數錢也總算有點小樂子。
熱愛求知的男人,應該比大多數人更有智慧,他們不限於只讀形式上的書。聰明的女人也是書中的經典,讓讀者不能忘懷,時時惦念,再三回顧,永遠讀不完。這時候他「讀書上癮」?真是再好不過。
(文見 clip#38 專題故事「讀癮發作」)
------
clip#38 經已出版,可於各大專院校、中學、書局等地方免費索取,以及於 #香港書展 CUP 出版攤位(1B-D37)免費派發。
「柏拉圖理想國心得」的推薦目錄:
- 關於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陶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On8 Channel - 岸仔 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柏拉圖理想國心得、哲學王、哲人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柏拉圖理想國心得、哲學王、哲人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心得] 理想國- book - PTT學習區 的評價
- 關於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literature-books/理想国.txt at master - GitHub 的評價
- 關於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書蟲時代- 來回顧一下鍾山老師上一期課程的心得分享這次的 ... 的評價
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蝦叔跑步 Uncle Shrimp Runni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相比起抽得太平洋也乾了的那個,我還是最喜歡這個陶傑。
*********************************************************
讀書和寫信
書展來了,忽然多了許多閱讀、或者談論閱讀人和資訊,以及講閱讀,是那麼重要,和多麼好。
在一個端莊的時代,閱讀和寫信,是人生中一對如花般的姊妹。年輕的男女相識,由借一本書開始,因為共同喜歡一本書而愛上。然後,當這對情人暫時分隔,用寫信來寄訴相思。
書本用油墨印在卷冊裏,而信,也用墨水寫在紙張上。讀一本書,要講心得。寫一封信,也是表錄一片心跡。閱讀和寫信,往往都要倚着一盞燈。開着燈的時候你不寐,不寐的時候有一枕濃稠的長夜,而夜空裏,有一條銀河閃燦着的星星。那許多顆星星,這一顆是寫「理想國」的柏拉圖,那一閃是「哈姆雷特」的莎士比亞。李白杜甫,是參和商。當閱讀至禪定處,猛一抬頭,夜空裏的星海為你帶來智慧的頓悟,如同深宵寫信給一個人的時候,為了構想一個思念她的句子,你看着窗外,見到一顆流星,忽然熱淚盈眶。
所以,當人與書本為伴時,也以寫信為傾訴。那時候一沒有Google,二沒有WhatsApp。當網絡和短訊,這對功利的孿生子,取代了閱讀和寫信那一對深婉的姊妹花,這個世界不一樣了:喧嘩取代了寧靜,仇怨取代了情感;有太多的Sound-bite,沒有了值得記誦的Quotation;而在夜間,到處都有強烈眩目的周大福謝瑞麟周生生的珠寶櫥窗的光害,到處都有氾濫的「資訊」,但沒有了知識,你在一個無限膨脹的大城市,在屏風般的大廈隔絕之中,抬頭已經看不見星光。
當你停止閱讀,寫信也不再。忽然你驚覺,人生如流水,消逝了的美好,實在太多:閃亮的鋼筆、藍黑色的墨水、鄰居小女孩跳躍走下樓梯時飛揚的花裙子、外祖母的踏板縫紉機、丁香花清晨的露水、爬上牀來的小貓牠濕潤的小鼻尖。原來讀一卷書,展閱一封信,曾經令你天長地久地感動過,曾經令你感懷人世間的地老天荒。
正如當我重新打開一卷波特萊爾,看見一葉書籤,在時間的暗角,我赫然發現那時的自己,在字句和段落的迴廊,我一直追蹤下去,找到那一句我曾不自量地在一封可笑的信中引用的炙熱的詩句。許多年前,在圖書館文學的書架叢中,我取下一本書,在鄭愁予和葉珊的卷冊空隙的地方,我們乍遇,四目相投,我是那麼震撼着,因為在星光之中,我看見了你。
http://hk.apple.supplement.nextmedia.com/…/20150714/22590543
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On8 Channel - 岸仔 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正活在人生黃金期•••
http://www.facebook.com/liang.dongping/posts/10151664791842593
55 ~ 85 歲是人生的黃金年齡
社會經濟實力的提高,健康保健措施的改進及科學技術的發展,使我們生命的跨度大大地延長了。今天美國人的平均壽命為77.9歲,亞裔的壽命又略高於其他族裔。在中國,人的平均壽命從1949年的35歲延至現在72歲。所以,
人生七十不算稀,百年人瑞有何奇;中秋過後月尚明,清明季末花還濃。
今天人的壽命的增加,不是那種苟延殘喘的拖長時間,而是人有效生命的延長。有效生命指的是我們活著,在意識上能自由行使自己的意志,在體力上能料理自己生活,並從事一定的體力勞動。比起古人,我們的有效生命有幸延長了15到20年。體力的充沛引起心理上比前人更為年輕。杜甫在寫“少陵野老吞聲哭”時才45歲。蘇東坡寫“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剛47歲。古人到50多歲時心態就已衰老。56歲的杜甫寫“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給我們一副步履蹣跚時,老態龍鍾的模樣。今天五六十歲的人就算自稱為“老人”的,也沒人認可。
前兩年,《今日美國》報導二戰後的嬰兒潮進入退休的年齡,認為和他們的前輩相比,這一代人精力體力充沛,生活豐富多彩,對人更加慷慨。所以,55歲到75歲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如果注意保養,適度地鍛煉,好好把握,完全可以把這段年齡延至80歲乃至90歲。
之所以說這是人生的一段黃金時光,是相對於其它的人生階段來說的。這段時光有下面幾個特點:
第一,對大部分人來說,這個年齡已過了人生最辛勞的階段。人剛離開懵懂的年齡,還沒作好準備,便被拋進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的人生軌道中。從學著幫孩子換尿片到陪孩子上琴課或學游泳,我們的日程排得滿滿的,多半不是為自己的。離開家到公司,職場裡同事間為加級晉升相互傾軋,越是高層次的職業,爾虞我詐越是常見。憂鬱症成為流行病。當我們進入五六十歲時,孩子已經大學畢業工作了,至少過了需要我們很多照顧的年齡。而工作上,我們已經達到了那個層次的高峰。不必要為晉升終身教授而連夜寫論文;也無須對老闆唯唯諾諾,怕丟了飯碗。有的人興許正盼著公司把他炒了,領幾個月的辭退金,拿兩年的失業救濟。就等正式退休的年齡了。所以,這個年齡段的人,心態平穩,對生活滿意度高。
第二,這個年齡段的人,智力達到人的最高點。人的體質到二三十歲後開始下降,但人的智力卻仍在發展,至少到70歲以上。玩腦筋急轉彎,我們可能玩不過小年青。但考慮問題的周到和精細絕對勝過他。面對突發的事件,我們會比年輕人更顯得從容不迫。處理生活難題,我們經驗豐富,游刃有餘。
第三,這個年齡段的人,經濟收入多比較穩定。柏拉圖在《理想國》說過一句很有意思的話:錢,對老年人的唯一的好處是他不需要為著金錢去幹壞事了。金錢是萬惡之首。所以,我們不會像年輕人一樣急功近利,為了眼前的利益去鋌而走險。穩定的收入給我們提供物質手段去享受我們鍾愛的事情,不管是追尋童年的夢想,還是修補青春的遺憾。對人來說都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第四,這個年齡段的人體力尚佳。走路雖未必健步如飛,但也沒到吳牛喘月。我們有精力去藝海拾貝,史林攬勝。旅遊,釣魚,讀書,聽音樂,淘古玩,倘佯於山水之間,獵奇在市坊之中。借用王羲之的一句話叫“信可樂也!”
把握這20來年的黃金歲月,關鍵在於更新觀念。首先得認為自己還很年輕。新鮮的事物能接受,花前月下和年齡無關。孩子長大飛走了,是人生的規律。我們沒必要再去操勞他們的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那是他們的人生,他們的責任。其次,不要讓案牘勞形,瑣事纏身,為自己擠出更多的時間。切記唐伯虎所說的世上錢多賺不盡,朝里官多做不了的警戒。
人類學家認為,人有十種獨特的生物特徵。其中之一是:其它動物過了生育的年齡,很快就死亡了;而人在生育年齡過後,生命的旅程還很長。所以,珍惜這一段頗長的黃金時段也是造物主的意思喔。
寫給七十歲時候的自己
以前人說:人生七十古來稀。現在雖然科技進步,但能活到八十也算很好了!對於已過六十的我們來說,想想離「古來稀」的日子是越來越近了,如果到這時還不知道人生最該把握的是什麼,仍汲汲追求俗世的價值生活,那麼,到了閉眼那一天才真是知道窮忙碌了人生這一遭。
我希望自己能夠活過七十,有機會看到今天寫的這篇文章。到那一天,我一定會強迫自己「靜靜地、專心地、誠心地」讀《寫給七十歲的自己》,並且以文章裡面的要求來鞭策自己。哪些要求呢?
一、不貪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
少之時期,血氣未定,戒之在色;
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
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這裡的「得」就是「貪得」,想要擁有什麼的物質慾望。
人老的時候為什麼要「不貪」?因為你的體力、精力、記憶力、拚鬥力……都大不如前,這時如果仍然和年輕時一樣,什麼都想要,你的日子肯定會過得十分辛苦。這時候要放下貪念,也就是孔子說的:戒之在得。
不貪的觀念落實在日常生活之中,又是什麼?凡是「基本生活」不需要、用不到的,就不要。什麼是基本生活所必須的?你能吃多少、喝多少、穿多少、住多少、玩兒多少!例如財富,如果已經累積足夠的養老金,再多的要了有何用?為兒女做打算嗎?你已經七十歲,你的兒女年紀有多大?那麼大的兒女,如果還需要你的經濟照顧,除非他是智障、殘廢,否則這種沒出息的兒女不要也罷。
除了不應有物質的貪念,也不應有物質的「比較心」。好比說名牌皮包、手機,不要因為別人都有,所以自己也想擁有一個,而不問自己是否需要?
不管是什麼東西,沒有需要就不要,不要在意別人怎麼看你。人到七十,還生活在別人的眼光之下,這不悲哀嗎?我就是我,管你如何看我、如何想我,我還是我。也因此,在人生剩下的歲月裡,除了基本生活所需,其餘都不要,這就是孔子說的:戒之在得!
二、不嘮叨
世間的萬般事物之所以如此,都有它的道理。管你是喜歡它或是討厭它,它還是如此。什麼政治啦、利害啦、黨派啦、社會亂象啦……管他那麼多幹什麼?至於家人,好比說老伴、兒女、孫子女……你已經管了那麼多年,如果他們依然故我,再管下去又有何用?
不管什麼事情,都不要嘮叨,囉囉嗦嗦像唸經似地唸個不停。如果實在看不下去,溫和地提醒一聲,最多兩聲,也就足夠了!再說下去就是「令大家都討厭」的嘮叨。想想當年你年輕的時候,父母以為愛你,不停地在你的耳邊「叮嚀」,你當時r有什麼感覺?人生最可怕的,是不能記取教訓,以致日後成為自己當初所討厭那一型的人!年輕時r如果你討厭長輩對你嘮叨,將來當你成了長輩,也請不要對你的晚輩嘮叨。
三、不活在過去
最怕老人談自己往日的「豐功偉業」。第一次也就算了,還有一點新鮮感。不幸的是,很高比率的老人習慣活在過去,喜歡不斷地、重複地談論往事。尤其是「當年勇」,一聊起來就沒完沒了,而且是同樣的一段老故事。可能見了十面,就會說個七八遍,到後來倒背如流、兩耳長繭。當然,喜歡活在過去是人的天性,不要說老人,曾經有段時間我也喜歡談「當年勇」,一旦談到這些話題,我頓時覺得精神格外振奮、言語格外犀利,大有欲罷不能之勢。直到有一天,一位朋友聽得不耐煩了,皺眉問我:這些都是過去,你講它有什麼意義嗎?頓時之間,我暗暗慚愧。從此,我曉得暗自檢討自己和別人聊天的話題,也開始留意別人談話的內容,這才發現「活在過去」是大多數人的毛病,而且越老越嚴重。
希望我老了以後不要犯這個毛病!回憶,只須跟「和你有共同記憶」的朋友一起分享。其他無關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少跟他們談自己的過去。
四、不堅持己見
堅持己見從別人的角度看,就是固執。越老越固執,聽過這句話嗎?這是事實,也是普遍現象。老人為什麼固執?可能原因如下:
1.老人累積了許多的人生經驗。當他碰到新事件往往用以往的經驗做比較,並迅速做出結論:是好或壞、是對或錯、是可行或不可行!
2.老人不太能接受新事物。這讓老人的許多想法,例如人生理想、生涯規劃、生命的價值觀……和年輕人的認知都有一段差距。
3.人越活,會為自己設定越來越多的框框,這個不行、那個不可以,而且,只要自己衣食無慮,往往就會?不顧一切地堅持下去。
4.面子問題。年輕時如果長輩教訓你,即使心裡不服,還是會忍下來。可是,等到你成了長輩,如何能再忍受年輕人對你的糾正?
綜合以上四個原因,老人便成了年輕人眼中的老頑固。我將來可不希望成為老頑固。如何做呢?我管不了的事,例如稅務政策、選舉輸贏、水電漲不漲、核電廠要不要……
老實說,我想都懶得想。家人的事,例如兒女要不要補習、選哪個學校、進哪個系所、娶誰、嫁誰、住哪、從事什麼行業、進行什麼投資……我只盡勸告的義務,最多說一兩次,絕不堅持。
與我無關的事,如果是小事,像是外出吃什麼、去哪兒玩、坐什麼車、看什麼電影、穿什麼衣服……我也不堅持。與我有關的事,唯有大事,我才會考慮是否要堅持己見。什麼是大事呢?那些日日夜夜,會?長時間影響我生活的事情。
畢竟我已經老了,生活上有一些老習慣,即使在別人眼中是壞習慣,只要沒有違法亂紀,別人有什麼資格要求我改變?
五、不怨天尤人
最討厭和別人聊天,一開口就听他抱怨天、抱怨地、抱怨張三、李四……
好像普天下都欠他。真有誰對不起你嗎?別忘了,人生如戲!假如碰上一個不稱職的搭檔演員,你可以選擇「拒絕繼續再演下去」。也別忘了,這本來就是一個不公平的世界。有人出生在父親是賭徒、母親是毒蟲的家庭,他的公平又在哪兒呢?
自己的人生自己選擇,自己過,也應由自己負起完全的責任。
六、不後悔
管他過去曾經犯了什麼錯誤,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後悔有何用?人生已經夠苦了,不要再自尋煩惱。人生要面對的是現在!尤其是你已經七十,人生沒有剩下多少「現在」。掌握現在,規劃短期的未來,讓自己有限的人生更加美滿,這才是七十歲的你應該做的事。
七、想做,就去做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順,七十從心所欲。我以為「從心所欲」就是:想做,就去做!人已經活到七十歲了,還有幾個「健康」、「從心所欲」的日子可以過?上個月參加友人的婚禮,席上遇到一位朋友,他從事的工作非常特殊?瀕死研究。據他講,最近兩三年為了做研究,他經常前往安寧病房,曾經和幾百位重症病患長談。綜合他和這些病患談話的心得,深深感覺人在病危之時,會後悔自己「什麼還沒做」!好比說,應該善待某人卻沒有善待,想去某個地方卻沒有去,想做某件事情卻沒有做……?
如今即將死亡,想想再也沒機會了,心中好後悔啊!沒錯啊,何必臨到鬼門關前才後悔呢?想做什麼,趁現在還有時?間、還有體力、還有財力,就去做吧!別管它體重、血壓、膽固醇……
想吃什麼,就去吃。也不要太在意別人的目光和想法。此外該用什麼、該穿什麼、該花什麼、該玩什麼……只要自己還有這個能力,全都不必節省。不要等躺在病床上還在掛念衣櫃裡面那件價值好幾萬元,準備留著重要場合穿著的衣服,到今天一次都還沒穿過呢!以上就是我對未來七十歲的我的自我期許。總合這七項期許,大體上可以歸納成三個小結論:
一、言語要收斂。
二、思想要正向。
三、行動要積極。
人生匆匆,回想我還是那個調皮搗蛋的小鬼,往事猶歷歷在目,卻不料一眨眼我已踏入「老人」之林。想到歲月如梭,再沒幾年我就可能染上「老人病」,趁著此時r還有幾分精力,寫下這篇文章,留待日後警惕自己:希望年老的我不貪、不嘮叨、不活在過去、不堅持己見、不怨天尤人、不後悔,想做?就去做!如此這般,活在我身邊的親友才會快樂,我自己也會?快樂。
美國公佈決定人類壽命6大因素:人緣排第一
2012-10-11 08:11 《生命時報》
延年益壽離不開健康飲食和積極運動。基因、信仰和結婚也會影響到壽命,除此之外,影響壽命的因素還有不少。美國心理學教授霍華德·弗里德曼和萊斯利·馬丁經過二十年的研究,從研究對像多如牛毛的生活習慣中總結出一些影響壽命的決定性因素,並發表新著《長壽工程》。該書列出了“長壽關鍵要素排行榜”。
第一名:人際關係。研究表明,人際關係的重要性遠遠超乎想像。人際關係可能比水果蔬菜、經常鍛煉和定期體檢更加重要。哈佛大學醫學院一項對268 名男性進行跟蹤調查發現,一個人生活中真正重要的就是和別人的關係。研究還發現,常與朋友小聚適度飲酒者比滴酒不沾者更長壽。
第二名:性格特徵。弗里德曼在研究中發現,在性格方面,百歲老人至少有三大共同點:其一,生活態度積極,大多數性格外向、樂觀隨和,笑對生活,廣泛社交。這些老人善於公開宣洩自己的情緒。其二,責任心強。責任心是直接關係到長壽、婚姻幸福和賺大錢的一大重要性格特徵。無論是孩提時代的責任心還是成年期的責任心,都是長壽的最好指標。責任心越強,越有益長壽。其三,積極看待衰老。研究發現,對衰老持積極態度的老人壽命延長7.5年。
第三名:職業生涯。工作對長壽的重要性大大超過人們的想像。失業、工作不穩定及工資過低都會殃及健康。與同事及上司的關係是否融洽也會明顯影響健康狀況。偶爾拍點馬屁有益健康。事業成功有助於長壽。乏味的工作會增加心髒病風險。據研究,人們臨死前最後悔的事就是過勞工作既迫害健康又得到應有的回報。反之,如果真正熱愛自己所從事的有意義的工作,勤奮努力反而有益長壽。
第四名:生活細節。一些生活小習慣直接關係到是否能夠長壽。保證足夠睡眠和美滿和諧的夫妻生活;不拖欠債務;與人為善,多點寬容。另外,保持年輕的心態也有助長壽。研究發現,看上去更年輕的人更長壽。目前是否擁有年輕的心態和行為,決定30年後是否會早亡。
第五名:戒除不良習慣。很多人認為,戒除抽煙和酗酒等生活習慣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然而多項研究發現,長命百歲與快樂生活具有很大的交集,在很大程度上“相互重疊”。因此,為了提高生活質量和延年益壽,應該積極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第六名:與健康者為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經常與誰在一起也關係到是否能長壽。弗里德曼表示,群體特種決定個人生活類型,朋友的生活習慣會直接影響你的生活習慣。要想健康,就應該經常和生活方式健康的人交往。
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柏拉圖理想國心得、哲學王、哲人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哲学王、哲人王、哲學家皇帝、「哲學之王」,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一种统治者,他既爱智慧,又有智慧、可靠,并愿意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 <看更多>
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心得] 理想國- book - PTT學習區 的推薦與評價
「理想國」一書由柏拉圖所著,為西方哲學的經典書籍之一。 柏拉圖,古希臘哲學家,師承蘇格拉底,又有其徒亞里斯多德,三者合稱『希臘三哲人』,在 ... ... <看更多>
柏拉圖理想國心得 在 柏拉圖理想國心得、哲學王、哲人王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哲学王、哲人王、哲學家皇帝、「哲學之王」,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出的一种统治者,他既爱智慧,又有智慧、可靠,并愿意过一种简朴的生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