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接受被拒絕,考驗的是心理能量強大與否。
一個請求(邀請)會有兩種答案:要或不要。因此既便是我們鼓足了勇氣才提出的,對方都有權利say No。可是我們明明知道這是一個yes/no問句,心中卻只期盼對方say yes。為了不讓自己聽到對方的拒絕時太過難過,於是我們超前部署說服自己對方say no的機率很高,那也沒什麼。然而,等到對方真的拒絕了我們時,排山倒滿而來的複雜情緒則會將自己淹没。
這複雜情緒中有很多層,也許有失望、沮喪、無力,也可能帶有羞辱、挫敗、憤怒,甚至是罪惡及自我厭惡,核心勾動的是自己的自尊及價值感。一個自尊感低的人,會希望透過外在的評價或肯定來證明自己是有價值的,因此他人的拒絕(不同意見)則會被視為否定自己的警訊,而否定自己會傷到自尊感,於是更需要以憤怒來展現自我的權威及力量。
但是怎麼能憤怒呢?畢竟他人有權利拒絕我們的要求啊,於是轉向對內氣自己。氣自己的無能,氣自己為何要提出要求,氣自己為什麼不能再忍忍,氣自己為什麼過不去。於是自我懲罰、自我告誡,然後隔離情緒、封閉社交,就成了一系列的因應措施。時間久了,也就忘了,但「害怕被拒絕」從此成為心魔。
之所以會是心魔,就是它纏繞於心卻又不顯於形。所以我們可能會以為自己並沒有害怕被拒絕,但我們做了很多事實是繞著這個心魔在築城牆。比如:
1)藉由金錢及地位提升自尊
因為害怕被拒,內在價值的貧乏對自己是否定的,因此更需要外在的物質條件來補足。於是藉由金錢及地位實質上的「有」,來掩蓋心中那看不見的「沒有」。
2)維持權威形象
如果有被拒絕過的經驗,很有可能會發展出一套因應機制是,假裝我不需要任何人的強者形象。只要自己強大了不用依靠任何人,就不會再有被拒絕的機會。因此為了要維持強大的形象,會徹底摒除掉脆弱的一面,甚至自我唾棄感到無力的自己。
3)災難化思考
曾被拒絕過,因此總會把事情想到最壞,讓自己有心理準備會相對安全點。但很有可能並不符合客觀事實,而是基由過去的負向經驗所研擬出的災難狀況。說穿了一件事如果自己都不相信會成,結果應該很難會成功。長期下來這會在無意識中強化自己的無能感,會更加消極及難以承擔責任。
4)無法突破舒適圈
因為害怕被拒絕,害怕突破,害怕可能性,於是固守舊習是最安全的。沒有突破就沒有機會失敗,沒有成長就不必擔心失去,沒有向外伸展就不會有被傷害的機會。漸漸地一個人就會固步自封,劃地自限。人生就會活成一灘死水,無法前進也無法後退。世界永遠一樣灰,沒有嶄新的一天。
5)渴望外在的掌聲
害怕被拒絕除了自己成為了永遠不會被拒的權威者(內心還是渴望被肯定)之外,也有可能成為極度渴望他人肯定自己的表演者。於是一部戲要有觀眾看,表演者才能有興致演。而表演者的成就來自於觀眾的掌聲,掌聲越大,渴望維持被看見及被欣賞的需求就越多,於是就像吸食毒品一樣,劑量會越來越高,癮則越來越重。最終即使滿堂喝采,也填補不了心中那個空缺。
如何解套呢?一個害怕被拒絕的人,自己其實已經拒絕自己了。因此重新認識自己、接納自己、看見被拒絕的那個自己,觸摸、承認、表現它,那麼就能重新養大自己的價值及自尊感。當價值感完善後面對他人的拒絕時,也許我們能夠理解他人有自己的限制,而我們也有足夠的心理能量接受所謂的現實。那麼我們就真正長大了。
接受所謂的逆境,是人生的一大課題。
#每個人顯現的方式不太一樣
#每個人發展出來的適應機制也不同
#對這類議題有興趣歡迎加入靈魂之旅
#目前周六晚上名額一位後補一位
#十月初開課
#年底最後一班
illustrator: victoriya kryzhko
Search
每個人發展出來的適應機制也不同 在 學校幼小銜接與兒童適應探討: 小一教師的觀點 的推薦與評價
... 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錢可以買參考卷,他也不. Page 112. 100. 一定去安親班,所以遇到程度 ... 每個孩子的發展不同,表現也不同。有些孩子的發展較快,提早學習或許沒. 有問題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