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周報》FB搶先播:江賢二回顧展。台北市立美術館.最後一天6/28
【臺北市立美術館於3月28日起至6月28日舉行「江賢二:回顧展」,展出藝術家從1960年代到現在的創作歷程,包含旅居歐美30年、1999年返臺後,以及2008年前往臺東定居,遷徙移居的生命經驗引導藝術家逐步開創風格迥異而視覺語彙多元的系列作品,都在回顧展中完整呈現。
江賢二(1942年生)於1965年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學系畢業;之後,旅居美國紐約逾30年之久。不同地區的文化與氣息,在江賢二的藝術創作中留下深刻印記。1960年代末至1980年代,初自學院學成的年輕藝術家遠赴巴黎、紐約。異鄉追尋創作的過程中,藝術創作與生活現實無可避免地拉扯,因而留下許多色調深沉的作品。早年江賢二刻意將畫室窗戶全部封起,在阻絕自然光的狀態下完成畫作。
江賢二1990年代返臺期間,意外在過去熟悉的故鄉廟宇遇見不曾留意的創作靈感,作出「百年廟」系列,成為藝術家返臺的第一批代表作。早年旅外期間,江賢二在巴黎創作了「巴黎聖母院」系列。若與回臺所作「百年廟」系列相比,兩者皆運用深沉的畫面捕捉宗教殿堂的精神體驗,藝術家透過藝術性的創作觀點,跨越文化與信仰的隔閡、點亮動人的靈性光源。
2000年起,江賢二的創作續有發展,如往返加州照料親人期間發展出的「銀湖」系列即是一例。「銀湖」系列營造出「如海、如鏡、如雪,亦如星雲」的壯闊畫面,抽象構圖將似寫景又似寫意的景象熔冶於畫面中。
2008年江賢二遷居臺東,藝術家的畫布乍然綻放繽紛色彩,創作出「比西里岸之夢」系列、「金樽」系列。在金樽海岸的天光、海潮、濤聲召喚之下,藝術家封閉多年的窗終於啟開;如今江賢二開窗作畫,畫面中閃耀出過去時期所不曾見的光彩。】
{內文}
(藝術家/江賢二)
像今天你們在拍我工作的,搞不好又會有一個新的系列,我就乾脆就用實驗性來看看嘛
江賢二就讀師大藝術系時受教於李石樵 廖繼春,特別有感於陳慧坤從巴黎,傳遞回來藝術創作的澎湃熱情,因此一心前往花都朝聖,不計代價。
(藝術家/江賢二)
我很喜歡聞這個味道,漁港 有一點點腥味啊,因為我師大畢業在基隆教書,我就故意租一個畫室在水旁邊,每天聞那個味道,而且我那時候就在注意了,居然沒有拿到簽證(的話),我也要跳船,就是一定要出國,就是一定要到巴黎去
當時他曾在省立博物館個展,這兩幅是紀錄中最早的作品,原作已經佚失,1967年江賢二拿著單程機票離境,心想此生不會再回台灣,落地法國才知道他的偶像雕塑家賈克梅第前一年過世,隔年又遇上68學運「五月風暴」,盤纏用盡 無工可打,生活難以為繼,決定和妻子轉進紐約。
(藝術家/江賢二)
紐約那時候正是百花齊放的時候,很多經驗都是我們沒有想過,在台灣我們不知道的事情的藝術形式,所以好幾年,好幾年我創作不下來
他在沒有窗戶的畫室潛心苦思,用色鬱結 筆觸深沉,全力支持先生的范香蘭,手工訂製服的生意興隆,店裏會掛著江賢二的創作。
(藝術家/江賢二)
每一年我記得九月啦,都會聯合國會開大會,那每一年日本的大使去(開會),夫人就是shopping嘛,我太太的店就在麥迪遜大道,然後(大使)夫人去看,幾乎每一年都有人問說,這個大棺材要不要賣,日本人很喜歡那個味道,很奇怪
江賢二在美國歐洲一待三十年,即使受到藏家青睞,也不願割愛作品,那些都是他棄交絕遊,修煉來的三昧真火。
(藝術家/江賢二)
1982年,我在巴黎畫《巴黎聖母院》系列,還有《遠方之死》就是棺材,我就知道說我一輩子有資格當畫家了,所以那一個系列我一張都沒有賣,(作品)都是我自己的,我比較喜歡精神性的東西,所以我每一次到巴黎,聖母院是我最常去的地方,我是想要呈現出聖母院裡面那一些,比較莊嚴的那一些光線,然後比較安靜一點的那一種氛圍
照顧年邁的父親1995年江賢二開始,比較頻繁地回到台北,因此受到時空變換流轉的火花激盪。
(藝術家/江賢二)
我已經離開(臺灣)了幾乎三十年,所以回到台北,哇 那幾年真的對我衝擊之大,就有一點像我從巴黎到紐約,在創作《百年廟》系列的時候,靈感源源不絕,「龍山寺」對我來講,小時候我記得父母親都會帶我們在那個附近,廟裡面旁邊生活的機會很多,(這)是第一次長時間三四十年以來,覺得我的藝術跟人跟土地最連結的一個系列
《百年廟》讓江賢二找到留下來的理由,反芻居住加州時的風土印象,再次讓他與昨日之我告別,發展出《銀湖》系列延續藝術生命。
(藝術家/江賢二)
那時候回台灣,已經差不多十年左右了,然後每天悶在台北工作室嘛,所以到後來有一點累了,就想到還是搬到海邊來,一開車從宜蘭 花蓮到這邊,有一個朋友正好在我下面附近,已經有一塊地了,我跟我太太就馬上決定說就是這邊
(藝術家/江賢二)
我說你可以帶一本書,買個便當,然後可以混個四五個鐘頭,一大早沒有人的時候很棒。《比西里岸之夢》靈感是從三仙台那一邊原住民小朋友,那時候嚴(長壽)總裁為了輔導他們小孩子,讓他們放學可以不用在外面亂跑,就大家就有時間集中在一起學習音樂 學習打鼓,系列就用《比西里岸之夢》有好朋友形容是我,台東這一個《比西里岸之夢》的系列,是「臨老入花叢」,其實我是在畫整個台東的大環境,我生活的環境,那這些顏色 這些空氣,花花草草的顏色都會影響我
(藝術家/江賢二)
你看(北美館)這一個空間,這次為了這個回顧展做的幾乎跟《比西里岸之夢》又不一樣,這一個系列我把它稱作《金樽》春 夏 秋 冬,越來越立體,跟立體 跟空間 跟光線甚至跟地景都有關係
(藝術家/江賢二)
這個園區,然後我們在一兩個月以後,就會開始蓋我的新畫室,我的新工作室,然後一個陳列室,我把它叫成教堂,差不多十五六米高,我是希望說可以讓它藝術品掛在裡面,感覺有一點像我們到教堂 到修道院,光線有兩個天窗讓它灑下來,然後看到藝術品,我們也規劃了一個叫駐村藝術空間,不管從台北來的藝術家,或者是日本,甚至是美國來的藝術家都可以有機會,在這個大環境裡面,安靜生活一兩個禮拜,然後回到自己的地方,我相信一定會有不一樣的衝擊力,不一樣新的作品出來。
(藝術家/江賢二)
我(回顧展)最後一件作品,是一個比較不一樣的媒材是立體的,配上馬勒 我最喜歡的音樂家第五交響曲慢板樂章,我取名也叫《淨化之夜》,我一直都相信,所有的藝術,都是可以淨化這一個世界,淨化人心的,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會跟我同感。
江賢二北美館 在 非凡電視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非凡專題】台東美景帶來繽紛色彩‼️台抽象畫大師 江賢二再創高峰✨
台灣抽象畫大師江賢二,高齡78歲但從不間斷尋找突破、創新媒材,瓦楞紙可以變身畫布,顏料罐、衛生紙也成了畫筆。而好山好水的台東金樽,更是他生涯的重要之地,在這裡,他翻轉出和早年色彩深沉、憂鬱嚴肅,完全不一樣風格的作品。
這次的個人回顧展,是他55年創作生涯中,最大型也最完整的展覽,展出超過200件作品,記錄了他藝術生命的每個轉變。
#小編:北美館就展到本月底喔~
#江賢二 #北美館 #江賢二回顧展 #台東 #金樽 #藝術 #展覽 #台北看展 #抽象畫 #台灣 #taiwan #PaulChiang #比西里岸之夢 #巴黎聖母院 #新聞 #非凡新聞 #ustvnews #news
江賢二北美館 在 北美館_江賢二回顧展#無所事事的看看展...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北美館 _江賢二回顧展#無所事事的看看展近期結束了階段性任務,趁著北美館展覽換檔前,趕緊去看江賢二回顧展。 抱持著空白的心,放鬆著讓作品直接感受自己。... ... <看更多>
江賢二北美館 在 [心得] 江賢二回顧展in 北美館:瑰麗、奇美- 看板museum 的推薦與評價
※ 以下雙線中欄位請確實填寫,以便將來網友查詢。此行可按Ctrl+y刪除 ※
==============================================================================
【江賢二回顧展】
【台北市立美術館】
【2020/03/28 - 2020/06/28】
【全票30元】
==============================================================================
前陣子到北美館看展,剛好遇到江賢二回顧展,既然能在北美館辦回顧展,一定是重量級
藝術家,加上小弟孤陋寡聞,居然不知道江賢二何許人也,也正好透過這個展覽好好認識
這位名家。
他各個時期、系列風格、顏色各異,但整體而言抽象卻還能意會,瑰麗、奇美、大器,相
當感動人,非常吸引我,是我極想夢想收藏的逸品(當然是如果在經濟許可下)。
逛了一遍半,因為想多吸收一點靈氣再加上動線讓我迷路了,不過非常值得一看,藝術圈
的友人幾乎都知道他,集其各階段的回顧展,是最好深入認識他的機會,推薦給大家。
https://bluelqe.blogspot.com/2020/06/in.html
--
有閒來坐:D
~ 卵生水筆仔 ~
https://bluelqe.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236.20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useum/M.1591133103.A.D1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