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 」介紹
訪問作者:王振愷
內容簡介
台灣國寶畫師顏振發
五十年手繪看板生涯全紀錄
位於台南「大井頭」旁的全美戲院,宛如時間封存的記憶堡壘,老戲院的傳統被保留了下來,本事櫥窗、宣傳放送車、寄車處、大廳販賣部、空襲警報告示、外牆上的大型電影看板⋯⋯。在對街騎樓下,一位身穿格子襯衫的忙碌職人,衣服上沾滿顏料,微微駝著背,靜默地坐在比他還高大的看板前。
飽和的灰色打底是他準備恣意揮灑的畫布,他一手握著A3數位影印的電影海報,上頭滿是原子筆打好的方正格子,另一隻手則緊握粉筆,慢條斯理地在看板上打底、畫框。板凳四周圍繞著五顏六色的油漆桶,他時而微蹲、時而思索,躲在陰影下繪畫,彷彿時間並不存在。他沉浸於創作的世界裡,當白色粉筆描好輪廓後,他揮灑筆刷逐步展開一幅看板的旅程。他就是本書故事的主人翁──顏振發師傅。
在書中,顏師傅回憶下營老厝的童年、離鄉背井追求畫師生涯的磨難過程,每當想起多年的艱辛困苦,他就不禁潸然淚下。他也感慨看板江湖上只剩他還在作畫,當桃園中源戲院宣布歇業之後,「北有謝森山、南有顏振發」的台灣手繪看板傳奇也隨之落幕。從此,他成為台灣最後一個為戲院服務的手繪看板師傅,而全美戲院也成為全台碩果僅存、保留手繪看板傳統的老戲院。
昔日默默作畫、堅守執業的畫師們,一起走過台灣戰後電影、戲院與廣告的歷史。年輕時他們從未想過自己會被時代淘汰、被數位與電腦打敗,當時都是單純地對畫圖充滿憧憬與理想,可能只是因為走進戲院看了一部電影、在報紙廣告上學著描繪明星肖像、仰望著一大幅大型看板而開始嚮往畫師職業,因為不同的因緣而在這片江湖裡交會。
在許多地方有無數隱姓埋名的畫師,他們離開江湖、轉行他途,畫筆被遺留在某個不再打開的抽屜中,桶裡的油漆也早已乾涸凝固,但身上仍留有手繪魂。這段熄滅不了的記憶與技藝被存放在心底深處。藏著不等於被遺忘,他們的精神正由顏振發與研習班的學員一同傳承下來。
他的雙手仍如少年般有力地緊握著筆刷和油漆,將電影、廣告、美術與手工藝匯集於一塊看板上。五十年來他畫過數千部電影,終生奉獻給電影產業最末端的廣告招牌,卻是戲院觀眾面對每部電影時的第一印象。然而,他的名字在電影尾聲的工作人員名單中缺席了。
在這裡,顏師傅仍盡力為每一檔電影妝點門面,緊緊抓住觀眾的目光,手繪看板與老戲院已成為生命共同體。
作者介紹:王振愷
臺南永康人,1993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藝術理論與評論研究所,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他長期從事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策展作品有「菲林轉生術」電影文物特展、「觀光記」當代影像展覽(獲得2020年第三季台新藝術獎提名)。著有《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粉絲頁: 今日全美戲院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 」介紹 訪問作者:王振愷 內容簡介 台灣國寶畫師顏振發 五十年手繪看板生涯全紀錄 位於台南「大井頭」旁的全美戲院,宛如時間封存的記憶堡壘,老戲院的傳統被保留了下來,本事櫥窗、宣傳放送車、寄車處、大廳販賣部、空襲警報告示、外牆上的大型電影看板⋯...
油漆未乾告示 在 陳品安 苗栗縣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品安在2月接獲民眾反應苑港濱海公園告示牌生鏽和遊具損壞後,立刻向縣政府反應並前往現勘,也請縣政府盡快改善,讓小朋友們遊戲時可以開心、安全地玩樂。
相關的維修工程已經在上週完工,樓梯和平台都重新上了油漆,原本搖搖欲墜的欄杆也都重新固定加裝防墜桿,生鏽的告示牌也已經移除,小朋友們就不會撞到囉!但因為平台和樓梯的油漆尚未完全乾,因此先用黃線圍住,等乾了就會開放囉!另外,品安在此也提醒小朋友們,在玩遊具時仍然要注意安全!
最後,祝福所有的大朋友、小朋友兒童節快樂!連假快樂❤️
#在戶外玩耍也要保持距離
油漆未乾告示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寫詩者的功課 ◎#eL
把告示牌抹乾淨、打蠟。
撫摸屋頂的風向雞。
把指南針放在平面上。
記住地圖上的標籤。
把落地窗擦拭乾淨。
把風鈴的灰塵抹掉。
檢查門鈴。
檢查信箱。
「門口的樹未免太高。」
「籬笆也油漆得太顯眼了。」
「水池的噴泉太好看。」
「草皮太過平坦。」
給金魚看電視裡的大海。
給狗狗看電視裡的快餐廣告。
給貓咪看電視裡的美人魚。
給鸚鵡看電視裡的脫口秀。
「詩越來越多,
也越來越少。」
水被水位蓋過。
太陽被陽光曬傷。
高山患上懼高症。
花被花香驚醒。
--
◎作者簡介
eL
1982年出生。
曾修人類發展學系。
目前在婆羅洲島上的小城市
過平靜的生活。
(以上簡介轉自:http://www.taaze.tw/sing.html?pid=11100660821 )
--
美術設計:簡妤安
攝影來源:CC0|Pexels (@pixabay)
--
◎小編賞析
在隱匿寫了〈寫詩者的功課〉後,eL與鴻鴻也寫了同名的詩呼應。這些詩人真是喜歡給自己開功課呢(誤)。然而看作者們以不同的方式議論自己的創作,也是相當有趣的。
整首詩刻意將每一段都裁減成四行,我個人會將前三段視為一個部分,亦即「寫詩者的確認清單」,後三段視為一個部分,即「寫詩者的憂慮」。
第一段是寫詩之前,「告示牌」或可詮釋為「主題」,要有個好的主題才好動筆,於是先把它弄得閃閃發亮。「風向」、「指南針」與「地圖」都與「方向」和「路標」有關。或許可詮釋為此刻流行的風氣、風格,以及現存的作品。自己想寫的有沒有與既存的傑作重疊,乃至「眼前有景道不得」之憾呢?掌握風向,掌握前進方向,還得看好地圖,才好前進。
第二、三段我個人傾向詮釋為寫稿與修稿。是否給了讀者一個鮮明乾淨的意象(落地窗)?音樂性有沒有顧及(風鈴)?與同儕與讀者的交流又如何?(門鈴與信箱),乃至第三段的各種對自己苛刻。有趣的是苛刻的點看似都不是壞事。樹太高了是壞事嗎?油漆太顯眼、噴泉太好看、草地太平是壞事嗎?唯有串進寫詩的脈絡,才能解讀究竟壞在哪裡。是否比例不均乃至模糊了重點?是否太刻意、太工巧、抑或太平淡了呢?這種焦慮是無法擺脫的,只因所謂的平衡只是理論值,就像數學上定義的點其存在是無限小,所以不可能安然站在上面。只能盡力接近,而且用力過度反倒會越盪越遠。
後三段的主題明顯與寫詩不太相同了。因而我將其解讀為寫詩者的憂慮。第四段的主旨與張愛玲的名句:「生活的戲劇化是不健康的。像我們這樣生長在都市文化的人,總是先看見海的圖畫,後看見海;先讀到愛情小說,後知道愛」是同一件事。為了寫出更好的詩,技藝的追求與鍛造是必要的,然而技術會不會帶來問題呢?四句都是「電視裡」,經過鏡頭選取,甚至渲染過的景色,傳遞到讀者那裏又會剩下幾成真的東西?乃至第五段直接用了一句嘆息:「詩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少」。讓我們感動的源頭到底是什麼呢?如果是技巧,那麼文字的工巧就是詩嗎?如果是真誠的情感,那麼看似奔放隨意的展演就真誠了嗎?我們希望感動是更貴重的東西,因而對於過量的生產總是不知所措。而這憂慮,或許寫詩的人是最清楚的。
量產與過度的渲染,才導到了末段的四個荒謬的情景。看起來不可能發生的事,只要過量的渲染淹過了實質,就會變成這樣:水位比真實的水還高,而太陽竟然被自己的光給曬傷。把這些憂慮放在「寫詩者的功課」的末段,或許是個自我提醒的意涵,希望把工巧與真誠取個理想的平衡,希望傳達真實的感動給讀者,莫忘初衷莫忘本心,說起來多簡單,要做到可多不容易。
http://cendalirit.blogspot.com/2016/10/20161026.html
油漆未乾告示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大井頭畫海報:顏振發與電影手繪看板 」介紹
訪問作者:王振愷
內容簡介
台灣國寶畫師顏振發
五十年手繪看板生涯全紀錄
位於台南「大井頭」旁的全美戲院,宛如時間封存的記憶堡壘,老戲院的傳統被保留了下來,本事櫥窗、宣傳放送車、寄車處、大廳販賣部、空襲警報告示、外牆上的大型電影看板⋯⋯。在對街騎樓下,一位身穿格子襯衫的忙碌職人,衣服上沾滿顏料,微微駝著背,靜默地坐在比他還高大的看板前。
飽和的灰色打底是他準備恣意揮灑的畫布,他一手握著A3數位影印的電影海報,上頭滿是原子筆打好的方正格子,另一隻手則緊握粉筆,慢條斯理地在看板上打底、畫框。板凳四周圍繞著五顏六色的油漆桶,他時而微蹲、時而思索,躲在陰影下繪畫,彷彿時間並不存在。他沉浸於創作的世界裡,當白色粉筆描好輪廓後,他揮灑筆刷逐步展開一幅看板的旅程。他就是本書故事的主人翁──顏振發師傅。
在書中,顏師傅回憶下營老厝的童年、離鄉背井追求畫師生涯的磨難過程,每當想起多年的艱辛困苦,他就不禁潸然淚下。他也感慨看板江湖上只剩他還在作畫,當桃園中源戲院宣布歇業之後,「北有謝森山、南有顏振發」的台灣手繪看板傳奇也隨之落幕。從此,他成為台灣最後一個為戲院服務的手繪看板師傅,而全美戲院也成為全台碩果僅存、保留手繪看板傳統的老戲院。
昔日默默作畫、堅守執業的畫師們,一起走過台灣戰後電影、戲院與廣告的歷史。年輕時他們從未想過自己會被時代淘汰、被數位與電腦打敗,當時都是單純地對畫圖充滿憧憬與理想,可能只是因為走進戲院看了一部電影、在報紙廣告上學著描繪明星肖像、仰望著一大幅大型看板而開始嚮往畫師職業,因為不同的因緣而在這片江湖裡交會。
在許多地方有無數隱姓埋名的畫師,他們離開江湖、轉行他途,畫筆被遺留在某個不再打開的抽屜中,桶裡的油漆也早已乾涸凝固,但身上仍留有手繪魂。這段熄滅不了的記憶與技藝被存放在心底深處。藏著不等於被遺忘,他們的精神正由顏振發與研習班的學員一同傳承下來。
他的雙手仍如少年般有力地緊握著筆刷和油漆,將電影、廣告、美術與手工藝匯集於一塊看板上。五十年來他畫過數千部電影,終生奉獻給電影產業最末端的廣告招牌,卻是戲院觀眾面對每部電影時的第一印象。然而,他的名字在電影尾聲的工作人員名單中缺席了。
在這裡,顏師傅仍盡力為每一檔電影妝點門面,緊緊抓住觀眾的目光,手繪看板與老戲院已成為生命共同體。
作者介紹:王振愷
臺南永康人,1993年生,畢業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藝術理論與評論研究所,現任台灣影評人協會理事。他長期從事電影與當代藝術的獨立研究與評論書寫,並關注書寫與影像間的跨媒介,實踐一種獨特的策展方法。策展作品有「菲林轉生術」電影文物特展、「觀光記」當代影像展覽(獲得2020年第三季台新藝術獎提名)。著有《大井頭放電影:臺南全美戲院》。
出版社粉絲頁: 遠足文化第一編輯部
#李基銘 #fb新鮮事 #生活有意思 #快樂玩童軍
#漢聲廣播電台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Fb新鮮事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fbnews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油漆未乾告示 在 逢甲大學校友網- 校園內新置告示牌~請勿餵食松鼠、麻雀 的推薦與評價
Facebook ; Sinhui Huang, profile picture. Sinhui Huang. 因為亂餵小動物們會生病阿!! (直覺) ; Kaito Yeh, profile picture. Kaito Yeh. 說不定貼〝油漆未乾〞比較有效.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