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三):費里尼導演生涯的寂寥尾聲〉
●作者:翁煌德(FB:無影無蹤)
.
1980年的坎城影展,費德里柯.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女人城 The City of Women》(1980)入選了競賽外單元。在兩個月前,該作在義大利首映時獲得了普遍好評,但在五月的坎城,費里尼卻遭到法國影評人不留情面地狠批,甚至有影評人稱之為「零分之作」。俄國名導塔可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雖然為費里尼遭受到的批評感到同情,卻也不補了一刀:「但這是事實,這部電影毫無價值。」(註1)
.
其實若以今日眼光觀賞,《女人城》絕對沒有如此不堪。該作以卡通式的幻夢融會了費里尼浮誇的性幻想,調度依然使人眼花撩亂,場面依然是費里尼式的「天花亂墜」。但或許問題也在於那個「依然」,費里尼再次請馬斯楚安尼(Marcello Mastroianni)充當自己的代言人,誠實地檢視自己的原始衝動。但對於許多熟悉費里尼的影迷而言,似乎已經看夠了他的自我揭露。
.
對於這樣的指控,費里尼當然也為自己做了辯解。他曾說道:「影評人指責我自我重複。事實上,這是無法避免的是。若刻意為不同而不同,其結果就跟為相同的相同一樣虛假。最好的喜劇演員不是因為他們口袋裡裝著上百萬個笑話,有些笑話即使一聽再聽我們還是會笑,而且可能笑得更厲害,因為這些笑話發展自人物本身,而且我們也清楚讓他們好笑的是人性的基本狀態。」(註2)
.
雖然費里尼向來不願多談自己的生命史與作品之間的具體關聯,但事實上他的作品多半具有自傳性色彩,他甚至在《八又二分之一 8½》(1963)之中安排了自己現實生活的情婦桑德拉.米洛(Sandra Milo)飾演主人翁圭多的情婦。(註3)
.
另一個令觀者不耐之處,或是許多女權主義者認為《女人城》是費里尼對她們的惡意詆毀。在劇中,馬斯楚安尼為了一親美女芳澤,走進了女權主義大觀園,可見一群女性吶喊著誇張的女權口號,簇擁著一名一妻多夫的男人。在許多女權主義者眼中,這是一種對女權的刻意妖魔化,但費里尼卻感到冤枉,他認為自己其實是在反諷男性對女性的不理解,而這部確實是一部關於男性的夢境與性幻想的作品。費里尼大概從沒想到自己的誠實顯然已經到達了足以冒犯他人的程度。
.
在下一部作品,費里尼令風格完全轉向,他拍攝了《揚帆 The Ship Sails On》(1983)。故事發生在一戰前夕,一艘載滿皇室貴族與藝術家的豪華郵輪為了紀念一名歌劇名伶而出航。就題材來說,這部片的劇情發展可謂是超越時代的,作品探討了彼時歐洲社會尚未聚焦的難民處境。當這些達官貴人在船上高歌、享用珍饈之時,一大群塞爾維亞難民被搭救上船,船上的顯要對這番情景感到不甚自在。而後,奧匈帝國的船艦進逼脅迫時,該基於人道庇護難民或交人以求自保,成了一項生死交關的難題。
.
不過所有的影評人看完這部作品時,卻幾乎無視費里尼對階級問題、難民問題的觀察,而把焦點放在片中出現的一隻犀牛。對這隻犀牛的寓意的解讀,可能遠超過對這部電影其他一切主題的議論。面對這般迴響,費里尼甚至信口對媒體胡謅,說當時的歐洲每一艘遊輪都得配一頭犀牛才能出航。然而,在筆者看來,片中這隻「罹患相思病的犀牛」像極了費里尼嘲諷影評文化的煙霧彈。
.
面對擺錯重點的大眾,費里尼不免感到挫敗,他曾說自己生平最討厭別人問他的問題就是「為什麼要用犀牛?」,另一個是「你是怎麼變成導演的?」雖然費里尼並不認為《揚帆》是一部失敗之作,不過就市場角度來看,費里尼晚期的作品卻是步步無利可圖,注定血本無歸。
.
費里尼已成了一個活傳奇,以至於許多願意與之合作的投資人未必是出於對其新計畫的欣賞,而是打算為自己增加一條「曾與大師費里尼合作」的經歷。投資《揚帆》的製片阿爾多.內姆尼(Aldo Nemni)便承認費里尼在製作該片時嚴重超支,就因為是大師才接受他的任性。據他所說,費里尼偶然會任性地突然宣布更改拍攝日期,只因為當天有什麼不吉利的事情發生。作為榮格(Carl Jung)的信徒,費里尼對所謂的預兆與氣場深信不疑。
.
三年後,費里尼決定以《舞國 Ginger & Fred》(1986)向美國知名歌舞片明星佛雷與金姐(Fred & Ginger)致敬。但故事的主角其實並非美國的佛雷與金姐,而是一對以模仿兩人聞名的義大利演員。兩人已至遲暮之年,並且多年未見,但在電視台的邀請下決定重出江湖。費里尼之妻茱麗葉塔.瑪西娜(Giulietta Masina)和馬斯楚安尼連袂主演,馬斯楚安尼甚至為此犧牲理成禿頭(頭髮甚至差點長不回來),為作品增色不少。
.
雖然暗藏了費里尼對電視文化的批判,但它本質上確實是一部標準的致敬之作,也反映了他年少時受到美國電影文化的薰陶。不過令費里尼始料未及的事,當年高齡75歲的本尊金姐.羅傑斯(Ginger Rogers)竟以商標權遭到侵犯為由,跨海提告。雖然最後控訴未成,還促成了一起經典判例,但費里尼與其創作團隊卻絲毫不感喜悅。
.
即便如此,費里尼卻仍為金姐緩頰道:「我想是律師向她捏造了一些他們以為可以讓自己有錢賺的說辭,她被他們騙了。我相信她那麼做的時候絕對還沒有看過我的電影,我無法相信我童年在富國戲院裡看到的金姐.羅傑斯竟會這樣背叛我。」(註4)
.
到了《費里尼的剪貼簿 Fellini's Intervista》(1987)時,費里尼再次嘗試混合紀錄片與劇情片的作品形式,親自參與「演出」,接受日本電視台人員的採訪。作品最令人記憶猶新的,莫過於年華老去的馬斯楚安尼與安妮塔.艾格寶(Anita Ekberg)再次重現了《生活的甜蜜》中的經典噴水池戲。但其餘情節,卻難稱得上具有如何獨到的呈現。也由於故事設定的侷限,它注定是一部只能滿足費里尼忠實影迷的作品。
.
除非早就設定好退休計畫,否則一個導演通常無從決定自己要在哪一部電影向觀眾道別。費里尼最後的一部電影是《月亮的聲音 The Voice of the Moon》(1990),對於他的影迷而言,這樣的收尾無疑是帶有遺憾的。
.
後來以《美麗人生 Life Is Beautiful》(1997)在奧斯卡稱帝的羅貝托.貝尼尼(Roberto Benigni)領銜主演,在劇中飾演一名堅信自己聽得見月亮的聲音的精神病患。故事的寓意看似很明確,費里尼似乎是想表達現代社會的喧囂已經蒙蔽了人的心智,使得那些真正能聆聽自然之聲的人,反倒被當成了瘋子。
.
然而,費里尼似乎太執著於將角色的瘋言瘋語寫實呈現,使得觀者幾乎難以入戲,更遑論有興趣去思索其背後的意涵。整體而論,這是一部冗長而乏味的作品,影評人的反應並不熱烈,觀眾也不買單。費里尼同樣承認這《月亮的聲音》確實使他走入窮途末路,一項明顯的指標是──他發現自己真的再也找不到任何人願意資助他拍攝下一部作品。
.
不過費里尼始終像是捍衛自己的孩子一樣為這部作品辯護:「我用《月亮的聲音》這部作品要求觀眾暫停他們對電影的期待,或他們對費里尼式電影的期待,我要他們全心跟隨著銀幕上的影像。很明顯,他們並未造做,他們期待一部典型的費里尼作品──如果真的有這種電影的話。這部電影的潛在觀眾裡有一大部分甚至沒發現這部片子就是被這種期待給毀的。」(註5)
.
即便《月亮的聲音》幾乎宣告了費里尼事業生涯的終結,但他依然沒有停止創作計畫。他拒絕提筆撰寫自傳,因為他認為這些時間不如留下來去發展新片,當然也婉拒了出版社要他撰文分析自己的作品的要求。費里尼幽默地說,要是他這樣做,「大概會證實我其實比那些鉅細靡遺解析我作品的頭號影評人更加無聊。」(註6)
.
費里尼曾回憶道,有一回名導金.維多(King Vidor)曾對他說:「當郵差、電話不斷給你帶來接受表揚、出席回顧展,以及旅行、午餐等邀約,而不是給你帶來拍片機會的時候,你就得小心了。」(註7)因此當費里尼在1992年接收到影藝學院的通知,得知自己榮獲奧斯卡榮譽獎(又稱終身成就獎)時,他很清楚地知道這是一個他大勢已去的預兆。
.
在獲知消息當下,他一方面想著自己是否會藉由這個獎而獲得更多拍片機會,一方面卻擔憂地說:「希望這不會是那種在你不久人世之前,為你電影事業正式畫下句號的『傳奇獎』才好。大家可以說我迷信,但之前我也一直認為自己生命接近尾聲的時候,會得到一座奧斯卡榮譽獎。所以,我希望這事不會應驗。」
.
也許是為了抵抗命運的安排,費里尼甚至一開始不打算出席奧斯卡獎,連羅馬的計程車司機都忍不住出面相勸。最後他還是出席了1993年三月底的奧斯卡獎頒獎典禮,但在同年的十月底便溘然長逝,其預感確實獲得應驗。費里尼在生前仍正在籌備《導演筆記 Fellini: A Director's Notebook》(1969)的續作《演員筆記》,可惜無緣完成。
.
作為一個大師級導演,費里尼並不承認自己後來有從名譽中討到任何便宜。相反的,他被視為曲高和寡的賠錢導演,其敘事型態與所欲探討的題材,也開始被認為與時代脫節。至於那些自稱要與投資他拍攝新片的人,多半或許只是想享受與大師共進午餐的虛榮。
.
然而,如果觀眾不將其作品與同期的電影潮流並列視之,而是純粹地透過費里尼的創作脈絡向下爬梳,或許能更看清楚他的作品本質。事實上,費里尼始終是一個忠於自己的創作者,情節只是表層,費里尼實際上把自己的生命觀縫進了故事之中。無論外界的評價好壞,每部作品都是他對自身心境極為誠實的反映與投射,即便多數意境觀者未必容易理解。
.
許多影迷與記者更樂意對他早期的作品《大路 La strada》(1954)和《生活的甜蜜 La doice Vita》(1960)等作致敬,卻對他晚期同樣付諸心力拍攝的巨作不置一詞。許多評論者認定費里尼晚期的作品不再有過去的神采,但筆者卻建議不妨試著換一個觀點去理解他。何不如跳脫出來對其單一作品的評判,將其所有電影視為單一的一部作品,一部能完整反映作為作者的費里尼其人、其夢的作品,或許便能理解他的思想全貌與遠景(big picture)。
.
.
註1:Andrei Tarkovsky,《Time Within Time: The Diaries 1970–1986》
註2: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註3:參見〈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專文(一):費里尼的秘密情人〉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549613078474753
註4: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註5: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註6: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註7:Charlotte Chandler,《夢是唯一的現實----費里尼自傳》,黃翠華譯,遠流出版社。
.
延伸閱讀: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專文(一):費里尼的秘密情人〉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549613078474753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系列專文(二):費里尼與天主教會的情與仇〉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549565808479480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四):費里尼電影的魅力何在?〉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22478074521586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五):電視文化狂潮下,大導演費里尼的逆襲〉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26446480791412
〈2020金馬經典影展:費里尼100週年誕辰系列專文(六):情聖還是渣男?費里尼為何要拍歐洲第一風流才子卡薩諾瓦?〉
https://www.facebook.com/nofilmnome/posts/2670082293094497
#FedericoFellini #Fellini #Fellini100
#金馬經典影展 #費里尼 #費里尼影展
.
.
(附圖為《女人城》花絮照,最左側的是因本片走紅的義大利演員唐娜特拉・達米雅尼(Donatella Damiani),從此成為八〇年代著名的豔星。置中者為費里尼,圖右為馬斯楚安尼。)
無緣社會紀錄片 在 李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https://m.facebook.com/story.php?story_fbid=2174485032679507&id=650713228390036
依然進行的盛夏——《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陳雅明
拘捕人數1117人、檢控人數超過115人、死亡人數9人,這是從6 月9日至9月2日反送中運動紀錄的數據,還不包括傳媒與網絡觸不及的領域。一個人的死亡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亡只是個統計數字,這是獨裁者的話。一場牽涉過百萬人的抗爭運動,裡面包含多少愛恨情仇、關係破裂,甚至不是成敗或時間可以修補。社會運動總是包含許多矛盾的感情,愛與仇、理想與暴力、純真與利益、失望與希望,人與人之間的拉扯及對峙比平白無事的日子赤裸裸得很,與恨。
當下有許多理性的分析。然而,當我們回顧雨傘運動、旺角之夜、2016年立法會選舉,留下更多的是感情。甚至可以說,驅使我們行動更多的是感情,而不是理性。雖然現時四周充滿訊息,卻好像少了共鳴,直播的出現帶來更多的關注,但沒有化解社運在每個人內心深處造成的糾纏不清。《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是我在2014年後一讀再讀的書,同年代的人也陸續發現了這本書,並且不約而同認為這本書說出了每一個曾經參與社運的人內心深處一直以來找不到文字表達的聲音。
書中記述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直捲全日本的激烈學運、社運,當時作者川本三朗剛剛大學畢業,當上記者,20多歲。後來捲入當中一些事情,最終被判緩刑兩年。60年代末,左翼思潮席捲全球,捷克布拉格之春、法國五月風暴、美國反越戰,全世界的知識分子、學生幾乎都是左傾,一些激進分子甚至受中國文革的毛主義吸引,書中描述的日本全共鬥等社會運動就是在那樣的世界背景發生的。
書的開首是學運結束10多年後,作者偶然看到一部法國獨立電影《沒有陽光》開始的,令他想起壓抑多年的記憶:
「那是一部詩意的紀錄片,馬克在東京所拍攝的風景,沒有特別的故事情節,電影如流水般認出又消失。在貓的墓前拜祭的老夫婦、新幹線、泪橋的勞動者、貓頭鷹招牌、電視中的妖怪電影、蓋在大樓屋頂的神社、鬧區的居酒屋、電車上睡覺的乘客……
在那樣平淡的日常風景中,畫面突然出現帶着頭盔的學生們正在示威遊行。原來若無其事的東京街頭,突然插進這異物般的示威遊行場面,因為太出乎意料而令我感到大受衝擊。
頭盔、遮住臉的白色毛巾、棍棒……一幕幕好似機械般處理過的負片剪影拼貼畫,讓現實中發生過的示威遊行,看來也像幻想中的事一般。只有這一片段看起來不是現在拍的,應該是60年代的事情。地點看起來是三里琢,那是場反對成田機場建設的鬥爭。我已經快忘記了,不,一直努力想忘記那段過去的我,突然無緣無故地被迫回憶起來。『真是的,我可不希望想起那些事』,正當我想跳過這個畫面時,傳來像是要蓋住影像般的女性旁白:
如果不懷抱幻想去愛,就是所謂的愛,我,可以說愛過那個世代。我對他們的烏托邦理想國雖然並不心動,不過,至少他們以原初的聲音喊出了自己的主張……
學生之中,有以肅清之名在山中互砍對殺的;有因過度研究應該打到資本主義,而當上最佳核心要角的。跟其他運動一樣,這裏有陰謀家也有功利主義者。不過這個運動,就像哲古華拉說的那樣,讓所有『對任何不義氣憤填膺的同志』都站起來,這溫柔,可能比他們的政治行動本身擁有更長的生命。所以,我絕對不讓別人說,20歲不是最美的季節。」
寫得太好的句子,任何轉述都是冒犯,所以原諒我直接引述那麼多。
川本三郎並不是想美化那一個時代,因為他面對過學運中許多的暴力內鬥、政治挫敗、死亡、人與人之間的不信任,因此對他來說那段記憶是黑暗的、不協調的、無處容身的,十多年來也不知道如何面對那段糾結矛盾的記憶,就如村上春樹不時以60年代末70年代年初的日本作小說的背景。儘管那段是塵封在地下室最底層的記憶,川本三朗無法不對電影旁白的兩句話念茲在茲:「我,可以說愛過那個時代」、「這溫柔,可能比他們的政治行動本身擁有更長的生命」。於是,他開始回憶,開始寫《我愛過的那個時代》。
從前讀這本書,總是匆匆翻閱書中談及死者們的情節,因為對比前段描述學運代表的青春及激情,死亡的敘述籠罩虛無及失敗的氣氛,令人逃避,只有若隱若現的認識。這個夏天卻有了更深刻的體會。無法了解死亡如何處在一場運動的中心,其實無法理解川本三郎對那一個時代的想法。
「日本的夏天是死者的季節,是追悼戰爭中死去的人的季節。」
日本全共鬥運動以「10·8衝擊」為起點。1967年10月8日。那天,大學生在羽田機場附近展開抗議行動,阻止日本首相訪問越南,示威者之一的京都大學生山崎博昭在羽田弁天橋被機動隊殺死。
對於山崎博昭的死,「給我們帶來極大的衝擊,發起反對越戰的行動、和自己相同世代的人被威權殺害。這死亡的事實沉重地壓迫到我們身上,把想進入渺小日常性中的『我們』,不顧一切地勉強往歷史的、社會的方向拖出去,使我們無法避開那死亡。」
川本三郎在「死者們」那一章以開始的方式結束:1967年10月8日死去的京大學生山崎博昭對「我們」來說,遂成為「表現一個同時代的死」。任何人都不得不從那裏開始思考起,從那裏做活下去的生的出發。死曾經是「我們」生的中心。
「1967年10月8日」是一個巨大而沉重的符號,向那個時代的日本人投下了一個沉重的問題:「他死了,那時你在哪裡?」
「他死了,那時你在哪裡?」
日本的那個年代已經過去,香港的夏天仍然是進行式,這個夏天很可能比過去的任何一個夏天更加漫長。《我愛過的那個時代》沒有香港的救藥,但可以找到有無以倫比的共鳴,正如書中的兩句話會在我們腦海揮之不去,直到許多年許多年以後的回望及和解:「我,可以說愛過那個時代」、「這溫柔,可能比他們的政治行動本身擁有更長的生命」。
無緣社會紀錄片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都被核電廠養壞了!! (11/13/2018 東森新聞雲)
關於「誰是核電廠養大的?」我想這題我可以談談。
我從小住金山,核電廠旁邊,但爸媽工作都與核電廠無關,雖然考試第一名,但操行成績不太行,所以也拿不到什麼核電獎學金,雖然住在金山但不是核電廠養大的。不過即使沒拿到好處,還是感謝核電廠員工用專業去守護,讓核電廠得以安全運轉40年!
好啦,是有幾次輻射外洩被發現,沒被發現的不知道還有幾次,但他們已經很努力了。
再來是我兒時玩伴和國小同學,他們的父親都在核電廠工作,是真正核電廠養大的,但兩個人的父親都在50歲左右就罹癌走了。還有之前拍紀錄片的時候,許會長也跟我提到他以前幾個船員,會在沒出海的時候去核電廠打零工,做的都是一些高輻射被曝的清洗工作,也都是4、50歲年紀輕輕就過世。
我不是在影射什麼,我是很明白地在說這些人養大他們小孩的同時,犧牲的是自己的健康,沒讀過什麼書的人只能這樣一物換一物,從來就不是什麼恩惠或善意,懂?什麼?沒有直接相關?不然給我一份夠說服力的核電廠鄰近鄉鎮流行病學報告瞧瞧,沒這種東西啦!關於輻射防護沒有什麼叫做絕對安全的劑量,多接受一點就是多提高一點致癌風險,所以沒事不要亂照X光,只有為了更大的風險才會去承受這個小風險,那請問核電廠鄰近鄉鎮的人有圖什麼嗎?無緣無故被亂照X光,照完之後才說要賠我一點錢,這什麼道理?
我沒上Google去給核電廠負評都算客氣了,是還要污名化回饋金什麼?至於海洋生態劇變的部分就暫且不提,對人都沒有同理心了,對自然界很難有敬意。
最後是在電視上說核電廠養大幾百萬人的黃某,嗯,他不住核電廠附近,但確實是核電廠養大的,蓋章認證。
像他一樣的人很多,全台灣滿滿都是,我們時常選擇性相信一些讓自己心裡舒服一點的論調,比如說不想買玉蘭花的時候並不是去想需不需要?或者價錢可不可以接受?而是去想賣玉蘭花的人並非真正的弱勢,想著經過社會大學的歷練如我,才不會輕易上當。
其實是不是真正的弱勢?有沒有真正的受害者?也可以很科學不是嗎?醫學、社會學、心理學、經濟學,哪一門不是科學?但他們只有「除了核能不必學」。
我不是理科的,但一向崇尚理科人的思考,一直到前幾年我錄了一段「阿嬤問倒原能會」的影片貼到網路上。我標題這樣下是因為看到阿嬤步步進逼,讓自知宣導毫無意義、只是虛應故事的官員一臉尷尬,但來自網路世界的科學青年們,卻排山倒海地用最刻薄的字眼「打臉」阿嬤。
接受了那麼多國家資源的挹注,包含享用核電廠電力帶來經濟起飛的甜美果實,得以用少少的付出換取完整的高等教育,然後呢?愈去說阿嬤無知只是愈顯出自己的無知。
「我們都是核電廠養大的?」的確,但我們也都被核電廠養壞了,能源需要轉型,人心也需要轉型。
作者:蔡雨軒 / 新北市北海岸金山區居民 / 紀錄片工作者,核能紀錄片《北海老英雄》、《演習》導演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81113/1305040.htm
♡
無緣社會紀錄片 在 [心得] NHK紀錄片:無緣社會/孤獨死/結婚難- 看板JP_Custom 的推薦與評價
NHK紀錄片:無緣社會/孤獨死/結婚難/低慾望社會因為網路的發展,再加上先進國家的少子及老齡化,全世界的社會結構都在逐漸地改變。 ... <看更多>
無緣社會紀錄片 在 因工作太賣力而疏於關懷妻兒的高野先生,落得離婚孤獨。 ... 的推薦與評價
抬起頭,與家人、朋友多說說話吧! 註:《無緣社會》一書為日本NHK紀錄片《無緣社會— 「無緣死」三萬二千人的衝擊》採訪全記錄! ◎助老微笑最快樂,加入弘道助老行列 ... ... <看更多>
無緣社會紀錄片 在 [心得] NHK紀錄片:無緣社會/孤獨死/結婚難- 看板JP_Custom 的推薦與評價
NHK紀錄片:無緣社會/孤獨死/結婚難/低慾望社會
因為網路的發展,再加上先進國家的少子及老齡化,全世界的社會結構
都在逐漸地改變。而日本更是其中走得最快的國家。
從戰後全面性的經濟崩潰,一直到1987年開始的泡沫經濟,整代戰後嬰
兒潮大規模移向都市,傳統家庭結構裂解,都市中產階級的小家庭興起
,原子化社會來臨。但即使如此,得益於日本經濟的高速發展,以及日
本傳統價值觀的影響,原先被切斷的社會關係網路,便由終身雇傭制的
各大株式會社來承接,一直到泡沫經濟崩解為止,一個人的一生基本就
是跟會社緊密相連。一大部分的男女在會社裡認識結婚,會社不裁員,
但員工也對會社盡忠而不跳槽,一個人的人際網路基本上都是工作上的
連結。
1991年開始,泡沫經濟的崩潰改變了一切。經濟的困難使得大量會社倒
閉,倖存下來的會社也必須裁員才能生存下去,在失去的十年、二十年
,原來人們所熟悉的社會關係網路已面目全非,加上網路服務的興起,
個人與社會的連結全面崩解,日本在這條路上走得比大多數的先進國家
更快,改變更劇烈,所謂的無緣社會開始衝擊日本,而最直接可以看到
的結果就是孤獨死。
在經濟高速發展之時,日本保守又僵化的社會結構,也許並不造成什麼
問題,但在泡沫經濟破滅後,日本人那種不願惹麻煩的民族性,再加上
死板的社會習慣,使得許多失業的人,一夕之間被排除在社會之外。
在紀錄片中可以看到,許多壯老年男人,也許是泡沫經濟中被裁員,又
或者是身體健康因素,再也找不到工作,妻子也要求離婚之下,一夕中
間失去一切,完全切斷了與社會的聯繫,進而只能搬入出租公寓獨居,
有時因為不願意麻煩他人,有時是已經與親人斷絕聯繫數十年,最後常
常是孤獨死於居所。
在紀錄片中顯示更嚴重的問題就是年輕人的無緣社會。泡沫經濟之後,
終身雇用制崩潰,但是倒楣的還是只有年輕人,因為各個會社還是終身
雇用本來就已在會社裡的員工,而年輕的員工,則轉而只能以非正式員
工來工作,泡沫經濟之後,至少一半的工作機會都是派遣性的非正式工
作,這造成了巨大的問題。
紀錄片中可以看到,年輕人高中畢業後來東京闖蕩,努力地想要找到一
份正職工作,十多年過去,卻不斷陷入只能打零工的情況,偏偏日本社
會極端守舊,租賃公寓極端麻煩,且一次就要準備將近半年的租金,打
零工的年輕人根本難以負擔,最後淪為網咖難民,而在這種情況之下,
因為沒有地址,除無法申請電信、銀行服務外,即使有公司確定要僱用
你,也因為沒有通訊地址,最後只能作罷,日本人因陳守舊的習慣,使
得原本已經極端弱勢的年輕工作群體,更推向了極端的邊緣。泡沫經濟
破滅後年輕一代的日本人,出生之後就面對著毫無希望的社會政經情況
,再加上僵化的社會習慣,難怪會產生佛系、草食系般的低慾望社會。
從父輩一代開始的都市化生活,造成的社會原子化,泡沫經濟之後的社
會鉅變,本來承接社會關係網路的會社,無法再繼續如此運作,網路經
濟的興起更是強化了個人不需要與他人有關系連結也能過活的現象,這
使得年輕人對整個社會的疏離感有增無減,而可見的結果就是低結婚率
、低生育率。
泡沫經濟破滅後的三十年間的日本,就像一部血淋淋的教科書,諭示著
各個先進國家不久的將來,尤其是臺灣。日本社會巨變之前已經完成財
富、技術、文化資本的累積,實力雄厚,即使經濟不景氣三十年,在許
多領域還是有執牛耳的產業,強大的文化資產也能支撐服務業型的社會
型態,雖然政府負債高達GDP的240%,但是藏富於民的政策,仍然維持
著全世界最安全且穩定的社會狀態。而即將步入日本後塵的臺灣有何策
略?
從紀錄片中可以看出,自由化社會中,公民結社與宗教的重要性。為了
防範孤獨死,社區中的人組成社團,每天自願到各個公寓去巡視,並且
鼓勵獨居又感到孤獨的人來聊天,說出自己的心聲,雖然在經濟上無法
有實際的幫助,但即使是讓這些人走出來,說些話,做些事,對於心理
健康都有莫大的幫助。宗教團體也幫助了許多失業且被社會排除在外,
因而絕望的想自殺的人,相同遭遇的人一起生活、吃、住,先把身、心
、靈安頓好,讓他們無後顧之憂後,從新開始尋找新的機會,許多人因
為這個幫助,找到了新工作、新機會,而避免走向孤獨死的悲慘結局。
也有與學校合作,讓高中畢業後,只能打零工的學子,來到這個團體,
一邊進行一定程度的職業訓練,一邊幫助他們尋找正職工作,使的這些
年輕人跳脫出打零工惡性循環,因而重新走上人生的道路。而各式各樣
的相親活動,也不斷增加,讓年輕人擴大自己的交友圈,有更多機會交
往、認識異性,進而結婚組成家庭。
即使過去十年安倍使出各種招式來刺激日本經濟進入溫和通膨,但是無
論怎樣刺激,都無法讓日本經濟有效擺脫衰退,這情形也讓許多有名的
經濟學家雙手一攤、大惑不解。也許,在自由民主的國家之中,民間自
我形成的力量,才是解決這些問題最重要的推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76.122.216.66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JP_Custom/M.1632713798.A.D1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