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開學一週後,我總算慢慢調整步調,重新找回產出的能力啦!
我想先分享這幾個月來與病毒共處的旅程。
別緊張,不用通報疾病管制局把我隔離,此病毒非指新冠狀病毒,而是我第一次遇到的「病毒疣」,也就是所謂的人類乳突病毒。
雖然前陣子大家是因為新冠狀病毒得要居家防疫,但早在疫情升溫三級的一個多月前,我就率先開啟與腳趾頭上難纏病毒疣的長期抗戰了。
剛開始左腳中趾踩在地面有點疼痛,稍微檢查就誤以為是瑜珈練習頻繁導致摩擦起水泡,想說過幾天會消,因此沒有多加理會。
怎麼知道這個水泡不僅是成長速度緩慢,絲毫沒有要破掉或消退的跡象,連我想要拿針戳破都硬梆梆戳不進去,如此拖了一個多月後,感覺這不是自己能處理的狀況,我才終於甘願去皮膚科報到。
結果我誤會大了,根本不是水泡,而是會傳染的病毒疣,據說是較易發生在免疫力尚未成熟的兒童身上,那為何並不年輕的我會長疣?
成人則跟免疫力較無直接關聯,而是當皮膚有傷口,又正好接觸到病毒時,就有可能發生。
雖然我不記得自己腳趾頭有受傷,但醫生的說法是不一定需要真的傷口,有時候皮膚比較脆弱或摩擦微發炎的狀態,病毒都會有機可趁,而且似乎還有潛伏期,不會馬上發作。
究竟是因為師資培訓之後到處上瑜珈造成的?還是我脫鞋赤腳陪小孩在草坪上踢球呢?
正確答案無從得知,大概是宇宙覺得生活太無趣會沒有啟發,給我機會體驗一些從未經歷的事物吧!
病毒疣會讓皮膚外面產生一層像死皮般的保護膜包覆裡面的病毒,難怪我根本戳不破,只能醫師用刀片刮開,再做冷凍治療。
我活了三十幾年真的從未長過疣,以為冷凍治療是個很浩大的工程,會跟什麼冷凍人一樣,要把腳趾冰在某種機器裡面,事實證明是我電視劇看太多,是利用極低溫的液態氮以棉棒沾取或是經噴槍噴射的方式處理長疣處。
第一次醫生下手很輕,只覺得冰冰涼涼的,也幾乎沒有痛感,醫生沒多說明,只叫我回家擦藥,我天真的以為就此一切搞定可以收工回家,想都沒想到之後還要報到無數次。
總之,冷凍治療後,該部位的皮膚會漸漸變成死皮,大概每個兩到三週就要找醫生報到一次,再次刮掉死皮,做冷凍治療,大約療程進入第三次時,疫情也突然升溫,我只好拖著小孩一起去皮膚科。(由於我女兒覺得治療過程超有趣,醫生會讓她靠近看,讓她能抓白白的煙,於是就會定時催促我去治療,我完全變成女兒的活體教材啊!)
到第二次療程時,才發現之前誤會可大了,冷凍治療其實會有強烈的刺痛感,而且一次比一次還痛,最後一次醫生甚至拿出壓力球讓我捏。(不得不稱讚一下女兒的貼心,走出診所一直伸出手臂,叫我可以捏她,完全願意犧牲小我成全媽媽啊!)
每次治療完的前幾天,腳趾踩在地上都會痛,尤其後期醫生冷凍治療時間更久更多次,結束完甚至周圍會起水泡(這次是真的水泡了!),導致基本的走路都相當困難,會令我呈現詭異的行走姿勢。
但我沒有因此放棄練習瑜珈,只是想盡辦法避免腳趾踩地,有時候課程中某些體式躲不了的,就只好當作耐受性的挑戰。
也基於此,我徹底體會到,腳趾頭在瑜珈的動作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雖然紙上談兵上解剖學時,就知道筋膜鏈上腳趾的影響,但切身之痛的學習效果,絕對是難以忘懷)
當傷口慢慢癒合長出死皮之後,才會讓我進入舒適期,但兩週後又要鼓起勇氣再去痛一次,就是一個無止盡的循環。
我生活中安排事情變成要配合治療的節奏,某程度來說,我真的是在居家防疫,只不過是被病毒疣限制了我的行動啊!
可能醫生也沒想到我腳底這個病毒會如此難纏,因此第一次沒跟我說會需要再回診;第二次報到時,醫生說可能需要三、四次的治療;等到第四次去報到,醫生連問都不問,一看到我就直接叫我腳放架子上時,改口說療程可能要六、七次。
終於在台灣疫情降級的前夕,我的奮戰也露出一點曙光,傷口在死皮中冒出了些黑點,看起來像是病毒終於被帶到表面,準備好要離開我了,讓我內心有種即將解脫的竊喜。
殊不知,重頭戲都會放在靠近終點的時候,在我已經對療程都有心理準備之後,宇宙就來點新玩意讓我體驗。
最後一次報到,醫生照例刮開死皮,照理說死皮是沒有痛感的,但這次似乎是病毒疣被連根拔起,令我措「腳」不及感到一陣巨痛,接著就看到傷口爆血,醫生貌似見怪不怪,稍微擦掉血就掏出噴槍冷凍我,我只能死命地捏爆壓力球,以阻止自己叫出聲。
等我回到家一看,才發現傷口跟之前都不同,整個OK蹦沾滿血,也還沒有完全止血的跡象,內心不免感到一陣擔憂,畢竟跟前幾次的情形大不相同,我只能不斷提醒自己,要相信身體的自癒力。
隔兩天,傷口雖然血止住,但周圍開始腫脹起水泡,血全部回滲在水泡內,有些怵目驚心,我實在也不清楚這是傷口復原的正常程序,或是需要回診處理的狀態。
從小到大,相較於我弟因為各種病痛進出醫院的豐功偉業,我真的算是健康寶寶,唯一一次去急診報到和住院,就是生小孩那時,因此我對於傷口真的十分陌生啊!(況且我根本也看不見自己自然產的傷口😂)
在如今資訊發達的時代,通常面對這種進退兩難的情況,我們的直覺反應就是立刻上網搜尋,我當然不例外,但資訊不看還好,看了只會嚇死自己,是蜂窩性組織炎之類的訊息一堆。
這種時候,對身體安危的恐懼真的是會瞬間襲來,偏偏大腦真的很擅長想出各種可能的發生,促使自己一不小心就被恐懼的想法帶著走,忘記恐懼的那份能量也可以反過來成為自己內在依靠的力量。
我還記得看著傷口的那一刻,腦中充斥各種感受,焦躁、無助、害怕、擔憂,那種無法確定的不安就像停不下來的列車,在腦中高速行駛,我明知道一切都是存於腦中的恐懼,什麼都沒發生,但我選擇讓那些情緒流動,我看著它們在我裡面張牙舞爪地叫囂,卻沒有試圖去做些其他事情轉移注意力。
接著在某一刻,彷彿找到喊停的剎車按鈕,我告訴自己:「我才是身體的主人,力量就在我的一念之間。」我再次選擇相信,觀察自己的意識是如何在創造我的身體實相。
果然,腦袋想的大部分都不會發生,幾天之後血慢慢被吸收,又一週過去水泡也都自行消退,纏著我好幾個月的死皮也不再出現,我的腳指頭再度擁有正常的皮膚,這段旅程算是告一段落。
回頭看,不過是一個小小的傷口,就能讓我在那個當下如此慌亂,更何況生命當中又有多少大大小小的事件,是會挑起我們內在的不同恐懼,讓我們自亂陣腳,光是生活中各種不確定的未知,就足以讓我們每天停留在不安的情緒中。
我想自己絕非特例,這是許多人在生活中都會發生的內心小劇場,差別只在於,是否有意識地觀察到自己的思緒路徑及情緒狀態,看見自己是如何在應對腦中恐懼的聲音。
也正是由於觀察到這份恐懼,讓我有機會面對內心的聲音,跟身體有了一次不同的互動。
雖然我前面形容得像是在跟病毒對抗,實際上我不覺得病毒疣是敵人,我的目標是要消滅它,而是一個讓我面對生存恐懼的機會,以強化內在回到信任的肌肉。
如果問我宇宙透過這個病毒疣的存在想告訴我什麼?
我認為是「給身體時間,慢下腳步感受身體的變化。」
事實上,瑜珈師資培訓期間及結束之後,我對於體位法的練習是有急迫感的,總覺得要練習到一定的程度及穩定,才讓我有信心分享瑜珈給更多人。
因此,我會不由自主地在內心催促我的身體,趕快跟上腳步,讓我可以輕鬆地完成某個體式。
即使我明知道練習過程中的體悟和理解才是重要的,輕易就達成反而會無法感受到他人的難處,以及可以調整的部分,也常常提醒自己要感謝我身體每一次的配合,但那份焦躁也不是輕易得以消弭,三不五時仍會竄出頭,使得我很難放過自己。
這時候宇宙就送來一個讓我與病毒共處的過程,練習有耐心的觀察變化,而非焦急地想解決「問題」,練習找出在這個狀態下舒適的生活方式與節奏。
透過治療病毒的過程,我會更有意識地提醒自己,不論身體狀態處於何種階段,都不視為需要解決的問題,只是一種存在的方式。
學會去擁抱在每個當下全身上下的體驗,因為練習中那些辛苦、掙扎、緊繃的感受,是限時限量,一旦越過那個階段就不會再體驗到了。
也許看到這你會納悶,究竟為何我要把治療過程寫如此一長篇呢?
因為我覺得處理病毒疣的過程,在與面對內心議題的過程其實極為相似,並非一蹴即成,往往都需要反覆治癒,一次次去除包裹在外層的武裝,最終才能連根拔除。
如同我拖了一段時間才願意正視腳趾上的「水泡」,正是因為那個症狀不處理都在可以忍受的範圍,也不影響日常生活,但若是去面對處理,就擔心會有一段不便的時期,致使我的日常需要重新調整,乾脆維持現狀好了。
卻也因此,病毒長出更多的死皮包覆,進到更深層的皮膚內,使得我要花更久的時間治癒。
願意走向療愈的旅程,開始通常也不容易,很多時候是真的重大的事件發生,不舒服的感受蓋過了改變的恐懼,我們才願意用不同於過往的方式面對生命。
在急於找回舒適感受的時刻,也很容易有錯誤的期待,以為只要找出困住自己的內心題,面對釋放或進行某種療癒後,問題便會迎刃而解,自己就能脫胎換骨,生命從此不一樣。
哪裡知道,生活過著過著,某一天突然發現面對相似議題時,仍舊挑起自己情緒時,才發現過往的印記還埋藏在體內,並沒有完全褪去。
我記得有次參加身心靈的課程,有個同學做完練習後,在分享時,說著說著就悲從中來,他說自己聽到其他同學所說的話,內心便忍不住想自己思維怎麼會如此有限狹隘,接著他就察覺到正在批判自己,又開始拿自己與別人比較,他非常難過自己還是在原點,上了這麼多的身心靈課程,竟然仍舊在「愛自己」這個課題上打轉。
他對自己的鞭打的那份情緒,是真實且能感同身受的,我們或多或少也曾經如此評判過自己,因為我們很多時候都對自己很嚴苛,認為重複的事情不該再發生。
但事實是,療愈的旅程並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重複」而已,每一次的發生,都有細微的差別,也都會看見不一樣的自己,也許是發生的強度不同了,也許是覺察的速度不同了,又也許是我們內在面對的力量不同了。
很多時候,我們都急著「解決問題」,才會期望一次就藥到病除,快速找回內心的平靜,而忽略正是不舒服的感受才帶來重建的機會。
當我們帶著覺知接納每一時期的自己,就會明白重複的面對並非壞事,不過是提供穩穩地打好地基的材料,讓我們無懼風雨。
更不需要害怕強而有力的一擊,很可能那會是那份課題即將完成的訊號。
當我們願意一次又一次面對,把包裹在外的防衛機制剝開,也就越能與真實的自我靠近,恐懼也就在每一次的願意中逐漸遠去。
爪狀趾治療 在 鳥人鳥事多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發現問題就要及早處理呦~
我家鳥嘴健不健?🐤🐤🐤
健康的鳥嘴!也代表健康的生活
那麼如何知道鳥嘴健不健?
讓阿迷購帶你一起來照顧神奇鳥嘴吧!
⚫【為何鳥嘴這麼健?】
鳥嘴除了吃飯喝水
破壞東西、亂噴亂撒
送你瘀青破皮之外...
還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功能喔!
鳥嘴是個萬能工具,🛠
仔細看看野外的鳥兒
利用牠的鳥嘴幫助自己攀爬、
忙著將樹皮一層層剝開或是在木頭上鑿洞,
藉由破壞來尋找食物、打開堅硬的果實外殼,
或是收集材料,打造溫暖的家🏠
也可以溫柔的幫同伴梳理羽毛,
哺育鳥寶寶❤🐣
我們是雙手萬能,而鳥兒可是單口萬用呢!
因此,可別忽略了鳥嘴的健康與照護喔~
⚫【鳥嘴太長會怎樣?】
#鳥嘴前端的角質
就像我們的指甲一樣,會不斷生長
野外的鳥兒,覓食、啃咬破壞、
挖洞築巢…等,樣樣自己來
鳥嘴通常能夠自然地修磨
而家裡的鳥寶,如果沒有提供適當的活動
鳥嘴可是會越長越長,
最後造成生活的不方便喔😲
⚫【鳥嘴太長該怎麼辦?】
👉建議可以請 #鳥店專業人士 或
#禽科獸醫師 幫忙修磨修剪
👉在籠內增加合適的 #磨趾棲木/#磨嘴石
讓鳥寶自然的修磨嘴喙與腳爪
👉提供可以啃咬破壞的玩具
(木頭、木片、皮革、藤草等材質)
讓鳥寶啃咬玩耍的過程中,
修磨並減緩嘴喙生長
⚫【鳥嘴有龜裂該怎麼辦呢?】
鳥寶可能在啃咬破壞的過程中,
造成鳥嘴表面些微龜裂
掀起的角質會老化代謝,
並隨著在鳥寶磨嘴時自然脫落
但有時因為鳥寶體內 #營養不足
導致嘴喙更容易龜裂
為了讓鳥嘴能正常生長,
平時帶鳥寶多 #曬太陽☀☀
#提供礦物質與鈣質🐚🦴
幫助鳥寶身體合成維生素D
再搭配 #新鮮蔬菜水果 #新鮮綜合穀物..等
#均衡的飲食,能讓鳥嘴健康漂亮,
身體也更健康喔!🍎🥦🥕🌶
⚫【鳥嘴受傷了!怎麼辦?】
鳥寶在瘋狂、驚嚇、玩耍時
都有可能發生意外🤕
💫和其他鳥寶爭鬥、打架
💫飛行時跌落、撞傷
💫啃咬危險物品
都有可能造成鳥嘴受傷🙈
因此要特別小心
如果不慎發生,飼主要立刻處理
若狀況嚴重,一定要趕快送醫喔!
⚫【不斷增生?!鳥嘴生病了】
寄生蟲、酵母菌或真菌感染時🐛
會引起鳥嘴增生異常、變形
感染處會形成 #白色結痂,角質過度增生,
導致鳥寶奇癢無比、失去活力、沒有食慾
發現感染時,一定要速速就醫治療喔~❗💊
🔺造成生病的寄生蟲
https://pse.is/H6RTM
如過有肝臟方面的疾病,
也會造成嘴喙指甲過度增生、生長畸形
🔺讓口足異常的肝臟疾病
https://pse.is/LZCVX
建議若 #發現嘴喙或足部異常時,
一定要速速就醫🏥
盡早發現潛在病因,
更能把握黃金治療期喔!
---
鳥寶也可能因為遺傳、孵化過程不當、人工餵養不當、受過傷..等因素,導致嘴喙異常,上喙過短、嘴喙交叉生長..等
這樣的鳥寶,除了需要定期醫療回診、照顧方式須斟酌調整之外,仍都是惹人疼愛,值得呵護的寶貝🤲❤🐦
時時觀察鳥寶的健康狀況、除了注意鳥嘴
每天觀察便便、精神、食慾
也都是發現愛鳥健康異狀的重要依據喔~
---
了解鳥嘴有多麼重要之後,
下次被健康有力的鳥嘴摧殘時,
就更加心懷感激了呢~👌😌
---
#嘴健的鳥寶才會快樂
#鳥寶快樂鳥奴就快樂
#阿迷購 #寵物鳥 #鸚鵡
#鸚鵡的嘴喙
爪狀趾治療 在 物理治療師臨床治療手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96. 無法深蹲的重訓男
這位患者是重訓教練轉介過來尋求治療,最主要的症狀就是做深蹲的重訓動作時(如圖一),無法完全蹲下去,再蹲會有往後倒的感覺,蹲到最低的高度是靠髖關節屈曲以及軀幹往前趴去達到動作目的。這樣的姿勢對於上槓負重深蹲是危險的警訊,後續會衍伸更多的運動傷害!
首先評估的就是整體的下肢以及步態,由外觀來看這位患者是典型的X型腿(如圖二左),這樣的肢體外觀帶來的下肢骨關節變動包含:大腿骨內轉、小腿骨內旋、腳掌內塌與骨盆前傾(如圖三)。由此可以繼續去思考下肢的肌肉在平常行走以及運動過程中大致會發生甚麼問題!
最直接呈現的就是大腿後肌的緊繃(如圖四),因為大腿後肌為雙關節的肌肉,肌肉附著點為骨盆的坐骨粗隆以及小腿的脛骨和腓骨,當骨盆呈現前傾的狀態時,大腿後肌自然就會被拉緊。另外不管在直膝抬腿(如圖五)或是大腿後肌緊繃測試時,患者的兩側大腿只能抬到30度到45度之間,再往上抬就會產生肌肉伸展的緊繃與疼痛感,相當令我震驚的緊繃程度!坐骨神經的症狀已經排除!
再者,腳掌在X型腿的結構下,是呈現向內翻的型態,正常的足弓都是扁平足的類型,但是此位患者卻是高足弓的族群(如圖六左下、圖七右),除大腳趾外,另外四趾也呈現爪狀趾的樣貌(如圖八)。由上述兩項下肢的膝關節與足底結構來推估,高足弓的族群原本在踩踏時就以前足部與腳跟為主要承重的位置(如圖九);但是加上膝關節內八的影響,踩踏的壓力點會更偏在大腳趾與腳跟內側,所以患者另外四根腳趾的爪狀表徵更加明顯。患者在行走時,下肢應該會呈現更不穩定的狀況,導致下肢肌肉群需要更用力收縮去加強穩定,最後形成在執行功能性動作時動作受限!
由於患者也是常久坐的上班族,所以腰部的肌肉群也會緊繃,在進行治療時,就連同腰部和骨盆帶的肌肉群一併放鬆,包含髂腰肌(如圖十)和腰方肌(如圖十一右上),一方面也是讓腰椎和骨盆可以恢復到更好的位置和活動度,最後針對大腿後肌和小腿肌群進行放鬆。整體治療執行完畢之後,患者直膝抬腿與大腿後肌緊繃測試,已經可以達到70度,另一側的骨盆也不會跟著被帶上來。患者很驚訝腿竟然可以抬得那麼高,而且沒有拉筋伸展的疼痛感了。請患者再做深蹲的動作,可以順利的再往下蹲。
在重訓有任何動作執行上的困難,請盡快跟教練諮詢討論,有需要物理治療師協助的話,相信我們絕對會提供專業的醫療處置。期許大家都能健康運動,動得健康!
爪狀趾治療 在 Berkemann-足部健康小教室-認識錘狀指Q&A.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時間一久肌腱自然退化,也就容易產生爪狀趾,這類屬於趾頭肌腱退化所造成的爪狀趾該如何改善舒緩呢?就交給專業的物理治療師要告訴大家吧. ... <看更多>
爪狀趾治療 在 爪狀趾的成因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脚趾弯曲不到位可以通过手术治疗。 脚趾 ... ... <看更多>
爪狀趾治療 在 肌腱退化腳痛上身?天天五分鐘,輕鬆改善爪狀趾 - 媽媽經 的推薦與評價
爪狀趾 的治療牽涉到內在肌、外在肌、關節等很多方面的平衡, 其實各方面的考量非常複雜。 因為爪狀趾算是不同病因所引發的症候群之一,所以對於爪狀趾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