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豪老師文字專欄
說到讀「文言文」,你會想到哪一本參考書呢?
我打賭,99%的人,會想到《古文觀止》。
這真是一本好書,我自己也是從學生時代就讀到今天。
那麼,這是不是中國文學的歷史上,「最好」的一本文學參考書呢?
這個問題,如果你問中文系的學生,恐怕答案會很分歧。
如果你問中文系的教授,那麼答案大概是肯定的:
「不是,前面還有《昭明文選》呢!」
在這裡,先做點文學體系的科普。
中國的文章分類,有個最簡明的分法:
「一種是駢文。」
「一種是散文。」
散文好理解,你今天看到滿大街的作文補習班,教的都是散文寫法。
那麼,什麼是駢文呢?
為什麼文章的體例,還搞個「馬」偏旁的專有字呢?
那就來說說「駢」這個字。
「駢」的本義是,兩匹馬拉著一輛車。
所以可以引申為:「並列」
再進一步引申為:「對仗」
所以,駢文就是一種對仗體的文章。
你可以簡單理解成:
「由很多個『對聯』組成的文章。」
有一句成語,最能形容這種文章,叫做「駢四儷六」
因為,駢文的句式,四字句和六字句最多。
順便提一下,「儷」是「成對」的意思。
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文章?
這是一種讀起來,會搖頭晃腦的文章。
因為,駢文非常重視形式美和朗讀的節奏感。
所以,一讀駢文,自然就容易搖頭晃腦。
比如: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軫,地接衡廬。」
再比如: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
「雜花生樹,群鶯亂飛。」
當然,這種文章愛的人很愛,不愛的人,則很看不順眼。
主要就是「華而不實」,很像流行歌曲的歌詞,有點無病呻吟的味道。
唐朝這種浮華的時代,當然很流行駢文。
可是,就有兩個文人很看不慣,所以提倡寫散文。
「散文」,沒有「駢文」那麼多形式上的講究,只要文從字順就好。
像我現在寫的,就是散文,很貼近口語,讀起來沒壓力,不用查字典。
因為這也很符合人性的需求,所以慢慢的也就流行起來。
這兩個人,就是韓愈跟柳宗元。
這兩位就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但是,請注意!
「唐宋八大家」,是古代文章的最高水準嗎?
當然不是,他們最多只能代表「古文」的最高水準。
「古文」就是散文。
因為,先秦諸子百家的文章都是「散文」。
所以,韓愈他們的主張,在當時來說等於是:
「恢復古文寫法」
所以,韓柳二公並不是「文章」八大家。
而是,「古文」八大家。
在文學的天地裡,還有另一半屬於「駢文」。
清朝大才子袁枚有一句話:
「一奇一偶,天之道也。」
「有散有駢,文之道也。」
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說到這裡,你應該就明白文章一開始的那個問題了…
要把《昭明文選》跟《古文觀止》分優劣,其實沒什麼意義。
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就不成立。
這兩個選本,一個屬於駢文陣營,一個屬於古文陣營,沒有可比性。
(當然,《古文觀止》也有若干駢文經典作品,這是特例,別抬槓)
不過,不能相比,並不代表兩者的文學價值相當。
無論文學風氣怎麼變,中文世界中,地位最高的文章選本,永遠都是
----《昭明文選》
不信你去問問中文系的教授們。
那麼,這是不是意味著,研究中文的人都貴古賤今呢?
還真不是。
來聽聽白話文大家的評價吧。
魯迅說過這樣的話:
「以《古文觀止》和《文選》並稱,初看好像是可笑的」
「但在文學上的影響,兩者都一樣地不可輕視。」
這話意味著,《古文觀止》的影響力,確實不亞於《昭明文選》,畢竟通俗。
但是,將這兩部書相提並論,在內行看來,確實可笑。
關鍵在於藝術性。
文學的本質,在於藝術性。
我們來看看兩部選文集的對比,你就知道了。
《古文觀止》,書名聽起來氣派很大,其實還真是中文作文參考書。
是清朝的兩位私塾先生,選編的古文入門讀書,給學生當範本的。
《昭明文選》,則是國家級文獻。
由一位文化素養極高的皇太子(蕭統),帶領全國第一流的知識份子(比如劉勰),精心編選出來的文學典範。
說一下歷史背景好了。
梁朝的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品德姑且不論,文學素養沒話說。
他兒子蕭統遺傳了父親的文學興趣,最喜歡和文人雅士們談詩論文。
等蕭統做了太子,就開始想做點文學事業了。
他一方面搜集天下圖書,一方面延攬知識精英
準備再三,然後從歷代詩賦文章優中選優,編成《文選》。
(昭明是他的諡號,後人補加上去的)
這些精英裡邊,最有名的就是《文心雕龍》的作者劉勰。
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這兩部看起來並駕齊驅的文集….
背後蘊藏的差異有多少了吧。
在學中文的人心中:
補習班老師的講義《古文觀止》
跟國家級資源堆出來的《昭明文選》,是不能相比的。
當然,看到這裡你可能會不服氣:
「憑什麼太子編的就比較有藝術性?」
「沒聽說過高手在民間嗎?」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請你先做一道國文常識選擇題。
問題:你覺得以下哪些類型的文章會被《昭明文選》收錄呢?
(A)儒家經典節選,比如《詩經》、《春秋》
(B)諸子百家節選,比如《莊子》
(C)歷史名人演講,比如《左傳》、《戰國策》
(D)重要歷史記載,比如《史記》
如果以單純好文章就選的標準來看,以上四項都應該收錄才對。
好比說《古文觀止》,選了大量的(C)、(D)
但是, 《文選》作者蕭統在序言裡特地強調說:
「以上四項,一概不選。」
理由倒也充分。
不選儒家經典,因為這些經典是人倫典範,節選就等於褻瀆,萬萬使不得。
(這是政治原因)
不選諸子百家,因為那些著作重在立意,不重文采。
(這是藝術原因)
不選名人演講和歷史記載,因為它們不屬於文學創作。
(這還是藝術原因)
而且,這個標準還有個合理的例外,就是史書裡的評論部分。
因為這些評論都是史官深思熟慮之後的個人創作,很重視修辭,所以就入選。
(這也是藝術原因)
以這種態度跟標準來選文,內容當然沒問題。
至於《古文觀止》呢?
這本書我個人非常熱愛,爛熟於胸,當然沒有非議兩位吳夫子的意思。
但是,這就只是本參考書,還是抄來抄去之後的結果。
好用是好用,歷史性的意義就一般般。
這可不是我說的,是兩位夫子自己在序文裡說的。
古文宜選乎?
曰:「無庸也!」琳瑯滿目,美不勝收,則選尚已。
古文至今日,操選政者,代有其人,駸駸乎有積薪之歎矣!
尚宜選乎?
曰:「無庸也!」
詳略互見,醇疵錯陳,則選又尚已。
且余兩人非敢言選也,即焉云耳!
即之奈何?
集古人之文集,古今人之選而略者、詳之,繁者、簡之,散者、合之,舛錯者、釐定之,差譌者、校正之云爾。
蓋諸選家各有精思深意,以抉古人之奧,讀之者取此置彼,則美者或遺。
一概觀覽,則勞於睹記,此余兩人所以彙而集之也。
-
是為選文之論。
答案齊豫歌詞 在 鄧小巧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入行幾耐,就識呢個女仔(叫得女人了)幾耐,我當年簽咗Tvb ,佢冇簽,但我哋並冇因此而疏遠,反而一步一步,大家行得更近,如果問巨聲得返咩朋友同我同行,答案一定係佢!可能亦只有佢,明白我堅持嘅係乜。
好記得2個月前大家相擁而哭,原因係:當時《雅俗》終於要派台,6年,我倆一直跌跌撞撞咁堅持自己,終於有作品面世,而佢嘅堅持一定唔會少得過我,而最近佢跨出咗一個很大的步,更接近自己嘅音樂,更接近自己。我很明白接近自己承認自己的可怕,所以明白她付出了很多勇氣和努力!
王嘉儀 Sophy Kayee Wong!加油!當你擁抱你自己,世界就會擁抱你!
愛你的小巧(上)
《我和音樂》
自巨聲以來,一段日子。偶爾會有些有心人打聽我的消息問問「依你仲有無唱歌,依做咩消失左,你做律師啦都應該呵,都好呀咁叻⋯」
或許我在正廿四歲的月份,和大家親密分享一下我的心路。
沒簽無綫,是個人決定,因為我想真切地做音樂。沒有父母壓力,只是純粹的唔想。簡單如當時十七歲的我就簡單地沒有簽了。不是另謀高就,只是想每日被音樂包圍,到現在我心存感恩遇到公仔箱的賞識,令我有機會認識大家,但賴著少許天資的奇幻的閃光亦只有那半年。我想法很簡單,亦如玩具反斗城懶地硬頸的細路一個,任性出發 — 我只想素淨地做歌手。
沒有簽約,是個人迷失。電視合約問題,其實回看都是意義。十九歲去地球唱片試音,年輕氣盛唱幾首比賽飲歌,滿滿的自信換來AnR一句「你唱歌好好,但沒有個人風格」。二十歲朋友介紹約見高層,我說「目標是擁有王嘉儀的聲音的音樂」,他說「但你寫啲歌好悶」。二十一歲遇到大碼頭說傾簽約,食兩餐飯後我寄出了稚嫩的demo,他電話到「阿囡,我地唔會做依d音樂嫁,cover幾首依家既歌再腥黎啦」。迷失,是別人眼中唱歌好叻的我被擊沈。但擊沈後迷惘,迷惘後便是喚醒,慶幸。
沒有出歌,是不夠道行。到底我想唱得如大家認同的歌手,還是繼續沿途找尋可以唱得出什麼音樂:或者到上個月我仍存一絲猶豫,因為後者好難。
由小到大,我幸福,每天處身溺愛歡呼中成長,所以認為唱得好聽標準是大家給我掌聲的原因,讀得一百分是香港欣賞我的原因。久而久之,我恃著天資沈醉認同,因而沒有時間、沒有意識面對自己是誰,或未來的自己想要什麼。直到一零年紐西蘭exchange,六個月的白天黑夜都是唱歌,眼看身邊同年紀的人都會寫歌jam歌。沒有技巧卻深刻,很快樂很好聽。
沒有放棄,是趙增熹。
早在紐西蘭旅程之前,熹鼓勵我寫自己的歌:「我唔識,一粒音都寫唔到」;
寫到歌但得一段亂黎的音,熹送我他自己的電子琴,教我淘寶平平地都買到器材:「我唔識,電腦好煩又悶,點都編唔到demo」;
做到短短地demo但歌詞一舊舊,熹介紹耀輝給我,再結識他愛徒(而現在成了好友)王樂儀:「我唔識,廣東話寫歌都寫唔到」熹話「一齊寫囉,一齊work」;
做好曲詞但熹編完歌我又唔鐘意,便由我周圍找朋友亂黎,但他總會識趣遲半個鐘到再在我們找到方向後出手,重點講兩句拯救場面:「我唔識,譜都唔識睇,個個musician 都勁過我點監製」;
錄好樂器但要花幾個鐘揀take剪接我呻悶,熹任我搞,入來笑笑口「係咁嫁啦,依家都叫識揀自己鍾意嘅野」:哦,原來簡單如「揀自己鍾意嘅嘢」亦可以是監製;
彈琴八級但錄樂器時chord譜都唔識睇,死靠耳朵,熹叫我做十場舞台劇琴手。於是他在漆黑的後台站在我琴位正後方的身位看我彈《洋蔥》,就這樣站足了十場 。「我唔識,我隻手冇咁大跨咁多音」我埋怨,因為心底其實想在燈光下表演,為何要我坐在冰冷的角落坐三個鐘。結果彈十場,九場彈錯,熹卻說「好叻啦,唔錯呀」哦,情感投入更重要;
入錄音室唱但唱不出感情(我怕得很,怕在人前流露脆弱。)糾結,唱幾個月唱不好,熹直接坐外面彈琴,叫我自己喜歡唱時就唱,落簾熄燈,結果唱極唱不出框框:「我唔識,我都唔鐘意係人面前話人知我唔開心,點解抽離咁唱唔可以係真實地表達情緒姐?」又喊又盛式自欺欺人:捌扭硬頸,自尊心重但又脆弱:熹叫engineer出去,坐下談了又談開解我一整個鐘。
生日晚上再send了whatsapp 給我。
當我迷惑時,熹說「有啲野,唔係幾時做都得;當你行遠左,想行番番轉頭做番自己都做唔到⋯」
言商來說,幾年過後,他只是得到了幾首沒保證賣錢的歌,但我卻得到了許多 — 從音樂過程中,我找到能面對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有靈魂的生存方式。
(寫寫下,心路變成感謝卡一張⋯ 😛)
只想分享:踏實或者好老土,或者一點也不醒目⋯ 但找完一萬個借口後,認清自己的路向,內心是真的會更寬闊和熱暖,你身邊也會存在默默提點你的知音 。此刻音樂裡滿滿都是感恩,喜愛和相信。
祝福,共勉
Xx
S
答案齊豫歌詞 在 答案歌詞齊豫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答案歌詞齊豫 2023-精選在Instagram/IG照片/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話題資訊,找答案歌詞齊豫,你的答案歌詞,妳的答案歌詞,答案歌詞小球在Instagram ... ... <看更多>
答案齊豫歌詞 在 Alan毛亮傑- 齊豫「答案」。(詞:羅青。曲 的推薦與評價
晚安曲:齊豫「答案」。(詞:羅青。曲:李泰祥。收錄於1979年齊豫首張個人專輯「橄欖樹」) 天上的星星,為何,像人群一般的擁擠呢? 地上的人們,為何,又像星星一樣的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