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星的孩子」: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自閉症是天生的嗎?而我們身邊又有多少這樣的孩子呢?這幾年在許多社會事件報導中,常見自閉症與案件的關鍵字連結,有時候傳播媒體中的自閉症樣貌,未必是真實的,我們不應該輕易推論或標籤化這些行為。
近年來自閉症有機會透過不同的形式出現在媒體版面中,傳播媒體如何塑造自閉症的形象,大大影響了自閉症的社會印象。在許多社會事件報導中,也有機會看見自閉症與殺人犯、死刑犯、變態等社會新聞連結,最讓人擔心的,是過度簡化的資訊使得社會大眾對自閉症產生偏差的刻板印象。
■不放棄每一個孩子
自閉症只是一個人的部分特質,自閉症並不等於偏差或犯罪。即使自閉症是天生的,但後天環境的教養與支持仍然是他們穩定發展的重要因素。看到媒體報導中出現自閉症時,請不要驟下判斷,避免直接將犯罪、殺人和自閉症劃上等號。
日前臺北一名媽媽推著雙人嬰兒車搭捷運,卻遭某名男子毆打她的二歲兒子,她見狀大喊「你打他幹嘛啦!」並回打那名男子頭部。這起事件引起社會重視,由於那名男子患有自閉症,因此網路上出現一些貶抑自閉症的言詞,標籤化自閉症孩子,甚至有人羞辱自閉症孩子。
在這起捷運毆打兒童事件後,有位自閉症孩子的母親淚訴另一個有自閉症孩子的朋友竟被親戚諷刺說:「你家自閉症小孩要管好,最好出門都不要放他單獨一個人,免得哪天無法控制情緒,跟新聞中那個捷運打人的一樣,聽說他跟你兒子一樣是神經病,其實政府應該設一個院所,把你兒子那種病的都關起來治療,好了才能放出去,不然放出來到處跑,哪天又無法控制情緒打死人,家裡可丟不起那個臉。」這番說法讓自閉症孩子的媽媽心碎,也讓發文的媽媽想怒吼:「誰希望自己小孩是自閉症?他們不是神經病,他們是中樞神經受損。」[1]
■「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也稱為「泛自閉症障礙」,主因是因為症狀多元,不同的病人症狀也會有所差距,因「自閉症」有汙名化之慮,所以醫界目前更常使用「泛自閉症障礙」一詞。自閉症是一種腦部功能異常的廣泛性發展障礙,大部分在幼兒時期就會出現症狀,有些人會將自閉症稱為「星星的孩子」,不論是溝通方式,或是某些重複、固執的行為,跟一般人不太一樣。
自閉症孩童通常會有幾個特點,像是與他人相處困難、難以理解社交暗示(臉部表情、講話語調、身體動作等),甚至常常情緒不佳、無法自己照顧自己。自閉症孩童的治療需要依賴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幫助他們正常發展、並調整不適當的行為,且協助孩童發展個人的興趣。早期發現、治療、復健以及跟教育體系密切合作,才能幫助孩子得到最大改善[2]。
■自閉症種類
►「廣泛性自閉症」
自閉症大部分在幼童階段開始,目前發現自閉症的幼童智商會略低於整體平均,自閉症又能分成「高功能型」以及「低功能型」,「低功能型」在接收以及表達語言上較差,甚至沒有口語表達能力,「高功能型」則相反。
►「亞斯伯格症」
亞斯伯格症的人語言發展大多是正常的,主要的障礙是在動作技能以及肌肉發展上,部分亞斯伯格的人在智商上甚至高於正常人。
►「廣泛性發展障礙」
這類型的人主要是在社交溝通、互動、重覆行為等各方面中缺少幾項顯著障礙,以致於不完全符合自閉症的診斷,又稱為非典型自閉症,某些高功能自閉症孩童能透過學習以及復健可以改善症狀,甚至使症狀消失,也算是廣泛性發展障礙的一種。[3]
■「另類星兒」:亞斯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醫師為維也納的小兒科醫師,但他終生的研究興趣為藉由觀察來了解生命中隱含的定律。因為他對孩童的情緒發展的興趣及仔細觀察的成果,自1944年以來即逐漸報導一些與自閉症類似(具有社交技巧及溝通障礙)又相異(不同的人格特質及較優的認知能力)的亞斯格症候群。
亞斯伯格醫師在1944年首次報告四位具有社交互動(social interaction deficit)困難的男孩,並稱之為自閉性精神病態 (autistic psychopathy)。亞斯伯格醫師在這一方面的觀點,與首位報告自閉症的Kanner醫師一樣,採用了Bleuler大師"autism"的來強調這些個案的強烈自我中心 (egocentrism)及關閉與外界的一切溝通的特質。
雖然亞斯伯格醫師在50年前即提出亞斯伯格症候群,然而一直到1994年,第四版美國精神醫學診斷手冊DSM-IV及1993年世界衛生組織WHO「正式」承認亞斯伯格症候群後,相關的研究才逐漸增加[4]。
■亞斯格症候群
臺灣著名漫畫家朱德庸在五十三歲時被診斷為自閉症(亞斯伯格症),童年時期的他和同學無法相處,也常因聽不懂老師的指令而不快樂,喜歡畫畫的他,於是將畫畫當作人生的出口。在他五十多歲確診後,他開始對於過去種種釋懷,原諒自己和他人不同。
日本歌手米津玄師特殊的名字也讓他在求學時期遭同儕欺負。後來他二十歲時,被醫生診斷出患有高功能自閉症,是一種智商中等或較高,自閉傾向不明顯,但是語言表達、人際互動能力有障礙的自閉症。米津玄師也曾在訪談中說,「在此之前,只覺得自己是個來路不明的怪物,被鄭重告知病名後,便坦然接受了。」
而臺北市長柯文哲和太太也多次在公開場合指出,柯文哲罹患自閉症(亞斯伯格症),以致他在公開場合有不得體的發言與行為表現[5]。
台北市長柯文哲的妻子、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新生兒科主任陳佩琪回憶起,兒子小學數學考試的題目是:「媽媽走路送小明上學,請問媽媽走了幾公里?」正確答案是:家裡到學校的距離乘以2,因為媽媽必須來回。結果我兒子卡住了,因為他想到,我媽媽要去上班,她沒有回家(亞斯伯格的人無法理解抽象概念的描述)。
陳佩琪,講到家裡兩個大小亞斯,信手拈來都是笑話,但幽默背後,不敢想像裡頭堆疊了多少挫敗、孤獨、壓力、擔憂。
柯文哲在一封寫給兒子的信也提到,「如果有什麼要告訴你的,只有告訴你要謝謝媽媽。雖然我是你成長過程中缺席的父親,還好你媽媽的加倍付出而彌補過去了,真險!」這是一個難以傳達情感的亞斯父親的浪漫,像盞溫暖的燭火,在暗夜裡閃閃發光。[6]
■「擁抱多元,尊重差異」:醫嘆:社會污名害了孩子!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任黃玉書不捨的表示,台灣社會對自閉症仍有污名化,事實上,自閉症最大特徵就是「自己躲在自己的世界裡」,不愛跟人互動,很自我、很乖,呼籲不要二度傷害他們。
根據統計,國內自閉症患者中,約有70%屬於智商較差的中、重度患者,黃玉書指出,不少孩子都是經過復健、訓練,克服重重困難,才可能獨自出門、搭車,真有困難,也會主動向旁人求救,民眾遇到時,應該親切伸出援手,拉他一把而非恐懼他。
另有2成左右的患者,屬於智商很高、甚至在某些領域有特殊專才的輕度高功能自閉症,外表完全與常人無異,這些高功能自閉症患者,不乏醫師、科學家等高成就者,在國內還有不少擔任電腦工程師,只喜歡跟電腦互動。
自閉症的孩子,絕對不會主動傷人!黃玉書說,跟任何人都一樣,除非他們遭受外界攻擊,否則自閉症孩子很安全、很乖,不會攻擊人[7]。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 親子天下 )「管好你家自閉兒,別放出來亂打人?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619
∎[2] 康健雜誌-康健知識庫【自閉症】:https://kb.commonhealth.com.tw/library/367.html#data-2-collapse
∎[3] ( 台北市自閉症家長協會 )「自閉症分類」:http://www.tpaa.org.tw/OnePage.aspx?tid=136
∎[4] (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另類星兒----- 亞斯伯格症候群(兒童心智科 張學岑醫師)」:https://www1.cgmh.org.tw/intr/intr2/c3360/E_CHL(ASPER).htm
∎[5] (親子天下)「管好你家自閉兒,別放出來亂打人?報導下被汙名化的自閉症」: https://www.parenting.com.tw/article/5087619
∎[6] ( 康健雜誌 )「陳佩琪談家中大小亞斯伯格:柯文哲這樣安慰我」:https://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68312
∎[7] ( Anue鉅亨網財經新聞)「自閉兒被當狂魔 醫嘆:社會污名害了孩子!」:https://news.cnyes.com/news/id/1075280
➤➤照片
∎「從雨人到柯P─家中寶貝是「星星的孩子」自閉症患者嗎?」:https://www.grandmasbear.com.tw/2017/12/28/grandmasbear-and-grace-column-3/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精神疾病汙名化 #星星的孩子 #自閉症 #泛自閉症障礙 #廣泛性自閉症 #亞斯伯格症 #廣泛性發展障礙
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 / 衛生福利部 / 國民健康署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的網紅呂維胤-為你打拼,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20200629 呂維胤議員自由發言-要求市府增加精神科床位和專業護理人力 近年因發生過數例精神疾病患者傷人的重大事件,加深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和恐懼,也顯現出精神衛生在資源和醫護人員人力上都有不足的現象。 維胤建議市府應增加精神科床位、醫護和公衛社工人力,增加社區心理諮詢駐點和精神...
「精神疾病汙名化」的推薦目錄:
- 關於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呂維胤-為你打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心理健康知能衛教微電影】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什麼是精神病污名化? - Facebook 的評價
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是人,卻要做神的決定」:司法精神醫學的鑑定與治療
社會大眾常將精神障礙者的犯罪事件汙名化,認為只要患有精神病,犯案都能脫罪,但其實司法精神鑑定具有非常嚴謹的過程。
每一次社會發生精神障礙者的犯罪事件,大眾對於司法審判都有自己的期待。然而,瘋狂與理智的分界線到底在哪裡?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李俊宏主任」舉了一個有趣的例子。假設今天火車站發生一起事故,某甲將某乙推下月台。依據直覺,我們會直接認為某甲就是罪犯。然而,今天如果:
1.某甲是思覺失調症患者,在他心目中,某乙是加害他的人。
2.某甲是失智症者,他認定某乙與自己的太太私通,所以動手推人。
3.某甲和某乙都是幼童,在月台玩耍時,一個小孩將另一個推下去。
假如你是法官或未來的國民法官,會怎麼判呢?
■精神疾患案件中的醫學鑑定
在類似案件的審判中,司法精神醫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司法精神醫學是以醫學角度判斷個案在案發當時的精神狀態,並提供法院相關證據做為參考,就是一般俗稱的司法精神鑑定。此外,司法精神醫學醫師也會提供精障犯罪者的各式醫療服務,特別是針對法院要求的強制治療,甚至是出院之後的社區居家治療,希望能夠改善病患的病況,減少因為病情復發,而導致再犯的可能性。
近年來不少人討論的「思覺失調症」,在過去稱為「精神分裂症」,與失智症一樣,許多醫學影像研究都證實這是一種腦損傷疾病。而在醫學發達、一切可憑科學證據說話的今日,醫師能透過各式檢測與評估,去查驗嫌犯是否裝病。
李俊宏主任提出台灣過去曾做的調查,對犯罪者使用測謊器結果與法庭裁判的一致性,地方法院大約75%,高等法院則約71%;精神科醫師針對重症精神疾病的診斷,與法庭的一致性高於測謊器,均可達90%以上。
當然,司法精神鑑定絕不是一位醫師說了就算。從1950年代台大醫院開始導入司法精神鑑定以來,每一次的司法精神鑑定團隊,包括醫師、社工師、心理師,會經過三方專業判斷之後,找出科學性的解釋。如果在過程中發現有必要進行較長時間的觀察,就會啟動「留置鑑定」,將個案留在醫院觀察一週左右,讓鑑定程序更為完善。
■不是只要有患病,殺人就不用負責
▸只要患有精神病,犯案就都能脫罪嗎?
這是大眾最關心的另一個問題。根據台灣過去的調查,真正能夠達到法律免刑要件的個案,大約只有4%左右,也就是約有96%的個案必須要負一部分刑責。法律不是不處罰精神病患,就算嫌犯本身有精神問題,也必須要確認他在案發當下的辨識能力和控制能力都明顯缺乏,才符合免刑要件。
■犯案後的治療與支持
▸另外也有不少人會問,如果判決之後個案又回到社會,會造成社會安全問題嗎?
我國目前針對精障犯罪者的治療叫做「監護處分」,屬於強制性治療。以嘉南療養院為例,個案會先被安排到急性病房,給予急性精神症狀的治療,如果有自傷傷人等比較強烈衝動的個案,會轉到精神科的加護病房,待其穩定下來之後,再轉到復健病房。
復健期間,醫師會與個案培養長期的醫病關係,除了重建他的病識感之外,也希望能協助他在這個不幸事件中振作起來。因為精神科醫師可能是個案生命中,少數幾個願意坐下來好好聽他說話的人。
■不再汙名化,讓需要治療的人都得到治療
▸根據美國統計,所有的暴力事件當中,約4%與精神疾病相關。這代表有高達96%的暴力事件,是由一般健康人所犯。
▸又根據國外的醫學期刊《柳葉刀》報導,9,125位思覺失調症患者當中,542人有犯罪行為,若持續使用精神科藥物治療,再犯的比例只有未治療者的65%。
▸也就是說,並不是所有思覺失調症患者都會傷人,而對於有暴力行為的患者,只要能夠接受穩定的治療,是可以預防因為疾病症狀所造成的犯罪行為的。【註1】
■精神病患犯罪率,未高於一般人
針對多起隨機傷人事件,外界推測與異常有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楊添圍院長指出,根據國內外研究統計,接受規則治療的精神病患者,出現暴力及犯罪行為的機率並未高於一般人,而缺乏病識感,又沒有規則就醫或中斷治療的病患,確實有較高的危險性。
■精神疾病治療需多管齊下
楊添圍院長強調,精神障礙者須接受規則、長期治療,減少急性精神病症狀,如幻聽、妄想、混亂行為及個人能力缺損,尤其在社會壓力遽增,又缺乏家庭與社會支持的環境時,患者病情容易惡化,更需要及時、有效的精神醫療及社區介入,透過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社會心理支持多管齊下,是維持病情穩定的唯一方法。
■精神科居家治療,助穩定病情
楊添圍院長呼籲,若有藥物順從性不佳、無法規則治療的精神疾病病患,親朋好友應立即尋求精神醫療專業協助,除了常規門診追蹤外,還有居家治療、精神科緊急醫療等可在社區中進行的精神醫療模式,以增加治療強度。【註2】
■根據統計,有高達7成的思覺失調症患者沒有病識感,該如何鼓勵他們接受治療?
「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李俊宏主任」建議,除了親友的關懷與體諒,或者以健康檢查為由,協助病患就醫,最重要的是社會大眾要對病友保持平常心。
唯有在重視精神健康的環境下,才能讓病友在疾病發作初期,甚至是開始有壓力時,就能尋求專業協助,避免精神疾病發生。精神健康就是國家的安全基礎,希望我們能早日停止對精神疾病的污名化,讓我們的社會多一點同理心與平常心,再也不要發生令人遺憾的社會悲劇【註1】。
【Reference】
大愛電視 DaAi TV《人文講堂》節目:
〈司法與精神醫學:瘋狂和理智的分界線〉- 李俊宏主任
李俊宏,現任衛生福利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主任,從事司法精神醫療相關業務多年,除了司法精神鑑定(民事、刑事)之外,亦從事司法強制治療(藥癮、酒癮、家暴、性侵害、監護處分等)十餘年,目前每週均有司法精神鑑定與門診、住院強制治療業務。他呼籲大眾,要對身邊的精障朋友保持平常心,只要他們能夠持續就醫,病情就可以維持穩定,這才是從最根本解決社會悲劇的方法。
https://youtu.be/polMLyqeWHg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
▸落實以復元為導向的社區精神醫療照護:精神病人社區化照護是世界趨勢,也是近年來重大的精神醫療政策。國家衛生研究院曾為此開過三次論壇研討會(胡海國, 2002, 2003, 2004)。這十多年來在精神病人社區照護上增設了許多住宿型精神復健機構、日間型精神復健機構、精神護理之家,開辦許多職業訓練、就業輔導、支持性與庇護性就業,也增聘了社區關懷訪視員,期望在離開醫院後能有後續社區的追蹤關懷服務。
▸ https://forum.nhri.edu.tw/book-108-5/
1. 來源
➤➤資料
∎【註1】
獨立評論在天下「我們是人,卻要做神的決定」- 司法精神醫學的鑑定與治療:https://bit.ly/2JoBDfZ
主講:「衛福部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李俊宏主任
https://www.cnpc.mohw.gov.tw/index.php?func=team&pid=90
∎【註2】
健康醫療網-「精神異常惹禍? 隨機傷人恐是模仿效應」:https://bit.ly/33t6lvD
➤➤照片
∎【註1】
∎(3Q 陳柏惟)「完整司法精神狀態評估過程」:https://bit.ly/2HTvcku
刑事訴訟法》第 294 條:「被告心神喪失者,應於其回復以前停止審判。被告因疾病不能到庭者,應於其能到庭以前停止審判。」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司法精神醫學 #司法精神鑑定 #精神疾病汙名化 #李俊宏 #思覺失調症 #精神分裂症 #楊添圍
署立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醫學中心 /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他們不是自願生病的】:台灣大學法律學系-李茂生教授直言:「精神疾病現在已經被汙名化,台灣民眾普遍將精神疾病患者當成異類看待」
因為不夠了解他們,所以懷有恐懼與嫌惡之情,每當出現精神病患犯罪案件,就會引發社會排斥情緒,希望透過司法手段一次性解決所有問題,將他們驅逐到社會邊緣,終身監禁或任其自生自滅,缺乏協助病患重回社會的意識。
■李茂生教授:精神疾病汙名化,協助回歸社會才是根本
李茂生教授說明,精神疾病分為「急性」、「亞急性」、「慢性」、「復原期」等種類。如先前犯下鐵路殺警案的鄭嫌,就屬於少數「急性」案件,應透過短期、高強度的醫療監護有效控制病情,使其恢復到「亞急性」、「慢性」等較穩定階段,再輔以社區監控和專人照護,追蹤病患狀況,讓個案擁有病識感且維持一定的社交生活,日後協助監護處分個案回歸社會,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他們不是自願生病的」
為穩定監護處分個案病況、幫助他們回歸社會,李茂生教授指出,除了透過現行的監護處分制度,還須落實症狀分級制度,輔以專人照護,也可將精神衛生納入社會安全網中,強化體系。
社會安全網目的在於集結社會力量,建立社區和家庭為基礎的防護體系,李茂生教授認為,若將精神衛生納入安全網體系中,能在精神疾病患者發病時強制其住院治療。而當精神疾病患者在監護處分期滿,回歸社會時,政府也能透過社會安全網,持續對個案進行後續追縱、了解個案病況,達到有效治療的效果。
然而,李茂生教授坦言,監護處分個案常因外界的漠視,得不到良好的照護,陷入惡性循環。如同台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中,人權律師試圖找出精神疾病患者的犯罪動機,卻飽受民怨,認為罪犯無權得到社會的幫助與諒解。
■李茂生教授期盼外界能多一些同理、換位思考
放下成見來幫助這群需要被照顧的人,在監護處分個案發病時,根據症狀落實分級戒護制度,派遣專人照護,並結合社會安全網的力量,持續追蹤個案狀況,讓個案在完善的社會照護機制下逐漸穩定,獲得重歸社會的可能。(資料來源:【註1】)
■衛福部擬修法開罰「報導不當扣連精神病與犯罪」
專家指出,將「精神疾病」和「犯罪行為」扣連是常見的污名化,對精神病人及家屬帶來負面影響。衛福部擬修法增訂罰則,媒體在未經法院判決前,不得報導當事人疾病或障礙狀況。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諶立中 司長」接受記者訪談時表示,現行精神衛生法雖已規定,傳播媒體報導不得使用與精神疾病有關的歧視性稱呼或描述,並不得有與事實不符或誤導閱聽眾對病人產生歧視的報導。
賴德仁教授受訪時也說,媒體針對精神疾病者的報導常有偏頗,如曾有一患者出現暴力行為傷害人,媒體去採訪公司,公司就說此人有「思覺失調症」。但事實是這名患者過去曾有藥癮,大腦才因此受損,媒體「未審先判」。
另一種例子是,當重大社會案件發生,媒體常採訪精神科醫師「分析」加害人;但賴德仁教授說,精神科醫師不可能僅從案件型態及片斷資訊「隔空看診」。就算加害人曾有精神科就醫紀錄,也是個人隱私,不應該被揭露。
賴德仁教授說:「衛福部的修法可能宣示性意義大於實質,但重點是希望營造友善社會,當病人都願意接受規律的治療,家庭又能接納,有好的社會支持,降低病人疾病惡化的風險,也可以減輕社會負擔。」 (資料來源:【註2】)
■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
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精神病人最理想的治療環境為「最少束縛且為病人最熟悉的環境」,因此,政府及相關單位致力推動社區復健工作。為精神病人推展醫療、復健、長期照護等連續性服務,期待能符合讓病人回歸社會的理念,乃衛生福利部當前施政之重要課題。
過去臺灣地區長期以來,對精神病人的醫療過於強調住院治療。因此,精神病人經長期住院後,容易造成與社區隔絕、社會功能退化及日常生活處理能力降低,亟需藉由社區復健相關配套措施,來協助病人早日回歸社區。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新聞人 NewsPeople)「精神疾病遭汙名 學界盼落實分級戒護助回歸社會」:http://www.newspeople.com.tw/npro-200913-03/
∎【註2】:
(中央社新聞粉絲團)「報導不當扣連精神病與犯罪 衛福部擬修法開罰」: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4130040.aspx
∎【註3】: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精神病人社區照顧需求探討及評估】:https://forum.nhri.org.tw/outcome/publications/book-108-5/
➤➤照片
∎(中央社)【我們與惡的距離推向日本】:https://bit.ly/35Ye5rA
∎(高雄市立凱旋醫院)「精神醫療、社區照護及長照服 務之挑戰與展望」:https://ksph.kcg.gov.tw/psychiatric/d4.pdf
∎【註3】
∎(中央社)「思覺失調患者的世界怎麼了?在虛幻與現實中拔河」:https://project.cna.com.tw/cards/20200508-Schizophrenia/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國民健康署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台灣精神醫學會
#精神病 #社區照顧 #精神疾病汙名化 #精神衛生 #社會安全網 #賴德仁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 台灣精神醫學會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 國立臺灣大學法律學院
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呂維胤-為你打拼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00629 呂維胤議員自由發言-要求市府增加精神科床位和專業護理人力
近年因發生過數例精神疾病患者傷人的重大事件,加深社會大眾對於精神疾病患者的污名化和恐懼,也顯現出精神衛生在資源和醫護人員人力上都有不足的現象。
維胤建議市府應增加精神科床位、醫護和公衛社工人力,增加社區心理諮詢駐點和精神復健中心,並從教育著手來改善精神患者汙名化狀況,建構社會 全往,降低憾事發生率。
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劉仁凱的原生家庭為道教信仰,但想要成為畫家的他,從小就對西方基督信仰充滿興趣,愛讀《聖經》故事,他自言或許是受西方畫作的影響,但也跟他常有一些神祕經驗相關,比如陷入負面情緒時,會聽到奇怪的聲音,又或者是經過觀音廟與友伴小開神明玩笑,忽然皮夾裡的信用卡就不翼而飛,沿路找尋一、兩個小時不可得,但隨著他在心中向神懺悔後,一台黑色賓士車裡的駕駛者對著他,滑開撲克牌似的拿著他遺落的信用卡,並交還給劉仁凱。
他深信世間有神靈的存在,而神靈的存在與面貌可能是多樣性的。自言非正統基督信仰者、亦未受洗的劉仁凱,希望能夠透過藝術創作討論各種宗教之間的異同,能夠超脫彼此之間的矛盾與衝突,互相理解,明白或許都是來自同一起源。
《Married the Christmas》透過黑人侍者捧著豬頭,三位穆斯林擺出交叉手勢,但同時手上叉子又有肉品,畫面充滿犯罪的禁忌暗示。劉仁凱表示,這是一種視覺的陷阱,挑戰、處理人們對文化、宗教信仰的刻板印象,並且隱含對主流媒體看不見的手的諷刺寓意。對劉仁凱而言,這毋寧可以是一種不同宗教信仰者坐下來一起歡慶共餐的美好寄望。
2017年展開、持續至今的《HUMANS AS HOSTS》(《宿主計畫》),是劉仁凱邀集愛滋病病毒感染者(HIV-positive)參與共同創作的大型計畫,透過訪談,彼此交換生命故事,從而在影像裡安置蘋果與藥的意象,以及代表受訪者生活與精神狀態的各種物件,傳達出被攝者的生活場域與樣貌。他希望這一組作品能夠多少改變一些社會大眾深受主流媒體影響、不自覺對愛滋病汙名化的認知。
其創作計畫多在議題研究中獲得文本,並學習特定物件之於研究主題/對象的意義及符碼,以將其轉為作品裡的視覺符號敘事,帶出宗教信仰、傳染疾病、集體價值觀等人類社會議題之討論。
小檔案
劉仁凱畢業於世新大學圖傳系,現為自由攝影師及藝術工作者。曾獲International Photography Awards(IPA)榮譽入選獎、宜蘭美展入選獎,並以《Married the Christmas》奪得2014索尼世界攝影大賽國家區域首獎。
個展有《HUMANS AS HOSTS:001-005》於高雄.駁二藝術特區、《HUMANS AS HOSTS:001-017》於臺北.DAILY PIAZZA日常聚落。尚有聯展於宜蘭美展・羅東文化工場,以及目沙龍・Woolloomooloo Xhibit・台北等。
相關新聞
https://goo.gl/WRNcJa
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公視新聞網 http://news.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http://pnn.pts.org.tw
PNN 粉絲專頁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PNN Youtube頻道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PNN Justin.tv頻道 http://zh-tw.justin.tv/pnnpts
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什麼是精神病污名化?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什麼是精神病污名化? by 小鬱亂入Depressy Trouble 由於新聞事件的延燒,大眾對精神障礙者的恐懼與歧視似乎慢慢地浮上檯面。前陣子甚至有新聞表示有某社區在大門貼 ... ... <看更多>
精神疾病汙名化 在 《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心理健康知能衛教微電影】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現代社會中, 精神疾病 與精神科常常遭人誤解。人們總認為精神科就是為發瘋的人在看的、 罹患 精神疾病 不可治癒、或是有壓力靠自己調適、看開就好,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