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 #存不了錢?五招式改變消費習慣,不用苦省就能把錢存下!》
本文刊登於 知識家 https://reurl.cc/q80dkn
助我存下 #第一桶金 的最大功臣是儲蓄鐵律,收入-儲蓄=支出,當處在「收入固定」的階段時,想要「增加儲蓄」,就只能透過「減少支出」的方法來達成,故能不能存下錢的關鍵,在於有沒有掌控好你的消費習慣。攤開姊從真少女到真偽少女這十幾年來完整的消費經驗,回過頭去,才終於從血淚中大澈大悟,參透「減少支出」其實並不是要你只能悲情的省吃儉用,手法太憨直,良好的消費習慣不是刻板印象中那套只管進不准出,而是要「將浪費的機率降至最低」,才是平衡 #存錢 動力與生活品質的箇中真諦!
花錢不一定尋得著開心的招式一,療癒你的不是花錢這個舉動。
靠「純粹花掉錢」來撫慰受傷的心靈,我真心不能理解,真的太純了(笑)。在受負面情緒騷擾的當下,潛意識會無聲無息的開啟自我防衛機制來使心靈好過些,會將你此時此刻的購物標準偷偷降低,而心煩意亂的你根本無暇顧及,大多數在這種情況所買下的東西都不會是你真正所想所要的,明明只是覺得還可以,就會胡亂塞個理由說服自己買得有道理,等到心情平復,看清楚又親手製造個爛攤後才悔恨無限,竟被自己的慾念趁火打了一場劫,錢沒花在刀口上,對不起平時的恪守律己,你事後的心情肯定會比花掉錢之前還要更低落,當然囉,把辛苦才存下的錢隨隨便便的花在一點都不值得的地方,怎麼可能會開心?
不是不能花錢,也不是錢花了就開心,而是要將錢花在開心上。我自己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稍稍放縱自己去做一些能讓自己開心起來的事情,為了這件開心,我願意付費。譬如說去享受一下全身按摩,藉由放鬆身體來放鬆心情,或是看場揪心動人的電影趁機流點眼淚好好發洩,也能大量補進正能量,若真想要買點實質物品,就努力想想有什麼是之前很想買但卻一直下不了手的?滿足自己真正的慾望才能達到慰勞的實際效果,並且不留下任何後悔的空間。
就像自行把錢包打開任人宰割的招式二,花錢越容易就越容易花錢。
曾經在排隊等著要結帳時,忽然想起這幾天的消費全都偷懶沒記過帳,等會要從記憶裡一筆一筆回想到腦死,現在竟然還要自找麻煩的多添加一項,想著想著,腦筋煩到都要打結了,便轉過身把東西放回架上,不買了;我也曾經待在家軟爛時,被網路廣告燒到把自己從沙發上鏟起來,步履維艱的走去拿出皮夾裡的信用卡,不知是否有神祕力量暗暗牽引,在輸入卡片資料時異常的一直按錯,得整段反覆重來,到了第三次我已經興致全失,氣力耗盡,直接宣布老娘放棄(笑),當我們耐不住囉嗦繁雜而取消購物,就代表原本打算要消費的,根本就不是經得起考驗的真愛,只能說聲恭喜你,又成功防守了一回合。
商人為了促進經濟繁榮(笑),不斷研發出更便捷的付款方式,從最早的現金、信用卡,到現在一切虛擬化的手機支付,買與賣之間越來越暢行無阻,交易越來越容易進行,想一想你有多少購物經驗是來自其他國家的網購平台?如果這些網拍沒有爆紅進台灣來,這一堆東西你真的會去購買嗎?我們對於「貨幣」的概念,漸漸從銅板、鈔票變成看得見卻摸不著的數字組合,這樣的演變只帶給我們便利性嗎?做個情境模擬測試,假若現在你剛提領出來的萬元鈔票在眼前無端被拋進海裡,跟你盯著網路銀行畫面裡的餘額,萬位的數字莫名的從2變成1,哪一種會更觸動你的不捨?使你抓狂加劇?
業者為了更新顧客的消費習慣,不斷想方設法推出更吸引眼球的優惠進攻你腦波最脆弱的那一塊,若尚未修練出高段的消費定性,我只能苦口婆心的勸世金錢遊戲是很危險的請快逃吧(笑),回饋率有5%超高嗎?回饋金有10,000元很多嗎?先從實招來你消費了20萬元是買了什麼夭壽商品!不要看到超高回饋率就覺得怎麼消費都划算,就安心的買買買下去,請問到底是在安什麼心啦!?利用各種優惠來購入應該買的東西就是聰明消費,你好棒棒,但為了要賺10,000元白白花了完全沒必要的20萬元則歸屬因小失大,頭殼跟口袋都狠狠的一起破幾康(笑)!我們是要隨著時代進步,跟著走在世界前端,但若是連根基都沒有穩固,腳就踮在尖端兒上,你只會更輕易就失去平衡,離萬劫不復的窮困深淵更靠近些而已!
與「魔鬼我」心理諜對諜的招式三,領錢。
「錢又被我花完了!?」每一回從皮夾裡抽出最後一張鈔票時,總是能一再印證失去才會感到心痛這個道理,在走到這最後一步之前,只要打開皮夾,眼角餘光瞥到鈔票層裡非空蕩蕩,就會下意識的認為「還有鈔票在那,沒有亂花掉很多錢。」感覺不到絲毫壓力,於是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卻悄悄加速了你花錢的節奏…
控制金流本來就是一場自我對抗之戰,原本只是想著一次領多點才可以省去要一直領錢的麻煩,直到受到幾次驚嚇後,才發覺原來一次領出五千元和一次只領三千元,花光光的速度根本是不相上下,痛定思痛,從此以後我開始限制每一次領鈔的張數,除非發生特殊狀況,否則日常提款我一律只領死豬價三千元,自我創造生於憂患的環境,逆向反制死於安樂的人性,惰性越堅強效果越突出,不敢大意的懶人我甚至維持這個習慣至今。
是不是偶爾幾次在操作ATM時,會頓時覺得眼前的畫面好熟悉?同樣的動作及場景似乎不久前才發生過?來來來,哩來哩來,這可不是夢境真實發生在現實世界的那種謎,而是你花錢花得太兇,才會領錢領到像在走灶咖如此自然!第一次站在ATM前親身經歷這記當頭棒喝時,那感覺就像是當場被「天使我」罪證確鑿抓包一樣,羞愧到低著頭走出去,挺住,矜持點,這些扯後腿的種種慾望,其實都只是在害你越晚達成真正心願的障眼法!
重質?重量?浪費鬼才需要做選擇的招式四,相似的東西不要重複購買。
可否請教「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同時使用到十瓶化妝水?」有需求但尚未添購的東西當然可以買,甚至就該買,你可以把保養流程的化妝水、精華液、乳液、面霜等全都買齊,但同樣功能的東西會有什麼樣的理由要重複買進?原本的擦起來沒效果,所以沒等用完就只好再購入新的?基於欲多金、愛地球、世界和平的做人原則(笑),不好用的東西既然都屬於你了,你就有責任要將它消化殆盡,張狂的拿來塗抹全身都算是種仁至義盡,在衝動波及無辜的荷包後,你還能給出的最後溫柔就只剩吃乾抹淨,讓它光榮的戰死在沙場上。好好記取沒做功課才買到劣質又不符合需求的教訓,謹記入門品味生活的第一條守則,「懂得入手值得花錢的好東西,比只有買得起的財力更高了一個等級。」
類似的東西一直添購,就會造成用不完而產生多餘,完全沒有使用過就放到過期只好丟棄則等同於白買,就屬於浪費,即使是日常生活的消耗品,在斂財的市場不斷推陳翻新下,出現功能更強大的新款後你就不可能再回頭去用舊款,從節儉好意出發的囤貨,反倒成為消費習慣中最容易落入的陷阱。買回家才發現已經有近乎一模一樣的同款,才想起還有這些東西的存在嗎?來,立即捲起你的袖子,讓我們來把家中所有東西都整治一頓!整理只有一個大方向,只要把相同性質的物品整齊排列在一起,有邏輯性的擺放,找東西時就不會因為早已四散各處根本忘記擱在哪,或是不夠全面性而有所遺漏,更不會因為物品亂七八糟的堆積而遮擋視線,深處藏有什麼根本看不見。
我的衣服不算多但是個重度洋裝控,衣櫥裡掛有近百件依照裙長、樣式規矩排放的洋裝系列,不但一眼望去一目了然有什麼款式,喜歡裙裝的女生看了也會興奮的想尖叫,心花怒放,只是每一次逛街時,還是會忍不住被新款燒得內心激戰不已,拿不定主意更搞不定自己究竟還能不能出手?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待時間消化掉些慾望後,理性便會默默浮出水面,冷面無情的烙下殺手鐧「你已經有一件花色剪裁跟這件看不出有什麼兩樣的洋裝了。」成功及時滅火,只好清醒清醒,拎著自己走人。
人人都知道,卻非人人都有耐心做得到的招式五,#記帳。
我將記帳分為初階和進階兩段,都是在記錄花費但呈現的意義不一樣。現在就請下載一個喜歡的免費APP吧,「…你該不會嘴裡說著想存錢,卻病入膏肓連記帳的工具都想花錢購買吧?」(笑)初階記帳,要將每筆開銷都仔細記錄下來,花在哪裡、什麼時候、花了多少?要使APP記載的數字跟現實金額零落差,準確性越高越能洞悉錢去哪兒了的真相,我在執行基礎記帳時,只要明細中瀏覽到單筆大於五百元的消費,就會一項一項揪出來拿放大鏡審視,再利用各種月結算的圖表分析功能,找出誘使我花最多錢的、花太頻繁的、根本不該花的三大罪魁禍首,靈魂拷問自己這一筆筆帳是否最終都流於浪費?好好懺悔,記錄至少要維持半年以上,便能抽絲剝繭出各種五花八門的案情(笑)。
信用卡帳單更是一種無所遁形的被動記帳。還不懂控制虛擬消費時,每個月都會被單子上高額的刷卡費嚇到脫口「我是誰?我在哪?帳單你要對我幹嘛?」(笑)「印象中我刷的金額都只有幾百元而已啊…怎麼可能這麼多…」消失的記憶非要等到所有被遺忘的帳目一一核對後,才肯心甘情願的接受原來這一切都不是幻覺,當時間一拉長,曾經刷過些什麼一定都會日漸模糊,更何況是我們根本不想承認不想面對不想記起來的行為,毋須再懷疑,經本人多次實驗證實,30天的時間裡確確實實是可以累積為數可觀的刷卡次數的(笑)。我甚至在存第一桶金時是堅持不辦任何信用卡的呢!因為信用卡是一種負債式的消費,是「先借來花,晚點再還。」,不僅增加記帳的麻煩,無感的刷卡更是容易在神不知鬼不覺中過度消費,十分母湯!
在確認自己不當的消費慣性、一場痛哭流涕認錯後就要實際去做改善,單價太貴的,請愛用高CP值的方案替代,花費過度頻繁的,請把每一次的間距拉長來降低次數,根本就不應該花的,請深思熟慮這筆帳的必要性及副作用,當你能做到不靠記帳就可以自律控管消費時,初階段就在此正式告一段落,記帳的習慣就能半功臣身退了。
進階段的記帳十分簡易,只要每次提款時紀錄一下就好,例如領出了三千元,直接在APP裡的活存帳戶那一項記上支出三千元即可,純粹抓帳,讓資產現狀能一目了然便行。
【讓自己值得你想要的一切】#投資理財
梅姬LU✍ #maggielulumaggie
國立臺北大學金融與合作經營學系碩士班畢,橫跨銀行、證券、人壽八年金融界業務資歷,從本土龍頭銀行年度排名中嶄露頭角,躍升前三大外商銀行客戶關係維護經理,攢夠經驗值,匯聚能力,決定成就翻新。抓住那一亮閃,頓點的體悟,雕琢創作,關於自我成長,兩性相處,投資理財,工作職場,滑雪學習。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黃靜萱木雕創作展 專訪: 黃靜萱 她,安靜,卻有一顆赤子之心。 創作者黃靜萱,作品人物就好像是她的分身,透過一刀一刀刻鑿木頭開啟了與作品的對話,每件作品中的人物豐富的表情傳遞著喜、怒、哀、樂。 青山滌心靈 童年,爸爸總會騎車帶著她到山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當時年紀還小...
「自然療癒碩士班」的推薦目錄:
- 關於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梅姬LU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心理師的呢喃 王映之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阿布布思義/阿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南華大學自然療癒碩士班-... - Min Ya 謝欣穎醫師身心靈全人療癒 的評價
- 關於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自然療癒碩士班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評價
- 關於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研究所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大自然療愈》–森林浴感官探索導引 Healing with Nature 的評價
- 關於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大自然療愈》–森林浴與身心健康的簡介 Healing with Nature 的評價
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心理師的呢喃 王映之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安寧心理師臨終伴行的路上帶了什麼?
「安寧心理師」顧名思義,是在安寧病房服務臨終病房及家屬的心理師,也是我拿到諮商心理師證書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一份深具挑戰的任務。
成為安寧心理師是我在已經拿到護理碩士並且有良好工作後,再次走上心理專業求學路上的初衷。
當我還在碩士班就讀時,尚少有醫院的癌症或安寧病房心理師正式職缺。畢業後不久,看到國內安寧的發源地馬偕醫院的專職心理師的徵人啟事,深深覺得是一種命運的安排,憑藉著一股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心情,硬著頭皮就丟了履歷。是否能雀屏中選,就抱持著盡人事聽天命的心情,就想要拚它一個不悔。真的感恩上蒼,讓我以一個心理界菜鳥之姿,獲得了一個機會去到了安寧病房服務以及歷練的機會。
以愛為名的初心
然而,回想當時的自己,帶著護理以及心理的訓練來到病人的床邊,卻像極了有滿腔熱血卻又無計可施的技師,面對以身體需求為首要顧念的醫療現場,心理師在沒有醫療、護理措施、社會資源補助等做為助人的媒介,無助與無力感經常襲來,來到安寧病房大約滿一年後,我寫下一首新詩 [以愛為名 ],記錄著我當時的心聲。
多少時候我捫心自問
憑什麼改變,
拿什麼安慰,
說什麼陪伴,
談什麼覺察,
更別說修通,
療癒,
是不是小說裡才會出現的風花雪月?
在安寧
絕沒有奢侈以年計算的長期治療,
也不奢望八次十二次的晤談次數,
在病床邊談不上架構的時間與空間,
談論避之唯恐不及的死亡,
還沒準備好的道別和說不出口的再見,
無盡的哀傷
無盡的思念
到底憑什麼,心理諮商得以發揮療效?
只好,
從互動裡認出愛,
從話語裡道出情。
笑容裡有苦澀,卻在眼淚裡有回甘。
領著你去看不圓滿的上弦月,也不忘提醒這只是被遮蔽滿月 之後我倆再從盈虧圓缺中悟出自然。
身為安寧心理師,
縱然有無以計數的治療限制,有對現狀無以名狀的悲鳴,
但以愛為名的治療初心,卻不曾須臾遠離。
有一種相信是 我 汝關係 的撫慰力量
為了與你心有靈犀那一點就通的瞬間,
我永遠赤誠相待。
不再空求不著邊際的療效,
只求我倆的真心相逢。
時至今日,通過一次又一次與病人和家屬心有靈犀的瞬間,我可以終於肯定的說,作為一個陪伴臨終者的心理師,最具療效的工具是以終於肯定的說,作為一個陪伴臨終者的心理師,最具療效的工具是那顆以愛為名的初心。那顆以愛為名的初心。
初心外加一份我願意~心理師愛人之心
在心理師與病人的關係上,臨終陪伴需要超越專業關係來到人我關係 (I thou relationship) relationship),在人我關係為基礎的工作下,心理師確實是脆弱的,所有的衝擊都將以赤裸的存在狀態下首當其衝。安寧心理師要面對的正是如此高情緒勞動力、高心理衝擊、高身心壓力的工作環境,專業理所當然是重要的。一 名具備有心理專業的幽谷伴行者,我們陪伴生命邁向終點,具備有心理學、心理諮商、悲傷輔導等心理素養係面對臨終過程中種種未知之心理變化的專業能力也用來進行心理評估與處遇。
所以,成為臨終伴行的安寧心理師需要有扎實的專業訓練作為後盾、堅定地初心做為基石、堅強的信心當作靠山,還要有一個對自己說聲「我願意」的承諾。
在現實上,看著疾病摧殘下的身體不成人形,有些腫脹變形、有些穿孔破裂、有些佝僂如同殘燭 各種出乎常理之外的生理形貌,帶來第一瞬間的複雜視覺及心理的衝擊。不說心理師在人的本質上對死亡的恐懼,對病人而言,死亡更是 可怖的龐然大物向心靈鋪天蓋地而來,在會談個人當中的情緒流動有如浪潮般變化莫測,有時看似平靜來,在會談個人當中的情緒流動有如浪潮般變化莫測,有時看似平靜卻暗潮洶湧,前一刻還平靜如鏡,下一刻可能驚滔駭浪直奔心理師而卻暗潮洶湧,前一刻還平靜如鏡,下一刻可能驚滔駭浪直奔心理師而來。在關係中工作的心理師,電視劇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也在來。在關係中工作的心理師,電視劇般的人與人之間的愛恨情仇也在死亡壓力下如板塊擠壓的使之瞬間迸發,現場張力之強。
「我願意」是心理師在幽谷相伴前行時的勇氣,願意在困難的處境下仍然跟生命苦在一起,我覺得,這就是心理師除了專業還懷抱著愛人之心,讓受苦的心靈在愛裡得到撫慰,願意真心相待,惶恐不安的心靈在這個安頓之處得到修復。
心理師的靈性品質
當我更貼近我面對臨終者的 無能為力,我越是發現臨終陪伴對心理師的靈魂品質更是有高度的要求。
當人的生命邁向終點的過程,就像一次困殼蛻變的過程,我們之所以在受過大量專業訓練卻在面對病人生命垂危之時感到專業的無計可施,是因為越靠近臨終人類在生理功能的逐漸下降的同時也將會伴隨心理、社會 社會參與、人際互動 等 以及靈性的自我狀態改變。
正如上段所述,心理師帶著預備好的專業知能進到臨床是必要的,只是面對著已褪去社會角色外殼的病人,心理師的角色可能反倒成了關係中的隔閡。在脆弱處境下自我保護是人的天性,心理也會無奈於關係中的隔閡。在脆弱處境下自我保護是人的天性,心理也會無奈於臨終種種疑難雜症的專業困境而臨終種種疑難雜症的專業困境而有挫折與失落、在面臨死亡話題而自有挫折與失落、在面臨死亡話題而自然有的恐懼與逃避。社會化的自我角色與功能逐漸淡化,心靈的自我然有的恐懼與逃避。社會化的自我角色與功能逐漸淡化,心靈的自我反倒逐漸顯露甚至成長,因此陪伴這樣狀態的生命,心理師的靈魂狀反倒逐漸顯露甚至成長,因此陪伴這樣狀態的生命,心理師的靈魂狀態更顯重要。因為臨終者從助人者與臨終者最後將以人與人存在態更顯重要。因為臨終者從助人者與臨終者最後將以人與人存在((beingbeing))的狀態下真實相遇。
因此, 為我來說, 臨終陪伴 精髓不在眾多的技術,而在 陪伴 者 的靈魂。為了全然的臨在、能夠展開自己的心成為一個既脆弱又有勇氣的存在。 在心與心的關係裡, 提供一個特別、安全、深入的關係,與病人與家人 併肩同行,陪伴走過平原,跨越障礙,來到死亡的境地。
一本初心溫柔靠近,不論走到哪裡都有不留遺憾的勇氣
每一次的臨終旅程,我都不知道能陪伴他們走到哪裡,但我知道的是,一本如初的心溫柔靠近,在脆弱裡相伴前行,就能讓病人的故事做為來路的依歸,一同在這趟生命旅程中,不論走到哪裡,都有著不留遺憾決心下帶來的勇氣。
----本文出自台中諮商心理師公會第19期會刊
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阿布布思義/阿布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記者初體驗三》
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碩士班課程:專案研究期中報告
-
要在別人面前揭開過去不愉快的經驗不容易,但感謝小根願意跟我們分享簽約藝術家最重要的事,期盼前人的經驗能讓後人少走一些冤枉路,並且記得,畫畫是件快樂的事。
-
不被自身侷限,追逐藝術夢想
喜歡畫畫的人|陳傳根 專訪
採訪/編輯:阿布布思義
不是科班出生,卻因為從小在電視上看見的「魔法師」,拿著魔法棒(油畫筆)點點點,就出現一幅漂亮的作品,在陳傳根心中種下了往藝術走去的種子。高中就讀體育班的陳傳根,自己找資料、到畫室學習三年,立下志願要考上美術科系,最後,真的考上了東華大學藝術與設計系。
大學開始使用許多種類的創作媒材,有油畫、水彩和壓克力,到了近年因為開始留意到身體的健康狀況,以及攜帶便利性與清洗問題,還有最重要的「靈感保留」,而開始使用蠟筆與色鉛筆。有別於以往創作油畫時因為需要等待顏料乾的時間,想法與靈感更容易被保留下來。陳傳根說他從以前就很著迷,透過手繪傳遞心情到畫布,比起時下許多藝術家使用的電腦繪圖,他覺得手繪會有更多的情感,不同的創作主題,挑選不同的媒材去詮釋,從確定媒材開始,就已經在創作。在陳傳根的作品裡,這幾年看到了許多不同的主題,也擁有著不同的個人特色,問起陳傳根許多藝術創作者大概都曾困擾過的問題-個人風格是如何發展出來?他給出了一個我很喜歡的答案。
「越想強調個人特色,反而越發展不出來,其實發展自己生活狀態,就能呈現個人特色。」
如同他的作品小熊貓系列,正是因為當時正在教小朋友游泳所發展出來,他說小朋友長得跟小熊貓很像,然而熊貓學游泳用了很多的游泳圈讓畫面顯得趣味,但背後的意義卻值得我們去省思。陳傳根說他在教游泳時,會發現小孩遇上問題時,馬上求救於父母而非先自己想辦法解決的孩子太多,不禁思考這個世代,是不是父母保護得太好,小朋友沒有應對跟獨立的能力?然而救生圈越多,代表父母保護的越好,可這也讓小熊貓綁手綁腳,是否也代表著孩子越沒有自由?而創作小熊貓的時候,也正是陳傳根與藝術經紀公司簽約的時候,但這一段日子,他卻碰上了許多藝術創作者都害怕的問題。
那年陳傳根與一個藝術公司做經紀約,當時的他碩士剛畢業,對外他們叫駐村藝術家,綁定一年的合約,一個月要繳總面積80F的作品,作品不僅要有主題、在當月完成外,畫風更要有細緻度,也因為綁定了作品,所以合約年不可以參加比賽或是任何商業行為。雖然後來因與老闆的價值觀不同,作品內容沒有成長外,總覺得每個月都是在為畫而畫,而不愉快收場。但不可否認的是那段時間也認識了許多不同的藝術家,他們來自不同地方,也因為有著記錄,所以可以知道你這段時間都在做些什麼,還有最重要的-有個固定收入。因此陳傳根也建議剛出道的創作者使用展覽約的方式,賣出後才與公司分潤,當時的自己合約綁定後有個壓力,會思考是不是賣得出去,而有這層壓力後,其實反而更受限自己。
「只要活著,就是在醞釀。」
創作亦是,他認為每一個階段的創作,不管簽約與否,對於自己的作品都要有信心,而且要「誠信」。誠信很重要,因為你就是自己的信用銀行,對於每一個買家都該用平等的心與同樣的價格去對待。當然,他也建議,若真的要與畫廊合作,其實可以先去展場看一下,然後跟負責人聊一下,了解調性是否自己喜歡的以及溝通中的感覺很重要,如果過程都還不錯,其實也是一個機會將自己分享給其他人,並且持續在社群平台曝光,因為有曝光才能有機會讓人看到,這也是幫助自己建立自信。
「風格會隨著時間的軌跡所轉變,通常人說藝術家很神秘,但其實任何人都可以是藝術家,但現在我只會稱呼自己為喜歡畫畫的人。」
陳傳根說現在已經不會說自己是專職的藝術創作者,因為他也是有接別的工作來做,體驗不同的工作與事情。他認為當專職創作者很辛苦,但其實做藝術,不應該侷限在創作這件事,因為你的養分反而會越來越少。反而像現在的自己,接觸到許多不同的新生活,反而滋養了創作的靈感。
「每個人都可以是創作者,包含是剛拿起筆的小孩。」
在創作過小熊貓系列,以及自己與糖尿病的關係後,都有許多的啟發與收穫,並且對自己更加認識。現在的陳傳根在做食療創作,一天三餐都自己製作,因為開始意識到外面餐廳食物的狀態對人體(尤其自己)究竟適不適合?然而,這可以算是創作,也可以不是創作。因為生活來自藝術,透過吃得好,療癒自己,這次吃的藝術出發點,是自己。對陳傳根而言,藝術是滿足自己即可,然後要先相信自己,別人才會相信你。
問起陳傳根有沒有低潮?他說從2018年到現在,雖然還是有創作(一些小品、一些接案),可是那是沒有自己的完整狀態。但他認為這段時間他不是低潮或是放棄,而是在休息、是在醞釀自己、是在重新檢視自己的狀態以及過去,然後整理好後,重新再出發。因此他也想分享給後輩,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麼,或是沒有方向時,就多去跟大自然接觸。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靈感來源。」
人與大自然是環環相扣的狀態,我們彼此能互相滋養。有時候去爬個山,就能知道自己要什麼。最重要的:自信,當你有自信時,會很清楚並且勇敢去操作,實際去做,就能看見它在你的眼前。任何人都是有創造力的!當你畢業後,可能會開始擔心金錢與工作。不過擔心歸擔心還是要繼續向前進,因為很多時候那就只是一個過渡期,不要擔心,相信自己,然後就會過了,想要的目標就會出現在你眼前。
「不要被科系或自己所侷限,應該要知道自己喜歡的是什麼,想要的是什麼,才是最重要的。」
|粉絲專頁|
木日云 T.S.C
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黃靜萱木雕創作展
專訪: 黃靜萱
她,安靜,卻有一顆赤子之心。
創作者黃靜萱,作品人物就好像是她的分身,透過一刀一刀刻鑿木頭開啟了與作品的對話,每件作品中的人物豐富的表情傳遞著喜、怒、哀、樂。
青山滌心靈
童年,爸爸總會騎車帶著她到山體會大自然的美好,當時年紀還小,總覺得戶外一點都不有趣,處處綠意盎然卻讓雙眼不知在哪停留。但是,隨著年紀增長,山對現在的她而言,不論是山腳或山腰,乃至山頂,心境因海拔高度的提升而放鬆自在,寬曠無盡的遠望,使她心緒暫時獲得解放。
物盡其用的獨特創作
多數創作者會選擇平面創作,她卻選擇了立體創作。她偶爾會在紙上畫草稿,但她更愛木頭給予的觸感。在木雕創作路上,黃靜萱會嘗試不同方式創作,木頭是基底,她嘗試使用木屑、樹皮這些被丟棄的等素材來呈現。此次展出的作品,有部分選擇以樹皮來創作,許多創作者幾乎都是把樹皮捨棄不用。黃靜萱在運用樹皮製作作品前,必定把它們仔細處理乾淨,因為樹皮裡多少會有蟲住在裡面,為了不讓作品受蟲的影響,清理樹皮這道手續是不可少的。因為比起沒有樹皮的木頭來說,樹皮表面的紋路肌理,能讓人貼近大自然的原貌,因此她決定讓「它」成為作品的一個特色之一。
創作之心不滅
六年學習木雕創作的日子,吉田敦老師對黃靜萱來說無非是最重要的貴人,
對於創作,老師總是給予相當大的空間讓學生去發展,一點都不干擾他們對創作的思想與表現方式,希望學生能去找尋自己的風格,教學上僅會在造型、技術給與相當多的建議及實際的示範,有時圖文並茂簡單易懂,實際示範完全盡心不含糊敷衍,久之也因此影響到黃靜萱對自己的創作,抱持同儕間互相合作,創作態度更負責與堅持的精神,即使再忙,環境空間再貧乏都要不怠慢鬆懈的堅持創作。
畢業後黃靜萱來到三義的工作室持續創作,除了本身的工作室創作之外,她也參加三義木雕薪傳營,不斷的增進自我,讓她的作品更趨成熟,也讓她克服許多技術上的疑問。
大自然是她的心靈導師
黃靜萱的作品裡,有許多大自然的元素,「山」往高處移動雖可以讓眼界、思想放的更遠,但也感受到了更多的寒冷與無奈,回到平地雖視覺變得較狹隘難受,但卻又溫暖;在我所創作的山中,是象徵著如父親般堅實又能小小逃避,讓心能重新出發的存在。 「雲」如同在看漫畫時,腳色在腦中思考的話語會出現在雲框中,也如同在我的創作上,那些未脫口的思緒,禁錮在雲中,也環繞山拖制創作中人物的行動。 「樹皮」即是樹木的最外層,也同於比擬我心中的邊疆角落,將不被自身所接納的事物都推至於此。
木雕是一種減法雕塑,在有計劃地使用各類刀具削減下,心中所預想的成品模樣也漸漸清晰可見。這過程,當刀子一刀一刀落下,就像是把她自身的負面情緒帶離, 一件作品的完整,必然需要花費相當的時間,漫長的創作也是她療癒自身的另一種方式,像是一場經過衝突、不適,最後達到和解的儀式。
巧手創造多樣人物
〈頓時居所〉系列中有一不斷出現的虛構角色,被她統稱為王子。王子是擬人化的生物,從正面看時,具有半飛鼠半禽類的特徵,從背面看,則具有恐龍般的背脊與尾巴;紮著長長的辮子,面容無畏中又隱含一絲的膽怯。〈頓時居所〉作品中敘述著,長期對自身感到厭惡排斥的我,樹皮中的小王子也如同是自身的化身,總感到有無形的壓力一直伴隨著他,令他感到疲憊,所以他只能不斷的移動,企圖找到一個不會令他感到不適的境地能夠久居,時至至今他要來然還在尋找著。〈雲裡霧裡哪裡〉系列思緒的釋放與整理的過程,跟隨著我心境改變,造型上也一直有有些微的變化。
藝術創作無形中引領了黃靜萱改變、相信、了解,開始創作後,她與人的連結變得更頻繁緊密,自我創作過程中,不斷的與自身對話,與現實暫時抽離,讓她意識到許多過去沒思考到的地方,這些衝擊或許帶給她多少的失落或悲傷,但是她知道,換個地方繼續探險,離開熟悉的環境,學習接觸新的經驗,才能有新的故事能與人分享,並填補這些失落。
黃靜萱簡歷:
2016畢業於大葉大學設計暨藝術學院碩士班造形藝術組
2012畢業於大葉大學造形藝術系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南京館)
展出日期:2017/09/02-2017/10/29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南京館地址:台北市南京東路2段1號3樓
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自然療癒碩士班 ::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全台大學開課課程資訊網,南華大學自然醫學研究所在職專班,身心靈研究所,南華大學碩士在職專班,自然療癒所,自然生物科技學系英文,療癒研究所,南華大學自然生物科技學系 ... ... <看更多>
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研究所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誠徵研究參與者]目睹家暴成年子女以離家為媒介之自我療癒歷程 ... 大部分都要看書審,通訊的話,成大通訊甲組,交大電機工程學系碩士班乙組和丙b組不看書審(不太確定 ... ... <看更多>
自然療癒碩士班 在 南華大學自然療癒碩士班-... - Min Ya 謝欣穎醫師身心靈全人療癒 的推薦與評價
南華大學的自然療癒碩士班,是台灣唯一以研究自然療法為主軸之學術研究單位,已經成立超過十個年頭。 這是第一次,所內為同學們開設順勢醫學相關課程,非常榮幸能夠參與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