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家說想看我做菜的影片
還好我之前超前部署
在近期宅在家自己料理之前
今年初因為看了毛奇的書
就去她家跟他學習居家料理
和烹飪的精神了
所以現在在家料理一日三餐
都沒問題
還帶著無比療癒的心情
大家想抽書一樣可以去頻道下方
留言處
寫微型徵文喔
這次有五本書可以抽
居家期間
多閱讀多吃飯
大家平安
---------------------------------------------
內文摘錄:
。料理家事時,其實很喜歡塞東西,有時東西很多,沒心思整理的時候,也常想說亂塞了事好了。但往往招致更大的災難,就是無法好好的斷捨離——心是如此、物品如此。但唯有食材,塞著塞著、慢火煮就竟成了功夫菜式。
。幾次回來,以為可以感受痛楚的部分都經歷了,練成銅牆鐵壁,後來發現還是會有沒有防守到的縫隙呢。能夠全然給予、還是很美妙的事… …關於愛,為崖有花,還是會想摘呢。
---------------------------------------------------------
讀毛奇【深夜女子的公寓料理】
會很好奇她在做菜時的模樣
大學時我的朋友很愛做菜
每次去他家
他都能隨時從冰箱裡拿出東西
變出一道道料理
因為朋友都太有才華了
所以我只需要廢著享受美食就好
就這樣一路被照顧
直到友人和德國人結婚
定居萊比錫
想他時
我也開始做菜
想起他說
需要整理心情時
他最喜歡進到廚房
因為那些複雜的事情
在料理時完全不存在
你多加一點鹽
味道就鹹一點
少一點味道就淡一點
這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
而這些味道都是你可以自己掌握的
讀完這本書
你不只會走進廚房
也可以更深刻地走進想關心的人身邊
好好的用溫度交流
好喜歡過這這樣生活的人
好好吃飯
好好分享
好好料理自己
創造出屬於自己的生活滋味
那天的一切都很夢幻
我像是走進書裡
進入到了毛奇的世界
一起做了料理
一起把片刻的生活
過得更明亮清爽
萊比錫美食 在 食物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吃德國Tartine麵包
#淺談裸麥,
#德文名詞Quellstück_Brühstück_Kochstück解釋與作法.
#德國前500名麵包店薩克森邦的Bäckerei_Schwarze
#講法律的德國生活.
#良民證
#發文: http://foodchainunme.blogspot.com/2020/08/tartine-quellstuck-bruhstuck-kochstuck.html
又是全文轉貼. 因為有名詞解釋!
德國有個品酒與美食的雜誌叫 Falstaff . 最近在讀者投票上選出一些在各邦聯中最受民眾歡迎的麵包店. https://www.falstaff.de/nd/das-sind-deutschlands-beliebteste-baeckereien-2020/ 其實這個排名在我的感覺上算是知名度及能見度的結合. 雖然麵包好是一定的. 不過名氣與在當地的能見度一定得很高! 尤其是這樣會開著車去不同地方販賣的方式. 例如有個邦的第一名叫Die Brotpuristen 的酸種麵包店. 它在IG 上經營的有聲有色( 德國年輕人比較常用IG) 連雜誌電視都有採訪. 這就是一種行銷. 所以粉絲群中知道怎麼上網投票的人數影響當然也有差! 是每個邦來做分區排名的.
其中在薩克森邦這裡有個超過40%投票數的麵包店叫 Bäckerei Schwarze. 我很好奇. 所以google 了一下. 發現原來是萊比錫傳統市場的長駐麵包車之一. 於是昨天傍晚趁收攤前去買了一個麵包回家吃.
主圖麵包上的黑黑點是德國人最常用的香料 Kümmel葛縷子. 千萬不要跟孜然Cumin 搞混. 孜然的德文叫 Kreuzkümmel ( Kumin) 同屬於繖型科植物的兩個香料同樣都有著很重的香氣. 但香氣截然不同! 在外觀上, 孜然比葛縷子短一點. 香料就是這樣. 如果你沒吃過就無法真的去形容. 例如肉桂和八角. 就是你吃過去記住這個味道. 但要你形容.... 是很難說明的!
台灣可能比較認識孜然. 因為很多中東料理在處理牛羊肉上都會用到它.
但葛縷子比較不同. 它常用在豬牛肉的調味上. 尤其是這裡最常買到的牛羊混合絞肉. 或是德國人會拿來生吃的豬絞肉Mett
Kümmel葛縷子通常使用在需要很油的食物中. 因為它可以消脹氣幫助消化例如高油的香腸或肉類. 所以. 這類的麵包通常放在上面的抹醬也有可能是一層香料豬油鵝油或是肝醬. 當然. 你也可以拿來配肉湯吃. 沒有人在單獨吃的!!! 因為你也應該不會在吃飯時間單獨吃米飯一樣. 至少也會澆個有味道的湯. 如果你在飯裡面撒上單純的香料.例如辣椒粉. 也應該沒有很多人喜歡單獨吃辣椒粉跟米飯( 不是不能吃是不好吃! ) 至少你也會來個豬油加醬油拌飯再撒辣椒粉一樣! 很多人到這裡來吃不慣這裡的一些全穀麵包及裸麥麵包是因為他們不懂搭配的食物. 如果你吃麵包的習慣只停留在可以單獨拿來啃一啃. 那只能說你沒看到德國為了搭配麵包好幾個櫃子在賣的香腸熟肉或抹醬甚至是不同種類的起司.
在我看來那只是小部份. 很多我們的重口味食物其實跟德國的麵包蠻搭的. 例如北京烤鴨pizza 就是一種跟中式餐點跟麵包結合的例子. 三杯也是可以的!
Tartine bread 的意思就是切片上面可以放一些料理的麵包. 所以就是一種大麵包. 德國的Tartine 就是長這樣沒有大大的洞. 而且通常都切得很薄. . 非常厚實的麵包體. 所以不能切厚. 這種麵包的飽足感是在30分鐘過後. 不是和吃飯喝湯一樣.
這樣的Tartine麵包幾乎都是一公斤以上的. 也都需要烤焙1小時以上. 所以溫度不會動不動就到250攝氏度以上.
而且你看它外皮晶晶亮亮. 那是在烤完出爐後迅速噴水降溫並且刷上一層熟澱粉水的原因.
這樣也可以保濕並且把香氣包更緊.
這個麵包含有70%的裸麥. 另外還有加入可以保濕的馬鈴薯塊( 不是新鮮馬鈴薯. 是把馬鈴薯烘乾定型後再泡水膨脹加入的做法. 跟加入蘿蔔絲或是泡水種子的原理都是一樣的. 這在德國的食譜上會叫Quellstück
Quellstück是把原型食材經過泡水處理再放入麵包內的一團泡水食材總稱. 不能說是一個步驟. 因為它是一個名詞. 就像我們的湯種. 不是一個動作. 是一個名詞一樣. 通常都會泡個至少一晚. 我沒有很大的研究. 因為有些食材例如奇亞子就不需要這麼泡一晚. 但它同樣算是Quellstück.
不過德國的全穀麵包真的很多樣化. 所以大部分需要泡很久的是有帶糠的磨成粗粒的穀物.
因為提到湯種. 所以也要談到Brühstück 及Kochstück
因為google translate 應該對這幾個字不太了解....也沒很多台灣人像我一樣有機會在德國並且對麵包製作這麼有興趣
Brühstück 是用滾水去燙食材的方式. 通常也是要讓食材帶水. 例如德國人會用舊麵包以熱水泡來加入麵糰中. 它會有原有麵包的香氣也會保濕. 我們的湯種其實有兩種做法. 一種是滾水燙.
另一種是粉溶4~5倍水煮到糊化.
這種要開爐煮的就叫做 Kochstück
以上這些食材的前處理都是為了增加麵香與保濕並且容易把麵糰混合均勻的一些前置作業.
我非常喜歡看很多德國食譜的這些前處理作業.
跟他們嚴謹的生活有很大的關聯.
因為買了這個裸麥麵包. 也要談一下裸麥. 我的部落格第一篇文就是講裸麥. 當初是到處收集資訊並且慢慢把我的一些生活連結上的裸麥麵包做結合.
德國人吃裸麥麵包感覺天經地義. 因為這裡冬天非常寒冷. 這種農作物非常耐操.
但很多人應該不知道的是. 裸麥的營養成分其實相較起一般麥子還要豐富. 而且它是和杜蘭小麥一樣都是屬於低GI 的穀類. 也就是在血糖上的表現是比較平穩不會像吃了白麵包那樣容易快速上升的.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 冷知識"?
德國雖然是裸麥生產第一大國而且裸麥在德國的種植歷史上已經超過1200年.
但近60年來被很多不同穀物給分食了土地種植面積( 例如到處都可以買的斯佩爾特粉) 因為大家都喜歡白麵粉. 所以潮流影響的情況下. 就會轉耕作不同的穀類.
裸麥本身的麥稈及麥穗都比小麥長. 所以要採收上並沒有小麥容易. 而且價格上也一直都不高. 裸麥是一種爹娘不愛但可以自立自強的穀類. 也因此. 相較於其他的穀類. 它比較不需要使用農藥. 丹麥在農藥規定上做了嚴苛的限制後. 裸麥的種植面積頓時比原先多了 3又1/2 的面積就可以證明!
當然在基改上...這種穀類也比較少.
這是在德國雜誌Brot 的02\2020 上的一篇年度最佳麵包上對於裸麥全穀麵包的發聲!
不只德國人. 全球對於精緻小麥做成的食物都是有渴求慾望! 看到下圖最右邊的麵包了嗎?
那條很像棍子的麵包就叫做Herrenbrot. . 這是在第九世紀時就有的一種麵包. 當時是非常以男性為主導的世界( 現在也是啦~ 不過有進步了!). Herren 就是對男生的尊稱. 也就是我們" 先生" . 甚至當時也可以說是與平民百姓有所分別的那些皇親貴族男士的稱呼. 為什麼? 因為它是用高貴的小麥不含麩皮做成的. 這個麵包也是法棍的前身. 其實法棍的歷史真的不久.... 那是奧地利人帶到法國去發揚光大的麵包. 整個德語世界在很久以前就這樣吃棍子了.
隨著時代的變遷. 全穀粉雖然還不是主流. 但它的高纖及高營養素是不容忽視的. 當然我也聽過有人去找非主流醫生被建議不要吃全穀麵包的事情. 在我的知識中. 全穀唯一要考量的是農藥殘留. 也就是說吃裸麥的全穀會比吃一般小麥的全穀來得安全. 很多人喜歡買" 新鮮" 麥子回家自己磨. 農藥殘留很多都必須經過時間才能轉淡. 這也是一個需要考量的問題.
香氣很重要. 吃得安全也很重要!
~~~~~~~~~~~~~ 以下是關於我們在這裡生活的紀錄~~~~~~~~~~~~~~
小孩的暑假還在進行式. 但是我兒子這周得去學校當課輔老師. 我曾經提過我兒女的學校是比一般德國中學學習還要多且深的學校. 是要口試要筆試通過才能入學的公立學校. 也因此. 當學校有學生跟不上時. 學校是不會放棄這些學生的! 這就是我化學很厲害的兒子被老師邀請去學校當課輔老師的原因.
因為是公立的學校. 當然校方會給課輔老師錢. 一般來說這樣的課輔要跟政府申請錢. 不是讓家長或校方自己找資源付費.
所以~ 我十七歲的兒子必須交出一份文件@@
這不是正式文件而是線上申請繳費證明.
這個單字是我第一次學到 Führungszeugniss 也就是我們的良民證!
試想~ 你有哪個工作申請事先需要申請良民證的???👀👀👀😅😅😅 這種工作就需要! 德國人的嚴謹與講求法律及個人操守又在這裡一覽無遺.
我只記得老爺因為要跟我結婚及在台灣辦簽證需要良民證給台灣外事局.
德國人只是請個課輔老師需要在校學生給良民證真的讓我開眼界了!
結果這張價值13歐的良民證可以讓我兒子教5天. 每次1小時. 一周薪水125歐.
為什麼上網申請呢?
因為本來是可以自由去地方政府機關辦理就可以. 結果疫情的關係. 大家都要預約. 不能再隨時去排隊. 所以線上申請就變成一種更快速的變通方式.
你申請過良民證嗎?
我兒子17歲就被要求提出證明了.
你說, 在德國不奉公守法會不會有好的飯碗捧呢?
另外. 我上一篇的麵包上德國麵包社團的版面了.
本來真的對於酸種麵包寫實作文意興闌珊. 因為這種精緻的斯佩爾特粉應該只有歐洲某些國家才買得到. 但這裡的每間超市都有賣. 其他地方例如美國應該都只比較容易買到全穀粉. 而全穀粉的作法當然不能跟精緻麵粉一樣成果也不一樣. 但因為上版面我也答應要把我的割線方式仔細錄製出來. 所以要想想怎麼做....
萊比錫美食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想分享一個私心非常渴望親臨現場參與的活動,只可惜近期完全分身乏術,因此盼能在這個相當舒適的季節,推薦給有興趣也剛好有時間的人們。最愜意的生活不出走走讀讀,同時享受人文薰陶與自然的洗禮,11 月 8 日至 11 日為期四天的 南國漫讀節 Reading Festival in Pingtung 正是台灣罕有也不可多得的大型閱讀盛會。
以閱讀為主軸,參考世界各地以自然為主題享譽國際的閱讀節,好比日本長野、德國萊比錫與英國 Wales 的 Hay Festival,因為屏東是微形的台灣縮影,山海則是孕育文學的搖籃與台灣歷史的起點,因此選擇在台灣的國境之南,以排灣族的聖山「大武山」為名,將 2019 的南國漫讀節取為「大武山劇場」,結合歷史、自然、音樂、旅行、劇場等豐富多元的主題,透過當代視野以各種型態重新吟詠、品嚐、聆聽、觸摸、傳承這塊土地上生生不息持續湧動的文學力量。
「我們常常會說以一個地方為台灣縮影,但其實各地都有自己的味道,比如屏東。在這次漫讀節的策劃中,提出了許多面向未來的主題,更希望透過『大武山劇場』的期間限定展演,號召所有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以不同的方式,共同來演繹這個劇場。不管你是屏東在地人,或是對屏東有一點感覺,都能為自己無限的想像力與知識,編織一個理想中的漫讀節:留存屬於當下的、不可複製的美好經驗。」
前陣子《細軟》詩集才問世的馬翊航就是此場活動的策展人,他如此解讀自己希望傳遞給世人的價值。特別喜歡吸收這些故事,這些初衷,這些理想,生活俯拾皆是詩意,閱讀也是一種心靈旅程,忘不了李明璁老師於《邊讀 邊走》定義了閱讀的本質,他說,「就是身體和靈魂同步自由的優雅實踐」,如此深層的解放也只有藝術足以創造出來。
整個漫讀節猶如一場嘉年華,場場活動皆由知名文人與藝術家聯手呈現,主要以三大主軸構成,分別為:
▍大武山劇場|劇場講座展演:
鎖定文學「島與半島」、歷史「臺灣時光機」、自然「森林學院與海上列車」與「時下議題」,共計 28 場展演輪番上陣,力邀龍應台、鐘曉陽、川本三郎、李明璁、林生祥、張曉風、廖偉棠、曹疏影、阮光民、陳雋弘、林達陽、洪明道等不同世代的重量級大師共襄盛舉。
▍五班藍皮火車|列車上的書店:
以行動書車、移動講座的迷人方式,一同搭乘即將消失的藍皮火車,五場活動從神話傳說到文學風景,從人生旅途到電影物語,請來巴代、許含光、馬翊航、詹宏志、蕭菊貞、藍祖蔚、郭漢辰等各領域文人帶領乘坐者駛進南國的山海與人文世界。
▍五條歷史走讀|城市裏的漫遊:
親自走訪走訪屏東大小鎮,以地方歷史為背景,穿梭古今展開深度之行,不但可以探訪禮納里部落體驗手作與部落餐,從海港與美食走入東港生活,也能從眷村老宅中感受曾經存在於將軍村的記憶。
「希望參與者都能帶著自己的節奏,不一定要將地點鎖定在屏東,它並非一道精準的台灣縮影,而是足以濃縮與延展台灣歷史的一塊土地;在不同場域的交替中,重新組織自己的閱讀地圖。無論晴雨,挑戰或舒適,都能夠在律感的身體中,找到回返自身、通往家鄉或未來的路線。」
萊比錫美食 在 萊比錫哈勒台灣同學會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Taiwanese in Leipzig und Halle. 也歡迎周邊鄰近城市的朋友們加入本同學會! 《重要!請讀到最後一行》 為防廣告請欲加入社團的朋友們務必回答設定的三個問題, ... ... <看更多>
萊比錫美食 在 萊比錫必遊景點和必吃美食/萊比錫有哪些推薦景點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這一集是關於 萊比錫 的旅遊景點與好吃 美食 的介紹, 店長發現朋友們來德國旅遊時, 常常會有時間自由行, 這些德國的一些重要城市, 店長想要陸續地作懶人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