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寫得像小學生?試試這三招】
這次分享的文章,是小編在中國作家葉偉民的公眾號上看到的。內容主要談得是「比喻如何不落俗套」。
他在文章裡舉了先舉了錢鍾書和張愛玲寫過的生動的比喻例句,並從中總結出寫出好比喻的三個步驟:做減法、欲似先遠、終於神似。
一起來看看這篇「比喻教學」吧。
-
比喻寫得像小學生?試試這三招 / 葉偉民
寫作中比喻用得多,寫好卻不易。先看看以下幾個句子:
驕陽似火,整個城市熱得像蒸籠。
天上的星星像孩子的眼睛。
月牙彎彎,像小船一樣掛在天邊。
老師像辛勤的園丁培育著祖國的花朵。
你可能無比熟悉,這些都是學生時代作文的高頻金句。不少人更覺得,比喻不過如此,A和B瞅著像,放一起得了。歷期寫作課,我修改過不少習作,這麼湊合著比的不在少數,它們也是「作文氣」的一種。
有種商品叫「大路貨」,不是指劣質貨,而是品質平均而銷路廣的東西,如平價服飾、速食麵、大眾飲料等,好用不貴需求大,就是不精美。
我覺得用來形容以上句子也很合適。提筆就來,簡單好懂又順口。不過,如果大量用到文學創作中,問題就來了,你的文章一定也隨之成為「大路貨」——不一定爛,但一定不會好。
這是為啥?因為喻體和本體太像、太接近、太陳舊了,從而失去想像和意會空間。比喻的關鍵在喻體,其與本體的奇妙組合是比喻的命門。
《文心雕龍》裡這樣說比喻:以切至為貴,即準確切合才好。後來,紀曉嵐(是的,就是清宮劇裡與和珅鬥嘴的那個)有些不同意見,說:「亦有太切,轉成滯相者。」意思是,過度精確也不好,丟了靈氣。
這番跨時空切磋,實則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比喻這東西,就要在不新之處「比」出新意來。
錢鍾書把比喻用得清新脫俗,更偶有奇絕。例如《圍城》裡的這幾句——
把方鴻漸忘了就算了。可是心裡忘不了他,好比牙齒鉗去了,齒腔空著作痛,更好比花盆裡種的小樹,要連根拔它,這花盆就得迸碎。
(鴻漸)想這是撒一個玻璃質的謊,又脆薄,又明亮,車夫肯定在暗笑。」
(鴻漸)只覺胃裡的東西給這幾口酒激得要冒上來,好比已塞的抽水馬桶又經人抽一下水的景象。
最後一句尤顯腦洞精奇,即使讀過多遍,消化道依然有反應。再來看幾句張愛玲的,也是妙得很。
外國先生讀到「伍婉雲」之類的名字每覺異常吃力, 舌頭仿佛卷起來打了個蝴蝶結。(《必也正名乎》)
玉清的臉光整坦蕩, 像一張新鋪好的床;加上了憂愁的重壓, 就像有人一屁股在床上坐下了。(《鴻鸞禧》)
孩子們溜冰……像瓷器的摩擦, 又像熟睡的人在那裡磨牙, 聽得我們一粒粒牙齒在牙齦裡發酸, 如同青石榴的子, 剔一剔便會掉下來。(《公寓生活記趣》)
以「牙」喻「愛」,以「玻璃」喻「謊」,以「淤塞馬桶」喻「酒後反胃」,以「蝴蝶結」喻「僵舌」,以「皺床」喻「愁臉」,以「青石榴子」喻「酸牙」。讀來著實形象、趣致、帶勁、秒懂,還能會心一笑。
兩位大咖的筆下之「喻」雖各有風格,底層邏輯卻是通的——形異而神似。喻體和本體乍一看風馬牛,但正是差得遠,一旦找出特定語境下的神韻一線通,便能喻出意外,喻出新奇,讓人有幡然醒悟的淋漓之感,繼而嘆服作家的技巧和想像力。
反觀開頭的例句,喻得司空見慣、直來直去,更無意境可言。
如何改善呢?我有三點建議:
一、做減法
閉上眼想一想,這次你要比喻什麼,把不相關的特質剝離。例如上述的愁臉,要喻其皺,那臉大不大,白不白,長沒長痘都不重要了,統統去掉,從臉的由平入皺,琢磨到屁股坐床,在陌生的搭配中獲得認知上的通透和閱讀快感。
二、欲似先遠
就像揍人,拳頭拉遠些,捶下去才疼。先拉大喻體和本體的距離,表面上看越不相關越好。但兩者都要在日常經驗範圍內,不能過猶不及。例如「她七竅生煙,快要氣成一顆土衛六了。(土星的衛星,大氣層比地球還濃厚)」除非在特定的科普語境中,否則多少有些尬。
三、終於神似
喻體和本體拉遠後,終要落地,唯一的著陸點就是神似。蹩腳的謊言和玻璃相通在哪呢?易破、透明、無從掩飾。愛情和牙齒又相通在哪呢?強行拔掉了都會痛,即使癒合了,舔一舔還是空蕩蕩。
若能做到這些,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喻體和本體從特徵到意境都流動起來,於一點交匯閃光,終於神似。
這也應了作家秦牧的那句話:「精彩的比喻,仿佛是童話裡的魔棒似的,它碰到哪裡,哪裡就忽然清晰明亮起來。一個精彩的比喻,有時甚至讓人銘記終生。」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56的網紅Jason PHA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今年很幸運參與了 #香港 #葉偉民 導演的網劇《 #原生之罪 》,角色雖然不大、戲份也不多,但是卻可以直接和男主角 #翟天臨 有對手戲,他的氣場真是太強大了啦! 我剪了一小段給大家看看,歡迎批評指教哦!全片可以在:http://www.iqiyi.com/lib/m_216857814.html?...
葉偉民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疫情時期,如何做好遠程採訪?】
最近疫情蔓延,很多工作或者活動企劃,都只能轉為線上溝通。那麼,原本就非常仰賴當面溝通的採訪,又該怎麼做比較好呢?
底下的分享出自中國作家葉偉民,他分享了疫情時期,採訪改為線上進行時,所需要注意的三個重點。
一起來看看吧。
-
遠程採訪的三個錦囊 / 葉偉民
最近收到幾個諮詢,都是問如何遠程採訪?犯懶了不是?好東西都是用腿跑出來的。不過,我很快意識到自己的遲鈍,疫情反復,確實跑不得。
採訪是溝通的藝術。不能見面著實惋惜,錯過場景和細節是一方面,諸多潛在的損失才不可估量。如一見如故、談笑風生的可能,或激烈交鋒、金句頻出的互動,又或翻出舊相冊為你娓娓道來的寶貴場面。
不過,我們也要尊重現實,如果遠程採訪已成為必要,也能通過一些方法和技巧來對沖不利。
錦囊一、功課要更足,問題要更短
採訪前的準備永遠不嫌多,遠程採訪更是。對方看不到你,只憑聲音建立信任的難度要更高。這時候,如果對方寫過的文章,說過的話,你都能信手拈來,他會很驚喜。
其次,做好採訪提綱,提前給到對方。如果是電視電臺等遠程連線,最好先和對方溝通練習一遍,效果會更好。
真正採訪時,問題要短,不要疊加提問。相互看不見,缺乏表情、肢體語言輔助,長問題會讓對方疲于應付,回了芝麻忘了西瓜。
我們要學會分解問題,把大問題拆為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減輕對方單位時間的跟進壓力,回答自然更飽滿放鬆。
遠程採訪還有個隱患,有些話會被對方誤解,遇到性子直的,還會有言語衝突。這不是壞事,代表對方被激發了,有激發才能露真容。
這時不要慌,耐心溝通,不可意氣用事。要多從對方立場發問,同時用「借嘴」的方式提出質疑或反對意見。
最後,要做好速記,或征得對方同意後錄音。
錦囊二、最好的採訪時間就是馬上
採訪終究是強實踐的活兒,像升級打怪一樣,要多刷經驗值。採訪中如何說話、應對、追問,如何獲得對方的信任,有時候比問題本身更重要。法寶有兩個,換位思考和堅持。
換位思考,也就是想別人之所想。採訪者要懂得問,更要懂得聽。沒有人有義務接受採訪,他想要什麼?他為什麼憤怒?他為什麼撒謊……所有疑問和困難,只從自身出發是得不到答案的。
再是堅持。很多時候,採訪的難,不在別人在自己。有些作者拿起電話前,要做大半天的心理建設,無非是畏難心理作怪,怕被拒絕,怕尷尬,怕發揮不好……
在做好功課的前提下,最好的採訪時間就是馬上。很多困難都是想像出來的,真要來,早比晚好,集中比分散好。
保持平常心,多想辦法解決,找中間人,從週邊入手……只要堅持,最後都會有好事發生。我在十多年的記者生涯裡,也無數次驗證過這個事情,它真的行!
錦囊三、做填空題,不要做論述題
採訪提綱很重要,對寫作者來說,是工作方式、邏輯、思考高度的體現,對受訪者來說,見面前是開啟信任的鑰匙,見面後是啟發、指引、交鋒的藍本。
所以,不管是面對面還是遠程採訪,做好採訪提綱都利人利己。
1、做填空題,不要做論述題。
採訪缺乏章法,容易掉進兩個坑:一是大而無當的開放問題,例如「你怎麼看互聯網?」;再是掉細節堆裡,盡問些芝麻綠豆的事,例如「你是先綁右腳還是左腳的鞋帶?」
第一點是論述題思維,第二點純屬閒聊瞎扯,都很糟糕。轉換一下,用填空題思維,提前捋清框架脈絡,找出資訊、邏輯斷層和爭議點,聚焦那裡發問才最有價值。
2、每次提問,一定是剩餘問題裡最重要的。
關係再好的物件,採訪時間都不可能無限長,窮盡所有資訊是不實際的。按照重要程度排列問題,保證每次提問,一定是剩餘問題裡最重要的。
同時也要多準備些問題。比如對方只給15分鐘,除了15分鐘版本的提綱,還要準備更多細化的問題。如果運氣好,聊嗨了,對方沒主動結束,你就繼續問下去。
當然,如果可採訪時間足夠長,此原則可以適度放寬。
3、要讓對方舒服,又不能太舒服。
採訪不是挑刺,要讓對方舒服,不然人家為啥要費勁和你聊呢?但採訪也不是溜鬚拍馬,你好我好、無棱無角那是宣傳稿。
必須有些「錐子」問題,不時紮對方一下,激發他,讓他摘下面具露出真身。
4、認真是好,但有趣更好。
採訪狀態過緊或過松都不好,太端著板著,一副公事公辦的樣子總讓人有審問感,太嘻哈閒扯又讓人覺得不靠譜。鬆弛有度最好,談完驚濤駭浪,再聊聊家庭、孩子和寵物就挺好,得到的故事也更有血有肉。
5、悄悄告訴你,準備兩份提綱。
當然不是建議你給一套問一套,而是粗細各一份。隔行如隔山,一般人只要看見十來個問題就頭大了,甚至會被嚇跑,因為他會想到做卷子而不是聊天。
給對方一個簡單版提綱即可,列上最核心的問題,不要超過15個。自己那一版就儘量詳盡,上百個也不過分。當然,也要綜合考慮可採訪時間。
有種採訪叫「創造性採訪」,區別於簡單的一問一答,由採訪者主導,在獲取資訊的同時,雙方都達到意想不到的愉悅和高度,即相互激發了。這個說來話長,有機會另做分享。
葉偉民 在 許榮哲 × 小說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比喻:寫作中的降維打擊】
這次分享的,是中國知名作家葉偉民的文章。主要談的是,寫作時該怎麼用好「比喻」這樣的大招。
他從一般人會用的比喻講起,再舉村上春樹、錢鍾書、張愛玲等文學大家的作品為例,詳細剖析了「比喻」的真諦。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篇厲害的比喻教學吧!
-
如果寫作裡也有降維打擊,那一定是比喻 / 葉偉民
人這輩子,如果不專事寫作,最好聽的話大概都留在了少年時代。在熾熱的情書中,在海誓山盟裡,在悠長的思念間……諸多修辭,以比喻最盛,卻也最不得要領,大多是「臉紅得像蘋果、雙眸彎成月牙、瀑布般的黑髮」之類,規矩得讓人捉急。
還見過更絕的,大學一個哥們兒喜歡吃柿子餅,又甜又糯,覺得世間美味不過於此。後來遇到心儀的姑娘,誇人家笑得像柿子餅,白白糟蹋了一段姻緣。
古人有訓:修辭立其誠。反過來說,言辭修飾不精當,是會翻車的。這一點,南朝劉勰和清代紀曉嵐有過跨時空切磋。前者在《文心雕龍》裡說:「(比喻)以切至為貴。」即準確切合才好。後者覺得太拘泥,評價「亦有太切,轉成滯相者。」意思是過度精確也不好,丟了靈氣。
都有道理。它們正是比喻的兩面——既要準確,也要出奇。個中平衡,極為微妙,比喻之難,也盡在此間。
一、戒掉「大路貨」
有種商品叫「大路貨」,不是指劣質貨,而是品質平均而銷路廣的東西,如平價服飾、速食麵、大眾飲料等,好用不貴需求大,就是不精美。
如果你還保留著小時候的作文簿,以下句子一定不陌生——
平靜的湖面猶如一面大鏡子。
牡丹花像一團團熊熊燃燒的火焰。
他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她的心靈如水晶般純淨。
這就是比喻中的「大路貨」,提筆就來,但問題也跟著來——不一定爛,但一定不會好。
這是為啥?因為喻體和本體太像、太接近、太陳舊了,喻得司空見慣、直來直去,最終失去想像空間和美感。比喻的關鍵在喻體,其與本體的奇妙組合是比喻的命門。
比喻的目的,朱光潛說得很清楚:「以其所知喻其所不知。」如果說寫作也有降維打擊的話,那比喻絕對是一個,它甚至是某種語義的演算。好的比喻,就是找到喻體和本體間的「超級公式」,在不新之處「喻」出新意來。
二、給好落差
雷蒙德·錢德勒一生窮困潦倒,卻收割了大批迷弟迷妹,且咖位都相當高。村上春樹就是其一,他第一次看《漫長的告別》就被驚豔到了,此後四十多年,他讀了至少12遍。
「事關比喻,我大體是從雷蒙德·錢德勒那裡學得的。」時至今日,村上仍盛讚其文學偶像,「比喻這東西,是讓含義顯現出來的落差……只要嗵一聲在這裡給好落差,讀者勢必如夢初醒。」
讓我們來看看他的手筆吧——
那上面蕩漾著這樣一種悲哀——就好像一頭驢因左右兩邊放有同樣多的草料,不知先吃哪邊好而餓得奄奄一息。——《尋羊冒險記》
你就是那淡色調的波斯地毯,所謂孤獨,就是永不滴落的波爾多葡萄酒酒漬。如果孤獨是這樣從法國運來的,傷痛則是從中東帶來的。對於沒有女人的男人們來說,世界是廣闊而痛切的混合,一如月亮的背面。——《沒有女人的男人們》
以「驢」喻「悲」,以「酒漬」喻「孤獨」,僅在本體和喻體上,落差就拉開了。而驢的餓不因匱乏而因顧盼,法國的孤獨和中東的傷痛,都很巧妙地利用思辨、雙關等技巧,從表層之「喻」觸達深層之「喻」。
三、形異而神似
不過,私以為村上再高手,仍不及中國兩大比喻大神——錢鐘書和張愛玲。那是什麼感覺呢?前者好比朗姆酒,細膩芬芳,後兩者像威士卡,辛辣回甘。
先來錢氏的,最著名莫過於《圍城》,堪稱「金句教科書」和「人間指南」——
忠厚老實人的惡毒,像飯裡的砂礫或者出骨魚片裡未淨的刺,會給人一種不期待的傷痛。
又有人叫她「真理」,因為據說 「真理是赤裸裸的」。鮑小姐並未一絲不掛,所以他們修正為「局部的真理」。
(鴻漸)只覺胃裡的東西給這幾口酒激得要冒上來,好比已塞的抽水馬桶又經人抽一下水的景象。
以「飯中砂魚中刺」喻人之壞,看著就覺牙崩咽痛。以真理諷刺皮肉,以抽水喻反胃,可謂亦正亦諧。最後一句尤顯腦洞清奇,即使讀過多遍,消化道依然有反應。
再來看幾句張愛玲的,也是妙得很——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朱砂痣。——《紅玫瑰與白玫瑰》
普通人的一生,再好也是桃花扇,撞破了頭,血濺到扇子上,就這上面略加點染成一枝桃花。——《紅玫瑰與白玫瑰》
他陰惻惻的, 忽然一笑, 像只剛吞下個金絲雀的貓。——《談吃與畫餅充饑》
第一句不用多說了,至今仍雄霸愛情語錄榜。第二句把人生的金玉敗絮比作桃花濺血。最後一句簡直為陰險之喜做了場3D展示。讀來著實形象、趣致、秒懂,還能會心一笑。
兩位大咖的筆下之「喻」雖各有風格,底層邏輯卻是通的——形異而神似。喻體和本體乍一看風馬牛,但正是差得遠,一旦找出特定語境下的神韻一點通,便能喻出意外,喻出新奇,讓人有幡然醒悟的淋漓之感,終達「似和不似都奇絕」的境界。
四、童話裡的魔棒
道理不難,做起來卻是另一回事。寫好比喻是經驗、邏輯、想像力的多重挑戰。亞里斯多德老師早就凡爾賽過:「比喻是天才的標誌。」我等凡人也無須氣餒,仍有些建議可遵循。
1、 做減法
2、
閉上眼想一想,你要比喻什麼,把不相關的特質剝離。例如上述的酒後反胃,要喻腹內翻江倒海,那酒辣不辣,入胃燒不燒,臉紅不紅都無關緊要了,統統去掉,就琢磨一個點:人將吐未吐是什麼感覺?
2、欲似先遠
就像揍人,拳頭拉遠些,捶下去才疼。先拉大喻體和本體的距離,表面上越不相關越好。
承接上例,什麼東西能形象刻畫人將吐未吐呢?如果不假思索,諸如「快灌滿的水桶」「快撐爆的氣球」等大路貨比喻又來了。
先生高明,想到抽水馬桶,其最尷尬莫過於外泄裡堵,快經不住最後一沖。反胃至極不是如此麼?汙物上湧,喉嚨緊鎖,就差最後一戳了。
當然,兩者都要在日常經驗範圍內,不能過猶不及。例如「她七竅生煙,快要氣成一顆土衛六了。(土星的衛星,大氣層比地球還濃厚)」除非在特定的科普語境中,否則多少有些尬。
3、終於神似
喻體和本體拉遠後,終要落地。飯中砂和壞人相通在哪呢?壞之大者,綿裡藏針、笑裡藏刀,和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卻崩你一口血何其相似。
過期的愛情,與牆上的蚊子血又相通在哪呢?一個厭煩難斷,一個噁心難洗,這話裡話外,想必也無須多言了。
若能想到並做到這些,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脈,喻體和本體從特徵到意境都流動起來,交匯閃光,終於神似。
最後,寫好比喻雖是門技術活兒,但往往不及保持一份童真有效。無數打動我的比喻裡,有一個出自一位10歲小朋友,被人翻拍放到網上——
我站在人群中,孤獨得就像P上去的。
老師在字母P上畫了一個圈,旁書一個大大的「妙」。孩子出眾,老師開明,此情此景,甚是觸動。這也應了作家秦牧的那句話:「精彩的比喻,仿佛是童話裡的魔棒似的,它碰到哪裡,哪裡就忽然清晰明亮起來。」
葉偉民 在 Jason PHA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今年很幸運參與了 #香港 #葉偉民 導演的網劇《 #原生之罪 》,角色雖然不大、戲份也不多,但是卻可以直接和男主角 #翟天臨 有對手戲,他的氣場真是太強大了啦!
我剪了一小段給大家看看,歡迎批評指教哦!全片可以在:http://www.iqiyi.com/lib/m_216857814.html?src=search 觀賞!
葉偉民導演:《古惑仔情義篇之洪興十三妹》《 #投名狀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副導演)《百變星君》(編劇)
翟天臨:曾参演过电影《少年往事》、《皇家刺青》,电视剧《孽债2》、《满江红》等,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06级表演本科班,任团支部书记兼表演课代表。
葉偉民 在 A-Lin官方專屬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有些事,一旦開始,不是關機就能結束的
🔔記得訂閱開啟小鈴鐺 ➔ https://sonymusic.pse.is/A-Lin
📌更多訊息➔ https://www.alin920.com
2016樂壇10年 A-Lin全新單曲【迷霧】
葉偉民執導、林心如主演電影《魔宮魅影》主題曲
2016年,A-Lin正式邁入樂壇10週年。
從天生歌姬到聲納SONAR,A-Lin樂壇開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A-Lin醇豐厚實、充滿感染的音質,唱出自己對歌曲的真感情,動靜皆宜的詮釋出每一首歌曲的靈魂,聲納SONAR世界巡迴演唱會的每一個掌聲、感動、讚美,難以用任何辭彙去形容這位天生歌姬在目前樂壇的影響力。去年是A-Lin的豐收年,今年是她的樂壇10周年。
A-Lin歌聲麗影,深獲許多電影導演肯定,葉偉民執導、#林心如、#楊祐寧、#任達華等主演的電影《 #魔宮魅影 》,特別盛情邀請A-Lin跨刀演唱主題曲【迷霧】。A-Lin榮登電影主題曲新天后,繼《234說愛你》之後,A-Lin的第四部電影主題曲電影《魔宮魅影》主題曲「迷霧」,展開A-Lin樂壇10周年的第一顆新種子。
數位下載:
iTunes / Apple Music:https://goo.gl/2ha4OH
Spotify:https://goo.gl/1eKcm2
KKBOX:https://goo.gl/2f5iEP
myMusic:http://goo.gl/nsGRfe
Omusic:http://goo.gl/E0ex9A
FET 遠傳電信:http://goo.gl/gXgIRV
CHT 中華電信:https://goo.gl/zG6S7J
三金獎項殊榮的陳建騏製作 絃樂磅礡編曲勾人心
A-Lin發揮低音魅力 細膩表現聲音畫面 太有戲!
《魔宮魅影》是由《投名狀》、《十月圍城》、《京城81號》等片的葉偉民導演執導,劇情內容的時代背景設定在30年代,上海劇院的驚悚懸疑片。主題曲【迷霧】以大提琴獨奏開場,A-Lin以渾厚低沉的低音,漸次加入的弦樂與鋼琴,烘托A-Lin充滿畫面感的歌聲,娓娓道來電影中如陷五里迷霧中的迷離情感。
主題曲【迷霧】由曾得過金曲、金馬、金鐘獎項殊榮的三金製作人陳建騏製作,陳建騏說:「為了符合電影的時代畫面感,我們選擇以弦樂團編制加上鋼琴,呈現磅礡大器的氣勢及細膩的敘事性,這樣的編曲A-Lin的歌聲表情、口氣、情感,都會被聽得非常清楚,但我覺得A-Lin可以輕鬆駕馭。」A-Lin在巡迴演唱會的忙碌行程中,特別擠出空檔飛到北京的錄音室配唱,正式錄音唱了3次,製作人陳建騏就覺得ok過關了,但對自己的要求很高的A-Lin主動提出說:「我想試試看不同的唱法!」之後A-Lin唱了7種不同感覺的唱法,正因為這首歌是電影主題曲,A-Lin覺得她也必須在聲音上唱出豐富的畫面,不只跟電影畫面搭配,讓大家即使光聽歌曲也能想像出電影的氛圍。工作人員稱讚A-Lin的聲音實在「太有戲!」
★更多A-Lin活動詳情請上 https://alin920.com
A-Lin官方FB→http://goo.gl/E9qqCS
A-Lin官方IG→ https://www.instagram.com/lulin168/
A-Lin官方Weibo→ https://weibo.com/avexalin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sonymusic_taiwan/
索尼音樂 Sony Music Taiwan CPOP
https://www.facebook.com/SonymusicTaiwanCPOP/
#ALIN #天生歌姬
#迷霧
她 曾經身在何處
走月色下的路
執著那份在乎
冰冷
夜 籠罩眉梢的霧
遇到思念暖爐
原來不是迷路
記憶中的臉 思緒在眉間
看不清思念 再見也無言
鬼魅上心間 還盼著從前 會出現
曾握過的手 是否會溜走
風輕輕飄過 唱相知相逢
原地的守候 揮不去的愁 也難回首
他 陷入往事沉浮
說不清的含糊
心中落寞的苦
仰望
天 冥冥中的定數
聽不見那祝福
被愛與恨束縛 的孤獨
詞:吳頔
曲:陳致逸
製作人:陳建騏
配唱製作人:Brandy田曉梅
編曲:張晁毓
弦樂編寫:張晁毓
獨奏大提琴:劉㴠
大提琴:劉涵/林家瑜
中提琴:甘威鵬/楊凱甯
小提琴:蔡曜宇/朱奕寧/曾智弘
錄音工程師:徐威/陳以霖
錄音室:飛行者錄音室(北京)/大小眼錄音室
混音工程師:林正忠
混音錄音室:白金錄音室
製作執行:蔡志忠
葉偉民 在 老外看中國、老外看台灣 | A Laowai's View of China & Taiwan | 郝毅博 Ben Hedges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2年下半年,可以說是表哥、表叔和乾爹的時代,為什麼呢?今年8月,陝西安監局長楊達才,在燒死36人的車禍現場「微笑」,結果讓網友關注到他手腕上的名錶,仔細一查,楊達才每次出席不同的場合,都戴有不同的名錶,至少有13塊名錶,因此大家稱呼他為「表哥」。
更多精彩「雷人語錄」:http://c.ntd.tv/thundershow
更多「老外說中文」影片:http://www.youtube.com/learnchinesenow
第一手掌握更多中国真实内幕,请訂閱新唐人YouTube官方頻道!
http://www.youtube.com/laowaikanzhongguo
新唐人官网:http://www.ntdtv.com/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benhedgesntd
沒想到一個月的時間,陝西副省長李金柱說:「有多少塊名錶有什麼關係,我都有好幾塊」。於是,「表叔」的稱號,也跟著誕生了。
到了10月,福建省交通廳長李德金為了阻止媒體報導他戴有名錶,連夜跨省雲南銷毀幾十萬份報紙,成功取代了李金柱,成為新任的「表叔」。
除了表哥表叔,還有房叔、房嬸和房爺,像是廣州城管執法局番禹分局長蔡彬,被網友搜出擁有22套房。 深圳村官葉偉民,擁有50棟房產,被人稱為「房爺」。
2012年的「乾爹」也特別多,北京21歲的女孩在微博上曬出「乾爹」贈送的價值20萬「連體鈔票禮服」,結果慘遭網友炮轟。
中國現在進入公開「拼爹拼叔」的年代,有人說,拼自己是銅牌,拼叔是銀牌,拼爹是金牌,拼乾爹呢?是王牌。
葉偉民 在 葉偉民的個人檔案 的推薦與評價
查看名為葉偉民的用戶個人檔案。加入Facebook,與葉偉民及其他你可能認識的朋友聯絡。Facebook 讓人們盡情分享,將這個世界變得更開闊、聯繫更緊密。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