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鐘閱讀
女性主義思想家
西蒙‧德‧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生於1908年,1986年逝世。
西蒙波娃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女性知識分子之一。法國作家、存在主義哲學家、知識分子、社會運動行動主義分子及社會理論家。她著有一本暢銷全世界、被奉為女性主義聖經的《第二性》;她投身法國女權運動;更被世人關注的,是她與當時最著名的存在主義思想家沙特的開放式戀情,他們堅定忠誠,又各享自由,有人稱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愛情故事」。
沙特為存在主義下的定義是「存在先於本質」。每個人的人生道路不一樣,有人說品性是「天生」的,人的本質天注定。「存在先於本質」的意思是,人的本質不是天生的。「人首先存在著,面對自己,然後界定自己」。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規條。道德和規條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我們出生,我們存在。我們用行動來界定自我,每個人的本質,是由存在之後的言行所創造所決定的。
西蒙波娃於1949年寫下的經典著作《第二性》,為當時的女性地位,提出存在主義思辨的名言:「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也就是說,女人憑性徵生為女人,只是存在,而女性的本質、地位,則是後天被「定義」的。「不是因為有什麼神秘的本能在直接註定她的本質是被動的、愛撒嬌的、富於母性的,而是他人對這個孩子的影響幾乎從一開始就是一個要素。於是她從小就受到灌輸,要完成女性的使命。」
有一本最新出版的書,《成為西蒙波娃》(Becoming Beauvoir: A Life),以「成為」(Becoming)做書名,是對波娃的思想同人生的最佳概括。
《成為西蒙波娃》
完美的真誠反省與無懼批判,也有熾熱的戀情。她實際推動了世界各地的女性權益,讓女性更能為自己而活。
西蒙波娃撰寫了許多哲學、政治和社會問題的小說、隨筆、傳記、專著,其中她生前的自傳也有四部。她晚年,在沙特逝世後寫的作品《告別儀式》也帶自傳成分。她編輯出版過沙特給她的書信。加上幾十年許多寫作者對她的分析與評論,關注女性主義及存在主義的讀者,西蒙波娃她已經甚有認識了。但礙於時空背景、社會觀念,以及會涉及他人,所以她豐富人生中仍有許多細節被藏匿、許多真實心思未公開透露。
最近幾年,她的日記和私人信件陸續曝光。英國倫敦國王學院講師凱特‧寇克派翠(Kate Kirkpatrick),鑽研哲學、女性主義和宗教,寫有幾本關於沙特、存在主義的著作,2020年8月出版了《成為西蒙波娃》這本書,中譯本上月在台灣出版。作者全盤檢視了過往波娃的自述,綜合近幾年曝光的資料,補足了未曾被看見的細節,看到了波娃立體、真實而細微的面貌,澄清了社會與時代對她的種種誤解和批評,能讓我們全面且清晰地看見波娃與她所處的時代境況,看見她如何奮力回應那些阻礙與挑戰,更讓我們藉由審視不同時代的另一個靈魂,來理解自己的時代與自身所抱有的價值觀。
「自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性
自古希臘哲學以來,西方哲學家都討論「自我」對於人生的重要性。認識自我和認識世界,是人類知識的兩大分類。蘇格拉底認為,人必須認識自己才稱得上睿智。尼采說,人生在世的任務就是成為自己(Become who you are)。但波娃在哲學上卻這樣反問:如果女性真實的自我根本就被禁止存在呢?如果你在成為自己的同時,人們卻因你沒有能夠成為你理應該成為的人——好女人、好情人、好母親——而視你為失敗者呢?如果成為自己令你蒙受揶揄、蔑視或羞辱呢?
在波娃在世的那些年,即1908-1986年,女性所擁有的可能性經歷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大學開始以招收男性相同的條件招收女性;女性取得投票權,也能合法離婚與墮胎。波娃經歷了三十年代巴黎的波希米亞狂潮、六十年代的性革命。女人於公共領域中思考、進而坦率談論自身的方式已有所改變了。但即便如此,人們談論「女性主義」一詞時,所講的內容仍然令波娃覺得粗劣、愚蠢和難以忍受。波娃因此寫了《第二性》。當她寫下「女人並非生而為女人,而是成為女人」這句名言時,她並不知道《第二性》這本書竟會對自己往後的人生及後世的人們產生這麼大的影響。
已有諸多文獻深入探討這句名言的意義、探討人究竟如何「成為」女人。《成為西蒙波娃》這本書則旨在探究波娃是如何成為她自己。人不可能有條理地書寫自己的人生,因為人生是永無休止地成為自己的過程——這是波娃在十八歲時就作出的結論。
因此,不可能有條理地書寫自己人生的波娃,她的生命與思想的書寫就由凱特‧寇克派翠完成了。
波娃一生的哲學追求,就是女性要努力「成為」那個想成為的自己。但諷刺的是,她最受世人關注的,卻依附於沙特,是與沙特的「知識分子情侶檔」關係。
在《第二性》中,波娃說,「女人所能擁有的最多也僅是極不牢靠的力量:無論她是奴隸或是偶像,決定她命運的人從來都不是她自己。」她的哲學也讓她瞭解,她能做的只有持續成為自己。
女性感情生活被無限放大
1927年某天,19歲的西蒙波娃和她父親對於什麼是「愛」起了爭執。那個年代裡,社會期待所有女性都能把結婚生子當作人生夢想。波娃的父親表示,愛就是對他人的服侍、愛慕與感激,而波娃就強烈反對,說愛不只是感激,不只是因為他人對我們付出而欠下的債。波娃在日記中寫:「有這麼多人不曾明白什麼是愛!」
在波娃的經典著作《第二性》中,她提出,女人因為體力較差,當生活需要體力時,女人自覺是弱者,對自由感覺恐懼,男人用法律形式把女人的低等地位固定下來,而女人還是甘心服從。她不同意恩格斯所說的從母系氏族社會向父系氏族社會的過渡使男人重新獲取權力,她認為歷史上女人從沒有得到過權力,即使是在母系氏族社會。她無畏時代限制與社會成見的枷鎖,從自身生命經驗出發,解放女性,鼓舞每個人「成為」自己想成為的自己。
但即使這樣,她和沙特組成非婚姻的終生情侶檔,仍然使波娃在社會輿論中被認為是沙特的附屬。大眾普遍認為「知識分子」指的是沙特,而波娃只是構成「情侶」的另一人。波娃在1986年於巴黎過世時,《世界報》(Le Monde)的訃聞標題說她的著作「偏向通俗讀物而非原創作品」。1994年,一位知名的女性主義批評家表示:「若有人認為西蒙波娃的重要之處主要在於她與沙特和其他情人間的非典型戀情,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這是在社會未脫離男性主導的情況下,由於對女性感情生活的無限放大,而導致對她的哲學成就的低估。事實上,很可能波娃才是促使沙特發展出存在主義思想的人。
被看見好還是不被看見好
法國的哲學家長期爭論著人活著到底是被人看見好,還是不被人看見好。笛卡兒表示人得「不被看見,才能過得幸福」,沙特認為,他人物化的凝視如何將我們囚禁於次等地位中。但波娃並不同意這些說法,她認為人要過得好,就得被他人看見——只是必須以正確的方式被看見。
波娃生前陸續出版了四本回憶錄,其他著作有些也具有自傳性質,比如她的美國和中國紀行。她也將沙特寫給她的信件整理出版。 她讓自己被看見。
不過,波娃逝世後的數十年間,新的日記及信件陸續出版。許多人震驚得知波娃不但擁有過同性戀情,對象更是她過去的學生。她寫給沙特的信也透露出她在哲學上對於沙特的影響。
終其一生,波娃受困於人們對於她的能力與原創性的質疑之中,有些人甚至說她的著作其實是沙特寫的。有人說她像是「引用宗教經典一般地」引用沙特。
當年女性作者經常面臨這樣的指控,而她們往往也會將這樣的看法內化。波娃某些原創的論點,很可能正是令沙特聞名後世的論點。有一年,因為沙特太忙了,波娃便用沙特的名字替他發表文章。沙特說過,《嘔吐》(Nausea)原本只是一篇抽象的哲學論文,是波娃建議將其擴寫為一部小說。沙特也說過,在他漫長的哲學生涯中,波娃以她嚴謹的批評與深刻的洞見,幫助他在發表前將文章修改得更為出色。
「一分鐘閱讀」推介書籍
《成為西蒙波娃》
作者:凱特‧寇克派翠
由 衛城出版 出版
https://podcast.rthk.hk/podcast/item.php?pid=23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香港2.28大抓捕,受迫害者之一是來自美國的人權律師John Clancey關尚義,他到警署報到時,手上拿著一本書《Humankind:A Hopeful History》,作者是荷蘭年輕歷史學者Rutger Bregman ,他被譽為當今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前作《Utopia for ...
西方哲學家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死亡給予了生命意義」是許多西方哲學家都論述的命題,在東方也能看到對於死亡後的想像與信仰,決定了很多文化的實踐。那麼,當全世界的人都距離死亡更近了一些時,是否也就影響了更多人如何經營自己的生命?
這篇來自NY Times的文章,帶我們看到疫情如何改變了美國年輕世代對於生命的態度,,這也讓我們想想台灣是否也有類似的文化轉變?
----------------------------
隨著疫苗接種率的提高和就業市場的復甦,他們的膽子越來越大。他們的銀行帳戶由於一年的居家儲蓄和飛漲的資產價格變得豐厚,這也增加了他們的風險偏好。其中一些人只是換了工作,但另一些人完全放棄了職業生涯。
如果說這個運動有什麼口號的話,那就是「YOLO」(你只能活一次)。十年前,說唱歌手德雷克(Drake)讓這個首字母縮略詞流行起來,之後被一些樂於冒險的人使用。這個詞在Reddit上的股票交易員中間成為一種流行語,他們在押下不負責任、但有時會得到回報的賭注時使用這個詞。(今年的GameStop交易就是典型的YOLO。)更廣泛地說,它已經成為近幾個月來某類無聊的辦公室職員的典型態度。
需要說明的是:大流行尚未結束,成百上千萬美國人仍在為失去工作和親人而悲傷。不是所有人都能把謹慎置之腦後。但對越來越多擁有財務緩衝能力和緊缺技能的人來說,過去一年的恐懼和焦慮正在讓位於職業方面新的無畏精神。
我是從今年開始聽到這些故事的,當時有幾個熟人宣布,他們將辭去高聲望、高收入的工作,去追求有風險、充滿激情的項目。從那以後,領英(LinkedIn)上的更新從涓涓細流變成了一股洪流。我發推說了這件事,幾十個故事湧入我的收件箱,基本上都圍繞著同一個主題:疫情改變了我的優先事項,我意識到我沒有必要這樣生活。
(以上引用網頁原文)
https://cn.nytimes.com/technology/20210423/welcome-to-the-yolo-economy/zh-hant/?fbclid=IwAR0rfkkWVtUXcA58hJObMqCpeF9FpZwTaU6_f7-fwcuChMFUlesOlAeLlRQ
西方哲學家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随緣
恭喜各位讀者新年進步, 萬事大吉大利。
今次題目為隨緣。緣, 真正玄妙, 可實證都在事後解釋, 巧合,即是「緣」。男女之間,也是講緣。似乎姻緣之中早有所铸定。以科學或理性都不能完滿地解釋, 一個「緣」便可「過骨」。巧妙、奇妙、更加玄妙呀。
很多人相信:因果關係。以前種下的「因」, 卒之結成今日之「果」。似乎有理有據, 可是這種因果說,不能次次重覆, 又沒有硬性規律。相信「緣」,只是有人督信或迷信而已。
講到「随」字, 乃要真的隨住走, 是無條件追隨, 不是「有利便死追随」的。有時, 追隨下去, 碰到釘子的, 不一定是「好事隨之來亅。
如果凡事都依靠隨緣, 完全放下手腳, 任得随緣到, 便洽似或語:緣木求魚, 及守株待兔了。事實上靠不住的。
中國有老話:「盡人事、聽天命亅。凡事皆要先努力做, 不必求神、拜佛或超自然力量。 (有人臨急才抱佛腳) ,或者求助於不能解釋的, 玄妙的力量幫助。碰巧一次成功, 不代表永遠成功, 而且得不到成功的因素及失敗的因素, 下次又犯了。
常常掛在口邊的「隨緣亅,乃是應酬話。把真相埋藏,不露於世而已。或者, 真沒辦法辦理, 便借「隨緣」, 一切歸於不可解釋的「緣份」了。世事真有緣分?這是玄學上,(形而上學) 的千古問題。西方哲學家只能說:不一定有「因亅必有「果亅, 不一定做福必有果報。 話又說回來。我們能達成有「隨緣觀念」, 才可以達成人際間友善的「倫理思想」,(和眭原則)。我們只可以相信玄妙的, 不能解釋的人際緣份呀。 如果什麼都否定, 則是「虛無主義」, 人生並沒有任何意義可言, 白白一生過了吧
西方哲學家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香港2.28大抓捕,受迫害者之一是來自美國的人權律師John Clancey關尚義,他到警署報到時,手上拿著一本書《Humankind:A Hopeful History》,作者是荷蘭年輕歷史學者Rutger Bregman ,他被譽為當今歐洲最具影響力的思想家之一。他的前作《Utopia for Realists: How We Can Build the Ideal World》認為大家不要再埋怨世界各種不平等,要建立理想世界,有三個政策支柱:基本收入保障、十五小時工作周及開放邊境公民自由流動,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生活。
關尚義手上拿着那本《Humankind:A Hopeful History》,在香港黑暗時代,有其獨特意義。作者認為綜觀古今中外,各門各派,心理學家、哲學家、古代哲人與啟蒙思想家的想法,大相逕庭,互相批評,但他們不約而同地存在一點共識,就是「人性本惡」。西方世界的思想家由馬基維利到霍布斯、佛洛伊德,他們對性惡論均深信不疑。人們相信自己的天性是「惡」,因此才需要政府管理,制訂無數法律條文去監督,這塑造了我們的現代生活。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305/O5KI7OEGZ5D4JMEMLC7YC6LCQY/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劉細良 #民主派 #47人提堂 #關尚義 #228大抓捕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西方哲學家 在 暗網仔 2.0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dw_kid12/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deepwebkid/?modal=admin_todo_tour
Spotify: https://open.spotify.com/album/2LjUOH9T9j21GiX8jzytu6
訂閱: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8vabPSRIBpwSJEMAPCnzVQ?sub_confirmation=1
我最高觀看次數的影片 (我為何不再拍暗網? 只說一次):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bihKaqEEQw&t=127s
首支單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ASHWB6Ai9Y
我的成長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dhtp6A6YJE
這位才是真正的網絡垃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JYDx1GP-U&t=263s
Billie Eilish出賣靈魂的方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fB1S2uy5Po&t=115s
日本最殘酷的直播節目: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7E81OKVX7wc
我受夠了, 我的精神困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Q6uxaQhiS4&t=7s
Uncle roger最不好笑的笑話
Uncle roger最好笑的錯誤
網絡傳記
從前獵人A和獵人B一起進森林打獵. 獵人A突然暈倒. 獵人B打電話求救, 跟接線生講: “我朋友死了, 我可以點做啊?” 接線生就說: “冷靜一點, 我幫你, 你要確定他是真的死了先”
靜了一靜後, 聽到 “bang” 一下槍聲. 然後獵人B説: “好, 之後呢?”
你覺得這個笑話好笑嗎? 根據美國2015年心理學統計這是 ‘世界上最好笑的笑話’ , 意味著 ‘好笑與不好笑’ 是有客觀biu juen.
這樣說: 是否無論在美國, 歐洲或非洲; 説起這個獵人笑話也會引起全場爆肚呢 ?
(Show uncle roger) 那如何解釋到Youtuber Uncle Roger同一條搞笑影片在不同地區會有掌聲和打字道歉兩個極端反應.
大家好又是我暗網仔,
uncle roger最近向中國市場的 ‘致歉’ 信一方被受眾:內地網民,覺得多餘, 另一方被外間覺得行為yuek suen.
(Read story) “I’m not bowing down to anyone. Especially not to all the hate comments I’m getting”
(Tell a bit of the story) 今個月12號uncle roger刪除與一位名Strictly dumpling的Youtuber一起拍的影片. 原因是這位Youtuber曾對中國有批評言論. Uncle roger由海外華人最新代表人物到掉粉.
今天解釋為何比Youtube界任何人uncle roger更不應該“道歉”
(Show how the west ruins rice)
先看Uncle roger如何用1年爆紅, 後看uncle roger如何wuy fan喜劇本身的意義.
[喜劇理論3步曲]
如果廣東地區提 “棟篤笑” 3個字, 黃子華 “你落左妝我仲認得你叫化妝, 落左妝我唔認得你叫喬裝!” 或 “老闆出俾你果份唔係糧, 係賠償” 對都市男女關係及打工仔心態作出
“誇張” 得來
“會冒犯” 某些人, 但
“有共嗚” 的
COMEDY: 喜劇理論 3步曲.
來自古希臘時代的喜劇之王Aristophanes首度創立喜劇3步曲:
1誇張方式: 列如: 主角騎著甲蟲飛上天堂, 來2冒犯在他的表演坐最前排的guen員, 名哲學家, 為3得到被欺壓的小市民發聲.
3步曲流傳到現今所有喜劇表演. 唯一因地區或文化會有所轉變是 “第3有共嗚” 那群人, 通常一goon都是小市民. 即是消費表演的受眾. 即是你和我.
辯駁了 ‘兩個獵人’ 笑話是客觀理論之yu, 亦解釋到sik演Uncle roger角色的棟篤笑表演者Nigel Ng, 如何用jauw笑海外華人刻板印象得到某一Kwun的共鳴.
(Marie kondo Clip)
1991年3月15日出生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Nigel Ng黃瑾瑜, 美國大學畢業後正式在英國開始他棟篤笑生崖. 拿了幾個新人jeung和做了幾個電視節目嘉賓, 成績不算太突出. (Show video )出來短短幾年, 7月嘲笑BBC ‘uncle roger disgusted by this egg fried rice’ 現在爆到二千萬view. 橙色衣服, 說話口音極重而jim suen huk bok的中年大叔型像短期內吸立無限’niece and nephew’ 粉絲.
UNCLE ROGER喜劇3步曲中的3個組別 3樣表面上都是 ‘海外華人’ (誇張演yik海外華人, 來冒犯海外華人, 給有共嗚的海外華人看.
外國長大的小數民jook常常會因膚色被取笑. 我小時候會聽到: chink, small eyes.
(Gordon Ramsey video) 而Uncle roger表面把華人大叔的kuet點放大 , 但內裡是挑戰白人廚師的權威. 為小so mun jook發聲, 獲keun.
3部曲中被mo fan的其實是白人keun wuy.
表裡不一: 2千萬來自jauw笑華人文化的外國觀眾, 也同時有知道他在做什麼的華人觀眾.
Uncle roger角色前, Nigel第5條片已經chi笑西方國家米飯的包裝. 第6條影片笑澳洲一間大學因怕榴連的味道要疏散. 之後放 ‘wok’ ‘美jing’ 等中國烹調物料與高級大廚 Gordon Ramsey, Jamie Oliver等相題bing leun.
用主觀口味ping好wai的食物, 拉底高高在上的他們.
說到這裡明白uncle roger成功之處也應該更明白‘del片’ 事件為何會害死一個comedian的事業.
Uncle roger的道歉不止不誇張而是過於緊張, 怕 2, 冒犯可以給他更大巿場的人所以3, 無視因以so yuen曾跟他有gung ming的觀眾.
他做了一切令他成功的相反. 他去dou hip的新goon jung最也不是太在乎.
雖然uncle Roger主觀認為自己不是向什麼人底頭.為jan什麼錢或wok什麼名氣. 但真實世界的行為不是一場dung dook笑. 不是你話好笑就好笑. 不好笑就chum muk. 每個人的行為也會被客觀世界去看和poon定好與不好的.
我送給uncle roger最後是: 如果最初我說的那個兩個獵人故事不是用一個笑話來包裝, 而是真人真事. 獵人B是親手殺了人. 在真實世界是好恐怖的, 是需要坐gam的.
Uncle Roger羅傑叔叔違反的原則
羅傑叔叔Uncle Roger道歉違反的原則
2021年羅傑叔叔Uncle Roger道歉違反的原則
西方哲學家 在 aoi青虫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青虫aoi 首張創作專輯《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 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訂閱青虫aoi 頻道➩https://youtube.com/c/Aoimushiband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
這世界上有一種相愛,叫互相傷害
「我們的愛就像兩隻刺蝟,靠太近彷彿有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到顫抖,不得已只好分開」
#刺蝟理論 #金童玉女 #七世戀人
/
◤ 青虫aoi 專場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青虫aoi 專輯發行場 ⋄
日 期|2021/01/24(日)
時 間|19:00進場 · 19:30開演
地 點|小地方展演空間 APA mini
地 址|台北市中正區杭州南路一段147號B1
票 價|一蕊媠花預售票 500元/我就是刁故意現場票 600元
啟售時間|2020/12/16(三)12:00
購票連結|https://reurl.cc/Mdp4j3
/
#青虫aoi X #林柏宏 X #李沐
《刺蝟悲歌》原本在青虫創作中談的是「刺蝟理論」。哲學家叔本華以「刺蝟理論」比喻建立人際關係時的情境,如同在寒冷雪地中的兩隻刺蝟會忍不住想要靠近對方取暖,但是靠太近又會無法控制地刺傷彼此;就像人與人的親密關係總伴隨著不可避免的傷害。
陳健禾與順兩位導演以傳統「金童玉女」為故事骨幹,架起七世戀人時空,由林柏宏與李沐擔任男女主角。前傳《刺蝟悲歌》裡,兩人的工作為接引者,傳說中行善的人歸西後,會由金童玉女來接引他們前往西方極樂世界。工作中金童玉女各司其職,在精神上互相依戀,但因其特殊身份僅能依靠嗅覺感受對方,無法有身體的接觸,致使柏拉圖式的關係在玉女心中漸漸產生質變。故事最後玉女因同情亡者,而犯下縱放靈魂的罪過,導致兩人受到懲罰必須分開,東方的金童玉女與西方的刺蝟理論,透過音樂和影像的結合,編織出台語歌的新維度。
MV 中關鍵道具「蘋果」象徵兩人對愛的欲望,而總是拿著無法進食,不止揭示了兩人的神祉身份無法彼此親近,也隱喻了對愛的觸不可及。續集《無你的故事》中,林柏宏與李沐則飾演一對前世被迫分離的戀人,今世在三角關係中重逢,兩支MV並陳表現總是想彼此靠近卻又互相傷害的感情樣貌。
/
編織系 #都會民謠 暖聲 - 青虫 aoi
2020 首張 #台語 創作專輯《 有你的故事 ū lí ê kòo-sū》
「我的身軀變做一張一張紙,阮朋友的故事攏寫佇遮。」
這是青虫 aoi 的第一張專輯,也是他們嘗試跟這個世界建立連結的載具。《有你的故事》裡的每首創作都應對著一個「你」,這個「你」可以是一個對象,亦可以代表一種議題。
青虫 aoi 試圖把存於當下社會與個人日常的經驗反覆咀嚼,並雕琢著既熟悉但又不熟練的語言,吐出絲線,鋪陳在旋律之上--經線是自我、情緒、聲響;緯線則是語言、對象、情節,彼此緊密地交錯。如同這張作品的音樂風格,橫跨了醉心電氣、原聲搖滾與溫暖民謠等元素,帶出了更豐富的聽覺紋理,卻又不失純粹。
將「你」編織於故事之中,用輕盈的口吻說深刻的話題,刻劃出這個世代青年們的所思所想,唱出每一段「有你的故事」。
▶關於青虫 About Aoi
YouTube|http://www.youtube.com/c/Aoimushiband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AOIMUSHIBAND/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aoimushiband/
StreetVoice|https://streetvoice.com/AOIMUSHIBAND/
🛒 [ 實體專輯 ] 購買通路
◈誠品:https://reurl.cc/3LbvAX
◈博客來:https://reurl.cc/x0Knbb
◈五大唱片:https://reurl.cc/A8boe8
◈佳佳唱片:https://reurl.cc/4mbZ7j
◈光南唱片:https://reurl.cc/GrGWRv
🎧 數位平台聆聽專輯 ➩https://aoi.lnk.to/firstalbum
🎬 MUSIC VIDEO
無你的故事_https://youtu.be/JGK5Z0h33NA
簡幼_https://youtu.be/aajufCLGiTQ
媠花_ https://youtu.be/VJ8CaDuYKOU
青鳥_https://youtu.be/DayZSsUtmUk
我毋是刁故意_https://youtu.be/7wtlmbDxVgM
/
刺蝟悲歌 Tshì Uī Pi Kua
Lyrics
一步一步 接近你 是自然 是身不由己
日日夜夜 思念你 每一暝 攏想欲夢著你
一擺一擺 傷害你 真失禮 我毋是刁故意
若是鬥陣顛倒無歡喜 不如放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倚傷近袂輸針咧揻
離傷遠又閣爍爍顫 不得已只好來分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鬥陣的歡喜總是有限
痛苦的感覺袂輸永遠 扯扯咧才是咱的圓滿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過去的甜蜜袂輸電影 放煞就好清醒啦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幸福愈唱是愈細聲 不如放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倚傷近袂輸針咧揻
離傷遠又閣爍爍顫 不得已只好來分開
咱的愛親像兩隻刺蝟 鬥陣的歡喜總是有限
痛苦的感覺袂輸永遠 扯扯咧才是咱的圓滿
咱的愛親像一條悲歌 音樂那奏心那疼
幸福愈唱愈細聲 心愛的就此再會啦
- - -
一步一步 接近你 是自然 是身不由己
日日夜夜思念你 每一晚 都想要夢到你
一次一次 傷害你 很抱歉 我不是有意的
如果在一起反而不開心 不如放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靠太近彷彿有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得顫抖 不得已只好分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在一起的開心往往有限
痛苦的感覺彷彿永遠 切斷關係才是我們的圓滿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過去的甜蜜就像電影 放映完就該清醒了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幸福越唱越小聲 不如放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靠太近彷彿針在刺
離太遠又冷得打顫 不得已只好分開
我們的愛像兩隻刺蝟 在一起的開心往往有限
痛苦的感覺彷彿永遠 切斷關係才是我們的圓滿
我們的愛像一首悲歌 音樂進行著心也痛著
幸福越唱越小聲 心愛的人 就此再會吧
--
▶音樂製作 Credit
詞曲 Lyrics&Co|黃如琦 Jeannie H
製作人 Producer |法蘭 Fran Chen
編曲 Arrangement|青虫aoi、法蘭 Fran Chen
主唱 Vocal|黃如琦 Jeannie H
電吉他 Electric Guitar|黃柏翰 Po Han Huang
貝斯 Bass|郭宏 Hung Kuo
鼓 Drum|蔡信展 Hsin Chan Tsai
和聲編寫 Backing Vocal Arrangement |黃如琦 Jeannie H、法蘭 Fran Chen
和聲 Backing Vocals|黃如琦 Jeannie H、法蘭 Fran Chen
主要錄音師 Main Recording Engineer|徐玉光 Isidore Hsu
主要錄音室 Main Recording Studio|輕鬆玩工作室 Studio-One
錄音室助理Recording Assistant|江昱澄 Allen Chiang、林彥慶 Yen
鼓共同監製&錄音師 Drum Co-Producer & Recording Engineer|單為明 Link Shan
鼓錄音室 Drum Recording Studio|Lights Up Studio
鼓錄音助理 Drum Recording Assistant|于世政 Shih Cheng Yu
混音師 Mixing Engineer|李詠恩 Joshua Lee
混音室 Mixing Studio|荒原錄音室 The Wasteland Studio
母帶後期處理製作人 Mastering Producer|陳陸泰 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 Mastering Engineer|陳陸泰 LuTai Chen (A-Tai)
母帶後期處理工作室 Mastering Studio|原艾母帶工程錄音室 Mugwort Mastering
特別感謝 Special Thanks|毛琮文老師與他的tele
▶MV製作團隊
Production Company 製作公司 | 雞肉飯影像工作室
Director 導演 | 陳健禾
Assistant Director 副導演|李佳樺
Producer 製片 | 李光哲
Line Producer 執行製片 | 張丁文
Production Assistant 製片助理 | 周昀楓
Director of Photography 攝影指導 | 順
Additional Camera B機攝影師 | 基奇
First Assistant Camera 攝影大助 | 何晟豪
Second Assistant Camera 攝影二助 |鄭傑中
Gaffer 燈光師 | 順
Best Boy Electric 燈光大助 | 曾鈺展
Electrician 燈光助理 | 楊育鈞
Art Director 美術指導 | 羅文璟
Set Decorator 執行美術 | 廖姿穎
Art Department Assistant 美術助理 | 林効賢、蘇立亞智
Costume Designer 造型師 | 花籽
Make-Up Artist 化妝師 | 蔣佳芸(李沐)、美少女工作室-偉文(林柏宏)
Hair Stylist 髮型師 | 林亞靜(定裝)、黃若宜(李沐) 、Zoom Hair Styling-Spud(林柏宏)
Cast 演員 | 林柏宏、李沐
Extras 群眾演員 | 張忠瑞
Still Photographer 劇照師 | 黃煌智 Yellow
Transportation 九巴司機 | 廖桑車隊
Editor 剪接師 | 陳健禾
Colorist 調光師 | 朱四郎(圈起來映畫)
VFX _Artist 特效師 | 江光健、王芳俊(動工設計)
Front Design 標準字設計|鄭麗華(動工設計)
Special Thanks 特別感謝 | Anita、Cheer Chou、陳柏言
視覺、唱片裝幀|Li-Hua Cheng 鄭麗華(動工設計 mokraft)
企劃|啟兒 Cheer Chou/黃如琦 Jeannie H/戴均叡 (戴居) Roy Dai
歌詞用字指導|陳豐惠Tân Hong Hūi@李江却台語文教基金會 Li Kang Khioh Taiwanese Foundation
-本專輯受文化部影視及流行音樂產業局補助-
西方哲學家 在 寶鴻數位- 西方哲學家 蘇格拉底說 人類的幸福和歡樂在於奮鬥 ... 的推薦與評價
西方哲學家 ➡蘇格拉底說 人類的幸福和歡樂在於奮鬥. 而最有價值的是為了理想而奮鬥! 我們從來不夢想只是在努力認識現實 我們一直都在奮鬥所以我們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