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呢?
我們很常表現出一面的自己,而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隱藏另一面的自己。被隱藏的那一面,是不被父母、學校、社會、文化所接納的(aka:負面特質),於是從小內化在心中成為信念,必須要摒除、切割、壓抑或否定那些陰影。
這就是人之所以為痛苦、不自由的原因之一。
當真實的自己的某部分被壓抑到陰影處,不斷強化另一面的光明時,人的內在就會開始撕裂。光明面的自己會儘量呈現或發展出父母或社會能接受的部分,而壓抑隱藏會被否定的部分,這個幻象會持續作用,直到無法真誠表達自己時,以另一種方式回到原點。
舉個例子說明,如果一個人從小在父母長年爭吵的環境下成長,為了維持父母的婚姻而扮演討好父母的角色(aka:拯救者),替媽媽管束控制爸爸,替爸爸安撫陪伴媽媽,於是父母的婚姻就落在當事者身上。
然而在家庭動力中,當孩子無法成為小孩,必須長大成為父母婚姻連繫的重要關鍵人時,這樣的肩頭壓力會使這個孩子沒有餘力(心力及空間)去思索、感受及表達自己內在的需求。很多被揠苗助長的孩童(aka:早熟),都有著「無法表達真實內在需求」的困難。
長大後這樣子的人會無意識地扮演拯救者,在生活當中總會遇到需要被幫忙、被拯助、被協助的人事物都身邊。而當事人內心其實渴望「被拯救」,因為那個當年沒有當過被疼愛、被關注的小孩的需求,一直在地窖的陰影處發作。然而有時候「期望被他人拯救」的希望落空過多時,就會在扮演拯救者的過程中滿足自己被拯救的渴望。
如果你整體觀察會覺得父母也不是不關心這個孩子,也不是都不照顧他、愛護他、或教育他。但不明顯的是,這個孩子「沒有」得到情緒上的被滿足。換句話說,情感上的被忽視是他的童年創傷,而造就討好者的因應樣貌得以生存。於是長大後與人的關係中,就不敢表達自己真實的需求,卻一昩滿足他人的需求。若是時間久了,當事者忍不住開始抱怨時就成了「受害者」,那個從小成為父母爭吵犧牲底下的受害原形就冒出頭來了。
另一種極端情況是,心中的拉扯會開始使當事者不平衡,為什麼我總是照顧你的需求,而我真正需要你時,你卻不能滿足我。於是,當年無法開口的,現在全部要回來。因此有可能從一個討好者,變成一個索求者(aka:加害者),迫使他人滿足自己的需求。但弔詭的是,縱使他人的滿足也無法無盡無邊,於是黑洞便形成。
以占星學來看,這讓我想到對宮的牡羊及天秤的原型- 戰士人格與討好人格,以及對宮的一七宮所象徵的原型- 自我及他人。這兩端的交疊及互融實在有趣,一個戰士之所以而戰,可以是為了自身需求,也可以是為了國家人民;而一個能周遊各國遊說邦交的外交官,可能能為世界減少一次戰亂或紛爭,但同時也能造成因信念或誤解而起的戰役。
為自己的同時,是否也同樣為他人著想?考量他人利益時,是否也含蓋思考過自己?我是透過服務他人來療癒自己,還是因為我療癒了自己也服務了他人呢?
看見,就是療癒的開始。
#更多內容在靈魂之旅課
#G班週三晚上8點
#報名登記中
illustrator: lost7
討好型人格成因 在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0/26 恭喜呂美燕、鄭美湖抽中書一本。請私訊收件人、手機及地址,由出版社寄出。
🤤【抽書活動】黃國勝《隱藏的人格面具》
「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揭開內心的衝突,揭祕完美主義、討好型人格、焦慮、抑鬱等心理狀態的真正成因
#時報出版
。
1900年佛洛依德發表「潛意識」概念,當時人們普遍相信實證研究,這個發表真是史無前例,人的內在狀態根本無從證實,群眾質疑為何他敢這樣說。佛洛依德其實有做實驗,只是他的實驗對象是自己和幾位談得比較深的病人,實驗方式是從外在事件、過去生命史和與重要他人關係裡去推理、探索,是病人主觀在乎什麼。
佛洛依德從這些點推出病人的「心理歷程」,以及是什麼在掌握、儲存、決定歷程後該產出什麼結果。如果人就像細胞體一樣,有「細胞核」讓整體組織不致潰散,那麼人也該有個核心,生理核心也許是腦幹(動物也是如此),那麼有信仰的人類其精神/靈性部分核心是什麼呢?
於是,「人格」便是人的核心,像是細胞核結構一樣。佛洛依德將之分為意識面與潛意識,並受文明社會影響分為本我(動物面)、超我(社會化後的道德面)及自我(協調兩者表現合宜)。這是現今我們常說「自我、人格」的概念原型。
榮格接佛洛依德的概念繼續擴充,更往內在的部分有陰影、原型、靈性、集體潛意識,並追求與宇宙合一, 最終發展成為「自體」(深層心理學);更往外在的部分,為了適應社會,成為「人格面具」,以適應不同的人際情境。再延伸下去,阿德勒認為人格形成「生活風格」,客體關係論者則認為,與重要他者的互動關係才是人格形成的關鍵,一開始是別人先帶你(菜鳥)的。
人格的概念越來越多,包括了「自我認同」、「社會角色」、「面具」、「我是誰」這些說詞。人格是不斷學習與改變的,只要不斷經歷與吸收,人格會經由認同他人、內化、模仿、學習、做中學,轉化為自己的一部份,每天都是新造的人。
這些內在的心理狀態,平常都是無意識的,是自動作用,而心理學的意義便是認識它們與歷程,提升到意識面來,讓自我能清楚地做選擇。
。
本書所談的人格面具概念,主要來自精神分析學派的概念外,但讀者在看時不妨將之視為「八面玲瓏」的社會含義,「做人道理」等同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人格面具便是融入社會情境演出相應角色的工具,而厲害的人還能在制式的公版面具中加入自己的特色。
不過呢,很重要的一件事:面具就是面具,不是核心。
我們真正的人格,或說「真我」、「真面目」、「主體」,應該是具有主導、核心、統合的功能,也是意識清楚的,亦即「我知道我是誰,而我現在是帶面具在演出」。
本書認為障礙在於,這些面具無法分化,通通黏在一起,或反過來,面具過於單一、過於僵化。這可能是「真我」承受不起傷害與打擊,於是躲在面具背後,或者真我受創傷而潰散混亂所致。
作者認為可從人格面具的行為去推測「真正的內在狀態怎麼了?」並試著釋放、接納、展示與安置,只要不衝突、不壓抑,面具就會是好用的工具
本書花比較多篇幅介紹人格概念,以及因面具之間混亂失去自我所造成的身心疾病(這是作者的疾病解釋觀點,可視為一種詮釋)。治療部分僅提概念,在最後章節,我想這是因為治療可以有大通則,但沒有公式,還是要視個人狀況個別討論才是。
以作者的話作結:「人生本來就是一齣戲,主導他,有意識地把人生當戲來演。」
。
。
有興趣者可以參閱連結購買。
博客來的連結:目前79折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69860
可以進去看更多簡介及目錄
。
♨贈書方式的三條件:
1️⃣『為心理師粉專粉絲』。不是的趕快去按讚👍️,這可能要調一下,設定公開,否則我看不到你按讚,抽中了也會喪失資格。
2️⃣『在此篇貼文下方按讚👍 + 轉分享(一定要設公開,看不到分享也失格喔)』
3️⃣留言:『人格面具是人在特定情境中的心理表現,不同場合面具不同』
。
🙋♀️🙋♀️抽書新規則:
本次共抽 2 本🙋♀️
先從完成條件的〈頭號粉絲〉中抽1本
剩餘本數從其他完成條件者抽出
「頭號粉絲」稱號會標示在你的狀態上,高頻率逛粉專者會被FB自動標示
。
活動日期:109/10/23 (五)18:00~10/26(一)12:00截止喔,10/26(一)中午後公布 2 位幸運粉絲🙋♀️
⚠️中獎名單於貼文標題上公告
⚠️得獎者請私訊寄送地址,轉出版社為你寄出。
討好型人格成因 在 認同成癮#善良的囚徒#取悅症#討好型 ... 的推薦與評價
... 成因,都源自於「想讓別人都快樂」這種單純而善良的心態。但是永遠保持「和善」(優先考慮別人的需求、不惜犧性自己的健康和快樂而強迫性地去取悅別人 ... ... <看更多>
討好型人格成因 在 克服“討好型人格”,要相信自己值得無條件被愛 - PTT新聞 的推薦與評價
長大後,在緊張時也會不由自主地做出這個表情。 如果說原生家庭、成長經歷導致的“自我價值感”低,是“討好型人格”最主要、最常見的成因 ... ... <看更多>
討好型人格成因 在 放下羞愧感與完美主義的十二個練習與人生故事 ...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擺脫 討好型人格 ?別再當個工具人《你不欠任何人:放下羞愧感與完美主義的十二個練習與人生故事》 Caroline Garnet McGraw|NeKo嗚喵.說書.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