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醫生陳志金】粉專剛剛突破80,000(八萬)人了!新朋友、舊朋友,想要多了解阿金的話,可以看看《天下雜誌》這篇專訪,我覺得寫得很完整、也很真實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點入《天下》原始文章,排版比較好讀,而且有圖片,如果看不到全文,以下是純文字。
《從白目憤青變熱血醫師 阿金醫師: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
文 陳潔 2018-12-24
~~
人稱阿金醫師的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為了重症病人,15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平時更像溫暖的家人,反覆說明病情、錄音鼓勵患者。兩年前甚至投入推動「醫病共享決策」,陪家屬走過每個天人交戰的時刻,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
兩年前,藝人邱凱偉(Darren)發燒到醫學中心急診,等太久不耐煩,遭回嗆「不能等就不要等阿!」因此公開抱怨醫師。為此,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發文整理6項「符合即可退掛」的症狀溫和開嗆,更以「歡迎自由分享!也可以放大掛在急診門口喔~」幽默作結。此文吸引8萬人按讚、1萬7千人分享,更因媒體大幅報導,讓他因此暴紅。
12月中旬,這位網紅醫師的團隊,更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人稱「阿金醫師」的陳志金,若不是穿著醫師袍,真沒人看的出來,這位右臉眼下有塊暗紅印記、20年來始終如一的中分髮型,滿臉笑容、微胖身軀的男人,是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
他的人、做的事,都不像傳統認知高高在上的醫師,更像是親切接地氣的大哥。他曾不厭煩地在半小時內,對陸續抵達的家屬重複3次病情;花上2、3個小時為家屬解釋病情;一通電話也能找到他,出院還會收到他的祝福訊息。
陳志金主要負責腦中風及腦損傷病人,很常遇到病人長期昏迷,家屬面臨該選擇氣切或拔管的兩難。
#該氣切或拔管?不再是醫師單方決定
這也是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之後,多數人一生總會遇到一次的重大抉擇。氣切,代表長期照護、等待甦醒,代表昂貴醫療資源的持續投入;拔管,則是放手,讓生命回歸自然歷程。選擇沒有對錯,只怕後悔。不少家屬倉促做了決定,卻日後心生愧疚,甚至責怪醫師。
這是陳志金長期在臨床上遇到的困難。自2016年3月,他帶著團隊與35個家庭開上2、3小時會議,先讓家屬填寫線上問卷,得以「客製化」評估需求,再以珍珠版、3D列印製成的等比例真人模型,詳細解說插管、氣切的位置,一來一往表達意見,一起面對氣切或拔管的天人交戰。
62歲的柯先生因腦損傷昏迷,外甥小鄭(化名)就曾參與家庭會議,當時他與陳志金團隊對談近3小時。從一無所知到對氣切、拔管及癒後照顧瞭若指掌,尤其擬真模型讓說明更容易理解,才能做出決定。
每一步都很艱難,但陳志金向病人強調,沒有對錯,「選擇了就是好決定。」
今年一月初,小鄭及親人決定拔管,柯先生於兩個月前逝世。「我覺得陳醫師很為家屬想,以前醫生都是救活就好,但救活之後其實還是家屬要顧!」小鄭說。(編按:此處拔管與一般急救無效的拔管不同,而是針對病情穩定,可脫離呼吸器的病人,若將來病情惡化,不再重新插管。因此有些病人拔管後,仍可存活很久。)
不再是醫生單方面下命令,而是與家屬共同決定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模式,消弭了醫生與病患家屬之間的資訊不對等,也幫助35個家庭在拔管、氣切中抉擇。這個試驗,是陳志金團隊得到「國家醫療品質獎」的關鍵。陳志金說,後續追蹤家屬意見,至今沒有人後悔當初的決策。
#守在台南15年,一call他三分鐘就出現
陳志金只有一個門診,每週一晚上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也沒有開不完的手術,這當然是加護病房醫師的特色。
但陳志金有一點比別的醫生更拚,是他把生活給了醫院,因為擔心病人隨時出狀況,他十五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隨call隨到。
「我訊息一送出給陳志金醫師,幾秒內電話一定響,我都跟同事說我的,我的!」與陳志金共事2年的高階護理師鄭巧玲說。陳志金長年住在醫院一條街外的地方,儘管另有值班醫生,但任何時候通知他,3分鐘,他必會出現。
陳志金掏出醫師袍裡的A4紙,整齊折成4分之1。「不管去哪裡,什麼都沒有沒關係,這一定得帶!」內容是他10個重症病人資料,最新病情、交班注意事項,甚至該向誰討論病情,都名列其中。
46歲的陳志金其實是馬來西亞人,持馬國護照,但領有中華民國永久居留證。1991年來台大醫學系就讀。27年過去,陳志金已是台灣女婿,有個護理師老婆與12歲的兒子。
陳志金的大學同學兼摯友,是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書森。
張書森說,陳志金經歷全民健保開辦、各種制度調整到今天,跟著台灣醫療制度一起成長。從低調保守的僑生,變成熟知台灣醫療、文化風情的「在地人」。
畢業後,陳志金加入台大醫院胸腔內科。沒想到當上總醫師不久就遇上SARS,當時醫院全面關閉,只剩胸腔科及感染科醫師留守,陳志金也在其中。
「今天跟學長一起看病人,明天學長就發燒被隔離,生命真的很無常,」陳志金回憶。
對生命的感觸讓陳志金投入急重症領域,偶然到台南參觀有完善重症制度的奇美醫院,一看就愛上,自此扎根台南,晃眼已15年。
#母親開刀前一天過世,讓他立志從醫
陳志金選擇從醫,源自心中的疑問與憤慨。
他老家在吉隆坡郊外一個小鎮萬撓,高二那年,陳志金母親因心臟瓣膜問題須動手術,但馬來西亞的公醫制度不像台灣就醫快速。手術排程整整等了2年,陳志金母親卻在開刀前一天過世。
「我好想知道媽媽怎麼了,卻一直遇不到醫師,好不容易找到,醫師只給我一張紙,上面寫著兩個英文單字:Mitral Regurgitation(二尖瓣閉鎖不全)。」這是陳志金第一個認識的醫學名詞。
17歲的他想知道哪裡出了錯,才沒能留住媽媽?因此立志從醫,希望找到母親離世的原因。
直到當上醫生,陳志金才知道醫療有太多不確定,母親離開不是誰的疏失,他終於釋懷,卻也反思,「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告訴他們盡力就沒有遺憾跟內疚,」陳志金說。
#對病患超級溫柔,也勇於開砲批判
如今陳志金重視溝通,從寫文章、重複與家屬聯繫,到電話錄音鼓勵病人,能做的無一遺漏。
奇美醫院加護病房的高階護理師沈美麗說,陳志金曾在半小時內,對陸續到來的家屬,重複說明病情三次;若家屬不能來,他就親自打電話。
63歲的翁莉華十年前因肉毒桿菌中毒入院,康復後每年都會回醫院感謝陳志金。她激動地說陳志金是「活菩薩」,連她出院轉到養護中心,陳志金還用手機錄音為她加油,「這樣的醫師哪裡找?」
但陳志金的溫和耐心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時間的漫長淬煉。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形容陳志金曾是個「白目」醫師,「醫院普遍保守,但阿金醫師就是會路見不平,別人不敢講的他都講,甚至得理不饒人。」
林宏榮說陳志金個性也曾經嚴厲急躁,對同事要求嚴格,是人見人怕的「魔鬼教官」。曾有護理師因為太害怕看到陳志金,寧願躲在夜班也不願一起工作。
直到林宏榮招攬他加入病人安全的討論團隊,再派他接受團隊資源管理、韌性力訓練營隊,陳志金慢慢懂得與人溝通,自謙從「機車行老闆」,蛻變成醫病溝通的傳教士。
2005年起,為了讓更多人同理醫護人員、病人、家屬的立場,陳志金開始書寫。他從部落格寫到臉書粉絲專頁,醫病溝通、病人安全、非洲豬瘟什麼都能談,時而批判自嘲,更藏不住他的正義感,不時「開砲」。
例如2015年,陳志金在部落格批評學名藥,沉痛指出「當一顆藥價不如一顆糖果,我們能期待廠商重視安全品質嗎?」
他坦言當時接受《天下》採訪後,藥廠、健保署立刻關切施壓、要求下架文章。他笑說,「當你發現最近貼文變輕鬆,代表我被關心啦,避避風頭。」
#醫院後援,推動醫病共享決策
2016年,林宏榮擔任醫策會執行長時,將1980年代在美國流行的「醫病共享決策」引進台灣,將醫病溝通系統管理化,並納入醫院評鑑的項目。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曾旭民致力醫病共享決策的研究,他解釋,醫病共享決策是當重大疾病患者後續治療有「不同、沒有對錯」的選項時,醫師得透過輔具、教材與病人溝通,依本身經濟狀況、家庭等考量下,選擇最適當的治療。
「醫病共享決策讓病人扛起責任做決定,當你參與決定時,若結果不好,也會願意負責,而非單純責怪醫師,因此能減少問題糾紛,」曾旭民說。
看到理想終於有實踐的方向,陳志金接下林宏榮棒子,大力投入醫病共享決策。
醫病共享決策普遍的做法,是病人先閱讀電子平台的問卷及影片等,下次看診以問卷問題與醫師有效溝通。但曾旭民研究發現宣導仍未到位,病人回家不會讀、醫師看診不習慣使用電子平台,仍維持過去口頭講解的習慣。
陳志金的醫病共享決策,是直接把家屬找來,開1到3小時不等的家庭會議,像教課般帶病人討論,選擇A會怎樣、選擇B又該如何,確保家屬了解每個選項的利弊。
「一般醫師說明嚴重病情,在門診2、30分鐘很常見,但像陳醫師花幾個小時,真的不多。他已經不像醫師,而像coaching(教練引導員)的角色!」曾旭民說。
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兼臨床病理科主任李健逢說,一般醫師會將空檔拿來做研究寫期刊,陳志金卻將時間花在醫病溝通,更照顧病人。
除了自己的信念,背後的支持也很重要。在奇美醫院,重症醫師平常沒有固定的門診壓力、得看5、60個病人,也不像外科醫師有一台台待排的手術。雖然突發狀況多,相對彈性時間也較多。
「奇美醫院組織比較扁平,對醫師自由度也較高。有想做的事情,醫院通常不會阻止,」李健逢說。這些支持讓陳志金能更心無旁騖,與病人共同決定、一起承擔。(責任編輯:吳廷勻)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不知道可不可以抽換現在比較瘦的照片?^_^
歡迎分享~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很多時候封城在家上課 或者是這個小朋友都要待在家 這件事情貧富差距跟家裡的人數不一樣 是有很大很大的不同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呼籲人家 不要把小孩送給爺爺奶奶的那些人 你家有幾個小孩?他們多大了? 我坦白講我知道很多網友 他如果不把小孩送給他的爺爺奶奶 他就不能上班 他不能上班因為五歲以下放在家裡是...
「醫院後援」的推薦目錄: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張顯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GEM鄧紫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生產] 無後援家庭生二寶,大寶的照顧-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後援團工作人員必讀資料 的評價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詢問無後援要去醫院生產大寶怎麼辦- 親子板 的評價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醫院後援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醫院後援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 ... 的評價
- 關於醫院後援 在 [懷孕] 月中要帶大寶24小時入住嗎? 的評價
醫院後援 在 Icu醫生陳志金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ICU醫生陳志金】粉專剛剛突破80,000(八萬)人了!新朋友、舊朋友,想要多了解阿金的話,可以看看《天下雜誌》這篇專訪,我覺得寫得很完整、也很真實 😊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點入《天下》原始文章,排版比較好讀,而且有圖片,如果看不到全文,以下是純文字。
《從白目憤青變熱血醫師 阿金醫師: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
文 陳潔 2018-12-24
~~
人稱阿金醫師的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為了重症病人,15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平時更像溫暖的家人,反覆說明病情、錄音鼓勵患者。兩年前甚至投入推動「醫病共享決策」,陪家屬走過每個天人交戰的時刻,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
兩年前,藝人邱凱偉(Darren)發燒到醫學中心急診,等太久不耐煩,遭回嗆「不能等就不要等阿!」因此公開抱怨醫師。為此,台南奇美醫院加護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志金,發文整理6項「符合即可退掛」的症狀溫和開嗆,更以「歡迎自由分享!也可以放大掛在急診門口喔~」幽默作結。此文吸引8萬人按讚、1萬7千人分享,更因媒體大幅報導,讓他因此暴紅。
12月中旬,這位網紅醫師的團隊,更獲頒醫策會2018年「國家醫療品質獎」金獎與創新獎。
人稱「阿金醫師」的陳志金,若不是穿著醫師袍,真沒人看的出來,這位右臉眼下有塊暗紅印記、20年來始終如一的中分髮型,滿臉笑容、微胖身軀的男人,是加護病房的主治醫師。
他的人、做的事,都不像傳統認知高高在上的醫師,更像是親切接地氣的大哥。他曾不厭煩地在半小時內,對陸續抵達的家屬重複3次病情;花上2、3個小時為家屬解釋病情;一通電話也能找到他,出院還會收到他的祝福訊息。
陳志金主要負責腦中風及腦損傷病人,很常遇到病人長期昏迷,家屬面臨該選擇氣切或拔管的兩難。
#該氣切或拔管?不再是醫師單方決定
這也是台灣步入高齡社會之後,多數人一生總會遇到一次的重大抉擇。氣切,代表長期照護、等待甦醒,代表昂貴醫療資源的持續投入;拔管,則是放手,讓生命回歸自然歷程。選擇沒有對錯,只怕後悔。不少家屬倉促做了決定,卻日後心生愧疚,甚至責怪醫師。
這是陳志金長期在臨床上遇到的困難。自2016年3月,他帶著團隊與35個家庭開上2、3小時會議,先讓家屬填寫線上問卷,得以「客製化」評估需求,再以珍珠版、3D列印製成的等比例真人模型,詳細解說插管、氣切的位置,一來一往表達意見,一起面對氣切或拔管的天人交戰。
62歲的柯先生因腦損傷昏迷,外甥小鄭(化名)就曾參與家庭會議,當時他與陳志金團隊對談近3小時。從一無所知到對氣切、拔管及癒後照顧瞭若指掌,尤其擬真模型讓說明更容易理解,才能做出決定。
每一步都很艱難,但陳志金向病人強調,沒有對錯,「選擇了就是好決定。」
今年一月初,小鄭及親人決定拔管,柯先生於兩個月前逝世。「我覺得陳醫師很為家屬想,以前醫生都是救活就好,但救活之後其實還是家屬要顧!」小鄭說。(編按:此處拔管與一般急救無效的拔管不同,而是針對病情穩定,可脫離呼吸器的病人,若將來病情惡化,不再重新插管。因此有些病人拔管後,仍可存活很久。)
不再是醫生單方面下命令,而是與家屬共同決定的「醫病共享決策」(Shared Decision Making,SDM)模式,消弭了醫生與病患家屬之間的資訊不對等,也幫助35個家庭在拔管、氣切中抉擇。這個試驗,是陳志金團隊得到「國家醫療品質獎」的關鍵。陳志金說,後續追蹤家屬意見,至今沒有人後悔當初的決策。
#守在台南15年,一call他三分鐘就出現
陳志金只有一個門診,每週一晚上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病人,也沒有開不完的手術,這當然是加護病房醫師的特色。
但陳志金有一點比別的醫生更拚,是他把生活給了醫院,因為擔心病人隨時出狀況,他十五年來幾乎不曾離開台南,隨call隨到。
「我訊息一送出給陳志金醫師,幾秒內電話一定響,我都跟同事說我的,我的!」與陳志金共事2年的高階護理師鄭巧玲說。陳志金長年住在醫院一條街外的地方,儘管另有值班醫生,但任何時候通知他,3分鐘,他必會出現。
陳志金掏出醫師袍裡的A4紙,整齊折成4分之1。「不管去哪裡,什麼都沒有沒關係,這一定得帶!」內容是他10個重症病人資料,最新病情、交班注意事項,甚至該向誰討論病情,都名列其中。
46歲的陳志金其實是馬來西亞人,持馬國護照,但領有中華民國永久居留證。1991年來台大醫學系就讀。27年過去,陳志金已是台灣女婿,有個護理師老婆與12歲的兒子。
陳志金的大學同學兼摯友,是台灣大學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副教授張書森。
張書森說,陳志金經歷全民健保開辦、各種制度調整到今天,跟著台灣醫療制度一起成長。從低調保守的僑生,變成熟知台灣醫療、文化風情的「在地人」。
畢業後,陳志金加入台大醫院胸腔內科。沒想到當上總醫師不久就遇上SARS,當時醫院全面關閉,只剩胸腔科及感染科醫師留守,陳志金也在其中。
「今天跟學長一起看病人,明天學長就發燒被隔離,生命真的很無常,」陳志金回憶。
對生命的感觸讓陳志金投入急重症領域,偶然到台南參觀有完善重症制度的奇美醫院,一看就愛上,自此扎根台南,晃眼已15年。
#母親開刀前一天過世,讓他立志從醫
陳志金選擇從醫,源自心中的疑問與憤慨。
他老家在吉隆坡郊外一個小鎮萬撓,高二那年,陳志金母親因心臟瓣膜問題須動手術,但馬來西亞的公醫制度不像台灣就醫快速。手術排程整整等了2年,陳志金母親卻在開刀前一天過世。
「我好想知道媽媽怎麼了,卻一直遇不到醫師,好不容易找到,醫師只給我一張紙,上面寫著兩個英文單字:Mitral Regurgitation(二尖瓣閉鎖不全)。」這是陳志金第一個認識的醫學名詞。
17歲的他想知道哪裡出了錯,才沒能留住媽媽?因此立志從醫,希望找到母親離世的原因。
直到當上醫生,陳志金才知道醫療有太多不確定,母親離開不是誰的疏失,他終於釋懷,卻也反思,「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救不回病人,也要救活家屬,告訴他們盡力就沒有遺憾跟內疚,」陳志金說。
#對病患超級溫柔,也勇於開砲批判
如今陳志金重視溝通,從寫文章、重複與家屬聯繫,到電話錄音鼓勵病人,能做的無一遺漏。
奇美醫院加護病房的高階護理師沈美麗說,陳志金曾在半小時內,對陸續到來的家屬,重複說明病情三次;若家屬不能來,他就親自打電話。
63歲的翁莉華十年前因肉毒桿菌中毒入院,康復後每年都會回醫院感謝陳志金。她激動地說陳志金是「活菩薩」,連她出院轉到養護中心,陳志金還用手機錄音為她加油,「這樣的醫師哪裡找?」
但陳志金的溫和耐心並非一蹴可幾,而是經過時間的漫長淬煉。
奇美醫院首席醫療副院長林宏榮形容陳志金曾是個「白目」醫師,「醫院普遍保守,但阿金醫師就是會路見不平,別人不敢講的他都講,甚至得理不饒人。」
林宏榮說陳志金個性也曾經嚴厲急躁,對同事要求嚴格,是人見人怕的「魔鬼教官」。曾有護理師因為太害怕看到陳志金,寧願躲在夜班也不願一起工作。
直到林宏榮招攬他加入病人安全的討論團隊,再派他接受團隊資源管理、韌性力訓練營隊,陳志金慢慢懂得與人溝通,自謙從「機車行老闆」,蛻變成醫病溝通的傳教士。
2005年起,為了讓更多人同理醫護人員、病人、家屬的立場,陳志金開始書寫。他從部落格寫到臉書粉絲專頁,醫病溝通、病人安全、非洲豬瘟什麼都能談,時而批判自嘲,更藏不住他的正義感,不時「開砲」。
例如2015年,陳志金在部落格批評學名藥,沉痛指出「當一顆藥價不如一顆糖果,我們能期待廠商重視安全品質嗎?」
他坦言當時接受《天下》採訪後,藥廠、健保署立刻關切施壓、要求下架文章。他笑說,「當你發現最近貼文變輕鬆,代表我被關心啦,避避風頭。」
#醫院後援,推動醫病共享決策
2016年,林宏榮擔任醫策會執行長時,將1980年代在美國流行的「醫病共享決策」引進台灣,將醫病溝通系統管理化,並納入醫院評鑑的項目。
長庚大學醫務管理學系教授曾旭民致力醫病共享決策的研究,他解釋,醫病共享決策是當重大疾病患者後續治療有「不同、沒有對錯」的選項時,醫師得透過輔具、教材與病人溝通,依本身經濟狀況、家庭等考量下,選擇最適當的治療。
「醫病共享決策讓病人扛起責任做決定,當你參與決定時,若結果不好,也會願意負責,而非單純責怪醫師,因此能減少問題糾紛,」曾旭民說。
看到理想終於有實踐的方向,陳志金接下林宏榮棒子,大力投入醫病共享決策。
醫病共享決策普遍的做法,是病人先閱讀電子平台的問卷及影片等,下次看診以問卷問題與醫師有效溝通。但曾旭民研究發現宣導仍未到位,病人回家不會讀、醫師看診不習慣使用電子平台,仍維持過去口頭講解的習慣。
陳志金的醫病共享決策,是直接把家屬找來,開1到3小時不等的家庭會議,像教課般帶病人討論,選擇A會怎樣、選擇B又該如何,確保家屬了解每個選項的利弊。
「一般醫師說明嚴重病情,在門診2、30分鐘很常見,但像陳醫師花幾個小時,真的不多。他已經不像醫師,而像coaching(教練引導員)的角色!」曾旭民說。
奇美醫院病理中心部長兼臨床病理科主任李健逢說,一般醫師會將空檔拿來做研究寫期刊,陳志金卻將時間花在醫病溝通,更照顧病人。
除了自己的信念,背後的支持也很重要。在奇美醫院,重症醫師平常沒有固定的門診壓力、得看5、60個病人,也不像外科醫師有一台台待排的手術。雖然突發狀況多,相對彈性時間也較多。
「奇美醫院組織比較扁平,對醫師自由度也較高。有想做的事情,醫院通常不會阻止,」李健逢說。這些支持讓陳志金能更心無旁騖,與病人共同決定、一起承擔。(責任編輯:吳廷勻)
https://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93430
#不知道可不可以抽換現在比較瘦的照片?^_^
歡迎分享~
醫院後援 在 張顯耀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距離年底大選剩不到7個月,民進黨還在為台北市長到底要不要提名自家候選人;兩難抉擇之時,柯文哲為爭取民進黨在台北市長選戰的支持,作出兩項表態向民進黨輸誠:一為自己說過「兩岸一家親」致歉,二是宣布不參選2020大選,支持蔡英文連任。此舉表態能否換得民進黨的認同,尚在未定之天,但已把柯文哲政治變色龍的假面揭穿,曾經說過的格言「比藍綠更重要是黑白,比統獨更重要是是非。」現在看來,既沒黑白;更無是非。
回首來時路檢視-柯文哲,1994年陳水扁選台北市長時,柯文哲為扁醫界後援會幹部。2000年柯文哲擔任陳水扁競選總統台大醫院後援會召集人。2012年4月柯文哲參與凱達格蘭學校當起學生。柯文哲支持蔡英文競選總統,也是小英之友會的常任理事。柯文哲也不止一次公開表示自己的「墨綠」身份。
而去年在兩岸官方關係冰封下,行之有年的「雙城論壇」成了唯一具官方背景的突破口,柯文哲為了不讓雙城論壇破局,使自己達到另一個政治高度,提出「兩岸一家親、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言論,順時成了,能夠在現今藍綠雙方各自堅持的兩岸路線之外,走出一個新的局面的代言人,彷彿是墨綠政治人物中,唯一認清兩岸關係事實之人。
但隨著年底大選逼近,民進黨為了自身利益與不滿柯文哲搖擺態度;並時不時的消費民進黨,中央和地方交相對他施壓,也傳出啟動「毀柯計畫」。但柯文哲這次自行改口的急轉彎,其實是按下了「自我毀滅」裝置,為達目的;變色又如何的真實價值表露無遺,柯文哲所標榜的白色力量終究只是綠色的附庸,「白色」只是騙取選民的利用手段。這次,柯文哲冒然打開潘多拉盒子:露出真實的柯文哲;在民進黨是否提名台北市長候選人前迎合「老綠男」,結果卻嚇走了許多原本支持他的年輕世代,以及不少「淺藍」和中間選民。成為眾矢之的,這應該是善於算計的柯文哲,所始料未及的結果。
柯文哲的轉彎風暴時至今日,民進黨是否會打蛇隨棍上,趁機步步進逼,進而自己提名市長候選人,就看唯一強棒賴清德是否願意接收徵召;參選台北市長,但未曾失敗的賴清德會買蔡英文的帳?去打一場幾乎毫無勝算的選戰?揮刀斬斷自己2020挑戰權?
而政治理念、理想、信仰破功;被看穿是政治變色龍的柯文哲,年底台北市長連任之路看來是倍感艱辛了!
醫院後援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很多時候封城在家上課
或者是這個小朋友都要待在家
這件事情貧富差距跟家裡的人數不一樣
是有很大很大的不同的
我不知道有多少呼籲人家
不要把小孩送給爺爺奶奶的那些人
你家有幾個小孩?他們多大了?
我坦白講我知道很多網友
他如果不把小孩送給他的爺爺奶奶
他就不能上班
他不能上班因為五歲以下放在家裡是違法的
那他不能上班他就賺不了錢
他可以請防疫假但他不會有收入
那不會有收入請問你要給他錢嗎?
那我們講坦白的這個時間點
我當然知道最高標準就是通通都不要出門
最好都不要講話
回家睡覺也要戴口罩
但是有的時候真是做不到
請大家不要站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
指責那些他是資源不足
他是時機不足他是人力不足的那些人
永和的王小姐叩應王小姐請講
朱大其實我就是家裡有小朋友
然後呢我們家沒有阿公阿嬤
爸爸在國外工作 是
然後我是可以陪他待在家
就是我可以不要去工作
可是問題是就是我必須要出門採買
就是我們以短時間的必需品
那所以是然後我把他留在家其實我也很擔心
一個小男生
然後帶他出門我覺得爆危險
然後後來我就是一定要千說萬說
就是請他把門栓起來
就是不要打開門跑出去
那媽媽跟他有暗語
然後媽媽講到這句話他才可以開門這樣子
而且那個小朋友是過敏的小朋友
你知道其實過敏的小朋友有的的症狀
和現在的那個疫情症狀很相近
他會流鼻涕咳嗽
然後他如果嚴重的時候他會哮喘
所以其實我覺得說大家不要恐慌這是不可能的
就是我覺得我如果只是自己其實我ok
但我真的很擔心就是我要怎麼保護好小朋友
然後
然後很快的他會面臨他要到醫院回診去拿藥
因為他那個過敏藥是要每天吃
但是這樣的特殊家庭我沒有後援
因為阿公阿嬤已經不在
那爸爸不在台灣 是
所以完全沒有後援
所以其實也是很無奈也很無語
王小姐您辛苦了
然後就是我就變成每天我好緊張
就是我要注意他有沒有喘
然後所以他的症狀比如說流鼻水咳嗽打噴嚏
就是整個人就是恐慌到爆
然後爸爸說不然你們要不要先選擇出國
但是我覺得現在醫院已經那麼忙碌
就不要再去就是好像又去添亂的感覺
其實不是添亂
是你現在PCR檢測也要排到一到兩個禮拜
你做正常出國也沒有辦法去
王小姐我可不可以問一下
你們能不能夠請社區
因為對不起我們抄作業
有時候就抄那些嚴重狀況發生過的地方
以前曾經有過這種社區的集體採買
就是由社區的這個義工幫忙整個社區一起採買
然後統一回來
王小姐有沒有這樣子的
你們社區有沒有這樣服務可以求助
我們現在是我們是在大廈
所以就是整個社區目前也還
也還沒有啟動這方面的這方面的事情
所以我必須就是說
自己要想辦法來
然後而且就是像前幾天我有出去兩次
去買一些就是蔬菜和那個生活必需品
那其實我有到兩三間藥局就是家附近的藥局
想說那因為酒精剩不多
想說再買一些酒精
那其實也沒有 也賣完了
所以我覺得
然後那我就是藥局就是說現在沒辦法確定到貨時間
也沒辦法配貨
我必須就是可能要常常要打電話問他或是去現場看
那我又出去很多其實就是你很怕就是帶風險給家裡的小朋友
所以我覺得就是怎麼講呢
我們都希望配合
但有的時候真做不到
真的是已經使盡全力
但是就是有沒有辦法的事情
我再給王小姐一個建議
目前Foodpanda跟UberEats都有日用品採買
然後有一些我知道是全家啦
7-ELEVEN有沒有我不知道
如果在附近的全家有一些好像可以代送日常生活用品
這幾個東西你先看看
可不可以先把你日常生活的(外出)採購盡量降低
那但是那個看病吃藥
這個部分這個真沒辦法
你可能想想看有沒有在比較人流比較少的時候
帶小朋友去
那我們只能盡量想辦法幫忙啦
只能說這幾個東西請王小姐思考看看
看你那邊能不能夠幫得上忙
如果再不行我跟你講退一萬步
你打給這個警察局
請他問里長
如果你不知道里長的電話的話
請他問里長能不能夠幫忙
因為民政體系原來里長是有一個任務
要協助那些隔離者做日常物資的採購的
所以如果里長可以的話
也許他幫得上忙
但是我覺得王小姐妳辛苦
社會上現在真的有很多人很努力跟妳一樣拼命
但是沒有辦法完全做到高標準
但妳們沒有錯
社會也不應該怪妳們
我們只能說請王小姐多多加油
這個我們會想辦法支持妳
大家加油我真的希望這次挺過去
因為不知道如果這樣子一直就是這樣子
lockdown起來
會讓人是充滿高度恐慌的
是的我明白妳的恐慌
一直在講說
然後大家檯面上一直在講說請大家不要恐慌怎樣怎樣
但沒辦法就是恐慌啊怎麼辦呢
而且我覺得就是因為要顧小朋友
所以其實就是不能讓他覺得
就是非常非常糟糕的事情發生媽媽沒有辦法
我必須是讓他覺得你不要擔心媽媽可以
媽媽可以想辦法變出來
妳還不能在他面前哭呢
所以王小姐我理解妳的困擾
但我就這個傷心難過之餘
妳再往前繼續走
剛剛講的UberEats Foodpanda
然後有的全家便利商店
然後最後是里長都請妳找找看
看能不能解決妳的問題好不好 好
謝謝您王小姐 大家加油
希望妳一切順利 好掰掰
台中的洪小姐叩應進來
洪小姐請講
朱大您好我想要回應一下那個剛剛那個王小姐
對對因為我也是我那個老公在外地
然後那個小孩子兩個目前在家裡
妳也是一打二對不對
要去掛號 對
那我就是朱大這個方法就是Foodpanda跟那個UberEats
採買生鮮用品也是可以
然後或者是momo它也有超市
你可以就是北北基那邊就是馬上叫
它是四小時或是六小時就會到了
那東西齊嗎 洪小姐
東西齊不齊
我覺得還蠻齊全什麼生鮮啊那些都有
可是momo的超市好像只有北部才有
那像我是中部的話
我就是都叫UberEats或是Foodpanda
然後還一個建議就是說
希望她可以買一個那個小米的那個監視器
就是她可以出去買東西的話
她可以隨時從手機這樣看那個小孩子的動態
是這個謝謝妳提供這個方法
對然後跟小孩子可以對話
像我有的時候就是透過手機看到他們兩個靠近要吵架
我就會就是透過那個就是說分開現在馬上分開這樣子
就可以遠端遙控他們這樣子
這也是一個解決方案
這個希望王小姐跟所有現在在家一打二、一打三
我還有朋友一打三咧的父母呢
這世界上台灣還有解決方案的
我們有外送服務有這個外送生鮮
然後就像剛剛講的
也有監視器也有遠端的做法
其實大家不孤單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醫院後援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補習天王|那些年追過的中文名師YY Lam 學生為上Live堂排長龍暈倒入醫院:諗返當年自己都覺MK
與90年代及2000年代的補習黃金時期相比,隨着2009年政府推行三三四教育改革,原本兩次公開試減為一次,加上受出生人口持續減少所影響,根據香港考試及評核局的數字,報考中學文憑試(DSE)的人數亦每年下跌,由2012年的72,620人跌至近今年的10年新低52,687人。補習市場開始萎縮,但中文名師林溢欣在2011年出道後風頭反而一時無兩,當年的學生不但會通宵排隊報名上堂,他推出狀如Yes卡的金句卡,在當年還有不少人會特地儲齊一套。2015年時更有補習社登全版廣告出價8,500萬年薪挖角,還有學生替他在Facebook上開設了「林溢欣國際後援會」,可以說是90後的補習集體回憶,但到了今日,現時的人對YY Lam的印象還是否和當年的90後一樣呢?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遵理 #YYLam #林溢欣 #DSE #補習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醫院後援 在 GEM鄧紫棋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六天前在網上看到新聞,一位小伙子到派出所送上500個口罩後匆匆“逃跑”,民警沒追上,遙遠朝他敬禮。
不知為何,這一則新聞讓我覺得好感動。不求回報,不為讚頌,他只想在此刻難關裡出一點力,送上自己一份心意。
後來我還看到許許多多讓人覺得人間有情的報導:農民騎40公里給醫療隊送菜、武漢夫妻24小時為醫院送餐、醫生父子隔防護玻璃打氣、97年小伙子和朋友自費購買25萬隻一次性醫用口罩匿名捐給武漢、青年買到最後一盒口罩與街坊同分享等等。
也許在大環境下,你認為你能做的不多,但是你並不知道你眼中的“微不足道”,其實為這世界帶來了多少溫暖。此刻雖然艱難,可幸有著每一位勇敢抗疫的前線人員和每一位獻出自己微小力量的“後援”!當你祈禱能看見奇蹟,你是否相信,那答案就是你?
平凡天使
詞曲:G.E.M.鄧紫棋
別怕漫長的黑夜
抬頭看看星星 此刻正連成線
也許是一場考驗
看散落的心靈 此刻是否並肩
當你祈禱能看見奇蹟
你是否相信 那答案就是你
你是最平凡 卻最溫暖 的天使
此刻風雨裡 可幸有你 的堅持
你帶淚的笑容 有天會帶來雨後的彩虹
世界因為你 在痛裡有感動
多少次沿路顛簸
多少大雨滂沱 我們都曾渡過
儘管會怕會難過
同舟的你和我 再不必退縮
當你祈禱能看見奇蹟
你是否相信 那答案就是你
你是最平凡 卻最溫暖 的天使
此刻風雨裡 可幸有你 的堅持
你帶淚的笑容 有天會帶來雨後的彩虹
世界因為你 在痛裡有感動
訂閱我的頻道!!! Subscribe to my channel !!!??????
https://www.youtube.com/gem0816
Instagram: @gem0816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G.E.M.Official
Weibo: http://weibo.com/gemtang
#GEM #鄧紫棋 #平凡天使
醫院後援 在 後援團工作人員必讀資料 的推薦與評價
八仙塵爆醫護人員後援團. 請加入您想要服務的醫院,若有需求符合您的時間,歡迎提供協助https://goo.gl/Zk6cPq. 八仙氣爆醫院後援團聯繫表- Google Sheets. ... <看更多>
醫院後援 在 詢問無後援要去醫院生產大寶怎麼辦- 親子板 的推薦與評價
目前大寶2y3m,預計8月預產期,到時大寶是上幼幼班中,但回家就沒有人可以幫忙顧(完全無後援),想問有在林口長庚生產過的媽咪有沒有人讓大寶去醫院 ... ... <看更多>
醫院後援 在 [生產] 無後援家庭生二寶,大寶的照顧-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補充一下,原本計畫懷二寶的時候
家裡經濟沒什麼狀況
月中可以住滿再請月嫂幫忙
但是「這個月」才發生一些事情
家裡的緊急存款瞬間歸零
只能節省一點
因為已經到後期才發生這種事
我有點慌和自我懷疑不該生二寶
請酸民不要炮這點
我只是需要一些建議和尋找協助
如題
想請問有「沒有後援」的二寶媽媽
可以分享生二寶的經驗嗎?
目前我的狀況是上班時間固定早7到晚5
家裡無後援,大寶2y8m平日上幼幼班
老公是固定晚班,晚上6點上班
二寶現在34w
我住在台中,娘家在高雄
娘家婆家確定沒有人可以協助
經濟問題
預計月子中心10天,身體稍微恢復後
回家訂月子餐20天
請問有沒有類似情況的媽媽能分享
1.生二寶的時候,大寶怎麼安排
2.坐月子期間,大寶的安排
3.產後怎麼平衡二寶和大寶的時間?(指晚上只有我和大小寶一打二的狀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6.111.2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64430871.A.9AB.html
※ 編輯: qqsaka (42.76.111.29 臺灣), 09/29/2022 13:57: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