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得看文字可以直接看影片~影片連結在留言處
在線上課程或是Youtube當中,大家留言詢問算是多,也讓我很受寵若驚的就是
~~「我的鼻音很重,該怎麼辦?」
為什麼說很受寵若驚?因為我自己也曾經因為鼻音很苦惱過
大概就是一直覺得自己胖,然後被問怎麼減肥那樣的榮幸
我跟鼻音的淵源是這樣的
很多年前有場工作要去國外待個三五天
於是和一群人就從陌生開始小小熟了起來
某天飯後閒聊時,真的是年紀小、有的是傻氣
竟然在人群中問起了
「你們覺得我主持有什麼可以調整的地方嗎」
這問題沒有不好,
是個願意讓自己更好的專業、敬業人士會三不五時問別人、問自己的問題,我到現在也常問別人、問自己
但就不該在
!!!人多的地方
!!!對象非專業口語人士
!!!自己心理還不夠強大
時來發問
第二點其實不一定啦,觀眾有時可以給出很好的反饋,但就怕是,對方看你誠心誠意地詢問,也覺得該真心真意地『找』出一些什麼來回答
於是就成了「挑毛病而不是找問題」
當時大家先安靜了幾秒,然後一位朋友先說「妳的節奏啊、氣氛都帶的很好,但好像鼻音重了點」
第二位馬上接口「對耶,這樣一講,姮均好像講話很多鼻音」
第三、四、五位,接著七嘴八舌地說「鼻音真的太重」、「身為主持人應該要能夠控制自己的聲音吧」種種種種........
一瞬間,鼻音似乎成了十惡不赦的大缺點(好啦!很可能是我當下的情緒錯覺啦)
於是那陣子只要人家問我是不是感冒了,都會超敏感的覺得對方是在「嫌」我的鼻音。
幾個月後,有場賽事會有電視台轉播,在會前我們先和棚內負責轉播的主播開了個會
開完會的閒聊中,女主播看著我說「誒,妳講話鼻音也很重耶」
當時心裡的OS整個在大叫「天啊!有事嗎?!怎麼又是鼻音啦!」
但女主播接下來開心地指著她自己說「我也是誒,我也是很多鼻音,我們台內很多都是鼻音組的」
然後那一刻,就像是醜小鴨發覺自己其實是天鵝一樣
妳不醜,妳只是沒問到一群和妳審美觀一樣的我輩中人
鼻音可以是陰沈、心機重、聽起來身體似乎不舒服的
但也可以是溫暖、有磁性、包圍力強的
事情都是一樣的,差別在你怎麼去看待(請畫底線加強,這句話每天都可以拿出來提醒自己十次)
但如果在不該發鼻音的時候,過度使用了鼻腔共鳴,該如何調整呢?
首先我們先來檢查一下,有哪些本該使用鼻音的
像是注音中有「ㄇ、ㄋ、ㄢ、ㄣ 、ㄤ 、ㄥ 」的字,都有運用到鼻腔共鳴
所以你在講「媽媽」時,捏起鼻子會有 #鼻耳脹脹 的感覺是正常的
但在講「爸爸」時,因為不需使用鼻音,所以捏或不捏,唸起來應該要是一樣的
可是,如果你捏起鼻子講「爸爸」,卻覺得鼻耳脹脹的,就是鼻音使用過多
這時試試用頭部、喉部、胸腔的共鳴,來轉移使用鼻音的狀況
當你叫爸爸能夠捏或不捏都清晰不脹時,才是正確的發音
所以用 #捏鼻法 來看看自己是否在不該用鼻音時把它召喚出來了
鼻耳在不該脹漲的時候,就要安分一下
熟悉鼻音該與不該的使用音、字後,如果希望鼻音再更少一點
就是在發該有鼻音的音、字時,多轉移一些到頭部、喉部、胸腔共鳴,讓捏鼻的悶脹感少一些,別人聽時,就不會覺得鼻音太重了
然後發音是習慣,不是練五分鐘的就可以了事的
日積月累,才能調整你多年的發音方式
除了捏鼻子判斷鼻音是否使用過度外
我也很喜歡用一個方式來調整自己發音
那就是 #即時監聽
因為錄廣播的關係,開始戴上監聽耳機
除了平衡自己的聲音與音樂之外
也發現即時監聽的即刻反饋,可以幫助自己修正許多吃字、咬字不完全的問題
因為很多時候,我們自己的耳朵是聽不出來這些差異的
由於「自己的聲音」是由說出來傳到耳朵+顱內傳遞,所組成的
因此你以為的,真的和別人聽到的,不太一樣
用監聽的功能,讓自己可以更精準的進行修正
不用到錄音間,很多APP都有這種功能,我是用「iRig Recorder」
戴上有麥克風的耳機,邊錄、邊講,就能邊聽、邊修正了
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的聲音不一樣了,越趨近於「你希望&以為」的樣子
密集錄廣播的那陣子,也是我覺得對自己的聲音掌握度最好的時期
因為你抓到對的感覺後,就算不即時監聽,身體也大概記得是什麼模式
但老實講,久了沒用,就容易打回原形
用進廢退,什麼都一樣。
………………………………………………………………………………………….
好久沒錄影片了,這次是先腦子裡想一下,然後就直接錄
錄完再打這篇文字。
發覺如果是先用文字整理一下,再去錄,應該會更有邏輯更完整
更根本的是,太少錄了啦!!!
就算是在講「說話」的頻道
但是我自己在這個領域還是有很多要去調整改進的地方
能夠這樣坦誠的說出自己不足的地方,覺得挺好的:)
影片連結在留言處,希望你喜歡~還沒訂閱頻道的,也幫我訂一下喔!!!
#口語教學 #表達力訓練 #林姮均說說話
「ㄢㄤ教學」的推薦目錄:
- 關於ㄢㄤ教學 在 林姮均說說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ㄢㄤ教學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ㄢㄤ教學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ㄢㄤ教學 在 Re: [讀音] ㄢ跟ㄤ- 看板Wrong_spe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ㄢㄤ教學 在 #注音符號#ㄢㄤ#注音教學ㄢ和ㄤ的分辨-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ㄢㄤ教學 在 ㄢㄤ的故事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ㄢㄤ教學 在 熟習注音符號ㄢ、ㄣ、ㄤ、ㄥ-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ㄢㄤ教學 在 聲隨韻母(ㄢㄣㄤㄥ)發不好怎麼辦?好像也沒發音錯誤 的評價
- 關於ㄢㄤ教學 在 諼 橙實錄| 這篇要來介紹「ㄢ、ㄣ、ㄤ、ㄥ」四個有鼻音的韻母 的評價
- 關於ㄢㄤ教學 在 ㄢㄤ發音的價格和推薦,YOUTUBE - 愛情婚姻婚後網路諮詢指南 的評價
ㄢㄤ教學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你的安定將是孩子最沈穩的依靠』
#給小一新生爸媽
文: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
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是日曆的更替;而對小一新鮮人的爸媽來說,是~是什麼呢?
⭐️是期待,期待孩子在知識面的成長⭐️
你開始購入協助孩子學習時需要的書籍與文具,你或許會想著注音符號的書寫你是相當有把握,但你仍忍不住在手心寫下ㄅ,確認一下筆順是否與現在的教學一致。你期待,孩子即將在知識面踏上新的領域,而你也期待自己是孩子能放心檢索的地圖。
⭐️是盼望,盼望孩子在社交面的拓展⭐️
新學期的分班已經確立,你聽說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會想要去找幼稚園同班、小學也同校的朋友一起玩,所以你嘗試探聽幼稚園的同學是否有同班;你想著新的班級是否也有友善的同學;你觀察社區已經上小學的小朋友們,都在玩什麼遊戲。你盼望,孩子即將在社交面開啟嶄新的連結,而你也盼望自己是孩子不離不棄的夥伴。
⭐️是規畫,規畫孩子在生活面的獨立⭐️
小學一年級,彷彿是一個新的身份認同。你看過許多教養書,常以「學齡前」、「學齡後」做為區分,而小一就是一個明確的分水嶺。你猜想著,小一了,要自己睡覺嗎?於是你一邊摺棉被,一邊整理出一個可以獨立睡覺的位置。小一了,要自己整理書包嗎?於是你一邊清出書桌的空間,一邊在牆上貼上便利貼,寫著要放在書包的東西,寫著回家要做的事情。你規畫,孩子即將在生活面脫下稚氣的外衣,而你也規畫自己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是擔心,擔心孩子適應時面對挫敗⭐️
僅管孩子會熟練的說「ㄅ,爸爸的ㄅ」,但孩子的ㄆ還有ㄡ還是會搞混,ㄢ跟ㄤ還是分不清楚,你不禁擔心孩子能否跟上學校的速度。僅管孩子在開學前,跟同齡孩子打成一片,但是當你聽到孩子被告狀時,不禁擔心孩子能否遵守遊戲的規則。你擔心,孩子可能在適應期需要迎向風雨,而你也擔心孩子是否知道,你是他隨時可以停靠的港灣。
也或許是等待,等待孩子在心靈面的成熟;也或許是未知,未知孩子如何解決生活難題。各種感受,盡是父母愛的別稱,而我試著用「心態」(mindset)去承接這些感受。
心態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所提出,她研究出擁有「定型心態」的人,相信成果只能二分為成功或失敗,她比喻『在定型心態下,你不是一個在製品,你是成品。成品必須保護自己,成品只會悲嘆、歸咎,就是不會設法掌控情況』。而擁有「成長心態」的人,則相信藉由努力、持續累積經驗、整合他人的幫助,可以不斷的改變與成長。其核心概念是「還沒」(not yet),不是做不到,只是還沒做到。
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總覺得自己準備不夠嗎?讓我們一起,在工作忙碌了一天,家務整理完的時刻,在那夜深人靜以後,或孩子還停留在好夢的天光之前,透過以下三個步驟,協助自己安定下來:
1️⃣ 以平衡的觀點觀察自己內在的想法與感受,不嘗試否認或放大,讓它們像流水一樣經過。
2️⃣ 觀察身邊許多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發現你並非一個人承擔各種情緒的交疊,大家正並行在這條路上前進。
3️⃣ 善待孩子與自己,也許開學的前夕,文具仍不齊全,房間仍亂成一團,別急著論定誰的懶惰與貪玩,我們現在知道並非只有「準備好了」與「沒準備好」。面對挫折與不足,請試著保持溫暖與接納,或許我們可以輕聲的安撫孩子與自己「慢慢來,只是『not yet』」。
如果你是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而你正經歷各種情緒,不妨按著步驟嘗試。
你可以相信,你的安定,將是孩子最沉穩的依靠。
延伸閱讀: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
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現任:新田及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桃園特教團隊臨床心理師。
曾任:林口及桃園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專業臨床心理師
專長: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親職諮詢/親子溝通,自閉症幼兒家長訓練。
ㄢㄤ教學 在 心理師的媽寶研究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你的安定將是孩子最沈穩的依靠』
#給小一新生爸媽
文:王佑筠 臨床心理師
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對大部份的人來說,是日曆的更替;而對小一新鮮人的爸媽來說,是~是什麼呢?
⭐️是期待,期待孩子在知識面的成長⭐️
你開始購入協助孩子學習時需要的書籍與文具,你或許會想著注音符號的書寫你是相當有把握,但你仍忍不住在手心寫下ㄅ,確認一下筆順是否與現在的教學一致。你期待,孩子即將在知識面踏上新的領域,而你也期待自己是孩子能放心檢索的地圖。
⭐️是盼望,盼望孩子在社交面的拓展⭐️
新學期的分班已經確立,你聽說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會想要去找幼稚園同班、小學也同校的朋友一起玩,所以你嘗試探聽幼稚園的同學是否有同班;你想著新的班級是否也有友善的同學;你觀察社區已經上小學的小朋友們,都在玩什麼遊戲。你盼望,孩子即將在社交面開啟嶄新的連結,而你也盼望自己是孩子不離不棄的夥伴。
⭐️是規畫,規畫孩子在生活面的獨立⭐️
小學一年級,彷彿是一個新的身份認同。你看過許多教養書,常以「學齡前」、「學齡後」做為區分,而小一就是一個明確的分水嶺。你猜想著,小一了,要自己睡覺嗎?於是你一邊摺棉被,一邊整理出一個可以獨立睡覺的位置。小一了,要自己整理書包嗎?於是你一邊清出書桌的空間,一邊在牆上貼上便利貼,寫著要放在書包的東西,寫著回家要做的事情。你規畫,孩子即將在生活面脫下稚氣的外衣,而你也規畫自己是孩子最堅強的後盾。
⭐️是擔心,擔心孩子適應時面對挫敗⭐️
僅管孩子會熟練的說「ㄅ,爸爸的ㄅ」,但孩子的ㄆ還有ㄡ還是會搞混,ㄢ跟ㄤ還是分不清楚,你不禁擔心孩子能否跟上學校的速度。僅管孩子在開學前,跟同齡孩子打成一片,但是當你聽到孩子被告狀時,不禁擔心孩子能否遵守遊戲的規則。你擔心,孩子可能在適應期需要迎向風雨,而你也擔心孩子是否知道,你是他隨時可以停靠的港灣。
也或許是等待,等待孩子在心靈面的成熟;也或許是未知,未知孩子如何解決生活難題。各種感受,盡是父母愛的別稱,而我試著用「心態」(mindset)去承接這些感受。
心態由史丹佛大學心理學教授卡蘿‧杜維克(Carol S. Dweck)博士所提出,她研究出擁有「定型心態」的人,相信成果只能二分為成功或失敗,她比喻『在定型心態下,你不是一個在製品,你是成品。成品必須保護自己,成品只會悲嘆、歸咎,就是不會設法掌控情況』。而擁有「成長心態」的人,則相信藉由努力、持續累積經驗、整合他人的幫助,可以不斷的改變與成長。其核心概念是「還沒」(not yet),不是做不到,只是還沒做到。
再過幾天就是9月了,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總覺得自己準備不夠嗎?讓我們一起,在工作忙碌了一天,家務整理完的時刻,在那夜深人靜以後,或孩子還停留在好夢的天光之前,透過以下三個步驟,協助自己安定下來:
1️⃣ 以平衡的觀點觀察自己內在的想法與感受,不嘗試否認或放大,讓它們像流水一樣經過。
2️⃣ 觀察身邊許多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們,發現你並非一個人承擔各種情緒的交疊,大家正並行在這條路上前進。
3️⃣ 善待孩子與自己,也許開學的前夕,文具仍不齊全,房間仍亂成一團,別急著論定誰的懶惰與貪玩,我們現在知道並非只有「準備好了」與「沒準備好」。面對挫折與不足,請試著保持溫暖與接納,或許我們可以輕聲的安撫孩子與自己「慢慢來,只是『not yet』」。
如果你是小一新鮮人的爸爸媽媽,而你正經歷各種情緒,不妨按著步驟嘗試。
你可以相信,你的安定,將是孩子最沉穩的依靠。
延伸閱讀:
心態致勝:全新成功心理學。遠見天下文化出版。
------------------------------------------------------------------
王佑筠臨床心理師。
現任:新田及初色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桃園特教團隊臨床心理師。
曾任:林口及桃園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專業臨床心理師
專長: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親職諮詢/親子溝通,自閉症幼兒家長訓練。
ㄢㄤ教學 在 #注音符號#ㄢㄤ#注音教學ㄢ和ㄤ的分辨-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ㄢㄤ 鼓勵孩子把ㄢ和ㄤ的□型和舌頭的位置做出來,就能夠很清楚的分辨ㄢ和ㄤ。推薦ging lien頻道推薦我的另一個頻道,目前成立的播放清單有, ... ... <看更多>
ㄢㄤ教學 在 ㄢㄤ的故事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ㄢㄤ 的故事 ... ㄅㄆㄇㄈ幼兒注音 教學 |動物ㄅㄆㄇ|注音符號發音|兒童英文學習|中英文單字|雙語教育|Chinese Alphabet and Animals. ... <看更多>
ㄢㄤ教學 在 Re: [讀音] ㄢ跟ㄤ- 看板Wrong_spel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tonitoni (toni)》之銘言:
: 不好意思,
: 不曉得這個問題在這裡問適不適合,
: 想請教一下
: ㄢ跟ㄤ要怎麼發音,
: 我有查了奇摩字典教發音,
: 但還是不太會發音...囧lll
: 最大的問題字就是"當然"、"相當"、"弓長張"
: 發覺自己比較會唸的都是 ㄢ
: 例如 : 單數、詹先生
: 但唸到ㄤ就苦手了,
: 唸"當(ㄉㄤ)然"會唸成"單(ㄉㄢ)然"...囧lll
自己試著發音,發現可以很簡單的區別XDXD
這兩個音的起始動作在一開始是相同,但發音收尾有顯著差異,
念ㄢ到最後時,舌尖會稍微被牙齒夾住,喉嚨根部跟鼻子在共鳴震動
念ㄤ時,雙唇微張,喉嚨根部跟鼻子在共鳴震動
最好是找一本國音學(正中出版,台師大主編)或是辜狗一下,
找注音符號舌位圖來看,僅供參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98.37
※ 編輯: alcawei 來自: 140.117.198.37 (08/14 00:2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