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 #台鐵太魯閣號 發生出軌事件,當時我正在南榮公墓協勤消防局每年固定的供水服務,適巧總隊長帶領許多義消弟兄們來探班,他們告訴我們太魯閣號發生意外,局長及許多打火兄弟臨時趕回局裡整裝準備出發到花蓮協助救災工作,這就是我一直以來認識的消防弟兄,有災難發生的時候,一定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趕赴救災現場。
幾天後從新聞媒體上看到法院讓包商 #義祥工業社 負責人 #李義祥 交保,當時我心中碎念著讓這個人交保後,是不是就正好讓他去脫產呢?隔天從媒體上得知檢察官抗告成功,順利讓李義祥收押,當時我還在想著地檢署能夠以這樣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補強證據,維護正義的精神,確實令人感動。至於花檢的檢察長 #俞秀端 雖說在我20多年的執業生涯中,不時會聽聞到他的名字,但老實講印象也僅止於認真辦案,勿枉勿縱而已。
這幾天看到作家 #須文蔚 撰文對她的描述,著實讓我打從心底佩服她,我想這樣勵志的故事是值得讓我們大家多多認識這位 #霹靂女檢座,因為我深信相較於政治口水我們的社會會更愛這樣的感人故事!
——
以下引用作家須文蔚的文章
▍焦炭能熔融黑金──霹靂女檢座俞秀端
須文蔚 撰寫
[前言]這幾日看見花蓮地檢署檢察長俞秀端堅毅的身影,拖著傷痛的腳處理太魯閣列車事故。特別是堅持抗告,讓花蓮高分院撤銷交保裁定發回重裁,花蓮地方法院裁定李義祥羈押禁見。這就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請傳閱分享俞秀端的故事。
我們要真相!請大家支持俞秀端檢察長!
▎崩塌的青春礦坑
一九九二年冬天,俞秀端在台大醫院十二樓的病房看著窗外,夜色像散戲時舞台大幕匆匆遮蔽一切,不遠處的汽車、路樹、建築一瞬間都塌陷在黑暗中。才二十六歲的她,罹患紅斑性狼瘡已經十六年,數不清的急診、住院、化療,別人的青春是充盈著戀愛、事業與歡笑的礦藏,而她的青春礦坑裡不但空空如也,更不斷發生災變,把她埋進了暗無天日的地層深處。
她剛剛做完關節固定術,把關節裡損壞的組織切除。骨科醫生安慰她:「手術後,走路會較不方便,以後能站就不要走,能坐就不要站,能躺就不要坐。」她完全不知道還有什麼幸福可言?化療讓她掉光了頭髮,長期服用類固醇,使得一張臉臃腫不堪。動過手術後可以拄著柺杖走路,但是免疫力過低,無法癒合的傷口,彷彿呲裂的大嘴,嘲笑著她。
十歲發病後,生活裡總是充斥著血色。她因為血小板過低,經常流鼻血,鮮紅的鼻血繼續淌著,一、兩個小時都停不下來。好幾次,老師只能匆匆忙忙去叫媽媽,要媽媽趕快送她到大醫院。
病房從此成為看守所。她沒有犯錯,循規蹈矩過日子,但每隔一陣子總是會「再犯」。有位醫生看過驗血報告後,憂心忡忡地告誡:「要小心,如果自發性出血在腦部,那就是中風。」在沒有全民健保的年代,要維護她懸絲般的性命,父母只能舉債來付醫藥費。雪上加霜的是,一九七八年礦場倒閉了,十三歲就當礦工的父親讓老闆倒了好幾個月薪水,母親為了生活只得去找親戚借錢,父親覺得沒面子,於是經常爭吵。國一的她決定休學,早上跟父親去市場賣菜,下午到工廠做工,裁縫、平車、高周波……什麼工作都不拒絕。到國中補校復學,考上北一女夜補校,從中興法商法律系前五名畢業,卻完全沒有體力考高考。她咀嚼苦澀到二十六歲,從樂天知命,到全然絕望。
俞秀端望著已經黑暗下來的街景,窗戶上、病房裡,慘白的燈光映照出她憎恨的自己──乾枯的假髮,浮腫的臉龐,沒有表情的面孔。她問影中人:「如果是這種毫無品質、看不見未來的生活周而復始,那麼生命該不該繼續?」無助的她,接連好幾天都想著:「該不該打開窗,往下跳?」
▎溫情打開心內的門窗
妹妹俞秀美調皮的笑容突然出現在鏡子一樣的窗上,這個也想當律師的妹妹,始終陪伴在身邊,在她不良於行的時候,當她的雙腳。
俞秀端望著妹妹北一女的制服,想起自己也穿過一樣的綠衣黑裙,只是學號不是金黃色,而是白色的。日間部早上八點上課,下午四點下課。她則是準時結束工讀,下午五點上課,晚上九點半下課。就在北一女夜補校,她遇見了簡易老師。
高三的三民主義,本以為是一門八股的課程,沒想到簡易卻火力四射,又有深刻的內涵。不管是民主、憲政制度的講解,或是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差異,簡易把政治哲學的精要條陳縷析;舉的例子,多半都是時事的、批判的政治衝突事件,尤其是民主戰車朱高正。
對乖乖牌俞秀端而言,實在很難忍受有人可以搶麥克風,拉扯其他的民意代表,但是簡易總愛質問她們:「如果有一個人,他打了你一巴掌,又踹了你好幾下;結果盛怒之下的你回了一巴掌。可是媒體偏偏只報導你打人,你們覺得公平嗎?」
「公平嗎?」這句話好像一巴掌,敲在她不經世事的心靈,讓她隱隱作疼的覺得:正義不是那麼單純,事情不能夠只看片面。簡易更經常鼓勵選擇社會組的學生讀法律和政治,因為台灣要民主,要多一些青年去投身新秩序的建立,本來就想當律師的她,自然更認同了這條道路。
秀美要離開病房前,從帆布書包裡,拿出一張卡片,晃啊晃在她眼前:「誰寄來的?是情書嗎?」
她一把搶過來,從方正而陽剛的字跡上,判斷應當是簡易老師。其實同學們並不知道,簡老師和她同病相憐,私底下總不斷為她打氣。知道她住院,特別叮嚀:「秀端,你一定要讓自己覺得,你會跟別人不一樣。不要覺得別人生病了會衰弱、癱瘓或死亡,你就一定也會步上同樣的路。記得,你、我都是獨一無二的。」
俞秀端望著妹妹離開病房的背影,突然好想和她一起闖進司法界。父母、家人和老師們的關愛,就是治癒她絕望的藥方。
她決定從坍塌的礦坑中打開一個出口,讓陽光照進來。
▎窮人也應該得到公平的待遇
二○○一年冬天,俞秀端在台北地檢署的辦公室裡,斟酌一個竊盜案件,究竟還要不要調查下去,還是乾脆起訴算了呢?
案情很簡單,一個有竊盜前科的嫌疑人,偷了一台速利車的車牌,遭到逮捕後,辯稱是車主要他去拆解的,可是車主卻向警方表示,並不認識嫌疑犯。像這樣的案子,對任何一個檢察官來說,不過是一個月上百件新收案件中的其中一件,辦大案讓人亢奮,小案件總難獲得關注。這個案子已經開很多次庭,嫌疑犯沒有錢和解,沒有錢繳交罰金,但又找不到他口中的車主「阿雪」。或許是嫌疑犯很誠懇,讓她覺得事有蹊蹺,讓案件淹沒的心告訴她:「應該趕快起訴結案,這樣的證據一定會判有罪!」但她不打算聽話。
她也沒有聽爸爸、媽媽的話去當律師,賺大錢,改善家計,而是選擇了累人的司法官。一九九五年她切除了脾臟,從此讓脾臟不再去破壞血球。病情穩定後,定下心準備考試,先後通過土地專業代理人、公務員高等考試、律師高考及司法人員特考,隨後接受第三十五期司法官訓練;一九九七年底分發到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擔任檢察官。究竟一個竊盜前科犯偷了一張車牌的小案子,為什麼會讓她斟酌這麼久?
辦公室裡同事走動著,成堆的卷宗上面傳來彷彿市集的喧囂聲。她想起國中休學後和爸爸在板橋賣菜,有一個地痞流氓經過攤子,順手拿起一把菠菜問道:「一把多少錢?」
「一斤三十塊。」
「拜託,怎麼會這麼貴!」
「你看!」秀端爸爸得意拿起新鮮的菠菜:「尚青的!一點也不貴。」
「幹,你賣菜為什麼要幹譙人?」他拿起攤位上用來切冬瓜用的長刀,作勢要砍父親。
「冤枉啊!我沒講啊……」父親忙著解釋,旁邊的鄰居也趕緊過來阻止這個挑釁者。俞秀端躲在父親的身後,用手貼著他的背,由於緊張,可以感受到平日堅毅的父親在刀光下,還是忍不住顫抖著。
流氓看到父女倆蒼白著臉,看看四周趕來助陣的攤販,冷笑一下,放下刀,就揚長而去。俞秀端心裡感覺莫名的屈辱,她吶喊著:「為什麼善良的人,竟然要無端接受挑釁與欺負?難道只能束手無策,就因為我們只是個小老百姓?窮人也應該得到公平的待遇啊!」
回過神,她重新分析速利車牌失竊的案子。
速利是裕隆汽車在一九七四年推出的國民車,到了九○年代末早就在道路上絕跡了。嫌疑人一再強調,是一位快搬家的女性車主阿雪,要報廢汽車,於是交給他一把起子,要他在三重市的某個街角取下車牌。當他拔起車牌,卻讓一個男性車主扭送警局,警察完全不採信嫌犯的供詞。開了很多次偵查庭,就是沒有定論。俞秀端靈機一動,從嫌犯的供詞中整理出幾條線索:那個區域有沒有一位叫阿雪的中年婦人剛搬走?阿雪的名下有沒有一台速利轎車?
三重管區的警察並沒有因為這件案子小,就怠忽職守。經過挨家挨戶的訪查,真的找到阿雪,也證明嫌犯所說的都是真的,一切都是誤會。在偵查庭上,俞秀端看著阿雪,心裡想著:「好險,檢察官真的是人,不是神。」隨即做成不起訴處分書,避免了一場冤獄。
她把速利車牌竊盜案的不起訴處分書寫好,蓋了章,掩起卷宗。走出地檢署時,打算快步回家,抱抱孩子,講一個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給他聽。
▎焦炭也能熔融黑金
三十五歲的俞秀端並沒有料到,還有更多的重大案件與風暴等著她。在司法改革的風潮下,她成為最先實踐交互詰問制度的檢察官,幫司法院拍過交互詰問的示範影片。她在北投纜車案,成為第一個偵訊馬英九的檢察官。她也沒有想到,日後會起訴內政部次長,甚至當選十大傑出青年,備受媒體注目。
二○○七年初爆發震撼社會的力霸案,當時在台北地檢署忠組的俞秀端專辦黑金貪瀆。她很快就發現王又曾的兒子王令麟不但是力霸案共犯,同時也有掏空東森集團的嫌疑,於是積極展開偵辦。
一個女子擔任檢察官,除了要有福爾摩斯的精明,更需要有不畏強權的勇氣。六月十四日,俞秀端和其他幾位檢察官合作,一共發出二十九張搜索票,上午八點帶領檢察事務官、調查員兩百人同時分頭進擊,在東森集團的關係企業辦公室、王令麟的住家等地進行搜索。
俞秀端很快從複雜的企業會計資料中抽絲剝繭,認定這位擔任過立委的富商確實涉嫌掏空企業,於是連夜向法院聲請羈押。經歷一個晚上的辯論,王令麟幾度落淚,爭取法官的同情,沒想到在十六號的清晨八點,地院做出准許王令麟以新台幣一億元保釋金交保的裁定。既失望又憤怒的俞秀端回家簡單梳洗一下,急忙又進了辦公室,在不知裁定書內容的狀況下,寫抗告書。
抗告書在十六日中午前就寫好,送進高等法院,她繼續找證據、傳證人。沒多久,收到地方法院的裁定書,於是繼續寫抗告補充理由。寫到一半,已經擔任法官的俞秀美很貼心地送晚餐來,給姊姊打氣。一路加班到晚上十點鐘,疲倦不堪的俞秀端在卷堆中接到先生打來的電話:「弟弟發燒,快要三十九度了。」
忙著手邊案件的她無神地問:「那怎麼辦?」
先生淡淡說:「我已經帶他去看醫生了,你去忙吧。」
掛下電話,俞秀端的眼淚止不住掉下來。
十七日一早傳來好消息,台灣高等法院撤銷地院准予交保的裁定。俞秀端創下司法史上「即時抗告」的紀錄,在二十四小時內逆轉了法院的裁定,讓台北地院必須再開庭審理,把已經步出看守所的王令麟,以犯罪嫌疑重大且有串證及湮滅證據之虞,諭令羈押禁見。
由於能夠順利收押王令麟,東森案的偵辦就勢如破竹,最後證實王令麟、王又曾、其親屬與集團幹部涉嫌重大,共同掏空力霸集團與東森國際資產新台幣四一二億元。
在八月十三日下午台北地檢署的記者會上,台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林錦村面對閃個不停的照相機,和十幾台即時轉播的攝影機,向全國關心本案的民眾朗朗宣讀起訴書的重點,痛批王又曾父子是一丘之貉,視國家法律如敝屣,對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具體求刑二十八年,併科罰金十億元。
林錦村對記者說,承辦這個案子的俞秀端檢察官嫉惡如仇、辦案嚴謹,聲押被告的獲准率很高。他指了指堆滿記者會現場卷宗的資料,提醒大家,別忘了俞檢座是一個孩子的母親,從一月到八月,從力霸案到東森案,她帶領的團隊一直沒有休息過。為了趕辦東森案,俞秀端曾經五天睡不到二十個小時,三歲的兒子有次凌晨醒來,看見突然回家的媽媽就撒嬌說:「媽媽都不陪我,是不是不疼我了?」
坐在一旁的俞秀端彎下腰,不想讓攝影機和照相機拍到她的眼淚。現場的記者受到感動,紛紛放下手中的筆和相機,報以熱烈的掌聲,向這位從沒落的煤礦山區走向台北的「霹靂女檢座」致敬。
在掌聲中低調躲開鏡頭,這位貌似研究生、清秀與溫婉的女檢座,其實像煤炭一樣,給地熱煎熬了漫長時光,雖然貌不驚人,但燃燒起來,卻能夠熔融鋼鐵。面對黑金,她更有著無比的堅毅與細緻,讓世人見識到:正義有著無堅不摧的力量。
▍人物小傳
俞秀端(一九六六年~),出生在台北縣雙溪鄉的礦工家庭。一九七五年罹患紅斑性狼瘡,國一就因健康因素休學,陪父親賣菜,到工廠做工。積穗國中補校、北一女中補校、中興大學法律系畢業。沒有因為病痛而放棄她的理想,一九九五年先後通過土地專業代理人、公務員高等考試、律師高考及司法人員特考。通過第三十五期司法官訓練後,一九九七年底分發到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擔任檢察官。先後擔任過婦幼專組、檢肅黑金及重大經濟犯罪專組檢察官、基隆地檢署主任檢察官、台北地檢署主任檢察官,法務部長辦公室主任檢察官,現擔任花蓮地檢署檢察長。曾偵辦信義區電梯之狼案、國華人壽違法貸款案、中興銀行王玉雲父子違法放貸案、力霸弊案、台北市道路維護工程官商勾結弊案、北投纜車弊案,都以無比魄力,深獲社會矚目,二○○五年榮膺中華民國十大傑出青年。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故事工廠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神父的鹽
時過境遷後,看到的ptt上的推文,不覺感到驚愕,可以見到這些人的盲點在哪裏,思維模式為何,與先前ptt一般自然使用者的水平差距在哪裏.
簡單邏輯並不叫做邏輯,應叫做認知偏誤.
個人的偏誤,不能當成一種邏輯,去質疑別人沒有邏輯.
我們可以看到一篇文章裡的52個邏輯,台北市議員質疑柯文哲的政治責任,他們卻以簡單邏輯去反質疑議員,堪稱52個邏輯鬼才.
→ Exxx: 這邏輯真是不簡單
推 fxxx: 啥邏輯 照他們這種邏輯警察怎麼沒辦法事先制止小偷犯案
推 exxx: 照這邏輯,監獄犯人全都政府的錯
→ lxxx: 同邏輯各地方有酒駕的也要在他上車前先抓住
推 wxxx: 自己都說偷偷施工了 妳這邏輯...
推 kxxx: 這什麼神奇邏輯
→ kxxx: 偷偷來的沒制止 神奇邏輯
噓 mxxx: 都說了是偷偷做了…還會有縱容這兩個字出現?是國文不好
噓 axxx: 什麼邏輯
→ txxx: 他知道她的邏輯怪怪的嗎?
推 wxxx: 按照這種神邏輯。強盜殺人警察沒有即時到場阻止,可以推論成國家縱容。讚
噓 cxxx: 邏輯怪怪的 都說是偷偷施工了 沒證據怎知政府知道??
推 Gxxx: 這幾個人是跟綠營走太久邏輯都壞死了嗎。
→ lxxx: 她的邏輯柯到場就能使用超能力死者復甦之術了
→ txxx: 照她的邏輯,偷排廢水的人會事先通報環保局自己什麼時候偷排廢水囉
→ sxxx: 就說偷偷政府會知道嗎 邏輯?
噓 lxxx: 批評也要有邏輯阿 綠粉抽換概念很爽齁
→ nxxx: 覺青邏輯: 要市府公務員24小時蹲點監視包商有沒有偷施工就對了
推 nxxx: 文組邏輯
推 cxxx: 照這邏輯 遭小偷也要怪警察怎不先制止ㄅ
推 mxxx: 偷施工還能讓政府知道,這什麼邏輯
推 pxxx: 這邏輯真的超級莫名奇妙 要酸柯有一堆點可以酸 偏偏這個硬要扯他就真的很噁心
→ jxxx: 偷偷施工?市府會知道還叫偷偷?邏輯咧…
→ txxx: 市長去到現場到底能做什麼事 要黑可不可以有邏輯
噓 pxxx: 偷偷來妳會知道喔 這議員的邏輯體育老師教的?妳老公偷偷外遇 還會讓妳知道嗎?神邏輯發言
噓 mxxx: 這智商和邏輯真驚人XDDD
https://hotptt.com/gu2jqfk4c8
這些統一的口徑,大致的邏輯都相當,就是典型的價值顛覆,就像我問你為什麼門沒關好,你卻跳針「難道小偷來我會知道嗎?」以此滑坡到「難道你要我預知未來嗎?」、「難道我有超能力嗎?」、「難道全世界房子被偷都是我的錯嗎?」答非所問,故意會錯意,編造成完全不同的意思,再以此指出對方的錯誤,於是叫他關個門,就解讀你要我擔負超出義務的行為,甚至到達科幻故事的領域,你要我有超能力等等,這是典型的稻草人謬誤.
這些沒有邏輯的簡單邏輯,一般都會出現在受虐者的創傷反應,也可以說是一種防衛機轉,所以柯文哲會被陳珮琪說成是「政治受虐兒」,也算是情有可原,因為這世界上普遍存在著,假造自己受傷,藉此計算得利,反控對方,明明不是一個被害者情境,卻扮演創傷者,藉此顛倒是非,騙取同理心,這樣的一種生存策略.
神父從前曾經分析過為何許多人會移情到柯文哲身上,無論是哽咽、發怒、顫抖....都容易引起一堆人共鳴,投射自己的幻影到他的身上,明明個性與人格不相同的人,卻都在一個阿伯身上找到同樣的影子,其原因,就在於他善於扮演受創者的姿態,那近乎於本能,不論再怎麼殊異的人,受創的反應是原始的語言,它們有著驚人的相似,一個乞丐或者一個美女,他們都讀得懂這種語言,然後因此產生共情的反應.
細數政治人物,蔡英文大概是其中的外行,她不擅長表露情感,管中閔有類似的才能,但不像柯文哲用得如此氾濫.
民主政治,就是所謂責任政治,政治責任Political responsibility,幾乎可以說是現代公民社會的一種常識,小學的社會課本,國中的公民課本,都會記載,這應該是學習的基本.
意即,政治官員有制定符合民意的公共政策,並且加以徹底實施的責任,以及沒有履行好職責,應當負起的責任.
也就是說,並不只單看官員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還要看其行為的後果.
「應做而未做」或許是比較簡單明瞭的說法,應該做的事情,卻沒有去做,或者做了,沒有做好,那就必須被追究政治責任.
政治責任一般來說是針對公權力而言,如果將私人或個人生活情境,直接套用在政治上,必然會產生龐大落差,造成了「公私不分」舉個例子,如果我們選出一個市長,他不進行任何決策,也不犯任何法律,他就是在那個位置上,什麼也不做,像個npc,舉凡市內大小事都跟他無關,即使室內烈火熊熊焚燒,治安敗壞,疫病頻傳,發展落後,他也沒有任何責任-那麼擺個西瓜上去就可以了,選他幹嘛呢?
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來,當我們用民意選出政治人物,當他手握公權力,當人民基於需求讓他擔任要職,從擔任那個位置開始,他就必須為他的人民負責,回應他們的期待.
在民主社會中,每個人擔當的角色都不相同,而政治又是生活的一部分,因著他們負責的對象,和權力和責任的職掌,他們所負的責任就不一樣,我們不會說,一個警察,和一個市長,他們有相同的政治責任,或者一個媽媽和警察、市長,他們有相同的政治責任.
所以小偷犯案,我們不能直接說警察要負責,但是若一個社區竊盜案頻傳,那麼,所長可能要負起政治責任,警察若沒有善盡巡邏的義務,導致小偷頻頻闖空門,警察就具有政治責任.
如果一個小偷偷東西,警察沒有事先制止,所以有責任,這是簡化的說法,警察的職責內,確實有許多負責項目都能事先制止小偷犯案發生,但這並不是指小偷有偷的念頭的時候,警察必須預知,小偷犯案的時候,警察必須馬上在現場,並不會有人做這種要求,這是謬論.
我們問責警察,就是在他可以做到的,合理範疇,如果硬把合理範疇講成不合理的,這顯然是欠缺常識,當我們問責警察巡邏不確實,如果這就是要警察預知犯罪,這就是連常識都沒有的解讀,先失去常識,再把其他人打成跟自己一樣沒常識,這可以說是沒常識中的沒常識.
精確的說法是,小偷若犯案,管區內的警察具有阻止他的責任,這個責任不管能不能做到,有沒有做到,都是在的,這是警察對居民的責任,而不是對小偷.而警察現實做不到的地方,尚不足以構成問責的責任,但不能因為不能,就乾脆的削去警察對居民責任的存在.
上述這些謬論,就是在玩這個把戲,在幫柯文哲消除責任,市長的權力又比警察更大了,是人民選舉選出來的,所以,應負的問責,更深,更廣.
基本上,大部分的犯罪,都具有偷偷摸摸的性質,強調這個沒意義,就是廢話謬誤而已,強調犯罪行為並不會讓執法者的責任消失,就如同業者偷排廢水,偷加違法添加物,甚至貪汙,政客偷偷的走紅媒後門,全部都是「偷偷的」,我們並不會說這都是應該發生的事情,都是種意外,沒有人可以阻止,這就是把公部門當成無行為能力者.
各種稽查、突襲檢查措施甚至是制度,就是為了抓出這個「偷偷的」,或使其無法發生,如果因為「偷偷的」,就沒有阻止的必要,也沒有人有阻止的責任,那基本上,就是在否定整個民主政治存在的必要性.
為什麼說柯文哲的支持者,大抵上是反民主的呢?因為他們傾向創造一個不可質疑的政治領袖,這基本上,是和民主政治中,首長向議會負責,政治人物向人民負責,是相牴觸的,人民和議員理所當然要對首長問責,而柯文哲的支持者,傾向消除首長應具備的責任,和負責能力,他們的想法是,選舉出一個無責任的政治人物,基本上,他們的概念就是在選出一個廢物而已,是根本的否定民主.
這些對話和推文,我們可以看出,他們並不是要求責任多寡的問題,而是直接否定責任的意義,這顯然不是民主社會中應出現的正常對話,很可能他們沒有經歷過一般的公民素養的培養和訓練,甚至,我們可以懷疑是否是同一個人或同一批人在一個中央廚房中產出的言論.
發生食安問題,衛福部長可能會下台,以民進黨為例子,1997年,台北市新聞處長羅文嘉因臺北市拔河斷臂事件引咎辭職;2000年七月,行政院副院長游錫因八掌溪事件請辭,他們或許並沒有和事件有直接的關聯,或者這些事情有意外的成分,但他們的職責和其相關,應做而未做,於是負起政治責任,這就是責任政治的體現.
這也是台灣人民,自從民主政治開始以來,普遍都有的認知,和習以為常的參與政治的態度,要求政治人物負責.
而令人驚訝的是,在ptt上,居然有失落這個政治責任的常識,去反責正常行使自己職責的議員,這樣的言論在,不免令人擔憂,有一種徹底否決責任政治的風氣,正在侵蝕正常人的覺知.
試想這個情形,
工廠偷排廢水,人們問責當地環保局,「他們偷偷地排,我怎麼知道?」
有人夾帶毒品,海關「他們偷偷的帶,我怎麼知道?」
你去警察局報案遺失皮夾,警察「小偷偷偷的偷,我怎麼知道?」
問八仙塵暴,朱立倫「他們就偷偷的開趴,玉米粉就偷偷的撒,我怎麼知道?」
問頂新黑心油,食藥署回答「他們偷偷的加,我怎麼會知道?」
問海軍為何讓病人下船,造成防疫破口,「他們就偷偷的生病,我怎麼知道?」
問總指揮官,為何死亡人數不斷上升,「病毒偷偷的來,我怎麼知道?」
何其荒謬哉.
如果我們都能問責這些人,這些事,為什麼遇到柯文哲就轉彎?為什麼會允許這樣的回答?
議員問責,「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則表示,老百姓有遵守法律的義務,業者沒有申請消防防護計畫就偷施工,政府不會知道.」
把問題都丟在老百姓頭上?那選他出來是幹什麼的?
全面真軍,說出了他的觀察,
「說到邏輯差,從事發開始至隔日,PTT八卦版出現不下5篇的爆文以及數十篇文章。內容雖互有差異,但大意就是『大家不檢討練台生,只會檢討柯文哲,邏輯到哪裡去了?』結果真軍估狗後發現,這樣檢討別人邏輯,並且把風向帶到綠營不敢得罪練台生的輿論,竟然與Youtube上一位帳號為『中国青年郑国成』所上傳影片『錢櫃KTV大火,關柯文哲屁事兒?沒邏輯,為什麼不抓練台生?』如出一轍,令真軍心中一驚,為何二者口徑如此一致?」
錢櫃大火,燒出了另一層隱憂,那就是在民主政治基本的問責上,居然有人自願放棄,或者根本不曾存在過類似想法,在網路上,假造民意,與市長口徑一致,反過來質疑提出問題的公民,彷彿說好了似的,一呼百應.
如果是在獨裁國家,如中國,沒有學習過,被統治者集體愚民,會有這樣的反應,是自然的,然而,我們是在台灣,民主國家之中,戒嚴過後已許久了.
這無疑是,民主政治、責任政治,熊熊大火,哀傷與啜泣聲的背後,最大的破口.
因此各位BROTHER,正常社會裡的公民,我們必須感知到,有一股極度不正常的氛圍,正在悄悄醞釀著,他們不只躲在角落裡玩沙,還逐漸滲透正常人的群集,使其不正常,取代掉真實之人的意見.
他們是沒有邏輯的.
關於PTT討論區吹來的風向,我們必須審慎地研判,那是否是真的,值得參考的,還是在摧毀你的大腦,到極度退化的層次-邏輯不是喊喊就會出現,或是搖頭晃腦地說聲,「你沒有邏輯」就會產生.至於PTT本身,站方,八卦版版主,則有義務,去找回原本的討論風氣,不要讓有特殊目的的人,取代掉真實的自然人.
當然,我們不樂於聽到這樣的回答,
「他們都偷偷推文,我怎麼知道?」
沒有最荒謬,只有更荒謬.
如果你身邊有朋友,相信這樣的意見,請別忘了帶本公民課本,告訴他們,民主是什麼,責任政治長怎麼樣.
還有,拿一張紙,寫上邏輯兩個字,問他們認不認得,BROTHER.
本篇文章完成 感謝 #台島反抗軍 tomoyo的贊助
【贊助神父的菸 找回柯粉邏輯】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故事工廠 在 [售票] 故事工廠《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 - Mo PTT 鄉公所 的推薦與評價
節目:故事工廠《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 地點: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演藝廳時間:6月25日19時30分位置:2樓7排原價:700 售價:595 張數:1張交易方式: ... ... <看更多>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故事工廠 在 故事工廠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請您先不要退票,復演時間將儘速公告! 故事工廠其餘演出行程,皆照常進行 《一個公務員的意外死亡》 6/18嘉義、6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