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極一時的庶民娛樂:釣蝦】
走過八、九〇年代的朋友可能沒釣過蝦,但一定知道這項流行一時的娛樂吧!你知道釣蝦場是從何時在臺灣興起的嗎?
據1980年代的報導,泰國蝦釣場最早是在南部地區,如高屏、臺南、雲嘉等地形成風潮,稍後才被引進北部。對業者而言,開闢釣蝦場的成本不高,民眾也樂於享受這種好玩又好吃的新娛樂,一時之間釣蝦場如雨後春筍冒出。
而除了蝦料理,釣蝦場也會結合如啤酒、音樂、卡拉OK或電玩機台等遊樂元素,打造多元的休閒體驗。你仍然是釣蝦場的常客嗎?來回味一下風潮開始時的報導吧🦐
#釣蝦場 #釣蝦 #泰國蝦
#報時光UDNtime
日期:1987/10/2
攝影:楊佳
來源:聯合報
圖說:標榜著「休閣、健身、養性」,台北市東區一棟大廈的地下室裡,開了一間二十四小時營業的釣蝦場。
歷史新聞
【1984-09-24/民生報/10版/地方新聞版】
泰國蝦釣場如雨後春筍林立
本輕利重競爭大.業者一窩蜂已蒙其害
【嘉義特約記者 陳嘉南】
隨著社會的繁榮,國民休閒活動的型態與項目也就經常更新。前幾年風行一時的池塘釣魚活動逐漸沒落,代之而起的則是釣泰國蝦活動。
目前,南部地區各縣市到處都有釣蝦場。從率先流行的屏東,到高雄台南,乃至嘉義雲林一帶,只要是靠近公路邊,交通便捷的地方,就少不了釣蝦場。每逢星期假日,常常是釣客滿池邊,熱鬧非凡。
闢建釣蝦場,固然本輕利重,但仍維持長久經營的卻也有限。據估計,台南市釣蝦場最多時曾達六十餘場,台南縣也有卅餘場,但現在多已關閉。連台南縣政府所在的新營市,本來也有五家釣蝦場,亦因經營不善至上週已全部歇業了。
釣蝦場和以前充滿烏煙瘴氣的釣魚場相比較起來,是一項比較正當的休閒活動,過去魚場屢傳有色情與賭博性質,令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如今的釣蝦場絲毫沒有傷風敗俗的非法活動,因此釣客才會越聚越多。
台灣的泰國蝦是由泰國引進當地蝦種,再和本地的斑節蝦雜交長成的,成熟的泰國蝦每尾重約一台兩,肉質纖細風味絕佳,魚市場叫價一斤二八○元,每尾單價在廿元左右,通常一般釣蝦一小時收費一二○元,三小時則為三○○元,超過三小時以上每小時再增加一百元,釣竿及釣餌由蝦場免費供應,但顧客也可自備。
釣蝦和釣一般淡水魚的方法絕不一樣,因泰國蝦的胃腸小,食量也少,因此不論白天或夜晚都容易上鉤,業者很難像淡水魚一樣趁隙施放飼料,讓釣客釣不到魚。
泰國蝦是肉食性魚類,釣餌大多以紅蚯蚓、雞、鴨的內臟,或是豬肉為主。當蝦子開始吃釣餌時,應讓其慢慢掛鉤後才能收線拉竿,否則發現浮標晃動時,就立即拉線者則永遠也釣不到泰國蝦,如果一小時被釣上六尾的話,場主就得虧本。據說南部有位釣蝦高手,在三小時內釣走六斤約九○尾,而創下最高紀錄。
經營釣蝦場並不需要鉅額資本,約十萬元足可開闢一座蝦場。首先找塊交通方便的農田,面積約為五十坪,租金以五個月為一期,每月二千元,然後利用挖土機挖掘池塘,鑿一口二吋口徑的地下井,蓋一間簡便的收費站,準備若干釣竿和釣餌,然後池塘放水放蝦,如此即可坐等釣客上門來。
生意好的蝦場,僅僅一個週末就能收萬元以上,因此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連本帶利都可撈回來,經營釣蝦場應是有利可圖的新興行業,但為什麼又有許多蝦場曇花一現紛紛關閉?
究其原因,不外乎業者眼光短視,平均二天即須放蝦四十斤尾,如數量少顧客釣不到蝦,生意馬上跌下來,此外池水須常保清潔,一公尺深的池塘每天都要放水五十公分,否則池水混濁氧氣不足,蝦子即會互相殘殺而死,不諳此道的業者將會入不敷出。最重要的,還是同行之間的惡性競爭,少數業者降價吸引釣客,造成行情混亂,這些都是影響釣蝦場存在與否的因素之一。
南部地區先後開闢的泰國蝦釣蝦場,提供給釣客們一個休閒消遣的好去處,依現況推測,仍有繼續往中北部地區發展的趨勢,惟迄今政府有關單位尚未將其納入管理範圍,隨著釣場開闢而產生的諸如交通工具妨礙交通秩序,以及營業收入繳稅等問題,主管單位似應儘快研擬妥善的管理辦法,以使泰國蝦釣蝦場能夠正常的營運。
【1988-09-15/民生報/17版/消費新聞】
釣蝦場 愈開愈多
摸彩贈品爭取顧客
【本報訊】
大台北地區室內釣蝦場愈開愈多,目前預估已有八十餘家。為了爭取顧客,大部份的釣蝦場均有贈獎活動,有的業者甚至以手提電視機來吸引消費者。
二年前,釣蝦場由南部引到北部後,熱潮即不斷增高。原因是現代人工作忙碌,鮮有時間從事戶外活動。如果住家附近,有一個可供釣魚的場所,自然能引起民眾的興趣。
在遠景看好下,不斷有新手加入此行,使釣蝦場的家數迅速膨脹。目前以東區的生意較好,收費也較高,每小時在一八○元至二○○元。其他地區則在一五○元。
由於競爭激烈,各家紛紛推出促銷活動。如永和一家推出贈啤酒活動,釣中繫紅帶的蝦子,贈啤酒一打;綠帶啤酒半打;黃帶啤酒一缸,點子相當吸引人。 公館的釣蝦場推出摸彩活動,一個月開獎一次。獎品多達百位名額,頭獎可得手提式電視機。其他釣蝦場也有不同的贈獎活動。
據一位王姓業者表示,目前釣蝦場的利潤已沒有二年前多。如今大部分顧客都是熟人,好奇者的顧客已逐漸減少。不過,東區的顧客還是以好奇者居多。
一斤 蚯蚓 在 打臉名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是我找到對巴拉刈、紅豆最完整的報導。
請大家可以的話花十分鐘讀一下。如果沒有時間,摘要如下:
1、為了讓落葉時間一致,方便機械採收,大部份的農民選擇噴灑除草劑,如果要自然熟成,就得像啟尚哥一樣耗費好幾倍的時間和精力。
2、啟尚哥小時候曾經看到附近的孩子拿著農藥桶當玩具,兩個小孩淋得滿身都是,結果因吸入過多農藥中毒,一個重傷,一個則不幸過世,這件事成了揮之不去的陰影,
3、大自然共榮聽起來浪漫,但現實狀況卻很殘酷,噴灑除草劑的紅豆田才一個下午葉子就開始枯黃,兩天內就掉光光,自然熟成的紅豆田卻得等上一個多星期,而且在等待期間,有些長得比較快的植株卻又熟過頭,自然熟成的紅豆產量比噴落葉劑少了5%~10%。
4、除了落葉劑,紅豆成長時大約要噴七到八次農藥
5、全台灣5500公頃的紅豆田中,種植面積高達1700公頃的萬丹,90%以上的農民都使用除草劑。
6、台灣內需市場大,每年產出1萬2千噸紅豆都供不應求,但價格卻長期被少數盤商壟斷,本來一斤收購價要30元以上才能夠本,去年卻傳出有盤商聯合壓低價格,收購價一度跌到只剩16元,農民雖然叫苦連天,還是只能含著眼淚賣出。在求得肚子溫飽的基本前提下,一般紅豆農幾乎無法抗拒用除草劑。
7、巴拉刈效果快速,而且3公升不到400元,一直都是農民心目中的第一選擇,雖然未經核准,但農民已經用了數十年,早就是公開的秘密。
8、黃德昌場長認為,站在生產者的角度,權衡其他農藥的優缺點,巴拉刈是目前最適合使用的落葉劑了。
9、巴拉刈沒有解毒劑,只要喝上10 CC,致死率就高達90%,而且死亡過程極為痛苦,醫界長期以來要求將其列為禁藥
10、黃德昌認為,任何東西如果不當使用都有風險,「你能夠因為發生車禍就禁止大家開車嗎?」他強調,巴拉刈是劇毒農藥,購買時都得登記身分證字號以供追蹤,政府也不斷加強對農民的教育訓練,呼籲農民噴灑巴拉刈要有保護措施,希望大眾不要將巴拉刈汙名化。
11、根據台灣區植物保護工業同業公會最近的一份調查,2009年台灣共使用2105噸巴拉刈
12、林口長庚醫院毒物科醫師林杰樑統計,台灣喝農藥自殺者有一半選擇巴拉刈,目前已有2到3萬人死於巴拉刈中毒,許多民眾因此質疑,巴拉刈有沒有農藥殘留的可能。
13、因為巴拉刈容易被強光分解,加上紅豆有豆莢保護,噴下巴拉刈2天後,殘留量就已經消退到0.05ppm,遠低於國內容許量0.2ppm,高雄區農改場場長黃德昌肯定地說,國內外實驗都證實正確使用巴拉刈對人體不會造成危害,而且比起其它除草劑,巴拉刈更沒有環境污染的疑慮。
14、中興大學土壤環境科學系助理教授陳鴻基就認為,巴拉刈在不同土質的半衰期差異很大,高屏溪南北岸的沖積扇土壤多屬砂岩沖積土,粘土礦物的含量高,容易吸附巴拉刈,假定嘉磷塞的半衰期為一週,巴拉刈的分解時間可能是它的兩三倍。而且雖然巴拉刈在地表容易被分解,但若隨著雨水下滲,在地表下5公分處照不到太陽,殘留的可能性就比較大,或許會改變土壤的理化性質
15、自然熟成的紅豆田裡,處處可見蝴蝶、蚯蚓的身影,噴了落葉劑的田區對照之下顯得死氣沈沈,看不到對環境十分敏感的蚯蚓。
16、「農藥對土壤的影響肉眼感覺不到,但泥土中的微生物量可能已經改變。」甚至有農民表示,曾見到鄰居家因為噴了太多除草劑,來不及分解殘留在土壤裡,下一期的秧苗因此長不好。
17、不管是消費者或蚯蚓,面臨的風險可能都不如第一線接觸巴拉刈的農民。根據農委會委託高雄師範大學生物科技系教授陳士賢的報告,十位農民按照日常使用巴拉刈的習慣,測得的暴露風險值(呼吸風險+皮膚風險)大於1,「顯示巴拉刈施用過程對農民具有明顯之風險。」
18、人體的皮膚、嘴巴以及呼吸器官都會吸收巴拉刈,其中又以皮膚吸收的風險最高,也就是說,農民在田間背著藥桶時,直接接觸的背部、手臂可能已經不知不覺吸進巴拉刈了。
19、歐盟因為巴拉刈對人體風險太高,又缺乏解毒劑,2007年宣佈禁用;美國雖然未禁用,但規定必須要有專業執照才能噴灑。反觀台灣,不僅沒有設置噴農藥的專業人員,也未定出安全噴灑範圍,任何經過的人都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暴露在巴拉刈的風險中。
20、農委會規定購買巴拉刈必須登記身分證以供追蹤,不過有農民笑說,務農幾十年從來也沒有登記過,更有業者私底下透露,除了農會和一些大廠,許多農藥行根本沒有確實登記,還會當起製藥師,推薦農民混搭哪種農藥效果最好。
21、台灣未來應該走向精緻飲食,提升品質,改變整個飲食文化,才能推動農業走向友善環境。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3106/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23261/
一斤 蚯蚓 在 妞媽分享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帶著孩子上山參加
陽明山天籟渡假酒店親子冬令營
溫度稍微回升雖然伴隨著小雨
但仍不減我們愛玩的興致
尤其是到了 坵隱農場 了解
蚯蚓對地球環境的影響後
深深的愛上的蚯蚓
也跟孩子說:「媽咪想買一斤蚯蚓來養,你們覺得如何?」😂😂
身為大自然的清道夫蚯蚓
可以說是原擔任酒廠副廠長意外的發現
由於釀酒後的殘渣製造大量廢棄物
苦惱無法回收利用
微生物學背景的他
開始養殖蚯蚓吃掉麥渣
再用其糞便種植天然有機蔬果
復育更多健康土地
要吃得安心真的要從友善土地開始
進入農場
沒有平常肥料的惡臭
連雞圈因爲撒滿了蚯蚓糞便
除臭效果佳、營養價值高
也培育出多種健康草本植物、蔬果
晚餐時間
問孩子整天下來有什麼收穫?
一面倒的說
去了蚯蚓農場,比想像中好玩很多😁
真的
我也是
稍晚要去泡溫泉♨️
把握寒假最後
與孩子坦誠相見的機會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