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哥哥上學去了
白天剩我跟康妮獨處
我發現自己不太知道怎麼陪她玩
疫情前她是個睡眠時間長、不太會走路的孩子
跟現在爬高爬低、翻箱倒櫃的她完完全全不一樣
「Wilson以前有這樣嗎」我常常這樣問老公
我感覺以前一打一Wilson很輕鬆
現在怎麼常常累癱在沙發
不停用食物&奶來吸引她別亂跑
陪媽媽安穩坐著當文青娃娃最好(?
覺得這樣的自己太不爭氣了
這週開始努力提高陪伴品質
陪她玩煮飯遊戲、唸故事書、使用教具
甚至是騎腳踏車帶她出門
(原本有戴口罩,但騎一騎就不見了…)
一路上我觀察她
真的跟Wilson好不一樣
哥哥坐車是東張西望、對一切事物充滿興趣
會不停跟我分享他所見所聞
然後一不小心還會吹風吹到睡著
康妮不是
她一坐上座位就覺得自己是老大
拼了命要搶奪龍頭、控制方向
不停把我的手掰開
像個叛逆少女不想受父母管教
硬是要自己去追風闖未來
我嚴重懷疑她誤以為這是滑步車了
拉扯一段時間後
她會變回文靜小女孩
用她的奶音點名~
「媽媽」
「有」
「媽媽」
「有」
「媽媽」
「有」
令人融化地重複三五次後變成
「內內」
「不行」
「內內」
「現在不行」
然後她就崩潰了….
前面撒嬌鋪呈正是為了討好廚師(懂不?)
育兒的過程好容易往回憶裡去找公式
或不知不覺一直在比較
進而疏忽了孩子的獨特性是那麼難能可貴
不一樣是好的!!!
是她豐富了我的閱歷
看到了一樣的付出,可以有多種奇妙變化的產生
然而不變的是
兜風是件舒服無比的事
每個孩子必睡歪了頭haha
#在他們每個成長過程中努力陪伴_不留遺憾
#我這樣期待著:)
一段 回憶 翻箱倒櫃 在 王薀老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拴馬索」——念珠之功德與作用之九
俗話說「路逢劍客須呈劍,不是詩人莫獻詩」,這句話原來是用在禪宗,對證悟者自悟以後的境界,宗門之下除過來人有證悟境界者可以與人印證外,也只有行者自知。同樣地,人與人相交也只有程度相當,才有話語可度,否則茫然費解,牛聽彈琴,不知所云,也是在常理之內。
禪林中更有句「任將三寸輝天地,一句臨機試道看」,這句話也是同道之中默契相投者方可了解,前面所言,我和這位新店的方老居士互動之間便有幾分這種味道。方老在一次的浴佛節法會結束後,老人家邀我到台北車站對面一處素食店——功德林用齋,齋間一席話下來,方老應是歡喜心未艾之際,說了句過謙之詞:「你我雖稱一老一少,但在法緣上確有管鮑之誼⋯⋯」我聽完之後,連忙雙掌合十,驚慌地說:「不敢!不敢!後生小子豈敢有此顛越之想⋯⋯」,沒料想方老卻因為我過度拘謹之窘相,惹得他哈哈大笑。原來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在齊國有管仲和鮑叔牙,此二者原本是在性情上、志向上,以及日常中工作上,都有極深厚的因緣,經常在公私上面都有極親密的互動關係,所有人都知道兩者之間那種水乳交融的情誼。曾經有一段古文正是用來描述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情誼,讀念起來也有股說不出的感受——「肝膽誰憐,形影自為管鮑;唇齒相濟,天涯孰是窮交。興言及此,輒欲再廣絕交之論,重作署門之句」。這句話是在指如同管仲和鮑叔牙之間的友誼,有感而發之詞,感嘆在普天之下、無盡的天涯,如何才可遭逢所謂的至交,甚至於如同唇齒相依般的情誼⋯⋯。
我和方老原本交情也沒有像日後那般地密從互動,但由於在多次的法會現場中,我和方老居士均有參加。雖然老菩薩對我是本著提攜後進的心態,不斷地把他過往在中國所接觸過的佛門人物,稍一有空,均會悉心地告訴我,這種法布施,實在說並不常見,但還是要稍微了解對方的習氣和根器適不適合用善巧方便給予度化?
回憶和老居士甚密往從的開端,應該是起源於他身上的那串木槵子念珠:「據說這種念珠是佛教中的第一串念珠,過去禪林的禪師習慣置於手中當作提珠,並且此珠有驅邪避魔之效⋯⋯」這是我因為木槵子念珠之因緣和老菩薩所問的內容,猶記得當時方老的回應:「是的!是的!在我的家鄉,這種念珠和尚們都叫做鬼見愁。佛經中也有說過如果要往生淨土,用木槵子念珠有殊勝的功德⋯⋯」云云,但詳細內容有些枝葉末節亦不復記憶。
「我會念佛,真正講起來是年輕時在中國我的家鄉碰到了高鶴年居士的指引而入佛門。這位高居士幾乎是一位佛菩薩在世,時常在全國各處隨機布施幫助窮困、疾病,我是因為族中的一位出家和尚引領我和高居士結緣的,高居士見我也頗為歡喜,那段期間便要我去他所居住的住處看他。後來我漸漸從他人的口中及高居士本人所言,知道這位高鶴年居士是位世出之高人,據說他小的時候,幾乎瀕臨死亡,後來碰到一位老和尚與他結緣了幾本經書,他當時閱讀再三,歡欣異常,視為救世寶筏。從那時起,他便明白一切無常的道理,感覺到人生諸多無常,一點也不可以空過浪擲,得少為足地苟存於人世間,因此心中產生了自覺是罪惡凡夫之念想。所以下定決心從十九歲開始,發願用雙腳徒步遍禮一切名山蘭若,如此一般經歷了將近四十年的時間,我手上還有數本他窮一生之力所著作完成的《名山遊訪記》。我過去經常得閒閱讀,深深地受他感動,覺得他幾乎是近代的徐霞客再來⋯⋯」方老居士邊聊邊說,敘述著他與高鶴年居士兩人之間一段忘世之緣,同時也翻箱倒櫃地找出了僅存的高鶴年居士的著作贈與我⋯⋯此次相談,讓我感覺到老居士的慈悲猶如碧潭湖畔那隨風附和、大片的蘆葦草桿氣孔上所揮發出來的自然氣息,幽幽地、淡淡地,就彷彿極溫馨的微風吹拂著我的身上,那一刻的感受在心底很難抹去⋯⋯
「我這一生能夠值遇高菩薩,應該是過去世略有福德因緣,才有此大善因緣。高居士初識時贈與我他平日所寫之文章數則,我閱後甚喜,於是心中便有誠服甘拜之心,因此那期間只要居士有暇接見,我皆樂往之。漸熟,居士曾展示與當時諸山耆老往返之書信,更覺欣悅逾常,其中有虛雲老和尚、冶開老和尚、來果禪師、印光大師以及諦閑上人⋯⋯皆是一時佛門龍象,從居士致書之內涵,更可窺其對於內典底蘊之深厚⋯⋯」這是方老和我幾次的洽緣之下,無意之間自然流露之內容,後來也明白近代淨土宗祖師印光大師和高鶴年居士其中有密不可分的祇樹之緣。印光大師也是我極為讚嘆仰服的淨土宗師,他流傳遠佈的著作《印光法師文鈔》最早的濫觴是始於民國初年時,有一份上海出版的《佛學叢報》,高居士經常都會發心寄送給當時尚在法雨寺閉關的印光法師。印光老和尚深覺此份叢報內容多涉及時政,反而言及佛法者寥寥無幾,甚而壞後進、初基滅,因此老和尚發心振聵發聾,以期正本清源。後來因高鶴年至普陀山叩關印師之緣,印光老和尚便把心中之發想透過高鶴年很順利地刊登在《佛學叢報》上,從此之後署名常慚的印光老和尚文鈔一時之間成為佛教界爭相讀閱的法雨甘露,也因此導正了不少學佛人的正知正見⋯⋯至於印光大師和高鶴年老居士一僧一俗之間的佛法上心照神交之緣究竟如何?不難從方老給我看的數封印光大師寄給高鶴年居士的信上得知,僧俗之間法緣極為至切,溢於文字法書上,令我輩更為素仰⋯⋯。(未完待續)
王薀老師
✅歡迎點擊「發送訊息」,王薀老師將陪您解心愁。
一段 回憶 翻箱倒櫃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別擔心他人對你的想法就是..
若你知道自己做某件事的動機為何就好」— 🎬《成為巴菲特》(Becoming Warren Buffett)(2017)
💬這是一部關於巴菲特爺爺的紀錄片。內容除了投資的理念之外,更重要的是,讓我們看見了巴菲特爺爺如何成為一個人,一個真心喜愛他做的事的人,一個對工作非常投入,樂在其中,而不受年齡所影響的典範。當然,也是一個凡人。
📈紀錄片中,有些金句,充滿了啟發。
📝「複利是世界第八大奇觀—愛因斯坦」
📝「投資的兩個原則
原則一,別虧錢
原則二,切記原則一」
📝「價值投資—班葛拉漢」
📝「內心要有張計分卡」
📝「所有生命都是等值的觀念」
📝「別擔心他人對你的想法就是..
若你知道自己做某件事的動機為何就好」
‼️尤其是,最後的這一句,對自己來說,真的是一段調整、改變自己認知的關鍵想法。
🎬《成為巴菲特》(Becoming Warren Buffett)(2017),讓我們感受到專注的魔力,真心喜愛自己做的事,同時長期投資你所關注的事物。
🎧紀錄片最後播放的這首歌,熟悉的旋律,年少的青春回憶,湧上心頭。
"Somewhere over the Rainbow"
📷紀錄片中,出現了哥倫比亞大學,令自己印象深刻的畫面。索性翻箱倒櫃,找出了1996年一個人隻身前往紐約,哥倫比亞大學的回憶,以及在華爾街的身影。
🎬《成為巴菲特》(Becoming Warren Buffett)(2017),CATCHPLAY,播映。
(圖片來源:IMDb)
一段 回憶 翻箱倒櫃 在 #有雷《父親》一段回憶翻箱倒櫃#心得 - 電影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有雷《父親》一段回憶翻箱倒櫃#心得. 電影. 2021年4月26日23:04. imgur. 「失智」,失去的不僅是記憶,是生活的能力與活著的尊嚴。電影《父親》別於以往影視作品 ... ... <看更多>
一段 回憶 翻箱倒櫃 在 魚小姐日記- [ 本日精選。祝我幸福。] 楊乃文這首歌好溫柔 ... 的推薦與評價
... 上的微風吹心跟著四處飛為了什麼掉眼淚夜色那麼美一段回憶翻箱倒櫃跟著我在追想的是誰我很幸福真的幸福卻渴望得到你的祝福從今以後牽他的手心為何逗留我很快樂. ... <看更多>